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魯言女俠╭☆

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自製 去油增強體力湯底

2007年02月04日
公開
20

自製 去油增強體力湯底 自製 去油增強體力湯底 腹瀉 發燒 咳嗽有禁忌 天氣冷大家聚在一起吃火鍋,熱騰騰的煙霧讓人身體都暖起來,尤其是來鍋咖哩或是大蒜胡椒鍋底的火鍋,還可增強抵抗力。平常吃火鍋可利用一些中藥材或香料煮成火鍋湯底,讓吃火鍋也可以吃得更健康喔! 蘋果日報報導╱黃筱筠 攝影╱李芃葳 藥膳專家郭月英示範一人分的中藥、香料火鍋湯底,這些鍋底可去油膩、增強身體熱能,儲備足夠能量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也可補氣血,增進身體氣血循環,讓身體比較不怕冷,以及增強精力改善疲勞,可依照自己的需求選擇鍋底。不過若有發燒、腹瀉等症狀,要注意有些鍋底不能吃。 仙楂烏梅去油膩 仙楂、烏梅有去油的作用,仙楂烏梅鍋底適合肥胖或是怕胖但又想吃火鍋,以及排便不順暢的人,可幫助去油脂。且仙楂、烏梅比起一般的大骨湯底、麻辣湯底熱量低很多。 材料:仙楂約12克、烏梅依個人喜好,但因仙楂已經有些許酸味,不要加太多烏梅,避免鍋底太酸。 做法:3碗水放鍋裡煮滾後,加入仙楂、烏梅轉小火煮約20分鐘,加入適當鹽調味即可。 適合搭配:因為烏梅仙楂鍋底比較清淡,可以多加一些蔬菜類的配料,如番茄、菇類、玉米、蘆筍等,比較能吃出蔬菜的原味,若喜歡吃肉類建議選擇油脂量較少的瘦豬肉,若要選其他肉類也要選瘦肉,脂肪含量較低,也可選蒟蒻代替主食類澱粉飯或麵,這些食材熱量較低,也適合想吃火鍋但害怕發胖的人。 注意:有腹瀉者不宜吃,拉肚子會更嚴重。 咖哩增強抵抗力 許多研究顯示,咖哩含薑黃素,有抗氧化作用,可增加身體熱能,當熱能足夠可增強抵抗力對抗病毒。胃口不好的人,易刺激味蕾而增加食慾。 材料:咖哩粉大約20克、咖哩塊適量。 做法:4碗水、咖哩粉、咖哩塊大火煮滾後,小火煮約7分鐘,需邊攪拌,避免燒焦。可加切塊洋蔥增加湯底美味,只要跟咖哩粉、咖哩塊同時入鍋即可。 適合搭配:咖哩鍋可以幫海鮮提味,適合搭配蝦子等食材。 注意:有發燒、咳嗽等症狀不要吃,避免太燥熱症狀加劇。 當歸黃耆補氣血 當歸、黃耆有補氣血的作用,適合臉色容易蒼白、怕冷、冬天四肢易冰冷、講話有氣無力的人。 材料:當歸約8克、紅棗約10顆、黃耆約20克。 做法:放3碗水到鍋裡,等水煮滾轉小火,放入當歸、黃耆、紅棗,再煮約15分鐘,讓藥材煮出味道後,依個人口味放入鹽巴調味。 適合搭配:這道鍋底屬於溫補藥材,若再加一些溫補的肉類,如牛肉、羊肉等,補氣血作用會更明顯。 注意:該鍋底較溫和,較沒禁忌,但不要以為可加強作用而大量食用,建議一天不要吃超過材料中2倍的份量。 大蒜胡椒提精力 大蒜、胡椒比咖哩更辛辣,喜歡重口味可選擇大蒜胡椒鍋。不只暖身防寒冬,還可改善腰痠背痛。 材料:大蒜約10顆、胡椒約10克。 做法:放3碗水、大蒜、胡椒到鍋裡,等水煮滾後,即可依個人口味放入鹽調味。 適合搭配 可以選擇烏骨雞,有豐富的蛋白質可增強抵抗力,且雞肉跟大蒜搭配,味道比較適合。 注意:有發燒、口臭、長青春痘者不適合吃。 這樣吃 冷藏後撈浮油:用大骨熬煮的湯底,待涼後會有一層快結凍的浮油,撈掉浮油之後,油脂會減少。 吃火鍋有順序:蔬菜類→非油炸類豆製品→魚肉→白肉→紅肉。 先放菜再放肉:建議可以先放青菜等非肉類鍋料,先放肉類湯底易出現浮油,油脂會沾在火鍋料上。 選擇天然食材:以未加工的蔬菜與肉類為主,肉片以涮涮鍋的肉片薄度為主,降低油脂攝取 藥膳養生專家郭月英 每周吃3次作用好 如想要達到養生或補身作用,每周約要吃3次鍋底且取代正餐,維持約3到4周,各鍋底的作用才會顯著,如擔心熱量太高,材料可多選蔬菜,少選肉類。 耕莘醫院永和分院營養師吳宛穎 番茄湯底營養少油 擔心大骨湯底太油膩,建議可選番茄湯底,將1到2顆的番茄切塊熬煮約20分,番茄湯底沒油脂且番茄含的茄紅素經加熱後,營養素更高。

轉貼~腸病毒的表徵及後遺症

2006年09月18日
公開
11

腸病毒的傳染主要是經由糞口途徑或是呼吸道,因此接觸病人的糞便、口鼻分泌物、飛沫等都有可能被感染。傳染的對象大多是十歲以下孩童,尤其是三歲內的幼童。 腸病毒感染的臨床表徵是非常多樣化的,其潛伏期為2-10天,平均約3-5天,大部分患童的疾病是非常輕微的,但少數有嚴重後遺症或是致命性的疾病,例如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肺炎、肢體癱瘓等。 一、非特異性發熱病(nonspecific febrile illness) 這是腸病毒感染最常見的表徵,症狀為發燒、全身不適,較大的孩童可能會有頭痛、肌肉痠痛,偶而有些喉嚨搔癢或腸胃不適的症狀,病程平均三、四天。 二、小兒麻痺症(poliomyelitis) 小兒麻痺症是小兒麻痺病毒感染後引起的急性脊髓灰白質炎,潛伏期約7-10天,大部份的兒童(90-95%)感染以後沒有症狀,有些會有發燒、喉嚨痛、頭痛、食慾不振、嘔吐、胃腸不適,約有0.1-2%的人會有非對稱性之弛緩性癱瘓,甚至造成吞嚥困難或呼吸肌肉的麻痺而死亡。 三、泡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 流行性的主要是由克沙奇A群病毒引起,散發性的則可由克沙奇B群病毒及依科病毒感染。病情特徵是突然發燒及口咽部有1–2釐米繞有紅暈的水泡或是潰瘍,患者尚有喉痛、嘔吐及食慾不振。因為進食疼痛,因此許多嬰幼兒拒絕吃下任何東西,往往造成脫水現象。此病極少數會有無菌性腦膜炎的併發症,大多數都是蠻輕微的,通常3–6天就可痊癒。 四、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syndrome) 病原主要是克沙奇A16型,特徵是手、足及口腔出現水泡,口中潰瘍平均4–8釐米,可出現在舌頭及口腔黏膜;手比腳較容易有水泡,大小約3–7釐米,背側較多,但是手掌、腳掌也常見,偶而也可在屁股發現水泡。腸病毒71型也會造成手口足病的流行,而且病情較嚴重,常併發中樞神經感染。 五、心肌炎(myocarditis) 有二十七種非小兒麻痹腸病毒跟心肌炎有關,最常見的是克沙奇B群病毒,尤其是B5型,依科病毒第六型也蠻常見的。特徵是突發的呼吸困難、蒼白、發紺、心跳過速,以及迅速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此病預後雖不好,但並不一定全部會致命,生存下來的嬰幼兒通常可以復原,少數會有後遺症。 六、中樞神經感染 腸病毒若侵犯中樞神經可能造成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或癱瘓性疾病。患童除了上述典型症狀,尚有持續或反覆高燒、嚴重嘔吐、嗜睡、不安、意識不清及活力不佳,一般給予支持性治療後都能復原而無後遺症,但少數則會死亡或留下永久的後遺症,例如腦性麻痹、肢體癱瘓等。 (取材自嬰兒與母親雜誌)

排毒果汁..

2006年08月03日
公開
14

媽咪最近減肥早餐都喝排毒果汁.. ㄏㄏㄏㄏ~~覺的還不錯.. 本來mc不來都會長的大痘痘這個月沒長了.. 而且每天都一早喝就便便.. 不會再有便秘ㄉ困擾.. 這個果汁的內容水果可更隨個人喜好更換.. 不過媽咪加了有機大麥苗粉+有機螺旋藻粉(藍藻)+有機黑糖漿 這些就是排毒有機食品.. 因為這樣喝.. 本來媽咪夏天會長濕疹ㄉ毛病也改善了.. 不然過敏三郎ㄉ媽咪.. 一到夏天很容易初這個癢初那個也癢的.. 最主要喝排毒果汁可以排出體內毒素.. 真ㄉ很不錯.. 有空的倫不仿做看看.. 早上如果要忙上班的倫可以先把水果切好放保鮮盒裡面.. 一早將材料拿出來打就可以了.. 幾種水果或蔬菜都可以.. 最主要要自己敢喝.. 蔬菜建議用芽菜類.像打精力湯那樣.. 說到打精力湯.. 媽咪目前還不敢放芽菜類ㄉ蔬菜.. 因為還不太敢喝.. 那個會有生菜味道.. 敢喝ㄉ倫可以訴訴看.. 至於要打一杯好喝精力湯.. 好的果汁機很重要.. 媽咪本來想買生機調理機.. 啥米貴x人之類的.. 但訴都很貴(果然訴貴x人..) 後來在燦坤買了一台BRAUN(百靈牌)真ㄉ很好用... 這台新機種可碎冰功能.. 不過打果汁打ㄉ很細.. 媽咪試過打葡萄.. 籽也打ㄉ很細.. ((一般果汁機很難打那ㄇ細..)) 還有最主要好清洗.. 果汁杯訴厚玻璃ㄉ可拆底部.. 杯底可拆下來清洗.. ((之前媽咪用過塑膠杯很難清洗..還不能拆底洗)) ((久了就卡了一堆黑黑ㄉ霉菌..有點ㄜ心)) 價格又沒像生機調理機那ㄇ貴.. 德國百靈真ㄉ不錯用..^^

[轉貼]~遠離感冒 增強孩子抵抗力

2006年02月27日
公開
12

自由時報 文�顧明修 許多家長想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增加孩子抵抗力,減少感冒次數,並應付禽流感的威脅,建議民眾可參考以下增強抵抗力的方法: ●母乳哺餵:母乳含有許多抗體,可幫助寶寶對抗病菌。母乳裡面的營養素較 易吸收,成分也較適合人體。喝母奶的寶寶比較健康,抵抗力自然也較高。 ●給予乳酸菌等益生菌:出生後即可給予益生菌。益生菌是腸道內的好菌,可以幫忙對抗腸道內的病原菌。此外適量的益生菌存在,可以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讓免疫系統變得更好。 ●避免高熱量油炸類食物,少吃含糖食物:糖會降低白血球的活力,削弱其對抗細菌的反應。油炸食物也會減弱免疫功能,增加體內發炎反應,及過敏疾病的發生機率。 ●均衡且充足的營養:小孩正處於成長發育階段,但消化功能未成熟,又較易偏食,以致缺乏營養素,導致抵抗力降低,所以均衡且充足的飲食是很重要的,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或補充維他命,並給予充足的水分,可以提高體內的抗氧化功能,強化免疫系統。 ●按時預防接種:接種疫苗可使孩子對許多會產生嚴重後遺症的傳染病產生免疫力。正值禽流感威脅的時候,也建議6個月以上的小孩施打流感疫苗。 ●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對生長發育階段的兒童來說,是積蓄體力、增強體質的最佳方法。 ●鍛鍊身體:運動可以增進食慾,使孩子攝入足夠的營養。新鮮空氣和陽光,對全身各系統的發育,以及新陳代謝都有幫助。 ● 勿過度保護: 不要過度保護小孩。許多父母給小孩穿太多衣服,反而造成體溫過高,影響健康。適當的接觸外在的環境,讓小孩適應環境的變化,以免天氣一冷就感冒。 ●做好個人衛生及環境衛生:養成小孩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避免人多擁擠的環境,避免二手菸及空氣污染。 ●不需刻意進補:許多家長常因為小孩感冒,而刻意為小孩進補,其實這是不必要的。一般進補的食物都是高熱量、較油膩的,反而增加腸胃負擔。其實只要不偏食,很少會營養不良的。 ●讓孩子的身體產生對抗感染的能力:一般小孩的成長過程須經過上百次的各種感染,每次感染都是對免疫系統的磨練,讓免疫功能成熟。所以小孩一般的感染不需過度操心。 ●避免成為過敏兒:過敏兒的感染機率較高,若是過敏高危險群的兒童更要留心。 (本文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