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草莓果凍

日期

#Tag

吃出專注力

2011年06月11日
公開
47

吃出專注力 作者:林玉珮  出處:親子天下根據研究指出,大多數人喝水不足,使得腦力表現低於原有水平。在英國有一項研究發現,在學業成績表現優秀的學童,每天至少喝八杯水... 飲食對健康的重要,古今中外眾所周知。「一個人想要好好的思考、好好的愛、以及好好的睡,那就得好好的吃」。「你和你的腦袋是你吃出來的!」(這兩句話深受提醒--馬姐也說過!) 「健腦食物」(Brain Food)真的有嗎?許多不同的研究也想證明,吃什麼(或不吃什麼)對腦力如專注力、記憶、感知、學習、語言、計畫與決策等心智活動的影響。 影響專注力的神經傳導物質 「專注力是很複雜的身心互動活動,非常消耗腦部能量」。腦的資源與效率對專注力影響很大。 食物與腦力之間的因果關聯目前尚未完全定論,但不容置疑的是──腦細胞要有效率的與其它腦細胞形成神經迴路,非得仰賴如信差般運送訊息的神經傳導物質,目前已發現的神經傳導物質有一百多種,其原料絕大多數來自於我們吃的食物。其中又以乙醯膽鹼、多巴氨、血清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與專注力、記憶力、思考、認知的心智活動密切相關。 乙醯膽鹼,會影響記憶力、隨意肌的運動、行為的控制等,研究發現在阿茲海默症患者的乙醯膽鹼呈現不足或轉化有障礙。富含乙醯膽鹼的主要食物來源:蛋黃、花生、小麥胚芽、肝臟、肉、魚、牛奶、起司,以及蔬菜尤其是花椰菜、甘藍菜、青菜等。 多巴胺,會影響運動、專注力與學習,也會影響情緒,研究指出只要大約一百公克的蛋白質就能幫助你覺得有活力、警覺力以及判斷力。但太多的多巴胺可能會引起精神分裂,太少多巴胺可能會引起帕金森症。食物中的蛋白質可以提供豐富的多巴胺,如奶製品、肉、魚、豆類、豆製品、堅果等。(馬姐提到下午的點心最好是一小把堅果....) 血清素,攸關睡眠、清醒、心情、胃口以及靈敏度,也是腦部產生愉悅感覺的回饋系統的關鍵成分,有助於穩定情緒。缺乏血清素會讓人覺得沮喪,提不起勁。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為腦部提供能量,並提供製造血清素的色胺酸,義大利麵糰、澱粉含量高的蔬菜、馬鈴薯、穀類、麵包等是主要來源。(盡量不選用白米白麵粉等等食材或製物) 若想要維持攸關腦力能量與效率的神經傳導物質的充足濃度,並發揮最大功用,如何攝取富含製造或滋養這些神經傳導物質成分的食物,即所謂的「健腦食物」,已成為提升專注力、記憶力、思考力的「健腦飲食學」的入門必修,其中第一、也是最基本守則:「均衡飲食」。 守則一:均衡飲食,五大營養素不可偏廢 要養成良好的專注力飲食習慣---均衡飲食與定時定量」,蛋白質、醣類、脂肪、維生素以及礦物質五大營養素不可偏廢。 「均衡飲食」聽似老生常談,對現代雙薪家庭卻是當務之急。因為有愈來愈多的孩子成為「外食族」,一天三餐經常依賴外食,許多孩子不是不吃就是胡亂吃。在衛生署一項有關國小學童營養狀況的調查研究顯示,有七成學童營養不良(營養素失衡或攝取不足或過量)。 台北市大同國小一年前開始推動「全腦學習」,並推出「健腦營養午餐」。老師們的主觀觀察表示,「學生學習情緒比較穩定,到教務處接受糾正不當行為的學生也少很多」。 「每周一餐的健腦午餐,最大的意義在於飲食教育,」讓學生知道,這一餐吃進哪些營養成分,對自己的健康與學習又有何關聯?「建立良好的均衡飲食觀念與習慣,可以讓孩子一輩子受惠」。(我認為這一點是在家可以常常做的教導孩子如何選配食材,了解基本的營養原則,而不是逮到機會才說一些經下的報導;如可樂炸雞之類的...) 守則二:早餐非吃不可,而且要吃的對 「一日之計在於晨」,古諺的智慧亙古鑠今。一頓優質健康的早餐,真的可以讓人「贏在起點」。 根據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研究報告發現,早餐進食後十五分鐘,就有增強記憶力的表現。英國的一項研究也指出,在上學之前吃了早餐的孩子遠比那些餓著肚子上學的孩子專注力更能集中。在台北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有吃早餐的學童在學業成績的表現,也比未吃早餐的學童來得好。 高蛋白質再加上含纖維質高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是優質的早餐組合。「早餐要吃對食物」,楊蕊萍建議,孩子的早餐要避免甜食,而多醣類全穀類食物,又比精緻單糖為主的食物如白麵粉製品來得好。因為屬於多醣類食物在人體消化比較緩慢,血糖不會大起大落,可以提供更長時間的腦力能量。 別小看早餐一杯甜奶茶作用,它可能是導致孩子的元氣上天又下地的禍首。雖說葡萄糖是腦細胞主要能量來源,足夠醣類是維持高效率腦力的前提,但含糖量過高的甜食會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同時也激發腺上腺素的釋放,孩子從覺得興奮很快地變得疲倦,注意力大受負面影響。(就是說呢--興奮得很快但是也很快餓得發慌...甜可可奶,及白麵包,甜餅乾都有此作用,胰島素如此經常大起大落--要當心第二代糖尿病上身喔!!) 守則三:營養攝取自天然食物,補充品為下下策 號稱可以提升專注力、記憶力、學習力等「健腦補充品」,但「營養補充品是下下策」。 營養補充品不能取代一餐均衡的飲食,而且一般消費者難以了解營養補充品原料來源,以及製程等的可靠性與安全性,也難以計算飲食加上補充品,是否在某些營養素造成過量。父母如要以營養補充品提升或改善孩子專注力,最好在諮詢小兒科醫師或營養保健專家之後再決定,以免適得其反。 守則四:遠離「三高」餐點 有些醫學或營養專家會建議父母,若覺得孩子過動或有專注力的問題,與其急著治療,不如先檢視孩子究竟吃了什麼?因為很有可能是食物惹的禍,尤其是「三高」食物。 許多研究已證明高糖、高油、高鹽的「三高」食物,不利孩子的成長與健康。高油脂會讓頭腦變得遲鈍、血液變濃稠;高鹽分會使血壓上升造成情緒緊繃;高糖分會使血糖急遽上升又下降;「三高」食物就像孩子腦力的「隱形殺手」。 「『不吃什麼』比『吃進什麼』,對提升或改善孩子的專注力更為重要」,馬蘭中醫診所曾綺華院長迫切的提出中醫另一種觀點。她花了二年時間投入古籍研究,以及先鋒計畫的臨床研究後發現,過動或專注力有問題與孩子的「胃熱」體質密切相關,而「嗜食肥甘」是導致胃熱體質的主因。 「胃熱,那就像孩子的肚子有一鍋熱水在煮」,曾綺華形容,因此父母要幫孩子做的是「關火」,也就是不要吃進會引起胃熱的燥熱食物,如巧克力、蛋糕、冰淇淋、炸雞、薯條。(或許可以對照身邊朋友家庭的情況...長久的音食習慣事會改變體質,特別是幼而影響更甚.....) 守則五:少吃食品添加物 國內外有些研究指出,食品添加物是影響孩子的過動、過敏、情緒以及專注力不足的主因。雖然這些研究沒有做出不容置疑的結論,但許多醫師以及營養師對父母提出共同建議,「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食品添加物少吃為妙」。 一項由英國政府資助的研究計畫發現,孩子過動行為因吃進含有食品添加物的食物而明顯增加,一旦停止這些含有食品添加物的飲食,孩子過動行為就明顯減少。(三高+食物添加物--躁動不安定!食物添加物..太多常見啦!隨便一包便利商店買到的零食都有,好吃的--更多!!) 守則六:多喝白開水或礦泉水 水在人體血液中佔有八成以上,就像輸送系統,把養分輸送到頭腦,也帶走有害物質。俗諺的「水是百藥之王」,不是沒有道理。 根據研究指出,大多數人喝水不足,使得腦力表現低於原有水平。在英國有一項研究發現,在學業成績表現優秀的學童,每天至少喝八杯水。因此希望腦力能高效率演出,除了均衡又健康的飲食外,每天一定要喝進充分的白開水,根據專家建議,至少要喝足二公升的水,頭腦才不會「乾枯」,專注力有源源不斷的能量。(馬姐教我們算的公式是-- 體重公克X0.33=****cc,孩子的需水量也很容易算出來,大家一定要試試,總是需要知道清楚得啊!) 好早餐四要素 孩子吃對了嗎? 出處:親子天下 「好早餐四塊拼圖」 一、主食:土司、稀飯、饅頭等。缺少主食,不但不能減肥,還可能一整天沒耐力、容易累。 二、優質蛋白質:早上最好要給孩子一份優值得蛋白質來源,如蛋、牛奶、豆漿、鮪魚等都是好選擇。而常常被拿來當早餐的培根,雖有蛋白質,但九成是脂肪;熱狗則含太多澱粉,不建議。(火腿香腸---都不好

玩出大能力

2011年06月11日
公開
48

二十世紀以來,圖板遊戲在歐美的家庭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親子之間,透過爸爸媽媽與孩子玩遊戲的過程,刺激孩子對於世界的認識與智慧的增長,專家們認為,圖板遊戲和童書一樣,對於孩子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並且是成長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 說到玩遊戲,爸爸媽媽可能會皺起眉頭想,我的孩子每天都在玩,為什麼我們還要跟他玩遊戲呢?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夠多花時間來學習知識,而就對「學習」的認知來說,台灣許多家長都會直覺得認為,「就是要透過書本,要讓孩子安靜的坐在書桌前閱讀,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這樣的觀念是大大的錯誤。再說教孩子坐下來學習一個小時,遠比和孩子玩一小時的遊戲,困難得多了。因此近年來,許多教育專家也不斷在探討,如何在教學中融入遊戲,或是以遊戲來引導學生學習。 家庭遊戲是所有教育的基石 研究發現,孩子的知識取得來自生活中的,比書本中多得多,尤其是智能正在成長發育的孩子,每天都像塊海綿一樣吸收世界上的新事物,要透過他們活潑的四肢與頭腦,不斷地動作來認識這個世界,並且模仿學習。 由於兒童的學習除了從「聽」、「看」中學外,許多智能必須在特定的情境下由「做」中學。也就是說,透過實際的操作、演練、角色的扮演等方式來體驗、嘗試錯誤,才易融會貫通,讓這些知識形成概念,化為行動,遊戲就符合了上述要件。 在遊戲前先讓兒童了解規則,之後再實際進行遊戲。讓兒童在遊戲時能明確的知道遊戲目標,進而從遊戲過程中,藉由不斷演練、嘗試錯誤,修正策略以達成遊戲目標,完成四肢和大腦的開及發學習。另外,遊戲所帶動的歡樂氣氛,也有助於兒童參與,並且提供兒童與他人互動的機會。 打破遊戲的刻板觀念 大多數成人對於兒童遊戲的刻板印象就是:因為兒童的精力旺盛,所以需要透過遊戲來消耗他們多餘的體力。但若遊戲只是消耗精力,為何生活中常見到有些孩子明明已經玩到精疲力盡,卻還是堅持要玩?為何孩子總是受到光鮮亮麗的玩具、五花八門的卡通所吸引,對於具有互動性和趣味性的遊戲,更是讓他們愛不釋手,一玩再玩。 中華民國圖板遊戲推廣協會理事長陳清華談到,我們不能小看了遊戲對於兒童的意義。若是家長們認為遊戲只是孩子無意義的動作,除了導致遊戲的價值被低估,還會忽略孩子從遊戲中學習的重要性,也限制了家長與孩子一起從事遊戲的機會與時間。許多國外的學者專家更發現,圖板遊戲所蘊含的教育意味,其實是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知識的表徵,在做各種發牌決策、啟動遊戲策略。 遊戲對兒童的幫助 圖板遊戲運用在開發腦力上,具有神秘的魔力,陳清華說,今天剛學會規則的孩子,可能還不清楚每一項規則的意義,但是,玩過幾次以後,他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在這個階段他很清楚他現在的動作,會牽動其他玩家的動作與決策,也就是說「放下一塊圖板拼圖的角度,就可以看出這個孩子的智慧增長,家長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他的孩子是處於被動階段、思考階段、理解階段還是主動階段。」 遊戲行為與認知發展的互動 從認知發展觀點來解釋遊戲,育兒專家認為「認知發展影響兒童的遊戲行為」,所以遊戲行為是了解兒童認知發展的指標。在遊戲過程中,幼兒會將現實世界中的新事物、新情境以及新行為納入現有的認知結構中。也就是說,透過遊戲,幼兒可以練習日常生活中新學到的技巧,使此技巧更為成熟。必要時甚至透過想像去改變現實世界,使它更符合現有的認知結構,例如:幼兒把積木當電話、把竹竿當成馬。因此在遊戲中,認知上的同化作用大於調適作用。 想像力與創造力 國外的研究報告指出遊戲不僅能增進幼兒的情緒發展,更能增加思考的發展,因為在遊戲,中幼兒通常會挑戰自己的觀點,嘗試想像比自己實際發展較高層次的思想或行為。另外,透過創造想像或虛構的情境,也有助於幼兒抽象思考能力的發展。 讓遊戲不只是遊戲 國外學者看到了遊戲的潛力,紛紛投入相關研究來證明遊戲對於學習的幫助。其中引發學者在近來研究的重點,即是圖板遊戲(Board game或稱tabletop game)的應用性。圖板遊戲(Board game)泛指在桌面平台上進行的遊戲。圖板遊戲打破很多家長對於一般遊戲的刻板印象,在圖板遊戲中需要運用策略,邏輯推理能力,或是空間能力、數字概念等,讓遊戲變得如此不同。兒童從中除了獲得玩遊戲的娛樂,也增強了上述能力。 在德國,圖板遊戲是一種極度被重視的遊戲類型,重視程度遠超過世界其他的地區。因此,歐洲有蓬勃發展的圖板遊戲產業,開創出不同其他地區的遊戲。舉例來說,德國出版的遊戲最多,此種遊戲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設計給多位玩家,通常二到五位。 (二)設計給家人,這表示簡單易學連小朋友都能上手,但是其策略性又能引起成年人的興趣。 (三)提升玩家的互動,同桌的玩家都需注意對手的動靜。 (四)不會有玩家被中途淘汰,通常遊戲完結在某個玩家達成獲勝條件。 (五)通常遊戲過程在一到兩個小時,當然還是有較長或較短的遊戲。 (六)繪製精美且附有高品質的配件。 陪玩,釋放出愛與關懷 陪伴,是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一個重要的課題。現代社會的父母雙薪家庭的比例攀高,相對的對於孩子的陪伴時間也就縮短了。許多針對親子設計的圖板遊戲,就是希望可以在短暫的一兩個小時的遊戲過程中,讓父母可以迅速的理解自己孩子的所思所想所為,這也是為何圖板遊戲在20世紀中產階級出現後,也隨之盛行的原因。 在歐美的家庭教育中,無論是童書或是圖板遊戲,都不是家長花錢買給孩子後,就讓孩子自己到旁邊玩的玩具,而是爸爸媽媽陪伴在孩子的身邊,透過念故事、玩遊戲的過程中,瞭解孩子的心靈成長現狀,並且適時的給予正確的引導。 答案並不是只有對或是錯 父母帶領孩子一起玩遊戲,是圖板遊戲設計者的初衷,但是父母的態度絕對不能急躁。遊戲是趣味的,也沒有一定的答案,帶領孩子玩遊戲的家長,一定要除去「贏」、「得分」的刻板觀念。 在遊戲的過程中,重點放在孩子衍生出答案的過程,像是在「拼放」中學習「圖像邏輯」、在從「決策」中學習「投資管理」、在「得分」中學習「資源運用」,孩子如何想比孩子想得對不對重要的多了。遊戲提供了個人社會學習的機會,在這樣的學習中,孩子們可以不必擔心會遭遇失敗。 學習好好玩 玩出大能力 歐美圖板遊戲的設計,讓我們看到了設計者欲透過遊戲傳達更多的概念,或許是數學、或許是歷史、或許是語言表達、或許是反應訓練、或許是策略運用等。 圖板遊戲針對家庭用途的考量,遊戲不再專屬於兒童,也不僅侷限於課後時間。即是希望擴大遊戲的年齡層,讓兒童在成人的帶領下,幫助兒童獲得更高層次的行為功能。學習不再只有傳統的教與學、按表操課的教科書,讓遊戲也加入學習行列中,不管是哪一年齡層的兒童,都可以學習「好好玩」!相信孩子會更能體會「學習」真的好好玩!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聰明寶寶十月號 no.81】

親子天下文章

2011年05月31日
公開
45

摘錄親子天下文章 作者:陳念怡  出處:親子天下Web Only 你家今年也有小小新鮮人嗎?距離暑假,只剩一個月。眼見孩子即將告別幼稚園,成為小一新生,許多父母在欣慰孩子「長大了」的同時,心中不免也掛著幾分焦慮。究竟,從幼稚園跨進小學,孩子要做好哪些入學準備? 你家今年也有小小新鮮人嗎?距離暑假,只剩一個月。眼見孩子即將告別幼稚園,成為小一新生,許多父母在欣慰孩子「長大了」的同時,心中不免也掛著幾分焦慮。究竟,從幼稚園跨進小學,孩子要做好哪些入學準備?父母該如何協助孩子順利適應這巨大的轉換期?日本知名家庭學習法教父,立命館大學教授陰山英男指出,生活習慣是一切學習的基礎。同時,他提供了四樣入學準備的學習錦囊,教父母在家提升孩子的「聽、說、讀、寫」能力,搭建一座銜接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穩固便橋。 幼稚園和小學有什麼不一樣?首當其衝的是,小學上課時間較早。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入學準備就成功了一半。根據小學館最近一期《入學準備》,日本山口縣小野田市小學持續推行「早睡、早起、吃早餐」的生活改造計畫,小學生的學力在短短九個月內獲得明顯的提升。陰山教授強調,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的父母,與其提前送孩子去正音、補英文,還不如先和孩子共同擬定合適的作息時間,養成「早睡早起」的規律生活習慣。 準備一 讀的能力:研究發現,從小是否建立閱讀習慣,是學力差距的關鍵因素。出聲閱讀也能提升孩子的智能表現。孩子能不能學得好,全看他們能不能讀得好。剛開始,孩子是經由親子對話,累積文字語彙量。接著,「一搭一唱」的親子共讀,有助於點燃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藉由每天幾分鐘的時間,父母陪伴學前兒閱讀,並針對孩子有興趣的內容,鼓勵他嘗試唸出聲,就能在無形中打開孩子閱讀的胃口。 準備二 寫的能力:陰山教授觀察,最近寫字端正的日本小學生愈來愈少。他分析,這是因為平時父母過度保護,以致孩子的大小肌肉練習不夠。他提醒家長,不應急著要孩子提筆練寫,而是從生活中增加大小肌肉的訓練,讓孩子自己動手做,諸如:穿脫衣服、綁鞋帶、玩拼圖、搭積木或擦盤子、擦桌子等例行家務,都可促進孩子的抓握能力,為練寫計算立下扎實的根基。 準備三 說的能力:孩子的說話表達技巧,決定了孩子在校的人際關係和溝通能力。陰山教授指出,很多家庭在晚餐時刻任由電視機開著,全家邊看電視邊話家常,但這並不是有效的親子對話。他認為,進行親子溝通時,父母要注視著孩子的眼睛,示範如何在專注中正確表達自己的所感所想。尤其,父母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都是激發孩子主動練習表達的催化劑。 準備四 聽的能力:唯有孩子先學會如何專心聽對方說話,才能夠在日後精進「說、讀、寫」的能力。陰山教授表示,孩子是否能理解對方的話,通常不是「不願意聽」(態度問題),而是因為「聽不懂」(能力問題)。他建議父母從小多提供「轉述」的練習,教孩子用自己的話,描述父母剛說的話,一開始從十個字以內的話訓練做起。等孩子熟練度夠了,可以嘗試練習把聽到的話語,寫下來或畫出來,增加孩子未來理解老師上課內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