facebook pixel code

*罐頭麻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想懷孕,先減壓 壓力大真的不容易懷孕?

2007年06月08日
公開
70

文╱耕莘醫院新店總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張正坤 輯╱張玉櫻 壓力大不容易懷孕!當夫妻因為各種壓力因素,造成緊張及焦慮等情緒反應,便會影響大腦皮質的訊號傳遞,進而降低與生殖相關的荷爾蒙分泌,自然無法順利懷孕!怎麼辦呢? 為什麼壓力大不容易懷孕?   在男性方面,長時間處於高壓之下,精蟲的數目和活動力都會隨之下降。在女性方面,女性荷爾蒙的分泌機轉是大腦皮質控制下視丘,而下視丘控制腦下垂體前葉,腦下垂體控制卵巢排卵,而卵巢荷爾蒙則控制子宮內膜生長。   當夫妻因為工作及生活壓力、家庭經濟等因素,造成失眠、緊張及焦慮等情緒反應,便會影響大腦皮質的訊號傳遞,此時大腦皮質傳遞的訊號會使下視丘的「促性腺刺激素」下降,而造成腦下垂體前葉分泌的「濾泡刺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卵巢的濾泡發育不良而影響排卵;同時卵巢產生的「動情素」和「黃體素」也會不足,自然影響到子宮內膜的生長,反映在身體上的就是月經週期忽長忽短、月經量減少,此時會發現測得的基礎體溫紀錄沒有高低溫的曲線變化,以超音波掃描也見不到排卵的現象,如此一來,自然無法順利懷孕。 解除壓力源,才有好孕氣!   面對可能由壓力造成的不孕,夫妻應該去了解彼此壓力的來源,然後同心協力採取適當的行動,釜底抽薪,從源頭去除壓力。   常見的壓力可能來自工作、感情及生活方面,甚至是遲遲無法懷孕的挫折也會造成壓力。面對壓力,即使無法完全避免壓力的來源,也要學習轉換自己內心的想法,以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及減輕壓力,盡量將暫時無法根絕的壓力事件淡然處之。   一旦壓力減輕或不見了,此時下視丘接收到來自大腦皮質的正確訊號而產生足量的「促性腺刺激素」,進而引起腦下垂體產生正常頻率與強度的「濾泡刺激素」,卵巢中的濾泡也就能正常排卵和製造「動情素」和「黃體素」,「動情素」會使子宮內膜細胞數目增加,而「黃體素」能讓子宮內膜細胞變大、內膜變厚且腺體增生,讓子宮內膜做好讓受精卵著床的準備。如此才能有好孕氣! 「自然生殖科技」是助孕推手   如果還是無法受孕,在減壓的同時,也可尋求「人工生殖科技」或「自然生殖科技」醫療的幫助。   自然生殖科技是以自然為本,將月經和生育週期相配合,強調尊重生命與女性尊嚴,並非去破壞或改變生育週期。首先是以疾病為導向,先確認不孕的原因,再針對不孕的原因來做治療,例如輸卵管不通的問題就須先以手術將輸卵管接通,讓不孕的婦女回復到自然可生育的狀況。   自然生殖科技的主軸是「外陰黏液紀錄」,在開始記錄黏液前,需由指導老師指導「克靈頓外陰黏液記錄系統」。經由紀錄來判斷個案有否排卵不良、子宮頸黏液不良或黃體素不足等情形,再針對個人狀況來治療,使病人能以自然行房的方式來懷孕。   記錄外陰黏液並不需做陰道內檢查。婦女只需在上洗手間時及睡前使用平整的衛生紙做外陰黏液觀察;再用拇指和食指來檢查黏液的黏度、顏色和組成,然後在睡前將當日最容易受孕的黏液記錄下來。易受孕的高峰型態黏液是指黏液是清澈的、潤滑的,且黏液可拉長2.5公分以上;非高峰型態黏液則是指黏液不清澈、不潤滑,也不能拉長2.5公分以上。   「人工生殖科技」大多是以試管嬰兒的技術來幫助婦女受孕,就費用而言,試管嬰兒的醫療費用每次需要12?18萬,相對於「自然生殖科技」而言昂貴許多。根據美國醫學統計,試管嬰兒的技術平均要植入7個胚胎才有一名嬰兒誕生;相對於自然生殖科技,少了一份對生命的關懷與尊重。建議在考慮人工受孕或接受試管嬰兒手術前,可以先尋求自然生殖科技的幫助。 想懷孕,先減壓!   在了解壓力是成功懷孕的絆腳石之後,就應體認到──想懷孕,先減壓!除了心理上的自我調適外,在行動上,不妨培養夫妻共同的興趣、傾聽對方的想法與需要、互相打氣與鼓勵、一起學習肌肉放鬆的技巧、彼此互相按摩、保持充足的營養和睡眠、安排休閒活動、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皆有助於對抗壓力。此外,打太極拳、練瑜伽、冥想、打坐、氣功等,也有保持情緒穩定以及放鬆的效果。   如果夫妻能同心協力解決生活與工作的壓力,甚至一起渡個假,消除身體的疲勞及緊張的情緒,重拾生活的樂趣並保持愉悅的心情,也許很快就能得償宿願,順利擁有健康的下一代!     (詳文請見2007.6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準媽咪的夢魘 「臍帶繞頸」別慌張!?

2007年06月08日
公開
51

文╱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陳志堯 輯╱張玉櫻 每當準爸媽聽到「臍帶繞頸」,總是出現一股莫名的恐懼感,就覺得寶寶的脖子被勒得緊緊的,恐怕就快喘不過氣來。焦急的準爸媽可以先靜下心來聽聽婦產科醫師的意見,因為大多數(幾乎是全部)「臍帶繞頸」寶寶都是很健康且平安地生下來,並沒有大家所想像的窒息或缺氧的情況發生。 臍帶的發生、構造與功能 胎兒的養分必須倚賴媽媽的供應,而母體藉由子宮動脈將氧氣與能量帶到胎盤之中,然後再經由這一條細細的臍帶(臍靜脈)運送至胎兒的身上。同時,胎兒身上所代謝出來的物質亦同時藉由臍動脈以反方向送到媽咪的身上,然後才排放出體外。 正常的情形下,胚胎在懷孕4週的時候,臍帶的雛形就已經發育完成,而臍帶是由2條臍動脈以及1條臍靜脈所構成(二動一靜)。剛開始的時候,臍帶是很短的,而寶寶在8?10週之前也還不會在媽咪的肚子裡活蹦亂跳,幾乎是呈現安靜的狀態。因此,臍帶只是一條直直且短短的小管子,並不會像嬰兒出生時我們所看到的那個樣子,變成一條約50?70公分(平均59公分)螺旋狀的管狀物。因此懷孕12週以前很少見到「臍帶繞頸」的現象。 14週以前很少出現「臍帶繞頸」,30週之後就要注意! 然而隨著週數增加,胎兒發育的營養需求不斷提高;而另一方面胎兒的運動神經功能也愈來愈好,在媽咪的子宮裡面經常做一些彈跳翻滾的動作,漸漸的,臍帶就愈長愈粗、愈拉愈長,甚至因為胎兒活動的關係,逐漸形成螺旋狀的結構與外觀(由2條動脈纏繞1條較粗的靜脈而成)。偶然的情況下,臍帶就恰恰繞過頸部的兩側,起初可能是像寶寶帶圍巾一樣,但是若再一次的翻身可能就超過360度以上環繞脖子,這時候才真正稱為「臍帶繞頸」。 臨床上很少見到胎兒14週以下就出現臍帶繞頸的現象!在尚未經過大型臨床研究證實之下,依筆者的觀察,一般而言,20週以後才比較有可能出現臍帶繞頸的現象,但是這個時期胎兒姿勢變化及活動程度都比較大,因此即使有繞頸1?2圈的現象,在懷孕晚期隨著胎兒姿勢的改變也都會被解開。然而30週以後,寶寶體積夠大了,臍帶也相對較長,一旦臍帶環繞頸部一圈以上,就不易解開或回復了。 根據科學家Shui在1957年的研究報告指出,胎兒在出生時有1圈、2圈、3圈及4圈臍帶繞頸的發生率分別是10.6%、2.5%、0.5%及0.1%,因此我們可以說胎兒出生時臍帶繞頸的總發生率是13.7%(許多研究顯示都是介於8?30%)。 而臍帶繞頸又可以分為:(1)Type A:可以自行解開;(2)Type B:無法解開,甚至形成臍帶打結的嚴重後果(約有10%的胎兒因而死亡)。所幸Type B只佔所有臍帶繞頸約2%,因此準媽咪們不用太憂慮。 「臍帶繞頸」的後遺症小於1% 臍帶繞頸的胎兒出生之後,通常都沒有任何的後遺症,然而有小於1%的胎兒會有生長遲滯、胎心律異常、羊水中摻雜胎糞、臍動脈酸血症、出生時活力減低,以及更嚴重的併發症,如羊水過少或胎死腹中(極為罕見)。 雖然過去學者認為「臍帶繞頸」與「腦性麻痺」有關聯的觀念已受到質疑,然而仍有一派學者堅定地主張,出生時伴隨有勒緊一圈以上的臍帶之胎兒,將來在神經功能上的發展比較容易出現障礙。 在2005年超音波醫學雜誌(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發表一篇有關於臍帶繞頸與第三孕期胎兒中大腦動脈的關係,結果發現,胎兒不管有沒有臍帶繞頸,都不影響中大腦動脈的血流阻力,換句話說,似乎暗示臍帶繞頸的出現應該不至於影響腦血流的供應。 另外一個大型的研究是收集了11,748個懷孕婦女所得的結果(Obstetrics & Gynecology, July 2005),指出胎兒在產前即使被診斷出來有臍帶繞頸的情形,生產過程中因而接受剖腹產的比例或者是胎兒缺氧的情況,都沒有比一般正常的胎兒高,因此準媽媽們實在不必要承受太多的心理負擔。 「臍帶繞頸」的診斷方法 早在1982年Joupilla與Kirkinen就報導以2D超音波正確診斷臍帶繞頸的案例,隨著之後超音波儀器與操作技巧快速的進步,1992年Jauniaux就以彩色都卜勒超音波清楚展示臍帶繞頸時的血流。之後又有立體3D超音波問世,使得患者能更進一步認識並看見臍帶繞頸是怎麼一回事。那麼是否3D的診斷率就比2D或彩色都卜勒血流更準確呢?其實並沒有,而且彩色都卜勒就已經足夠了!3D則可以幫助醫師向患者解說時更容易使之了解。 結語 總而言之,臍帶繞頸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只要準媽咪們依照醫師的指示,注意胎兒的發育與活動情形,接下來的日子裡仍然是可以快快樂樂地孕育健康的寶寶。     (詳文請見2007.6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