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綠豆萌芽成"豆芽菜"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保險公司不會告訴你的8大理賠申請技巧

2007年06月06日
公開
55

保險公司不會告訴你的8大理賠申請技巧 文◎Smart智富月刊提供 花錢買保險,當然是希望將來若不幸發生事故時,理賠金可以派上用場。但是保險的理賠爭議不斷,尤其是醫療險,並不是有保就有賠,不免讓民眾擔憂,繳了保費卻無法獲得保障。其實,只要建立基礎知識,搞懂常見的理賠爭議,就能夠據理力爭,不被保險公司「唬弄」。以下介紹幾個常見的醫療險爭議與爭取理賠金的技巧。 爭議1-住院理賠日額少1天 案例:阿潘因為車禍住院,第3天才出院休養,在申請日額型住院醫療險的理賠後,發現保險公司只理賠2天,保險公司的說法是阿潘只住院2個晚上,因此只理賠2天日額補償金。 威盛保經公司投資理財部經理賴慧珠表示,如果是投保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保險公司依照「醫療單據」來理賠,就不會出現上述爭議,日額型住院醫療險便常出現上述爭議。 保險公司的理賠依據是從「就醫診斷書」上醫生所撰寫的住院天數來給付,因此像阿潘的情況是第1、2天住院,第3天白天出院,若醫師診斷書上寫2天,就是理賠2天日額,除非可以跟醫師特別情商,寫成3天,或是標註從8月12日住院至月14日,保險公司才會理賠3天日額。 爭議2-到急診室吊點滴,卻不理賠急診津貼 案例:阿寶得了急性腸胃炎,上吐下瀉,到醫院急診室吊點滴,3、4個小時後才回家休息。向保險公司申請急診津貼理賠時,卻被以「不符合理賠條件」為由而拒賠。 一般保險公司對於「急診」的定義是指在急診室待超過6小時以上,才算符合申請急診津貼的條件;或是待超過12個小時以上,就算等同住院,可以請領住院日額津貼。以阿寶的情況來看,並不符合申請門檻。賴慧珠表示,這些相關說明都可以在保單條款中找到,如果想要請領這些保險津貼,就得「想辦法」在急診室待超過一定時數以上,然後請醫生開立診斷證明,敘述從幾點幾分入院,幾點幾分離院,才能申請相關給付。 爭議3-既有病史被列為理賠除外責任 案例:阿康有胃潰瘍,因此在投保時,被保險公司要求加費承保,條款上還把胃潰瘍與可能併發之疾病列為除外責任,阿康覺得很不公平,保險公司多收他3成保費,除外責任還一堆,那不如不保。 中國人壽理賠部經理蔡榮杰表示,阿康的情況很常見,但也不是從此就無翻身機會。只要在投保後的2年內,胃潰瘍都未復發,阿康可以主動到醫院做體健,由醫師判斷是否已經恢復健康,並開具診斷證明書。阿康只要拿這份診斷證明,並填寫契約變更申請書,便可以向保險公司要求把胃潰瘍與可能併發症的除外責任刪除。 爭議4-癌症併發症不予理賠 案例:阿美得了子宮頸癌,摘除子宮後,膀胱會下垂,必須定期作復健。但在申請相關費用時,保險公司卻以「癌症後遺症不予理賠」的理由拒賠。 一般民眾常誤以為,只要我得了癌症,所有跟癌症相關的治療,保險公司就應該賠,因此「防癌險理不理賠併發症或後遺症」也是常見的糾紛,這在保單條款中已解釋清楚,有些保單會賠,有些保單則規定必須是直接針對癌症的治療,保險公司才會理賠。因此民眾還是要看看自己的保單條款,是否將併發症或後遺症除外。 爭議5-先天疾病不理賠 案例:阿珠在孩子一出生後就幫他投保,孩子在3歲時因為疝氣而住院開刀,阿珠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時,保險公司卻因「該病屬於先天性疾病,不在理賠範圍中」,拒絕理賠。 由於阿珠的小孩是在3歲才發現有疝氣,因此在出生投保時,並不知道有此情形。因此,阿珠可以向醫院調閱小孩出生時的健康檢查表等相關證據,證明出生時並未檢查出與先天疾病相關症狀,阿珠也非惡意隱瞞小孩病情,向保險公司申訴,或向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申請調停,這樣便能提高理賠的成功率。 爭議6-走路意外扭到腳,意外醫療險卻不理賠 案例:阿亮習慣邊走路邊聽MP3,有天為了閃躲疾行而過的機車,不小心跌倒而扭傷腳踝。他跟保險公司申請意外醫療給付時,卻被拒絕,感到很不服氣。 台灣人壽商品企畫部專案經理王永才表示,意外險的理賠定義很明確,只要是外來、突發、非細菌感染而導致的意外,引起的醫療行為,均可申請醫療理賠。因此,以阿亮的情況來看,應該可以獲得理賠。 阿亮之所以被拒,原因就是診斷證明書上的措辭,被醫生寫成「扭傷」而非「挫扭傷」。在保險公司的認定中,扭傷屬於自力所造成的,而非外力,例如走路扭到或是閃到腰,並不符合意外險「外來、突發」的理賠條件,因此下次碰到類似狀況時,不管是否真的是外力所造成,診斷證明書上只要有「挫扭傷」的字眼,就能符合意外醫療險理賠條件。 爭議7-內視鏡切除膽囊,卻無法理賠手術金 案例:阿清前一陣子做了膽囊切除手術,由於現在醫學發達,因此只要做內視鏡清除處理,並不需要真的開刀。不過,保險公司卻不願理賠手術津貼,原因便是阿清「並未實際開刀手術治療」。 除了內視鏡治療外,雷射治療算不算手術?也是常見的爭議。內視鏡或是雷射治療是否算「手術」,可否申請理賠?保險公司間彼此見解不一。有的保險公司認為一定要動刀、要流血才叫手術;有的保險公司彈性較大,認為只要保戶申請理賠的頻率不高,也有治療之實,便可比照開刀手術給予理賠。 賴慧珠強調,民眾想要提高理賠勝算,關鍵就在於「診斷證明書的寫法」。民眾最好事前告知醫師未來有申請醫療險給付的需要,請醫師在診斷證明書上的描述字眼盡量「詳述」,例如將「內視鏡切除膽囊」,詳細描述成「以內視鏡處理手術做膽囊切除」,只要在診斷證明書上有寫到「手術」字眼,保險公司便比較沒有立場刁難你。 爭議8-被醫師證明罹患乳癌,保險公司卻要求保戶提出「病理切片」報告 案例:阿芬覺得胸部有不明硬塊,到醫院照了胸部超音波與相關檢驗後,證實是屬於惡性腫瘤,必須積極治療。阿芬在向保險公司申請初次罹癌保險金時,卻被保險公司要求要提出「病理組織切片」報告,才能核准理賠。 根據防癌險的保單條款,保戶在申請相關理賠時,都必須檢附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報告單,但隨著醫療進步,有些癌症已經可以透過精密的檢驗,即使不需病理組織切片檢查,也能確定為惡性腫瘤。此時,保戶可以主張「診斷證明書上確定罹癌」,即使不附上病理切片報告,也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可能還是沒辦法成功申請理賠。因為保險公司是依照「保單條款」行事,且認定保戶也認同保單條款上的相關說明而簽名、投保,因此如果阿芬不提出病理切片報告,保險公司可以不賠。 只不過,在實務上,罹癌後需要做相關的放射線治療,或定期回門診追蹤,嚴重者也要開刀切除病變組織,在治療的過程中,保單便會理賠相關醫療支出。

如何自己做乳腺管的開通按摩

2007年05月28日
公開
52

如何自己做乳腺管的開通按摩 在浴室洗澡時做會比較方便些,但在房間做也可以,要準備熱毛巾一邊熱敷乳房一邊進行。 ※ 一邊熱敷乳房一邊按摩是要在沒有硬塊,堵塞,乳腺炎等的情況下進行。 ※ 如有因硬塊,乳腺炎等而乳房的一部分疼痛時,不能熱敷反而要冷敷疼痛的部分。 1.好像要把整個乳房摘下般,張開手掌抓住乳房,從乳房根基底做全體上下左右的搖動 2.拉抓,左右旋擰轉等方式按摩乳頭後,從乳暈附近向乳頭方向,試■把母乳擠壓出來看看 把乳腺管裏的堵塞物擠出的按摩(擠奶)方式 1. 要是右邊的乳房的話,用右手把乳房從腋下稍微往中間推近。 2. 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從乳暈往乳頭方向抓的樣子擠奶 這時候用手指的先端抓住乳暈擠奶,或是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根部擠奶也可以 3. 不要固定一個方向要從各個方向擠奶。 這時用大拇指,食指,中指從正面像要抓住乳頭般擠奶也可以。 4. 如果擠到某種程度後,翻開乳頭的前頭看看。 5. 這時乳頭的前端,會有白色的脂肪塞的地方。如果有的話像擠粉刺一樣用指甲擠出,若擠不掉不要勉強去擠 6. 重復以上的順序做2,3次,從各方向推擠乳暈∼乳頭,把白色脂肪去掉 這樣的話,可以把乳腺打開,把母乳擠出來。 一般新手媽媽自己做的按摩,是不能1次就能順利地把乳腺打開。 要有耐性盡量天天按摩,即使知道要領後,也最好在洗澡時做一下乳房按摩,檢察乳腺管,預防乳腺炎。 因為開通的乳腺管也會慢慢的變細而再堵塞住。如果不注意的話,會再塞住導致硬塊,乳腺炎而擠不出奶。 擠奶的方法沒有所謂一定正確的方法,試試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剛開始擠時,即使奶衹有滲出來的樣子也沒關係。 用手擠奶可以把變細的乳線管壓迫舒張開,而且把嬰兒不容易吸到的地方的舊奶擠掉,可預防乳腺炎,也有利於新鮮母乳的製造。 覺得自己母乳不夠的人會覺得擠掉奶可惜,其實母乳擠空了會再製作出來,不要覺得可惜,好好地擠奶按摩比較重要。 因為擠不出奶來而不安的人,不用害怕,因為你的乳房可能屬於”現做型(吸才做)”乳房,所謂「現做型」就是要小寶寶吸的刺激奶才會立刻製造,平時不太積存也就不太會漲,所以擠不出來是當然。 小寶寶吸吮奶時才開始製造,實際上會是擠了的時候的2,3倍的母乳量出來。 所以不是把積存在乳房的母乳給寶寶喝,而是要把現做的母奶給寶寶喝。 打通了乳腺後,就要頻繁的餵奶(剛開始1日10∼20回都沒關係)以刺激乳房制造母乳。因為在餵奶,所以要注意補充水分,但不要一次喝很多水,要少量多餐的補充水分。 注:根據作者經驗,乳房大約可分為2種,1是「現做型」乳房,母奶是高熱能,另1種是「積存型」乳房,母奶是高熱能•高脂肪。所以積存型的乳房比較容易漲,也比較容易得硬塊,乳腺炎。 寶寶也會比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