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毅怡安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與壓力共處-養生修心六要訣,快樂過生活認識憂鬱症!

2007年06月29日
公開
34

與壓力共處-養生修心六要訣,快樂過生活認識憂鬱症! 一、憂鬱症之檢測 世界街生組織針對憂鬱症的自我檢定訂出九項標準: 1.常常感到憂鬱心情不好 2.失去對美好事物的喜好感受 3.睡眠習慣改變(失眠、多夢、易醒、嗜唾) 4.飲食習慣改變(吃不下或暴飲暴食) 5.行為上改變(行為急躁或行為緩慢) 6.情緒起伏垂化大(容易沮喪或脾氣暴躁) 7.感到疲累感,常常提不起勁做事 8.無法集中精神,記憶力衰退 9.常有輕生的念頭出現 症狀符合五項以上並持續兩週以上加上失去對於快樂的能力,在這裡情況之下就有可能得到憂鬱症,應尋找專業醫師診斷評估。 二、憂鬱症的成因與症狀 憂鬱症最主要症狀是心情差,生活沒興趣、悲觀、傷感、做事不起勁,連帶體力差、失眠、注意力不好、沒自信、緊張、呼吸不順有壓迫感,很多病人因而會到處求醫。 得憂鬱症並非個人之選擇,是一件不得已的壞運氣。憂鬱症如同心臟病、肝病、癌症等,是一種「腦」部生病(腦負責心理、智能等功能)的疾病。其成因是「生理、心理、社會」三要素互相作用的結果,與許多個性特質和生活調適是否得當相關。目前已知,不管誘發原因為何,最後都或多或少導致腦部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的功能改變,故其治療與預防亦是「生理、心理、社會」配合效果才顯著,且治癒率相當高。 天有不測風雲,人生亦無法避免壓力與失落,故如何提高對憂鬱症的免疫力才能營造快樂人生。從兒童期我們就需要培養達觀與開放個性,成人亦需要做好心身健康管理,其要訣包括:「認清自己、價值調整、增加彈性、壓力調適、擴大網絡、生活規律」六項養生修心之道。活得老,不如活得好,免除憂鬱,人生會從黑白變回彩色。 三、「說」、「唱」、「作」、「寫」-調適壓力四方法 壓力是誘發憂鬱症的因子之一,只要做好壓力的情緒管理就可以預防失眠、焦慮、憂鬱,而要做好壓力管理,就應從充足的睡眠、均衡的營養、適當的運動、適度的休閒活動及學習放鬆的技巧。 現代人最大致命傷就是「拼」,大家都很拼,卻不懂得喊停,不管是在生氣、或是工作忙得像陀螺一樣,一定要學會「停」,即使是五分鐘也好,這五分鐘可以做腹部呼吸、或做其他可令你放鬆的事都可,可以讓頭腦清晰。 此外,也可以連用簡單的「說」、「唱」、「作」、「寫」作為調適壓力的方法: 「說」:指的是向家人、朋友或專業輔導人員、醫師傾訴心中的壓力     與煩惱。 「唱」:指的是用唱歌或大聲喊叫的方式抒發心中的壓力。 「作」:指的是用作減壓操或運動來紓解壓力。 「寫」:指的是將心中的壓力或煩惱用筆寫下,藉由寫的同時,讓腦     中思緒作整理,思考造成壓力的原因,進而找出問題與抒發     情緒。 民眾若是能學得放鬆及紓壓的方法,就會改善憂鬱、焦慮等情緒問題,而要放鬆就要做到三好:一是睡得好,二是吃得好,三是能正常排泄,只要能做到這三項,日子就會輕鬆得多。早期診斷,勇於治療,近八成的患者初次治療後可完全復原的,專家正確的診斷與評估是良好治療的必要基礎。 看診何處去?可以到「精神科」(或「身心科門診」、「心身科門診」、「心理衛生科」、「兒童心智科」、「婦女身心門診」等),精神科和其他科最大的不同是,其他科是用看病的方法來治療病,但是,精神科看的是 「一個人」,不是一個 「病人」。 精神科是從一個人的身、心、社會三方面下去看,至於生理的方面則和其他科別一樣,是在治病,但是,除了解除患者的生理症狀外,精神科還必須從心理著手,像是心理所造成的影響。 新聞資料來源:文山健康服務中心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轉載~過度換氣症候群

2007年06月25日
公開
36

典型的過度換氣症候群發作時有如狂風暴雨,世界末日! 一位20歲小姐,平日在PUB工作過慣夜生活,日昨於深夜2點與客人喝酒後突然胸悶、心悸、呼吸急喘而被送入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急診室,醫師診斷為過度換氣症候群,經藥物治療後很快改善而返家。 急診科林保方主任表示,在該院急診室,每天都會接獲類似過度換氣症候群的病人,少則三、五位,多則近十位,例如,太太因小孩管教問題,與丈夫大吵架後突然呼吸急促、四肢麻痺、嘴唇麻;也有與同學在唱KTV時突然胸口悶痛、呼吸急促、四肢麻等等。其中甚至有些在別家醫療院所診斷為氣喘,雖然此症發作時看起來很嚴重,但經藥物治療後都很快改善且可返家。 造成過度換氣症候群的原因很多,大半容易發生在焦慮症或恐慌症患者身上,或身處密閉空間(如PUB、KTV…),或喝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或是情緒起伏太大等而導致。這類病人腦部會得到錯誤訊息,誤以為日前處於缺氧狀態而使呼吸肌更賣力作用,造成氧氣濃度升高,二氧化碳濃度不正常降低,血中呈現呼吸性鹼中毒以及暫時性低血鉀、低血鈣,而產生肢體無力及四肢痙攣的現象。 林保方主任指出,遇到過度換氣症候群的病人仍要小心鑑別診斷,應排除有肺部疾病(如嚴重肺炎、氣喘、肺水腫、氣胸、肺栓塞等)或心臟問題(如心臟衰竭、二尖瓣脫垂、心律不整等)或是缺氧、藥物中毒、代謝問題等因素,才能診斷為過度換氣症候群,否則可能忽略了某些致命的疾病。其診斷的方法不外乎病史、臨床症狀以及實驗室檢驗檢查(如胸部X光、心電圖、動脈氣體分析及電解質等),曾有此病史的人很容易再度發作。 至於治療的方法,包括情緒支持及適度鎮靜藥物輔以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使用,再來就是生活的衛教,如作息正常、避免酒精及咖啡等食物,也要避免情緒上的大起大落。以往曾發生過有患者產生類似症狀時,友人建議其拿塑膠袋套頭,如此作法醫師並不建議自行施行。 林保方主任表示,過度換氣症候群發作時,常會胸悶、呼吸喘、四肢麻木而不能動彈,但只要有正確的認知、保持心境的平和、規則藥物控制就能趨吉避凶,防止此症候產生,一旦發生也要請人立刻送醫,以迅速診斷並獲得妥善治療! 新聞資料來源:新竹醫院 本文由【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提供

感冒喝雞湯,細菌黏液最快排出 (轉載)

2007年05月24日
公開
10

感冒喝雞湯,細菌黏液最快排出 (轉載) 美國醫院做試驗,發現它比冷、熱水效果佳 你感冒了嗎?如果是的,就多喝些雞湯。醫學界花了大把銀子和時間,也沒辦法找出治療感冒的良藥。 然而,歐美家庭中傳統的雞湯,仍是老祖母的家傳藥方。 如果根據專家的研究,這道良藥的作用可真超出已經慣於吞藥丸之現代人的想像。 當然, 煮雞湯的配料與方法也很重要。 醫師會要感冒的人多喝熱開水、吃流質食物。 原因是鼻子不通暢,用口呼吸,喪失水分,開水和流質食物都能補充水分。 而「熱」可使疼痛的喉部舒服些,並化解充血的狀況。 同時,細菌學家也證實,熱可以殺死大部份促成感冒產生的細菌。 熱開水當然不能與熱雞湯相比,在蒸煮的過程中,雞湯中的水和脂肪可以保存雞和蔬菜的各種維生素與礦物質。 好了,現在要看看雞湯裡放些什麼?感冒的雞湯有兩種, 一是普通口味 ,除了雞,要放入 胡蘿蔔、芹菜、洋蔥、大蒜。 它們綜合產生的營養素,足夠供應身體所需。 一是辛辣雞湯 ,當然是非常辛辣。 好處是可以消除感冒症狀,如通鼻、袪痰等。雞湯中要加入大量胡椒、辣咖哩粉和大蒜,熱呼呼一碗下肚,眼淚 、鼻涕直流,口、喉和肺部液體快速排出,達到袪痰效果。 事實上,中國、印度、蘇俄等國早已認為辛辣香料和大蒜可以治療感冒。 也許你希望看到一些研究報告,美國著名的西奈山醫院即曾將健康的男女分成三組各十人,讓他們分別喝下冷水 、熱水和雞湯。 結果,喝雞湯的一組在鼻黏膜測試上,是最快將含細菌的黏液排出呼吸器官的,速度最慢的是喝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