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蓮霧鼻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這才是真正的鐵人~世界上最強壯的父親

2006年11月15日
公開
5

這才是真正的鐵人~世界上最強壯的父親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yCTIigaloQ&mode=related&search 下面是媽咪的分享 這部影片叫"Team Hoyt" 是在講一對父子的故事 爸爸叫做Dick Hoyt 兒子叫做Rick Hoyt 這對父子是長跑健將 在過去二十五年間 他們一共跑了 3770mile 其中包括78次半馬拉松賽,64次的馬拉松賽,24次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賽,20 次Duathlons賽,7 次 18.6 Milers賽,34 次 10 Milers賽 ,143 次 5 Milers賽,6 次20 Milers 賽,27次 Falmouth 7.1 m ilers賽,15次 4 Milers賽,2次 11公里賽,8 次 15公里賽,204 次 10公里賽,4 次 8公里賽,92 次 5公里賽,206 次奧運標準的三項鐵人賽,6次被公認不是平常人可以承受既Ironman distances的終極三項鐵人賽…… 但是你知道嗎? 兒子Rick是不能說話也不能走路的!! Rick在出生時因臍帶繞頸導致腦部缺氧受損,醫生告訴Dick,孩子是植物人,沒有任何希望了 因此他只能在輪椅上渡過他的一生。Dick引述在Rick九個月大時,醫生對他和他妻子祖迪(Judy)說︰「他從此會像植物人一樣,還是把他送到療養院吧。」 然而,他們兩夫婦對此並不認同。他們發覺當他們在屋內活動時,Rick的眼睛會緊盯著他們。當Rick十一歲時,他們把他送到特夫斯大學(Tufts University)的工程系,詢問是否有令孩子與人溝通的辦法,可惜Dick得到的回覆是︰「不可能,他根本沒有任何腦部活動。」 Dick反駁說︰「跟他說個笑話吧。」他們便說了個笑話,Rick果然笑了,證明了他的腦內確有不少活動。結果,他們為Rick加裝了一部能用頭的則面控制滑鼠標的電腦,Rick終於能和外界溝通了! 在Rick十五歲時,Rick的一位中學的同學因意外而癱瘓了,學校為那位學生舉行跑步籌款,Rick便透過電腦打出︰「爸,我也想參加。」 Dick之前並非跑步運動員,也沒有跑過馬拉松賽 但因著兒子的要求就參加了 於是他就推著Rick跑完了5mile的全程 在結束之後 Rick對父親說:"我今生第一次不覺得殘障了!" 這句話深深地震撼了爸爸Dick! 他決心要把那種感覺盡可能帶給兒子,預備好參加1979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不接受報名。」便是比賽當局給Dick的話,原因是Hoyt父子既不是單獨跑手,又不是輪椅參賽者。結果幾年來,Hoyt父子只在賽事中跟著大隊一起跑,但他們終於找到正式參加比賽的方法︰在1983年,他們參加了另一個馬拉松,他們速度之快,令他們能入圍參加之後一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不久後便有人對Dick說︰「何不參加三項鐵人賽?」一個從來未曾學過游泳的人,一個自六歲起便從未踏過單車的人,如何能拖著 110磅( 50公斤)的兒子完成三項全能賽?但Dick還是勇於一試。屈指一算,他現在已完成了212次三項全能賽,當中包括了四次在夏威夷舉行,極費體力的15小時鐵人賽! 因著父愛,父親去學習游泳,學習踏自行車… 他願意為Rick做出許多的犧牲和付出,他又曾拖著他的兒子越野滑雪,又曾背著他爬山,其中一次更用單車拉著他橫越美國。 於是從那時候開始他們父子就常以"Team Hoyt"報名參加馬拉松和三項鐵人賽: 跑步時Dick就推著Rick跑 游泳時Dick就拖著Rick躺著的橡皮艇游 騎自行車時Dick就騎著特製的自行車將Rick放在自行車前騎乘…… 那麼Dick為何不試試自己一個人參加比賽,看看表現如何?「我不會獨個兒參賽。」Dick說。他參加比賽純粹是為了當他們一起跑步、游泳和踏單車,看到Rick面上露出甜美笑容時的「奇妙感覺」。 今年,Dick與Rick分別65和43歲,已完成了他們第24次波士頓馬拉松,在20,000名參賽者中排名第5,083。他們的最佳時間?是在1992年的兩小時40分——只落後世界紀錄35分鐘;當然,或許你還未留意到,這紀錄是由一個沒有推著輪椅的人所創的。 兩年前,在一次比賽中,Dick輕微心臟病發。其後醫生發現他的一條大動脈有95%栓塞了。其中一名醫生對他說︰「若非你一直保持著這樣好的狀態,你大可能15年前已不久於人世。」 現在,儘管Rick有自己的住宅單位(他享有居家照料服務)並在波士頓工作,而Dick從軍隊退役後已在麻薩諸塞州的荷蘭市居住,但他們總有團聚的方法。他們經常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說,而每週末也會參加極耗體力的比賽,當中包括今年的父親節。 當晚,Dick會請父親吃晚飯,但他最想送給父親的禮物,是他永遠買不到的。Rick打道︰「我最想送給爸爸的,是爸爸坐在椅上,由我推他一次!」 看這部短片時我深受感動 在影片中Dick推著Rick通過終點時 他們父子都受到眾人的鼓掌和歡呼 但這中間Rick什麼都沒有做… 他也什麼也都不能做… 一切都因為他父親的愛而白白領受這些… 大家都可以去這裡欣賞這令人感動的影片 裡面的歌亦很動聽,很有意思!I can only imagine 我只能去想象……

嬰兒分離焦慮症

2006年11月10日
公開
40

孩子好黏,怎麼辦?-嬰幼兒的分離焦慮症 文�施名玥 採訪諮詢�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 你的寶寶黏著你不放嗎?當你去洗澡或是上個廁所,他就開始放聲大哭,哭得你手忙腳亂,趕緊加快手邊的工作,回到他的身邊,你知道寶寶為什麼離不開你嗎? 寶寶的成長是令人驚喜的過程,他在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發展,五、六個月大的寶寶,逐漸與母親建立起依附關係,只要媽媽一離開他的身邊,就會感到焦慮和恐懼,這是寶寶「分離焦慮症」的表現,能不能順利地度過危機呢?關鍵就在於媽媽如何處理! 為什麼有分離焦慮症 三、四個月大的寶寶,已經能夠區別熟人與陌生人的不同,進而對陌生人產生懼怕及逃避的反應,等到寶寶長到五、六個月大時,會認定一個特定的對象,與他產生密切的依附關係,這個對象通常是與寶寶最親密的媽媽,他的眼睛會一再地搜尋媽媽,看到時,就會高興得手足舞蹈,但只要媽媽一離開,寶寶就會出現害怕和哭泣的行為。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表示,這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主要是與寶寶的認知能力有關,一般成人具有物體恆存的概念,但是寶寶卻還沒有發展出來,在他的認知裡,物體離開就等於是完全消失,他必須感覺到物體或是人的存在,才能安心。 症狀會逐漸減輕 根據學者研究,三個月大的嬰兒,能夠辨識養育者與其他人的不同,之後七個月,逐漸發展出依戀養育者之愛,建立親密的關係,這是嬰幼兒安全感的來源,也會影響他日後情緒與人格的發展。在這個時期,父母要盡量支持寶寶,讓他感受到爸媽的愛,滿足他對安全感的需求,等到大概兩歲以後,寶寶的分離焦慮就會逐漸地減輕,轉為自主性的萌芽,藉著摸索環境的方式,發展自我獨立的能力,直到寶寶三歲時,開始和其他人互動,分離焦慮症的情形也就逐漸地消失了。但是孩子進入可以上學的階段,離開家庭到學校去的環境改變,可能又將引發他另一波的分離焦慮症。 可能影響日後行為發展 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快速地發展情緒與社會行為,三個月大的嬰兒,只能夠表現愉快,興奮與苦惱三種情緒,但六個月大的嬰兒,更多了懼怕、憤怒、厭惡、苦惱及愉快等情緒,幼兒開始害怕陌生的人、事、物,出現與父母分離的焦慮症,但是要判讀三歲以前的幼兒,分離焦慮症的嚴重程度,是否足以影響日後行為的異常,並不容易,例如:害怕陌生人、不喜歡跟同齡孩子玩,或是對某些物體特別害怕等症狀,很容易和正常的表現融合在一起,而且大都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地克服過去。不過父母親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在這段過渡期裡,如果沒有給予寶寶足夠的關懷與支持,就會造成負面的情緒發展,潛藏在孩子的個性中,也許會變得沒有自信,或是沒有勇氣面對新的事物等。根據統計研究發現,某些問題青少年的焦慮症,甚至可以追溯到嬰兒的首次焦慮,因此,了解寶寶的情緒,讓他感受到父母親的愛,寶寶的成長才會快樂又健康。 醫學治療焦慮症 心理學家認為,父母親不必過分擔心焦慮症會毀了孩子一輩子,或是他長大後變成焦慮的成年人,目前,他們發展了一些有效的治療方法:一、製造模仿情境,讓幼兒觀察他人如何成功地面對焦慮的情境。二、敏感遞減法:訓練個案放鬆→鼓勵個案描述會產生焦慮的情境→鼓勵個案相像過去認定會產生焦慮的情境,由情節較輕的情境開始想像。當個案無法同時感覺放鬆和焦慮,就會降低對焦慮的敏感程度及不良反應。 孩子哭了要離開嗎? 面對寶寶因為分離而害怕的哭泣,媽媽們不自禁地心生憐惜,甚至產生罪惡感,因而放棄離開的念頭,轉身回到寶寶身邊,但卻會無形中讓孩子學習到,用哭鬧哀憐的方式,是可以讓父母親屈服的,因此這個時候媽媽要下定決心,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寶寶,媽媽現在要離開,並向他保證何時會回來,幫寶寶建立起「媽媽並沒有消失」的概念,漸漸地讓他跨越這道認知的鴻溝,走出分離焦慮的恐懼。 幫助寶寶度過焦慮 不只是寶寶會因為分離而感到焦慮,媽媽也一樣有這種情緒,分分秒秒為寶寶掛心、無法放手讓寶寶獨立、擔心寶寶生病而過度保護等,但如果因此造成孩子過度的依賴,反而愈加重分離焦慮的症狀,因此,爸爸媽媽先調適好心態,才能協助寶寶共同度過心理危機。 一、適當的協助:對孩子會害怕的某些人、事、物,或是情境,做知識性的教育,並用漸進式的引導,協助他們認識了解陌生的事物,引起寶寶的好奇心,進而敢去接近或做嚐試。 二、給寶寶立即性的回應及安全感:注意寶寶的一舉一動,隨時做出回應,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存在,沒有消失;當你在浴室洗澡,或是上廁所時,你可以將寶寶放在門口,他會先看你是不是在那邊,然後再去玩自己的遊戲,就這樣來來回回地看你是否消失不見,直到他確認媽媽一直都在的事實之後,你就可以關上門,但記得要保持跟寶寶的溝通哦! 三、在必要時堅定地離開; 四、媽媽自己也要放鬆心情。 避免錯誤的處理方式 一、避免將幼兒關在黑暗的場所,或施以恫嚇的手段,例如:寶寶不聽話時,威脅他說會被魔鬼抓走,這類的話語會讓幼兒的潛意識產生幻想,加深他內心的恐懼。 二、避免強迫分離的情形發生, 三、避免以賄賂的方式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四、避免趁寶寶睡著時溜走, 重質不重量的親密關係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小兒科主任郭雲鼎建議,對於0-3歲的幼兒來說,社會心理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忽略的,尤其是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對將來的人格發展,有重要深遠的影響,懂得寶寶的需求,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即使親子相處的時間不多,也能讓寶寶發展出健康穩定的人格。

把爸爸捐了吧。

2006年11月08日
公開
5

三十之年得一女,自然如心肝寶貝一般, 不過我對於如何照顧嬰兒實在是一竅不通, 我向老婆長歎, 然後充耳不聞老婆的抱怨和怒氣, 做起了”甩手爸爸”。 一轉眼,女兒四歲了。 這期間,老婆抱著女兒回娘家四次。 最過分的一次是女兒大便, 我正在上網, 老婆在廚房忙做飯, 河東獅吼般讓我替女兒擦屁股, 我就地取材拿了一張打印紙, 結果被老婆”上綱上線”, 說我根本不配當爸爸, 抱著女兒就回了娘家。 過了幾日, 我估計老婆已經消氣, 於是登門道歉, 把娘倆接了回來。 當然日子還是照樣過, 老婆照樣一天到晚怒氣衝天, 無非老生常談, 批判我不做家務不帶孩子。 女兒四歲生日, 很隆重地慶祝了一下,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媽呼啦啦坐了一桌。 吹滅了生日蠟燭, 小舅媽笑著問:”小壽星長大了當什麼呀?” 女兒小臉一揚,硬生生地答:”當爸爸!” 大家都有些發愣, 爺爺說:”妳是女孩,長大了只能當媽媽呀。” 女兒說:”我才不要當媽媽,當媽媽一天到晚做事。我要當爸爸,當爸爸不做事。” 好傢伙,一桌人的目光齊刷刷地在我身上定格, 老婆更在桌下狠命地擰了我一把, 我急忙招呼:吃菜,吃菜…… 後來老婆就常把女兒的這句話掛在嘴邊, 說,你看看,你看看,你給孩子留了什麼印象, 連這麼小的孩子都知道當媽媽辛苦, 你卻一點都不知道體貼我…… 老婆說著就要擦淚,我只好陪笑臉。 那日正在家中枯坐, 社區一位老婆婆敲門進來, 說是為某災區募捐來了, 問:”你女兒可有不穿的衣服?不妨捐出來。” 女兒在旁邊看老婆婆和老婆談得熱烈, 不解地問:”媽媽,什麼東西可以捐呀?” 老婆很實際地回答:“就是家裡沒有用的東西。” 沒有用的東西? 女兒環顧著室內, 然後一雙大眼睛看著我眨呀眨:”媽媽,把爸爸捐了吧。” 我驚跳起來——什麼? 女兒躲在老婆身後不服氣地說:”爸爸不燒飯不洗衣服也不陪我玩,爸爸就是沒有用的東西!” 那一刻,我第一次覺得自己34歲的人生真叫失敗啊。 後來,我就開始洗衣服做飯幫老婆分擔家務了

婚姻中,有一種感動叫做守口如瓶

2006年11月07日
公開
8

男人失業了。他沒有告訴女人。 他仍然按時出門和回家。他不忘編造一些故事欺騙女人。他說新來的主任挺和藹的,新來的女大學生挺清純的……女人掐他的耳朵,笑著說,“你小心點。”那時他正往外走,女人拉住他幫他整理襯衣的領口。 男人夾了公文包,擠上公交車,三站後下來。他在公園的長椅上坐定,愁容滿面地看廣場上成群的鴿子。到了傍晚,男人換一副笑臉回家。他敲敲門,大聲喊,“我回來啦!” 男人這樣堅持了5天。 5天後,他在一家很小的水泥廠找到一份短工。 那裏環境惡劣,飄揚的粉塵讓他的喉嚨總是幹的。勞動強度很大,幹活的時候他累得滿身是汗。組長說:“你別幹了,你這身子骨不行。”男人說:“我可以。”他緊咬了牙關,兩腿輕輕地抖。男人全身沾滿厚厚的粉塵,他像一尊活動的疲勞的泥塑。 下了班,男人在工廠匆匆洗個澡,換上筆挺的西裝,扮一身輕盈回家。他敲敲門,大聲喊,“我回來啦!”女人就奔過來開門。滿屋蔥花的香味,讓男人心安。 飯桌上女人問他“工作順心嗎?”他說:“順心,新來的女大學生挺清純。”女人嗔怒,卻給男人夾一筷子木耳。女人說,“水開了,要洗澡嗎?”男人說:“洗過了,和同事洗完桑拿回來的。”女人輕哼著歌,開始收拾碗碟。男人想:好險,差一點被識破。疲憊的男匆匆洗臉刷牙,然後倒頭就睡。 男人在那個水泥廠幹了二十多天。快到月底了。他不知道那可憐的一點工資能不能騙過女人。那天晚飯後,女人突然說:“你別在那個公司上班了吧,我知道有個公司在招聘,幫你打聽了,所有要求你都符合,明天去試試?”男人一陣狂喜,卻說,“為什么要換呢?”女人說,“換個環境不很好嗎?再說這家待遇很不錯呢。”於是第二天,男人去應聘,結果被順利錄取。 那天,男人燒了很多菜,也喝了很多酒。 他知道,這一切其實瞞不過女人的。或許從去水泥廠上班那天,或許從他丟掉工作那天,女人就知道了真相。是他躲閃的眼神出賣了他嗎?是他疲憊的身體出賣了他嗎?是女人從窗口看到他坐上了相反方向的公共汽車嗎?還是他故作輕鬆的神態太過拙劣和誇張?他可以編造故事騙他的女人,但卻無法讓心細的女人相信。 其實,當一個人深愛著對方時,有什么事能瞞過去呢? 男人回想這二十多天來,每天,飯桌上都有一盤木耳炒蛋。男人知道木耳可以清肺。粉塵飛揚中的男人需要一盤木耳炒蛋。有時女人會逼他吃掉兩勺梨膏。男人想,那也是女人精心的策劃。還有,這些日子女人不再纏著他陪她看電視連續劇,因為他是那樣疲憊。現在男人完全相信女人早就知曉了他的秘密,她默默地為他做著事,卻從來不揭開它。事業如日中天的男突然失業,變得一文不名,這是一個秘密。是男人的,也是她的。她必須咬著痛,守口如瓶。她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包括製造秘密的男人。 男人站在陽臺看城市的夜景,終有一滴眼淚落下。 婚姻生活中,有一種感動叫相親相愛,有一種感動叫相濡以沫。其實還有一種感動,叫做守口如瓶。

孤立無援

2006年11月04日
公開
13

感覺 我......孤立無援 好多事 現在連豆拔 都不支持我 也不是站在我這邊的了 這兩天 豆拔一直說 小豆想吃稀飯....不管是開玩笑 或是 談話時 都是 還問我 是不是擔心小豆吃稀飯就不吃我的ㄋㄟㄋㄟ在吃醋 我承認 有20%的確是如此 一向黏在我身上要找ㄋㄟ ㄋㄟ吃的小豆 如果斷奶了 我一定會不習慣 也會難過 因為他跟我相處的時間 肯定會因為斷奶 而減少 但是 4個月的寶寶 就讓他吃稀飯 真的太早 就算要讓他吃副食品 也是該從流質 清淡 跟稀釋的 慢慢去試 況且 有很多研究報告都說 副食品只是讓他訓練吞嚥的能力 且全母奶的寶寶與有過敏體質的寶寶 也是建議六個月在讓他開始副食品 我實在是沒有理由 讓我的寶寶 提早去練腸畏 唉 還有 星期天下午 我們帶小豆去動物園時 我也跟豆拔說 小朋友再空氣好 時 可以帶他出門 有好處等等時 豆拔也是說 是我不讓他阿公帶小豆出門 感覺 都是我從中作梗 所以 索性 直接跟豆拔說了 沒錯 我是不喜歡讓阿公抱出去 因為阿公都愛帶小豆去人多的地方 而且出門從來不跟我說 我永遠都不知道小豆去了哪裡 我就問豆拔 假如今天小豆的外婆 什麼都沒說 就帶小豆出門 你不知道小豆去哪 你會不會不爽 豆拔說 不會阿 他已經習慣了(屁哩!我爹娘才不會這麼做) 我就跟豆拔說 就像我要帶小豆去看醫生 去哪裡 不管如何都會先打電話跟你說 一樣 這是基本的尊重 因為你是小豆的爸爸 豆拔就沒說話了 不過這幾天下來 我真的開始難過 因為 感覺我是孤立無援的 唉 看來 以後 要拿憑證了 所以 今天來公司 我就找了好多 關於副食品 與學步車的報導 晚上請豆拔看看 就說 因為你不相信你老婆 所以 你自己判斷吧 如果你覺得這樣真的對你的小豆好 那你們就這麼做吧 反正我只是外人 !

還是一團火

2006年11月01日
公開
15

最近還是一團火 感覺 他們愈來愈不尊重我 星期六日 因為豆拔 去員工旅遊 我實在是不想住在那邊 所以 請豆拔去說 想要回娘家住 離我上課的地方也比較近 結果 成功啦 不過 星期六下午 公公去看了小豆 星期天 晚上 吃完晚飯 媽就把我們趕回去了 媽幫我提行李 一上樓 就聽到他們說 哎呀 本來下午三點就要去抱回來的 因為下大雨 所以才作罷 我當時的心中的os是 還好你們沒去抱 否則我肯定跟你們翻臉 你們當我是啥 要抱就抱 !我是小豆的媽 現在是只要小孩不要娘嗎!? 惠美說 他們應該要講說 下午三點就要去接你們會家會比較好 可是 他們明明就曉得 我課要上到六點 那三點去抱 是怎樣哩?! 這是第一氣 第二氣是 一抱回去 小豆在睡覺 放在床上 醒了過來 公公進來 問 睡了沒 我說 準備要睡 所以公公進來 看了一下就出去了 後來 婆婆進來 就坐在床邊 跟他玩好一陣子 出去後 就叫公公來抱 公公進來問 要睡覺了嗎 我說 對阿 小豆要睡覺了 公公還是硬把小豆抱出去了 當時 我真的很火 心裡想 好阿~既然我講的話都沒有人要鳥 那你們就自己看著辦 果然 我還沒洗好澡 就聽到小豆在尖叫 還有公婆說 哎呀 真的是要睡覺的 在生氣了....等等. 我氣的是 我講的都沒有人信 都要拿小豆去試驗 等他哇哇大叫 才相信我的話 結果一回來 我又哄到了快一點 真的是很氣 真ˋ是 一團火

又一衝突

2006年10月30日
公開
11

上星期五晚上回去 看到婆婆把客廳的飲水機跟水晶石頭收起來 整面牆空空的 於是 我就問 怎麼把飲水機收到餐廳去了 婆婆說 因為小豆已經快要四個月了 晚上要給他坐螃蟹車 我聽到 馬上 就跟婆婆說 四個月還太小了 等大點再給他坐 我看婆婆聽我這麼一說 臉馬上就沉下來 有點臭 然後婆婆說 他跟公公看小豆的腳 很有力 躺在床上都會踢踢踢 所以要給他坐螃蟹車 我說 不好啦 至少也要等到他8個月 會自己坐了再說 但是婆婆似乎還是很堅持 且臉色不是很好 所以 我就進房間 跟豆拔說了 請他 如果他爸媽 有提到說要給小豆坐螃蟹車的時候 要跟她們說 小豆還太小 等大點再給他坐 後來 我跟豆拔去吃飯 小姑們回來 問說 怎麼那麼乾淨 婆婆說了原因 後來 婆婆進來餐廳 豆拔就跟婆婆說 怎麼還沒有會走 就要他跑ㄡ 但是婆婆還是很堅持 說 豆拔她們小時候 也是四個月就坐螃蟹車 只是會一直往後嚕 豆拔說 他還沒有辦法自己坐 放在螃蟹車裡 會倒 婆婆說 哪有關係 在後面塞棉被就好了 還說 又不是要讓他坐很久 坐一下子就好 講到後來 婆婆說 她們只是有空先整理 我聽來聽去 都覺得 婆婆還是堅持 小豆四個月就可以坐螃蟹車 還要豆拔去問岳母 所以 後來我就補了一句 加拿大現在已經禁止嬰兒坐學步車了 就看到婆婆臉很臭的走出去 SORRY∼我必須保護我的小豆 這麼小讓他坐學步車 真的是虐待我的小孩 一點也不好玩 他的腳還沒有辦法支撐重量 他的頸部還沒有辦法支撐頭部的重量 讓他現在就坐學步車 根本就是拿他的生命安全再開玩笑 所以 抱歉 我必須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