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草莓果凍

日期

#Tag

2008年06月27日
公開
10

90%的骨骼成長 在晚間睡覺時間進行

台語有句俗語:「嬰仔眠眠睏,一眠大一吋」, 似乎暗示著小孩睡覺時間,正是他們成長的重要黃金時段, 不過這樣的觀念,可是被現代的醫學研究給證實了, 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的兒童整形外科醫學雜誌(Feb, 2005)的研究報告指出, 百分九十的動物骨骼成長都是發生在晚間睡眠時段, 這也和過去曾經發表關於幼兒成長痛多發生於夜間的結果,相互輝映, 有些兒童會因為骨骼成長快速,而出現肌腱拉扯的成長痛, 部分狀況嚴重的兒童甚至會夜半痛醒, 在傳統醫療中,除非極為疼痛難耐時,需要投與止痛藥來緩解外, 大部分醫師不建議用藥,在順勢療法中,則可應用完全無副作用的 山金車(Arnica Montana 30CH)來獲得緩解。 為什麼白天站立和走動時骨頭幾乎不長大的,主要是因為身體的負荷壓迫軟骨組織, 使得骨骼的成長受阻,這也應證了民間經常說的,成長期過胖的兒童, 不容易長高的原因,因為過多的重力壓迫,反而讓骨骼的成長發育受到影響, 不過幼兒的骨骼成長更重要的是鈣質的攝取,營養師黃蓮恩建議,12歲以下的兒童, 每天至少應該飲用2-3杯的牛奶或含等量鈣質的乳酪及優格。 優酪乳多半只含有半量的生乳及添加水分、香料、糖份、黏稠劑等, 含鈣量只有一般鮮奶的一半,因此並非很好的鈣質來源, 行以牛奶及優酪菌種製作的優格則比較有營養價值, 如果有乳糖不耐症、牛奶過敏或每天無法飲用這麼多牛奶的兒童, 每天應該攝取至少含500毫克鈣離子的補充劑,補充鈣片或高鈣食物可在晚間服用, 對於骨骼的成長,有更多加分的作用。 不過人體每次吸收的鈣劑量上限 大概只有500-600毫克,雖然每天需要的鈣劑量約為1000毫克,不過最好能分2-3次補充,以免因為無發充分吸收而排出體外,反而增加腎臟的負擔。

2008年06月25日
公開
41

轉貼:寶寶語言能力大發現--共玩共讀 自然學語言

文/楊毓菁 一、共玩共讀  自然學語言 先學母語,還是雙管齊下?  6個月大的文文正非常好奇地看著右邊的玩具,忽然,左邊的喇叭發出「a」的聲音,文文馬上轉過頭看向左邊;過一會兒,左邊再傳出「i」的聲音,猜猜看,文文這次會再轉頭嗎? 嬰兒的語音區辨無國界  這是Dr. Kuhl針對美、俄、法、台灣等各國寶寶做的研究,每個像文文一樣6、7個月大的寶寶都能準確抓到母語的音節,聽出語音中的細微差異,甚至對外語的語音差異也都抓得很精準。  「孩子是真正的世界公民!雖然1歲以後才開始講出第一個字,但是嬰兒都在聽我們講話,大腦逐漸形成語言的網絡。」Dr. Kuhl表示,各種環境、文化下的嬰兒就像拿起網子捕抓周遭聽到的聲音似的,在聽的同時,吸收不同的語音。 1歲後失去世界公民資格  問題是,成人就沒有這種好聽力,日本成人無法分辨 /r/ 、/l/ 的差別,因為我們成長到某一階段,就會受到文化的影響與母語習慣的限制。  語音無國界的孩子在幾歲以後,就變得跟大人一樣呢?Dr. Kuhl在美國、日本、台灣寶寶的研究中找到答案。每一國的寶寶語音敏感度在6∼8個月大時都非常好,10∼12個月大後,日本寶寶對外語的語音區辨能力開始走下坡了;由於日語發音裡只有 /r/ 音(らりるれろ),/l/ 則是美語發音,兩個月前聽音犀利的日本寶寶,現在已經無法分辨 /r/ 、/l/ 的差別了!  「12個月大的寶寶開始專注聆聽母語的語音,就接受了母語習慣。」Dr. Kuhl發現各國寶寶的時間點都一樣,台灣寶寶此時更能敏銳辨識中文語音的差異,美國寶寶對其他語言的敏感度也降低了。 共讀共玩 效果加分   玩遊戲可以幫助寶寶學會其他語言嗎? Dr. Kuhl請台灣研究生唸中文故事給9∼12個月大的美國寶寶聽,也帶他們玩玩具;從腦波變化與觀察研究都顯示,他們總共聽到了33000個中文音節,學習效果非常顯著。  「孩子第一次聽到某種語言時,大腦就會分析、分辨與學習語音。」Dr. Kuhl強調,前提是要有人陪他們學習,在自然的共讀或共玩之下,孩子才會學得更好。  這些寶寶如果沒有持續學習中文,之前學的可以記多久?他們9個月大時學得很高興,14個月大時還記得,等到18個月大時就忘光了;不過別忘了,他們只接受過一個月的中文刺激,這樣的成就已經很驚人了! 二、母語互動

2008年06月06日
公開
7

小紅來報到

小紅來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