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菜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8年06月23日
公開
8

阿硯又在「張」了

看完「發飆急救站」這本書後,我重新擬定了對哥哥的教養方式,以前總是用嚇唬他的,或甚至是直接扁他的方法,但發現這幾天哥哥一生氣不開心,或是我們不順他的意,他也似乎在學我的打回來,所以我想孩子大了,該跟他用溝通的,也採用書上說的「隔離法」+罰站 一開始只是小小恐嚇他說「不乖去罰站」,當然他不瞭解罰站的意思,不過是新名詞,他也有怕到,然後開始用講的壓不住他時,昨天在娘家,我就有實際抓他去某個地方面牆站,還不到兩歲的兒子當然不大會站,但我就是限制住他的行動,所以他知道我是真的要罰他,還沒開始站,就投降的順應我的要求,例如乖乖做好吃飯之類的狀況 今晚餵飯時,哥哥又習慣性的用手推我拿湯的碗,很久之前就教育過他,這很危險,東西要是很燙他會受傷,當然我知道他的理解力還不夠,也可能沒被燙過所以不懂我說的,今天我拿著湯要餵他時,看他手一出來,我就跟他說「不行,要小心..」還沒說完,他就故意大手一推的推翻我拿的碗,好在只有一些濺出來,也好在不燙,所以我扳起臉孔看著他一會,他本來還覺得好玩,注意到我表情不對了,他也不敢再嘻皮笑臉了,我就跟他說「你看,打翻了,媽媽跟你說要小心,你還故意推,去罰站」,講完我就抱起他,讓他站在餐桌旁邊面壁,還想動時,我很兇的說我數到10才可以動(他會1數到10了),就降,今天真的罰站讓他站了10秒,然後我也遵守書中說的,已經罰了就不再提及「往事」,又稍稍餵了幾口飯,看他真的不想吃了,就沒勉強了(因為在保母那他都被塞吃很多)

2008年04月02日
公開
13

丟尿布訓練--習慣是可慢慢養成的

其實哥哥從很小就會自己丟垃圾,或是幫我們丟垃圾了,只是越大,做事情越來越看心情,由於最近每晚都是我陪睡,自然睡前都是我幫他換尿布,讓我有了這突然的想法,他自己的臭臭包,當然就自己要拿ㄑ丟阿∼尤其他本來就是會丟,所以--- 第一晚:我不停的跟他說,「阿布臭臭,拿ㄑ丟」,我家哥哥很反骨,他的個性多半我說東,他偏往西(幸好出門不是這樣,不然就得老是追小孩了∼),所以我耐著性子的跟他說「臭臭,拿ㄑ丟」,他耍賴的躺在他枕頭上,我靜靜的坐在他前方不動,孩子趴久了,拍拍自己身上說要「大大」(要我拍哄他睡),我說「不要」(台語,他最會說這句,我突然想到用他的語言這樣說),我比比臭臭,「沒丟沒大大,媽媽不要睡覺」,我繼續坐著,他繼續躺著,沒多久他就屈服了,起來要我抱抱,我坐著抱他,順勢把尿布交在他手上,看他沒弄掉,再把他抱離垃圾桶近一點,他就認命拿ㄑ丟了,我自然是大大誇獎嚕∼ 第二晚:同樣換完臭臭,他躺著要睡,我一樣坐著,只跟他說了一遍「臭臭拿ㄑ丟,媽媽才要睡覺」,他就自動起來拿ㄑ丟了,我們自然愉快的睡覺,獎勵當然比前一晚大聲阿! 今晚:尿布換完了,我只有坐在那,還沒使眼色,厲害的哥哥就自己知道我的意思了,尿布撿著拿ㄑ丟,丟完還很得意的笑,像是做了件偉大事情一樣,我的誇讚聲當然是「驚天動地」∼ 孩子都可以教育的,端看教的方式有沒有對他的胃,孩子永遠在考驗著媽媽的耐心∼∼我快變聖人了∼

2008年03月04日
公開
5

個性果然有刁有差

繼昨晚的哭鬧後,今天整天下來哥哥的反應比之前好多了 早上阿媽抱到樓下不會亂亂唉 到保母家本來還是跟以前一樣哭鬧不願意進去,黏在我身上,我跟他輕聲說一說「不可以哭哭喔!這樣才乖,下午開車帶你去買麵包兜風」,趁孩子靜了下來,保母也半哄騙孩子到樓上,我親親孩子趁他還沒開始鬧趕快離開 下午到保母家問他今天的情況,本以為大概跟以前一樣都得揹整天。結果今天保母跟我說,發現他亂揮時,一樣不理他,一下哥哥就調適好自己的心情,很快就屈服保母,有乖乖聽他話,我也是馬上又給哥哥摸摸頭說他好棒!好乖! 回到家,不像昨天一樣像個刺蝟,看他愛看的YOYO唱歌會跟著跳舞,跟他鬧會笑,不會一直吵著要抱抱,不會一生氣就亂亂唉,最後晚上要上樓前,把玩具丟在地上,我堅持跟他說「玩具收好,我們去121(上樓的意思)」,一次不懂,我連說好幾次,愛心小手也拿了出來,指指他丟在地上的玩具,孩子一開始迷惑,後來找不到人賴(我清場,把阿媽趕上樓),客廳小門關著,他也無法自行上去,孩子沒鬧,一下就屈服了,把玩具拿到我說的地方放好,愛心小手也是他拿去歸回原位,我一樣高興的摸摸他的頭說這樣才乖! 客廳小門一開,孩子急著上樓,我要他去跟阿公說晚安,他趕忙下來(已爬了兩階樓梯),跑到房間跟阿公KISSBYE,好笑的在後面,阿公在廚房,我家哥哥只顧趕快道晚安後想上樓,完全沒管房間是沒人的狀態,KISSBYE照做,我在旁邊忍笑,被我兒子打敗了∼ 到樓上跟兒子玩了一下,小的在唉我只得下樓了∼ 孩子的行為絕對是需要雕塑的..... 希望哥哥的乖,能慢慢也表現在吃這方面.....

2008年03月03日
公開
7

哥哥哭的無理取鬧∼這次我依然狠下心∼

其實哥哥一歲半了,大人說的話似懂非懂,有時還會學我們說上幾句,但這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看人」耍脾氣 這陣子因為他生病,本來家人就很順他了,連我也儘量去把他的哭鬧連結成是生病的關係,也就允許他適當的撒野。不然我都是看他越撒野,我越不理他、不順他的意,不打不罵,頂多偶爾大聲了些,忽視他的哭鬧,等他鬧累了再來跟他溝通,目的是讓他知道誰是老大!哭鬧不會有「糖」∼ 周六晚看過醫生,他的狀況其實沒再繼續嚴重了,只剩下舌頭的小破洞讓它慢慢自然好。 週日出門,孩子灰我也破例的讓他下來汽座,讓他坐在我旁邊,這陣子也發現他睡覺前越來越有睡覺氣,之前完全沒有,我本來以為只是孩子的個性使然或是生病才這樣,卻沒意識到原來是我們下意識寵他,助長他有這樣的習慣 今晚一樣,從保姆那把他接回到家,其實就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一不小心碰他,他就像刺蝟一樣開始大叫、哭鬧,我以為可能是真的不舒服吧∼晚上又再度去看醫生拿藥,情況一樣,醫生說在好轉了,這次藥吃ㄧ吃,好了就不用繼續吃了 回到家,也差不多他就寢時間了(因為在診所那邊就看他一直想趴我身上睡兼撒嬌),從上樓梯就唉要我抱,我自然不配合,我走我的,回頭看他邊哭邊爬來我位置,爬了一層樓,另一層樓就是我抱他(睡覺房間在三樓),到房間一放下他就開始大吵大鬧,又要我把他抱下樓,我開始肯定「這小子吃定我了」,所以我準備跟他耗上... 完全不管他的哭鬧,哭一會,我給他擦擦鼻涕,跟他說話願意安靜我就繼續說,我一說話哭的更大聲就完全不理他,我看我的電視,任憑他怎樣用雙手想推我起身去配合他,我則是不動如山。 哭到一半,我ㄤ心疼的進來了,我ㄤ要抱他,孩子一開始拒絕,後來發現我這邊依然不理他,自然投向我ㄤ的懷抱,我發現不對,這樣等於剛我的堅持都白費了,所以我趕我ㄤ下樓,孩子又開始大哭要找爸爸,我就知道他擺明「看人」,因為我ㄤ進來「插花」了那一下,接下來的哭鬧更兇,似乎想叫爸爸來解救他一樣,過ㄧ會我ㄤ又進來了,這次他被我大罵出去,然後我去把房間門鎖起來,省得等下連我婆婆也進來一同關切,因為在他們的感覺,孩子鬧只是因為不舒服,但我發現,其實不是!是這幾天被寵出來的 轟出我ㄤ後,自然孩子又重新鬧上了一會,我假睡不理他,電視轉給他看,看他哭的也差不多了,抱來餵藥跟換尿布,半哼的讓我做完,但也沒很劇烈的排斥,不像剛開始我一到房間要餵他藥,就猛烈反擊 再來我拍拍他的枕頭,他就跑去躺好了,也沒在哭鬧。我摸著他的頭跟他說:「這樣才乖!晚安」順勢親一親他,看他依然張大眼睛傻傻看著我,我就雞婆的跟他說起話來,我說「你看∼你這樣哭哭,媽媽晚上都沒有跟你玩到,沒有玩球球,沒有看兔兔(故事書)」,才說完,他就坐起,作勢要找故事書,所以誰說孩子聽不懂,看人罷了! 書拿給他,他認真一頁頁亂翻。從頭翻到尾,從尾翻到頭,看到故事書的插畫兔子,我就比比跟他說「兔子低家」、「兔子跳跳跳」,中間也是有點書沒翻好,自己又生起氣來。最近常這樣,一件事情自己沒做好就亂發脾氣。我馬上生氣的回應他「不高興我們把書收起來」,他又不要,又堅持的要翻,我也隨他去,繼續裝睡。 接著他又起身拿床頭的東西,手機、USB接頭在玩,後來那接頭敲到我的臉,我以為他是無心的,繼續假睡,但是接下來的連敲三下,就肯定不是無心的了,我生氣的睜開眼,抓了他手背打了幾下,跟他說「這樣痛不痛,媽媽也會痛」,他撇起嘴,不敢哭,眼淚沒掉,我摸摸他的頭,把他抱躺下,電視一關,就躺好準備睡了。當然我知道他只是敲好玩的,想這樣跟我玩,但「此風不可長」! 以上過程九點到十點∼ 小的也很可憐的從七點半喝過後,我就再也沒抱他給他ㄋㄟ。10點我看哥哥情緒OK,也乖乖躺好了,小的也哭了,就叫爸爸上來替手(因為兩個孩子得分房睡) 結果10點半多又聽到樓上孩子唉∼哄好小的,我11點又上樓看時問爸爸才知道,因為哥哥一直盧說「媽媽、媽媽」不睡覺,又鬧,我ㄤ後來生氣吼他,他才乖乖睡了 孩子,真的「看人」∼ 但也讓我省思到,兩個都是心頭肉,我總不能都只顧全一個,這樣對另一個並不公平,看來我得想想怎樣在兩ㄍ孩子之間取得平衡點才是,也不會讓老大以為媽媽都只理小弟弟

2007年12月30日
公開
4

瞭解自己的孩子最重要,「哭」只是一個訊息..

「請注意個別差異,哭不一定要抱,可以用聲音告訴寶寶,哭是情緒的表達沒錯」 「但如果大人都以抱來解決,小孩會變成霸王,哭了就一定要有人理,把哭變成他達到目的的手段了,這是"一定"會發生的,所以哭了就抱了小孩很容易"寵壞"」 ﹍﹍﹍﹍﹍﹍﹍﹍﹍﹍ 這位媽咪分享的話,第一段我非常認同,因為哭不一定要用抱來滿足他,有時找到孩子的需求,是可以不一定得抱整天來解決哭鬧的情緒,抱整天會繼續哭,就是「需求沒被滿足」(我養第二胎的感覺),請逐一過濾原因ㄑ找到 第二段話,我曾經生完老大後,也因為我媽媽這樣跟我說而深信不疑,能不抱就不抱,但是因為不懂孩子哭啥,也沒機會ㄑ瞭解孩子,那時產假間還能嘟ㄋㄟ哄,之後靠奶嘴,上班保母帶,說實在的,我真的沒多抱到我家哥哥多少,更不用說瞭解他... 但第二胎,哭太久不行,不ㄑ解決他的需求不行,因為會哭到缺氧不呼吸(很小的早產兒)...所以我很認真的觀察我孩子要的是什麼,加上自己帶整天,漸漸越來越瞭解他,我很常抱他,甚至常一手抱他,一手打電腦...但他並沒有黏我,並沒有因為都我在抱而拒絕別人的擁抱,換別人抱會哭,那是因為別人抱的方式他不喜歡,我告訴別人他喜歡怎樣被抱,他也能接受別人抱他了!任何人都可以...而且抱在別人手上在哭時,我會快速的想「我兒子現在要幹嘛?」只要不是喝奶、換尿布,我都只是告訴那人「他想玩,你跟他玩就好了」,「他想睡,你給他大大就睡了」...等 現在會吃手了,他無聊就自己躺床上玩手,膩了才唉一下,我就得開始觀察他的「需求」,進而快速找到並滿足他...無理頭的番鬧越來越少,因為相處越久我越瞭解我自己的孩子,知道他要幹嘛...而我從沒看過任何書籍,憑藉的就是一股母愛,不喜歡他哭,那做媽的就要想辦法,或是ㄑ跟別人交換養育心得,比看書來的有用...盡信書不如無書,因為太多突發狀況,「文字」是很難清楚解釋的,有過那樣經驗,進而解決的,才是實際有效的參考方式... 我孩子也有被我「訓練」,不讓他ㄋㄟ睡(他並沒吃奶嘴,晚上一樣好眠),大一點(矯正年齡約兩個月)發現喝奶時間規律,漸漸拖著拖著把他喝奶時間延長,但在拖的過程中,並不會讓他哭鬧,或許抱他跟他講話,或許讓他躺著我在床上跟他玩,他並不是那ㄇ餓,當然就有耐性拖,畢竟孩子最愛跟媽咪互動... 兩胎比較下來,我發現小的我反而很容易瞭解他的情緒反應為何?大的就不是了,因為能力關係,目前大的還是給保母帶...也就是說,反而沒被抱到的「大了卻成霸王」.. 所以「瞭不瞭解」自己的孩子,比抱不抱來的更有意義,除了能先看書有個底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媽咪的「臨場應變」,並多跟其他媽咪交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