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HE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以自己希望被對待的態度對待孩子

2010年10月05日
公開
15

李箐茵◎著 長大以後我發現自己特別喜歡掃地,因為掃地時是能讓我產生某種程度的自信。後來我才想通,原來是因為小時候父親常對我說:「雖然妳一無是處,沒有什麼優點,但卻可以把地掃得很乾淨。」而我基於得知自己「掃地」是個被肯定的優點,而喜歡上「掃地」這件事。但是也同時接受了自己沒有其它優點的評價。 通常小孩只擔心一件事,就是得不到父母的愛。因為脆弱的孩子無法靠自己獨立生存,想要存活遲早都要學會「服從」與「妥協」。父母常說:「你只要照著我的意思,我就會『愛』(獎勵)你,否則,我就『不愛』(懲罰)你,不喜歡你。」經常要孩子「要像這樣,要像那樣……」、「不要這樣,不要那樣……」。 小孩最害怕父母生氣,因為他們會擔心,當我們生氣的時候不給愛,也不給食物讓他溫飽。要知道父母若想要有意、無意操弄或擺佈一個孩子,是輕而易舉的。只要運用「獎勵」和「懲罰」兩種工具,就足以促使一個小孩遲早不得不學會乖乖聽話就範和服從。 這種因為需要「愛」與「生存」而妥協,乃至於壓抑自己的源頭,一旦成型,長大以後,孩子就不再需要父母在一旁「說」什麼或「做」什麼了。內在的制約也就是良心,會自然而然地在心中叨叨絮絮。這樣深遠的影響是遠遠超過了我們想像的。 高中時我唸的是私立高職,學費是公立高中的好幾倍,因此每到開學註冊日我就會帶著一大疊鈔票到學校。因為當時父親希望讓我銘記父母賺錢的辛苦,於是全都準備一百元和五百元的紙鈔,想讓我「感覺」自己花了許少血汗錢。我也因而感覺到自己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米蟲,不但花了父母很多錢,而且又一無是處,跟廢人沒有兩樣。但是,除了內疚,除了累積更多、更多的罪惡感之外,我又能怎麼辦呢? 為人母以後,我親身體會了每個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子女,這一點確實是無庸置疑的。父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孩子好,出發點都是出於善意,他們總是企圖為子女的現在和未來著想,深怕自己少「教」子女什麼或少為子女「做」了什麼。 但是,父母無意識的思想、言行及其善意常常是危險的,不但無法為孩子帶來原本希望的好結果,反而往往會因此而限制了孩子成長的結果。小孩的身心既純真又脆弱,父母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就延續了上一代無意識的教養模式。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感覺很無助。因為,他還需要倚賴大人才能生存下去。孩子無法逃避,無法拂逆,沒辦法保護自己,可能因此深深受到傷害。 倘若有一天,長大成人的孩子終於理解那費盡心思又可憐的父母在不知不覺之中,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對他們做了什麼,孩子會感到生氣和沮喪。 * * * * * 我父親是養子,也有一個貧困和匱乏的童年,他無意識地複製了祖父母或孩提時代曾被周遭長輩對待的經驗模式。因為他們沒有察覺,所以也無從體會還有別的選擇。 真正的「洞察」或「洞見」來自於客觀的察覺,要放下任何情緒或批判,就只是純粹的觀察。讓我們打開內在的眼睛看見新的覺知,學習以不同的角度看事情。當我們提升了自身的視野,帶著蛻變的意識時,便更清楚自己是安全的。當我抵達存在的喜悅,覺知到自己內在幸福的泉源,就能提供所有源源不絕的資源。我終於明白真正的喜悅與快樂,是從自己的內在找到的。 當我體悟到整個親子關係的運轉歷程時,上述的覺知促使我懷抱慈悲之心,真的好高興我將不會在自己的生命中重蹈亙古的覆轍。 當我仔細思索自己是誰?想要選擇當一個什麼樣母親的時候,就決定不以自己童年曾被父母在無意識下對待的方式對待阿寬。我要以自己最希望被對待的方式跟兒子相處。在阿寬幼年的成長階段中,我樂意提供安全的環境,讓他自由自在地探索,而我只是在一旁協助、陪伴與分享其成長的喜悅。 當阿寬開始學爬的時候,我在家中地板鋪上一層安全的軟墊,撤走障礙物,陪他一起在趴地上爬行。我知道嬰幼兒時期為口腔期,阿寬總是把隨手可抓的物品塞入嘴巴裡嚐,所以我總為孩子準備安全的東西,把它擦乾淨後讓他咬個痛快。 當他開口提出問題的時候,我樂意與阿寬分享客觀的知識,跟他一起享受追求新知的樂趣,讓他的求知欲充分被滿足。我鼓勵阿寬在沙發或彈簧床上面跳,我只是在一旁守護他的安全。我興奮地跟阿寬分享爬高的技巧。 自從阿寬出生以後,我就把他當朋友對待,從未把他看成幼稚或不懂事的小孩,沒有對他說過兒語。我知道,我們將是永遠的好朋友。我跟孩子分享喜怒哀樂,也真心誠意地聽阿寬分享他的感受與想法。我支持兒子安心學習與探索他有興趣的事物,並且讓他知道我隨時張開雙臂「表達愛」。這樣的成長氛圍,不就是自兒時以來,我所夢寐以求的嗎?透過有意識的選擇對待兒子的態度,我徹頭徹尾療癒了自己的過去以及內在小孩。 慶幸我終於明白自己能為過去的人生負起一切責任,當承認自己才是一切經驗的創造者,我也同時回歸了依心抉擇的主權,不再無意識地把它交出去。感謝自己願意跨越長久以來的循環,讓它在我心中劃下完美的句點。過去許許多多的制約模式,被無意識地選擇,並且帶領我們來到了這個新的世紀,確實是可以讓它功成身退的時候了。我不再以過往的制約模式對待自己的小孩以及別人的小孩。這個決定讓我尊重孩子,同時也敬重著自己內在的小孩。 * * * * * 當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愛與尊重的時候,我們能提供給孩子的是一個安全、充滿愛與滋養的環境。如果孩子能在愛與生存全然滿足下,以及不受到他人限制和阻礙其好奇與探索的欲望下,得到允許、協助去發展自己獨特的個體性,孩子會樂於跟我們一起合作。 當我們改變自己的時候,也是周遭人們開始改變的時候。 親子關係的目的是:決定我們喜歡看到自己的哪個部分,然後「彰顯」出來,而不是應該由我們決定要改進或保留孩子的哪個部分。讓我們用愛心,推孩子進入世界──並支持孩子進入完全體驗他們是誰的經驗裡,幫助孩子記憶起自己的完美。這樣做我們才算是真正愛過孩子。 你希望送給孩子什麼樣的禮物呢?那也是自己真正夢寐以求的禮物嗎?精美的玩具?時鮮的玩意兒?名牌的衣物?此時此刻,何妨允許自己了解有另一種選擇。倘若有某種一貫的態度能成為送給孩子一生的獻禮,我們是否願意將它送給孩子? 讓我們揭開自我限制信念的帷幕吧,因為這個能力,才是每一個人心中真正存在的本質──愛、支持、欣賞、療癒及認同孩子。 跟阿寬相處時我也隨時讓自己先移入這些品質的存在狀態,此時便很容易覺察到這些品質早已靜靜地等待我們的發掘與啟動,且讓我們一同學習一次又一次選擇它,不久以後,自己也將獲得它,它不僅僅只是我們本有以及送出去的,它也必將回到我們自身。 你可曾靜靜地觀察過孩子獨特的專注力與無窮的創造力?你可曾因為欣賞純真的孩子而熱淚盈框?當以真心對小孩盡情地歌唱並且輕聲細語,你會發現他是你最忠實的聽眾,他的目光未曾移開,你會在這裡找到純淨的愛相互交流,並和孩子一起墜入這份和諧的感動裡。生命就是在每一個片刻的喜悅中,展現著無比閃耀的光輝。 我們為別人做什麼,就是為自己做什麼;我們為自己做了什麼,便是為別人做了什麼。因為真相是:在最高的層面上,我們全都是一體的。每一個人都生而平等,而且密不可分。 ★每一個孩子都是自己的主人。每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具有「獨特」的潛力與可能性,孩子都十分聰慧。他們需要有被尊重個體成長的機會、和諧與適當的氛圍。我們能以自己希望被對待的態度對待孩子。 ★二十一世紀是心靈的世紀,這個訊息不停地透過各種管道傳達到我們的心中,引領我們邁向覺醒之路,進而將內在本有的力量善用在生活中。當我們深思領悟並展現自己內在本有愛、支持、欣賞、療癒、認同的本質,我們都將與孩子經驗到和諧和自由的歡欣,這份喜悅的意識將向四面八方擴展和提升並傳承給我們的孩子。 ★過去,人們總是習於汲汲營營地改變「外在」的人、事、物,也包括對待孩子。今後,我們能從養育身、心、靈健康的下一代開始,無條件滿足他們愛與生存的需求。讓孩子對我們具有安全感,使他們更具有愛的能力以及完整、被支持的感覺,幫助孩子憶起自己的完美,幫助他們擁有「內在的財富」,這才是真正受用一生的寶藏。 ★透過我們發自內心與孩子一起成長,我們就能始於對自身的覺察、轉化及提升,進而更有意識地選擇對待孩子的態度。如此將逐漸孕育出全新的社會、理想的世界。安全、喜悅與和諧的社會,這不就是新時代訊息中提出最令人嚮往的未來嗎?這是我們內心深處渴望存在的空間。 ★敞開心胸吧,我們即將欣賞到包羅萬象,多采多姿的天才。讓我們成就自由的芬芳,讓我們和孩子一起體驗並歡慶真正內在與外在自由的品質吧!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部分,這將成為最大的貢獻與最大的禮物。 世茂出版 《覺醒的力量》

孩子最需要的幾件東西

2010年09月24日
公開
37

這一件禮物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太簡單的禮物,因為,沒有一個家長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 可是,孩子們要的愛,不是家長們取代一切的疼愛,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順的溺愛,不是一切都以孩子為中心的寵愛,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資的“關愛”。 孩子們要家長把對孩子的愛表達出來,還要家長給他們完整的愛。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一件 孩子臨睡前的一個吻 孩 子臨睡前的一個吻,孩子遇到困難時輕拍他們肩頭的手,孩子受了委屈時一個溫暖的懷抱,孩子回家時的一個問候,還有一句“爸爸媽媽愛你”的表達。這是我們採 訪的數十名孩子表示出的想要的愛的方式。還有一些孩子提出:“爸爸媽媽為什麼不能在一起,一起來愛我。 專家建議: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深沉含蓄的國家,長輩都不願意表白自己對孩子的愛,可是,孩子們需要家長把愛說出來做出來。另一方面:這些年 來一直都居高不下的離婚率又讓很多孩子失去了完整的愛,作為家長應該創造機會讓孩子能盡量享受完整的愛。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二件 請尊重我 的個人形象 把 孩子打扮成酷哥、靚妹都是現在的家長們很願意做的一件事,至於孩子們是不是喜歡家長給自己設計的“包裝”就不管了。有些家長總是愛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去比別 人家孩子的優點,有些父母總是在別人面前說自己孩子的不好,而不當眾對孩子進行表揚。在我們的採訪中,有80%以 上的孩子對家長的這些行為表示不滿。孩子也重視自己的個人形象。 專家建議:給你的孩子適合他們年齡的打扮,讓你的孩子獨立地去從事一些事情,然後說一聲:“做得好!” 在外人面前,如實地誇獎自己的孩子。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三件 爸爸媽媽 的尊重 把 孩子的秘密當做笑話對別人講,家長們對孩子的一些良好行為通常不能給予適當而及時的稱贊,而對孩子的錯誤,總是不分場合地過分指責和嘲笑。 專家建議:兒童的自尊是通過父母對其尊重培養出來的。尊重意味著你必須將孩子看成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個”,允許孩子發展自己的愛好和追求。 尊重他的個性,不要什麼都替他做主,多對孩子伸出拇指而不是食指。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四件 爸爸媽媽 給我當榜樣 在 孩子的整個成長期,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並以父母為楷模。 專家建議:家長應時刻提醒自己,你的孩子正在觀察你,因此你必須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把你自己當成一個好榜樣,作為禮物送給孩子。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五件 告訴我做 人的道理 孩 子成長的道路上,需要家長提供一些為人處世的規則,以使其懂得凡事不能為所欲為,以及自我約束的重要性。這些教育卻不能是生硬的。 專家建議:你所規定的一切一定要讓孩子理解,而且一定是正確的。對一切人和事要平等對待。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六件 讓我和爸 爸媽媽一起玩 60%以上的孩子,和家長在一起遊戲的時間平均每天不到半個小時,20%的 孩子不到15分鐘,另有近20%的孩子在一 天之內見不著家長。對於孩子們來說,再多的玩具,再好的保姆,再高級的幼兒園也代替不了爸爸媽媽。 專家建議:即使工作再忙再累,也要抽出時間來和孩子在一起盡情地玩兒,要讓孩子知道他在你心目中始終是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一位的。在玩兒 的時候,你一定要愉快而不是應付,讓他知道你非常樂意與他在一起。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七件 給我一個 小伙伴 孩 子需要與同齡或略大的孩子玩耍,和伙伴在一起孩子能學會妥協、同情和合作,還會發展出一些新技巧、興趣、責任心等等。可是,沒有伙伴成為現在城市孩子最大 的煩惱。 專家建議:家長們可以把緊閉的房門開啟,迎接孩子的伙伴,或是讓孩子走到外邊去接觸更多的朋友。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八件 和我一起 養成好習慣 在 現在這個時候,這一件禮物就更顯得重要,大部分孩子覺得以前父母不愛打掃衛生,不愛鍛煉,不注意飲食衛生。而近來,家長們都在改變著自己的生活,孩子們很 高興。 專家建議:保持你的好習慣。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九件 給我一個 可達到的目標 孩 子沒有出生就開始學習,孩子剛睜開眼睛看世界就面臨著學習的壓力,孩子剛會說話就開始讓孩子學著閱讀,孩子一天天地長大,目標也一個個地增多,學習的壓力 就越來越大。所有的孩子都不希望家長拔苗助長。他們說:“我們要的是學習的動力而不是壓力。” 專家建議:對孩子來說,壓力過大會影響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來自家長的理解和合理的目標要求。 孩子最需要的東西之第十件讓我們一 起笑起來 “我們的父母太嚴肅,太沒有幽默感。”這就是很多孩子覺得影視劇裏的父母很出色的一個原因,因為,那些父母總是和孩子一起歡笑。 專家建議:傳統使很多父母覺得,在孩子面前就應該嚴肅,這樣才有威嚴,其實,愛笑的父母會讓孩子看到生活輕鬆和愉快的一面,讓他們對生活充 滿信心。不要總是對孩子一本正經,笑聲能讓他們更加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