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草莓果凍

日期

#Tag

感覺統合訓練

2010年10月10日
公開
41

溜滑梯就是最接近的感覺統合訓練喔! 文�衣瑪 感覺統合這名詞,留意優生育兒的人一定不陌生,坊間許多學齡前育兒機構五花八門的課程內容,寬敞鮮明的教室,琳瑯滿目的教具,主要都是繞著「感覺統合」主軸進行。 感覺統合是什麼?上網查資料,高醫復健醫學系汪宜霈講師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學齡前,小朋友的大腦,可以說是一部處理感覺的機器。這段時期,小朋友都是直接藉由各種感覺,來認識自己的身體和周遭的環境……。」上網讀遍各大專家用詞,用白話點簡單來說,感覺統合就是帶小孩多玩,多給小孩感官、觸覺、聽覺以及肢體上的刺激,總之,多動對小孩是好事。 對全職媽媽或是帶金孫的阿公阿嬤,什麼是親子之間最好的感覺統合活動呢?我的推薦是每天至少30分鐘外出溜滑梯。 社區小公園、大型活動中心中的遊戲室,居家附近的小學,都可以找到小規模有不同遊戲功能組合而成的溜滑梯設備,特別是越幼小的孩子,都抵擋不了溜滑梯的魅力,媽媽或阿公阿嬤們,你只要準備一壺水,留意一下周遭環境安全,用眼睛注意,放手讓小孩玩樂去! 我的小孩開始學走路時,早上時光我例行性帶著他往社區溜滑梯前進,我觀察小孩即便再小,自己都會有對遊戲設備的反射動作,也就是說,用眼睛注意比動手幫忙,更吻合小孩的需要,一次比一次,小孩自己掌握肢體對環境的反射能力逐次加強,從第一次攀爬樓梯,握桿與踏階梯不穩,到最後完成上、下溜滑梯,一歲多的小幼兒每每發出成功挑戰自己的燦爛笑容。 在今日育兒講求專業的潮流下,許多父母花了錢在高級舒適環境下,讓小朋友玩各種設施,然而別忘了,你家附近的溜滑梯,就能讓小孩在最自然的情況下,得到合適的「感覺統合」訓練喔。 此文摘自~自由時報

培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2010年10月01日
公開
58

培養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作者:陳雅慧  出處:親子天下第17期 想幫助孩子,怕是一種剝奪;強迫自己放手,又怕殘忍得不是時候;如何讓孩子自覺特殊、深受賞識,但又不至於是一廂情願的寵溺?家長該怎麼做,才能正確建構、提升孩子的「挫折免疫力」? 四原則建立自信 想要幫助他,怕是一種剝奪;強迫自己放手,又怕殘忍得不是時候;如何讓孩子自覺特殊深受賞識,但又不至於是一廂情願的寵溺?到底家長該怎麼做,除了澄清三大迷思,更需要掌握四大原則,才能正確建構、提升孩子的「挫折免疫力」。 原則一 陪小孩分析挫折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當小孩生病的時候,父母都會注意提醒要他多穿衣服、多吃營養補品、避免吃冰、充足睡眠等。而不會只是空泛的拍拍肩膀說:「你要健康一點喔!」 但是,當小孩面對挫折的情緒時,父母往往忘記用同樣的態度去幫忙。比方說,父母應該陪著孩子了解發生挫折的原因,去找到解決的方法,陪伴多多練習等,而不只是說句:「你要勇敢一點!」 黃倫芬指出,把挫折化為學習必經的歷程,分解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認識覺察」; 第二個階段:「澄清了解」; 第三個階段:「轉化學習」。 當孩子回家後,很沮喪的跟父母說:「班上○○○都不和我玩...」;父母若是回應:「不要理○○○」。 像這樣的回應,就是根本沒有進入「認識覺察」挫折的第一個階段,錯過了從挫折中學習的第一個機會。 父母的回應假如是:「雖然○○○不和你玩,但在媽媽的眼中你是最棒的,你和別人玩就好,不要理他。」這樣的回應,通過了第一個階段,但在第二個「澄清了解」的階段卻又轉走了,因此錯過了一次從挫折中學習的機會。 恰當的做法是,第一個階段,父母以同理心的角度,試著理解孩子的難過心情,幫助小孩認識和覺察到挫折。然後進入第二階段,分析他被同學排斥的原因或試著討論班上受歡迎同學的特質,有哪些特質是值得學習的。接著才能進入第三階段,陪孩子學習,最後內化成為自己的能力。 原則二 接納小孩本性,幫助孩子找到切合實際的目標,「挫折」才顯得有「意義」 多數的都市小孩從小到大,生命的空間和意義只局限在教室裡,很自然,成就和挫折也是被框在這小小的範圍。因為成就的指標受限,能夠受到肯定的機會也變少,挫折也就相對變多。 冒險教育專家謝智謀曾經有一段荒唐的青春少年,他的體會很深:「混黑道的小孩很會忍耐挫折呀,被揍很疼,要忍。只是這樣的忍耐有沒有意義?」生命曾經大起大落的謝智謀說:「當我知道自己有價值,活著可以做很偉大、有意義的事情,這時挫折和苦難就是一種化了妝的祝福。」 父母能幫忙的就是欣賞孩子不同的特質,開拓孩子生命的經驗,讓不同特質的孩子,都可以在不同的領域找到學習的意義。這時,挫折才可能變得有意義。輔仁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吳宗昇有一個六歲的男孩,他常常提醒自己,幫孩子找到「意義」。因為「小孩面對挫折時,是因為他能力不足,無法達到目標,感覺很沮喪。父母應該想想『為什麼要達到這個目標?』」 跟孩子一起釐清、建立合理的目標,才能讓孩子理解,一切挫折的忍受「所為何來」,進而願意接受可能有的痛苦,願意「延宕滿足」。 原則三 學會信任,相信孩子有解決問題的方式和能力 專長青少年治療的心理醫師王浩威觀察,父母對於孩子全部的事情都掌握得鉅細靡遺,會讓孩子感受到背後有張無形的安全網,讓孩子感受雖然父母不在,但出了事父母會扛。若父母有一些不知道、不清楚的事情,小孩就得學習自己一個人去面對,自己才會開始有能力、有信心。 換句話說,父母就算覺得很痛苦,也要學會信任。但是要信任到什麼範圍?王浩威建議:「比你現在可以接受的界線,再多一點。」 小孩每天都會碰到做決定與抉擇的機會。哈佛大學教授布魯克斯強調,當小孩感受到自己有決定權,就比較不會與父母陷入權力衝突,比較可能學會並預料自己做了選擇之後遇到的障礙,並且將過程中的挫折或錯誤視為學習的經驗。 父母從幼兒時期就可以逐漸提供「有限的選擇」:要喝柳丁汁還是葡萄汁?上床睡覺要開燈還是關燈?在幼兒能力和認知範圍內,讓孩子從小就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做決定。 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多和他討論一種問題的多種解決方式,並學習列出每種方式的優缺點及可能後果,引導孩子接受做了選擇之後,必須負擔的「責任」。提前跟大孩子討論,當計畫不如預期,方法不能奏效,該如何因應處置,可以幫助孩子提前預知、準備可能的挫折,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可控制的面向上,而不浪費精神在無能為力的抱怨中。 原則四 找出挫折免疫力的死角 有些挫折顯而易見,但是有些挫折需要父母細密的觀察。這些看不到的挫折往往容易被忽略,成為挫折免疫力的死角。 學齡前的孩子,挫折免疫力的死角是「有苦說不出」。面對挫折時常常情緒失控,比方說大哭大鬧、躲起來。其實這並不一定是因為孩子缺乏面對挫折的彈性,真相可能是他「有苦說不出」。因為語言表達的限制,學齡前的小孩,有些情緒無法清楚表達。因為說不出來,所以只能用最原始的本能哭和鬧來引起注意。若能夠理解小孩是因為語言表達不足,才會轉化成為情緒上的風暴,父母才不會過分焦慮。應該理解小小孩「有苦說不出」的挫折,透過引導和對話找到問題的核心。 國小中年級開始,父母則該特別觀察孩子挫折免疫力的死角是人際關係。尤其是對一些課業表現沒有大問題的小孩,因為這些孩子平常表現良好,父母往往會覺得沒有問題,不必擔心。 為什麼小學中年級開始,人際關係的挫折會浮現?因為在小學階段,從中年級到高年級,許多老師會開始透過分組活動來進行許多課程。有的老師會指定分組,有的老師則讓學生自行分組。這時人際關係不好的學生開始會感受到挫折和被排擠。若沒有及時發現小孩的困境,到了青春期這樣的挫折將會發酵。 家長若只是泛泛的問孩子:「學校都好嗎?」可能也會獲得泛泛的:「很好啊!」家長應該細心的問:「你東西沒帶,都跟誰借?」、「下課和誰在一起?」、「上次跌倒,是誰陪你?」,或和老師多多溝通。 在高中擔任輔導老師近二十年的中正高中輔導老師汪慧瑜觀察,現在高中生會尋求輔導室協助的壓力問題,有六成是人際關係,只有四成是升學壓力。青春期被同學排擠的學生,這種人際關係的挫折,往往會嚴重到讓學生寧願放棄學業逃避。汪慧瑜分析,這些學生往往是同學口中「白目」,也就是「對人際關係不敏感」的人。這往往是因為人際關係的挫折在更小的時候,躲在死角,沒有被發現,因此失去強化免疫力的關鍵期。 這一代的小孩看似比較好命,生活在一個必須用人造環境打造挫折的時代。但是父母若能打破迷思,掌握原則,還是能夠有效的協助小孩強化挫折免疫力,勇敢面對逆境。 http://parenting.cw.com.tw/web/docDetail.do?docId=2950

月亮的變化

2010年09月25日
公開
9

小王子看到天上的月亮問我 麻麻為什麼月亮都不一樣?..(這問題問的真好^^) 這小小孩的觀察力也太好了吧.. 不過麻麻我....想了一下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比較好=.= 爸爸你知道嗎??(向爸爸求救...) 爸爸:因為月亮會轉動(好像解釋有點難懂) 我又跟小王子講那麻麻回家上網查一下好了再告訴你哦! 所以麻麻上知識網查了一下大該了解 還好現在的網路知識很發達^^ 知識網查到的: 我們每天所看到的月亮,它的明暗、位置都不一樣,這種現象稱為 月相的變化,又稱為盈虧。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因為在陰曆初一時 ,月球正好運行到地球與太陽的中間,月球暗的一面正對著地球,因此 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這時稱為「朔」或「新月」;在初七、初八時可 以看見月球東邊暗,西邊亮,這時稱為「上弦月」;十五到十七,月球 運轉到地球的背面,因此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高掛在天上,這時稱為「 滿月」或「望」;二十三日左右,月球的西半部暗,東半部亮,這時稱 為「下弦月」。 月亮以由朔月經上弦月、滿月到下弦月為一週期,這之間的時間剛好是 一個月,因此,月亮的圓缺變化,可以說是由太陽、地球、月球三者之 間的位置來決定的。 發現一、每天晚上的月相都不相同,大部分都是缺一個角。 發現二、大約再過30天後,我又可以看到相同形狀的月相。 發現三、月相跟農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農曆日期 月相特色 初一到十四 月亮由小慢慢變大 上旋月 亮的部分在右邊 十五、十六 滿月,此時月亮最大 十七到三十 月亮從大慢慢變小 下旋月 亮的部分在左邊 由此可見月相的變化是有規則性的 發現四 因為月相的變化是有規則性的,所以我們就可以來預測農曆六月十五,和四月初四的月相了。 六月十五的月相:滿月,因為農曆的十五都是滿月,難怪我們中秋節時,可以看到又圓又大的月亮。 四月初四:月相是上旋月,亮的部分在右邊

文章分享~如何放大孩子的優點

2010年09月22日
公開
11

如何放大孩子的優點 晨曦 編著 出處:放大孩子的優點 一個聰明的孩子,不一定就是好孩子; 一個愚鈍的孩子,也不定是壞孩子; 一個樣子長得標緻的孩子,也不一定是好孩子; 一個長的平凡的孩子,亦不一定是壞孩子。 因為,是不是一個好孩子,並非以智力或容貌來劃分, 而是以孩子的品格決定。 (一)誠實 肯定孩子誠實品格,孩子就會成為一個誠實的人。 相信每個父母,都曾經一再對孩子說過這些話: 「記住,小孩子一定要誠實,不能說謊,爸爸媽媽最討厭說謊的人」, 小孩子說謊大多數原因是做了一件事情,恐怕會遭責備, 所以企圖利用說謊來掩飾,希望可以逃避責任。 孩子做錯事,坦白地告訴父母時,父母應給予鼓勵, 並讓孩子明白,一個人要誠實,不說謊才能夠建立自己信譽; 如果經常說謊,會令人覺得你說的話不可靠, 當你說真話時,別人也可能不相信,到時就後悔莫及了。 (二)有禮貌 孩子有禮貌,有利於他人交往,形成良好人際關係, 因此,家長也要肯定孩子有禮貌品格。 有禮貌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個人修養, 父母應儘早教孩子以禮待人。 (三)有責任感 孩子有強烈的責任感,能得到別人的信任, 這樣長大後才能成為社會有用的人。 (四)積極上進 有些父母太溺愛孩子,事事不讓孩子動手去做, 只要孩子叫一聲,做父母的變馬上去做,以為這樣就是無微不至的愛, 任何東西如果想得到的話,應該要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取。 (五)謙恭 謙虛使孩子進步,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謙恭的品格, 應在與小朋友共同玩耍中保持謙讓, 並在孩子表現良好時,及時表揚。 (六)有愛心 培養孩子的愛心,一方面家長要以生動的事例, 常向孩子進行這方面教育,更重要的是, 當孩子有了這方面的良好表現,應大大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