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J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2005年09月26日
公開
66

4D技術直擊胎兒成長--轉貼

4D技術直擊胎兒成長 本文內容取自國家地理頻道《子宮內日記》,節目將於10/7及10/14晚上10時分上下兩集播出。 當精子游向卵子完成受孕的那一刻起,一個奇妙的生命即在女性體內展開!為了解開女性子宮內的諸多秘密,美國科學家特別運用最先進的胚胎鏡與4D超音波技術,將複雜又神秘的懷孕過程全程拍攝,清楚記錄由囊胚轉變成胚胎、胎兒過程及胎兒成長、運動、甚至張眼閉眼、伸舌頭扮鬼臉等諸多有趣且深富意義的畫面。 報導╱林泓瑜 圖片╱國家地理頻道 精子是人類最小的細胞、而卵子卻是人類最大的細胞,進入陰道內的精蟲,會以1分鐘3mm的速度前進,拚命尋找卵子。關於精蟲如何尋找卵子的說法眾說紛紜,最近的研究指稱精蟲具有嗅覺,以驅使它前進完成任務。 剛完成受精的囊胚為單細胞物,從第1天開始持續分裂、2周後胚胎開始成形,3周左右一團靜止的肌肉細胞會形成「心臟」,並在第22天突然開始運作,成為胎兒最早成形的器官。 胚胎初期如蠶豆 由於胚胎仍未發育成熟,因此懷孕初期很容易流產,科學家統計至少有50%的孕婦會流產卻不自知,只當成是一般經期遲來或經血過多。 胚胎到了2個月左右,仍只有1.7公分左右,相當於一顆蠶豆大,不過發育快速的胚胎會於懷孕前9周就完成關於四肢、頭部、肌肉、器官等人體特徵的規劃。 到了12周左右,胎兒的基本輪廓已見雛形,手腳也慢慢從一團肌肉組織中分離,骨骼也變硬,甚至性器官也於此時成形並開始分泌荷爾蒙。不過有趣的是,此時男女胎兒的外陰部幾乎長得一模一樣,差別只在於角度,而這也是醫師此時判斷胎兒性別的重要依據。 18周開始嚥口水 16周左右的胎兒手腳已發育完成,並開始揮舞擺動的「初期胎動」!18周左右,胎兒消化系統差不多發育完成,也會開始吞嚥口水。20周左右男嬰的陰莖和陰囊逐漸變大,從腹部長出來;而24周的女嬰卵巢也開始運作並製造卵子。 此時胎兒腦部完成對身體各部位的控制,開始有自我感官感覺,也開始接受外在刺激,以認識外界。根據實驗發現,此時的胎兒會品嘗羊水、並隨著母親攝取的食物味道、情緒好壞、血壓高低等做出不同反應,科學家認為,此時母親的一舉一動都決定與影響胎兒往後的生理與心理發展。 差不多同時,胎兒體重迅速增加,並開始對外界的光線、聲音會有明顯的反射動作,32周的胎兒更會開始作夢,據說這有助於刺激腦部發展。而最後運作的器官則為「肺」,必須等到嬰兒離開羊水呱呱墜地之後,才會迅速開始運作,供應自身所需的氧氣。 分娩的時刻到來,嬰兒會在其母親子宮不斷收縮下被擠壓而出,離開羊水後的嬰兒肺部第一次灌入大量空氣,展開自行呼吸維生的工作。 PS.星期假日還有重播

2005年09月25日
公開
11

搶車位

  去旗津回程時,經過家附近的家樂福,就想說要去買一些用品,不過當時候車很多,大家都來來回回轉了幾圈找停車位,好不容易在我們直行的車道中,看到左轉車道中的第二個停車格有一台車開出來(那時那條車道只有我們一台車和我們後方一台車),不過因為超出左轉車道一點點,所以必須稍微後退一下才能左轉進入那條車道中,而且會因為"連幸"的時間而影響到後方車輛,於是爸比就把車再往前開一些,好讓車車靠邊邊一點,讓後方那台車先過(結果又耗了一點時間),接著爸比正準備倒車入庫時,後方車子又接續來了,不得已爸比只好停住讓後方車子先過(好多輛,不過他們都知道爸比要停那格所以都識趣的開走了),但因為媽咪怕車位怕搶走,於是就下車佔位子,沒想到因為車子一台一台的過,就在這個時間點上,媽咪看到另一台白色車子就從那條左轉車道的另一邊倒車進來,那是條單行道,照理說他根本是不能那樣倒車進來的,真的很"雪特",媽咪就故意站在車位上不肯讓位,而那個車主竟也很故意的一直倒退到快撞到媽咪,媽咪忍不住發火,就是固執的裝做沒看到,一步也不肯退,最後那個駕駛(是男的,旁邊是坐個女的,後面還有小孩)下車,媽咪忍不住先發火說:「你在那邊時沒看到我們已準備停這個車位很久了嗎?」那個機車男說:「很久了喔?是多久?有我久嗎?」我咧∼說那什麼話,明明在另一邊就看到爸比的車準備停進來了,大家都識趣的走了,就只有他還故意趁爸比在讓後方車先過的時間從另一邊倒車進來,到底懂不懂停車禮儀啊,媽咪我實在是氣炸了,丟下一句:「這位子我們要停!」就轉過頭去不理他,他也沒再說什麼、正準備上車時,爸比的車已倒車進來(剛好跟他車屁股對屁股),爸比的車一直逼到快撞到他的車時才停止(爸比說是看到他在欺負我,於是想警告他一下),而對方還以為爸比要撞他的車還因此站著不動、狠狠的看爸比會不會撞上去(雖然我在氣頭上,但還是捏了把冷汗),後來見爸比車子不動了,那個機車男才上車,但並沒有馬上開走,還停了大約15秒左右(15秒很久耶∼媽咪也在考慮是否要讓步,因為那樣很難看),後來那個機車男就把車子開走了,實在是很雪特!不過沒想到搶車位那麼丟臉的事也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2005年09月24日
公開
10

西裝&奇比酷酷操

  今天和蓁蓁的媽咪約下午1:30~2:00到太平洋SOGO採購金安德森的衣服,比起那天文靜的蓁蓁,佑佑就顯的太活潑了^^",在專櫃裡外跑來跑去的,一刻都靜不下來!   借用滿媽咪的生日七折卷,媽咪我和蓁蓁的媽咪共買了近5仟元,剛好可以讓蓁蓁媽咪辦張 VIP,如此一來,又多個人可以互相使用生日卷消費囉!蓁蓁的媽咪幫蓁蓁挑了一些線衫和百褶裙,真的好可愛喔!而媽咪我則幫佑選了一件很紳士的西裝式的背心(原價1,580元,打七折1,106元)+七分褲(原價1,590元,打七折1,113元),兩件就花了媽咪2219元呢!不過金安德森在九月底有VIP換新卡的活動,可以免費獲得200元現金折價卷,不無小抵啦!   好不容易兩個媽咪蝦拼完,將近下午3:00就下樓去隔壁的新光三越廣場,有場YOYO的西瓜哥哥和水蜜桃姐姐帶領大家跳奇比酷酷操的活動,不過等到下午3:40多分還是不見兩位出場,由於爸比晚上還要上課不能久留,而蓁蓁也因為快睡著了,因此我們就打算打道回府,突然看見一個穿著奇比工作服,且正在吆喝大家去轉印奇比貼紙的工作人員竟然是我高中同學,突然想起她正在儀大公司上班,而且她也辦了一張奇比的VIP給我呢!呵∼大家寒暄了一陣,她在我和佑佑的手臂上各轉印了奇比狗狗的貼紙,我和佑佑都是第一次使用,佑很喜歡呢!她還拿了2張給佑,回家媽咪還研究了半天才會使用哩!真糗^^" PS.感謝毅媽媽製作的”佑佑成長日記框”!!

2005年09月22日
公開
13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轉貼

強烈推薦:值得多讀兩遍的好文章! 年逾40歲的朋友,宜裱褙起來細看 ! 未及40歲的朋友,可暫先歸檔,以待來日在職場悔恨時再細看。 明碁電通童文池協理在某研討會中說了一句話: 現今企業和員工的關係可以用8個字詮釋 「企業無情 人才不忠」。 「人才不忠」或可說是事實,因為真的有人就是逐股票而居的那種人,但企業 經營也不得不愈來愈現實,因為: 員工有沒有value?對企業有沒有貢獻?才是企業主心裡的想法。 所以囉,「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只能接受這個事實,並加速提昇自己的能力,才是上策。 如何讓自己成長真的很重要 時時刻刻想想自己是不是只有疲勞而沒有功勞的人。 這年頭,沒有功勞,就只有疲勞。 星期一早上9:30,民生東路一棟玻璃帷幕大樓的12樓,初夏的陽光搶進百葉窗內,照得整個會議室好像過度曝光一般蒼白。 主管們一個個低著頭,只有業務部的胖經理喘著氣說:『老闆, 這一個月大家不眠不休,如期把商品推上貨架,就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大家依舊低著頭,用眼睛偷瞄老闆,只有胖經理還喘,氣氛很像奧斯卡最佳影片揭曉的前一秒。 終於,老闆開口了:『這年頭,沒有功勞,就只有疲勞。』 是囉,年頭變了!在很多老闆眼裡,真的,沒有功勞,就只有疲勞了。 多年前,一位建築系畢業的朋友向我抱怨,他每天在事務所,畫圖畫到深夜一兩點,可是那位高知名度的建築師,卻經常怪他不懂放手給新人做。 他很哀怨地說:『你知道嗎?他對圖有多挑剔,只有我自己畫才能讓他點頭,那些剛畢業的新人什麼都不會,給他們畫,最後還不是要我改得半死,還不如自己來畫,更快一點!』 我把他的心聲轉告那位建築師,年過四十卻依舊有著娃娃臉的建築師說:『我不是不喜歡他畫的圖,而是他已經到事務所三年了,他一定要自我提昇,不能永遠沒有自己的想法。你想想,如果一年後他還是只會照我的要求畫圖,那我何不用一個學校剛畢業的,薪水也省,也不會有那麼多抱怨。』 建築師說到這裡,很無辜地搖搖頭:『我要他找助手,偏偏只要是他面試,比他有才氣的休想被他錄取,結果就像他自己說的那麼慘。』 和賣時間的人相比,賣勞力的人內心往往有更深的惶恐。 一來,他們很怕自己是一個沒有貢獻的人,所以,就會緊抓著原有的工作不放,甚至比一般人更賣力地投入;二來,他們很怕無法勝任更高難度的挑戰,所以,他們常常告訴自己,或告訴別人,現在他手邊的工作是無可替代的,少了他,換了別人只會把事情搞砸。 面對賣勞力的人,老闆不忍苛責,因為他真的很努力;面對賣勞力的人,老闆也不能放棄,因為他內心真的很為公司著想。 可是,面對只會賣勞力的人,老闆也會很苦惱:因為他沒有太多的才能,可是又不能不每年給他加薪;他不懂管理別人,可是又不容易被人管;他找的人不會比他有能力、他面對的競爭者愈來愈年輕。 ( 按:上40歲的朋友,這說的就是你我囉! ) 如果你不想做一個只會賣勞力的人,你一定要知道:只有新進的人能夠僅靠勞力而獲得肯定,只有基層的工作才不需要你用腦力。 如果你想自我提昇,別忘了這年頭的新工作信條:『沒有功勞,就只有疲勞。』 13個值得參考的觀點 1.不要放棄學生時代所學 大概很多人會說:「大學裡學的東西,對現在的工作一點幫助都沒有。」 如果因此就將從前所學拋諸腦後,是很可惜的。人不太可能一輩子都做同一個工作,持續花心力在學生時代所學的學科上,非但不是浪費,在轉職時反而能增加選擇的機會。 2.柔性思考,多角度閱讀 現今職務有細分化的趨勢,在高度專業化之下,大家都竭盡所能加強專業知識,卻造成不少人除了自己的專業之外,其他的事都不瞭解。 3.每星期給自己一個新的挑戰 心理學家表示,換穿新款式的服裝或改變房屋擺設,可以給人新的刺激, 具有「自我啟發」的功效。長期處於安定的環境下,年輕人也會加速僵化衰老。所以每個星期給自己一個新的冒險吧!買本新書、到從來沒去過的地方逛逛,給自己新鮮的刺激與活力。 4.實際接觸熱門商品,思考其暢銷的理由 現今的年輕人可說都是用電視機餵養長大,鮮少關心社會脈動,因此也造成一進入職場就對社會變遷反應遲鈍,迅速邁向老化一途。現代社會的變動速度驚人,若不跟上潮流,就只有被淘汰。對於暢銷的商品,不一定要購買,但應該要感受思考,為什麼它們會暢銷。公司並不是圖書館,只想在辦公桌前了此殘生,那真的就像在養老了,多出去走動走動吧! 5.放假時到熱鬧的地方去感覺時代的脈動 據統計,上班族休閒娛樂排行首位的是「看電視」,佔五成以上,剩下三成的人則選擇「睡大頭覺」。當然在辛苦工作一週後,適當的休息是必要的。 但休閒生活的品質也應該兼顧。趁休假時到百貨公司、聽音樂會等活動,能夠看到許多平常沒有機會看到的各形各色人物,說不定會啟發新商品的構想。 6.利用通勤時間做「定點觀察」 對於廣大的公車族、火車族來說,通勤時間的運用也是一大學問。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發呆或打盹,要不然就是默默忍受擁擠之苦,到公司時已經筋疲力竭。其實,花一點心思,也能在上班途中得到不少意外收穫。尤其每天相同的通車路線,剛好可以做定點觀察,一樣的區域、固定時間的觀察,很容易察覺到一個地方的改變。 7.在星期天閱讀一週的報紙 報紙中有相當多即時性的消息,是吸收情報的重要管道。但每天一部份一部份的閱讀,只是「點」的層面,利用星期天翻閱當週的報紙,對一個議題可以連接起「線」的層面,瞭解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8.看報導不要只看財經新聞 對上班族而言,財經新聞當然是重點必讀,但如果只閱讀單一報紙,視野難免會過於狹隘,因此多翻閱幾份,對磨練自己對新聞的敏銳度絕對有幫助。而其他的版面,體育版、藝文版也應該瀏覽一番,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有利情報。 9.每週閱讀一本書 養成閱讀習慣,能幫助大家在知識爆炸的年代,提昇資訊取捨的能力,在滾滾情報洪流中獲得最有利的訊息。古典文學、世界名著、偉人傳記、學生時代喜愛的讀物,這些看來和工作不相干的書籍,能擴展視野,在人格養成及思考能力上會有很大的幫助。 10.多和不同領域的人接觸 大體而言,我們和能談論相同話題的朋友比較處得來。但事實上多接觸不同領域人,聽聽各行各業的工作概況和甘苦,能給予頭腦新鮮的刺激,活化思考,是培養情報蒐集力的絕佳機會。剛開始工作的新鮮人,在增廣見聞、開拓視野上是相當重要的。 11.至少學習一種外文 有不少上班族在學校畢業之後就和語言學習絕緣,尤其是在非國際性的公司工作,常常會疏於外文上的進修。 以未來的趨勢而言,有潛力的企業一定會朝向國際化發展,不趁年輕儲備實力,等三、四十歲成為公司的中堅份子時才來學習,不但費力,也失去競爭力。 12.每週給自己一段私人時間 上班認真是值得嘉獎,不過一味埋首於工作可是會出現危機!每天反覆於相同的工作中,是否有停下來為這些日子的工作績效、人際相處、家庭關係等等問題做檢討與規劃呢?習慣忙碌可能會讓你變得盲目,每週給自己一個獨處的時間做做心靈的沈澱。 13.不要吝惜自我投資 市面上有所謂「在三十歲前致富」的書籍,或「二十五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的報導,讓一般年輕上班族也開始流行以金錢的累積作為工作的目標,對於進修或旅遊增廣見聞的投資就相對減少。年輕時代儲存的應該是智慧、知識資產,「無形財」的累積才能創造人生最大的財富。

2005年09月18日
公開
10

中秋夜

2005年09月16日
公開
10

百年鳳梨酥

日記內容

2005年09月16日
公開
12

中秋祝福

這是最近收到的可愛中秋祝福,貼一下做紀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秋節快樂 --------------------------------------------------------- ●�〞 <█ �� 燃燒吧∼  ●�〞  <█   ��  燃燒吧∼     ●�〞    <█    ��  火鳥∼∼火鳥!!        ●       █<▁▂▃▄▅▆▇█       /\  動感光波∼BB ! 祝您閣家~中秋節快樂 動感光波∼BB !︿︿” --------------------------------------------------------- 叮噹,叮噹~~~~~~~ ╭??╮ ╭╯ΘΘ ? ╰☉?☉╯ 我來給你 送月餅 了 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了.送你一個月餅, 含量成分:100%純關心; 配料: 第一層是體貼,第二層是關懷, 第三層是浪漫,第四層是溫馨, 中間加層是甜蜜, 保證期限:一輩子; 保存方法:珍 惜, 祝你 時時都開心,天天都幸福,年年都平安,永遠都健康!!

2005年09月16日
公開
23

讓孩子獨立思考--轉貼

讓孩子獨立思考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題目頗大,許多家長感覺無從著手。其實,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首先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美國人就特別推崇孩子的獨立思考。 在美國,我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之一,是黑人笑星比爾·考斯彼(天才老爹)主持的《孩子說的出人意料的東西》。這個節目在讓你捧腹的同時,也讓你深思。 有一次,比爾問一個七、八歲的女孩:「你長大以後想當什麼?」 女孩很自信地答道:「總統!」 全場觀眾譁然。 比爾做了一個滑稽的吃驚狀,然後問:「那你說說看,為什麼美國至今沒有女總統?」 女孩想都不用想就回答:「因為男人不投她的票。」 全場一片笑聲。 比爾:「你肯定是因為男人不投她的票嗎?」 女孩不屑地:「當然肯定!」 比爾意味深長地笑笑,對全場觀眾說:「請投她票的男人舉手!」 伴隨著笑聲,有不少男人舉手。 比爾得意地說:「你看,有不少男人投你的票呀!」 女孩不為所動,淡淡地說:「還不到三分之一!」 比爾做出不相信又不高興的樣子,對觀眾說道:「請在場的所有男人把手舉起來!」 言下之意,不舉手的就不是男人,哪個男人「敢」不舉手。在哄堂大笑中,男人們的手一片林立。 比爾故作嚴肅地說:「請投她的票的男人仍然舉手,不投的放下手。」 比爾這一招厲害:在眾目睽睽之下,要大男人們把已經舉起的手,再放下來,確實不太容易。這樣一來,雖然仍有人放手下來,但「投」她的票的男人多了許多。 比爾得意洋洋地說道:「怎麼樣?『總統女士』,這回可是有三分之二的男人投你的票啦。」 沸騰的場面突然靜了下來,人們要看這個女孩還能說什麼? 女孩露出了一絲與童稚不太相稱的輕蔑的笑意:「他們不誠實,他們心裏並不願投我的票!」 許多人目瞪口呆。然後是一片掌聲,一片驚嘆…… 這是典型的美式獨立思考。 沒有獨立思考的孩子,就沒有獨立性。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就要提供一些機會給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感覺:什麼對,什麼錯,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 有一年,朋友古瑞克的兩個孩子和我們一家去了一趟中國。那天一大早,古瑞克開著一輛小麵包車把我們送去辛辛那提國際機場。 妻子一看到這兩兄妹都穿著短袖和短褲,就大呼小叫起來:「我們乘坐的飛機要跨越太平洋,要在高空飛行至少13個小時。飛機上很冷,穿短袖和短褲怎麼行?」 古瑞克聳聳肩,說是他們母親已經說過了,但他們沒有聽勸告…… 在候機廳裏,妻子叫這兩個小傢夥準備好飛機上穿的長衣長褲,他們沒有「反抗」,只說長褲在箱子底,拿不出來。 飛機升到高空以後,妻子問他倆冷不冷,一個點點頭,一個沒吭聲。妻子請空姐給他們每人多加了一條毯子。 後來回美國的時候,在去飛機場前,我發現兄妹倆都穿上了長衣長褲。 我說:「怎麼樣,這回不穿短衣短褲啦?」 傑西卡眨眨那雙美麗的藍眼睛,不好意思地笑笑。 澤克狡黠地笑笑:「蓋兩條毯子,還不如穿條褲子。」 說起來也很簡單:一個人的冷暖,必須由自己去「感覺」,如果一個人的冷暖涼熱都要父母來「決定」,這個人的生存能力一定很弱。 這也令人想起狐狸媽媽的生存教育。一部日本電影紀錄片,講的是野生狐狸的生活。其中有一幕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一群小狐狸長大後,狐狸媽媽開始「逼」他們離開家。曾經很護子的狐狸媽媽忽然像發了瘋似的,就是不讓小狐狸們進家,又咬又追,非要把小狐狸們一個個都從家裏趕走。看著小狐狸們夾著尾巴落荒而逃,我被深深地刺痛了。多麼殘酷的生存競爭,多麼冷酷的心理斷奶!但是,這又是多麼理智的生存教育啊! 我也當過一回「狐狸媽媽」--第一次「陪」著兒子開車上辛辛那提環城高速公路繞圈,正好碰上狂風暴雨,雷鳴電閃,那可是每一秒鐘都處在危險之中,但我知道孩子的安全感必須如此一秒一秒地積累……等到終於下了高速公路,我讓兒子把車停到一個加油站,父子倆癱在車上好一會兒。但我想,這還是值得的。父母的庇護越多,孩子的獨立性越差,生存能力就越弱。狐狸媽媽早就想通了這一層。人類的理智有時尚不及狐狸。 有關「錢」的教育 與孩子得高分,父母發獎金的做法不同,美國的家庭是孩子做家務,父母付報酬。他們從小就把一些家務分給孩子,並與孩子一起討價還價,定好價錢,給多少錢幹多少活。當然,家務幹不好,也要扣錢。 比如,阿萊西歐博士的小兒子科迪,前年元月剛滿六歲,他承擔了把家裏的垃圾收集後放到垃圾桶的工作。每周的「工錢」是一美元。他家大大小小十幾個房間,十幾個廢紙簍,要一個一個地清理一遍,工作量不小,這一美元也賺得不容易。 有一次,我故意神秘兮兮地問他:「你一共有多少錢?」 他很自豪又神秘地悄聲告訴我:「43美元!」連藏哪兒也告訴了我。 我問阿萊西歐博士:「為什麼不讓他存到銀行裏?」 她說:「我們也為科迪開了戶頭,主要是一些大錢,為他將來讀書儲備的。這些小錢就由他收藏,如存到銀行裏,孩子沒有數位概念,不知怎麼回事。自己拿著,一元一元地往上加,看得見,摸得著,時不時摸出來數一數,幹起活來幹勁大……」 阿萊西歐博士有四個孩子,每個孩子出生時,她都拿出1,000元,為他們分別立了戶頭,然後,在孩子還不懂事時,幫著他們保管各種各樣「屬於他們自己」的錢,即孩子從親戚朋友處所得的禮金、孩子的工作所得、獎勵所得、以及每月父母給孩子的固定投資,等等。 當錢存到夠買一股或兩股股票時,他們就為孩子購買股票。他們的四個孩子從剛出生的那天起,就在證券股票公司擁有了一個自己獨立的戶頭,為自己購買教育基金股票,這類股票享有免稅優惠。日積月累,當孩子年滿18歲時,就可支付昂貴的學費。 如今,阿萊西歐博士的兩個大孩子,一個13歲,一個11歲。他們對自己的銀行戶頭、證券戶頭都了解得很清楚。有興趣時,會對證券公司每月寄來的股票報告從頭到尾研究一遍。當然,說起股票的漲落也很有興趣。 阿萊西歐博士的大兒子暑假當足球裁判,賺了「一大筆」錢。一半被父母「強迫」存到銀行,其餘由他自己全權處理。 第一次當上了「小財主」,他得意忘形,胡亂買了不少東西。後來,他帶自己的朋友來玩時,不小心損壞了家裏的沙發,這必須用自己的錢修復。在付出了一大筆修理費後,他開始懂得應該多存點錢,錢要用在「刀刃」上--如果今後又犯了什麼事,沒有經濟支持怎麼過關? 理財教育是生存教育的一部分。美國學校也重視「錢」的教育,認為這是把孩子從「象牙塔」上「請」回到社會現實中來。我兒子的學校裏還舉辦過幾次相關的模擬社會活動。 一次是同學們自由組合各種各樣的公司,在同學、老師間做生意,看誰能賺更多的錢。這個活動前後搞了一個月,孩子們的「公司」或是白手起家,或是自籌資金。有些五花八門的公司,根本無法在社會上找到原型。比如,有個公司的產品是用糖果餅乾「組裝」成一棵「小樹」,每棵叫價五美元。這個公司靠「生產」社會上沒有的、新奇的「產品」來取勝。 我兒子成立的是一家賣中國字畫的公司;有個印度小孩的公司想做「跳蛇舞」的生意,但由於沒有真蛇可「舞」,只能自己傻跳「人蛇舞」,「看熱鬧」的倒是有,付款的卻沒有,所以沒幾天就倒閉了…… 另一次活動是學校讓幾個班的孩子組成一個「工貿」性質的公司。孩子們各有自己的角色,有當工人的,有當設計人員的,有當管理人員的。公司內部用假錢流通,把個人的工作角色同報酬聯繫起來。 兒子是個設計師,屬於動腦一族,才幹了沒幾天,他就發現公司「分配不均」、「貧富懸殊」:動手的,不如動腦的;動腦的,不如動嘴的(領導)。 還有一次,是舉辦真正的「拍賣會」,學生以自己的成績換算成拍賣的資金,拍賣物都是孩子聯繫各個贊助公司得來的。兒子同一個同學「鬥智鬥勇」,最後得到了他最想要的電子遊戲卡。 美國學校開展的這些活動很注意讓孩子們學習社會上的「生存競爭」的技巧,以讓孩子看到社會競爭的殘酷的一面。這樣,有關「錢」的教育也就隨之進入到另一個層次,即把「賺錢」的行為演義得更貼近生活了。 玩具和「性教育」 「性」本來不是洪水猛獸;沒有「性教育」,「性」才成為洪水猛獸。 在「性」教育上,美國的學校常常有些驚人的舉動,令我這個教育研究者嘆為觀止。 玲玲是我朋友的獨生女,在美國上中學。有一天,玲玲從學校抱回一個頭髮金黃,眼睛碧藍,貨真價實的「洋娃娃」。而且,假娃娃擁有真娃娃的整套裝備:從睡籃到小衣服、小鞋子、尿布、奶瓶,一應俱全。 一開始,朋友覺得很奇怪:玲玲都上初一了,怎麼學校還讓學生玩娃娃?沒過幾個小時,我的朋友就發現:這個娃娃可真不是個「好玩」的玩意兒。它的體內裝有電腦程式,每過幾個小時,娃娃就會放聲大哭,原因有兩個,一是餓了,二是要換尿布了。要娃娃「停止哭鬧」,必須馬上行動,先是查原因:如果是餓,就要把奶瓶放進嘴裏;如果是尿布「髒」了,就得換上「乾淨」的尿布。如果當「媽媽」的想偷點懶,娃娃就會哭個不停。即使是半夜,娃娃也還是按照預訂的設置三番五次地「哭鬧」。 做父親的自認為對電腦很在行,為了讓玲玲能睡個好覺,想改變一下娃娃的程式。誰知,拿著娃娃上上下下地研究了半天,仍不得要領。娃娃到時還是照鬧無誤,攪得全家「貓」犬不寧(美國人不養雞)。 做母親的只得建議把娃娃放到車庫或地下室去,即使「鬧」也聽不到。但玲玲說:「那是虐待『兒童』。娃娃哭鬧了多少次,多少次得到了『妥善處理』,多少次被『虐待』,娃娃體內的電腦都有記錄。如果被『虐待』多了,娃娃還會『休克』甚至『死亡』!」 那天晚上,玲玲被那個「娃娃」鬧得筋疲力盡,狼狽不堪。 第二天,她上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把「娃娃」還給老師,大有「金盆洗手」,從此「退出江湖」的架勢。 玲玲大有體會地說:「自己有個嬰兒一點都不好玩,才當一天『媽媽』都累死人,不要說天天這樣折騰,還怎麼讀書……」 這就是美國中學給初中一年級學生開設的一門選修課,很像我們所說的家政教育,那內容就是:怎樣照顧嬰兒。 開設這種課的初衷很明確:一為傳授科學知識,二讓青少年體驗餵養孩子的艱辛。 美國學校對「性」的問題沒有採取「回避+糊弄」的辦法,而是給學生一個積極的「早孕實習」。看來,讓孩子體驗「早孕」的「恐怖」,才是這門課的「醉翁之意」。它向女孩們發出了一個警告:懷孕,當媽媽,可不像童年時「辦家家」的遊戲那麼好玩。被又哭又鬧的娃娃嚇壞了的「玲玲」們,到了需要面對「要不要懷孩子」的現實問題時,一定會因有過這種「親身體驗」而三思再三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