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貝凡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創意美術22

2008年10月13日
公開
7

今天的美術課是"水墨畫:竹子",老師介紹了墨汁給大家知道,又秀了竹子的圖片,接著讓孩子先用自己的想法畫出竹子。 之後老師再示範,然後孩子們繼續將圖完成。 就在看示範的時候,春庭居然越過界,在陳寶的畫紙上畫了根蘿蔔。哇!寶媽真是傻眼,陳寶至今的作品,寶媽可是一一珍藏ㄟ,這....這.....,未免讓人三條線啊! 不過~平心而論,是畫得不錯啦! 之後,陳寶完成了她的大作,同時也引發寶媽大發雷霆。 大家一定搞不懂寶媽為何要生氣吧?讓我來解釋吧! 最近ㄚ,寶媽曾向幾個熟識的媽媽抱怨陳寶分不清好壞,常會學些不該學的。中午吃飯的時候,喬媽才發現陳寶說了不像她會說的話,寶媽就很煩惱了,結果呢,陳寶在圖畫快完成的時候,突然不受控制的開始將咖啡色的泥土地,一層層的往上塗。 寶媽當時正和筱晴媽媽聊天,看到後寶媽有提示陳寶夠了就別再塗了,可是陳寶還是玩笑般的繼續著,寶媽連說了三次,還是看到陳寶不以為意'一副散散的模樣,氣得寶媽出手捉住她的畫筆,之後陳寶就被寶媽狂罵一頓。 也許大家覺得寶媽有些過度了,可是因為寶媽知道陳寶不是會這樣的孩子,也未曾同一件事讓寶媽喊好幾次,如果不趕緊糾正她,陳寶將會更加失控。寶媽原先就發現,有些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或是說了不對的話),沒有當場被糾正'處罰,陳寶就分辨不出那是錯誤的行為而學了起來。 今天也是,寶媽其實能了解,對陳寶來說,其他人那種隨意塗鴉的畫法,在陳寶眼裡,必定有種讓她稱羨的灑脫。可是以一向中規中矩的她,突然開始毫無章法的塗,就讓人氣憤她破壞了畫作。 平時在家,沒有限定主題的隨興畫畫,寶媽是不會在意她亂畫的,但是來上課就是要學習技巧,明知她懂卻故意亂來,寶媽就實在不能通融了。總之,寶媽其實是希望陳寶能分辨是非對錯,不只是今天的行為,還包括更多的言行舉止。一堂課弄成這樣寶媽實在也不願意啊!

轉貼~台灣的小孩像晉惠帝

2008年10月07日
公開
6

台灣的小孩像晉惠帝 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 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 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 嘉義一位 國小女 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 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 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 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 「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泳課&我的想法

2008年10月07日
公開
11

上次和小豬老師談過後,寶媽其實是很在意今天陳寶的表現的。雖然剛開始她還是忍不住有點兒哭泣,但是在下半場,寶媽已經看到陳寶露出燦爛的笑容,對於這樣的結果,我已經感到滿意了。 等待的時候,和ㄉㄨㄞ媽一直在聊孩子的問題,我不得不承認,ㄉㄨㄞ媽說的雖然有理,但是寶媽也有我的想法。我不認為陳寶今天這樣的性格,是因為我的教養方式所造成的,平時的寶媽,也不是個寵孩子的媽媽,會急著替陳寶解決這件事,並非不讓她自己學習排解,而是我認為,以她這個年紀,若是雙方都努力過,依舊不能解決的話,換老師未嘗不是一個辦法。 我不是覺得老師不好,也不像ㄉㄨㄞ媽說的:以後上學後發生類似的事情,你也要幫她轉學嗎?因為在那時,以她的年齡,陳寶得自己學會去適應。可是現階段,除了陳寶年紀尚小外,還因為在升上兒童班的這段期間,很不湊巧的遇上了人事變動,從七月開始上兒童班,是由長頸鹿老師帶,八月卻改成烏龜老師,好不容易適應了,九月又換小豬老師,對升上兒童班沒有媽媽陪著下水的陳寶而言,一再換老師使她出現不安全感,實在不是讓她自己解決就可以的。 就如同ㄉㄨㄞ媽說的,游泳課和其他課不同,有更多事是她自己得克服的,所以寶媽才會更心疼陳寶在這樣的時候,卻面臨一再換老師的情形。是的,寶媽平時的對待方式,也許是有強迫陳寶提早長大的感覺,但熟識的媽媽都知道,陳寶的確是比同年齡小孩成熟的,但卻獨獨在游泳課出現讓人覺得她的確是個baby的狀況。所以~寶媽真的不是寵過頭,而是在適當的時機幫她一把,不能讓陳寶覺得連母親都幫不了她ㄚ。 總之,以今天的狀況,寶媽是覺得還OK,如果保持這樣,寶媽就覺得是大進步了。至少,愉快的去上一堂自己喜歡的課是重要的,否則讓她把喜愛的感覺給磨掉了,對她並不是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