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04900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14年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科技人才培訓計畫

2014年11月07日
公開
57

http://www.ncfser.tw/%E3%80%8C2014%E5%B9%B4%E9%A3%9F%E5%93%81%E5%AE%89%E5%85%A8%E9%A2%A8%E9%9A%AA%E8%A9%95%E4%BC%B0%E7%A7%91%E6%8A%80%E4%BA%BA%E6%89%8D%E5%9F%B9%E8%A8%93%E8%A8%88%E7%95%AB%EF%BC%8D-food-safety-risk-assess/ 地 點: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昆陽大樓7樓大禮堂」 (台北市南港區昆陽街161-2號) 費 用:全程免費 課程說明: 本課程與丹麥科技大學國家食品研究所(National Food Institut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所長Dr. Jorgen Schlundt合作,講授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訓練課程。課程會先簡介風險分析(risk analysis),風險分析之內容包括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及風險溝通(risk communication)三個部分,接者針對風險評估進行介紹,並講授風險評估之定量技術-Stochastic modeling。此外,本次課程亦會分別介紹微生物性及化學性風險評估,並舉實例探討。 講師簡歷: Dr. Jorgen Schlundt為丹麥科技大學國家食品研究所(National Food Institut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所長。Dr. Jorgen Schlundt參與許多國際組織的科學評估及管理活動,包括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歐盟(EU)、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歐洲食品安全局顧問論壇(EFSA Advisory Forum)等,且Dr. Jorgen Schlundt為丹麥代表團在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的負責人,以及EFSA Advisory Forum的丹麥代表。近年來,Dr. Jorgen Schlundt參與其國內及國際的食品安全體系優化活動,係基於風險分析原則,以科學為基礎的風險緩解措施可以顯著改變糧食生產體系的可持續性。

千萬不要跟消耗你的人在一起!

2014年11月04日
公開
47

千萬不要跟消耗你的人在一起! ================================== 你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 雄鷹在雞窩裡長大,就會失去飛翔的本領。 ================================== 跟著蒼蠅會找到廁所,跟著蜜蜂會找到花朵, 跟著千萬賺百萬,跟著乞丐會要飯! 現實生活中, 你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 甚至能改變你的成長軌跡, 決定你的人生成敗。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 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 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 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 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 科學家研究認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動物。” 積極的暗示,會對人的情緒和生理狀態產生良好的影響,激發人的內在潛能, 發揮人的超常水平,使人進取,催人奮進。遠離消極的人吧! 否則,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偷走你的夢想, 使你漸漸頹廢, 變得平庸。 積極的人像太陽, 照到哪裡哪裡亮; 消極的人像月亮, 初一十五不一樣。 態度決定一切。 有什麼態度, 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性格決定命運。 有怎樣的性格, 就有怎樣的人生。 去愛一個給你正能量的人 找到給你正能量的合作夥伴,每個人的生活都一樣,在細看是碎片, 遠看是長河的時間中尋找著幸福,尋找著能夠讓自己幸福的一切事物 健康、平靜、物質、榮譽、成就。 既然你想幸福,就去找一個能夠讓你感到幸福的人吧。 不要找一個沒有激情、沒有好奇心的人過日子或做事業 他們只會和你窩在家裡唉聲嘆氣抱怨生活真沒勁, 只會打開電視,翻來覆去的調轉頻道, 好像除了看電視再也想不出其它的娛樂項目。 有正面能量的人,對很多事情充滿好奇, 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新鮮事物都想嘗試一下, 會帶你去嘗試一家新的餐廳,帶你去看一場口碑不錯的電影, 帶你去體驗新推出的娛樂節目, 帶你去下一個陌生的城市旅行。 你會發現世界很大,值得用盡一生去不斷嘗試。 不要找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過日子 他們一直在排查可能的不幸,和焦慮未來的災難。 他們一直在想該怎麼辦? 擁有正面能量的人,會對生活樂觀,對自己信任, 他們知道生活本來就悲喜交加,所以已經學會坦然面對。 當煩擾來襲時,就理性解決。 他們相信人定勝天,確實無法獲勝時,就坦然接受。 他們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有自知之明,不會自我貶損也不會自我膨脹, 他們在該獨立的時候獨立,該求助的時候求助。 人生的豁達與包容 擁有正面能量的人,擁有大智慧,他們分得清世界的黑白曲直, 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跑偏,也不會隨波逐流,不會誇大事情的不利面。 他們知道世界運作的原理,明白人人都有陰晴陽缺。 他們在你需要時給你最中肯的建議,有原則卻又求新求變,有主見卻又聽得進勸。 不要找一個容易放棄的人過日子。 他們沒有信仰,也沒有夢想。 他們遇到挫折的第一反應和最終反應都是逃避, 他們可以放棄整個世界。 擁有正面能量的人,堅定自己的信念,擁有人生的目標, 知道自己的所需並為之不斷努力。 他們歡迎變化也製造進步。 當困難來臨,他們不嫌麻煩或貪圖安逸, 他們知道山丘後面會有道更美麗的風景。 是的,去愛一個擁有正面能量的人吧 他們會給你驚喜,同時也會帶給你感悟。 他們讓你把路走直,戒斷所有扭曲的價值觀。 如果你本身就不是一個擁有足夠正面能量的人, 那麼就請你一定要愛一個擁有正面能量的人。 在這道數學題裡,負負並不能得正, 另一個同樣具有負面能量的人會把你的人生拖垮, 讓具有正面能量的人導正你的靈魂和行為吧, 潛移默化中,你會變得更加開朗和幸福。 這一定比任何財富更能長久的滋養你的心靈! 人生是一個選擇的過程,人生最重要的選擇,就是選擇和誰在一起。 選擇和誰共事,選擇和誰交朋友,選擇和誰結婚,選擇向誰學習...... 你和誰在一起,決定著你的未來。 你和誰在一起,由你自己決定,擦亮你的眼睛,用心去尋找。 即使原本的你很優秀, 由於周圍那些消極的人影響了你, 使你缺乏向上的壓力。 如果你想像雄鷹一樣翱翔天空, 那你就要和群鷹一起飛翔。 這也許就是潛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 如果你想聰明,那你就要和聰明的人在一起,你才會更加睿智; 如果你想優秀,那你就要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才會出類拔萃。 讀好書,交高人,乃人生兩大幸事。

推廣化學教育 清華辦高中賽+ 高中生命科學研究人才培訓計畫

2014年10月25日
公開
72

為推廣化學教育,清大化學系和水木化學基金會合辦高中化學競賽,盼藉此提高學生研讀化學的興趣。 清華大學化學系和水木化學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2014年清華盃全國高級中學化學科能力競賽」,8月30日起至9月13日受理報名,10月25日、11月8日分別舉行筆試初賽及實驗決賽。 清華大學化學系主任廖文(峰)表示,希望透過活動推廣化學教育,啟發全國高中學生對化學科研的興趣,也期望學生在指導老師帶領下,展現優異的化學學科實作能力,充分發揮他們的科學創意;由於場地大小限制,報名額滿就截止。 水木化學文教基金會也表示,為鼓勵具化學天分高中生接受優質化學培養教育,只要參加清華盃化學競賽獲個人、決賽金、銀、銅獎,且選擇就讀清大化學系,第一學期可獲基金會頒發新台幣3萬元獎助金,第二學期起成績保持全班前50%者,下一學期可再續領3萬元獎助金。 ============================================ http://proj1.sinica.edu.tw/~hispj/index.html 103學年度甄選簡章 報名表 一、 培育對象: 國內各公私立高中一年級學生,具備優良之數、理、化基礎,對生命科學有濃厚興趣, 並對實験與研究工作有特別喜好者,共約60名。 二、學生報名及甄選方式: 〈一〉報名:一律通訊報名(可集體或個別報名),報名截止日期為103年9月11日星期 四(以郵戳為憑)。 為方便資料審查,所有報名資料請勿使用釘書針。 請將下列報名資料依照順序放置,用迴紋針固定於左上角,並以A4信封裝件,逕寄: 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 高中生命科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收。 報名資料:※1.報名表。(自行下載) ※2.國 中教育會考成績單( 或在校三年成績單)及郵政劃撥儲金存款收據影本。 報名及資料審查費新台幣500元,請以郵政劃撥辦理, 帳戶名稱:『中央研究院高中生命科學資優生培育計畫』;帳號:『19539934』。 ※3.自傳(A4紙二頁以內)。 4.曾參加校內外各種與生命科學相關之活動證明(影印本即可)。 “※”者為必備資料,所附申請資料一律不退回,報名表格式請至自行下載。 ※ 查詢考場/准考證日期:103年9月18日(星期 四)網上公布 ※查詢筆試錄取名單日期:103年9月26日(星期 五)PM:17:00網上公布 〈二〉甄選: (1)初選(筆試): 凡於限期內完成報名手續者於103年9月20日(星期六)上午10:00∼11:40假北市建國高中舉行 筆試(科學能力測驗,包含生物、數學、理化等科目),試場座位於考試前一天可上網查詢, 參試者請攜帶身分證或具個人照片之證件應試(不另發准考證)。 筆試由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相關研究所負責命題製卷,擇優約100名參加口試 (2)複選(口試): 由招生委員會委請八名委員對學生綜合評估,擇優錄取60名。 預定10月4日(星期六)舉行,確切時間另行通知。 (3)錄取通知將於10月7日(星期 二)寄出並副知各校。

學琴絕對不會進步的禁忌

2014年10月24日
公開
59

十個學琴絕對不會進步的禁忌 我們從小被教育只要肯努力,就會有成功的機會。沒錯但是有成功的機會卻不一定是一定會成功。基本上在這個世界上只要肯努力,總是會有一點成果的,但是很不幸的是在兩件事上我們不一定努力就會成功,那兩件事情就是「體育」及「藝術」這兩件事情除了「天份」以外,「方法」真的很重要,在此整理幾個學琴者的禁忌,希望每個學琴者身上都沒有這些狀況。 1. 不練琴 想要馬兒會跑又不吃草,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練琴是進步最基本的,至於要練多久,這要看你練琴的品質以及你的目標才有辦法下定論了。 2. 用不對的方法 練琴最怕的就是很努力卻用不對方法,這種狀況最冤,也最容易讓自己感到挫折。練琴不是背英文單字,一次不會背十次,十次不會背到會就會的事情,不對的方法就怕你練一輩子都練不好。 3. 不會舉一反三 在學琴的階段,是否可以吸收老師所教,舉一反三是很重要的,如果同樣的東西要老師反覆提醒,教過的東西不會應用在新曲子,這樣的進步速度會變成很慢。 4. 怪樂器不夠好 沒辦法讓樂器發出好的音色,就覺得換一個樂器會更好,這是很糟糕的想法態度,厲害的演奏者都可以讓任何一個樂器發出那個樂器最好的聲音,花錢換更好的樂器是在已經進步之後的事情才對。 5. 找錯老師 學琴想學好找對老師很重要,有名氣的老師不一定對你有幫助,要知道從什麼老師身上可以學到什麼東西,或是自己哪裡不好,哪個老師有辦法幫忙你。也不是花很多學費的老師就是好老師,貴的不一定是好老師,但是好老師沒有便宜的。 6. 只練曲子 如果學琴只挑好聽的曲子練,不練練習曲也不練音階及基本的練習,這樣你的未來只有黑色的。 7. 沒有良好的基礎 這點可能是最重要的,學任何樂器之前基礎最重要,基礎有好好學,將來學什麼都快,未來碰到瓶頸無法進步,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基礎不夠好。 8. 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準備比賽跟考試曲 如果你大部分在練的曲子都是考試以及比賽的曲目,沒有去接觸其他曲目或是練習曲,你將成為一個考試及比賽的機器,通常這種學生就算曾經在怎麼有好的成績,未來也都不會走得長遠的。 9. 曲子只學一部分 把一首曲子拉完是最尊重作曲家最基本的態度,一個完整的作品是所有樂章都要學習,才能夠感受到做曲家所有想表達的,練曲子只練前面幾頁,或是挑好聽的樂章,甚至是只練習考試的那幾分鐘,都是很不好的學習態度,也感受不到演奏全曲是需要多少專注力。 10. 不聽音樂 想把琴學好,卻不認幾個演奏家,不去聽音樂會,沒有想法自己喜歡誰的演奏,學習需要榜樣,要多聽音樂才會分辨什麼是好或是不好。

申請名校可用資料:青少年太酷的危機

2014年10月23日
公開
56

青少年太酷的危機 2014-10 作者:陳雅慧 來源:親子天下 最近美國有三項關於青少年的大型研究,結果非常值得青少年的家長和老師關注。這三項調查分別指出現在青少年的三個教養上的危機。 第一個危機是「太酷」。今年六月兒童發展期刊(Child Developmet)發表了一篇論文,歷經十年時間,深入研究十三歲階段被同儕認為「很酷」的青少年,往往到了二十歲階段會出現很大的挫折。在十三歲階段被認為很酷的孩子,多半是外表吸引異性,女生開始化妝交男友、男生則是吹噓喝啤酒等早熟行為。但是到了高中階段,隨著大家都逐漸成熟,這些很酷的青少年光環開始滑落。到了二十歲時,這些十三歲時的明星,常常有比較高的比率在親密關係有問題或是有吸毒和酗酒問題。常常會被認為還活在中學時代。 主持研究的維吉尼亞大學教授艾倫(Joseph Allen)分析,這些酷小孩花太多時間追求人氣,卻忽略了重要的學習與發展。他建議父母應該不用太在意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否受歡迎,反而應該關注會不會太常和較年長的同儕相處,以致於過度早熟。 第二個危機是沒有同理心。哈佛大學教育研究所,針對一萬個國中和高中學生調查。問他們追求幸福和關心他人何者重要?八成學生都回答追求自己幸福比關心他人更重要,只有兩成認為關心他人更重要。這樣的調查發現,引起美國教育界的注意,資深中學老師馬克菲立普(Mark Philips)在喬治盧卡斯教育基金會上發表文章,提醒老師和家長,認為這樣的結果值得所有老師關心和反省。應該從教學上重新思考如何增加學生的同理心。 ================================================================== 重點來了 第三個危機,優秀的螺絲釘。第三個值得注意的研究,是前耶魯大學德瑞斯韋滋(William Deresiewicz)最近出版的書中指出,美國最菁英大學裡的最菁英學生有一個很大危機--就是缺乏目的感。 「他們雖然很聰明、很有天份也很有動機,把很多事情都做得傑出,但,問題是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做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