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智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冷颼颼

2009年01月01日
公開
15

元旦清晨破10度轉乾冷 假期好天氣 2009 年新年的第一天,清晨溫度在北部的北海岸跌到9.6度,北部多數地方都只有10到11度,整個西半部也都在11度上下,越往南恆春可以到18度,東部則是花蓮還有14度,從昨天傍晚起溼度也明顯減低,由前兩天的溼溼冷冷轉為偏乾,大約從90%以上降到60%不到,目前就是冷氣團發威最強的時候,預計溫度開始會往上走,不過整體還是涼涼的,元旦假期天氣還算不錯,建議您好好把握。 這波冷氣團在中國東岸溫度的0度線一舉突破長江流域,整個福建廣東也都降到10度左右,由於北風頗強,乾冷空氣在昨天傍晚後就長驅直入南下影響台灣,預計冷氣團影響就這一兩天,溫度將持續緩升,接下來北部溫度就回到早晚15、6度,白天20度上下,大致上除北部會比較陰沉,東北部特別是迎風面的東北角山區到宜蘭較容易偶有短暫雨,大致上各地天氣都不錯。建議您要好好把握這兩三天,到周日時可能有些雲系接近,有些陣雨機會,不過目前仍要持續觀察。 展望2009年的氣候,大致上會將是全球暖化影響下,溫度持續上揚的過程,特別是2008年許多人感覺並不怎麼熱,但溫度也排的上是全球第十暖的年份,這主要是反聖嬰影響,許多地方異常低溫,例如2008年初的中國雪災拉低了溫度。但到了2009年反聖嬰或聖嬰並非特別明顯,大致上回歸常態,預期暖化造成的影響將持續加劇,很有機會大舉突破新的高溫紀錄。同時年底時北極的海冰面積也創下同期的新低紀錄,很有機會在今年夏季,融化速度破紀錄,北極圈商用船舶航運開始通航,展望今年,雖無太強氣候異常訊息,但暖化帶來的負面效應,可能會一一浮現。 (以上氣象由彭啟明博士/天氣風險提供)

【分享】二歲孩子應有的表現

2008年12月31日
公開
34

二歲的孩子處於『自立期』,任何事都想自己學習,所以父母要『學習放手』 三項重要關鍵-【運動.語言.簡單技能】 一、運動: *每天散步,儘可能讓二歲孩子每天去散步 因為他們內心非常想多運動,所以要讓他們滿足內心需求 除了平地走,還可以走獨木橋、上下樓梯、雙腿併攏跳上、下台階、在坡道上將球滾下來,讓孩子去追球。 剛開始,孩子只能追球,在多次練習,孩子就可預測球的方向,以最短距離追到球。 *每天讓孩子跑一定的距離 二、語言: *二歲至二歲半會出現語言爆炸期 所以絕不可對孩子童言童語,因這會導致語言障礙。 儘可能以大人說話方式與孩子交談。 *語言遊戲是最愉快的遊戲:如~房間裡有啥是紅色的東西? 哪些東西以"大"開頭? *盡可能多為孩子買書,不要讓他自己看,由媽媽唸給他聽 只要孩子願意~一天5~10本皆可 *二歲兒想知道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對因果關係很有興趣 如:手去摸電暖爐,要跟他說:手會燙到,所以不能摸。 *讀繪本很重要,但是也別忘了詩集 不必翻譯詩集的意思,只要反覆唸給孩子聽 睡前一定也要唸唸繪本 *應該讓孩子在這時期對文字感到興趣 當孩子認字後,會改變頭腦的構造 到處都有文字,可以不時的唸給他聽 先將孩子的名字寫好貼在牆上,每天唸給他聽 三、簡單技能: *二歲兒有強烈欲求想處裡自己週遭事物 當二歲半至三歲這段期間更加強烈 認同欲求並加以協助是培養優秀孩子的秘訣 洗手.穿鞋.綁鞋帶.扣釦子會花很多時間~也要讓孩子自己嘗試 剛開始父母花較多時間教導.以後就可高枕無憂 *盡可能讓孩子幫忙做家事 完成後,要盡情的稱讚,不要在孩子面前重作,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自己整理自己的玩具 幫他先分類好,在教導他如何放回去,久了就會自己放了 如果養成一次只玩一種玩具的好習慣,整理工作會比較輕鬆 可用命令方式 *讓孩子學習拿筷子 *玩黏土:以範本要求他做出來 *玩積木:疊高高或是橫向發展,或和媽媽做一樣的,及自由創作 組合的房子車子、拼圖之類的 *拿豆子分色或迴紋針:以訓練手指能力 二歲兒的第一反抗期 會持續4-6個月:【凡事都愛自己動手做】 當大人說"不可以"時,他們會表現出強烈反彈 這是他們想要自己動手做,卻無法如願的欲求不滿表現。 如果只是訓斥,就無法協助孩子度過"可怕二歲"時期 雖然了解孩子想法,不要搶先為他說出,剝奪他自行表達的權利。 父母可以告訴他規則,使他懂事 當孩子在做什麼,不要過度插手,應一旁靜靜觀察 如果能在此時期培養孩子高度的語言,處事技能, 就可以避免孩子變成可怕的二歲兒 因此,不要一直對孩子說不可以 2歲兒的幼兒處於天才期,是建立能力基礎的階段,如果不加以訓練,無法掌握優秀能力。 *『記憶訓練』 世界國旗、車子種類、車站名稱、論語、詩集、三字經等等 這時期所吸收的知識將一輩子留在潛意識中 如:排10個盒子,將東西放3個中,讓孩子猜;排10個東西,看一分鐘,藏其中一個,讓孩子猜 *『觀察力訓練』 去的地方有些什麼東西? 去公園看螞蟻、收集樹葉、看看小動物。 去動物園、水族館、遊樂園、農場、消防隊等不同場所 並訓練他將所看到的一切說出來 讓孩子他火車、公車、飛機、捷運、去海邊、果園 盡可能讓孩子有豐富體驗 2歲適合學習外語,這時期他們對音感非常準確 是語言天才,你教啥他就會啥 多聽世界各地的搖籃曲 越是有耐心重覆教導越能培養孩子高度才能

BabyHome 系統臨時停機道歉啟示

2008年12月31日
公開
16

12/26(五) pm4:00~4:30 原因:遭到有心人士不明干擾和攻擊網站運作,導致系統主機無法提供存取。 12/28(日) pm3:00~5:30 原因:因租用的網路業者(台灣固網)機房線路異常,導致系統主機無法提供存取。 12/29(一) pm2:30~5:00 原因:遭到有心人士不明干擾和攻擊網站運作,導致系統主機無法提供存取。 12/30(二) pm1:00~ 12/31(三)pm4:00 原因:網站遭受DDOS型大量攻擊,以致資料庫癱瘓,導致系統主機無法提供存取。 BabyHome 約近半個月以來,網站服務品質因為設備承載負荷過重及多次遭到有心人士不明干擾和攻擊,導致網站運作被迫停止進行維護,BabyHome 深深感到自責和歉意。 對於網站服務品質,始終都會密切觀察和注意,BabyHome 都會在第一時間立即檢查系統發生錯誤的原因,並進行穩定網路設備的作業和修復的動作。 目前 BabyHome 也已向國外添購新的主機設備,新設備預估需要在15-20天才能交貨,BabyHome 將會全力在這段期間內追求穩定的品質及觀測網站運作狀態。 BabyHome 也將在系統狀況完全穩定及確認網站品質恢復正常使用之後,再行公佈 VIP 會員相關補償措施,以補償您這段期間無法登入的損失及衍生的不便。 另外:會員們網站中的資料並不會流失,我們的系統都有作記憶備份,請予以放心。(目前所有的資料都用了多台不同的電腦主機互相備份,因此是不會有遺失的情形) 再次對所有會員表示誠摯的歉意也感謝會員的支持和包容,若您還有其他使用上的疑問,也歡迎隨時與我們連絡。 預祝會員新年快樂、錢運亨通、喜樂平安,謝謝!

【分享】培養幼兒記憶力十法

2008年12月28日
公開
28

來源:瑞麗 一、運用教具,形象記憶具體形象、生動鮮明的物體,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激發幼兒情感的事物,容易被幼兒識記。幼兒在學習知識中,教師能恰當的運用實物、標本、模型、圖畫等直觀教具進行教學,幼兒就能產生形象記憶,提高記憶能力。 如:學習數的組成、加減法,知識比較抽像,教師利用教具演示、講解,幼兒就能理解知識,加之幼兒動手操作,很快掌握了知識。又如:音樂課學習歌曲,運用圖片或實物等教具向幼兒解釋歌詞,就會幫助幼兒記住歌曲內容,並達到教學目的。其它各科知識也是如此,恰當地運用不同的教具,就會使幼兒輕鬆的記憶知識。 二、開展遊戲,興趣記憶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 高爾基說過:遊戲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途徑。的確,遊戲可以鞏固和豐富幼兒的知識,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和智力。教師把知識融於遊戲之中,可使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記憶。如:認識水,再水中放入各色插塑玩具,先讓幼兒進行玩水遊戲,通過在水中玩插塑,讓幼兒知道水是無色的,再讓幼兒用小竹簍盛水,用手抓水,從而知道水會流動,幼兒在玩水的過程中,掌握了水的性質。又如:故事「小蝌蚪找媽媽」,教師講述故事後讓幼兒進行表演遊戲,小蝌蚪尋找自己的媽媽在哪裡,幼兒在表演的濃厚興趣中記住了青蛙的外形特徵和生長過程。 三、多種感官,嘗試記憶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參與活動,能獲得最好的嘗試記憶效果。 如:認識紙,讓幼兒用手把紙放水裡看紙吸水,把紙放在火上燒一燒,用手撕一撕紙。通過實驗,幼兒記住了紙的四個秘密。又如:小班認識蘋果,通過看、摸、聞、嘗,瞭解了蘋果的顏色、形狀、味道,最後讓幼兒畫蘋果,加深了嘗試後對知識的記憶。 四、動作演示,準確記憶有些知識,利用動作演示,幼兒就會準確理解並記憶。 如:古詩《靜夜思》中有一句「舉頭望明月」,其中「舉頭」一詞,通過教師的動作演示,幼兒嘗試練習,準確地理解了詞意,就在以後的提問中記憶猶新。又如:看圖講述「猴子過河」,圖片中一群猴子看到河對岸有許多桃子,急得抓耳搔腮,教學中可讓幼兒學猴子著急的動作,通過模仿,引出「抓耳搔腮」這個詞,幼兒理解了詞意,就能很準確地用於講述中。 五、善用比喻。 理解記憶在幼兒教學中,無論是范誦詩歌、范唱歌曲、給幼兒講故事,還是舞蹈動作、體育動作、繪畫技巧的示範,不但要正確規範,還要善於運用一些淺顯易懂的比喻手法破解難點,在幼兒的腦海裡留下難忘的印象。如:畫金魚的尾巴時,可告訴幼兒尾巴分開的叉像一片片的柳樹葉,幼兒記住了尾巴的樣子,又能較容易地畫出來。 六、找準異同,比較記憶在引導幼兒認識類似的事物時,可通過比較,找出異同點,幫助幼兒比較記憶。 如:認識鴨子,可在認識嘴、腳時,出示雞,讓幼兒比較雞嘴和鴨嘴的形狀,雞腳和鴨腳的樣子,根據不同,明確記住雞、鴨各自的特徵。 七、發散思維,創造記憶發散思維是思維者根據問題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規,尋求變化,獲得多種答案的一種思維形式,其特點具有極大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因此可讓幼兒多進行發散思維,創造性的掌握和記憶知識。在教幼兒學習知識時,要引導幼兒從多個角度考慮同一個問題,尋求多種答案,通過創造記憶知識。如:引導幼兒用「天」字組成「天氣」、「白天」、「星期天」等不同含義的詞。又如:認識沉浮,教師可出示大小、顏色都相同的皮球、鐵球各一個,讓幼兒想出多種區別不同材料的球的辦法,讓幼兒在發散思維中達到識記的最佳效果。 七、發散思維,創造記憶發散思維是思維者根據問題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規,尋求變化,獲得多種答案的一種思維形式,其特點具有極大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因此可讓幼兒多進行發散思維,創造性的掌握和記憶知識。在教幼兒學習知識時,要引導幼兒從多個角度考慮同一個問題,尋求多種答案,通過創造記憶知識。如:引導幼兒用「天」字組成「天氣」、「白天」、「星期天」等不同含義的詞。又如:認識沉浮,教師可出示大小、顏色都相同的皮球、鐵球各一個,讓幼兒想出多種區別不同材料的球的辦法,讓幼兒在發散思維中達到識記的最佳效果。 八、佈置作業,任務記憶積極發展有意記憶,對幼兒順利進入小學學習有重要意義。 開始可把記憶任務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聯繫起來,以後漸漸給他們提出一定的任務,讓幼兒有目的的記住一些東西,培養幼兒的有意記憶能力。如:認識長方體,除在幼兒尋找長方體的東西以外,還要讓幼兒回家找一找什麼是長方體的,以此加深對長方體的認識。再如:在幼兒園學習了兒歌或歌曲等,可讓幼兒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帶著任務去記憶知識。 九、綜合歸類。 邏輯記憶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幼兒一些方法,使幼兒能把新舊知識有機聯繫起來,在物體之間建立邏輯關係,以拓寬記憶的廣度。如:認識了各種船,可教幼兒歸類為水上交通工具,最後教師引導幼兒把它們歸類為交通工具。 十、加強複習,強化記憶學過的知識。 如果不複習,時間長了也會忘掉,為此要不斷幫助幼兒進行複習,但複習的方式方法要多種多樣,既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又能達到強化記憶知識的目的。 總之,教幼兒學習掌握知識,不能死記硬背,要不斷發展幼兒的意義記憶。同時,幼兒記憶力的培養,與幼兒觀察力、注意力、思維力、想像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只要我們做有心人,積極開發幼兒的智力,幼兒的記憶力就會得到迅速的發展。

【分享】家庭教育誤區嬌縱了孩子

2008年12月27日
公開
14

家庭教育誤區嬌縱了孩子 現在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無疑比過去多得多,也比前輩們更講民主,但總的來說,孩子卻比過去嬌縱、難管了。原因就是,如今,家庭生活方式出現了新的變化,但父母並未及時調整教子方略,另外,各種育兒書刊充斥市場,很多父母生搬硬抄,操作起來似是而非。所以,家庭教育中的一個個新誤區便出現了。 ●誤區1:孩子應該放到首位 ◎幸福指向 → 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 近些年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可悲的是,一個家庭中越是以孩子為中心,孩子就越以自我為中心。力力的媽媽對此深有感觸,以前每次吃蝦都是把蝦剝給兒子吃,自己從來不吃,當她有一次隨意地把一個蝦仁塞進自己嘴裡時,沒想到力力立刻翻了臉,又哭又鬧,還逼著她吐出來!很顯然,像力力這樣自我中心的孩子將來是很難融入社會的。事實上,一個家庭中最為緊要的是夫妻感情的經營。不妨告訴孩子:媽媽最愛的人是爸爸,爸爸最愛的人是媽媽,你雖然沒有得到最愛,但你同時擁有雙份愛。我們還可以給孩子立下規矩,「下班後半小時內不可以打擾爸爸媽媽」。結果你會發現,以前越關注他,他的要求越多越難纏,現在你把他的位置放對了,他反而變得禮貌和獨立。 不要給孩子他是家裡的特權階層的印象。好東西大家要分享,人人有份,這樣培養來的孩子才懂得關愛別人。 ●誤區2:現在的孩子都很幸福 ◎幸福指向→ 讓孩子學會體驗快樂 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孩子 吃得好穿得好,甭提多幸福了。但幸福不幸福,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據調查,在三種情況下孩子最不開心: 一 是父母吵架離婚時,孩子很驚恐,不知所措,又擔心自己沒人要。 二 是沒人玩時。特別是喬遷新居後,父母給孩子很多限制,牆上不許畫、地板上不能拍球、衛生間裡不許玩水,更不能領著同伴來胡鬧,到最後,很多孩子都想回老房去住。 三 是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著哄著學畫畫、彈琴、上各種興趣班。 安全、交往、自主都是兒童期的合理需要,這些需要沒有被滿足,那麼即使錦衣玉食、玩具豐富,孩子也不會感到幸福,所以,幸福的童年是讓孩子過孩子的生活。童年的主旋律應該是快樂無憂的,但孩子也會有孩子的小小煩惱。父母應隨時關注孩子的情緒體驗,肯定、鼓勵他表達情緒,幫助他調整情緒。 ●誤區3:吃飯、穿衣不要緊,大了自然會!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生活自理 很多父母帶養孩子偏重控制,衣服穿得多但恰恰先感冒,吃飯追著餵直到跑不動,結果是長大以後生存適應能力差,中學生父母鋪床墊褥、大學生父母全職陪讀大有人在。父母的包辦代替剝奪的是孩子生活自理的實踐機會。其實像穿脫衣服、洗腳洗臉、學具整理這些簡單的自 我服務勞動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去幹,初期父母要容忍他的不利索不完美,父母從示範到手把手教到只動嘴不動手,逐步放開,只要你堅持一個月兩個月,沒有培養不出的生活能力。在這些方面,大人要有意識的「懶」 些,小孩才可能「能」些,小時候肯放手,長大了才放心。 ●誤區4:盡量滿足孩子的願望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克制需求 很多父母對孩子有求必應,生怕拒絕會挫傷了他們的心靈。其實生活中的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們把自 己嚮往的東西列一張表,然後,在今後三年內可能滿足的願望上打勾,其中打勾 的能佔20%,我們多半就很滿足了。而現實是多數孩子75%以上的願望都能如願以償。許多父母善於克制自己的物慾,卻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可是,太容易獲得的東西人往往不珍惜,而且從中獲得的樂趣也了了,這一點孩子和大人是一樣的。更糟糕的是,孩子從中學會的是不勞而獲,高消費不是靠努力與犧牲得來,而是靠抱怨、要挾、強求得來。所以,父母應善於對孩子說不,要他學會克制與承受。一項實驗表明,幼年時面對桌上精美的巧克力能克制 自己攫取慾望的孩子長大後的成就要遠遠高於不能克制的孩子。問題是很多父母缺乏臨場說 不的處理技巧。典型的過程是這樣的:上街前說好今天不買東西,但到了街上,面對誘惑,孩子先逗留再明示後撒潑,大人覺得很丟面子就屈服了,當然嘴上還是要惡狠狠地說,下不為例否則就收拾你之類,顯然這種空洞的威脅永遠都不會兌現。另有一對夫妻是這樣處理的:孩子撒潑,夫妻倆一商量,決定由媽媽出面說,你願意賴在這兒就呆這兒,我們先回去了,說完掉頭就走,孩子見勢不對, 拔腿就追。回去後吃完晚飯,父母鄭重地和孩子交談,讓他自己反省今天的行為,並主動作出行為承諾。 ●誤區5:家務活父母幹就行了 ◎幸福指向——讓孩子承擔勞動的義務 我們小時候都被家長安排著承擔一定的家務,但輪到自己做父母時幾乎沒人指望孩子能幫家裡做事。調查顯示,各國兒童平均每日勞動時間分別是美國1.2小時、韓國0.7小時、法國0.6小時、英國0.5小時、日本0.4小時、中國0.2小時,德國甚至將6歲以後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寫進法律。家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孩子脫離父母走向獨立,成功地構築自己的生活,而家務活正是增強他們能力與自信的途徑。比如3歲可以端板凳、遞用具,4∼5歲可以疊衣服、理床鋪,6歲可以收拾桌子、整理房間,10歲的孩子就該固定地承擔家裡的某項勞動了,如收飯桌、倒垃圾。總之,孩子是家庭成員,就應該讓他對家庭盡義務。 ●誤區6:板凳絆倒了你,我打它! ◎幸福指向——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板凳絆倒了孩子,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對待方式,而不同的對待方式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徵:中國的家長是打板凳,安撫孩子,孩子學會的是推卸責任,抱怨他人;美國的家長是「沒看見」,不去干預,孩子學會的是爬起來走,獨立性強;日本的家長是批評指責,孩子學會的是承擔責任,尋找原因。其實很多事情大人是不必急 著擋在前面的,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做,自己的責任讓他自己承受,比如玩具弄 丟了,不要急著給他買,讓他承受丟三落四的後果。把小夥伴的東西弄壞了,不必掏錢給他賠,讓他自己出零花錢。只有承受了他才會從錯誤中汲取教訓,這遠比家長過後反覆嘮叨效果要好得多。 ●誤區7:完全講民主 ◎幸福指向——民主要慎用 從前的家長容易簡單粗暴,而現在的家長容易太講民主。父母作了一個決定,孩子尖叫為什麼,你解釋,他再問為什麼,你再解釋。其實他並不真的想尋求答案,而只是引誘你進行一場辯論,而無論你表達得多麼清楚,孩子總會有自己的理由。其實民主是為了瞭解孩子的想法,並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意見,但並不意味著可以討價還價,甚至遷就退讓。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只要不帶歉意與威脅地說明,「因為我是父母,所以做決定是我的責任」。大人想成熟的意見應該要求他做而不是希望他做,當你以懇求、交易、賄賂、威脅、講理的方式去對待他的不合理要求時,其實就是在鼓勵他不講理。 ●誤區8:你唱紅臉我唱白臉 ◎幸福指向——家教要求一致連貫 一般的家庭通常是:祖輩寬容父母嚴格,爸爸性急媽媽心軟或者爸爸豁達媽媽較真,因此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常有分歧,於是就出現媽媽懲罰孩子爸爸替他放哨或者爸爸對孩子發火,媽媽為孩子辯護。更有甚者媽媽重罰過後,爸爸悄悄帶孩子去飯店美食以示慰勞。長此以往,孩子產生投機心理,知道要吃找奶奶,要玩找爸爸,要上街找媽媽,教育功效相互抵消。所以家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要預先協商,達成一致,萬不可當著孩子的面相互指責,彼此都要主動維護對方的尊嚴。還有的家長教育孩子是看心情,高興時孩子犯再大的錯也能原諒,不高興時孩子一點小錯也能無限上綱,揪住不放;或者一段時間放任自流、不聞不問,一段時間又事無鉅細、棍棒相加,弄得孩子不去關注教育的內容,而是小心地揣摩家長的情緒。須知一暴十寒是不可能養成好的態度習慣的,它需要親子雙方共同的意志努力。

與聖誕節有關的由來

2008年12月25日
公開
16

聖誕節平安夜與報佳音的由來   大約在兩千多年前,在猶太(也就是今日的以色列)小城拿撒勒有一對夫婦,男的叫約瑟,女的稱為馬利亞。婚前,有一日,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顯現,並告知馬利亞將因聖靈感動而受孕,將以純潔的處女之身為 神孕育孩子,並將他取名為耶穌(耶和華是拯救的意思)。婚後,一日約瑟偕同馬利亞要到耶路撒冷參與每十四年一次的『報名上冊』,類似今日的戶口普查。途中,經過伯利恆(大約在耶路撒冷南方十公里)城時,馬利亞即將臨盆,卻因人口的眾多無法找到安身的地方,再一個客館好心的主人協助之下,將客館旁的小馬槽借給了約瑟與馬利亞夫婦,而小小耶穌也在馬槽中誕生。耶穌誕生時天發異像,天使天軍同聲發出天籟歌聲吟唱,在伯利恆客館的上空也發出一顆美麗明亮的啟明星,告知世人尊貴的君王在此地誕生。東方三位富有大智慧的博士尋著這顆啟明星來到了小小馬槽拜見安睡在馬槽中的耶穌,並拿出貴重的黃金、乳香與沒藥為禮物獻給了他。而在未來的三十年中耶穌成長茁壯,並再三十歲到三十三歲短短的三年日子中,將舊約聖經中嚴苛的教條用信、望與愛重新詮釋,透過 神來的大能行了許多神跡奇事,最後為了全人類生來所具有的原罪,捨命讓自己受盡污辱與委屈後,在十字架上流出神聖又寶貴的血液,救贖潔淨全世界的人類。三天候,更勝過了死亡的權柄而復活,並顯現給許多人看,也差遣他的門徒們到普天下去傳達福音,將這樣的祝福不再是僅屬於以色列人的,而是全人類的。當基督教成為世界每個人的信仰,主耶穌誕生的這一天,也相對的重要,普天下為耶穌的誕生歡天喜地,各地都舉辦慶祝的活動,有人甚至模仿天使天軍在耶穌誕生時的天籟合聲,四處去傳唱耶穌誕生的福音,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眾人,這也是平安夜或聖誕節大家常見的報佳音。   在聖誕節之前的這一個月,我們稱之為待降節。在每一週的週日,都會在花圈或花盆中點上一根新的蠟燭,直到四根蠟燭燃燒完畢時,聖誕節也悄悄地鄰近了。在外國,從待降節的第一天開始,有很多的小朋友會收到一個聖誕禮盒,在禮盒上有二十四個方格或小門,小朋友每一天打開一個門,在門的後面有一句聖誕金句跟一個小玩藝兒,直到聖誕節前平安夜當天將獲得全部的小禮物,也開始期待明天聖誕老公公送來的聖誕大禮物。這個月份也是個充滿期待與歡笑的月份。 聖誕老公公的由來   聖誕老人其實並不是聖經中的人物,可是在聖誕節的這一天,卻成畏最搶鋒頭的超級明星。從前在荷蘭有一個很好心的老人,叫做尼古拉斯,他聽說在他居住的村落(Rovaniemi)中,有許多可憐的孩子正處於被賣掉的命運,好心的尼古拉斯不忍心看到這樣家庭的悲劇產生,便趁著夜色偷偷的把自己家的金幣裝成一袋一袋的分送到每一個貧窮人家。通常尼古拉斯都躲在屋子陰暗的角落,從窗戶邊偷偷的把金幣扔進去。有一次,不小心剛好扔進去一個高掛在壁爐上的長襪子中,從此從壁爐煙囪進入把禮物放在襪子中的聖誕老人不脛而走。經過長時間的傳頌,聖誕老人的形象越見鮮明,直到今天,大小朋友們無不可望在一年好孩子表現後,能在聖誕節當天得到聖誕老人給予的重禮,也在大街小巷中可以看見紅衣紅帽帶著大大禮物袋的聖誕老人將糖果小禮品發送給小朋友,也為街頭巷尾帶來歡樂與笑聲。 聖誕樹的由來   除了聖誕老人,在聖誕節中最令人興奮的就是一棵棵的聖誕樹了,家中每一個人一同佈置聖誕樹,把五彩繽紛的掛飾掉掛在聖誕樹上,點上一盞盞閃爍美麗的炫麗燈光,聖誕樹下堆滿著一箱箱禮物,全家在聖誕樹旁談天說笑,享受屬於聖誕節的快樂。至於聖誕樹的由來眾說紛紜,有人說,十六世紀的德國人喜歡將松柏樹放在家中擺設。宗教改革的馬丁路德先生把蠟燭點燃置放在森林中的樹上,讓他如同耶穌誕生的啟明星一般,引導人們朝見新生王。而現在人們總是用小燈泡代替蠟燭,讓聖誕樹更閃爍繽紛。另外也有傳說,曾經有一戶農家曾在聖誕節熱情的接納照顧一個貧窮的小孩,在小孩要臨去之前,隨手折了一些松樹枝插在地上,沒想到這些樹枝瞬間長成了一棵棵的松樹,上頭更掛滿了禮物,來答謝好心的農夫。   現在的聖誕樹,除了真實的松柏樹外,人造的聖誕樹也充滿各式各樣的顏色與樣式,除了長青的綠色,還有如同佈滿了雪的白色聖誕樹,除了琳瑯滿目的裝飾品外,在樹頂還擁有一顆碩大的星星,如同高掛天上的啟明星,這棵星星通常由一家之主來掛上,並告訴大家屬於聖誕節的故事,讓耶穌降生為世人贖罪的福音永遠流傳下去。   今天,聖誕節再也不只是屬於基督徒的節日,在商業的包裝之下,聖誕節又是商人們與敗家一族活躍的日子。情人在這一天互贈禮物,聖誕節大餐也活絡了各家餐館,在聖誕節這天,享受聖誕節愉快的氣氛時,也可以到附近的教會去,真正了解聖誕節的真諦。

【分享】教會寶寶三大自理能力-穿衣、吃飯、如廁

2008年12月21日
公開
16

每一個爸媽都希望寶寶學會自己來動手。特別是穿衣、吃飯、如廁三大自理能力,最好在上幼稚園之前就已經有基本的能力。 輕鬆學穿衣 2歲左右,寶寶開始有自主的意識,這時候,他們對穿衣服也更有興趣,爸媽可以趁此機會教寶寶學習穿衣服及襪子。 學穿衣的時機 ☆喜歡自己搭配衣服。 ☆會拿著衣服、褲子往身上套。 ☆有時候會試圖自己脫衣服。 選擇方便學習的衣物 1.衣服 選擇穿脫都很方便的服裝,例如鬆緊帶的裙子和褲子、寬鬆的套頭T恤等。衣服的圖案儘量選擇鮮艷、可愛的圖案,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可以挑選正反面比較好分辨的衣服,例如正面有圖案,背面沒有圖案;另外,領口最好大一點,比較方便寶寶一下子就套進去。 2.褲子 在只有鬆緊帶的褲子前面縫上一顆扣子在大約肚臍的位置,可讓寶寶知道褲子的扣子應該和肚臍對應起來,這樣就不會穿錯前後面,寶寶也可以知道褲子要拉上來的高度。 3.鞋襪 建議先從方便、柔軟的布鞋或涼鞋開始練習。可選擇跟部有小拉繩的鞋子,這樣寶寶容易把鞋跟拉起來。最好是有魔鬼沾或小拉練設計的鞋子,以方便寶寶穿脫。至於襪子,則挑選彈性大、好撐開的襪子。 如何教寶寶穿衣 讓穿衣服像遊戲 幫寶寶穿衣時,就像玩遊戲一樣,對他說:「來看小手會跑到哪裡去」當寶寶伸過手來就很驚訝的說:「你看從袖子洞穿出來了」,一邊誇獎他做的真好,寶寶會因此感到高興,覺得穿衣服是件有趣的事。 分散注意力 幫寶寶穿衣服時,要對他講話、唱歌。還可以給他一些好玩東西讓他自己操弄,例如手搖玩具、畫冊、娃娃等等,這樣他就不會注意穿某些衣服的麻煩過程。 說出步驟 給寶寶穿衣服時讓他跟著你說:「襪子,這是襪子,現在來穿襪子」寶寶慢慢就會聽懂你的意思和明白穿衣服的順序。 訓練穿衣技能 當寶寶想要自己穿衣服的時候,可讓他用布娃娃先做練習,給布娃娃脫衣服,然後再穿上。他每完成一項動作就要稱讚他,並讓他有機會多練習。平時可讓他練習扣扣子和拉拉鏈。你要有耐心,不要期望寶寶很快就能學會。 留一手 每次穿衣服時,總留下最後一個簡單的步驟讓寶寶獨立完成,這樣寶寶會比較容易獲得完成的成就感,增加未來自己穿衣的自信。 輕鬆學吃飯 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很有好處。寶寶自己吃飯時,可以訓練雙手的靈巧,寶寶自己吃飯的過程,也可以加速他手臂肌肉的協調和平衡能力。所以,時候到了,媽媽就可以訓練寶寶自己吃飯了。 學吃飯的時機 ☆每次餵飯時寶寶都喜歡來搶媽媽手中的餐具。 ☆吃飯的時候寶寶喜歡伸手抓食物。 ☆當湯匙裡的飯快掉下來時,寶寶會主動去舔湯匙。 ☆寶寶已經學會用杯子喝水了。 學吃飯前的準備物品 1.圍兜、吃飯衣 圍兜的材質最好選擇有防水層的,因為它可以完全隔離湯湯水水弄濕衣服。有的圍兜使用特殊的EVA防水材質,感覺有點像橡膠,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還一種獨特溝槽設計的圍兜,寶寶進食時掉出的碎屑就可以被接住,還蠻方便的。 還有一種吃飯衣是讓寶寶反穿的衣服,後面繫帶子或使用魔術沾,通常採用雙層設計,外面一層是棉布材質,裡面一層是防水層,非常容易清洗。使用它,就不怕寶寶吃喝東西時弄髒衣服了。 還可以直接給寶寶套上一件舊衣服,一樣也能保持寶寶的小衣服不會被弄髒。 2.兒童餐桌椅 寶寶雖小,專人座位卻是必需的,這是養成寶寶良好進食習慣的基礎。爸媽可為寶寶準備一張餐桌椅。市面上餐桌椅有些是分開的,有些則是連在一起的,可分開的餐桌椅能讓寶寶與大人同時進餐,平時又可讓寶寶獨自在小桌邊畫畫、寫字等,不能拆開的餐桌椅很多是輕便型,折疊後體積小,收放很方便。媽媽可根據需要來選擇。 有些餐桌椅帶有餐盤固定的設計,媽媽可以將寶寶的飯菜放在上面讓寶寶進食,能預防打翻。另外,椅上的安全帶則能防止寶寶爬出來,避免危險發生。 3.小碗 剛開始學吃飯的寶寶經常會把碗打翻,媽媽最好選用寶寶專用的吸盤式訓練碗。吸盤式訓練碗有防滑底座設計,碗下面是吸盤,憑寶寶的力量不太容易拿下來。等較大後,更懂得吃飯要領的寶寶就可以改用普通的碗吃飯,但為了避免打破,應使用耐高溫、無毒、無味的PC微波碗。 如果經常外出旅行,也可以使用有蓋子的兒童專用碗。它能將碗完全密封,防止食物流出,方便家居或旅行使用。 4.湯匙&叉子 要選用適合寶寶嘴巴大小,食物又不易外流的湯匙;採用高品質材料製成,耐高溫、不怕摔;有特殊圓頭設計,使用時不會弄傷寶寶自己的口腔,也不會使長牙期的寶寶牙肉受損;手柄要有防滑設計,便於寶寶自己學習。另外,最好是粗、短柄,使用起來更順手。 濕毛巾 準備兩塊濕毛巾,可及時擦乾淨寶寶弄髒的小手、小臉。 如何教寶寶吃飯 讓寶寶幫忙 在餵寶寶的同時,也讓他自己拿一把小湯匙,讓寶寶試著自己舀起來送進嘴中。 不在乎髒亂 如果擔心寶寶把飯吃得滿地都是,可以在吃飯前,在寶寶座位周圍的地上鋪好報紙、給寶寶穿上圍兜衣。等寶寶完全吃飽了,再清理「戰場」,擦乾淨寶寶的手臉。不要嫌麻煩,因為現在的麻煩是為了以後的不麻煩。 及時鼓勵 當寶寶自己吃飯時,要及時給予鼓勵,即使他把飯吃得亂七八糟,還是應該鼓勵他。允許寶寶嘗試,即使飯菜灑到了地上,也不應該太過批評寶寶,更不能因此而制止他嘗試。很快地你就會發現,寶寶能夠靈活地完成動作了,這時就要及時鼓勵他、誇獎他。這樣寶寶也會很開心,自己動手的意願就更高了。 堅持原則 說話要算數,規定好半個小時的吃飯時間絕不能延長到40分鐘,否則媽媽的努力將大打折扣。寶寶剛開始可能會不好好吃,只是「玩飯」,不要管他,也不要擔心寶寶吃不飽,吃飯時間結束就要把食物收起來。上一餐沒吃飽,下一餐自然會努力吃完。 培養習慣 吃飯前,要讓寶寶洗乾淨小手,並經常提醒寶寶養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當寶寶坐到餐桌前時,媽媽要給寶寶圍上圍兜,以免吃飯時弄髒衣服;吃完後,讓寶寶把用過的餐具放在一起,讓寶寶學習收拾餐具的規矩,此外,還應訓練寶寶飯後漱口或刷牙的好習慣,以保持口腔清潔。 TIPS:灌輸營養概念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不愛吃的東西,這時最好教寶寶一些營養知識,讓他明白這些東西對身體有什麼好處。在做飯或去超市購物時,先向寶寶介紹:你看芹菜嫩嫩綠綠的,吃點綠色蔬菜身體好;餐桌上再對寶寶做營養訓練:胡蘿蔔吃了能長高、豬肝吃了嘴巴變紅,寶寶越來越漂亮、多吃魚的寶寶更聰明。漸漸地,寶寶就會知道不挑食的好處。 輕鬆學如廁 如廁學習讓寶寶成長又邁進了一大步,這個過程需要爸媽和寶寶一起來努力,才能成功。從不能控制便便到自己主動上廁所,需要一段時間,且因人而異。為此,爸媽需要做的就是鼓勵加耐心和細心,同時,要先準備一些工具。 學如廁的時機 ☆寶寶可以保持尿片乾爽達2小時以上,或在他們短時間午睡時,尿片仍能保持乾燥。 ☆寶寶在便後能感覺到尿布已經濕了,會透過語言或動作表達不舒服的感覺。他可能會拉扯尿布或者扭來扭去。 ☆寶寶在大小便前能透過語言、動作或者其他方式表示,他需要便便噓噓。他可能突然漲紅了臉,兩腿夾住不動,或者出現特殊的聲音。 ☆寶寶可以將褲子拉下或拉起。 ☆開始模仿大人的行為,對大人如廁感興趣,並樂於模仿。 ☆寶寶可以表達「願意」還是「不願意」,明白一些與如廁有關的辭彙,如尿尿、大便、髒、乾淨、濕了等含義,並能聽得懂一些簡單的指令,如「去上廁所」。 ☆有了要去廁所大小便的概念,或能理解「小馬桶」的含義,可以走過去坐好並樂意坐在上面。 學習如廁的工具 1.坐便器 為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坐便器。安全舒適最重要,款式不需要太複雜。也可以選擇直接套在大人馬桶上的小座墊,可省去未來更換便器的步驟。 2.褲子 為寶寶準備幾條適合進行如廁訓練的褲子,必須選用容易穿脫、棉質、吸水性強、易於清洗的褲子,這種質料的褲子能夠讓寶寶強烈地感覺到褲子弄髒後的不舒適感,事後又比較容易清理。 如何教寶寶嗯嗯噓噓 何時開始訓練 大多數2∼3歲的寶寶就可以進行上廁所的訓練。有經驗的爸媽表示,訓練寶寶上廁所可能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但不管怎麼樣,讓寶寶決定他是否做好了自己上廁所的準備才是最重要的。研究表示,很多在18個月大之前就開始學上廁所的寶寶直到4歲還沒有完全訓練好。但是,從2歲左右開始訓練的寶寶到了3歲就可以自理大小便了。 先做日間訓練 白天的控制通常容易學會,而讓寶寶晚上不尿床,則需要更長的時間。要等日間訓練完全結束後再進行晚間訓練。要培養寶寶入睡前後主動如廁的習慣,如果發現寶寶睡前飲水太多,或情緒特別興奮、身體特別疲憊,凌晨時不妨叫起寶寶,再上一次廁所。 鼓勵的態度 教寶寶上廁所的時候,鼓勵對他非常有用,及時稱讚寶寶,讓寶寶為自己能控制大小便感到自豪,有的寶寶會因此而喜歡上廁所。如果寶寶有時沒能成功控制大小便,也不要因此責怪他,要告訴寶寶這種事情每個人都可能發生,他已經做得很棒了,同時溫和地告訴寶寶:下次要告訴媽媽。 有些寶寶喜歡在坐便盆的時候做些其他事情,例如看書,他已經把坐便盆和他最喜歡的事聯結起來,爸媽不要阻止他。 不要過分關注 不要強迫玩得正高興的寶寶定時小便,結果只會使寶寶哭鬧。寶寶可能會不自覺地利用爸媽過分關注的心理或者消極抵抗或者報假情報來吸引大人的注意。 爸媽可以選擇寶寶喜歡的場所進行訓練。可以透過讓布娃娃坐便盆的遊戲,來慢慢引導寶寶,讓他產生主動坐便盆的慾望。以一種不經意的方式開始訓練,寶寶較容易接受。 細心留意信號 一旦發現寶貝有大小便的跡象,例如放屁、扭動身體、突然漲紅臉、用手摸小雞雞或者小屁股,就馬上問寶寶,是不是要尿尿便便?然後帶寶寶到坐便器上。 教寶寶用語言表達自己想大小便的意願,這樣在他提出要「尿尿」或「大便」時,爸媽就能及時帶他到便器上了。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有尿意時都是馬上要尿了,所以便器要就近放置。 退步是正常的 爸媽會發現寶寶在訓練期間出現反覆和倒退現象,例如你一再提醒寶寶「該上廁所了」,他卻說「沒有尿尿」,有時甚至聽而不聞,但幾分鐘後他就尿濕了褲子;例如你昨天誇獎過寶寶在午睡時已經不再尿濕床單了,今天他卻又尿濕床單等。 爸媽此時不要懊惱,也不要懲罰和責罵寶寶,因為這不會有幫助,只會讓寶寶感受到壓力,引發負面情緒,例如膽怯、恐慌等。 找一下讓寶寶發生反覆和倒退的原因,有可能是寶寶生活環境發生變動,如搬家、上幼稚園等壓力事件;有可能是睡前高度興奮或太累使寶寶過分疲憊,無法及時醒來上廁所;還有可能是爸媽訓練寶寶時急於求成,跳過一些步驟,使寶寶的挫折感大增,導致下意識尿濕褲子,不再配合訓練本身的完成。找到了原因之後,爸媽就要及時做調整,以幫助寶寶度過這段反覆和倒退期。 TIPS:能否自理大小便與智力無關 專家指出,寶寶是否能自理大小便,和寶寶的智力無關。智力由頭腦來決定,和控制大小便的膀胱相隔遙遠。 要做到大小便自理,寶寶首先要能識別需要排泄的感覺,並透過語言、動作或其他方式表達這種感覺。其次,寶寶要能在短時間內控制肛門和尿道的肌肉運動。最後,寶寶要能理解並配合在適當的地點排泄。這些,都只有等寶寶生理發育成熟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

【分享】爸媽不抓狂完全手冊

2008年12月20日
公開
12

爸媽不抓狂完全手冊 文/李想 專家/蕭勵健 幼兒教育專家 家有發飆寶貝,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搞得做父母的也快抓狂。其實,孩子愛發脾氣並非沒有理由,多半是因為遇到挫折或無法表達心中想法的一種外在表現,父母如能對症下藥,就能輕鬆降低緊張的親子關係。 學齡前幼兒亂發脾氣是常見現象,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多數父母遇到這種情況,經常是手足無措,一旦處理不當,孩子就會愈鬧愈嚴重,事情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父母自己也跟著抓狂,長久下來,親子關係就會變得愈來愈惡劣。要解決上述難題,首先得要了解孩子為什麼發脾氣。 • 了解孩子為何發飆 三歲前的孩子由於語言表達能力不夠,所以當他們遇到挫折或不知如何表達自己想法或欲望時,發脾氣就成了最佳的表達工具。常見的孩子發飆方式有:尖叫、哭鬧、丟摔東西或是賴坐在地上、停在原地不動要你拖才走…等。 平常這些情況若發生在家裡,父母比較方便處理,但是如果一旦發生在公共場所,如餐廳、百貨公司、捷運或公車上,那可就不得了,除了要尷尬面對旁人的側目之外,如何快速平復孩子的情緒,才是考驗所有父母的最大難題。 其實,孩子有時候並不是真的在發脾氣,他們憤怒或哭鬧的表現,有時只是因為父母不懂他們的需求而做出錯誤的決定,導致他們覺得不被尊重。父母應該利用各種方式去了解孩子發飆生氣的原因,以避免下次再出現同樣的情形,進而也能減少孩子發飆的機會。 糾正孩子的惡形惡狀如果你的孩子在公共場所出現以下這些狀況,做父母可要幫助孩子糾正過來。惡習1 高聲說話、尖叫惡習2 說髒話惡習3 沒大沒小,不尊重長輩惡習4 取笑捉弄惡習5 隨意打鬧、舉止粗魯惡習6 東奔西跑、探人隱私惡習7 行為暴力惡習8 忸怩自閉 • 父母不抓狂八大法寶 當孩子在公共場所鬧情緒的時候,爸媽肯定是既緊張又尷尬,在眾目睽睽下,想盡辦法要讓他安靜下來,無奈他就是不買帳,您愈急他愈故意。到底要如何安撫怒氣衝衝、又哭又叫的孩子呢?以下提供八大法寶,讓您處變不驚、臨危不亂。 ●保持耐心 深呼吸,不要自己也跟著生氣。你必須避免自己情緒失控,否則事情會更糟。其實孩子的記憶很短暫,只要在事發時運用適當方法,他的情緒很快就會過去。譬如你可以對正在生氣的孩子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但是生氣是不能解決問題,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生氣?」雖然孩子年紀還小,他可能聽不太懂你的意思,也不一定可以完全說出他生氣的理由,但是面對如此情緒平和又有耐心的爸爸或媽媽,他也許會有樣學樣,慢慢和緩自己的怒氣。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你感覺到孩子開始浮躁不安時,先下手為強吧!用他有興趣的事吸引他,讓他暫時忘了原本的不高興。例如,在餐廳中,他可能一直吵著要下餐桌去玩,這時你可以跟他玩個小遊戲,你可以告訴他:「我們用牙籤來排圖案好不好?看誰第一名!」轉移他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種,但千萬不要用賄賂的方式,如果給他食物或玩具,嘗過甜頭的他可是會變本加厲的。 ●幫助孩子利用其他方式洩憤 當他準備發怒時,試著引導他唱他喜歡的歌,或是要他講他喜歡的故事,或者拿出他最心愛的玩具,你可以告訴他:「小維尼看到你在生氣囉,你這樣生氣不理人,小維尼會不陪你玩喔!」或者你可以告訴他:「小維尼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可以告訴他你為什麼生氣,讓他分擔好朋友的心情如何?」另外,塗鴉也是個發洩情緒的好方法,國外近來使用「藝術」來改變孩子的情緒,如聽音樂、畫畫、演奏樂器等。 ●讓他自己平靜 長輩的干預愈多,他的脾氣可能愈強烈。孩子鬧情緒,有時是帶點試探的性質,爸媽表現得愈在乎,他可能愈是過份,所以,如果不會影響到其他人,就試試讓他哭夠了自己安靜下來吧! ●鼓勵他敘述 例如,當孩子吵著要買東西時,鼓勵他說出:「媽媽不讓我買小火車,我很不高興!」讓孩子學著瞭解自己的情緒與情緒發生的原因,進而嘗試用其他方式解決問題。 ●講道理 告訴他這些行為會對別人造成什麼困擾,教他學習尊重別人,並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 ●適度的處罰 可以用適度的處罰,例如取消例行的散步或點心時間等等,但必須要讓孩子明白處罰的原因。處罰過後,他的心裏一定不是滋味,別忘了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他知道處罰歸處罰,爸媽還是愛他的。 ●使用隔離法 孩子變得不可理喻時,可以把他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如果你覺得已經不生氣了,就可以出來和我們一起玩。」很多爸媽都用過這個方法,但必須注意隔離處的安全性,而且不能是會讓孩子產生恐懼感的地方,例如黑暗的小房間或不熟悉處;當然也不能是太有趣的地方,否則孩子連玩都來不及,不可能學到教訓。最重要的一點是,您可得隨時注意他,別因為忙別的事而把他忘了。 事情結束之後,記得要把它置諸腦後,別讓它影響自己的心情。孩子的脾氣就像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別太在意,試著微笑面對吧! 有些教育專家建議父母,當孩子發小脾氣時,不需要刻意去安撫他,因為人都是有情緒的,太過克制或壓抑反而有害身心發展,除非有安全上的考量,否則你可以讓孩子短暫地紓解情緒。 • 孩子有禮貌 脾氣不亂發 你的孩子有沒有良好的行為規範,與他是否經常發脾氣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孩子對許多事都有一定的認知及規範,則會增加他們對周遭事物的理解,明白有很多事情不能做或不可以時,就能減少他們發脾氣的次數。 ●以身作則 要教孩子成為有禮貌的人,身教重於言教。有一家麵包店的老闆娘對客人總是笑咪咪,噓寒問暖,態度和善有禮,所以她那四歲大的小女孩,在媽媽的耳濡目染,待人接物也就自然地和善有禮,客人進門時她會說:「你好!很高興你來買麵包喔。」這不是一貫的生意技倆,而是因為孩子平日看多了母親的示範而自然培養的態度。如果你時常讓孩子看見你等車時排隊、在下車時對司機說謝謝、在公共場所輕聲細語、會在拿其他人東西時先詢問告知…,你可以發現孩子也會跟你這樣做。 ●制定明確的規則 孩子對反覆無常的規則,最沒有辦法應付,而那些不確定、不清楚的規定和教條,對他來說最沒有說服力。最好的方法是明確地告訴他該怎麼做,如「你看那裏有條界線,不要超過喔。」與其對他說「你要對客人有禮貌」、「在公共場所要守規矩」這樣的含糊籠統的規矩,倒不如明明白白具體地告訴他。當然,孩子表現的行為有正面負面,在教導的過程中,獎懲賞罰也就難免。爸媽還必須堅持這些原則,千萬不能因為自己一時情緒不佳或心軟,造成孩子混淆,也就不易建立明確的價值判斷標準。 ●培養孩子的自我滿足感 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有某些反應時,爸媽可以更明確地告訴他:「你看,你對爺爺說晚安,爺爺很高興喔」。引導孩子體會自己正面負面的行為態度所可能造成的影響,尤其是當孩子正在建立自我意識與信心的階段時,如果讓他知道自己真的做了一件令大家高興舒服的好事,孩子會感到十分的有成就感。注意,這並不是助長孩子傲慢,也不可拿這些「規矩」作為一種威脅強迫的手段,應是帶領孩子體會人被尊重、和氣、溫暖對待時的好心情。相信孩子會將這樣美好的經驗延伸貫通,學習發揮自己的善良溫和的一面。 ●認真回應孩子的疑問 為什麼要有禮貌?怎樣才有禮貌?小小孩常會用「問句」表達自己的疑惑,此時爸媽的回應態度必須認真親切,才能讓他進一步對事情有所瞭解。如果只是敷衍、答非所問,不但不能打消他的好奇心,恐怕只有讓他更加懷疑行為的合理與必要性。用孩子懂得、可理解的說法,即使必須重複,也要耐心懇切地說給他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