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綠豆萌芽成"豆芽菜"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跟澎皮相約

2008年03月08日
公開
14

因為澎皮媽ㄉ攝影朋友找澎皮當麻豆 就找帥豆一起去玩 順便拍拍^^ 拍ㄌ整ㄍ下午 下午一點看太陽公公有上班 就先到淡江公園外拍 先在樹底下拍拍 斯文ㄉ澎皮跟活潑ㄉ帥豆 果真玩ㄉ方式粉不同 澎皮不管是吹泡泡還是玩球球 都可以站在原地不移動 帥豆則是滿場飛 雖然帥豆花樣多又活潑 但稍稍難控制應該拍ㄉ比較累 但不到一會ㄦ就吹起陣陣超涼風 幫兩位帥哥添加衣物後就到遊戲區拍拍 今天因為是週末 所以小朋友粉多 帥豆跟澎皮玩ㄌ溜滑梯.搖搖馬.悄悄版等 看天氣真ㄉ不優ㄌ 決定趕緊回家內拍 到ㄌ澎皮阿嬤家 架設完燈光 放DVD童謠後 澎皮也放開ㄌ 帥豆更是HI到不行 最高潮好玩ㄉ就是[拍裸照] 帥豆先脫 一脫真ㄉ是完全解放 還擔心他會冷呢 結果他HI到身體冒汗.口水直直滴 媽咪趕緊拿起相機拍下這些好笑ㄉ畫面 接下來澎皮也加入後 也是粉開心 但澎皮仍屬於氣質行ㄉ開心 而帥豆是屬於狂放型ㄉ開心 反正就是粉H拉 http://vlog.xuite.net/vlog/guest/external.php?media_id=WVNOdUdiLTg4MTYzNC5mbHY=&pt=0&ar=0&as=0 拍完裸照後 在穿上衣服就沒那ㄇ解放ㄌ 不過帥豆吃蘋果裝口愛ㄉ姿勢 可以重複許多遍 應該代言拍蘋果農產品廣告粉適合 http://vlog.xuite.net/vlog/guest/external.php?media_id=S0FQc1FOLTg4MDgwMC5mbHY=&pt=0&ar=0&as=0 最後就是兩兄弟ㄉ鋼琴合奏 帥豆對於鍵盤管ㄉ太寬ㄌ 雖然沒有什ㄇ衝突 但澎皮對於帥豆ㄉ彈奏熱情 也馬上成全他 讓他一人獨秀 又退居幕後 實在是粉害羞ㄉ小男娃 才拍半天 回程ㄉ帥豆已經累翻ㄌ 一直眠到下車才醒 這兩天玩ㄉ超累 九點多帥豆就眠ㄌ 媽咪也快瞇瞇眼ㄌ 雖然挺累人ㄉ 但生活就該如此充實 ^^

【轉貼】「帶種父母」與「放縱父母」之間

2008年03月08日
公開
29

六十二萬尼特族寄生父母 本篇文章摘自:商業周刊第1032 期 作者:吳錦勳、李郁怡、呂燕智 尼特族與寄生蟲的差異在哪裡?這恐怕是很多父母痛心的自問。 一個關鍵時刻、兩個關鍵思維,釐清帶種與放縱的界限。 在日本社會裡,這幾年出現一種「尼特族」(NEET),指的是: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意即不升學、不就業、不進修的十五到 三十四歲年輕人。 他們很多是長期在父母羽翼下成長,一旦到該進入社會的時候,卻喪失做決定的能力與勇氣。 他們通常缺乏自信、人際關係孤立,不肯面對由校園轉換到社會的挑戰。 或是曾在職場受到挫折,而不願再嘗試。依據日本勞動機構的調查,目前日本尼特族已 超過六十二萬人。 父母過度保護,是養出尼特族小孩的主因。 經濟成長搭配上少子化趨勢,父母大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也願意一直金援小孩。 尼特族一旦遭到挫折退縮到家裡,父母也不向小孩施壓,漸漸讓他們成了足不出戶的隱 蔽青年。 而尼特族中也不乏曾是「乖乖牌」的小孩,從小接受父母的安排。 為符合家庭的期望不斷讀書、補習,長大了才決定以消極的態度表達抗議。 尼特族繭居家中的時間一旦越拖越久,就業競爭力就越薄弱,惡性循環造成個人、家庭,甚至是社會沉重的負擔。 造成「尼特族」的重要推力,正是不放手的父母。 父母不放手,小孩不放膽,他們錯過人生關鍵的試誤(trial and error),結果就是即使七老八十了,心裡仍在青少年階段徘徊。 中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世琤,是三個孩子的母親,她很清楚父母「放手」內心要修練的 五大關卡: 一、缺乏信心: 父母覺得只要一放手,孩子就跌倒、失敗,所以不願放手。有時父母越缺乏信心,子女 就越會跌倒。 二、失落感: 孩子失去掌控、連絡,父母覺得被孤立,被忽略,像風箏斷線,面對空巢的失落。 三、羞辱感: 子女的行動讓父母蒙羞,父母把子女的失敗,視為是自己的失敗,在親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四、憤怒: 雖不反對子女的決定,但過程中沒有和父母商量、討論,父母最後才知道,感到憤怒。好比,都快要結婚了,父母最後才看對象。 五、擔憂受傷害: 子女遭受重大損失傷害,父母失去孩子,面對折翼傷痛。 不同的父母,面對大小不一的關卡。 最高行政法院書記官伍榮陞,五年前妻子罹癌病逝後,就父兼母職的照顧四名子女,經常忙得心力交瘁,「她走的那一年,每天早上我送完孩子,一間間關完燈,我就出不了家門,呆坐沙發哭一場。」栽培子女讀書成材,是妻子的心願,更是承諾。 排行第三的長子伍家鼎,在爸爸做菜時,經常進廚房幫忙,沒想到幫出興趣。 當今年三月,他提出要念職校、想學做菜時,伍爸爸一口回絕「不可以!」「我們家不 是當律師,就是醫生。」 父子陷入冷戰,後來,他無意間看到兒子作文寫到「夜晚萬盞閃亮的霓虹燈,卻沒有一盞是屬於我的。」才體悟到兒子想走另一條路,都得不到支持的苦。 現在,伍家鼎是私立開平餐飲學校高一新生。他覺得自己做菜很有天分:「做菜給我的成就感,跟考試的成就感不同,一個是願意做的成就感,一個是不願做的 成就感。」 雖然將來他仍不確定是五星級餐廳大廚,還是擺麵攤的老闆,但是他的父親放手,讓他試路。 關鍵時刻:青少年期的試誤回頭時間成本低,叛逆能量可善用政大心理系教授陳皎眉表示,如果說試誤是人生必經的階段,那麼青少年期,就是試誤 最關鍵的時刻,「因為即使發現路不對了,回頭的時間成本最低。」而且青少年叛逆期有很強的能量,聰明的父母善用這股力量,可將它導向正面用在自我探索上。 「沒有任何心理學工具,比得上父母對孩子的觀察與瞭解。」 父母是最親近孩子的人,如果父母看不出孩子的天分,其他人很難做得更好。 父母是協助子女開發潛能最關鍵的人物。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羅夫(Joseph Luft)與英格漢(Harry Ingham)發展出的「喬哈利之窗」(Johari Window)可以解釋其中關鍵: 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潛力,或者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天分,只有親子之間能夠坦誠,孩子才會將隱藏的那個自己打開來,告知父母自己要什麼,而自己又有哪些天賦是父母沒 有注意到的;另外,父母也應該給予子女誠實的回饋,協助孩子找到連他們都不知道的 潛能。 台大心理系畢業,又有商學學位的李明融是一個帶種的爸爸,因為他支持讀了兩年大學 的女兒李盈瑩, 放棄文憑的執著,轉讀餐飲職校。他不在意親友對他不支持孩子讀書 的批評,因為人生路漫漫,他看到一個更真實的世界:身邊成功人士雖多,但快樂的人很少。 文憑,無法讓女兒更快樂,這就是事實。 問題是,「帶種父母」與「放縱父母」之間的界線,在哪裡? 如何確認孩子是在逃避學業,還是探險人生? 這確實是很大的挑戰。有三個選項: 一,如果你是總統的父母; 二,如果你是王建民的父母; 三,如果你是日本「尼特族」的父母 哪一個角色,最需要帶種?答案是第二選項:王建民的父母。 當一個總統或者尼特族的父母,需要承受的風險並不大。當一個孩子沒有變成世界級棒球明星之前,誰都不知道他的嘗試成本有多大,尤其當他在青少年時期,有能力考上台大電機系時。 所謂的風險,包括,他可能變成簽賭案的球員鋃鐺入獄,也可能是被球隊淘汰後的計程車司機。 一如李明融的角色,在某些人的眼中是「帶種」,但某些人的眼中叫做「放縱」。 關鍵思維一:把孩子當大人看待 孩子做出選擇,父母就必須退後帶種與放縱之間,是有不同。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愛卜斯坦(Robert Epstein), 在二○○七年四月出版的新書《在每位青少年中再發現成人》(The case against adolescence: Rediscovering the adult in every teen)建議父母:「想要培育出負責又快樂的青少年,就必須將他們當成人看待。」 他強調,每位青少年都有成人的特質,父母必須主動給予青少年成人般的權利與義務,才能夠誘 發青少年的成熟度。至於如果父母想要判斷,青少年只是好玩隨便想想,還是認真想要嘗試某一個生涯方向,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問」,再觀察孩子的反應。 陳皎眉舉例,當孩子因為喜歡扭蛋,說要去開店,父母可以問問:「你知道開店是什麼樣子嗎?」如果孩子說不出所以然,或者聽到開店要處理那麼多事, 就打了退堂鼓,父母大概就知道,孩子並不當真。 像伍榮陞數度觀察伍家鼎,發現他積極蒐尋餐飲方面的資料,「布局很久」,於是知道 兒子是當真的。 如果孩子清楚選擇,而且堅持要做,即使有風險,父母也必須退後,讓他們承擔後果, 陳皎眉表示:「對父母來說,最難的事其實是體悟,『雖然你能給的很多,但也就只能 給到這麼多』(You can do so much, but only so much.)。」 關鍵思維二:挫折不能無止境,以階段性目標,培養自主與信心。除了要求孩子,在試誤的過程中,必須為自己負責之外,黃世琤還指出一項父母千萬不要犯的錯誤,那就是讓孩子停留在「重複挫折」的階段。 她在長達七年的心理輔導臨床經驗中發現一個現象,任何人如果試來試去都沒有成功找 到認同的目標,他的自主性會越來越弱,就越來越不能做決定,就越難發展認同。 一旦自我懷疑的想法在年輕人的心中浮現,這時想要嘗試追求自我的動力反而會降低,孩子也就失去「帶種」的動力。 她提醒家長,由於時間與資源有限,試誤不可能沒有止境,但也不可能一蹴可幾。 放手是可以一步步來的,就像《聖經》中描述的,老鷹教導小鷹飛翔,先是拆掉鳥巢最細緻的底層,露出枝枒與荊棘,再來才是驅趕小鷹離巢飛翔。 黃世琤表示:「能夠找到一個合理、合適的階段性自我目標或承諾,都遠比一直在搜尋,長時間找來 找去找不到的情況要好。」比較可行的策略,是與孩子共同討論出階段性目標。等到出現一些成績之後,孩子的自主性隨之增強,信心有了,再尋找下一個目標。像爬階梯的方式,一階階往上爬。 前國防部長陳履安從小教導子女要「輸得起」,他指出,現在父母的心魔卻是「輸不起」。他的五名子女個個出身哈佛、麻省名校,又是MBA博士,結果後來出家、經商、 拍廣告片、寫武俠小說……,樣子全不一樣,他完全讓子女適性發展。 他比喻說,清朝當時,父母為女兒裹小腳,從不管她怎麼痛、怎麼叫,因為心中相信, 這樣女兒才可以嫁到好人家。 「現在做父母的,表面上不為女兒裹小腳,但心裡面卻拚命為子女裹小腳。」父母若想方設法的要子女按照自己期望走,就是在心裡跟小孩子比武,兩個人在鬥,最 後一定會有人受傷。 不為子女裹小腳,也是伍榮陞掙扎過後的體會,他說,子女不是父母的「家產」,父母 只是忠心良善的好「管家」,「我們只能灌溉、施肥、除草,至於這棵樹要結什麼果子,是他的生命,也是他的責任。」他牽著兒子的手笑笑說。 六十二萬人口的尼特族在日本形成社會問題前,沒有任何一對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 尼特族。但是,這類父母卻不自主的掉入「操心太多、安排太多」,一輩子的在循環。 在台灣,雖然沒有尼特族的正式統計,不過,趨勢的隱然形成已無庸置疑。

假性單親媽媽

2008年03月08日
公開
34

假性單親媽媽 出處:陳安儀的筆下人生 作者:陳安儀 我的周圍有很多的「假性單親媽媽」。我自己也曾經包括在內。 什麼是「假性單親媽媽」?就是老公工作很忙、很晚回家、一天跟孩子說不到兩句話,或是根本早出晚歸、見不到孩子的面。運氣好一點的,老公還有個星期天會待在家裡,但所做的事情也只限於吃飯、睡覺、看電視、打電腦,通常兩隻眼睛都不會擺在孩子或孩子的媽身上。運氣差一點的,連假日也要去加班、應酬。一年工作360天,跟同事相處、聊天的時間,都遠遠超過家裡的老婆、小孩。 比起真正的單親媽媽,「假性單親媽媽」唯一的差別,只是在晚上有個人睡在旁邊,家裡的帳單有人支付,還有,會有個人三不五時打電話回來說:「我今天晚上不回來吃飯。」 其他,都沒有什麼差別。帶孩子去公園玩時,看著別人一家和樂融融,只有自己孤孤單單的母子倆;去大賣場,別人的老公在扛東西,自己只好想辦法當女超人。孩子生病了,自己想辦法坐車、送醫;天色暗了,永遠只有一個人面對煮飯、洗衣、洗小孩等做不完的家事,連想上個大號,都得把老么抱上膝蓋一起進廁所。家人聚餐,老公永遠都缺席;看電影時,只有娘倆進電影院。出國旅遊,老公大方出錢讓妳跟孩子一起去;娘家的親戚大概只有每年初二看得到女婿 ;而孩子們永遠跟鄰居的叔叔比較熟。 這類老公,都有個共同點,就是口頭禪都一樣:「你以為我喜歡這樣嗎?我還不是為了妳、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 這類老婆,也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心裡感想都一樣:「好吧!我就再忍忍,等孩子大一點了、錢存多一點,我就輕鬆了,他也會多留在家裡了。」 很不幸的,以上兩者所言、所想,都非事實。不回家的老公,成就的通常都是他自己;而默默忍耐的老婆,通常也等不回一個永遠不回家的男人。 我的一個朋友前兩天跟老公吵架。我問:「怎麼了?他做了什麼?」她妙答:「他沒做什麼。我們吵架就是因為他『什麼都沒做!』」 在外工作、老婆是家庭主婦的男人,永遠都覺得自己的地位比較高。他賺錢,所以他最大。回到家,老婆理應把家理好、孩子照顧好、飯煮好、衣服洗好,而他呢,就是翹個二郎腿看報紙。如果能夠幫忙洗個碗、洗個小孩,那就已經是不得了的「新好男人」了! 而家庭主婦呢?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又沒有薪水,先天矮一截,所以只能默默無語、吞聲忍氣。 我聽過最離譜的老公,居然會因為孩子不小心跌倒,而臭罵老婆:「妳每天在家不過就是看個孩子而已,還會把小孩弄受傷!妳怎麼這麼蠢啊!」 當下我簡直是張大嘴巴、合不攏來!我很想回他一句:「你也不過就是在公司裡跟客戶屁一屁、混口飯吃,你以為你是誰啊!」 不料,這位高學歷的媽媽,竟什麼也沒說,乖乖的把小孩帶去包紮擦藥,半句也不敢吭。 前兩天看到一篇網路文章,寫到每次出門,先生都因為太太的「動作慢」而怒火沖天 ,他不知道,太太出門動作慢,是因為要收衣服、準備行李、穿戴小孩、把碗洗好、花澆好、沒煮的飯菜要先處理,還要裝扮自己。先生壓根沒想到,他一人準備好,並不是全家準備好;太太動作慢,是因為老公不幫忙! 通常,每一家都有個白目老公。衣服晾在外面,不叫他收他不會收;髒衣服堆積如山,不叫他洗他不會洗。滿床衣服,他可以說不疊就不疊,自己撥開來一塊地方可以睡覺就行。房子髒亂,不叫他整理他通通看不見;孩子哭的再大聲,都遠不如電話一響來得有反應。裝瞎裝聾功夫一流之外,好像這個家除了提供他吃飯睡覺上網看電視打電話聊天之外,都不干他屁事。 中國人自從孔老夫子說了一句「君子遠庖廚」之後,就是女人悲劇的開始。很奇怪,中式設計的房子,再漂亮、再大,豪宅裡總是有個超級小的廚房,僅供一人容身,並且家具粗糙。為什麼?因為廚房是女人的天地,女人不用太大的空間、太好的建材,而且,廚房的女人只能是一個女人,不會有任何的幫手。男人不會進廚房,他可不管孩子吃什麼喝什麼。只要孩子是他的種,其他他什麼都不在乎。 問題是,如果這個男人可以一肩挑起家庭所有重擔、還給家庭主婦一份高薪那也就罷了,最起碼受氣還有錢拿。在現代社會,也就罷了,雙薪家庭占大多數,兩個人都要上班時,為什麼家務還是女人的事?根據統計調查,男人做家務時數的比例,不到女人的十分之一!絕大多數的男人,在外面掙不了幾個錢,回來還是一副大老爺的姿態。 老實說,在家裡做家務的女人,如果以同樣時間在外面以家務幫傭為主業,賺得說不定比男人還要多!根據統計,如果換算家務事的薪水,家庭主婦一個月的合理薪資是六萬元以上!(以某國統計的幣值及經濟水準換算台灣的幣值及經濟水準) 開玩笑!有多少男人付的起這個價錢請一個全天候傭人?還不包括做愛? 中國古話說,「男主外、女主內」。因此,很多女人腦袋裡也根深蒂固這樣的觀念,總覺得灑掃、煮飯、帶小孩,是自己分內的工作。事實上,在現今女人也要負擔家計的狀況下,家務如果在全部壓在女性的身上,那是非常不人道、也不公平的。 同樣下班回來,為什麼你可以大喇喇坐在客廳等飯吃,我卻要一頭栽進廚房,一面捲起袖子洗洗切切,一面兩條大腿上還纏著一個哭鬧不休的小孩?同樣每天上廁所,為什麼廁所又髒又臭的時候,是我要拿起刷子來清理,而你卻可以受之無愧的享用乾乾淨淨的浴室? 很多男性都會說:「唉!反正妳在家裡又沒有什麼事!而且,我上班回來很累!」殊不知一天二十四小時跟一個五歲以下的小孩長期相處,在沒有人幫忙的狀況下,是非常令人捉狂的一件事。我的不少男性朋友到現在還認為,當家庭主婦很輕鬆,每當我聽到這句話,我就會回敬一句:「你要不要請假一個星期,在家裡一個人帶孩子試試看?」 就我自己的經驗,在我正常上班的時候,我還有時間可以處理協會的瑣事:打電話聯絡事情、寫寫文章、回信。當我辭職回家之後,孩子整天在身旁繞,我反而一樣事情都做不成。早上起來先弄孩子穿衣、吃飯,接著要買菜燒飯、洗衣、曬衣,中午要準備餵孩子吃飯,下午要當司機接送大的上才藝課、小的睡午覺。終於有時間打開電腦,小的又哭著醒來要坐在妳的膝蓋上;講電話沒兩分鐘,兩個小孩就打成一團。如果天氣好,下午還要帶小孩出門運動、跑跑跳跳、放風一下,接著又要張羅晚飯。一整天,就這樣在馬不停蹄中過去。往往晚上說故事時,我一邊講故事都會一邊打瞌睡。 比起上班時間,我在家反而完全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請注意,我還是有婆婆幫忙家務的喔!很難想像一個人在加孤軍奮鬥的媽媽,心理上有多麼孤單、時間上有多麼忙碌。好不容易盼到老公下班,可以幫忙把孩子接受手過去喘一口氣,如果,碰到一個不體貼的傢伙,請問,這樣的太太,跟單親媽媽又有什麼兩樣呢? 我有一次問我先生:請問你住進這個房子半年了,你沖過幾次浴室的地板?刷過幾次馬桶?他想了一想說:「大概兩、三次吧!」我回答:「所以啦!你知道嗎?剩下的178天,每天都是我沖的、我刷的。你覺得這樣公平嗎?」 同樣的問題,我覺得可以請每一位男人想一想。結婚十年來,你折過幾次衣服?鋪過幾次床?洗過幾次碗?擦過幾次地?煮過幾餐飯?刷過幾次馬桶?收過幾次玩具?洗過幾次小孩?如果妳的答案都是「個位數字」,那麼,你老婆所做的,就是「幾千次」。 親愛的老公們,請你捫心想一想,「幾次」跟「幾千次」,差別真的不大嗎?那跟你上班所做的事情來比較,真的不辛苦嗎?你忍心這樣對待一個當初你誓言愛她、照顧她、疼惜她、保護她一輩子的女人嗎? 而親愛的老婆們,你們也要放自己一馬。不要認為自己沒有貢獻;不要認為自己低老公一階。不要認為因為我沒有領薪水,就應該低聲下氣;更不可以認為,因為是家庭主婦,所以我每天都應該待在家裡,做好每天該做的家事,而不能要求「放假」。 在外面上班,有上班族的尊嚴;當一個家庭主婦,當然也要也有一個家庭主婦該有的權利。老公下班,妳也下班,下班過後的家務,應該共同分擔。這個年代不該有什麼「男主外、女主內」,而是「共同主外、共同主內」。把家務清清楚楚的列舉出來,大家一起分工。訓練家庭中每一份子分擔家務,不但可以增加對方對家庭的責任感,也可以讓他對整個家庭更瞭解,也更體諒你。一個在家什麼都不用做的男人,無疑一定很容易發生外遇,因為他對家庭沒有參與感,他有太多的時間去風花雪月,而且,他很容易不在乎這個家。 另外,給自己一點休息的時間。 我有一個女友,她很堅持每天一定要自己一個人洗澡。她說,那是一天當中,她唯一可獨處的時間,所以非常堅持,絕不替小孩洗澡,由老公負責,她可以在洗澡的半小時內,輕輕鬆鬆的、慢條斯理的,享受一個人獨處的心情。還有一個朋友,她最快樂的事,就是晚飯過後,老公幫她照看小孩,她可以一個人去巷口85度C喝一杯35元的咖啡。就這樣,每天飯後一個小時,是很重要的充電,她可以在專心的閱讀書報、或愉快的跟朋友電話聊聊天後,讓自己的心靈重新沈澱,整理好自己,回家用笑容面對先生、孩子。 很多時候,我們不用太貪心。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無須妄自菲薄。當你不想再當「假性單親媽媽」時,請勇敢的告訴妳的先生,向他爭取妳應有的權利與福利。妳會發現,其實對方並非做不到,只是妳拱手將版圖送給了他。而他呢,樂的輕鬆自在。 深深覺得終於有人替我們全職媽媽講話出聲了~ 請大家有空也去她的部落格看看 陳安儀的筆下人生 http://blog.pixnet.net/AnyiChen

環亞IKEA&麥當勞

2008年03月07日
公開
24

跟丞娘約好到ㄌ親親故事屋門口 才知道原來前身是YOYO故事屋 門口貼ㄌㄧ張暫停通知 才知道今天沒法見識一下囉! 臨時動議就是去IKEA晃晃 除ㄌ麥當勞 其實IKEA也是媽咪帶BB去ㄉ好地方 自從有ㄌ新莊IKEA 忘ㄌ有多久多久沒去環亞店ㄌ 就看著兩位媽咪推著兩台推車 到處搜尋著電梯 環亞百貨外ㄉ怪風又一陣一陣ㄉ吹 丞哥跟帥豆昨天才打預防針 讓偶ㄇ2位媽咪手忙腳亂ㄉㄧ陣亂包 終於慌忙中找到電梯 階梯抬上抬下ㄉ覺ㄉ設計動線不優 原來還有一ㄍ電梯旁有ㄍ側門...(唉~到不熟ㄉ地方就得多點走路工經驗) 到ㄌIKEA還因為搞不清B1.B2樓層 反方向進去逛 還好設計動線不像新莊店 電梯上上下下都能坐 我ㄇ就開始趕緊走馬看花 搜尋遊戲區遊戲室之類ㄉ好地方 找到遊戲室ㄉ地方雖然但身高限制95CM 兩兄弟無法體驗 媽咪只好另尋他處 到ㄌB2丞哥先下車放風 帥豆還懶懶ㄉ賴在車上 到ㄌ沙發區媽咪問帥豆要不要走走 帥豆就下車陪丞哥一同"探索" 媽咪也累ㄌ在沙發區休息一下 但他兩兄弟時在越管越遠 媽咪也就只好一直跟著變換地點 IKEA一間一間ㄉ設計擺設 感覺粉像到不同ㄉ家裡坐坐 丞哥跟帥豆就著ㄇㄧ家一家ㄉ作客 一家一家ㄉ探索及搗蛋..哈~ http://vlog.xuite.net/vlog/guest/external.php?media_id=MVJtN3c0LTg4MTgyNy5mbHY=&pt=0&ar=0&as=0 終於找到ㄧ家有遊戲桌還有玩具ㄉ家 就讓他兩兄弟在裡面"亂"ㄍ夠 在那混到小妍及兩位公主來到 時間也接近晚飯時間 就趕緊推他ㄇ下美食街覓食 還好早點到 才一會ㄦㄉ功夫已經座無虛席 丞娘先去覓食 因為丞哥已經餓到最高點 吃ㄌ點飯就懶ㄉ吃ㄌ要喝奶 所以丞娘只好去餵奶 餵完奶就補眠去 帥豆有飯飯就先吃飯飯 吃完飯飯也跟隨丞哥ㄉ腳步夢周公去ㄌ http://vlog.xuite.net/vlog/guest/external.php?media_id=QmFWNE9pLTg4MjI0NS5mbHY=&pt=0&ar=0&as=0 晴和喬可HIㄉ呢 吃完飯飯已經摩拳擦掌ㄉ想去旁邊ㄉ麥當勞玩 美食街ㄉ麥當勞有遊戲區是粉少見ㄉ 所以當然要去讓他ㄇ玩玩......消耗體力 兄弟倆補完眠便加入戰局 但帥豆不知是瞎咪原因有點歡歡又黏黏 感覺有點發燒 媽咪趕緊餵食感冒藥水 喝完藥水還是有進遊戲區玩一下 平常跟丞娘有有夠會聊ㄌ 在加入ㄍ小妍 更是有得聊 小朋友玩 媽咪ㄇ吃喝 真是難得又快樂ㄉ晚間時光 只能說我ㄇ這些全職媽咪 只能在忙碌ㄉ24小時全年無休中 自行找點娛樂 放輕一下囉! ^^

想為家中可愛寶寶留下美好的記憶嗎?

2008年03月05日
公開
29

新手父母出版公司(Parenting Source Press , 簡稱PSP)成立於2000年1月1日,是城邦出版集團最新成立的第十一家公司。主要針對家有0到6歲孩子的新手父母,分門別類重點討論0歲到6歲嬰幼兒的教育及養育的各種問題。給父母看的嬰幼兒親子書是一個有高度需求的現況,嬰幼兒的教育及養育的問題,是親子教養領域中,最基本、最重要、也是需求最殷切的一個課題,新手父母出版社即是出版最符合需求與潮流的書。 想為家中可愛寶寶留下美好的記憶嗎? -------------------------------------------------------------------------------- 只要將照片寄到新手父母出版社(台北市民生東路三段141號5樓新手父母出版社收),或E-MAIL到[email protected]即可。請記得註明家長姓名、電話、住址、E-MAIL、寶寶年齡,方便我們與您聯絡。我們會分別選出0~1歲、1~3歲、3~6歲的寶寶各三名,將照片公布在新手父母部落格(http://blog.pixnet.net/parents)中,並可得到「五彩蠟筆」一份;經過票選第一名則可至棚內拍照以及得到《林宗賢繪本精選集》或《夢夢狗口腔王國大冒險書盒》任一套,並且有機會成為新手父母2008年新書的封面寶寶喔!活動日期:即日起~2008年3月31日 [ 地址 ] 臺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5樓 [ 聯絡電話 ] 25007008轉2290 [ 營業時間 ] 9:30~18:30 [ 網址 ] http://blog.pixnet.net/parents

夫妻間的幽默

2008年03月04日
公開
20

媽咪分享ㄉ笑話 每篇都滿有意思ㄉ ------------------------ 美麗又愚蠢 丈夫對妻子說︰'為什麼上帝把女人造得那麼美麗卻又那麼愚蠢呢?' 妻子回答道︰'上帝把我們造得美麗,你們才會愛我們, 把我們造得愚蠢,我們才會愛你們。' 目標變了 夫妻二人吃飯時,妻子說︰' 你現在怎麼盡挑魚背上的肉吃? 記得我們談戀愛時,你最愛吃魚頭魚尾 ……' '情況不同了嘛! '丈夫說︰'現在我的目標是吃魚, 當時我的目標是釣魚。' 饒你一次 一個男人很怕老婆。 一天,他老婆又當著客人的面和他吵了起來,並打了他一耳光。 為了面子,男子壯著膽子大吼︰'你敢再打我一下?' 他老婆毫不猶豫地又打了一下。 男子看嚇不住 老婆,只得說︰'既然你這麼聽話,我就饒你一次吧。' 何必如此 妻子心血來潮,站在鏡子前仔細端詳, 發現自己的臉竟是那樣難看,不禁放聲大哭。 坐在一旁觀察已久的丈夫說︰ ' 你偶爾照一次鏡子就那麼傷心,那我天天看著你又該怎麼辦?' 跟在家一樣 妻子到監獄探望丈夫時問︰'親愛的,你在這裡過得怎麼樣? ' '就跟在家一樣,哪兒也不讓去,伙食也糟透了……' 得不償失 丈夫回家很不高興,妻子關心地問︰ '你遇到不順心的事了嗎?' 丈夫︰'今天我在公共汽車上拾到200元錢。' 妻子︰' 那應該高興啊! ' 丈夫︰'另一個乘客也看見了,我和他平分……' 妻子︰'那你不是還有100元嗎?' 丈夫︰ '回家前,我才發現那200元其實是我自己丟的。' 夢話 妻子關心地對丈夫說︰ ' 老公,你近來老是說夢話,要不我陪你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 丈夫驚慌地答道︰'不用,如果醫生給我治好了這毛病, 那麼我在家裡的這一點點發言權都沒有了!'

家族向前行

2008年03月04日
公開
14

2007年二月好玩及新鮮ㄉ心態辦ㄌ第一場網聚後 欲罷不能.........因為感覺實在太好ㄌ 所以於四月初成立家族 方便連繫.管理通聯及分享生活當中ㄉ好康新知 想法粉簡單 做起來也還得心應手 當時帥豆四ㄍ月 除ㄌ躺在旁邊湊熱鬧外(眼睛超忙) 也無法有些具體ㄉ行為能力有參與感 所以美其名說是為BBㄇ辦ㄉ網聚 其實都是媽咪ㄇ吃吃喝喝交流.增胖ㄉ網聚............ 但想想當時帥豆才四ㄍ月 說要交朋友也太強小人所難 但媽咪想想 其實小朋友要能長久玩在一起 其實大人間ㄉ交流佔滿大ㄉ因素 所以這一年多來ㄉ網聚交流 真ㄉ還是滿有意義ㄉ 雖大多都在吃玩樂中交流 但彼此除ㄌ碰面交流也經由日記當中ㄉ分享 熟識及認識ㄌ不少BB及媽咪 除ㄌ分享交流育兒甘苦喜樂 生活中ㄉ好康報報更是重要 時光飛逝轉眼間 帥豆已經快一歲半ㄌ 每天除ㄌ不停ㄉ探索及吸收日常認知外 也讓身為媽咪ㄉ我不得不好好ㄉ停下腳步 好好ㄉ思索除ㄌ吃喝玩樂交流 還能為BB們做些成長有意義ㄉ活動 下ㄍ月家族就將屆滿一周年ㄌ 除ㄌ感謝四百多位雖不熟識但卻加入家族ㄉ媽咪寶寶 因為有你ㄇ熱情ㄉ加入 讓媽咪更有推動活動ㄉ動力 3QQ 當然想ㄉ越多 就更覺ㄉ該身體力行 因為[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因此若不計劃又怎知應變未來變化ㄉ可能性 丸子媽咪說ㄉ對[生活中應該不只是聊天吃飯] 因此~媽咪真ㄉ該靜下心好好想想 雖然沒生BB前ㄉ腦袋就容易忘事 生完BB後更是元氣大傷.........哈~ 但我想勤能補拙 多些文字記錄 是一定要ㄉ啦! 所以BBH日記及網路真ㄉ事粉重要ㄉ啦! 缺ㄌ它ㄇ我ㄇ母子倆ㄉ生活真ㄉ會[彩色變黑白] 所以就算會有些許ㄉ煩心及壓力 有先事情也得趕緊推動 ..........^^

父母的眼光要放遠

2008年03月03日
公開
25

父母的眼光要放遠 現在的孩子每天忙著補習、上才藝班,根本沒有時間跟同學一起玩,又因為推甄的關係,彼此競爭激烈,反而沒有交到什麼知心朋友,曾經有好幾個學生跟我說,他們成長時期最遺憾的事是沒有交到知心朋友。 某日在捷運上聽到一個國中生跟媽媽哀求是否可以去同學家玩一下,她媽媽堅決不肯,叫她回家溫習功課,孩子哀求了許久,說誰誰誰也去了,又有誰的媽媽送誰去了,這位媽媽仍然不准,只說:「誰叫你功課沒有人家好,功課不好還敢去玩,我都替你沒臉。」,這些話令我驚訝不已。功課愈不好愈要有同學扶持,人生不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的嗎?其實,我們作父母的都太看重眼前的分數與學習成績了,如果把眼光放遠一點,這些其實一點都不重要,在課堂上可以學到的人生學問不到百分之一,出社會要用的知識在課堂中更是完全沒有教,如果有,也不會有那麼多完全不懂事的大學生了。假日與其把孩子關在家中讀書,不如讓她跟同學出去玩一下,畢竟是難得的假期。 有本書叫《我一生所用到的學問,我在幼稚園就學會了》,書上說在幼稚園時,老師教「有東西吃要分享,過馬路要牽手,對人要有禮貌,接受恩惠要說謝謝」,這些幼稚園教的基本法則,其實就是出社會後最重要的生存之道。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記住這些,有好東西與朋友分享,患難相互扶持,常懷感恩之心,他的事業一定會成功,一定會有朋友相助。 本文轉載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