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草莓果凍

日期

#Tag

轉貼~孩子學會這必備的9大好習慣

2010年02月25日
公開
21

學齡前所養成的好習慣,對孩子未來的影響往往是終其一生的。因此,為了孩子好,父母應該要把握每個學習的機會,讓孩子學會這必備的9大好習慣。 文�高子茗 諮詢�新埔國中幼稚園園長 張蘭玉 自古以來,即流傳著「三歲定終生」的說法,因為在3歲之前,孩子的可塑性最高,如果能在這段時間內養成好習慣,相信對往後的發展將有極大的助益! 禮儀篇 1. 說話有禮貌 嘴甜的孩子總是討人喜歡,說話沒禮貌或沒大沒小的孩子,往往一開口就讓人覺得不舒服,人際關係也因此大受影響。 認識孩子的能力: 如果從小經常被教育說話要有禮貌、什麼場合要說什麼禮貌用詞,到了5、6歲左右,孩子已大致能分辦什麼話該說,什麼話是可能讓媽媽或老師會生氣。 如何教? * 從小開始,父母隨時就要配合情境帶入禮貌用語,例如看到鄰居就教孩子說「早安」、拿了別人給的糖果就教他說「謝謝」等。 * 當孩子說出失禮的言詞,例如笑人家很胖、用指使的口氣說話,家長就應該立即或私底下告訴他,你這樣說話會讓人家不舒服,你應該怎麼說會更好。 * 家長有時該思考孩子的不禮貌,是不是因為大人的表現而讓他有樣學樣。 2. 尊重長輩 父母可以疼愛孩子,但不能讓孩子不懂禮貌、無法無天,從小目無尊長的孩子,長大多半就不會愛護他人、體諒他人。 認識孩子的能力: 得到正確教育的孩子,會感謝父母親或長輩對他的付出及愛心,同時會有敬愛長者的表現,例如看到老人家會貼心讓位、願意幫父母提東西、聽從老師的教導。 如何教? * 教孩子和長輩說話時,要坐好或站好,眼睛應看著對方。 * 看到長輩時,要主動打招呼,有禮貌回應長輩的問話。 * 讓孩子用同理心去體諒大人的辛苦,例如告訴孩子,「你覺得書包很重,可是爺爺奶奶年紀那麼大了,還要幫你背書包,他們也會覺得很辛苦。」 * 孩子會看父母親是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他的爺爺奶奶),從中學習父母親對待長輩的態度。 3. 誠實 誠實,是一個人最基本的人格要求,將來若要成功、要成為受人信賴的人,一定不能缺少誠實這個要件。 認識孩子的能力: 孩子多少都有不誠實的表現,他們並不是刻意為了說謊或騙人,而是希望因此不被責罵或處罰,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了解為什麼要誠實及誠實的重要性。 如何教? * 不要用「騙子」、「壞蛋」等形容詞來責怪孩子,而要讓他知道,父母非常在意他有沒有說真話。 * 孩子初次犯錯時,父母應該主動說:「沒關係,但是你現在應該怎麼做」,與其不停罵他,不如教他解決事情的辦法。孩子有台階下,就不會想要欺騙父母。 * 給孩子改過及認錯的機會,但是必須清楚讓他了解下次不可以再說謊。 健康篇 4. 不挑食 正確的飲食習慣,關係著孩子一輩子的健康,從小打下健康基礎,勝過服用各種昂貴的補品。 認識孩子的能力: 每個人對於食物多少都有個人的喜好,但是要讓孩子理解,想要有健康的身體,就要均衡飲食,少吃高熱量的食物。 如何教? * 利用人體器官圖,讓孩子了解身體最需要的食物,例如吃錯食物,可能會生病或變胖等等。 * 把握機會教育,例如孩子肚子痛時,就可以告訴他,這就是他不吃蔬菜、水果(舉出他不喜歡的食物),所以,肚子在抗議了。 * 讓孩子參與食物的製作,讓他認識各種食物不同的功能及好處。 * 減少讓孩子吃垃圾食物的機會,從小就建立全家人都要遵守的飲食習慣。 5. 良好的衛生習慣 建立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減少在團體生活中受到各種疾病的傳染機會,也能使孩子學會照顧自己的健康。 認識孩子的能力: 一旦好習慣養成,孩子會自動自發的洗手,保持自己的整潔,生病時,也會知道要使用衛生紙擤鼻涕、咳嗽會轉頭、遮口等等好習慣。 如何教? * 幼兒還小時,可能是大人幫著做,例如擤鼻涕、洗手,在做的同時,就應該一邊做一邊教,長大後,就要讓孩子自己做。 * 適時提醒孩子什麼是正確的衛生習慣,並提醒孩子要確實做到。 * 可以利用各種有趣的相關繪本,讓孩子學習書中主角的好習慣。 6. 正常的生活作息 生活作息的規律性,應該從小就建立,家長必須明確讓孩子知道什麼時間該玩耍、什麼時間該睡覺。 認識孩子的能力: 一旦建立良好的規律性,孩子的生理時鐘自然而然就會提醒他吃飯時間、睡覺時間、玩耍時間,孩子就能夠健康的成長。 如何教? * 每天養成固定的時間,進行固定的事情,例如:早上8點起床、晚上7點洗澡、9點睡覺。 * 讓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就專心做一件事,等一件事做好才可以進行第二件事。 * 培養動靜分明的孩子,玩的時候讓他開心的玩;該安靜的時候,要求他要靜下心來,如果能夠遵守,才允許下一次開心玩耍的條件。 生活習慣篇 7. 物歸原位 物歸原位可以節省許多找東西的時間,也避免養成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同時,能培養孩子自己收拾玩具或整理書包的好習慣。 認識孩子的能力: 只要有明確的標示或告知,孩子是可以清楚記住什麼東西應該放在哪裡,同時也能將物品簡單進行分類擺放。 如何教? * 家中物品都有其固定位置,讓人有規則可循的依據。 * 時時提醒孩子遵守用完放回去的習慣,大人自己也應該做到。 * 將孩子的玩具以箱子或抽屜分門別類貼上標籤或照片,讓孩子每次玩過後,可依照類別將玩具放回去。 * 常和孩子一起整理家中某個區域,讓他了解為什麼要分類、為什麼要物歸原位。 8. 自己動手做 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不代表孩子命好,而是可能造成一個發展遲緩、自理能力不及格的孩子。 認識孩子的能力: 3∼4歲孩子其實能做很多事情,雖然做得並不完美,此時,需要家長多教育,給他反覆練習的機會,到了5∼6歲,你會發現孩子幾乎已擁有非常好的動手能力。 如何教? * 由家長做示範,讓孩子跟著做,做不好的時候就協助他一下,但不是幫他做完。 * 要捨得讓孩子遇到挫折、困難,孩子多嘗試就會找出解決問題的技巧。 * 讓他去看其他孩子的表現,鼓勵他學習大哥哥、大姐姐自己動手做。 * 多鼓勵、少代勞,不要把孩子保護過了頭。 9. 愛惜物品 給的太多,孩子往往就不知道要珍惜,長大了,價值觀也容易受到扭曲,可能會認為父母本來就該滿足我,或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而不擇手段。 認識孩子的能力: 讓孩子有機會了解物品製造的過程,從中讓他學習到,每一件物品都是得來不易的。也可以安排某些機會讓孩子知道父母賺錢的辛苦,孩子也會更加珍惜父母的付出。 如何教? * 家長不要看到便宜的玩具就亂買,必須讓孩子知道有多少預算,可以買什麼樣的玩具,下次可能要累積多少零用錢或收集幾個獎勵章才能再買。 * 讓孩子知道被丟棄的玩具,可能會置身在髒亂的垃圾場或被銷毀,激發他的同情心及愛玩具的心。 * 利用停水或停電的機會,讓孩子知道「沒有」的時候的痛苦,而懂得珍惜「有」的時候。 專家小叮嚀 張蘭玉表示,這9大好習慣是孩子在3歲以前絕對有能力做到的,但是,關鍵在於家長有沒有適時的教育孩子,給孩子嘗試的機會。而且,聰明的家長可以多利用一些故事、同儕團體的力量來影響孩子,不要採強迫或責罵的方式,才能有效達到自動自發的效果。 《bobo小天才雜誌》

天馬牧場

2010年02月11日
公開
27

月眉天馬牧場連結 今天要回台南為了不讓小王子一路上在車上很無聊的度過 爸爸就決定帶小王子先到台中月眉的天馬牧場去走走 小王子從小就很喜歡動物,但都是透過平面的動物圖卡認識的 所以為了不讓他只看平面的動物圖卡 今天就帶小王子去看看立體實際大小的活生生動物^^ 天馬牧場的入場費是大人及超過100公分的小孩每人200元 所以全部只有小王子不用錢一人可以拿到一桶飼料 空的桶子回收可以換騎馬或開挖土機等等 入口就有鸚鵡,小王子第一次嘗試拿葵瓜子餵鳥哦 鸚鵡還可以供遊客拍照本來馬麻是不敢啦 不過爸爸一直叫我拍我只好......鼓起勇氣跟它拍一下囉 看起來笑的很自然吧..但其實心裡是怕的要命 超怕鸚鵡咬我的一拍完馬上叫..快..快..快幫我把鸚鵡移走=.= 小王子第一次餵馬跟馬這麼近距離的接觸 經過了河馬區剛好河馬上岸正在享用大家的餵食 有趣的是河馬也很聰明喔~都等到大家全部丟完餵食物後 才把它的大嘴合起來低下頭去慢慢品嚐食物咧 不然一直張張合合也不是辦法嘴巴早晚會.....脫就我看ccc 這隻看起來很像馬對不對??不過它不是馬哦!!是螺子 小王子嘴也張的好大感杰好像在講..阿...我的手..小心..噗!! 羊妹妹算是這些動物裡最溫柔的動物了 因為小王子在餵它吃草時他的吃東西的樣子最溫柔 駝鳥的頸子超長的遠遠的看你手上有好東西 就會伸的很長來吃哦不注意真的是會被下到 因為一轉身駝鳥就己經在你身邊了=.= 這趟天馬之旅我覺的最酷的莫過於就是小王子騎馬跟駝鳥了 小王子還開了怪手挖土機也很酷開始時是他自己操作哦 後來爸爸才上去幫他一起開為了安全起見啦 這隻老龜是活的唷不是標本啦 上面有寫可以騎但限重50公斤以下所以小王子就坐上去囉 總結是這地方真的很適合小朋友 可以認識跟親近很多動物比起在家看動物卡實際來看更有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