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小兔子

最近要準備邁入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國中的叛逆時期.

最近要準備邁入人生的第二個階段--國中的叛逆時期.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蒙特梭利活動在家做...

2008年10月28日
公開
22

活動時,動作示範要正確、清楚。孩子練習時不要隨意干涉,因為他們能力不足,經驗不夠,肌肉發展也尚未完全成熟,莫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 而應讓孩子在親切的氣氛中反覆練習,達到熟練的程度。 1、走線練習: 家中地板或空地以有色膠帶貼成直線、橢圓形線、或S形線供孩子練習平衡感、專心度,亦可加上音樂或樂器按節拍而行,或持物而行。 2、投擲遊戲: 製作幾個小沙包或小型的球,再準備一個大籃子(如洗衣藍),於適當距離(不要太遠),和孩子一同玩丟擲遊戲,屬大肌肉的運動,經由練習,增加對距離的掌握。 3、抓握練習: 準備兩個大碗或塑料制容器(不怕摔破),其中一碗放置花生或黃豆,以單手示範抓起一把,放到另一個碗中,而不掉落出來,再由孩子練習。手指的運用使他們有抓握豆子的感覺與能力,以及一次抓握的數量。接著還可用湯匙、鑷子或筷子練習,可做為使用餐具,自己吃飯的練習。 4、開關抽屜: 小朋友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家中的櫥櫃抽屜常是他們有興趣翻動之處。家長可將易碎及危險之物移開,示範開關抽屜、櫥櫃門的動作(如輕輕的開關,不可有聲響),整理抽屜的方式等,培養有秩序、整齊、安靜的能力。 5、照顧動、植物: 家中若養有一些如小鳥、狗、貓、兔子、天竺鼠、烏龜等小動物,可幫助他們認識動物的習性,培養愛護、照顧動物的責任感。年幼的孩子對園藝也會很好奇、有興趣。藉著給家中的植物或盆景澆水、摘除敗葉、施肥等活動讓孩子認識植物,辨認顏色、香味,葉片的形狀,和觀察生命的成長。 6、整理衣物: 清洗乾淨的衣物能學習折迭後,分類、整齊地放進櫥櫃中,脫下的衣帽、鞋襪亦能掛放在適當的位置,不會亂丟。這項練習可以培養手眼協調、分類、辨識(家人的衣物)、愛好整齊、秩序的能力。 7、穿脫衣服、鞋子: 經由拉拉鍊、扣扣子、繫鞋帶等過程培養照顧自己的能力,以及手指小肌肉的練習。可以遊戲的方式為娃娃或填充玩具穿脫衣服、扣扣子等。 8、擦拭桌椅: 從洗淨抹布、扭干、擦拭桌面、椅面、再清洗抹布的過程,讓孩子有照顧自己生活環境,懂得動作的連貫性。擦拭桌椅時也有一個順序,而不是胡亂抹,擦不乾淨。 9、餐具的擺設: 孩子知道家中有幾個人,吃飯時幫忙擺放幾副碗筷等餐具,可以具體獲得一些數的概念,一對一的對應關係(一雙筷子配一個碗,或一個湯匙),孩子還可學習餐桌的禮儀。 10、洗碗: 將必備的清潔用品準備好,示範洗碗盤的步驟、方式,再由孩子來練習,一開始先由他自己的餐具洗起,較熟練之後,再增加其它的餐具,讓孩子在參與家務工作時有成就感和喜悅感,同時也培養其責任感,明白家事是全家人的事,不是媽媽的事。 11、瓶子、蓋子: 家中都會有各種瓶瓶罐罐,大小、形狀、顏色不一,找幾個放在桌上,扭開瓶蓋,混和集中一處,再請孩子一一找出,與瓶子配對,蓋上扭緊,可做配對、嘗試錯誤、手眼協調的練習。 12、串珠(洞口較大者): 準備不同顏色、形狀(圓形、方形、橄欖形、圓柱形等)的木製、塑料制珠子或用廢紙(月曆紙),裁成長條紙捲起及一條一端打結的繩子(做中國結粗細的繩子),指導孩子穿珠。他們可依顏色、形狀或自己的構想進行,學會數數,體會其中節奏的變化。隨著能力的增加,可使用扣子練習,穿針引線,學習釘扣子。 13、麵糰: 媽媽做麵食時,給孩子一小塊麵糰去揉、搓、捏、桿,或任意造型,組合、分開,讓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充份發揮。 14、魔術盒: 在一個不透明的盒子中裝數樣日常用品(如鑰匙、火柴盒、鉛筆、玩具等),將眼睛蒙上,伸手入盒中取出一物,並說出其名稱,使孩子熟知不同的物品,並發展其視覺的敏感度。盒中的物品可隨孩子的年齡不同而增加其難易度。 15、摸摸看: 溫度--冷、熱、冰、溫,形狀--方、圓、三角形,感覺--粗、細、硬、軟、毛皮等。 16、聽聽看: 在不透明的盒子中裝入大豆、綠豆、米及其它的物品,蓋上蓋子搖一搖,由聲音辨別盒內裝的是什麼。 17、聞聞看: 是嗅覺敏銳度的練習,將家中有不同氣味的,常吃(水果—橘子、香蕉、菠蘿,蔬菜—韭菜、芹菜、紅蘿蔔,調味料—胡椒、芥末等)或常用的物品(香皂、樟腦丸、皮件等)等裝在盒中,讓幼兒閉上眼睛,聞聞看,再說出是什麼物品。 18、靜息遊戲: 幼兒喜愛動,但是我們也可安排安靜的時間,坐下來或躺下來,聽聽周圍的聲音,體會安靜的感覺,再討論各種聲音給人的感覺,培養孩子注意力的集中,自己各項行動所發出的聲音,及享受寧靜的需要。 感謝Cami媽咪的教材提供.希望可以受惠到更多媽咪~~

『蒙特梭利』對孩子的學前教育有什麼樣的影響?

2008年10月28日
公開
64

蒙特梭利教育摘要   一個人的想法和價值觀,不是空穴來風,蒙氏就是將學校所修習的,生物學、醫學、哲學、心理學、衛生學、實驗心理學、教育學、人類學、精神病理學等綜合一切,而發展出整個的蒙特梭利教育理論及教學法。而她也是影響20世紀幼教思想最顯著的人,至今義大利錢幣有以蒙氏肖像為圖案。   而也由於我們知道,蒙特梭利是個數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醫學家、教育學家、哲學家,而造成她的教育理論的除了如前述所說學校所修習的,尚包括受 到一些如伊塔、塞根、喀雷爾、法布理及德佛理等人的影響。而提出個人的教育哲學理論: 幼兒與成人的差異—— 兒童的生命哲學:精神胚體、肉體化、潛在能力(賀爾美)、成長的內在動力(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 兒童成長的四階段:幼兒期、兒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 正常化兒童:透過專心工作,使幼兒的需求得到滿足,孩孩子因而達到心智上的平衡與和諧的新景況 總而言之,蒙特梭利的教育基礎是建立在兒童權之上,主張尊重兒童自身的權利, 蒙特梭利教育原則—— 1•自動或自由原則:其教學法,多以兒童自由活動和自由發展為主,除必要的指導外,教師對於兒童的生活,絕不加以干涉或幫助。 2•義務或責任原則:蒙氏認為教師對兒童不宜發號命令,不必施以獎逞懲,而是 在自由的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責任心。   蒙特梭利女士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發展出一套有系統的教育方法,也就是蒙特梭利教學法,而最重要的就是教學三要素—— 1•預備好的環境:所謂預備好的環境,是指符合幼兒需要的真實環境,是一個供給兒童身心發展所需之活動、練習的環境,如兒童之家就是一個如此的環境,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兒童而準備的。 2•精神預備好的教師:教師是一個觀察者、示範者、兒童的解釋者、環境的預備者、溝通者及個別課程的指導員。且老師要能放棄原有的專制,不斷的自我反省及改進。 3•教具:即工作材料,蒙氏以為兒童的本質就是工作,兒童喜愛工作甚於玩具,所以在工作,中能達成教育的任務。 蒙特梭利的教育內容—— 1•日常生活訓練 2•感官教育 3•數學教育 4•語文教育 5•文化教育 蒙特梭利女士對教育的項獻—— 1•將幼教理論帶入科學化中:她和盧梭一樣強調兒童的個性與自由﹐自主的權利,她不僅以生理、心理、生物學和醫學的根據,從觀察 中產生新的教育思想,稱為枓學教學法 。 2•強調幼兒自動學習精神:因兒童的身心具有內在發展的潛能,而教育的目的就是如何去去依據幼兒的興趣去開發其潛能,所以強調在以教具引起兒童自由活動及自動學習的精神。 3•注重感官教育:促進幼兒智能發展。 4•重視日常生活訓練:為了養成孩子的自由與獨立,特別訓練幼兒身體各部份的動作與協調,培養幼兒照顧自己,照顧環境,待人接物的能力。 5•創製教具與蒙特梭利教學法:蒙氏的教學法刺激了教育家們對幼兒的個別需要和能力再予考慮,甚至影響到現今的發現教學法及開放教學法。而其教具的製作也是現今較完整的一套教學工具。 蒙特梭利教學法的特徵 陳秀芬 演講 陳睿倩、翁靜育 整理   這裡所說的「教學法」,應該說是教學「理念」。蒙特梭利常說,不希望大家把她的教育理念說成是一種方法,因她所主張的是一種理念、一項真理,要讓我們做對的事,做該做的事。正如我們信上帝,是相信一個「真理」,而非只是一個「宗教」。那麼,蒙特梭利教學法有什麼特徵呢? 1.尊重兒童,以兒童為中心   尊重兒童是指:認同兒童的情緒,了解兒童的感受。如果一個孩子被尊重,他很容易產生自信、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自然也會尊重別人;如果一個孩子總是被踐踏、侮辱,總是不被尊重,那麼他很難產生尊重別人的看法。重點在於,父母親要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附屬品。我們平常跟孩子講話,最好蹲下來,跟他眼神相對,不要用一個「高高在上」的角度。反過來,當孩子跟我們講話的時候,我們也要仔細傾聽,雖然孩子常常說童言童語,可是一定是對他有意義,才會說出來,所以父母親要重視孩子講的話。 到底什麼才叫做「以兒童為中心」呢?怎樣拿捏尺寸才不會變成縱容孩子?這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在台灣社會的孩子有兩極化的現象,不是被寵得過頭,變成小霸王,什麼是都以「我(兒童)」為中心;不然就是另外一個極端,被打、被虐待、被屈辱、被罵得不是人,很兩極化。所以,首先要釐清的就是,「以兒童為中心」絕對不是讓孩子成為家中的小霸王,而是以教育的角度,來看看我們的兒童需要什麼樣的學習環境與內容,特別為他設計,這才叫做「以兒童為中心」。 2.給予兒童自由的選擇權   我剛接觸蒙特梭利教育的第一印象是:「不錯喔,孩子可以自己選擇他要做的事,不是填鴨的,蠻好的。」這種顛覆傳統教育理念的方式,就是蒙特梭利教育的特色。 基本上,孩子可以在教室裡自由走動,自由選擇他想要做的「工作」。當這項教具是他自己選擇的時候,孩子比較能維持興趣,因為「不是大人指定我做的,是我自己選的!」孩子有興趣,注意力自然就會提高,操作教具時也比較會有「重複」的情形發生。孩子為什麼會重複呢?因為當孩子自己選擇時,他有學習動機,他想要學會。 我們講故事給孩子聽的時候,最容易體會孩子喜歡重複的情況,因為孩子聽一次故事不滿足,他想要聽好多次。為什麼同一個故事他不會覺得膩呢?不只是因為孩子喜歡聽、有興趣,還有一個更深的理由,就是孩子正在學習,他要把故事內容記住。 小孩子的頭腦充塞著許許多多的資訊,很需要組織、整理、吸收。當孩子重複操作教具時,就是在一個大腦吸收的過程中,不斷地鍛鍊他的感官與運動器官。所以,蒙特梭利的教育以自由為前提,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鼓勵孩子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一般幼稚園的孩子,通常是由老師安排幼兒的課程,幾點到幾點做什麼,中間休息一下,待會兒再看老師給我們做什麼。這樣教育之下的孩子比較被動,什麼事情都要聽人家安排,所以到了寒、暑假,最常聽到孩子抱怨:「好無聊喔!我不曉得要做什麼。」難道孩子往後的一生都是這樣嗎?都要接受別人的安排嗎?所以我們要好好思考這個問題。給孩子自由,包含背後更深刻的意義,那就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主動的學習者,能夠為自己以後的人生負責。 當然,雖然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工作項目,但在蒙特梭利教室裡還是有一些基本的限制,假如說有個孩子選了一個對他而言太難的工作,我們要跟孩子明講:「這個教具現在還不適合你。」然後再向孩子介紹適合他的工作,引導他去學習。 3.把握兒童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蒙特梭利所提出來的一個影響非常深遠的觀念。以前我們帶孩子的時候,會發現一些現象,可是卻不知道這些現象叫做敏感期,也不曉得這些敏感期在教育上面,有這麼深遠的影響。人從出生到長大,有很多段的敏感期,以後我們會在「認識兒童各階段的敏感期」中詳細講。 這裡先舉一、兩個例子,簡單說明一下。神在創造兒童的時候,就給兒童每個發展階段有不同的敏感期。在孩子一歲左右,會很仔細的看地上有哪些小東西,即使是一條小毛線、一根迴紋針、一顆小米粒,他都會撿起來,然後塞到嘴巴去舔舔看。相信很多當媽媽的人都知道孩子有這樣的現象,可是卻不知道背後的意義。一歲多的孩子為什麼會對這些小東西這麼敏感呢?因為他要從觀察這些小東西來了解這個世界。 至於兩、三歲的孩子,他有個秩序的敏感期,這時候的孩子希望環境保持在他熟悉的狀況:每天散步的路線要一樣、洗澡的順序要一樣、餐桌的座位要一樣、東西要放在一樣的地方…。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要靠這種方式來建立他的生活秩序,如果生活中有太多變化,他會覺得很不舒服。四歲的孩子不會這樣,五歲的孩子也不會這樣,奇妙的是,一旦過了那個敏感期,他就不會這麼堅持了。所以,對處於秩序敏感期的孩子,若要做任何改變,都應事先告知,給他心理預備,否則就是大人單方面的問題了,因為你不了解他的需要嘛!若是了解,就可以和他和平共處,親子間的交流就會更順暢。 4.混合年齡教學   正統的蒙特梭利幼稚園一定是混齡的,三至六歲混合教學。以我在美國實習任課時的觀察,蒙特梭利混齡教學真是一幅很美的畫面。在一個蒙特梭利教室裡,一班大約有二、三十個孩子,如果有小孩弄倒了豆子,很多小朋友都會過來關心,主動幫忙。若有新來的小孩,舊生也會過來照顧、介紹環境。同學們互相友愛、互相照顧、互相學習,小的孩子以大孩子做榜樣,尤其是當大孩子做數學、語文的工作時,小的孩子在旁邊都看呆了:「哇!好厲害喔!」眼神充滿了仰慕,此時在這些小孩子心中認定一個想法:「希望我以後也要像他這樣。」「希望我以後也要做這個數學,做得這麼好。」 反過來看,有的人會問:「對小的孩子好,那對大孩子呢?」好處就是大的孩子學習照顧幼小、學習自律、作榜樣,責任感與榮譽感被激發出來,這樣的收穫是無價的。我曾經在美國觀察一個小女生個案,她三歲剛入學時,真是教室裡的一個小麻煩,什麼人都不准碰她,她有自己的領域,如果有人「越界」,就馬上打回去,什麼人都不甩,非常自我中心。可是她在蒙特梭利教室待了兩年以後,慢慢進入她的工作領域,慢慢的投入,等到她入園第三年,也就是五歲的時候,她忽然發現,自己是班上最大的孩子,咦!這下子不一樣了,榮譽感來了,每當有三歲的新生進來,就馬上過去呵護照顧,她不但不再以自我為中心,還能夠看到別人的需要,主動關心別人,這是在傳統班級裡所看不到的現象。 5.著重智慧和品格的養成   蒙特梭利教育有千餘種教具,幫助孩子把複雜的東西變得很具體,所以孩子學起來輕鬆快樂,自主性強,無傳統的填鴨式缺點。例如感官教具裡的長方體、圓柱體等立體幾何教具,讓孩子從小就摸一摸,等到他將來真正學到數學的體積、面積時,就會發現這些是他的老朋友了,他有很具體的概念,怎樣也難不倒他。再舉數學教具的例子,乘法、除法都可以拿來讓孩子操作,用很簡單、具體的方式「摸」出答案來。到底怎麼摸乘法呢?請看介紹數學教具的地方,你就會發現,數學真的可以用摸的! 所以,我的女兒常常說:「數學好簡單喔!」她絕對不是吹牛,我想如果把蒙特梭利教具拿給你們的孩子來操作,結果也是一樣,你們的孩子也會說數學好簡單!記得我女兒上小學一年級時,我看一下國小的數學教學進度,拿三年級的測驗卷來給她試試看,結果她都會做,因為她已經了解什麼叫「位格」,知道數字的進位概念。位格就是十位、百位、千位等,當時她就算是算到百萬,也都沒問題,因為位格的觀念只要一弄清楚,就很容易應用。所以在智慧的養成方面,蒙特梭利的教具不論是數學、語文、科學或其他學科,都是一樣,能夠很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效果非常好。 品格與智慧相輔相成,有了智慧卻沒有品格,將是人類的大災難。蒙特梭利的「新兒童」讓我們看到,孩子經由專心的工作,會經歷一種轉變(正常化),從而發展出一群喜愛秩序、自動自發、專注、自律並且快樂的兒童。就如同蒙特梭利的說法:「我們的學校一開始可比擬為療養院,兒童在這兒發生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心智健康。」 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我們應該教導孩子應對進退的各種禮儀,包括開關門、接電話、接待客人、以及擤鼻涕等等,這些小事累積起來成為一個有品格的孩子,這也是我們作父母親的責任。 6.尊重兒童的成長步調,沒有課程表   蒙特梭利的教育偏重個別教學,依照每個孩子不同的需求而設計,沒有課程表。家裡如果有兩個孩子以上的父母親會發現,同樣都是父母所生,可是兩個孩子的個性、喜好、資質卻都不一樣。我們家的孩子差更多,老大學什麼都很快,才教她數字一到十,她一天就學會了,之後怎麼考都考不倒;老二就不一樣了,同樣的一到十,他學起來就有困難,我還為他設計了各種延伸變化,讓他反覆練習。這樣經過一年,他好不容易才學會了。您想,一天和一年,這其中的差別有多大?!如果我事先就計劃好課表,他能「裝」得進來嗎? 媽媽們聽了或許會很煩惱,不要課表到底要怎麼教?只有一個秘訣,就是尊重、跟隨孩子的引導,讓孩子「告訴」你。父母親從生活中仔細觀察孩子,就會發現他現在對什麼有興趣,你就趕快做學習紀錄,馬上介紹他適合的教具。舉個例子,我兒子做數學的加法板時,算1+1啊,1+2啊,他用長條木板來算加法,突然,他發現:「媽媽,有好多答案都是9!」因為他在寫9這個數字時,印象特別深刻。我耳朵一豎,立刻乘勝追擊:「真的嗎?好啊,我們來看一看有哪些可以湊成9呢?從1開始,1跟什麼可以配成9?那2又跟什麼配成9?…」我和兒子兩人就把哪些數字木板可以配成9的延伸變化通通擺出來,然後,又進一步發現「1+8和8+1的答案是一樣的」,長條木板放在一起比比看,「喔,是一樣的。」就這樣,他又了解數學加法交換律的概念,原來:1+8和8+1是一樣的,2+7和7+2是一樣的。 所以,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你看到孩子有興趣的地方,跟著他就對了,孩子無形中就會透露給你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是特別的,我們要做個細心的觀察者,才能夠為孩子設計出特別的教導。附帶一提,最近我碰到比較多屬於學習遲緩的孩子,或是有自閉、過動傾向的孩子,我深深覺得,這些孩子更需要父母親特別的教學設計與引導。 7.教師是一個引導者   蒙特梭利認為,教師的主要角色是一個引導者(director)。我們要好好觀察孩子,跟著孩子走,順著他可以學習的東西,把教具適時的帶進來。 做父母親的也一樣,我們要牢記,自己是一個引導者、是一個觀察家,而不是一個「教」的人。我的兩個孩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自己會的。」因為是他們自己從做中學會的,再用前面提過的例子來說,我兒子操作數學教具時,有幾個答案都是9,那是他的發現。孩子自己的發現,遠比大人告訴他的學習效果好,而且好上幾百倍!如果你的孩子告訴你:「媽媽,我自己會的。」你應該把這句話當成是一句恭維,代表你教育成功的指標。就這一點來講,我們非常需要一次心靈改革,不要再把自己當成權威角色,而要退居隱密地方,當一個成功的引導者。 在蒙特梭利幼稚園裡,可以見到這個教育理念的真正落實。你不會聽到老師大聲喊著:「不要吵了!」代替的是,老師輕聲細語跟孩子說:「現在是安靜下來的時候。」以前我從來沒想過自己將來可以當老師,因為我覺得自己的音量太小,一定管不住孩子。沒想到我可以當個很好的蒙特梭利老師,這樣剛好符合引導者的形象。大人輕聲細語,小孩子也會跟著輕聲細語:你越大聲吼,孩子也越大聲吼回去,他都學你的。別忘了,孩子是最佳的模仿者。 8.配合兒童的環境及豐富的教具   蒙特梭利的教室都有精細的設計與規劃,教具擺在兒童拿得到的地方,而且是一個安全的環境。在「居家環境的設計」單元,會有更仔細的討論,還有實際的照片可以看。你們知道嗎?誰是第一個想到在幼稚園裡,擺放適合孩子尺寸桌椅的人呢?就是蒙特梭利本人。她主張在一個配合兒童的環境裡面,需要擺放小桌子、小椅子、小櫃子,給孩子主動去使用。在這樣的環境裡,蒙特梭利說:「兒童可以脫離成人不當的干預,根據成長的定律,去過自己的生活。」 談到豐富的教具,是一個準備好的環境必備的東西。蒙特梭利不只是一個哲學家,她還是一個實踐者,她創造發明了無數種的教具,我個人所學過的教具就有一千多種,還不包括「延伸變化」。 這裡簡單說明一下所謂的「延伸變化」如何應用於不同的孩子。以我兒子學數0-9數量(教具名稱為紡錘棒盒)為例,他不喜歡我採用的冰棒籤,我只好動腦筋來個延伸變化。對了,他喜歡玩小的模型軍人,那我就把他的玩具拿來取代,做成數數的教具,結果他真的樂意操作了。再舉一個例子,我今天拿綠豆讓孩子做日常生活教具「舀豆子」的練習,那你說,孩子比較喜歡彩色珠子,換成珠子可不可以?當然可以。所以一項教具的基本原理把握住了,根據不同孩子的需要與學習狀況,就會有很多延伸變化出現。父母親因此就會變成一個動腦筋的人,一方面觀察孩子對什麼有興趣,一方面就不斷動腦筋,教具就會不斷開發出來。這也是當一個蒙特梭利老師很有樂趣的地方,因為不斷看到每個孩子的需要,就會不斷有新東西開發出來,做父母親的也是一樣,可以針對自己的孩子來設計。 9.摒除獎懲制度   接受蒙特梭教育的孩子,從工作中就已得到滿足和快樂,且有自尊和榮譽感,所以每天都有學習、收穫和成長,是很忙碌的工作者。物質的獎勵對他來說已經覺得沒必要了,他愛工作勝過愛糖果、玩具,他的精神早已提昇至更高層次了。 但在剛開始使用蒙特梭利的教學方式,來帶領孩子工作時,孩子很可能沒興趣,因為他還沒有養成工作的習慣。這就像剛上蒙特梭利幼稚園的新生一樣,也是混來混去,因為他還沒有找到他喜歡的教具。一旦孩子找到真正吸引他的一項工作,他就會很投入,那時候,你會看到孩子很專心,而且漸漸喜歡工作。到這時候,如果你跟他說:「等你做完這項工作,我就給你一顆糖果。」其實對孩子來說,這已經不重要了。因此,獎勵並沒有必要,孩子從工作中會感到滿足、有收穫,他不需要你給他任何獎勵。 至於懲罰,我們主要是指體罰,那根本都不需要了。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做出偏差的行為呢?那是因為他的能量沒有導引到正常的工作上去。我們常常看到傳統幼稚園裡有一些「小滑頭」,因為學的東西太簡單,可是又被迫要跟著大家一起行動,實在太無聊,當然只有搗蛋了。我發現,很多愛搗蛋的孩子其實都很聰明,原因就出在他的能量沒有被導引到正常的發展方向去。所以,當蒙特梭利教室裡的孩子已經投入他的工作,很專注的時候,外來的獎勵跟懲罰其實都已經不需要。孩子自己有尊嚴,他會自動自發,他很有學習的意願,外來的動力根本不必要了。 10.注重日常生活教育及感官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是蒙特梭利環境裡,最早介紹給孩子的工作,它包括基本動作、生活禮儀、小肌肉發展訓練、動作的控制、照顧自己、以及照顧環境等等項目,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主要目的在訓練幼兒肢體動作的協調能力,使其適應環境,奠定獨立生活的基礎,並培養孩子的耐心與注意力、手眼協調及互助、愛物的好習性。 家有兩歲幼兒的媽媽常會發現,你掃地時,他會跟你搶掃把說:「我也要掃。」或「我來!我來!」這就是教他使用掃把的最好時機,因為這時他最有興趣。大部份說得出來的動作,如縫、撕、貼、切、拿、打、轉、貼、剪、捲、揉、捏、走、坐、站、跑…等,均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這些動作的練習也都是日常生活教育的一部份。   感官教育指的是感官能力的培養,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及立體觸覺等,若能在零到六歲感官的敏感期提昇其敏感度,對以後的學習將產生非常大的影響。例如音感的培養,一定要趁早進行,若錯過了聽覺的敏感期,等到長大才要矯正五音不全或發音不標準的毛病,可能就會事倍功半了。 11.注重本土文化及跨文化教學   世界上不同民族因文化不同,所要教導孩子的內容就會不同。如東方人在日常生活教育要學習如何拿筷子,西方的孩子就要先學如何使用叉子、餐刀、奶油刀等各種餐具,這就是本土化教學的意義。而蒙特梭利一生因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她發現人類互相殘殺,很大原因是彼此間的不了解,所以主張跨文化的教學,使孩子除本國文化外,也具有世界觀,也能認識並進而尊重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所以蒙特梭利認為教育是促進世界和平最好的途徑。 參考資料 http://home.kimo.com.tw/kid_education/specialty.htm ,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005041002382

皮宇...今天不乖.害媽咪被老天爺帶走了...

2008年10月28日
公開
49

這幾天皮皮宇都會爬到桌上玩杯子.前幾天已經打破了奶奶的杯子了.為了不讓皮皮宇在亂玩桌上的東西.今天媽咪只好把桌上的東西全都清光光.沒想到皮皮宇沒東西玩居然還是爬上桌而且還跳起舞了.最最機車的是還給我邊跳邊笑.完全不理會媽咪在那裡大吼大叫(頓時感覺自己好像瘋婆子^^")於是媽咪出了一個怪招.媽咪跟皮皮宇說如果他在不乖乖的話.老天爺會把媽咪抓走.這樣皮皮宇就看不到媽媽了.皮皮宇還是不理會.一直在桌上又唱又跳的.還外加尖叫哩!於是媽咪就趁小宇不注意時跑去躲起來.因為躲的地方太好了(老爸的秘密基地--小宇的床底下).所以皮皮宇找了半天都找不到.一直在那裡咦來咦去的.就是找不到媽媽.可是又故做堅強不敢哭出來.找了好一陣子.發現真的左找找右找找都找不到.於是只好一直在客廳.房間走來走去.(因為媽媽躲了太久了.怕皮皮宇放棄不找了.所以趕緊跑出來)媽媽一跑出來之後.小宇一看到媽媽.馬上跑過來.一把抱住媽媽.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媽媽.(但是仍然故做堅強沒有掉下眼淚)一直要抱抱.媽媽跟他說:因為他不乖.所以媽媽被老天爺抓走了.媽媽在天上看.看到小宇很難過的在找媽媽.一直拜託老天爺讓媽媽回去看可愛的小宇.媽媽向老天爺保證小宇以後會乖乖的.不會在爬到桌上玩了.老天爺想說給小宇一個機會.所以就讓媽媽回來了.小宇一聽.緊緊抱住媽媽.(媽媽為這招數感到很得意..^^)之後真的有變乖一點點了.大概真的怕媽媽又被老天爺抓走了吧!所以今天一天都一直巴著老目.怕老目一會兒又不見了....呵呵...總算被老目制伏了吧!哈哈...薑還是老的辣吧!(老目得意的笑著~~)

貧賤夫妻百事哀....

2008年10月27日
公開
63

從小父母就提供我們衣食無缺.從來不曾讓我們為錢煩惱.即使是讓我們3個兄弟姊妹都上私立的學校.也不曾要我們自己助學貸款唸書.反之外子家的狀況恰巧跟我們家相反.外子從小就被灌輸沒錢的悲哀.所以他徹徹底底就是一個很現實的人.打從沒工作到現在.因為想分擔外子的經濟壓力(有房貸壓力).所以兒子跟自己的日常用品及吃的部分都是靠自己多年存下來的錢過活.不過沒工作總有一天會坐吃山空.於是今天跟外子談起生活費的事.(之前有談過.外子答應補貼5000元的菜錢.如果沒有煮晚餐就補貼3000元當作兒子的開銷)有時候想想真覺得悲哀.一個沒工作的人要負擔自己跟兒子的生活開銷.勞健保.兒子要接種的疫苗(不管是自費的還是健保幾付的).還有家裡的所有日常用品.結果外子卻認為是我自己亂花錢.唉~~人家說"貧賤夫妻百事哀"現在真的體會到了.以上純屬個人抱怨.人家說"歡喜做甘願受".我想既然生了小孩本來就該負起養育責任.既使自己沒工作也得想辦法養育小孩.如果要靠別人那不如不要生.所以外子會有這樣的態度我一點都不怪他.因為這是他父母給他的觀念.只能說自己當初沒有考慮到這種家庭的金錢觀念.結婚真的不是兩個人的事那麼簡單.所有的觀念.生活習慣都得納入考量.結婚...真的很不簡單...下輩子要好好看清楚... 老公今天晚上真是不好意思.讓你看清我們所有開銷.之前瞞著你說錢都夠用.其實是不想讓你為錢擔心(因為已經知道你為房貸的事搞得壓力很大了.所以都把細目瞞著不讓你知道)今天要不是你一直逼問我錢花到哪裡.我實在不會讓你知道現實的那一面.其實家裡的開銷真的不小.只是不是你花錢所以你不知道而已.現在5000元真的沒能買多少東西了.經濟真的很不景氣.....

游泳樂~~

2008年10月26日
公開
35

今天爸比帶我們到中和北一游泳池玩水.小宇很小時爸比就常常帶著小宇帶處玩水.舉凡游泳.泡湯.洗澡訓練.所以小宇一點都不怕水.一到游泳池小宇就很自在的坐在泳圈裡仰躺起來.倒是冠廷表哥因為很少玩水.所以感覺有點害怕.不過還是很快就適應了.熱熱的天氣泡在水裡真的很舒服.小傢伙跟著大人們東泡泡西泡泡的也玩的很開心.小宇在冰水池裡玩的更high.連冠廷哥哥看了都不敢下去的冰水池.小宇居然一鼓氣跳下去然後自己開心的在池裡玩起了球.害得老目這個"孝子"也得忍受冰水池的刺激.捨命泡在冰水池裡陪玩.後來爸比實在不忍小宇凍傷而不自覺.所以轉戰至溫水池裡泡泡.泡完湯之後.小宇還很開心的走道上走來走去.看到水坑還會繞道而行.老伯伯看到了還稱讚他聰明(其實是冷到不敢在碰到水了吧!哈哈...)為了怕小宇滑倒.老爸.老媽小心翼翼跟在後面.突然小宇一個轉身.笑倒了爸比跟媽咪.因為小宇的小嘴正發紫在颤抖哩!已經在皮皮ㄘㄨㄚˋ了還那麼開心的在那裡走來走去還兼跳舞哩!真是一個傻小子.非要笑死老爸跟老媽嗎.... 最近小宇愛上跳舞.只要心情一好就會跳起踢踏舞.也不知道是誰教的.還是看到什麼電視節目的.只要心情好就會跳舞.前幾天去爬山也是.一高興起來就跳起舞.今天去游泳.心情好也在水池裡跳起踢踏舞.吃飯的時候也跳.要睡覺了也在床上跳個不停.小宇啊!心情有那麼好喔!那麼愛跳喔!以後要當個小小舞者嗎???

超可怕...擠到爆的基隆夜市...

2008年10月25日
公開
18

今天爸比帶我們一家三口到基隆外木山爬山.晚上老目提議去基隆夜市逛逛.老北說那裡超難停車的.如果繞了2圈都沒找到停車位就回家囉!好在繞了1圈就找到了停車位(每次來到基隆.老北都說難停車.所以都沒來廟口逛逛) YA!今天終於可以吃到基隆鼎邊銼了.小宇也是第一次到基隆廟口.感覺很新鮮.不過夜市人真的爆多的.加上又是假日.簡直擠到爆.老北把小宇緊緊抱在懷裡.深怕人擠人把他給擠受傷了.老目也怕走散.緊緊的跟在老北旁邊.只要老北想吃什麼.老目就趕緊去點餐.付錢.然後老北就迅速的把小宇放在背架裡.這樣就可以好好吃一頓.連續吃了幾攤也吃到撐了.小宇也跟我們亂吃一通.老北說明天拉出來的屎肯定可怕...哈哈...但是老目還是怕小宇沒吃飽.所以又另外買了木材麵包給小宇慢慢啃.果然回家之後牛奶就喝不太下了...呵呵...好像真的吃太多了....寶貝..今天吃了很多東西喔!希望你明天肚肚不會痛痛才好...^^ 今天真的超爽的.因為公婆不在家...哈哈...已經好久好久都沒有這樣自由了.1年了...這遲來的自由.真爽...明天早上終於可以安靜的睡個好覺.開心的吃個早餐了.不用在大眼瞪小眼了...YA....(打從跟公婆住在一起之後.一早就會聽到ㄍ一ㄍ一ㄎㄡㄎㄡ的聲音.有時候還更早.加上老目又是很容易被吵醒的人.所以一年來都沒辦法好好睡到自然醒.明天終於可以好好睡一覺了)沒有公婆的日子..沒有公婆的日子.."哇耶人生是彩色耶!"^^實在是太高興了...今晚作夢大概都會笑了吧!嘻嘻...要去睡了..寶貝現在已經睡翻了.媽咪也要去睡囉!

皮宇的一天~~

2008年10月24日
公開
19

這幾天小姑姑回家.小宇少了玩伴.只好整天黏著媽媽.早上媽媽開燈餵他喝ㄋㄟㄋㄟ時.他居然開口說了"電燈"這個詞(雖然說得有點像啞巴學說話的樣子.但是大致上可以聽出是在說電燈這個名詞).哇!媽咪聽了超高興的.一直鼓勵他多說幾個單字.小宇愈說愈開心.一直伊伊阿阿的說了好幾個字(但是接下來的媽咪就有聽沒有懂了)大概是因為前幾天冠廷表哥來家裡住.小宇受了哥哥的影響.所以也開始學說話了起來.喝完奶到遊戲房玩.小宇還是一直伊伊阿阿的在說話.媽咪看他說話的興致很高.試著拿全家福照片給小宇看.小宇看到照片指指照片的人.只是每個人都叫爸爸^^".媽咪試著慢慢教他認識每一個人.他也很好奇的看著媽媽介紹每一個人(還是每一個人都叫爸爸.傻眼!!)媽咪想說慢慢來.不急.看看幾個月之後他會不會慢慢認得照片裡的每一個人.這幾天小宇的表現真的好像有點長大了.皮皮的時候.媽咪會生氣.他會知道要乖乖.今天媽咪對於他爬到桌上玩杯子感到很生氣.叫他在原地罰站.他會乖乖站在原地不敢隨便亂動.(不過不到3分鐘啦!^^")玩遊戲的時候.也會學媽媽說揹揹.媽媽說要抱抱時.小宇看到媽媽的動作.也會學媽媽說抱抱這個詞.可是大部分時候還是亂叫爸爸居多啦!(真不知爸爸到底給他啥好康了.會讓小傢伙看到什麼都叫爸爸^^")中午吃飯時.媽媽煮了青菜豆腐飯.小宇吃得很開心.整碗飯飯都吃光光.媽咪問他還要不要吃.他也會搖頭(只是身體也會不由自主的跟著搖起來.好像有點不協調的擺動.樣子超好笑的)這大概都是受到哥哥的影響.小宇覺得哥哥也是小朋友卻會說話.所以觀察幾天之後.也漸漸學哥哥說起話來.連哥哥的一舉一動也會學習.小朋友真是厲害.才短短的幾天變化這麼大.看來上學是有必要的.媽咪要準備好好來慎選學校囉! 97年10月24日皮皮宇開口說的字彙:爸爸.媽媽.電燈.揹揹.抱抱.ㄍㄟㄍㄟ.喝ㄋㄟㄋㄟ.姨.8個單字嚕!(外加會搖頭.但還不會說"不要"這個詞)加油啊!寶貝.繼續說話吧!要多說話媽咪才會慢慢懂你的意思喔!

蛋炒飯...

2008年10月23日
公開
18

繼昨天麵條事件後.老目今天還是決定恢復用白飯給小宇吃.昨天老目心血來潮想說換煮個義大利麵給小宇吃吃.也許胃口會更好.沒想到小宇一看到義大利麵只顧著玩.根本就忘了要吃.玩到頭上都黏著一個一個的螺旋麵.讓人看到就覺得很好笑.吃完飯要洗澡才更麻煩.頭上都粘著螺旋麵.加上又已經乾掉了.還要用力拔才拔得掉.一邊拔小宇一邊叫.(誰叫你要把螺旋麵黏在頭上.真是活該)好不容易洗好澡了.所以老目決定以後還是給他吃飯好了.免得又要搞到全身都是.今天老目就用剩飯煮了蛋炒飯給小宇吃.之前炒飯沒有加蛋(因為小宇會過敏不能吃奶蛋).今天有加了蛋.而且是用蕃茄醬炒的.顏色超級鮮豔.小宇看了果然食指大開.一開始就大口大口的挖.可是吃到一半又開始玩起食材.(因為蛋炒飯裡面有很多料)今天一樣把青豆.胡蘿蔔.蛋.青菜.馬鈴薯.玉米一個一個放在頭上.各位可想而知又是一個難洗的頭了...唉...小宇...你可不可以不要那麼皮啊!媽咪..真快被你打敗了耶! 昨天媽咪跟小宇說冠廷哥哥回家了.結果今天早上小宇沒看到哥哥.媽媽又跟他解釋一遍.沒想到小宇居然會學媽媽叫哥哥.只是口齒不太清晰.一直ㄍㄟㄍㄟ.ㄍㄟㄍㄟ的叫著.媽咪跟他說人家哥哥走了你才捨不得.那人家來我們家時你又那麼愛欺負人家.你真的是個奇怪的小孩耶!...

到信誼基金會玩...

2008年10月21日
公開
48

今天帶著小宇跟冠廷表哥到信誼基金會逛逛.小宇一進去園區就很樂.看到車子馬上就跑去推推.教他好幾遍車子是要坐在裡面開的.這傢伙偏偏就是不理會.硬是要把車子當推車推著走.看到加油站.想說要教他幫汽車加油順便教他洗車.沒想到這傢伙居然把洗車用的水管來拿shower(還好是假的.不然真的噴出水來大概又是落湯雞一隻了吧!).老目趕緊跟他解釋那是要洗車用的.不是洗澡用的.這傢伙一臉疑惑樣.老目知道怎麼解釋都"沒路用"啦!只好任由他在一旁拿洗車的水管shower.老目為了分散他的注意力.指著加油站要讓小宇把車開來加油.這回卻換成拿著加油管在shower了.天哪!我的媽呀!真的是愈教愈亂了.老目也投降了.還好小宇玩一玩又跑回去推車子.只是這一推可是撞倒了不少家長跟小朋友.害得老目只好一直說"對不起~~.不可以~~.慢慢來~~.小宇轉彎~~"好在休息時間到了.不然老目的喉嚨恐怕要破了.又是累死人的一天.... 老目os:小宇...你會不會太過動啦!每天都有用不完的精力.還好老目年輕.不然哪經得起你這樣操練啊!你啊!就聽話一點吧!不然老目真的要舉白旗啦!還有啊!小宇啊!你就不要在欺負冠廷表哥了啦!哥哥是看你年紀小.哥哥懂事不想跟你計較.你不要三不五時就欺負人家.媽咪知道你是很喜歡冠廷表哥.但是你喜歡的方式不太對.像你每次本來想要很輕的摸哥哥.可是卻因為不懂力道而變成很用力的打了哥哥.我們制止你這樣的行為.不是叫你不要喜歡哥哥.而是要你知道這樣愛人的方式不對.希望你改變這種愛人的方式.用比較溫和的方式對待哥哥.你不要生媽咪的氣.媽咪沒有偏袒哥哥.媽咪還是最愛你的.懂嗎(像你今天撲倒哥哥就是不對的行為.把哥哥弄哭.自己也被嚇哭.這樣是不對的.希望往後的幾天你都能好好的對待哥哥.媽咪期待你的好表現喔!晚安囉!寶貝...祝你有個好夢.今天累壞了喔!好好睡吧!明天我們在好好出去happy囉!

認識ADHD(3)

2008年10月21日
公開
58

許多因素可以影響腦部而造成 ADHD 症狀,重要的因素包括腦中特定化學物質不平衡、遺傳因素、以及曝露於某些物質中。如果腦中特定的兩種神經傳導物質不平衡,也就是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就會造成 ADHD 。 數百萬的腦細胞不斷地在腦細胞間彼此傳遞信號;這些神經傳導物質產生的訊息會影響情緒、行為、思想、和注意力技巧,因此,如果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就會損害人體在這些方面上的表現。 ADHD 藥物會協助腦中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保持平衡,使腦部的功能保持在比較正常的範圍中。 ADHD 症狀可分為三大類:注意力不集中、過動 / 衝動,或兩者皆有。若兒童和青少年表現出下列症狀,即可能患有 ADHD :首先,要符合下列三項基本要件: • 明顯的過動 / 衝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狀 • 症狀持續至少 6 個月 • 最初的症狀在 7 歲前出現 ADHD 的症狀有:注意力不集中症狀 • 難以注意細節或指示 • 難以保持注意力 • 無法專心傾聽 • 避免從事需要專心的工作 過動 / 衝動症狀 • 組織性思考有困難 • 老是弄丟必需物品 • 容易分心 • 無法坐定 • 總是動來動去,好像裝上馬達一般靜不下來 • 多話 • 打斷對話或插嘴 • 無法耐心等待 。 ADHD 兒童會有攻擊性、破壞性、欺壓、侵略和吵鬧的傾向。 腦部和 ADHD 的關係是什麼呢 ? 小腦─ 參與肌肉協調和較高級的思考技巧,如計畫特定成果、推理和時間管理。 基底核─ 參與協調運動、動作、注意力和思想。 前額葉皮質─ 參與控制衝動反應、理解資訊和社交信號。 小腦、基底核和前額葉皮質都富含腦部化學物質(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會影響情緒、行為、思想和注意技巧,而這些技巧都與 ADHD 有關。中樞神經活化劑等藥物能協助將腦部化學物質的溝通改善到比較正常的程度。

認識ADHD(1)

2008年10月21日
公開
68

何謂注意力缺失與過動障礙( ADHD )?   所謂的注意力缺失與過動障礙( 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ADHD ),在兒童期最常出現。而以注意力無法持續的集中、過度的活動力、及衝動性為特徵。 ADHD 又分為: ◎ 複合型:同時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衝動的症狀 ◎ 注意力缺失型 (ADD) :只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 ◎ 過動�衝動型:只有過動和衝動的症狀 有多少兒童患有 ADHD ?    依台灣地區的統計資料,約有 5%-7% 的學齡兒童患有 ADHD 。而患有 ADHD 的 兒童依性別比例也有所不同:女童的平均指數為 2.9% ,男童為 9.2% ,男童的比 例比女童足足多了三倍。原因是男童大多以衝動及過動表現其 ADHD 症狀,較 容易被發現﹔而女童多屬注意力不集中型,比較容易被忽略。這種疾病的罹患 率,是目前小兒精神科相關疾病中最高的一項。研究發現,若 ADHD 在幼年期 發病,會有 30% 到 70% 左右,將持續至青少年及成人。前面提到,在幼兒及兒童 期間,男童的罹患率為女童的三倍;但在成人期的 ADHD 罹患率,便無特別地 的性別差異。以整體來說,成人約有 2% 左右的人患有 ADHD 。 為何會罹患 ADHD ?   在產生ADHD的原因方面,目前有各種不同的假設。但其根源來自神經及化學性的解釋佔了大部分。除此之外,亦有解剖學、遺傳性、環境性等相互作用的複雜性。因此家長不應該有「我的小孩患了ADHD是我的錯」之類的想法。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A.神經及化學性因素   人的腦中有主管學習、自我抑制、產生動機等的網狀活化系統RAS(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而在網狀活化系統RAS內,有主管注意力的多巴胺(Dopamine)、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的物質。專家認為,當缺乏這些物質或這些物質有異常時,即會誘發ADHD。在ADHD發病的相關研究中,目前亦持續提出除了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外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色胺酸(serotonine)等亦與ADHD發病有關。所以要有前述的神經及化學性因素才會引起ADHD,更重要的是,由於ADHD是一種疾病,需要接受具體的診斷和治療,千萬不要單純地認為ADHD是因為孩子天生的個性或週遭環境所引起的。 B.遺傳性因素   在許多ADHD基因研究中發現,ADHD兒童的父母或其兄弟姊妹中,有30%的比例也有注意力缺失的問題。但是目前並沒有很具體的下結論表示,ADHD會單純地因某種遺傳性而引起,只是認為其因素會與家人有關。 C.環境因素   亦有報告指出,懷孕時胎兒的狀態亦與注意力缺失有關。換句話說,ADHD的罹患率會受到懷孕時期孕婦的營養不良、吸煙、過多的壓力、感染等因素的影響。同時,早產兒或難產時頭部受損等因素,也可能成為引起ADHD的因素。但這並不代表這樣的環境因素就一定能引起ADHD。專家認為,過去所認為的“過度看電視”、“鉛中毒”、“高壓電流地區的輻射暴露”、“日光燈暴露”、“電動玩具”、“過敏”等也會引起ADHD的說法,是毫無醫學根據的。另外,其他說法像是缺乏維他命,攝取過多的食物添加物、鹽醃製的食物、精緻砂糖等,會造成過動的說法,在科學方面並沒有確實的證據。    D. 解剖學原因   大部分的學者認為注意力缺失為先天性,或可能是神經及化學性原因所造成的現象。通常ADHD兒童腦部的基本構造在外觀上並無異常,但在腦功能方面可發現細微的功能障礙。以正常兒童為例,在胎兒期以及出生後的1年間,他們的腦部會持續成長,而在其發展過程中,會適當的形成與結合神經細胞。但是,也有可能因孕婦吸菸、飲酒、濫用藥物等各種原因,無法正常形成上述的腦部功能。以平均值而言,ADHD兒童的前額葉(Frontal lobe)比正常的兒童小10%,且大腦 Anterior superior與 Anterior inferior的容積也比正常的兒童小10%左右。 常與 ADHD 一併發生的疾病有哪些? (共病 : Comorbid Disorders )   共病是指,一個病患同時患有 2 個以上不同疾病的現象( Pliska 等, 1999 )。通常 ADHD 兒童中,有許多會同時患有學習障礙、憂鬱症等其他小兒精神方面的障礙。以另一個角度來說,醫師臨床上常發現,原本以為患有憂鬱症或學習障礙的孩子,其實同時患了 ADHD ,甚至有些是因為 ADHD 才造成後續衍生出來的憂鬱症狀或學習障礙。而是否患有精神共病,以及其共病的病名與症狀,又會影響其治療方法。所以,爲了正確的診斷與成功的治療,專業醫師的診斷為首要條件。常與 ADHD 一併發生的代表性疾病如下: A. 學習障礙( Learning Disorder )   所謂的學習障礙是指,在聽、說、讀、寫、推理、運算,以及在其使用上明顯地出現困難的情況,而其原因來自中樞神經功能障礙。經歷學習障礙的兒童,也會在行為的調整,與社會相互作用中經歷種種問題。 B. 對立反抗與行為規範障礙 (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 Conduct Disorder )   在 ADHD 兒童中,約有 30~50% 出現對立反抗與行為規範障礙的情況,尤其在男童的比率偏高。一般認為引起行為障礙的原因有遺傳性因素、神經學性異常、皮膚傳導速率( Skin Conductance )的異常、低心縮壓( Systolic Preesure )、兒茶酚胺( Catecholamine )血清素( Serotonin )的神經傳導物質異常、血中男性荷爾蒙過多、腦波( EEG )與事件誘發電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異常等,以及其他心理社會性因素。由於這種兒童與人的互動較敏感,因此當他心情不好時,會向他人破口大罵或推擠,甚至會出現暴力傾向。通常這種兒童個性固執、易怒,且會做出反抗的行為。 C. 憂鬱症 ( Depression )   報告顯示出, ADHD 兒童中,約有 1/3 的比率患有憂鬱症。 雖然在青春期前患有憂鬱症的比率非常稀少,但是卻有 1% 的兒童會經歷憂鬱症。兒童憂鬱症的症狀有鬱卒、沮喪、愛計較、注意力下降、記憶發生障礙、與朋友之間的互動不好、睡眠型態與體重變化、活力不足、自我批評等症狀。 D. 抽搐 ( Tics ) / 妥瑞氏症 ( Tourrette's Syndrome )   抽搐( Tic )與本身的意志無關。其可分為兩類:其一為不自主地反覆發出詭異聲音之聲音型( Vocal Tic );與持續在臉部與身體部位做出小動作的動作型( Motor Tic )抽搐。簡單的就如晃手這些快速而短促的動作;比較複雜的就有像摸鼻子、碰別人、亂踢腿、作鬼臉等等的表現,甚至也有的小孩會模仿別人或作出疑似猥褻的動作。其症狀有眨眼睛、皺眉、噘嘴、聳肩膀、搖頭晃腦、搖擺甚至扭動整個身體、像清喉嚨般的咳嗽聲、蹙鼻或發出類似吸進鼻涕的聲音、模仿他人說話、或發出似罵人的聲音等。雖然可暫時抑制抽搐,但由於抽搐本身與意志無關,是一種不由自主的出現的動作。因此家長的指責或處罰不會有任何幫助,反而會加重病童心理不安,使症狀更加惡化,甚至亦會誘發其他情緒上的問題。如果同時出現運動抽搐和聲語抽搐,且其現象持續 1 年以上,即稱為妥瑞氏症。由於同時出現兩種抽搐現象,症狀會較嚴重,但只要接受藥物治療就能獲得改善。 E. 躁鬱症 ( Bipolar Disorder )   躁鬱症是一種交替極端性的情緒,例如高昂的情緒(躁症)與低落的情緒(憂鬱症)交替。大部分會出現在成人期,但也會出現在 10 歲以上的青春期,出現在兒童期的比率非常稀少。通常躁症可以輕易地被發現,但在躁鬱症中的憂鬱症發病期較短,因此鬱症的部分很難被觀察到。躁症的症狀有:情緒變化非常大(例如:幸福 → 煩躁 → 憤怒 → 攻擊等)、過度自信、活力充沛、好幾天沒有睡覺也不會感到疲倦、話變得多、散漫、且會反覆做出危險動作等。鬱症的症狀有:煩躁、情緒低落、持續性的憂傷、無法解釋的哭泣、會有自殺的念頭、無法感到快樂、感到頭痛、腹痛等的身體上的不適、亦會感到全身無力、疲倦、無法集中精神、感覺生活很枯燥等。 F. 睡眠障礙   亦稱為夜驚( Sleep Terror Disorder ),主要症狀為睡眠中感到極度的恐怖而被驚嚇等。通常會在入睡後 1-2 小時內發生,驚嚇現象會持續約 1-10 分鐘左右。心跳急速加快,大量地流汗,呼吸急迫,一時無法保持清醒狀態,早上起床只記得曾發生過非常可怕的事情,但幾乎不記得晚上所夢到的內容。

認識ADHD(2)

2008年10月21日
公開
68

主要核心症狀 注意力缺失 ( Inattention )   要求 ADHD/ADD 兒童集中注意力,是一種非常複雜的課程,爲了有效地適應教室環境,兒童必須學會如何掌握集中注意力的技術。教室裡除了上課內 容與 老師的講解外,還有許多引起兒童好奇的刺激。比如說窗外風景、同學說話的聲音等。正常兒童懂得分辨什麼時候應該要注意哪些,並有自我抑制的能力。但是 ADHD 兒童很難忽略其他環境帶來的刺激,並集中注意力,即使不斷地提醒或指責,亦無法改變這樣的現象。所以在老師眼裡,往往是一個非常散漫的小孩。在一個有關 ADHD 兒童的選擇性注意力集中缺失之研究( Shroyer & Zentall , 1986 )指出,在聽力課程中,患有 ADHD 的兒童在詳細說明內容、描述及自我添加內容方面,無法達到和一般兒童一樣的程度;且當有背景音樂時, ADHD 兒童對故事的理解度會更下降。而在考試方面,因沒有看完問題就作答故常常會出差錯,例如 : 「 ~~ 不是什麼什麼?」的題目,他們通常不會看完後半部的不定詞,所以往往會填錯答案。另外,也會對一些微妙的言語性與選擇性,以及需集中精神的敘述式數學問題感到困難。例如他們可以回答「 33 + 44 = 77 」的問題;但是在回答 「豬窩裡有 33 隻小豬,爸爸把他買回來的 44 隻小狗放進了豬窩,請問豬窩裡總共有多少隻動物?」 這種方式的問題感到困難。因他們對這種需要持續集中注意力的問題感到困難,所以在需要長時間的反覆計算,與熟練的心算法之數學計算,會有不如一般學童的現象。所以 ADHD 兒童在要求高度的注意集中與記憶力的科目上,其完成率會比一般或有學習障礙的兒童落後。( August , 1987 )。 過動 ( Hyperactivity )   ADHD 兒童會不經許可離開座位、蹦蹦跳跳、不停的擺動手和腳、或從不使手臂和腿閒著等,活動量非常大。在一個需要長時間保持靜態的情況,他們會對抑制身體動作感到困難,而且會不斷的扭動手指或腿,以及發出詭異的聲音。這種過動的情形不論是在家庭、學校、醫院都會發生,而且不論是一個人獨處、與父母親共處、遊戲中、上課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ADHD 兒童的憤怒、挫折、憂傷、快樂等的情緒性反應表現,也會比一般兒童頻繁及強烈。 衝動性   衝動性是指在抑制反應上有困難,所以會在尚未思考前,就做出一些行動的行為。首先, ADHD 兒童在許多情況下,往往不會判斷何謂 “ 適當的行為 ” ,這是因為 ADHD 兒童的衝動性在反映於認知上而形成的現象。另外,由行動方面來看,由於 ADHD 兒童的自我抑制能力不足,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說出本身不願意說的話或行動。也就是說,雖然他了解必須遵守紀律,但是想快速行動的欲望會超出自我抑制的能力,所以才會衝動地做出意外的行為。當一般的兒童做出不適當的行為時,只要被老師或家長處罰 3 - 4 次就會改過其行為;但是 ADHD 兒童即使受罰後,仍持續違反紀律的例子非常多。他們這樣的行為並非因為他們在反抗或故意,而是因為他們的內在衝動。辨別是否為衝動性時,我們會利用所謂 Matching Familiar Figure Test 之檢查。在進行此項檢查時,衝動性兒童的反應時間 ( 不經思考的反應 ) ,比同年齡或具有相等智能的兒童短,所以答錯問題的比率甚高。這種衝動性會直接反映在學業上,比如說,沒有讀完問題就作答,或沒有全部讀完選項就做選擇等。另外,也有因為沒有注意到眼前的障礙物而被絆倒,或在沒有注意車道的情況下便衝出去,因此而發生車禍的危險例子。 其他的衍生症狀 衝動性   ADHD 兒童的衝動性,也會引起社會適應性的問題與攻擊性。因為衝動性的兒童在排隊或遊戲時,無法耐心地等到自己的順序,也有兒童因無法抑制憤怒,而直接將不適當的行為顯現出來。有一項報告指出,在團體遊戲中,他們的攻擊性會比其他年齡相近的兒童多出 3 倍,口出惡言的比率也多出 10 倍,因此會被其他的小朋友排擠( Carison 等, 1987 )。他們對他人的口氣不夠溫和,且無法學習爲別人著想,因此他們不會注意到自己本身的行為會打擾他人,或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方面的困擾   部分專家指出,觀察 ADHD 兒童的最佳方法便是,觀察他與朋友之間的關係。專家認為,兒童結識朋友,維持其友誼的行為,對於塑造健全的精神非常重要。大部分的兒童自幼兒期起,便透過遊戲讓自己的社會性更加發達,但 ADHD 兒童因注意力缺失或衝動性等問題,喪失彼此互動的機會,也因此會出現社交障礙的現象。根據調查,有 10% 的一般兒童父母認為,當自己的小孩與其他小孩玩耍時,會出現嚴重的問題;而有高達 80% 的 ADHD 兒童父母表示,當自己的小孩與其他小孩玩耍時,會有嚴重的問題出現。 ADHD 兒童雖然和一般兒童一樣,有很多與其他小朋友互動的機會,但是這種互動機會往往會轉變成吵架、打架、妨礙他人、欺負他人等的不當行為,所以更會被其他小朋友拒絕一起玩耍。 其他問題   注意力不集中、衝動、過動等,是 ADHD 兒童核心的問題。但是,除了上述的問題之外,在社會、認知、學業、情緒、身體等各種成長領域方面,也會引起各種問題。雖然不是所有的 ADHD 兒童都具有這種問題,但是報告中顯示,他們的比率會比一般兒童高。若要將在 ADHD 兒童身上常發現的問題分門別類,即可發現有下列幾個領域。 領 域 問  題  點 行 動 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散漫、不停的活動、抑制衝動有困難、有破壞及搗亂傾向等。 社會性 與同齡交友有困難、不服從指示、有攻擊性、說謊、逃避現實、好戰、不禮貌的言詞與舉動、缺乏自我抑制能力、其本身行為及性格多少帶有危險性。 認 知 不成熟的內在語言、注意力不集中與散漫、比平均值較低的智能、缺乏良心發現、缺乏對自己行為結果的認知。 學 業 無法發揮應有的智能,所以課業分數較低、會有學習障礙。 情 緒 憂鬱、缺乏自尊心、興奮、情緒抑制不成熟、容易挫折、 情緒起伏大,難以預測。 身 體 發育不成熟、無法分辨大小便、呼吸器官疾病及中耳炎發生過敏的機率高、細微的身體異常、中樞神經反應遲鈍、無法忍耐疼痛、協調方面的問題(對運用小肌肉的活動有困難,例如寫字,使用剪刀,畫圖,演奏樂器等)。 各生長期症狀分析 幼兒期   進行 ADHD 測試時,由於其症狀不明顯,所以比其他疾病更複雜更難判斷。在幼兒期時,通常不會有太明顯的症狀,而是會有些特別的型態,當然不能只靠這種現象來判斷是否患有 ADHD ;到了學齡時期,如懷疑患有 ADHD ,過去幼兒期的種種情況,可有效幫助醫師進行診斷。 幼兒期的症狀包含: 1. 吃奶時不太會吸吮,或在吃奶的過程中哭鬧,需要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餵奶。 2. 睡眠時間非常短,或即使入睡亦常醒來。 3. 常常哭鬧或感到煩躁、會有坐立不安的感覺。 4. 過度的吸吮手指或撞頭、往前後方向搖擺身體。 5. 等到會爬行時,不斷地四處亂爬。 6. 日常生活非常不規律,像睡眠與吃奶等。 7. 大小便訓練非常困難。 學齡前( 3 歲 - 5 歲)   3歲至5歲的兒童有高活動率,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所以注意力不足與衝動是很平常的現象。   因此,在這個發展階段分辨一般或 ADHD 的兒童非常不容易。由於幼稚園是以遊戲為主的環境,因此除非特別觀察,否則不容易區分兒童的正常行為和異常行為。但是如果症狀十分明顯,已經干擾到其認知功能的發展或語言學習的能力時,還是可以藉由比較同年齡兒童的發展程度進行診斷。   通常,到了 5 - 6 歲左右開始,問題會逐漸一一浮現。後來被認為患有 ADHD 的兒童,大部分都會顯現出如下的型態。(但是,這些現象亦可能因憂鬱、不安、躁症、濫用藥物、情緒障礙等因素所引起,因此需特別留意。) 1. 與同年齡層或兄弟間的打架次數頻繁。 2. 有時在無特別原因的情況下,會有非常憤怒的傾向。 3. 部分 ADHD 兒童具有高攻擊性。 4. 無法完成有結構性或有訂定目標的活動,如塗顏色、畫圖、遊戲等。 5. 雖然如同跑步等的大肌肉運動技術發達正常,但在語言能力、畫圖、使用剪刀等,對要求協調性的活動較落後。 6. 也可能持續幼兒睡眠問題(睡眠中時常醒來,不規則的睡眠習慣)。 7. 整體來說活動量大,不太喜歡聽從爸爸媽媽或老師的話。 8. 注意力集中時間比其他兒童短,而且容易散漫。 9. 因盲目的玩耍方式或行為而容易受傷。 10. 會有「很不好管」或「行為上有問題」等的老師評語。 11. 對與其他小朋友同享玩具或依順序等待感到困難,或常常擅自去搶別人的東西。 學齡期(國小時期)   由於進入國小後,有許多曾在幼稚園允許的事情在國小內是不被允許的,因此會逐漸浮現出 ADHD 兒童的問題。一些之前家長或幼稚園老師未曾發現的症狀,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很明顯地浮現在眼前。   所以,為了了解為何發生這種問題,必須回想幼兒期曾有過的現象與其成長過程。智能較高的 ADHD 兒童在 3 年級前,也有安安順順度過的例子。但是到了 4 年級起, 由於上課內容變複雜、變難, 因此 ADHD 兒童逐漸會在校園生活感到困難。 ADHD 兒童的行為特徵如下。 1. 上體育課時,因不遵守順序或不聽從指示及表現散漫,而常被責備。 2. 在教室裡無法坐在座位上,即使是上課,亦會到處走動。 3. 搖晃椅子,甚至有時會從椅子上掉下來。 4. 由於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無法專注於課業或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課題。 5. 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髒亂現象。 6. 因缺乏自我抑制 ( 因衝動性 ) ,各種行為問題會逐漸增加。 7. 在語言方面也具有衝動性,而且不停地吵鬧。 8. 當受到壓力時,會更無法掌控抑制能力,過動行為更加嚴重。 9. 亦會因這些現象失去自信。 10. 會有「偷懶」、「喜歡幻想」、「行為上有問題」 等的老師評語。 11. 回答不切實際的答案,有時無法形容事情的來龍去脈。 12. 即使在監督與指導下也會引起問題。 青少年期   在養育不聽話的 ADHD 青少年的過程中,家長通常會反覆的經歷挫折與憤怒。由於在青少年期獨立性需求比兒童期高,因此家長養育子女的過程會更加辛苦。 ADHD 學生在教室內與老師的關係會變得更惡化,甚至與其他同學形成正常的朋友關係也有困難。   尤其,在過重的學業要求與升學主義掛帥下, ADHD 學生很容易被定位為問題青少年,同時本人也因無法充分地發揮本身的能力,而失去對學業的興趣。由於自信心不夠強,常常會引起各種問題與行為,最後會感到被孤立。 1. 因長期地環境不適應與經歷挫折,失去自信、感到自卑。 2. 因缺乏社會性技巧,在交友方面感到困難。 3. 由於課業內容已提高至相當的水準,無法跟上學習進度,成績逐漸下滑。 4. 缺乏解決課業外問題的技巧。 5. 比國小時期出現更多的行為問題。 6. 缺乏組織能力,無法作好整理、整頓的工作 / 有點髒亂。 7. 容易與他人產生衝突或打架,出現暴力傾向,甚至會有曠課的傾向。 成年期   過去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 ADHD 的現象會逐漸消失。但是根據最近的研究指示,有 30-70% 左右的 ADHD 案例,會持續到成人期。因長久累積的 ADHD 症狀,在成人期會經歷如下列的問題。 1. 學歷低。 2. 社會性技巧不夠圓滑。 3. 自信心低。 4. 常常感到不安。 5. 無法鎮定,且會持續出現與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相關問題。 6. 濫用酒精毒品及藥物的危險性變高。 7. 僅有 30-40% 的 ADHD 成人患者能適應日常生活的作息。   邁入 10 歲左右時,有 25% 的 ADHD 兒童會逐漸回到正常,但仍有 75% 左右的 ADHD 兒童依然顯現不適應學校、社會、家庭的現象。尤其在家庭,因為逃避責任或無法完成功課等等的問題,增加與家人之間的衝突與鬥爭,且有 30% 左右會在高中入學時失敗,而大多會在大學聯考失敗。此外, 50 %的 ADHD 成人病患會有不安、憂鬱等的情緒性問題與反社會及就業上的問題。除此之外,事故率與自殺率也比一般正常人高,即使有了職業,其成果與升遷的機會亦比一般人少。

認識ADHD(4)

2008年10月21日
公開
52

ADHD兒童的家長角色與家長訓練計劃   藥物治療在 ADHD 的治療方法中,是最普遍且最重要的。目前美國約有 60~90% 的 ADHD 兒童,在學齡期間接受藥物治療,而且其使用人數急速增加。藥物治療能切中 ADHD 的核心症狀,故能提高集中力、改善衝突之類的問題。但是像人際關係、自我概念等屬於進一步的問題,是不能單靠藥物治療來做改善的。換句話說,藥物治療能改善腦部機能異常;但像與家人的糾紛、父母不當的養育態度等,這種惡化病情的社會或環境因素,則需要進一步的綜合性治療,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而家長訓練更是不可缺少的項目。此外大部分的 ADHD 兒童與母親之間皆有相處困難的情形。當與母親獨自相處時,兒童會以蠻求、否定、不順從的態度對待母親;因此母親會出現說教、權威式管教、否定的反應。若對於這種現象置之不理,兩人的關係不會有任何的改善,母親會覺得教育壓力加重,產生憂鬱、孤立、無力的挫折感,甚至會轉變成不當的教育態度;兒童則會有品行方面的問題、反抗行為等,即使長大之後仍會受到影響,並擴大至長大成人後待人接物的態度。故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家長訓練計劃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條件之一。 家長訓練計劃的目的   家長訓練計劃的目的在於,協助家長了解 ADHD 對兒童所造成的偏差思維與態度,進而鼓勵家長調整教育方式並學習技巧性地處理兒童偏差的行為。同時,也教導父母如何使子女聽從父母的指示、遵守規則﹔並讓家長能夠正確地關懷子女,進而增進家人的感情等。 管理ADHD子女行為的一般原則 • 不論 ADHD 孩子的行為是好是壞,家長均要給予正面及負面的回應,再從中慢慢調整其偏差的行為。 • 為了減少不當的行為,以及將其行為引導至正面,父母的反應要非常明確且深刻,才能使孩子確實地體驗到自己做錯事情。 • 在處理不當行為之前,先分析思考其事件是否有正面的動機;此外,更要讓孩子知道獎勵與處罰的理由,否則對孩子毫無好處,並不能獲得改善或矯正的效果。 • 在管理子女的行為時,要維持一貫的態度,因為一時的心軟或太過於憤怒,皆會讓孩子搞不清楚,到底怎麼做才是好的。 • 不要一昧地以口頭訓話方式責備孩子,應該對照孩子的行為後,再決定要給予處罰還是獎勵。對於孩子的行為,父母要時常給予獎勵或處罰的回應,才能讓孩子明確地了解對或錯。 • 基本上,家長的心中都要接受我的孩子是由於先天性疾病的關係,才很難像其他一般兒童一樣達到我們的期待。要抱持這種想法與心態來對待ADHD孩子才公平。 • 不要認為子女會有這樣的問題或障礙,都是因為父母本身的錯誤。 • 每天入睡前,原諒子女當天做錯的行為,並將憤怒的情緒、失望、不愉快的感覺通通倒進心靈垃圾桶,不要讓這些情緒影響隔天的心情。 • 不要將子女的問題全部視為子女的錯,其實孩子也是很辛苦地在面對這一切。 • 爲了讓獎勵更具效果,應時常更換獎勵方式(最好將獎勵方式定在可達到的範圍內,並以引發動機為原則)。 • 讓孩子明瞭,自己做錯的事情要自己去承擔其結果。 • 家庭裡的其他成員也應該遵守規則。 • 向子女明確地規定要遵守的行為。 • 為了增加孩子好行為的次數,最好選擇子女喜歡的獎勵方式,像是關懷、讚美、獎品、增加娛樂時間、減少被分配的家務等。 • 在責罵孩子,或是要其承擔行為後果時,都應先充分解釋理由,才能讓孩子明白自己做錯了什麼。 • 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樣他們才能避免及減少犯錯。 • 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要先抑制情緒,不要用說教或嘮叨的方式,應採取堅持且有條有理的應對,才是最好的方法。 家長訓練計劃的一般階段   這項計劃的程序內容簡介如下。   在每一階段必須檢查上一階段的課題內容。此計劃以講解現階段的內容與分發課題的方式形成。   家長訓練計劃的一般階段 階段 訓練內容 1 •了解與分析兒童期行為問題的各種因素(兒童特性、父母特性、情境行為、家人壓力等) •了解家長訓練計劃的目的:建立家長「盡全力配合( best fit )」的信念 •營造整套適合ADHD孩子成長的環境 2 •關懷兒童的正面行為 •改善親子間的關係 •各種有效的讚美方式 3 •關心兒童的順從行為以及建立有效的指示方式:設定 順從訓練時間 •增加兒童獨立性的遊戲 4 •實施具體的獎勵計劃:可以採用集點或者是打分數的方式 •制定兒童的獎勵與給分制度:可先規定兒童要做的事情(目標行為)再做事後的評分 5 實施反應代價( response cost ) 程序 6 •暫停 (Time Out) 三階段:指示 – 警告 – 暫停 (Time Out) •最低懲罰 : 依兒童年齡 ,維持 1 ∼ 2 分鐘 •擴充目標行為並維持一貫性 : 增加希望孩子完成的事情 ( 目標行為 ) 7 先預測可能發生的問題,並做好應對的行為計劃:如規定規則、獎勵、懲罰。 8 •改善在學校的行為:使用 ' 學校行為報告卡 •制定在校目標行為與分數,明訂獎勵:併用家庭集點制度與暫停 (Time Out) 。 9 •預設未來可能發生的行為:有效性的行為管理計劃為重點。 •處理假想性的行為問題 •計劃日後的加乘效果( booster session ) 一般行為修正階段 第 1 階段 - 關懷   如子女為 9 歲以下的兒童,每天安排 15-20 分鐘左右的「特別時間」,與他相處或玩耍。在這個時間不要讓其他孩子參與,並仔細觀察孩子的各種行為。 • 以輕鬆的心情進行,在毫無干擾的情況下,觀察孩子遊戲的模樣。再像運動解說員般,大聲描述孩子的行為,這是為了告訴孩子,父母也對孩子的遊戲感興趣。 • 不問任何問題及指示,也不要教孩子如何玩遊戲。因為,這個時間是孩子與父母享受輕鬆的時間,並非指導或學習遊戲的時間。 • 偶爾要讚美及注意孩子玩耍令你滿意的部分,並向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不需要過度巴結孩子的心情,只說事實即可。例如,運用下列的表達方法較為恰當。 「我喜歡你 … 的時候」 「哇,這個真的很棒耶,你做的很好」 「我非常喜歡我們一起分享這麼特別的時間 ! 」 「當你 … 的時候,我為你感到驕傲」 • 如果孩子出現不禮貌的現象,暫時不要理會並將視線移到別處。如果孩子繼續這樣的行為,則告訴孩子特別時間已結束,然後走出房間。且告訴孩子以後表現乖時,再跟他一起玩。 • 第一周每天分享,如果情況允許,最好維持每天一次的分享時間。但若情況不允許,則維持每一周 3-4 次的時間。最好準備一份家長紀錄內容的手冊來做筆記與參考。 第 2 階段-有效地指示與對順從行為的讚美與鼓勵   只要稍微改變指示方法,即可有效地增進孩子的順從力。首先,先確定要指示的事項,然後再想好有關順從與不順從的結果。 具體性的指示方法如下。 • 指示時,先關掉電視或遊戲機等,去除雜音 / 妨礙物等因素,並要注視著孩子眼睛 • 不要在其他房間只出聲音指示而已,也不要以大吼的方式呈現 • 讓孩子出聲音重複家長的指示內容 • 最好採單純且具體性的指示,請勿一次指示太多事項(最多兩三個) • 同時說出一些可引發動機的話   製作孩子每天應做的事情目錄,或者是要幫忙做的事項清單,貼在容易看到的地方。清單裡以階段分別列出每項工作所需要的細節與時間。當然這僅限於認字的孩子。   指示後,若孩子開始聽從指示,立刻讚美孩子。讚美時,利用具體性的言詞較妥當,亦可引用下列的詞句。 • 「你照我的話 … 我真的很高興」 • 「你照我的指示 … 我真的很開心」 • 「你看 … 你做的有多棒,你真的好厲害」   常讚美孩子順從的行為。比如說即使在沒有指示下,仍自願幫忙作家事或做好功課時,可給孩子小小的獎勵。因為,這樣能幫助孩子記住,即使沒有父母的指示,自己也應該要做的事。   從簡單的事務開始讓孩子練習順從。剛開始可用「幫我拿面紙好嗎?」、「幫我拿一下報紙」等簡單的事情。如果孩子聽從,則給他讚美;但是相反的,如果用類似「玩一個小時後把玩具收起來,然後在 6 點以前把功課做完」等較難的指示,會對孩子產生困擾。 第 3 階段 ─ 當孩子不煩人時,給予鼓勵,訓練孩子獨立遊戲   以照顧者因某些事在忙時,教導孩子自己玩耍為目的。當孩子與照顧者離一段距離,在不煩人的情況下玩耍時,只要關心他及鼓勵他即可。   首先找一些事情給孩子作,並明確地指示孩子,他人在忙時,不可妨礙他人。另外,要在半途中(講電話、準備晚餐、閱讀、打掃、工作等)放下手邊的事,走到孩子面前讚美他不妨礙別人、自己玩耍的行為,然後再繼續手邊的工作。   下一次隔再長一點的時間,以相同的方式讚美孩子。重要的是,要延長家長做事的時間,同時減少讚美的次數。(例如,剛開始以 1 分鐘一次,隔幾天 3 分鐘一次,再來 5 分鐘一次等)   但這時給孩子做的事情不是幫忙做事,而是畫圖或塗顏色、玩玩具、看電視等較有趣的活動。 第 4 階段-運用行為契約書、集點數、分數制度   若想讓具有行為問題的兒童幫忙作家事、遵守規則以及聽從指示,單靠讚美的方式是不夠的。因此需要更強烈的計劃,其中代表性的方式為集點數計劃與行為紀錄表。 集點數遊戲�行為紀錄表: • 準備一些獎卡。若為 4~8 歲兒童,使用塑膠獎卡較適宜。若用各種鮮豔的顏色更能吸引小朋友。 • 當孩子乖巧或聽從父母指示時,孩子就可以獲得獎卡,但事前需向孩子解釋,待集到很多獎卡,就能用獎卡來換取獎勵。 • 製作孩子可保管獎卡的桶子或盒子,並列出可用獎卡換取獎勵的明細表(比如說看電影、去溜直排輪、送玩具、允許看電視、打電動、到朋友家去玩等)。 • 制定一份孩子要做的事情或要幫忙做的事情清單。(幫忙作輕鬆的家事或早睡早起、刷牙等自己完成的任務)在每件事情上打上分數。 • 當孩子以快樂的心情幫忙時,可多發獎卡。 • 即使不在清單上,只要有做到理想的事情,就可以用獎勵的方式發獎卡。   集點數遊戲與行為紀錄表可在孩子可以完全聽從指示或達到目標時,慢慢停止使用這項項目。但若停止後再出現不理想的行為,則再重新開始進行。 第 5 階段-暫停( Time Out )   這是在整體計劃中最重要的部分。當獎勵制度對改善孩子不理想的行為無效時,就要使用這項計劃。 • 當孩子作出不理想的行為時,是需要用嚴格及理性的口氣與孩子交談的。 • 當指示孩子後,若孩子在 5 秒內依然不聽從的話,則警告孩子「如果不照我的話做,我要讓你坐在那張椅子上」。若 5 秒後仍不聽從,則進行暫停( Time Out) ,讓他坐在椅子上。 • 暫停( Time Out) 時,椅子最好朝向牆壁。在暫停 (Time Out) 期間,不得讓孩子任意行動,待暫停 (Time Out) 結束後,亦不能容許孩子做出之前被禁止的事情。 第 6 階段-擴大適用暫停( Time Out)   這是將暫停( Time Out) 擴大適用於其他行為,及追加兩種不聽從行為的項目。 • 紀錄方式與進行方式同第 5 階段。 第 7 階段-在公共場所管理孩子   由於在公共場所實行暫停( Time Out )有所困難,因此需要採取其他方式。若要去的地方是孩子曾經引起問題,或是有可能引起問題的地方,則在出發前就要先預想好該如何應對。此時可依下列階段處理。 第 1 階段 :進入會引起問題的地方前,先停頓一下。(例如: 餐廳、教堂等 … ) 第 2 階段:回憶平常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曾遵守的兩三項事情。 第 3 階段:對即將要發生的行為想好該如何應對。(表現不錯則鼓勵;表現不好則懲罰) 第 4 階段:向孩子說明鼓勵與懲罰的規定。 第 5 階段:依計畫行事。   重要是,必須採取快速的行動,以免讓情勢發展到與孩子大吵,或孩子在公眾面前耍賴的地步。另外,為了引導或強化出門時孩子的正向表現,需持續給予孩子讚美與鼓勵。 第 8~9 階段-整理預料到的行為問題與綜合應用   以前階段所適用的原理為基礎,建立適當的未來計劃。若發現新的、或過去曾發生過的問題,則將其行為具體地紀錄在紀錄簿裡,同時紀錄自己對該問題的因應方法。(紀錄 1 個禮拜)   檢查 1 週內所紀錄的內容,並檢討家長本身對應其問題的方法是否妥當。如對應方法有問題,則須檢討並加以改善。家長常犯的錯誤如下。 • 時常重複同樣的命令 • 命令時採取無效率的方法 (請參考第 3 階段) • 當孩子遵守規定時,沒有充分的給予孩子關心、讚美、獎勵等 • 違反規定時,沒有立刻處理問題 • 中斷與孩子一起分享的特別時間 每當發生新問題時,制定可解決其問題的特別計畫,並向孩子正確地說明發生問題時要如何處理。適當的進行獎勵制度與暫停( Time Out ),並將重要的行為與因應內容紀錄在紀錄簿裡,觀察其行為改善的趨向。 症狀別因應方法 調整不注意或注意力散漫 •將座位安排在文靜的同學旁邊,或可成為模範的同學旁邊。 •安排在 老師最容易注意到的座位。 •依注意集中力,適當地減少課題及時間的分配量。(使用提醒時間的裝置) •爲了能讓子女完成課題,將複雜的問題,分為易懂的細部性問題﹔幫助子女達成簡單的目標。 •指示要簡略、明確。 •爲了能繼續完成課題,給予個別訊號。 調整衝動性 •不論何事,讓孩子坐下來進行。 •給孩子偶爾離開座位的機會。 •當完成一項作業時,應給孩子暫時休息的時間。 •若散漫且匆匆忙忙的做完課題,則請孩子再做一次確認。 •若孩子進行事情的速度較慢,為了讓孩子完成課題,給他充分一點的時間。 調整過動行為(與調整不注意或注意力散漫相同) • 將座位安排在文靜的同學旁邊,或可成為模範的同學旁邊。 • 安排在 老師最容易注意到的座位。 • 依集中力,適當的減少課題及時間的。(使用提醒時間的裝置) • 爲了能讓子女完成課題,將複雜的問題,分為易懂的細部性問題。 • 幫助子女達成簡單的目標。 • 指示要簡略、明確。 • 爲了能繼續完成課題,給予個別訊號。 調整情緒 • 給予鼓勵。 • 常常讚美好的行為與工作結果。 • 若子女出現緊張焦慮的現象,應用非威脅性的方法,以柔和的口氣與他對談。 • 應常常製造與子女靜下來談話的時間。 • 如子女處於孤立狀態或過度害羞,則鼓勵孩子多與班上同學多點互動。 • 發現有挫折感時,應多給予鼓勵。 • 找出受到壓力的原因,防止情緒爆發,及減少壓力與課業量,盡量給予鼓勵。 幫助參與組織與建立計劃的訓練 • 在學習方面,準備有設計分類的筆記簿。 • 監督課材的使用量。 • 定期檢查書桌與筆記簿的整潔,如有髒亂現象應採取鼓勵的方式,而非為責備的方式。 • 為了讓子女在家也能看到教科書,可多準備一份備用教科書。 • 幫助子女建立短期的計劃。 • 若患有視覺、運動障礙,請勿責備字跡不夠漂亮或工整,而是鼓勵熟練打字技術。 社會性訓練 • 讚美適當的行為。 • 注意觀察如何處理與朋友之間的待人處事。 • 訂定社會性行為目標與獎勵計畫。 • 鼓勵與其他同學進行同心協力的學習方式。 • 讓他參與小團體的社會技巧訓練課程。 • 儘可能多讚美子女。

火大~~~

2008年10月17日
公開
13

真是愈來愈受不了公婆了.一大早公公就在客廳看電視.好言請他把電視關小聲點.因為小姑姑跟冠廷表哥還在睡.不想他們被電視聲吵醒.沒想到公公卻應我.什麼叫一大早.8點多了還睡.我覺得他很奇怪耶!難道人家睡的比他晚就算是睡很晚嗎.哪像他一大早起床看電視.看到10點多又跑去睡回籠覺.幹嘛不會睡飽了在起床.非得把所有人都吵醒然後他在去睡覺.真得很受不了他的習慣.不合他意就是錯.真是00xx...看電視就看電視還一直批評.煩死人了.真不想讓他污染我們的家人(看來要好好跟老公商量把第四台切掉.免得公公一直看電視.還會一直批評別人).小宇在一旁玩.不小心翻到他的錢包(誰叫他的錢包老愛亂丟.被人翻出來還生氣)他還鼓勵小宇玩錢幣.老目在一旁阻止.公公居然還說玩錢幣沒關係.還唸我家地板很髒(拜託...我每天在擦地板耶!我看髒的是你的腳而不是我家地板吧!真是搞不清楚狀況的老頭...).完全不了解老目為什麼說錢幣很髒(難道有人還不了解錢幣為什麼很髒嗎.錢幣不知道被多少人拿來拿去.流來流去的錢幣.本來就有很多細菌.加上錢幣又不是很大.要是小朋友吃進去了該怎麼辦.怎麼會有大人不懂這個道理.真是想不通耶!).這老頭喔...真是愈老愈搞糊塗了.老目實在氣不過了.趕緊把小宇帶進房裡.幫他穿戴好.準備帶他出門去打預防針.遠離這個白目的公公.出門時公公還尖酸的說"外面更髒唷!不要帶他出去啦!髒喔!髒喔!"你說...欠不欠扁.婆婆還在一旁幫腔說"你啊!要說清楚.不然有人會聽不懂唷!"你說這兩個人是不是很奇怪...打完針回來.公公一看到小宇就問小宇"你在外面洗好沒啊!"真的一聽到火都上來了.這個家真是待不下去了....

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一日遊...

2008年10月16日
公開
12

今天天氣超好.小姑姑提議要帶大家去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玩.兩個小傢伙超high的.心情很好.(從原本一見面就搶玩具到現在已經會一起手拉手坐推車.看得出來感情變好許多.小宇一直都是一個人玩.現在有哥哥陪.變的開朗許多.也更皮了.三不五時就要欺負哥哥一下.害哥哥都一直" 賣啦.賣啦" 的叫著.真是一對好笑的兄弟)今天出門兩兄弟還會坐在推車手拉手.不時還會說一下大人都聽不太懂的話.真的很有趣.在捷運電梯裡也會一起指著外面人群說話(透明電梯).可是到了捷運裡又為了搶球球而要打起來.小姑姑和媽咪在一旁聊天見狀.趕緊出來協調.把兩個人拉開各坐各的.小宇又因為看不到哥哥而焦躁不安.一直要轉頭要找哥哥玩.小宇對哥哥真是又愛又恨呢!哈哈..果然是小孩子...終於到了兒童育樂中心.天氣很好.不..應該說是超熱.小姑姑跟老目推著兩個小傢伙簡直快熱掛了.而且育樂中心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天氣熱真的很懶得走.隨便找個地方讓兩個小傢伙下去跑跑.兩兄弟就happy的要命了.玩到全身都溼透了.小宇更是玩到頭髮都濕了.(太high了吧!小宇.明明就沒玩到什麼.只是在那裡跟哥哥跑來跑去也能玩的那麼high.那以後就哥哥跑到哪你就跑到哪就好啦!這樣就玩的很高興了吧!^^)接近中午要找吃的地方.啥...居然沒賣什麼東西.只有肉粽.只好買幾個肉粽來填飽肚子啦!下午又接著去玩了.兩兄弟要睡不睡的.見到遊樂場又high起來了.東跑跑西跑跑的.本來沒精神的又精神來了.又玩了一下午.看到旋轉木馬開心的要命.一直在旁邊看.玩完了也一直看.好像很想把旋轉木馬搬回家似的.要回家了也捨不得走.害媽咪又得用暴力法把小傢伙扛走.一上推車又呼呼大睡.今天又是開心的一天.好好睡吧!寶貝...睡飽了明天又有精神出去玩囉!

台北市兒童探索博物館...

2008年10月14日
公開
54

今天土城市天氣超好.於是大夥決定要去兒童育樂中心.沒想到一到目的地居然下起雨了.於是我們只好轉戰至兒童探索博物館玩.第一次到那裡.感覺很新鮮.那裡不像Y17青少年育樂中心.這裡比較適合大一點的小朋友來玩.園區分為很多區域.像超市.可以讓小朋友體會購物的樂趣.還可以讓小朋友學習計算的能力.還有雲霄飛球.利用軌道及球體的展具操作.讓小朋友了解球體運動與軌道之間的關係.培養小朋友敏銳的觀察力與問題解決的能力.冠廷表哥超愛這一區的.一直留連在這一區不肯走.姑姑叫他他也不理.一直待在那裡玩.不像小宇趴趴走.害老目一直追個不停.裡面還有一些建築相關工具及材料.可以讓小朋友體會當個小小工程師.還有小明星劇場.可以讓小朋友扮演各種角色.小宇還被小姑姑裝扮成金髮美女呢!哈哈...超好笑的.還有咖啡屋.可以讓小朋友扮演服務生或是客人.學習如何服務他人.還有牙醫診所.可以讓小朋友當當牙醫.每個區域都有很多好玩的東西.小宇最愛逛超市了.一直狂買東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老目三不五時都帶他去"頂好"的關係).買魚又買肉的.買完又跑去買水果.買完水果又跑去買菜.買了一大堆東西還會跑去買他最愛喝的飲料跟餅乾(真是超像老目去逛買場的樣子).通通買好了.還沒付錢就跑掉(咦..奇怪這點老目又沒做.這傢伙怎麼會呢?^^")於是被店員--老目抓回來.一個一個教他怎麼結帳.好不容易都結好了.居然又不把買好的東西帶走.丟了就走.我哩勒...現在是怎樣.買了東西不付錢.付好錢又不拿走.真是怪怪小孩喔!^^"玩了一下午.兩個小傢伙都累壞了.一上推車就睡了.老目跟小姑姑也累掛了.我們兩個女人決定好好去犒賞一下自己.當了一年多的全職媽媽.也該好好慰勞一下自己了.於是趁著兩個小傢伙睡覺.選了一間餐廳好好去大吃一頓.可是...就在點好餐的時候...兩個惡小傢伙醒了...所以兩個人又從女人變成了媽.這頓大餐就變成了兩個小傢伙的大餐了.唉...我們的大餐...嗚嗚...早不醒晚不醒.為什麼要挑我們的大餐上桌就醒來呢!難道就不能等我們吃完你們在醒來嗎...可惡的小惡魔... 今天非常感謝小姑姑請老目吃大餐.老目一看到紅豆食府的菜單就嚇到匹匹挫了.要是被老爸知道我們吃這麼~~大的一餐.肯定會氣到冒汗.真是不好意思讓小姑姑破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