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Booklady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心情隨筆]日本大地震 在告訴我們什麼?by 朱延智

2011年03月14日
公開

這篇文章和我的信仰有關, 若您願意往下看, 我的禱告是願慈愛全能的神, 保守您有來自主裡的 平安~ 今天收到的每日靈糧上的文章. 聖經上說除非 神允許, 神的兒女的一根頭髮都不會掉 (是的, 有時候掉很多頭髮可能對我們也是好的). 願人人認識天父的慈愛, 依靠祂大能的膀臂,求 神復 興日本, 施恩憐憫日本!May God bless Japan! 日本大地震 在告訴我們什麼? 作者:朱延智   日本大地震跟海嘯,從電視不斷傳來,令人怵目驚心的畫面。而且根據日本NHK引述警方的說 法,死亡人數,恐增至10000人。這樣大的一個災難,到底在跟我們說什麼? 以往的大震,無論是海地、智利、清海、紐西蘭,都離台灣很遠。但這次不同了,就在台灣 旁邊,所以台灣的人心,很被震撼!我認為 上帝在告訴我們:無論我們在學校、或在職場,這都 是自己的「小世界」。就好像大地震、大海嘯來臨前的日本,每個日本人都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忙碌。可是當大災難來臨時,「小世界」就完全被迫改變了。 親愛的朋友,大地震是否在日本發生後,就不再有了?聖經啟示錄告訴我們,末後的地震 ,比這個更嚴重。但是親愛的朋友,您不要害怕!儘管世界都握在「惡者」的手中,但在主裡有平 安。要如何在主裡呢?首先要認罪悔改 。「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當您認罪悔改,並把主接 到心裡,祂就是您的救贖主,死已經不能再威脅我們。盼望您能速速打開心門,讓主耶穌成為您, 永遠的救主。 聖經: 聖經:「除祂(主耶穌)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 著得救。」 ** The End **

[好文轉貼] 三餐與牛排 By 顧美芬

2011年01月17日
公開

三餐與牛排 作者 顧美芬 我們家裡有三個小孩,老三出生時,我們常常叫她「小寶貝」。為了不使另外兩個人傷心,老二就 叫「中寶貝」,老大叫「大寶貝」,還有一個是「老寶貝」,他們都叫我「媽咪」,並且他們給我 一個封號—「超級大寶貝」! 有一次,當時九歲的老大對我說:「媽咪,妳可以再和我一起做蛋糕,像小時候一樣嗎? 說不定 等妹妹長到我這麼大,你就不會太忙, 就可以了吧?」 那時我聽了很難過,為他的懂事,為他 的耐心(他本是心急的孩子)而心疼。常常,孩子們一直在等,等哪一天父母不忙了, 可以重溫小 時候記憶中,和父母一起的溫馨時光。 寒假中,我們花了幾個早上買齊了做蛋糕的各種材料,終於又像他小時候一樣,你加一匙糖,我加 一杓麵粉地,合力做了一個蛋糕, 等烤好了,他吃不多,喜歡的只是過程。 有一個孩子,常常問父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 父親說:「週末吧!」到了週 末,孩子早早起床,卻看到父親正要出門, 還把高爾夫球具放進了車子。孩子一直等,等到了傍 晚,父親回來了,孩子說:「爸爸,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釣魚?」父親說:「我加了一天班,太累 了,明天再說。」但是,明天又明天,這明天一直沒有來。孩子長大了,老父親說:「什麼時候我 們一起去釣魚吧?」孩子說:「對不起,爸爸,我現在很忙,要加班,要照管一家大小,還得去學 校開家長會。」 現在世界上的觀念,說時間的質比量重要,就是所謂的優質時間(Quality time) ,就是不在 乎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而在乎和他一起做什麼。其實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理論。道生博士 (Dr. James Dobson)舉了一個例子。(他是在美國提倡注重家庭的基督教領袖,著有「管與 教」等書,銷售超過一百萬本。)有一個人去吃牛排,等了半天,餓極了,終於侍者端上來一塊小 小的牛排。「怎麼這麼小?」「這是最上等的一種牛排。」「可是我吃不飽。」 我們的孩子需要品質好的食物,但固定,足夠的三餐更重要。我們不能整天不在家,然後給孩子十 分鐘的優質時間,就認為他會滿足了。優質時間,是他興沖沖放學時,你在那裡聽他說得興高采 烈。優質時間,是他心情沮喪地回家時,你在那裡傾聽,安慰,鼓勵。如果錯過了,等我們有空 時,問他「今天過得如何?」他只會說「還好」。寫了許多詩歌包括「因祂活著」的作者Gloria Gaither說,她父母做得最好的一件事就是「在場」。你知道一個孩子做錯事,最壞的結果是什 麼嗎?就是沒有被抓到。當我們常常在孩子生命中「缺席」時,會有什麼後果? 我們家有好幾年實行的一項「優良傳統」,就是和孩子「單獨約會」。每個孩子每三個月有一天是 屬於他的特別日子,和爸爸或媽媽做他選擇的事。譬如老大和爸爸去清華吃飯,然後下盤棋;老二 和我買張月台票,在火車站看火車,他會不捨地說,「再看一列自強號,一列復興號,一列莒光號 就走!」老三可能是爸爸帶去吃個冰淇淋。雖然有三個孩子,我們希望他們覺得自己是父母眼中 「獨一的嬌兒。」這些是親子間的優質時間,但每天看似平淡的時光,「量」的累積更重要。偶而 的一餐牛排不能取代每日三餐。 每過一日,孩子就像一塊磚一塊磚地被建造起來,我們讓誰來做這樣的工作?當建造不好,要拆是 很痛苦的事。有一個人發現孩子學了保母說話不誠實的毛病,要改掉這習慣是很不容易的。有人 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六個月;也有人說,一個行為造成一個習慣,一個習慣造成一個個性, 一個個性造成一個人生。每一日都何等重要。我們所花的時間,構成我們的生活,也為孩子的人生 奠基。 有一位教育家說,要一天四次擁抱你的孩子。我盡量提醒自己,孩子說話時專心聽,也注視他們的 眼睛。常常,就在這專注的時刻,心中湧起對他們的愛,就會自然地抱抱他們。擁抱,親吻,稱 讚,鼓勵,這些永遠不嫌太多。一個孩子心中的愛槽注滿了的時候,他只會把愛流露出去,而不是 成為一個〝give me, give me〞(給我,給我)不滿的孩子。四年級的老二上學期得了五育獎及 模範生,但最讓我們欣慰的是老師給的評語:「謝謝你對xx同學的包容和幫助。」 前美國總統布希夫人,在衛斯理女子學院畢業典禮上致詞:「等妳們到了我這個年紀,你不會因為 失去一筆生意,或少了一個客戶而後悔,但妳若沒有花時間在丈夫孩子身上,妳會悔恨不已。」 有一個母親在孩子的房間,一直說:「我還有好多話要告訴你,對不起,我一直都那麼忙。」她一 直說、一直抱歉,最後,孩子放下收好的皮箱說:「媽,何必再說什麼呢,我明天就要去念大學 了。」 一個孩子在我們身邊差不多有十八年,日子很快會過去,我們也有一天要交出成績單。有人說: 「今日地上盡職的母親,就是明日天上最好的聖徒。」放棄作父母的責任,就會失去作父母的權 柄。一個叫不動的孩子,常常也是個心中沒有被愛注滿的孩子。願我們趁還有時間花在孩子身上 時,作盡職的選擇。祝福各位,讓孩子成為我們的喜樂。

陳年往事 之 合唱歲月

2010年12月30日
公開

今年在新竹縣政府廣場舉辦的建國百年升旗典禮, 要獻詩"快樂頌". 一位噗友姊妹放上一段"快樂 頌" (from Youtube) 的影片. 片中, 看到那位Tenor, 嚇一跳, 因為是我認識的人. 大學時期, 學校合唱團的指揮曾帶我到外面參加過一個合唱團. 尤記得當時和好幾個合唱團曾一起 在國家音樂廳演過韓德爾的彌賽亞. 回國後, 發現當年ALTO 的leader 到I C 之音主持節目 了, 每次在空中聽到她的嗓音, 還是會想起那段愉快的合唱歲月! 當年唱彌賽亞時, 我就常有感動, 常常是邊唱邊掉淚. 當時以為只是對歌曲的感動.......離開這 個合唱團後, 即使對合唱之樂仍未忘懷, 但工作, 出國念書, 生了孩子.......參加合唱團的夢就 擱下了......直到在美國慕道時進了教會, 聽到詩班服事的天使之音, 這個小小的夢想又浮出 了...... 感謝主,換到靈糧堂聚會後半年, 我就受洗了. 半年後, 我就進教會詩班服事,如今也快一年了. 因 著這部影片, 我在網路上搜尋一下, 發現當年參加的這個合唱團還在, 而且還很活躍. 而且現任指 揮就是當年的團友, 現在IC 之音節目主持人之一--劉馬利. 心中真是又感動又開心...... 當年 的團友中, 也不乏如今知名的指揮家. 下次有機會, 一定回去聽他們唱! 喔, 跟以前一樣, 這個團 人還是少少的就是了~ ^^ 金穗合唱團: http://blog.yam.com/chinsuichoir/article/1954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