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Jacky媽

日期

#Tag

河濱單車行

2008年11月02日
公開
31

為了避免行程中榨出番茄汁來(ㄟ那個...女生知道的嘛!) 跟朋友相約的單車行延至今日 今日的單車大隊成員 Jacky、Paula、Tony、Gary、Winni、Vicky、Annie、Miffy、妞妞、甜甜 一行人來到彩虹河濱公園要追風 不料才要上路 頭頂上竟有大片烏雲來罩頂 不會吧一"一 雨就這麼滴落在每個人身上 大大小小爭相躲進租車站、路樹旁 等著等著 雨勢不見停歇 發呆不是辦法 管他三七二十一出發再說 但騎著騎著竟打起哆嗦的冷咧 集合地活動廣場送的幾條頭巾 嘿嘿!!將將好變身為淇淇的防寒袖套 奮力逃出烏雲的魔掌後 我們終於可以悠哉踩著踏板往前邁進 河濱的路段好騎得很 不用擔心年紀小的女孩們騎不動 只是怎麼也追趕不上早一步出發的3個追風少年兄 都忘了要跟孩子約法三章 遇岔路得停留等候 原來阿 搞了半天 幾個男生是讓草坪上的棒球比賽吸住目光 怪不得互相沒看見 中繼站來到內湖運動公園 孩子們忙著攀岩去 媽媽們懶得動手動腳 嚼舌根動起嘴吧來了^^ 回程中 老公的車子換我騎 自己滿身汗跑步回到租車處 因為兒子的20吋越野車讓我騎到破輪啦 只好先把車子丟路旁 回頭再直接開車去載 這台舊車該報廢了 我得趁機好好敗一台好車耶耶!!~~ 這陣子 我們也跟著全民瘋單車 期待月中俱樂部單車網聚 哈哈!~在12月 我們更是要去"環島"唷!~ 這天 以為充飽電的相機電池又罷工 照片...一張都沒拍成@@~~~ https://bb5.babyhome.com.tw/UPLOAD14/269030/289845.102505110.wma

憶往

2008年10月30日
公開
11

我有一個高中時代的好朋友 認識10多年 我們非常要好 一直以來 我們一起熬夜做課業.一起出遊.一起鬼混. 一起交男朋友.一起唾棄男朋友 最後還成了工作上的夥伴一起賺錢 我對她超好 當然她也是 任何大小事第一個想分享的就是她 我們也相互扶持 但是人彼此太好或許不是一件好事 我以為她會懂我 就像我懂她 我也認為她該懂我 因為我們是那麼要好 有一天 有一件事擦槍走火了 電話裡她對我說 永遠都不想再看到我 我真的真的很心痛 一直難過的掉淚與不解 但是當時我並沒有做到百分之百的挽救友情 甚至我也對她對我的態度感到失望 就這樣 我們不再有交集 直到數年後她主動聯繫我 我開心的又掉淚 我們去吃飯.聚會 終於 她告訴我實情 我有了愛情忘了友情 實在冤枉 那時與當時男友再度復合 我以為她能體諒我重視需重新修補的感情 雖然我們談開了 釋懷了 即便還是一樣重視對方 卻怎麼也找不到過去那種 只要眼神交會就能知道彼此 結了婚生了小孩的現在 我們只偶爾通通電話 這個事件也成了我心裡最大的遺憾 朋友間需要微妙的智慧作後盾 我們並沒有對對方做了不可原諒的事 也許一直以來對對方都很好 唯一一次沒有那麼好就變成不好了 就這樣 成為一個導火線 沒有人是完美的 脾氣、毛病、盲點 仰賴相互包容與信任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回到那時 我不會輕言放棄 真的 知音難尋 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雪山隧道_脫困完全手冊 必看

2008年10月26日
公開
18

雪山隧道_脫困完全手冊 必看 雪山隧道長12.8公里 雙向各兩車道 應提早沙盤推演 隧道內遇險脫困完全手冊 萬一雪山隧道遇到爆炸、火警等重大災難,要迅速逃離現場,據估計,只要花 2~5分鐘;就近跑進附近「人行避難通道」,便形同進入安全區域。除非就在洞口 附近,否則千萬不可慌張循隧道方向往前後逃生。 雪山隧道有東行、西行兩座主隧道,兩主隧道間設有橫向人行通道及車行通道, 人行通道每間隔350公尺就有一座 ,車行通道每1400公尺設置一座。 長隧道最怕大火,濃煙及高溫將成致命殺手,近年瑞士隧道火警(數百名旅客死亡,只有往下坡逃離的70多人存活,因有毒濃煙是朝上坡竄升,旅客中有位資深消防員,是70多人的救命恩人),曾出現攝氏 1400度高溫,因此國工局表示,萬一遇到油罐車等爆炸起火,濃煙四起,一定要立 刻棄車,只要2∼5分鐘就可抵達人行避難通道。 人行避難通道設置完善,是救命的關鍵。入口有防火門,內部是獨立空氣系統, 氣壓大於外面隧道,可有效隔絕濃煙、高溫。進入人行通道後就大致安全,然後步 行十餘公尺,下樓梯(約一層樓)即可抵達導坑。導坑位於兩座主隧道中間平行, 位置稍低。救援車輛將前往接應,不必自己走出十幾公里的隧道。 隧道內各角落遍佈260 架攝影機,一發生狀況,具備火花感應、溫度感應、能見 度感應的超級攝影機會鎖定畫面,行控中心立刻透過隧道播音系統指揮疏散,行控 中心也會立即切入警廣頻道,說明災害情況和逃生方式,因此,「進入雪山隧道要 聽警廣」!逃走前,車儘量靠邊,並將鑰匙留在車上,方便救援車輛抵達出事地 點。 如果隧道內大塞車,後方車輛不知前方情況,此時駕駛人可參考每1400公尺設置 一座的CNS可變資訊系統,行控中心會透過文字告知駕駛人前方情況及如何應變, 也切入警廣頻道告知。 隧道內平時靠巨大豎井和抽排系統維持空氣新鮮,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都維持 一定標準,氣流則維持與車行方向一致。萬一濃煙四起,只會隨氣流往前進,可保 護後方車陣人員安全,然後經由豎井從山頂排出。 如果在隧道內遇小狀況,如車輛故障,盡量停放在 每1.4公里設置一處的避車 彎,該處有直通行控中心的緊急救援電話,及攝影機,只要一停放,行控中心就會 發現。萬一立刻無法行駛,則應儘量靠邊,利用隧道內 每175公尺設置一具的緊急 救援電話連絡行控中心。在隧道內發生小型車禍,也應儘量靠邊,監視系統會立刻 發現並通知警員前往處理。 在雪山隧道遇大地震怎麼辦?國工局設施組長李宏徹表示,隧道結構設計很強, 遇大地震反而安全,不必急於逃生,日本阪神大地震雖將隧道口山坡震垮,入口處 也有損壞,但迄今很少聽到隧道結構被震垮案例,因此只要減速慢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