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13

日期

#Tag

很傷心的夜晚...

2006年04月15日
公開
35

晚上看了朋友傳給我的網站,有上網的媽媽應該都有看過了吧!! 我還沒看日記的內容,只先看了照片,就是最後的照片,我大概從看到第一張就開始眼淚嘩啦啦的流個不停了~一直到看完所有的日記+照片,我眼前的衛生紙已經堆疊成小山了~ 看完後,趕緊去房間看看抱抱我的寶貝~ 網頁連結在下面,不過在看之前請先準備好充分的衛生紙~ 以下是華視新聞的內容: 寶寶even出生第一天,醫生就診斷他罹患了先天性心臟病,媽媽把和寶貝一起對抗死神的心情,記載在網路上,至今已經有五萬人次上網瀏覽,雖然這些人都沒見過even父母,卻互相鼓勵,聯繫他們的,就是最真實的母愛。 先天性心臟病讓小even來到世上的第一天,就住進了加護病房,小小身體,全身插滿管子。媽媽(簽病危通知,爸爸把我拖出來+第一天從雲端跌到谷底就一直在谷底了)。說是谷底,但是在even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下,讓小even長得比相同疾病的寶寶更健康,他大大的眼睛喜歡看世界,吃奶嘴、玩球、小even開始吃波菜粥,小even的血氧濃度不理想,媽媽開始在網頁上記錄著even成長的每一秒鐘,整個家總是充滿著這樣天真的笑聲。媽媽(他看了爸爸一眼就昏過去)。原本隔天就要動心臟手術,但是小even卻在這天,從此閉上眼。小even做了決定,病房裡是媽媽傷心欲絕的哭聲,媽媽堅持幫他洗最後一次澡,最後一次親親,最後一次抱入懷中,最後一張的全家福。所有的傷心,even媽媽在網路上寫著這樣的日記,昨天幫Even修剪了腳指甲手指甲,捨不得丟,留起來做紀念了,可是忘了留頭髮,今天才想到,趕快去他的枕頭上找,還有什麼可以留的呢?去把他偷回來好了,偷回來藏起來,就可以天天看他了。過去短短半個月來,已經有五萬多人次,上網瀏覽even的文章,小even今天火化,舉辦追思會,但會場上,來了很多素昧平生的人,他們都是相互不認識,但不停打氣的網友,大家一起在今天,送小even最後一程。 even媽媽一早就是這樣,不停的摸著小even的棺木,不停的流淚,大家拉不斷他對寶寶的捨不得。教會朋友一起用白色百合,來佈置追思會。讓大家再看一次小even可愛的模樣。代替八個半月大的even謝謝爸爸媽媽,這影帶就是透過網路的一對夫妻,幫忙完成的。大家都沒見過面,但是都出力,希望小even活在大家心裡。這時的媽媽變得很安靜,眼神不停的看著自己的寶貝,放著影片,他甚至想起身,以為伸手就可以再次摸到孩子。這裡很多朋友,都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看到even,來自紐西蘭這位的媽媽,從EVEN故事中,體會了珍惜生命的可貴。就像這位母親說的,even的離開,讓很多爸爸媽媽,再也捨不得打孩子,越來越珍惜相處的每一天。大家給的擁抱,給的禱告,說得鼓勵的話,even媽媽說他都聽到了,只是他的寶貝,是不是也看到了? 上帝的寶貝-Even 追思影片 華視新聞1 華視新聞2

不錯的轉貼文章-為人父母必讀

2006年04月05日
公開
21

每次回國,我都會為女兒買幾件衣服。但是最近這次,我經過童裝店時,想了又想,沒買。到家,女兒找我要新衣服。我手一攤,對她說;「老爸沒買,因為不知道妳會喜歡什麼衣服。 妳已經六歲,有了自己的看法,所以不如改天,我帶妳去服裝店,由妳自己挑!」 ◎不對也是對!? 隔日,我就帶她去買了衣服。她先不敢挑,非要我幫忙,經過再三鼓勵,才終於下手。 她居然挑了幾件我平常想都不可能想到的衣服 。問題是,她自己挑的,她特別愛穿,穿在身上怎麼看都不對,卻也怎樣看都對。 我發覺,真正的「創意」和「突破」,往往是這樣來的 。如果我們希望下一代能比上一代強,就要給他們空間、給他們自由、讓他們作主。 ◎你的風格在哪裡? 記得我以前在美國大學的國畫班上, 有個美術系的學生,起初上課非常認真,一板一眼照我規定的去做。但是當他學會了國畫的基本筆法,就不再臨摹,而東一筆、西一筆地亂塗。 我當時很為他惋惜, 覺得他如果照傳統方法苦練,一定能成很好的國畫家。幾年之後,我接到他畫展的請帖, 走進會場,才發覺自己錯了。 他對了!因為他把中國畫的技巧,融入了他的繪畫當中。那確實不再是國畫, 卻是「他」的畫!就藝術創作而言,什麼能比表現自己的獨特風格更重要呢? ◎你的感覺在哪裡? 從那天開始,我常想;中國式的教育,在嚴格的管束下, 是不是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感覺?尤其是今天,孩子都少,都寵得像寶。 「你該喝水了!免得流汗太多,上火。」「你該吃水果了,免得便秘!」 「你該吃這個菜,少吃那個菜,因為這菜比較營養!」「你該脫一件衣服了!天熱了!」 「你應該換蓋厚被了,天涼了!」「你該念書了,是不是後天要考試?」 想想看!有多少父母不是這樣叮囑孩子? 問題是,孩子也是人,他難道不知冷、不知餓?不曉得穿衣、吃飯?十幾年這樣「伺候」下來,那天生的本能,只怕反而變得遲鈍了!我們一方面用無微不至、不必孩子操心的方法去帶他,一方面又希望他能成為獨立思考、有為有守的人。這樣的教育,能成功嗎? ◎你敢跟他談戀愛嗎? 更嚴重的問題是,被這樣帶大的孩子,已經失去「作主」的能力;遇到問題, 他不自己面對、解決,卻退到父母的身後,等「大人」幫忙。 連上大學,都可以看到許多「大孩子」, 在比他矮一個頭的老媽的帶領下註冊。 跟這樣的「男生」或「女生」談戀愛,你能放心嗎? 你能確定他說出的話代表他自己,他作的「允諾」必然會實現嗎? 基於這個原因, 我在兒子還很小的時候,就製造機會,要他作主。 他要買電腦,我教他自己看資料、打電話,討價還價。 碰到問題,我要他自己打免費諮詢專線,一項項跟人討論。有時候,他來問我,我甚至故意裝傻;「對不起!老爸不懂!你自己看著辦,自己決定吧 !」我也早早為他開了信用卡和銀行戶頭,存了一筆不算少的錢進去,然後對他說:「如果我發現你亂花,以後就別指望我給你更多錢。相反的,如果我發現你很懂理財,則可能以後把大筆的錢交給你管!」 我發現,他愈獲得尊重,愈會自重。尤其要緊的,是他學會了自負盈虧,也學會了負責。 ◎你的頭在哪裡? 當我念研究所時,有位教授說得好, 「研究所教你作學問的方法,但不教你思考。思考,是你自己的事。」 我覺得這何必等研究所? 當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已經應該教他。 至少我們可以教他怎麼思考,而不直接幫他作答。 每個人有他自己的看法,是他獨立的個人,憑什麼要求人人的答案一樣呢? 只要他思考的方法正確,看法不偏激,又經過他自己的反覆辯證,就應該被尊重。 自己的決定,自己負責, 是天經地義的事! 就算他錯了,失敗了!也是他自己的失敗,必須由他自己汲取教訓。 他有他的世界, 要面對他的戰鬥,再強的父母,也不可能保護子女一輩子啊! 你愈希望他禁得起打擊,愈要教他早早用自己的腳去站立。 一直到今天,我的兒子已經大學畢業, 我還常對他說那句老話: 「這是你的事,老爸不懂。我也有我要忙的,你的頭在哪裡?還是你自己決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