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鳳鳳胎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小黃瓜的營養成份

2008年04月22日
公開
32

講到減重蔬菜,謝宜芳營養師首推小黃瓜,為什麼呢?「小黃瓜與蓮霧類似,體積大、熱量低、水分多,而且還具有排除水分的利尿功效,還有許多營養素,除了可以減重,對健康也很有幫助。」沒錯,許多食療書籍都相當推崇小黃瓜的良好的減重效果,到底為什麼呢? 水分多熱量低 在小黃瓜瘦弱的身體裡,水分就佔了90%,很驚人吧!而且它的熱量超低。如果妳能在用餐的一開始多吃一些像小黃瓜、芹菜之類的蔬菜,或者先喝點蔬菜清湯,就能容易滿足妳在減重計劃裡失控了的食慾,改變那似乎永遠也吃不飽的胃,接下來,妳就可以少吃一點。 排除體內多餘鹽分 除了高水分並具有利尿功效之外,小黃瓜中的鉀也扮演了促進體內廢物與鹽分排除的功效。有些人的口味較重,導致下半身肥胖,食用小黃瓜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養顏美容 小黃瓜當中的豐富維他命C,具有美白、抗氧化的效果,吃小黃瓜減重,可以讓身材窈窕、臉部白皙。而且,維他命C還可以協助製造副腎上腺皮質素,對於抗精神壓力也很有一套。 抗氧化 除了幫妳美白的維他命C之外,再加上豐富的維他命E,讓小黃瓜抗氧化的功力又增強了好幾倍!尤其在黃瓜的嫩籽裡含有相當豐富的維他命E,下次別再把黃瓜籽挖掉囉! 預防便秘 小黃瓜含有豐富的纖維質,加上本身的水分多多,可以預防便秘、促進體內環保,讓腸道內腐敗物質排出,並可降低膽固醇。當纖維質促進腸胃的蠕動,加快食物與廢物迅速通過小腸,就可以減少小腸對於各種物質的吸收,尤其可以減少小腸對脂肪的消化吸收,減少脂肪在體內沉積的可能性。 減重 小黃瓜中含有一種叫做丙醇二酸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抑制醣類轉化成脂肪,減重功效良好,連減重名醫都大力讚揚! 促進新陳代謝 小黃瓜中有一種叫做黃瓜酉每的物質,含有相當強的生物活性,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清熱利尿 小黃瓜在中醫裡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的效果,如果夏天太熱體溫過高、或是有發燒的情形,小黃瓜都具有改善這些症狀的效果。另外,水腫體質的人也可以利用小黃瓜,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

好文章分享--關於幼兒反抗期

2008年04月07日
公開
40

李駱遜(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副研究員) 家有兩歲幼兒的家長可能常碰到這樣的情形,天涼要給他加件衣服,他搖頭說﹕「不要」;吃飯要他多吃些蔬菜,他也拒絕﹕「我不要吃」,幾乎要他做什麼,都是以「不要」來回應,或堅持自己的意見、主張,令家長生氣,這還子怎麼這麼不聽話?並開始懷疑這麼小的孩子是不是也有反抗期?要不要好好管教?該如何管教? 由他們這樣的行為表現看起來的確有反抗大人意見的傾向,美國人還將這時期孩子的行為稱為「Trouble two」,就表示這是一個麻煩階段的開始。然而,這也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開始。從孩子漸會說話,能以話語表達意念;會走路,擴大行動的範圍;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凡事都感新奇,都想探索、模仿、了解,因此他的小手、小腳、小腦袋整天忙個不停。在此同時他也發現自己是獨立的個體,發覺自己和生活情境的關係,了解自己具有操控環境的能力,逐漸可以獨立自主,亦有想要自主的意志。此外,他們也在了解大人的規範是什麼?試探大人能忍受的極限在哪裡?在此歷程中逐漸了解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 但是限於知識、能力和經驗的不足,一方面有自己的意見,並堅持己見,另一方面卻是心有餘而力未迨,譬如外出時要自己穿鞋子,卻拒絕穿襪子;鞋子又左右不分的穿上,爸媽要他換過來或幫他換,他又固執的非要這樣穿不可,不肯更換。類似的情形經常發生,你要往東,他偏要向西,十分不合作,造成父母親的困擾,親子關係亦緊張。 當孩子常常表示「不要」或和父母親意見相左時時怎麼辦呢?是看誰比較厲害,使對方讓步?或強迫孩子服從,使得孩子大哭大鬧?這樣的處置方式可能都無效,反而使大家都不愉快,也未適當的解決問題。不妨試試下列的方式﹕ 1、當孩子表示不願意的時候就不要勉強,以「我是愛你」、「我是為你好」的想法強迫他一定要接受你的意見。 2、設法了解他拒絕的原因,以及他想要怎麼做,請他說給你聽或做給你看。當孩子無法清楚表達心意時,則可用猜測的方式及示範的動作做給他看﹕「是不是這樣啊?」多試幾次,了解他的想法。 3、提供一些選擇,而不直接拒絕他的想法,譬如天冷要他多穿一件衣服,他可能不願意,但告訴他「你自己去選一件最喜歡的衣服來穿。」他對自己能有選擇權感到滿意,同時也可以達到父母親原先的目的了。 4、當孩子肚子餓了、睏了、生病了、或處於陌生的環境裡,要孩子聽話、合作時比較不容易。因此,如需他的合作,最好避開這些情況,否則會使彼此情緒大受影響。 5、訂定行為的規則,讓孩子知道他該做什麼,或以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引導他去做,而不要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他不應該做的事上,譬如玩得正起勁,拒絕吃飯時,就以較能吸引他的方式說,「熊熊的肚子也餓了,我們請他一起來吃飯,他吃一口,你吃一口,看誰吃的比較多,就會長高高、壯壯的。」 6、以「我們一起來做」的方式,教他如何做,跟他一起做,鼓勵他自己做,做完後給予愛的鼓勵。幫助孩子明白你的期望,從「做中學」中也知道做事的方法。譬如家中新添了弟弟或妹妹,他也會過去摸摸、拍拍,此時趁機告訴他﹕「你也好喜歡弟弟呀?弟弟也喜歡你拍拍他耶,來,我們一起輕輕的拍拍,像這樣,你看他好舒服唷!謝謝哥哥!」 7、建立生活事物的慣例及順序,讓他知道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不要常常變化,當他能掌握這樣的過程,也較容易遵循這樣的過程,而有安全感,譬如睡覺之前要洗澡、刷牙,洗完後換上睡衣,父母親會和他一起看一本故事書,或親親他、抱抱他,再留盞小燈睡覺。   當孩子想要自主,想要自己做事時,在沒有危及安全及健康的顧慮下,應多鼓勵他嘗試,邀請他一起做,減少阻止他的想法。不可有時鼓勵,有時限制,讓他無所適從,也不要為了一己之便,急於替他完成,就可降低他拒絕和不合作的可能性,還可培養他對自己的自信心,照顧自己的能力,走向獨立、自主。

蕁麻疹會因食物引起

2006年12月29日
公開
37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患者身上會出現搔癢性的浮腫紅疹,疹子大多在數小時內消失,但是新的疹子又不斷的在其他部位出現,整個病程通常在二至三週會痊癒,如果持續發作達六週以上的,就叫做慢性蕁麻疹,一般而言,急性蕁麻疹常因藥物或食物過敏所引起,慢性蕁麻疹則可能和一些慢性感染有關。 蕁麻疹的患者最常問到的問題是:什麼食物不能吃?一般而言,會加重搔癢或引起蕁麻疹的食物要避免。首先要了解那些是常見可能會引發蕁麻疹的食物;花生、巧克力、乾果、核桃;雞肉、雞肝、香腸、火腿;芋頭、香菇、筍子、青椒、菠菜、茄子、黃豆、小麥、花生油;蔥、薑、蒜、洋蔥、辣椒、肉桂,丁香、山葵等辛香調味料;水果中的番茄、草莓、芒果、柿子、奇異果、香蕉、酪梨、金瓜;養樂多、優酪乳、牛奶、蛋、魚鬆、肉鬆;食品添加物:例如人工色素(果汁、汽水、糖果)、酵母(麵包、洋香腸、紅酒、啤酒、葡萄、醋、起司、酵母片),零食及泡麵等可能含防腐劑的食品。 1.大家都吃一樣的東西,為什麼只有我會過敏?蕁麻疹是一種個人的特殊體質,所以同桌吃飯的人,可能只有其中一人有對某種食物過敏的體質。 2.我是不是食物中毒?蕁麻疹是食物引起的過敏,所以只有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會發生,而食物中毒是由食物本身的毒素(例如河豚)或是細菌的毒素(例如葡萄球菌)所引起,所以幾乎每個人都會發生,只是症狀的輕重不同罷了。 3.為什麼我以前吃都沒事,現在吃就會過敏?可能的原因包括:食物的新鮮度(例如吃新鮮的海鮮不會過敏,吃不新鮮的就會);還有報告指出,海鮮中的寄生蟲也可能是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因為含有不同的的蛋白質,也就含有不同的過敏原);食物的烹調方式,也許並不是對海鮮過敏,而是對調味料或是使用的油(例如花生油),或是添加的薑、蔥等辛香料過敏;不是對茶或是咖啡過敏,而是對加入的檸檬或是奶精過敏;更有對豬肉或雞肉中殘留的抗生素過敏的可能性,使得探討食物的過敏與否更加複雜。 4.這麼多會過敏的食物,那我是不是什麼都不能吃了?其實上面列出的,只是常見引發過敏的原因,並不是上述的食物都不能吃,而是提醒患者上述的食物是有可能引發過敏的。 為了找出食物中可能的過敏原,推薦患者可以做飲食紀錄,每次發作前二十四小時或最好四十八小時內(因為食物須經消化吸收,所以不一定吃後會馬上發作),所吃的東西都要巨細靡遺的紀錄。如果每次蕁麻疹發作之前,都曾吃到某種食物,就要注意可能是引發的原因,最好暫時停吃該項食物,停止食用該項食物二至三週後蕁麻疹得到改善或消失,再次食用後蕁麻疹又加重或發作,則可以確立該食物和蕁麻疹發做的因果關係。這雖然是一種笨方法,卻也常是最有效的方法。

了解玫瑰疹

2006年09月02日
公開
43

幼兒玫瑰疹是一歲左右小孩常見的感染的疾病,較好發於晚春及晚秋季節;發病時會突然發高燒三至五天,並出現厭食、焦躁不安等現象,高燒退去後會出現疹子,但通常不須用藥治療,等紅疹自行消失即可   也許,有許多家長對於所謂「玫瑰疹」會感到相當陌生;其實它是一項常見的感染性疾病;相當於麻疹、德國麻疹等家喻戶曉的名詞,而「幼兒玫瑰疹」就顯得較沒有知名度了。當醫師碰到這類小病號時,其實心裡是蠻高興的,因為就像他美麗的名字「玫瑰」一樣,雖然帶有刺,但卻不太傷人。玫瑰疹雖然會讓小孩子有發燒現象,但不會帶給小孩不良的影響,且病後不留痕跡,也很少有後遺症發生;如果每個小孩都要生一次病,那麼得玫瑰疹的小孩也許是最幸運的了。   1.主要好發年齡和症狀:在秋末冬初的時候,常可發現許多嬰幼兒身上出現密密麻麻的小紅疹,而且還有持續發燒、腹瀉、食慾不表的情形,然而到醫院經醫師診斷之後,大多是感染了所謂的玫瑰疹,其實家長們也不必太過於恐慌。玫瑰疹一年四季皆可以感染,不過比較起來以晚春以及晚秋兩季最為多見;多發生在五、六個月大至一歲左右的嬰幼兒,而三歲以內的兒童也會常見到。雖然也有年紀更大的孩童在這季節罹患此感染病,不過只能說是少數中的特例;一般而言,玫瑰疹的潛伏期通常是七至十七天。 幼兒玫瑰疹的病源大多數是由一種叫「人類庖疹病毒第六型(Human herpes virus type 6)」的病毒傳染而來;如同許多的疾病一樣,它可以經由空氣、飛沫等傳染途徑,而在密閉的空間內是很容易被感染到的。 被感染的小病人,在潛伏期之後,會無緣無故、突然地發燒三至四天,而且體溫常會高達39度,甚至40度;幸運的是,即使如此高燒不斷,小寶寶並不會因此而有病懨懨的情形,精神、活動力也不致於太差,且一般不會有流鼻水、咳嗽、結膜炎等現象產生。 但是通常三至四天退燒之後,全身開始出現分開不成片的小紅疹子,呈現玫瑰樣的粉紅色;疹子大多自身體開始出現,手、頸部、臉、腳接著也會長,有時候滿臉長得像個大花臉。偶爾,門診中會遇到心急如焚的家長,二更半夜抱著全身長滿疹子的寶貝前來急診就醫;然而醫師總會很放心的安慰父母說:「放心吧!出了疹子、退了燒就會沒事了。」確實如此,玫瑰疹在出疹的同時,幾乎也會退燒了,而疹子在三天內會逐漸消失,不但不會脫屑且不留下任何疤痕,可說是「來無影、去無蹤」,病程就此過去。   2.可能併發症和注意事項:大部份的小病號其實都沒有什麼呼吸道或腸胃道症狀,偶爾有些小寶寶會有食慾不振、哭鬧不安、要人抱的情形出現,等醫師做完身體檢查後多無異常發現;有時也會見到有些嬰幼兒出現上眼皮浮腫、前囟門膨出、或是淋巴腺腫大等情況。嬰幼兒在未出疹子之前,若是有「前囟門膨出、哭鬧不安」,常讓醫師擔心是否為腦膜炎,此時小寶寶若無任何不舒服,醫師可能會請家長注意孩子身上是否會出現疹子;若小寶寶看起來較呈現病容,或家屬過於擔心,可能就要小心是否有腦膜炎了。 大部份的小病人在發病期間可以說都是很好的,並沒有任何併發症情形產生,若是出現併發症,最常見的就是痙攣的發作,也就是出現抽痙的現象;這類痙攣發作大多數是屬於熱性痙攣,和體溫之急速上升有密切關係。這種熱痙攣也不是玫瑰疹特有的,因為許多會造成發燒的疾病也都會造成熱痙攣,一般來說,熱痙姅大多是六個月至五歲大的孩童身上出現;發作的時候,小寶寶會手腳抽動、眼睛上吊,有時嘴唇的顏色會呈現發黑的現象,持續的現象多在5分鐘之內。 但是家長們也無須過於擔心,因為這類熱痙攣一般都是良性的,癒後的情形很好;不過對於家長們而言,小寶寶在發作當時的表現,可能會很嚇人;除了熱痙攣的併發症之外,對於感染到玫瑰疹的小病人,只有極少數的特例,才會有腦部和肝病變的情況產生。其實玫瑰疹是不需要什麼特別的治療,一般只要症狀治療即可,大多數只需要準備一些退燒藥就可以了;若是有熱痙攣病史的小病人,當感染到了玫瑰疹時,家長可以為孩子預防一些抽痙的藥物來作準備一下。 切記,當孩子有痙攣發作的現象時,家長們不可太過於緊張而慌亂,首先應去注意小朋友嘴巴內的異物,勿併發異物吸入,確定之後再送去醫院給醫師診治即可。 3.稍加留意聽從醫師建議:只要得過一次玫瑰疹的嬰幼兒,通常都可以獲得終生免疫,偶爾會二次發作,可是玫瑰疹多為良性的。不過,有許多病毒感染,也會產生類似的病毒疹,只是發燒的長短病程不同,疹子也會稍有不同;許多病毒疹,也沒有特定的名稱,不像麻疹、德國麻疹,廣為大家所熟知。不管如何,大多數的病毒疹都是屬於良性的,家長們不用太過於恐慌,也無需過於擔心;而所謂幼兒玫瑰疹是一歲左右的嬰幼兒,較為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一般在高燒三天之後都會出一些密密麻麻的小紅疹子,疹子消退之後是不會留下痕跡。 此外,在整個病程中,小病號看起來大致良好,頂多出現食慾不振、愛哭鬧,但是孩子的活動力是不會受到影響的,作家長的不必驚慌。除須聽從醫師的建議,稍加留意外,也要注意幼兒是否有熱性痙,姅千萬不要給幼兒任意服用藥物,只要送醫診治即可。

了解熱性痙攣

2006年06月03日
公開
44

何謂熱性痙攣 ? 熱性痙攣顧名思義是發燒時合併出現了抽搐,通常發作多發生在開始發燒的廿四小時以內,特別是前幾個小時,有時甚至小孩前幾分鐘還在玩耍,突然間,發生抽搐後,一送到醫院量體溫才知道小孩原來正在發高燒。熱性痙攣在小兒科是很普遍的現象,但由於它發作突然,及其抽搐的動作:眼球上吊,嘴唇發紺… ,常會令父母親不知所措並留下恐怖的回憶。 熱性痙攣好發時期 ~ 熱性痙攣一般發生在六個月到五歲的孩童時期,高峰期約一歲半左右。一般小孩廿到卅個之中就有一位會有這樣的經驗,在經過第一次發作後,約有三分之一會有第二次發作,而且大部份都在一年以內復發。若是在一歲以前就發生熱性痙攣,則復發的機會較高,約百分之五十在一年內會有第二次發作。熱性痙攣之家族性傾向很大,據學者統計熱性痙攣家族之罹患率約為無熱性痙攣家族的二倍。若父母親當中有人小時候曾有熱性痙攣的病史 ,則其小孩的罹患率將增加為三至四倍。 如何診斷熱性痙攣 ? 熱性痙攣的診斷 ,最重要的是必須排除腦膜炎或腦炎的可能性。其他如:葯物中毒、電解質不平衡、頭部外傷、代謝性疾病、雷氏症候群、慢性腦部疾病等亦須排除掉。所以小朋友在經驗第一次發燒合併抽搐時,必須由有經驗的小兒科醫師詳加診治,必要時必須做脊髓液的檢查,以排除其他病變引起的抽搐。 熱性痙攣是否會有後遺症 ? 當小朋友經驗過發燒合併抽搐後,父母親最為擔心的問題就是小孩腦部會不會受 傷 ?另外就是會不會變成癲癇 ?基本上,簡單型的熱性痙攣,病人抽搐的時間在幾分鐘內就會自動停止,並不會影響腦部正常的功能 ,除非少部份的重積性抽搐,發作時間過長,二、三十分鐘或重覆一再發作,才有可能對腦部造成傷害。另外,熱性痙攣本身並不會造成癲癇,而是癲癇患者有一部分在早期會以發燒合併抽搐來表現。所以 ,當病人診斷為熱性痙攣時 ,應注意其抽搐時間是否超過十五分鐘 ,是否在廿四小時內超過二次發作,或是局部發作或病童本身發展遲滯或有局部神經學癥象等因素,若是這些狀況越多 ,則病人以後是癲癇患者的機率也較高。 熱性痙攣的處理 ~ 熱性痙攣的處理,發作時最重要的是維持呼吸道之通暢 ,但不可強塞任何東西入 病人口腔。任何強迫撬開病人口腔的動作 ,所造成的損傷 ,都大過於抽搐本身所引起的傷害,應讓病人側躺以防嗆到,並清除現場的危險物品。在急診室有時看到父母抱著剛抽搐完的小孩,而父母的手指頭還咬在小孩的口腔內,手指頭強塞進小孩的嘴巴是不必要的。 當小孩成長到五、六歲以上時,腦部功能漸漸趨穩定,熱性痙攣大部份都會消失。抗抽搐葯物的使用與否,須與醫師詳細討論後再決定。 抽搐發作時的處理 : 1.大人保持鎮靜,不要慌張。 2.在旁守護他 ,並清除現場危險物品 ,切勿強行約束或強行打開牙關 ;勿將任何物品塞入口中。 3.讓病人側身躺下或頭側一邊(如下圖),防嘔吐物吸入或嗆到,並解開束縛物,保持呼吸道順暢。 4.留意觀察他的"發作情形": @ 發作前狀態 : 睡覺中或剛睡醒?或遊戲中? @ 有無先兆:發作前會發呆?大哭?大叫?頭暈?麻木感?蟻爬感?閃光?視聽幻覺?聞到怪味道?.. @ 發作時:全身或局部?頭轉向一側?雙眼向上或向左,向右凝視或直發呆?眼睛眨動? 眼球震顫?嘴角抽動?流口水?嘴唇發紺?咂嘴?低啍聲?喃喃自語?意識迷惘或混亂?意識喪失?手腳抽動或僵直?大小便失禁?發作時間多久? @ 發作後:頭痛?頭暈?疲倦?昏睡?單側肢體無力? 5.在意識未完全清醒前請勿離開,勿餵食。 6.請人協助送醫診治。

如何訓練寶寶大小便

2006年04月19日
公開
50

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成熟,能夠控制括約肌,大約是一歲半到兩歲。這時才算是到了可以嘗試訓練他自己大小便的時候。不過,每個寶寶的成長發育有快有慢,有些孩子或許得等到三、四歲以後才漸漸能夠自己來。 寶寶是否準備好了? 這裡有些線索,提供爸媽觀察寶寶是否可以開始他的如廁訓練: ★白天保持尿布乾燥的時間越來越長,至少兩、三個小時沒有問題。早晨醒來尿布還是乾的。 ★會意識到並表現出他想大小便,像是突然停止手邊的遊戲、找自己的尿盆。 ★會自己拉起和脫下衣服,而且也喜歡自己嘗試新的動作。 ★他的自制力增強,像是能安靜聽你說話、自己坐在椅子上一段時間。 ★可以聽懂你的指示或是步驟說明,並模仿大人的行為。自我表達能力足夠。 學自己大小便的時機 最好不是換新環境、初到保母家或上學的時候,也不要選在家有新生寶寶的階段。因為孩子在這些情況下,容易有過多的壓力和不安,訓練的時間會拖長,也會使寶寶失去信心。如果能夠選在寶寶心情輕鬆、爸媽也沒有壓力的時候最好。可以挑天氣較好的季節開始,寶寶穿脫衣服方便,也不會因為太冷而放棄。 教寶寶大小便的訣竅 ★可以在平日做準備,像是當寶寶尿布濕了就馬上更換,也隨時提醒他濕和乾的不同。這樣可以養成寶寶清潔的習慣,並感受身體乾燥清潔的舒適。 ★讓他明白自己正在做的事。當你觀察寶寶脹紅臉、停止活動,知道他正在尿尿,可以趁機告訴他「你正在尿布裡尿尿喔,濕濕的,對不對?」讓他明白自己正在做的事,也知道這些排泄物是出自自己的身體。 ★和寶寶玩扮演遊戲,先陪他用洋娃娃練習,介紹上廁所的程序。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克服恐懼。讀故事書也是一個方法,增強他對上廁所的正面印象。 ★為寶寶選個特別的便盆,最好符合寶寶的身材和舒適感。甚至初期寶寶會穿著尿布坐在便盆上,這也是正常的。爸媽可以在下一次發現寶寶快要大小便了,先將尿布脫下,帶他到便盆坐下,告訴他在這裡大小便很安全。 ★安排固定的坐便盆時間。這可以讓寶寶慢慢熟悉坐便盆的感覺和過程,同時也容易接受這項生活中的新活動。然後才漸漸建立他的如廁時間表。 ★千萬不要勉強。提醒爸媽的是,幼兒控制大變比小便容易,兩歲左右的寶寶會控制大便,但小便則需要較長的過程。從告訴你尿濕、到告訴你他正在尿,最後才能事先告訴你他想尿尿。有時寶寶會不喜歡爸媽在一邊看,或是經常出錯,把便盆四周弄髒,請爸媽不要指責。這可能是寶寶還不習慣這個過程、也可能是他的肌肉控制能力還不夠好,爸媽不要太急也不要勉強。 剩下的,就是爸媽的鼓勵了。寶寶的獨立,也是需要練習時間與經驗的,而足夠的安全感和信心,才能讓寶寶願意放手自己來!

優酪乳、四物湯的療效

2006年02月23日
公開
51

強調一下....生理期絕對不可以喝優酪乳..會產生血塊使的生理痛加劇喔.... ●生理期前喝優酪乳,可治療生理痛還有防骨質疏鬆! 各位姊妹們........愛美又可以顧健康,不錯ㄛ!!不論有沒有用,喝優酪乳都是健康的,不妨多喝,只是女生不要在它很冰的時候就喝喔,切記切記!男生請把這消息告訴你關心的女生們喔!(媽媽、姊姊、妹妹..!) 祝大家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優酪乳因為可以有效調節體內的酸鹼值" 對婦女衛生(就是陰道內的酸鹼值)有很有幫助。中醫說〝十女九帶〞,優酪乳可理療帶下症!喝優酪乳,可治療生理痛! 證言1: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生理痛的困擾,我昨天在自由時報(89.1.5)看到一篇讀者寫的文章,內容說道:她原本也有經痛的困擾,常常痛到每個月都要請兩天的例假,後來她聽朋友告訴她說,喝優酪乳可治療經痛,她就試了這個方法:每個月生理期來之前約一個星期,即開始每天喝200g的優酪乳,喝到生理期來時即不要再喝(因為生理期來時,不要喝冰的),她說她喝第一個月即有效,那一次生理期都不會痛。喝到現在大約半年,只有其中一個月因為沒有喝,又發作之外,每個月生理期都不會痛呢! 另一個朋友的證言: 事實上,喝牛奶會更有效,原因是牛奶中的有鈣,而鈣有鎮定的作用,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睡前要喝牛奶的原因,所以如果妳有經痛的毛病,可以在平時每天攝取800MG的鈣(鈣片4顆或牛奶350裝4盒),經期來前一星期每天1200MG,從此便不再有經痛的問題,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現在她有時忘了補充鈣片,也不會有任何經痛或腰酸背痛的現象。而她母親長年的背痛(更年期過骨質大量流失後更嚴重了),也因吃了鈣片後,從此不藥而癒。 ●四物湯 大家都知道四物湯是女性朋友必備的藥補方之一,但多數人對四物湯的認識,仍有片面之識,有人月經前吃,有人月經後吃,有人一星期吃一次,有人天天吃,到底如何服用才最有效呢?現在我們就來徹底的認識四物湯吧! 四物湯的成份 四物湯最早記載於宋朝醫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被稱為婦人病的聖藥,是補血、行血、活血的主方;方中由當歸、熟地黃、川芎及芍藥組成。 當歸:可減輕經前症候群的疼痛、腹脹、陰道乾澀及憂鬱。 川芎:可抗菌消炎,調節子宮收縮,並抗維他命E缺乏症 (維他命E是抗氧化劑,可能影響內分泌系統,可減輕乳房不適、焦慮及沮喪等 症狀)提升細胞吞病原體的作用; 熟地黃:則可補血強心,幫助滋養。 綜觀全方,不但可滋補血氣,紅潤臉色,更可幫助肌膚光滑,防止老化。 另外,坊間有四物湯方中添加人參及杜仲之產品(參仲四物湯),不但具備四物湯傳統功效,更可幫助抵抗疲勞及消除經常性的腰酸背痛。 四物湯的療效 1.調經止痛、養血疏筋不少女性因月經來潮而無法正常工作,四物湯可幫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塊,並減輕腹脹腹痛,使經血排出順暢。此外,四物湯更可補充鐵劑,減少月經來潮時的貧血、頭暈目眩及經血不出的狀況。 2.滋潤肌膚、防止老化四物湯的方中組成多為溫補的行血劑,若養成從年輕就服用的習慣,有助於氣血通順,不易手腳冰冷,並使臉色紅潤及肌膚光滑,減緩生理機能老化,看起來更為年輕。 四物湯最佳的服用時機及使用方法 醫師建議,女性最好養成從年輕時就開始服用四物湯的習慣,每次在經期乾淨後,就連續服用六天份的四物湯;不但可以減少經痛、經血不出、腹脹等症候群,到老年時生理機能及皮膚也較不易老化,通體順暢自然能遠離癌症入侵。 因此,別忘了,生理期後才是最佳使用時機;且除非某些疾病,否則行經期間並不適合進補,以及服用任何藥物。 另外,平日也可將四物湯與雞、豬肚或鰻魚一起燉煮,是一道對發育中少女及婦女極為有益的美味食補,適合全家人一起食用。 此外,也有人問,男性也可服用四物湯嗎?答案是可以的。 中醫醫師表示,四物湯的組成成份並不含女性荷爾蒙,因此男人可安心服用,對生理並不會造成不良影響,對於男性具有血色素低、臉色蒼白、容易疲勞、指甲或手掌魚際部位發白等血氣不足的情況,都可以每日服一次四物湯,直至症狀明顯減緩為止,再改為偶爾服用。所以服用四物湯並不只是女生的專利哦! 生理期宜食:生理期剛來幾天可以多吃點麻油豬肝,幫助廢血排出。後幾天可以吃麻油腰花。此外麻油炒蛋加九層塔也是不錯的生理期食品。紅豆湯、桂圓湯、八寶粥都是好點心喔,還有酒釀煮蛋也很好。 生理期後期,可以考慮喝一點生化湯(經期喝的,不是坐月子喝的生化湯,問中藥房就知道),可以讓身體髒血徹底排乾淨。身體裡髒血若不排出乾淨,長期累積很容易造成子宮內膜炎、肝病、紅斑性狼瘡等疾病。為什麼女生比男生不容易得肝病呢?據說就是因為每月的經血將身體中的毒素洩乾淨了,所以比較不容易得肝病。

紀念篇-生產過程

2006年01月08日
公開
45

這天是兩姊妹的生日 也就是媽咪的苦難日 我想到生產當時的情況 所以特別寫了這一篇 2005-01-08星期六----生產過程 7:30 起床,肚子實在太餓了,沒辦法~只好把老公吵醒叫他買早餐給我吃, 也因為今天要產檢,想早點去報到,不然每次產檢都等好久哦。 8:30 昨天跟小妹約好了,她要陪我去產檢,老公開著車,載我和小妹去醫 院,老公在車上我們。 9:30 人好多哦,等了那麼久還沒換我們~ 10:00 終於到我了,貫例照了超音波,聽寶寶心跳,還記得醫生還誇我,懷 雙胞胎能撐到現在真不容易呀。醫生問我今天血壓量多少,結果醫生 看我今天血壓竟那麼高,其實我自已也嚇了一跳,真的很高耶!飆到 180,醫生叫我在去外面在量一次,不量還好,一量210,醫生很嚴肅 的說,血壓那麼高很危險,請我到3樓待產室躺著休息一下。 10:30 到了待產室,沒什麼人,只有一間有人,另外還有一個孕婦正走向產 房,準備要生了,看到那個產婦要進去生了,我突然對生產恐懼了起 來,真的好可怕哦~老公在這時打了手機給我,很不耐煩問我怎麼那麼 久,說明原因後就掛了電話。一會護士來幫我量血壓還是很高,有170 ,量好就下去跟醫生報告,看醫生怎麼說。 11:00~12:00 到了診間,還有人在看診,我就在一旁等待,有兩個孕婦都有宮縮的 情形,醫生都建議她們先去吃飯、整理行李、去逛逛走一走,下午在 來待產,看那兩個孕婦露出害怕的表情,我看的就覺得好好笑,小妹 在旁邊對我說,你在笑,等一下就換你生了啦,我還笑笑對小妹說, 屁咧~怎麼可能,我要2月中旬才會生耶!沒想到~~醫生說我的情況非 常危險,希望我能住院安胎或是馬上生產,天呀~晴天霹靂!!我... 我.....根本就還沒有心裡準備,不過醫生又說希望我最好是今天就能 剖腹生產,因為我血壓太高了,又水腫,是妊娠毒血症,我記得我當 時一直跟醫生說可不可以晚兩天,等星期一在來生,一來我還沒有心 裡準備,二來我的生產行李還沒準備好,醫生就開始跟我說妊娠毒血 症的嚴重性,我也打手機給在樓下等我們的老公,一開始老公也是說 星期一,沒想到醫生把我的電話搶了過去,訓了老公一頓,那麼嚴重 了還要等星期一才來生,既然醫生都那麼說了,而且遲早也是要生的 ,只是我提早先把小孩生出來,沒辦法~我只好硬著頭皮上嘍~ 12:00開始 一聽到我要生產了,老公趕緊連絡婆婆、娘家爸媽,當時婆婆還在遠 百買小叔要訂婚時穿的衣服,結果一聽到我要生了,不管三七二十一 ,衣服也不看了,馬上做小黃到醫院,而我馬上被護士帶到待產室, 打了點滴,還吃了降血壓的藥...當時的心情緊張到不行,一想到待會 就去進“屠宰場”了... 12:30 婆婆來了...護士叫老公填寫開刀的單子,之後我的舅媽和表妹也來了 ,我的心情愈來愈緊張,舅媽和小妹一直在和我聊天,想要我不要那 麼緊張,我卻被唸...因為婆婆一直叫我不要說話,叫我開始唸經,拜 託~~我那有什麼心情唸呀。 14:00 接生的醫生來了,告訴我開刀房還有一個人,開完就換我了,這時護士 叫所有人出去,老公留下幫忙...謢士開始幫我刮毛,老公幫我換衣服。 14:20 輪到我了,護士幫我拿點滴,此時的我已經不知道什麼叫害怕了,想到 待會就要和寶貝們見面,心裡有些許的喜悅,而親友們看著我沈重的步 伐走進了開刀房,上了手術台,麻醉師叫我把身體弓成煮熟蝦子的樣子 要替我打麻醉,不過我肚子很大,要叫我弓成那樣,真的有點難度,麻 醉師這時開始不耐煩,說話也開始大聲了起來,我真的覺得很委屈,我 眼淚都快掉出來了,還好護士小姐人很好,安慰我,叫我放輕鬆,不知 過了多久,麻醉打好了,醫生叫我馬上躺好來,不過我的下半身已沒知 覺了,根本沒辦法自已躺好,這時醫生叫我別緊張,如果緊張可閉上眼 睛,不然就聽音樂(手術室有放音樂),過了一會,我聽到聲音了,大 寶寶出來了,護士抱給我看了一下,告訴我大寶寶是姊姊,三分鐘後小 寶寶也出生了,護士也是抱給我看,告訴我小寶寶是妹妹,哇~~原來我 生了一對姊妹花呀(在產檢時寶寶的性別沒確定,只知道一個是妹妹, 另一個性別不詳)第一眼看到姊妹時,覺得她們好小好小哦~~姊姊出生 體重才1800g,妹妹2120g,兩姊妹馬上被放在保溫箱立刻被送到新生兒 觀察室檢查去了~~這時醫生已幫我傷口處理好了,不過好像麻醉有點退 了,醫生幫我縫傷口時炎我會感覺到拉扯,不過是不會痛的! 15:20 我被推到恢愎室去休息,我開始全身斗個不停,我問了護士,原來麻醉 退了,才會這樣,在裡頭休息了兩個小時,這之間我一直聽到外頭吵死 了,原來是我的親友團,在外面開同樂會,還因為太吵被警告,趕到我 要住的病房去了!唉~~真是丟臉呀! 剖腹生產真的沒有我想像中的痛,可能是我有打術後止痛吧,所以傷口 真的不會痛,我在醫院住了五天就回家了。姊妹體重太輕了,所以在醫 院待了2~3星期,我回家之後,因為常常不能去醫院看姊妹而很難過... 外婆說坐月子不能出門,也不能晚上出去。不過我真的很想去看,雖然 阿姨們有空我替我去看小姊妹,不過這感覺不一樣呀。我只能趁著回診 時才能看到寶寶。還好姊妹們很棒,2~3星期,體重就到達2100,妹妹 先出院,隔一星期才換姊姊出院,兩姊妹都回家了,全家人真是忙翻了 ,一次來兩個小baby,好在有外婆阿姨們的幫忙,讓媽咪我坐月子才能 好好休息.... 生完也一年了,要想起全部真的有點難,所以這篇寫了好幾天!真的很 開心上天給了我2個那麼可愛的女兒。這次生病,住院住了幾天,這幾天 可說是我和爸比最痛苦的幾天,真的很累、很辛苦,阿嬤、外公外婆阿 姨每天跑醫院也是很累的,希望姊妹能健康平安快樂的長大。

鼻塞流鼻水居家護理

2005年12月23日
公開
56

鼻塞護理 1. 使用吸鼻器 父母可以考慮使用市面販售的吸鼻器;但千萬不可用自己的口直接將寶寶的鼻涕吸出,避免造成更嚴重的感染。但市售的洗鼻器,不能用於一歲內的寶寶。 2. 按摩及熱敷 可用手指輕揉寶寶的鼻翼兩側,或使用溫熱毛巾輕敷鼻部,使鼻腔內的血液循環改善,減少鼻腔黏膜充血及消腫。 3. 塗抹凡士林 如果鼻黏膜太乾燥或鼻腔受傷,可以塗抹凡士林作為保護層,能避免外界刺激,也具有潤滑的功用。 4. 棉花棒清除 針對因鼻屎過多所造成的鼻塞現象,如看得見的鼻屎,可用棉花棒沾些開水來清除;如看不見的鼻屎,則勿盲目的探鑽,以免傷到脆弱的鼻腔。 5. 使用鼻噴劑或鼻滴劑,勿超過3∼4天 常常使用抗鼻塞的鼻噴劑或鼻滴劑,有可能會造成鼻滴劑成癮,必須愈用愈多才能保持鼻子暢通!而且長期使用,可能會刺激鼻黏膜,造成慢性鼻炎。 6. 寶寶鼻塞簡單按摩法 以兩手的拇指,從鼻翼上方往顴骨下方按摩,使鼻道暢通。這個方法大人、嬰幼兒都可以用,對於舒緩鼻塞有很好的效果。 當晚上遇到小小孩鼻塞流鼻水時,可以做哪些居家保健療法呢? 1.儘量不要平躺,頭部保持較高的姿勢。因為平躺時,由於重力的關係,鼻塞會比較嚴重些。 2.可以用熱毛巾,熱敷鼻腔,持續熱敷 5-10分鐘,會改善鼻塞。 3.多喝開水。雖然鼻塞時,小小孩食慾較差,吸奶也較困難,經常吸一兩下,就要停下來用嘴巴呼吸;但是仍然要常給予開水餵食,因為身體水分如果不足,鼻水會更黏稠,鼻塞會更嚴重。 4.使用高濃度的鹽水來噴鼻子。可以到診所、藥局或嬰兒用品店,買一個可以噴鼻子的小塑膠瓶,調配高濃度的鹽水(在1000cc的溫開水中加入27公克的食用高級精鹽),每1-2個鐘頭就給小Baby噴一噴鼻子。如果鼻塞嚴重,甚至每半個鐘頭噴一下都可以。 5.如果鼻水很多,也可以用一般的吸鼻器把鼻水吸掉。不過最好先噴鹽水,等鼻水流出來後再吸。同時使用吸鼻器時,要注意使用的方向:吸左(右)邊鼻腔時,要朝左(右)眼內側方向,不可朝右(左)眼內側方向,以免吸到鼻中隔而引起流鼻血。 6.如果發現鼻腔被鼻屎塞住時,可以用濕的手帕或濕的棉花棒,輕輕的在鼻孔內轉一轉,讓鼻屎先潤濕再慢慢清除。不可用鑷子挾掉,因為乾的鼻屎,通常都會與鼻孔內的黏膜沾黏。用鑷子挾除,很容易使鼻孔內黏膜受傷,不但鼻屎容易再生成,也可能導致流鼻血或發炎。 7.注意溫差的變化。鼻腔通常比較怕冷,所以冷風或冷氣不要直接對著鼻孔吹,當寒流來時,在睡覺時,頸部、肚子、手腳等最好都能蓋住保暖。 8.過敏性鼻炎要控制好。如果有過敏性鼻炎,除了使用藥物控制外,也要注意居家環境,如減少灰塵,避免養寵物等。 9.快速解除鼻塞的噴鼻藥水偶而使用沒關係,不過不可長期持續使用,以免產生依賴及引起反彈性鼻炎,而讓鼻塞更形惡化。

凡士林的各種用途

2005年12月19日
公開
51

凡士林的發現早在1859年,其原名為「petroleum jelly」,其中「petroleum」是石油,而「jelly」則是像果醬般的膠狀物,原本為石油探鑽的副產品之一。之后,有一位名為Robert Chesebrough的科學家將這些白色的膠狀物分離出來,并將之命名為「Vaseline─凡士林」,在大家逐漸發現凡士林的多種用途后,這位 Chesebrough 的榮華富貴當然也是享用不盡了。 在特性上,凡士林極具防水性,不易和水混合,它的許多應用也正因這項特性而來。所以,如同先前提到的,凡士林的確是一種非常好的保濕用品。加上它本身的味道十分淡,對于對一般潤膚產品所添加之香味、酒精過敏的人再適合也不過了。除了臉部、手腳皮膚外,氣候干燥時,也可以試著在鼻腔內涂上點凡士林,以避免鼻腔內膜因太干燥而流血。家里有人流鼻血時,也可以凡士林幫助止血。 此外,感冒流鼻水時也可以在鼻子周圍的皮膚涂上凡士林,以免擤鼻涕擤多了變成個紅鼻子。另有一說法是有富貴手困擾的人可以在睡前將雙手涂滿凡士林,之后戴上薄薄的棉布手套睡覺,據說能有效改善富貴手的情形。 其次,凡士林的護唇效果也是無人可比的,它的油脂成份還可以讓您的雙唇有水亮亮的感覺。有興趣的話,還可以將凡士林加點您喜歡的口紅,放入微波爐稍微加熱軟化一下,混合均勻后置入一小化妝盒,如此一來,您便擁有個人專屬的護唇膏了。如果真是那么愛美的話,建議您在眉毛上涂上一點點凡士林,除了可以順順眉毛外,還可以讓眉毛的顏色看起來深一點,省去畫眉毛的手續。 1 ﹒ 先 在 嘴 唇 薄 塗 一 層 唇 膏 。 2 ﹒ 以 棉 花 棒 直 接 將 凡 士 林 加 在 唇 膏 上 , 要 效 果 更 閃 令 , 可 塗 厚 一 點 。 之前,提到凡士林可以緩和流鼻血的情形,其實任何小傷口涂點凡士林都有止血的效果,輕微的燙傷也可以涂上凡士林來減緩疼痛。家中有小寶貝的人,可將凡士林涂在小寶貝的屁股上來預防尿布疹,在幫小嬰兒量肛溫之前也可以在溫度計上涂點凡士林潤滑以減少不適。 除了人體外,凡士林還可以用在許多家俱、機械等等來防鏽、潤滑、補裂痕等,薄薄地涂在相機鏡頭上竟可以制造出柔焦效果般的朦朧美,不過,這是題外話了。在價錢上,一罐几十塊錢的凡士林大概可以讓您用個好几年,所以既便宜又好用,稱之為神奇的凡士林可說是當之無愧。 凡士林一般為乳白色或微帶乳黃色的油狀物。當兩個磨砂玻璃器皿間會直接接觸時,若於兩玻璃器皿的縫隙間塗上凡士林,則玻璃就不會互相咬死以致卡住。最常見的地方就是滴定管中的玻璃活栓上都要塗上薄薄的一層凡士林,以增加扭轉時的潤滑度並有封住縫隙的功能。要將玻璃管插入橡皮塞的孔內時,也應塗上一些凡士林以增加潤滑度好讓管子容易插入。 看完這篇文章,如果您家中還沒有凡士林,趕快到附近的藥房買一罐吧!不過凡士林的使用可也不是萬無一失的,有一點常被誤用的就是拿來做為使用保險套時的潤滑劑,而事實上,包括凡士林、嬰兒油等油脂類的物品均會對保險套的結構造成損害,使其喪失避孕的效果,還不打算要有小寶寶的朋友可得多加留意!!

訓練寶寶學走路的好方法

2005年12月14日
公開
56

寶寶什麼時候會走路、走得好不好是很多爸媽關心的話題,本文將解答爸媽的疑惑,讓你更加了解寶寶的生長發育。 PART1 學走的進展及方法 一般來說,大部分週歲的寶寶已經會獨站,被爸媽牽著手時也能走上幾步,15個月時,寶寶就有獨自走路的能力,但由於環境和撫養方式等因素的影響,相同年齡寶寶的動作發育並不完全一樣,有的發育快一點,有的則慢一點,只要前後差距不是太遠就算正常。一些爸媽看著同齡的寶寶都已經紛紛開步行走,而自己寶寶卻還是緊緊依偎在身邊不肯挪步,或是不肯下地,難免覺得有點著急。 行走是長大的象徵 當寶寶開步行走之時,也是他長大的象徵,他可以移動雙腳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的寶寶可以更方便地接觸物體,寶寶活動範圍也更開闊了。 當寶寶10∼11個月左右,通常自己能扶著東西行走,但從扶著行走到獨立行走,還是需要爸媽稍微訓練。如果你家寶寶已經到了學走年齡,可是還沒有學走跡象,就可以跟著以下方法,來訓練寶寶愛上走路的樂趣。 有一些小工具,可以幫寶寶順利地行走。這些合適的輔助品,寶寶借助它們行走起來可是事半功倍呢。 利用小工具學走路 1.扶家具和扶牆行走 可千萬不要小看寶寶扶牆、扶家具慢慢移動身體哦,它是寶寶行走的開始呢。雖然獨自站立還不穩定,但通過腳步的挪移,手腳和身體的配合,寶寶的平衡感正不斷得到提升呢。 2.學步小推車寶寶走得快 推推小車,讓寶寶和小推車一起向前走,這也是鍛鍊寶寶行走的一個好方法。讓寶寶站在小推車的後面,兩隻小手抓穩當,一開始爸媽可以先將學步車的車速調慢或以手來控制小推車前進的速度,等寶寶熟練以後,爸媽就可以放手讓寶寶自己推小車哦。 爸媽還可以教寶寶碰到障礙的時候將小推車朝後,再進行轉彎以避開障礙。 3.可考慮是否使用學步車 有些玩具可以為寶寶的行走助力,如學步車(螃蟹車),它們有著非常可愛的造型,融合坐車與學步一體,寶寶坐著時可以鍛鍊腿部肌肉,這是學步車的重要特點,等到寶寶會走之後,學步車所附的拉杆與音樂等又吸引寶寶走得更快、更好。不過,要記得不要在十個月前就使用這類的學步車,也不要讓寶寶乘坐時間過長,否則擔心會影響寶寶的腿型發育。 有些小兒科醫生認為,學步車對訓練寶寶走路沒有幫助,而且也不安全。因此,家長在使用上要多注意。 此外,拖拉玩具也可以吸引寶寶,鍛鍊他行走或倒退。 爸媽自己訓練寶寶學走路 在寶寶的行走過程中,爸媽的幫助有很大的作用,不管是心理暗示、語言鼓勵還是實際的輔助,都能讓寶寶早點開步走哦。 1.扶著腋下一起來 爸媽可扶住寶寶的腋窩,讓寶寶的雙腳踏在爸媽的腳背上,讓寶寶隨爸媽一起走路,這樣也減少爸媽牽拉寶寶雙臂的力量。經過一個階段,則可以讓寶寶的雙腳踏在地上,逐步過渡改地面走路。 2.面對面鼓勵寶寶開步走 爸爸和媽媽離開一定距離,這個距離視寶寶實際可走的路程而定。讓寶寶先扶著身旁的物品,爸媽則張開手臂以歡迎的形式迎接寶寶,可以先從只隔幾步遠,漸漸地,爸媽可以拉開距離嘍。看著寶寶跌跌撞撞地向你走來,爸媽可不要動不動就去抱住寶寶。 3.用語言、表情、拍手、擁抱 給寶寶信心,讓寶寶不再膽小、勇敢向前邁步,時時給寶寶鼓勵是很重要的。 當寶寶不敢向前走的時候,你一定要用諸如「寶寶,你快來啊」、「媽媽在這裡等著你」等言語加上微笑的表情和張開雙臂努力迎接寶寶的姿勢,讓寶寶樂於走向你。 寶寶走到目的地時,要拍拍手表明他做得很好;也可以抱住他再拍拍他,讓寶寶感覺到你對他的重要性;還要用言語「寶寶,你做得真好」、「寶寶,你真棒」、「真是個好寶寶」等來激勵他。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寶寶對自己的行為也會很滿意,他還會學著拍手稱讚、鼓勵自己呢。 營養健康也很重要 營養在寶寶的成長發育中佔據重要地位,充足、合理的營養為寶寶的身體注入活力,寶寶的肌肉發育良好,大動作的發展才會順暢哦。 所以,每天必須有一定份量的奶製品,而品種豐富的副食品則又給寶寶帶來更多營養素,細心、精心為寶寶準備好每一餐,也是爸媽一定要做的。 除充足的營養外,身體健康不常生病的寶寶自然發育較快、較好,學起走路來也可能比常生病的寶寶快。寶寶一生病,身體虛弱需要休息少活動,當然就會使一些動作發展延後。所以好好照顧寶寶,別讓他老是生病了。 注意行走安全 學走的寶寶比爬行的寶寶更容易受傷害,膝蓋、手肘容易因為身體失去平衡,觸地摩擦而掛彩,頭部也會因為撞擊而「長」出包包,這些部位需要爸媽特別關照。 所以,當寶寶開始學走路、愛上走路之後,不要讓寶寶遠離你的視線;要避開濕滑的地面,注意路上的障礙物;小心家具邊邊角角的潛在危險;不讓寶寶進入廚房;別讓抽水馬桶成為寶寶愛玩的寶貝;尖銳物品、器具儘量放置到寶寶摸不著的地方,藥品或細小用品也要妥善藏好;容易拉下的蓋布、桌布上不要放置其他物品,以免寶寶將兩者同時拉下而被物品砸傷;燙手的食物也不要讓寶寶碰到;在寶寶行走時不要餵他食物,以免嗆到喉嚨。 給寶寶一個安全行走的環境,爸媽要做的功課非常多。 只要經過爸媽和寶寶的共同努力,寶寶肯定能夠邁開大步,用自己的雙腳去體會這個精彩的世界。 PART2 寶寶學走Q&A 走路跌跌撞撞怎麼辦,早走晚走有什麼關係?就讓我們來告訴你,關於寶寶學走路的各種疑問。 Q1:早走路好嗎? A:不能單純地說早走路好或不好,如果寶寶的身材比較輕盈靈巧,那麼早些走路不會對寶寶有多大影響。而如果寶寶還沒有達到走路的月齡,但爸媽希望寶寶早走路的心情又比較迫切,很早就訓練寶寶學步,那對寶寶的腿、腳發育是不利的。 Q2:不經爬行直接就學走路? A:現在的觀點是,如果寶寶缺少爬行的鍛鍊,寶寶雖不會因此而不聰明,但對他的大動作發育將可能有延遲作用。因為寶寶的爬行會促進他的大腦發育,特別是對剖腹產的寶寶,更能促進他的前庭發育。 Q3:頭大、肥胖寶寶走路晚? A:年齡小的寶寶的腦袋和上身相對都比較大和沈重,頭圍較大和體重較胖的寶寶更是如此,所以這樣的寶寶走路晚也是很正常的。遵循寶寶自身的發育進程,控制寶寶的體重,就不必太過擔心。爸媽對頭圍較大的寶寶更不能過於心急,要多聽取小兒科醫生的意見。 Q4:為學步寶寶選擇鞋子要注意什麼? A:為寶寶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子也能為寶寶順利行走加分。鞋子除了要合季節之外,還要合腳、止滑。鞋內長度才是寶寶的實際腳長,鞋子要比寶寶的腳長0.5公分~0.8公分才比較合適。鞋的底要硬一些,寶寶走路著力會更好,鞋面是棉料或皮質的,寶寶的腳才不會不透氣。 買鞋要試鞋才知道合不合腳,鞋子的包覆性要好,不要刻意買太大的鞋子,對寶寶學走會有不好的影響。 Q5:服裝上也需要特別注意嗎? A:如果把寶寶裹得像「粽子」一樣,或衣服不合身,寶寶開步就不會輕鬆自如。 所以選擇寬鬆舒適的衣服能讓寶寶在不受束縛的狀況下學好走路。衣服的領口、邊及下擺應該不勒著寶寶的皮膚,連身衣服要容易穿脫,因為寶寶一活動起來非常容易出汗,所以衣服需要經常更換。上下分開的衣服,褲子的腰頭要鬆緊合適,否則寶寶的小肚肚很容易起一圈紅印。 Q6:寶寶有O型腿怎麼辦? A:這是一種生理現象,通常1~3歲會逐漸消失。但如果爸媽過早訓練寶寶走路,寶寶的下肢還沒有強壯到可以支撐自己身體的程度,極易形成「外八字」,可能以後真的就會發生腿彎彎的情形哦。 Q7:寶寶有扁平足? A:很多寶寶小的時候都有扁平足的感覺,但在二歲前建議先觀察,尚不用特別治療,多半長大後足弓就會出現。如果兩歲、三歲都還有扁平足,可找小兒骨科、小兒科醫師檢查。 Q8:寶寶為什麼一走就走不停? A:這和寶寶會站時一站就站很長時間有點類似,寶寶可能不知道怎樣讓自己停下來。爸媽要當心寶寶別被障礙物給絆倒了,也許過不了幾天,寶寶發現停下來的技巧,就會嘗試走走停停的方法。 Q9:寶寶走路跌跌撞撞,身體姿勢很奇怪? A:寶寶剛開始學走路,當然是不穩的啦。他要控制自己的身體平衡,所以看起來是有些側著行走,雙手會舉起,有時肩膀也會聳起。但只要寶寶的步伐並不是歪歪斜斜地失去方向,沒辦法到達目的地,爸媽就不用太過於擔心。而如果寶寶長時間一直無法控制好自己的行走方向,爸媽則要考慮帶寶寶就診。 Q10:走路要不要限定一個時間,以免太累? A:不需要。寶寶如果覺得累的話,他自己會表現出來,如蹲下來不願意再站立,或者索性就坐在地上;如果爸媽牽寶寶的手讓寶寶行走,寶寶也會轉回來抱住爸媽的腿,而不再向前走。

寶寶為什麼不能少鈣?

2005年10月09日
公開
58

你的小寶貝鈣的攝取足夠嗎?鈣的吸收有完全嗎?這是許多媽媽常有的疑慮。一般而言,無論是哺餵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寶寶,鈣的攝取都在標準之上,媽咪們不必擔心;而開始吃副食品之後,即使奶量減少,還是可以由多種含鈣食物中獲得鈣質補充,只要媽媽多用心了解並選對食物,在以營養均衡為飲食原則下,寶寶自然不會有缺鈣的問題。 寶寶骨骼生長「鈣」重要! 書田診所小兒科翁至德醫師指出,人體骨骼及牙齒中有99%都是鈣,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而且鈣可以調節身體機能,協調身體血液的凝固作用,也會影響心臟的功能,在神經方面具有安定作用。小寶寶缺鈣會影響生長,包括身高、牙齒及骨骼的發育,此外,在生長階段可能有生長遲緩問題,甚至智能方面也會受影響,最典型的就是佝僂病,這類幼兒因骨頭會有明顯異狀,只要藉由X光片便可發現骨質沉積的問題。 其實以台灣目前的環境,無論喝母乳或配方奶的寶寶,多不會有嚴重缺鈣的問題,像缺鈣導致的佝僂病,在國內臨床中已相當罕見,媽媽們沒必要為此擔憂。 Box.每一個年齡層對鈣的需求量都不同 鈣質在寶寶成長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到底寶寶每日鈣質攝取量是多少?以衛生署所訂定標準來看,剛出生的新生兒鈣需求量為每日200毫克,三個月以後為每日300毫克,六個月以上為每日400毫克,一歲以上為500毫克,四歲以上為600毫克,七歲以上為800毫克,十歲以上每天約需1000~1200毫克。值得注意的是十一歲至十八歲青少年正值生長發育重要階段,鈣的攝取要和孕婦一樣多,至少要達到1200毫克(一杯牛奶含鈣量約300毫克)。 為寶寶補鈣,從懷孕開始就進行 身體一旦缺乏鈣質,比較明顯的症狀就是抽搐、肌肉痙攣、麻木。小寶寶缺鈣時,家長通常很難由外觀察覺,比較有跡可循大概在牙齒的生長方面,當你的寶寶排除奶瓶性齲齒以及未徹底做好清潔步驟等等因素後,仍有明顯容易蛀牙或牙齒生長較差的情形時,要考慮是否有缺鈣的問題。台安醫院林琪芬營養師強調,為寶寶生長發育設想,最好從懷孕時開始母體就要補充鈣,才能真正奠定下一代的健康。 寶寶喝奶階段還不至於有缺鈣的困擾,不過翁至德醫師特別提醒媽媽們,完全喝母乳的寶寶,可能會因為母乳中所含維他命D較缺乏,而影響鈣的吸收,有幾個簡單的解決方法可供參考:(一)大概在出生後一、兩個月開始補充維他命D(太早補充容易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只需每天一滴即可。(二)讓寶寶每天曬一下太陽,以獲得維他命D。(三)媽媽本身每天曬太陽,也能解決寶寶維他命D缺乏的問題。 多食用含鈣食物 含鈣餅乾、鈣粉也是另一種選擇 額外補充鈣質時,要記得分次攝取為原則,如果每天的量在同一時間補充,效果其實有限,正確作法是一天分兩、三次補充,才能達到最好的吸收效益。國內寶寶缺鈣問題其實很少,只要飲食正常而且均衡、奶量攝取足夠,就沒有缺鈣的隱憂。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寶寶特殊時期~情緒不佳的長牙期

2005年10月08日
公開
49

◆特殊生理時期-長牙期 當家長們發現寶寶流口水的情形比以前增加,常常將手指或整隻手放入口中吸吮,或將抓到的東西放入口中咬,這時可就要懷疑寶寶可能正面臨著「長牙期」。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林炫沛表示,大多數的寶寶在六個月左右開始長牙,寶寶在長牙期除了會發生以上的情況之外,在情緒上也可以明顯感覺到寶寶的脾氣變得比較暴躁、不易安撫、常常哭鬧、不安。如果您的寶寶已經進入長牙階段,您可以在要長出牙齒的牙肉上,感覺到有一個硬硬的小突起,同時牙肉上也會呈現一點點紅腫,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 至於長牙期的寶寶會不會發燒或拉肚子呢?林炫沛醫師說,長牙期不一定會有發燒、腹瀉、嘔吐……等症狀,如果有這些症狀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應該與長牙無關。然而不可否認的,有些寶寶會因長牙的不適而影響情緒,甚至導致食慾不佳,此時幫助寶寶渡過不適的長牙期,則顯得十分重要。 長牙期的口腔保健 在寶寶長牙時期作好口腔保健,對日後牙齒的健康有很大的助益。建議父母在寶寶一出生起,每次餵食完畢需用乾淨的溼紗布或手帕,將牙齦清洗乾淨;在長牙階段,因為初期只長前牙,父母可用指套牙刷輕輕刷牙齒表面,至於後面沒長牙齒的牙齦仍需用紗布清潔;到了後期就可以使用牙刷刷牙,並注意宜選擇小頭、軟毛的牙刷,以免傷害牙齦。 渡過長牙期的因應方法 給予適當「器具」 在長牙時期,一般寶寶會喜歡咬硬的東西,為防止寶寶亂抓亂咬,父母可以為他準備固齒器,如果沒有固齒器,可將胡蘿蔔、蘋果或稍有硬度的蔬果切成條狀,讓寶寶咬。值得一提的是,寶寶在咬蔬果時,父母須小心不要讓寶寶咬太多而被噎到。平時也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拿到硬幣、花生、小玩具等易吞入的東西,以避免寶寶將它們放入口中,不小心哽在喉嚨。 按摩寶寶牙床 父母有時也可以用手指輕輕按摩一下寶寶紅腫的牙肉,如此可讓寶寶覺得較舒適。 準備冰凍、柔軟的食物 如果寶寶不願意吃東西、沒有胃口,則可以為寶寶準備一些較冰凍、柔軟的食物,如優格、布丁、起司……等。 適時的呵護與關懷 在剛開始長牙期間,寶寶更需要父母的呵護及關懷,如此可緩和寶寶的情緒,讓寶寶感覺溫暖與舒適。 定期作健齒檢查 林炫沛醫師建議,父母應該在寶寶長牙時期(約在寶寶六個月∼十二個月大之間)帶寶寶至兒童牙科看診,藉此除可了解寶寶長牙的情形與飲食的習慣,也能讓父母確知如何清潔寶寶的牙齒,必要時也可以替寶寶做專業的牙齒清潔。 (取材自育兒生活雜誌)

改善便秘的方法

2005年09月12日
公開
55

長期慢性便秘會導致排便感受器官失去靈敏度,也就是說,會讓便意感消失,即使直腸中有糞便也不自知,當直腸中大便多到不能儲留時,就會自行溢出,併發大便失禁及便床等症狀,俗稱「滲便」,很多家長誤以為是小朋友腹瀉。 一、 寶寶為什麼會便秘? 1. 腸子蠕動慢 2. 水分攝取不足 3. 膳食纖維不足 4. 病理性原因如巨腸症、先天性膽道閉鎖症、先天性肥厚幽門狹窄症、甲狀腺機能低下。 5. 調奶濃度不當或乳汁攝取不足。 6. 奶粉不適應如牛奶蛋白過敏 7. 高蛋白、高鈣,高鐵食品吃太多 二、便秘改善方法 (一)飲食 1.水分:正常寶寶水分攝取是每天每公斤約120~150cc。纖維須有足夠水分才有促進排便的功效,否則會有反效果。 2.奶:便秘愈嚴重,愈不喝奶。奶喝得少,便秘更加嚴重。 先加水再加奶粉到奶瓶沖泡。沖泡前要看一下奶粉罐上沖泡方法和比例 奶粉中可加入水果麥精 3.蔬果:果泥、菜泥會比果汁更好。 兩餐之間加給麥芽糖水(舒兒便), 濃度高一點(滲透壓高)果汁或果寡糖菜泥、果泥等的高纖維食物、蔬菜或胡蘿蔔泥。 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或香蕉等,散散體內熱火。葡萄、柚子、柑橘類。 紅蘿蔔、木瓜泥、麥粉、櫻桃、柳丁汁、水梨、水蜜桃、黃金的奇異果。 如:蘋果(含果皮,因為有果膠。若腹瀉要喝蘋果汁)、香蕉、梨子…等,都可以自己簡易製成果泥;菜泥則可以選擇菜葉(如:菠菜葉、地瓜葉、白菜、高麗菜、空心菜…等)的部分,或根莖類蔬菜(如:山藥、地瓜、芋頭…等)煮軟之後,磨成泥給寶寶食用。 4.豆類:紅豆、綠豆、花豆等都屬高纖維食物,可增加糞便量,刺激腸胃道蠕動將糞便推出去。 5.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攝取,如肉類、奶油、油炸物、冰品等,這些食物在胃部排空速度較慢,無法促進腸胃道蠕動,會惡化便秘情形,不應過量攝取。 6.餵食方法:孩童胃容量小,粗糙、大塊或過量的食物,都很容易讓孩子的腸胃塞車,消化不良。請記得,一次準備小碗分量就好,一般大約為成人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量。 7.自製飲食:以不同食物增加腸胃的刺激∼ 。黑棗泥:在小碗裡放3個洗淨的黑棗,放點水,再放到電鍋去蒸爛就可以囉(我都用大同電鍋) ,拿出來去掉外皮.然後取出裡面的核降子就行了直接吃泥或者放到粥裡面一起吃。 。醃梅、絞雞腿肉、蘆筍為食材作碎肉粥或燉肉。 。碎洋蔥、蕃茄、雞蛋混勻作成日式蒸蛋。 註:醃梅、碎洋蔥、蕃茄、蘆筍可以促進常蠕動,增加食慾與調整腸胃。 8.其他: 果凍、布丁、優格、優酪乳、黑棗或黑棗汁等,一樣可達到幫助排便的效果。 補充含有腸益菌與寡糖類的食物或健康補助食品。東華寶貝樂多多乳酸菌... 乳酸菌 惠幼黑棗纖維綜合營養素、麥粉惠幼黑棗汁、Hipp黑棗汁 有機五穀粥 蜂蜜可促進腸蠕動,但不適合一歲以下的寶寶。   (二)人工運動 1.時間:餵完奶後二到三小時、每次更換尿布時或洗澡後擦乾身體 2.用具:溫毛巾、嬰兒油或潤膚乳 3.方法:用手掌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作溫敷與腹部按摩,按摩時可先塗抹嬰兒油,由寶寶的右腹股溝處開始向上成圓弧形至左下腹,並在左下腹輕輕按壓數下,以刺激直腸收縮。或是先用溫毛巾溫濕敷寶寶的肚子之後,再進行腹部順時鐘方向按摩,促進腸子蠕動可以幫助排便,並改善寶寶腹脹。 (三)自然運動 白天盡量讓寶寶多活動,多做些腹肌的運動,如果還不會步行的話,也要讓他多在地上爬行,以促進腸的蠕動。簡單的蹲、身體往前、後彎曲或是轉腰的動作、扭腰、後彎、仰臥起坐等,可以扭轉到腰部肌肉,有助加速腸蠕動。 (四)刺激 1.時間:餵奶後的30分鐘效果最好、換尿布時。 2.用具:棉花棒、肛溫計塗凡士林或嬰兒油 3.方法:將寶寶的小屁屁抬起,用以棉花棒、肛溫計塗凡士林或嬰兒油,刺激肛門口內約2公分處,以順時針鐘方向轉動,刺激寶寶肛門括約肌收縮,此時胃大腸反射強,可刺激寶寶的排便。 (五)作息 1.說明:孩童便秘的原因之一,有時是忘了上廁所。吃過飯後,腸胃道蠕動會增加,較容易排便,通常早晚餐後一小時內是最好時機,通常早餐之後是食道、直腸反射最明顯的時機,在此時養成孩子排便的習慣是最合適的了。 2.時機:每天固定在早餐或晚餐後排便一小時,讓寶寶與家人在輕鬆愉悅的時光下訓練。 3.用具:先喝果汁或溫蜂蜜水、使用讓孩子的雙腳有著力處(坐在小馬桶上兩腳著地) 4.方法:每天在固定一個時間(如早上)抱寶寶把臀部泡溫水,如廁前先給孩子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有助排便更通暢。剛開始家長可以陪伴孩子,每次10分鐘以上,讓孩子漸漸養成定時如廁的習慣。就算沒有排便,也要專心坐十分鐘,並且正確的用力,讓孩子的雙腳有著力處(坐在小馬桶上兩腳著地)。 特別是慢性便秘患童,這些孩子會失去便急感覺,腸子內有宿便也不自覺。

厭奶寶寶全方位照護

2005年08月23日
公開
57

採訪�洪憶文 諮詢�長庚兒童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主任 趙舜卿    臺安醫院小兒科部主任 方旭彬 「咦?寶寶怎麼又不喝奶了,該不會是生病了吧!」根據統計,寶寶厭奶是許多媽媽在照護上共同的煩惱。每當看到寶寶推開奶瓶,父母總是如臨大敵般,擔心孩子營養不足或是身體有什麼病痛,為此傷透了腦筋!其實如果寶寶的成長曲線正常,身體沒有異常的警訊,家長不必過於焦慮,試著改由其他方法提高寶寶的食慾吧!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寶寶的一舉一動,無不牽引著爸爸媽媽的思緒,深怕他吃得不好、穿得不暖。不過寶寶自4個月開始,所喝的奶量漸漸變少,有時還會把奶瓶推開,怎麼哄都無法讓他多吃一點,爸媽看在眼裡,真是萬分的焦急與無奈。 寶寶為什麼不喝奶?是身體不舒服,還是另有其他原因呢?厭奶會導致生長遲緩嗎?爸爸媽媽的腦中可說是充滿了問號。事實上,若寶寶的生長曲線座落於正常範圍內,並確定身體沒有相關疾病的話,那麼接下來父母的任務便是根據他厭奶的原因,找出解決之道即可! 孩子的心理狀態、副食品的添加等,皆會影響寶寶的食慾,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在厭奶期間,注意營養補充方式,及打造理想的用餐環境,相信寶寶厭奶的情形,自然能獲得改善喔! 【厭奶原因大追擊∼生理篇】 寶寶剛出生的前兩個月,像是要儘速儲存成長的能量一樣,每次吃奶都非常地專注,加上這個階段生長變化明顯,父母總有一種「寶寶吃得多、長得快」的感覺。沒想到一段時間後,原本吃飽睡、睡飽吃的孩子,竟然出現把頭撇開或嘴唇緊閉的「拒吃」反應,讓父母直覺是寶寶的身體出了什麼問題?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胃腸肝膽科趙舜卿主任表示,一歲以下的寶寶易有厭奶的情形,其中又以3∼4個月與6∼7個月為兩大高峰,也就是俗稱的「生理性厭奶期」。生理性厭奶期是因寶寶生理發展所導致的過度階段,通常經過一段時間及相關的改善措施,厭奶的情形就能獲得改善了。 父母若擔心寶寶有生長遲緩的問題,可以先參考嬰兒手冊上的生長曲線圖,看寶寶的身高、體重、頭圍是否位於安全範圍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寶寶厭奶的原因是出於生理或心理?有無其他疾病的徵兆?接著再決定後續的處理。 【厭奶原因大追擊∼疾病篇】 寶寶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當然奶量也會減少,但是家長需要了解的是:許多狀況都會導致食慾下降,並不是只有生病才會沒胃口。當扣除掉生理性因素,寶寶厭奶的情形依舊沒有改善,而且發現有生長曲線過低及其他疾病症狀時,爸爸媽媽就要考慮帶寶寶就醫了。 下述的症狀,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寶寶的食慾,所幸在治療過後,及從飲食、生活等方面來作調整,寶寶大多都能擁有良好的飲食品質,健康、快樂地茁壯成長喔! ★急性感染(感冒、咽喉炎、鵝口瘡、急性腸胃炎等) ★慢性疾病(先天性心臟病、腫瘤、代謝性疾病) ★胃食道逆流 ★便秘 ★乳糖不耐症 ★牛奶蛋白過敏症 【7大訣竅教你提高寶寶的食慾】 寶寶沒有生病,可還是不吃奶,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提高他的食慾呢?爸爸媽媽固然時時陪伴在孩子左右,但有時會因對寶寶的反應不熟悉,或太過焦慮,而忽略了寶寶成長的需求。以下的七大訣竅,是父母在照護上的基本原則,亦能幫助你的寶寶重拾好胃口!! ★ 用餐環境 「用餐環境」是大多數父母都會忽略的要項,殊不知它也是幫助寶寶順利進食的方法之一。寶寶每次喝奶的時候,不是身邊有一大群人圍觀,就是話語聲不斷,叫正值好奇心旺盛的他,怎麼靜得下心來,乖乖地把奶喝完呢? 週遭環境的變化,容易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忘記正在「喝奶」的事,所以如何營造一個安靜、祥和的用餐環境,避免打斷寶寶用餐的情緒,是現在就要開始努力的課題! ★ 餵食方式 寶寶四個月大起,活動力增加,就像成人運動過後比較容易肚子餓一樣,寶寶的情況亦是如此,趁這個時候,採「減量、多次」的餵食方式,掌握每一次他想喝奶的時間,就能獲得不錯的效果。方旭彬醫師認為,4∼6月以前,生長曲線正常的話,父母強迫餵食反倒會出現反效果,媽媽不要一看到寶寶沒喝完奶,心情馬上掉入谷底,懷疑自己的照顧能力。 ★ 奶嘴大小 很多人都覺得寶寶不喝奶,一定是奶粉不合寶寶的口味,不過有時候奶嘴才是問題的關鍵喔!因為爸媽雖然會按孩子的年紀選擇適合的奶粉,卻常忘記奶嘴的設計已不符合寶寶成長的需求。口徑太小的奶嘴會增加吸吮的難度,寶寶在試了幾次後,就會放棄了! 要測試奶嘴的口徑是否合適,將奶瓶倒過來,觀察牛奶流出來的速度即可。標準口徑的牛奶會呈水滴狀陸續滴出,其他如太快、太慢都是不合格的喔! ★ 不隨意換奶粉 奶粉的種類多得令人眼花撩亂,父母為了找出孩子最喜歡的口味,往往不自覺地提高了更換的頻率,讓寶寶難以適應。部分的寶寶在察覺到奶粉的成分被改變之後,有時也會出現厭奶的行為來表示心中的不滿。家長如認為有換奶粉的必要時,請以每次添加半匙新奶粉的方式,逐日增加新奶粉的比例,讓寶寶能慢慢習慣這不一樣的味道。 ★ 提早添加副食品 趙舜卿醫師建議,若寶寶體重已達六公斤以上,即可提早食用及增加副食品用量,補充因厭奶而缺乏的營養素。父母在準備副食品的過程中,需得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寶寶吃得美味又健康。寶寶3∼4個月大時,可以鮮果汁加等量的開水稀釋後食用。像橘子、柳丁、蕃茄都是營養價值相當高的食材;4個月以後,米精、麥精等泥狀的東西成了寶寶的最愛;5個月以後則可嚐試軟爛的米食、吐司等。 方旭彬醫師指出,寶寶在6個月後會長出第一顆牙,也是開始訓練咀嚼能力的好時機。只要他沒有出現以舌頭將食物頂出來的反應,不建議爸媽將副食品加在奶粉裡頭餵食。光是按照寶寶的年齡更換奶粉,到了以後主、副食對調的階段,寶寶會因不習慣咀嚼與吞嚥,導致幼兒期的厭食現象。 寶寶一歲半以後,應該停止繼續使用奶瓶、奶嘴。讓寶寶自己拿著學習餐具進食,提高參與感,他會覺得吃飯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胃口當然自動變好了! ★ 變換菜色 寶寶吃膩了單一口味的食物,也會發生厭奶的情形喔!如果他對副食品適應良好,那麼父母便可以在食物的種類上多作變化,滿足他嚐鮮的樂趣!此外,顏色鮮豔的食材如紅蘿蔔、青菜、瘦肉等,視覺效果絕佳,特別能引發寶寶的食慾, 媽媽不妨在「配色」上多費心安排囉! ★ 營養均衡 「營養均衡」是健康的不二法門,厭奶寶寶普遍有缺「鈣」的問題,媽媽可選用小魚干、大骨湯等替代品,增加鈣的攝取量。喝母奶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鐵質」缺少的情形,待寶寶7∼8個月,可從副食品中增加鐵質的攝取量。一般來說,寶寶的身體對動物性的鐵質來源,吸收較為良好。媽媽可將牛肉泥、豬肝泥、吻仔魚、綠色蔬菜等混入稀飯中給寶寶食用

嬰兒腹瀉時怎麼辦

2005年08月07日
公開
51

在第一線的門診中,最常遇到的嬰兒問題,除了一般的感冒外,大概就是腸胃道發炎,腹瀉的問題了。門診常見年輕的父母抱著幼兒憂心忡忡的問:“怎麼辦啊!我的寶貝一吃就拉,整天哭鬧,會不會是腸病毒感染?”年輕的父母,關心有餘,經驗不足,他們以為,拉肚子當然就是‘腸’病毒感染囉!加上前年各大報紙上的渲染,更讓他們慌了手腳。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給年輕的父母們一個正確的觀念及態度,來面對小寶寶的腹瀉。 怎樣才算腹瀉?   腹瀉的定義是指大便的‘量’、‘次數’及其中的‘含水量’增加。其實嬰兒每天排便的次數,隨個人體質及餵養方式而有差別。一般說來,從三天一次到一天三次都可以是正常的。餵母奶的嬰兒每天排便的次數會比餵配方奶粉的嬰兒多;較小嬰兒的排便次數會比較大嬰兒多。所以,與其強制規定排幾次便以上算是腹瀉,不如與各個嬰兒平日的排便‘習慣’作比較,只要排便的次數及量明顯的比平日多,或含水量大增成為稀便或水便就可算是腹瀉。 那些原因會引起嬰兒腹瀉?   我們可以依腹瀉期間的長短,將之分為二週以內的急性腹瀉及超過二週的慢性腹瀉。因為兩者的造成原因,及醫師的處理原則並不相同。   急性腹瀉常見的原因是感染和食物過敏。感染性的腹瀉可以是病毒感染〈如:輪狀病毒,腺病毒,腸病毒…..〉或細菌感染〈如:沙門氏菌,志賀氏桿菌,致病性大腸桿菌……〉。過敏性腹瀉則導因於嬰兒的特殊體質,或因副食品添加不當而造成。有時服用某些抗生素也可能因改變腸道正常菌種的生態,而引起腹瀉。   慢性腹瀉則常見於對牛奶蛋白過敏,或醣類耐受性不良的嬰兒。有時嬰兒在急性腸炎之後,因腸粘膜受損,也會引起暫時性的果醣或蔗糖耐受性不良,導致較長時間的腹瀉。另有少數的嬰兒因為消化道較敏感,容易在每次進食後不久排便,這種情形通常每次排的量不多,且對嬰兒的生長發育沒有影響。 嬰兒腹瀉會不會造成什麼後遺症?   嚴重的急性腹瀉時,由於大量的水份及電解質的流失,容易造成脫水及電解質失衡。這兩個問題若不能即時加以改善,可能進一步造成體溫調節失常,心肺功能失常,休克,及腎衰竭。而慢性腹瀉的主要問題在於長時間的腸道吸收不良,導致營養不足,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 嬰兒腹瀉時應該如何照顧?   急性腹瀉時,最重要的是避免脫水及電解質失衡的發生。嚴重時,醫師會適時適情的處方止瀉劑及輸液治療的目的就在這裡。止瀉劑,輸液治療,甚至抗生素的使用與否,自有醫師的專業判斷。家長在信任醫師的處置之餘,可以透過醫師的建議,作一些配合性的處置。如,暫時停止添加新的副食品;餵食配方奶粉的小孩子,若腹瀉較嚴害,父母可依其嚴重程度,暫停或減半配方奶粉的餵食,待腹瀉慢慢緩解後,再逐漸調整回去。這當中可讓嬰兒服用醫用口服電解質液,以補充水份及電解質的流失。一般市售的運動飲料,電解質量不足且含糖量太高,不適合取代醫用口服電解質液,用於嬰兒。   但,當嬰兒嘔吐厲害,無法進食,或是腹瀉嚴重,已有脫水現象,使用口服電解質液已緩不濟急,就須要以點滴注射的方式來補充大量流失的水份和電解質了,否則,休克、腎衰竭很快就會跟著來臨。當嬰兒出現以下症狀時,表示以已有脫水現象,須趕快送醫處理: 1. 嚐睡。 2. 嘴唇及皮膚乾癟,失去彈性。 3. 尿量明顯減少或甚至無尿。 4. 乾嚎,哭的時候流不出眼淚。 5. 囪門凹陷。〈一歲半以下的小兒,囪門尚未關閉,脫水嚴重時會出現囪門凹陷的情形,但須以直立姿勢來判斷。〉   對於慢性腹瀉的小兒,腹瀉已不如急性期的來勢凶凶,脫水、休克、腎衰竭的機會已較不高。此時家長需要注意的重點是,避免因長期吸收不良而引起的生長發育遲滯。對於因牛奶蛋白過敏或醣類耐受性不良而引起慢性腹瀉的小兒來講,如果可能的話,改回以母奶餵食是最好的方法。如果這樣作已不可能的話,可以和醫師討論,看看是不是該選用較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水解蛋白配方奶粉、不含乳糖的止瀉奶粉……等。 如何才能減少嬰兒腹瀉的機會?   預防勝於治療,與其讓寶貝嬰兒發生腹瀉之後再來亡羊補牢,不如事先多作防範。為減少小寶貝拉肚子的機會,父母在撫育幼兒時可參考以下的建議: 1•母奶是嬰兒營養供給的最佳配方:人喝人奶,牛喝牛奶,這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今大多數的嬰兒,卻不由自主的喪失了這個權力。事實上,所有奶粉廠商無不竭盡心力想加減配方他們的牛奶粉,以求逼近人奶而不可得。天成的母奶,含有嬰兒成長必須的所有營養成份,嬰兒攝食後的吸收率最高,含有來自母親的抗體,永遠保持適當溫度。喝母奶的嬰兒,體內會有來自母親的抗體,同時提供腸道適當的酸鹼環境,最有益於腸道內正常益菌的生長,因而抑制致病體的繁殖,自然減少了感染性腸炎的機會。同時母奶也不會有過敏或耐受性不良的問題。 2•因種種因素而不得不使用配方奶粉時,應使用新鮮,且成份及製造日期標示清楚的奶粉。除腹瀉較厲害時須稀釋沖泡以外,平常應按奶粉罐上指示的濃度沖泡。餵奶器具應注意清潔消毒。嬰兒若有慢性腹瀉的情形時,應和醫師討論是否該選用特殊配方的奶粉。 3•不論吃母奶或奶粉的嬰兒,到四到六個月大時皆須添加副食品,才能滿足嬰兒成長所須。而副食品的添加不當也是嬰兒腹瀉常見的原因之一。副食品的添加以一次加一樣為原則。同時每一新添加物都必須從少量及低濃度開始加起。如此才能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一旦發生過敏反應也比較容易猜出是那一種食物引起的過敏。 4•在各種病毒的流行季節裡〈如:輪狀病毒在秋冬季節流行〉,應避免讓嬰兒出入人多擁擠的公共埸合。父母下班後,須先更衣,洗手甚至沐浴後才可親近自己的小寶貝,以免把病源由外面帶回給嬰兒。   生兒容易,育兒難。這是大多數年輕父母的心聲,但是,只要多一份知識,多一份細心,撫育幼兒的歲月會是一生中最甜美的回憶!

餵副食品的時機及招數

2005年08月03日
公開
47

◆寶寶可以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機 頭頸部挺直且可與軀幹成一直線,可以抱著坐。 會注視家人進食,有時會伸出手靠近食物。 較以前唾液分泌增多,有時會閉著嘴做咀嚼狀。 對可以吃的食物表現出興趣,且有伸手拿取的動作。 餵奶時不如以前專心,並且時間較為拉長。 ◆副食品的份量及次數要多少? 寶寶5-6個月大時 份量 澱粉類食物從一小匙開始,每隔2-3日增加一匙,直到半碗為止,可考慮糊稠的粥;青菜類則自1小匙,逐步增加至4-5匙;蛋白質類(如魚、肉)則可由1小匙,增加至3-4匙(後兩者都使用水煮後搗碎)。 次數 副食品餵食的次數可設定至2次(例如第一個月1次,第二個月改為2次),相對的母乳或配方奶粉則減為4次。 寶寶7-8個月大時 份量 澱粉類食物則可改為軟的粥飯,份量可設定為半碗或八分滿;青菜類則在水煮後切碎,由5小匙增加到10小匙;蛋白質類則在水煮後撥開,份量5-10小匙不等。 次數 副食品可固定為每日2次,奶品類則改為3次。 寶寶9-12個月大時 份量 澱粉類食物則可改為粥或軟的飯,份量可達約1碗;青菜類則可食用10小匙;蛋白質類亦可達到10小匙。 次數 可依寶寶對奶品類喜好程度,將副食品提供次數訂為2-3次(如果厭奶較厲害,則只給2次母乳或配方奶粉),而奶品類則減為3或2次。媽媽們只要記得副食品與奶品的每日總餐數仍保持5次即可。 ◆促進副食品餵食的四大招數 尊重寶寶個別差異 對媽媽們而言,寶寶副食品什麼時候開始好呢?讓寶寶吃些什麼好呢?是個頗為難的大問題。依寶寶的月齡不同,提供寶寶副食品餵食建議是概括性的標準,並非照著此一計劃表進行不可。重要原則是千萬不可勉強,例如接受度較高的嬰兒,可能會進行的比計劃表快,而且量也會較多。相反的,成長較慢的寶寶,雖月齡已超過了,但可能副食品餵食會稍慢一些,而且份量也較少,甚至有時還有反覆無常及倒退的現象。 媽媽們應瞭解此一時期的成長慢,並不一定與將來的成長一致。因此無論寶寶如何表現,到某個時候都會到達能吃一般食物的階段與能力。不要認為副食品餵食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而設計,也不必為份量足夠與否而感到焦慮。應以輕鬆的心情,享受與寶寶溝通的餵食樂趣。 配合寶寶副食品餵食的時機 一般來說開,始餵食副食品的時間是出生後4-5個月(體重約6-7公斤時)。但是,這只是個一般情況。成長較快的嬰兒,有時會早些超過7公斤。相反的,早產兒要達到7公斤的話,則有時需要到七、八個月以上。 此時要仔細的觀察寶寶的表現,若出現對大人吃東西表示關心,而且會伸出手想拿,嘴巴也不停動且會流口水等現象時,就是可以開始進行副食品餵食的訊號了。 首先使寶寶適應湯匙餵食 一但觀察到可開始進行副食品餵食的訊號後,最初製作比配方奶粉稍微稠狀的榖類食物,先用湯匙杓一口試著送入寶寶嘴裡。由於寶寶出生後初次接觸固體食物,所以會乖乖接受的機會不大。大多數的寶寶對初次與湯匙的接觸,通常會因害怕而拒絕的。對月齡較小的寶寶而言(4個月以前),因用舌頭把東西推出的反應還存在著,所以較無法順利的進行斷乳食物的步驟。 若遭遇此一情況,便不要再強迫寶寶進食,隔天可以再試一次。若還是失敗的話,則可間隔數天後再試。若能夠有耐性的重覆餵食,最終寶寶仍會接受的。在這段訓練期間中,可以把不同形狀及顏色的湯匙當作玩具給寶寶,也可讓寶寶握握它或將它放入嘴裡,就可習慣對湯匙的接觸。 寶寶的初期咀嚼需要多次反覆練習 媽媽們常會發現,當將固體食物拿近寶寶嘴巴時,會發出很高興的聲音。但並不是每次餵食都能順利進行的,有時看寶寶高興的表情,好似應該會把東西吃進的,但是接下來卻又拒絕,或甚至將東西從嘴巴裡推出或吐出(稱之為排出反射extrusion reflex),有時還會突然大哭。有些媽媽或保母會強迫把食物硬塞入寶寶嘴巴裡,這當然是不對的,因為寶寶也有情緒不好或食慾不佳的時候。不管在任何情況下,請千萬別強迫寶寶進食,等待下一次的副食品餵食再嘗試看看吧。 ◆醫師的建議與叮嚀 看過了本單元後,媽媽們必定可以充分了解給予寶寶副食品的種種重要觀念與實際做法。請堅持給予寶寶吃的權利(除非有特殊的身體疾病,在經醫師詳細檢查後,認為不適合給予副食品);而且應該使用正確的餵食方法,不要受廠商或是左右親友之影響,反而給了寶寶錯誤的示範,其實反而剝奪了寶寶咀嚼的初期訓練。另外,也要仔細評估,並且均衡奶品及副食品的食用次數及份量,千萬不要勉強,而要順勢引導。最後,希望有心的媽媽們都可以最大的耐心與信心,樂觀的期待寶寶最愉快的副食品餵食經驗。

五個傳統禮俗

2005年08月02日
公開
38

五個傳統禮俗, 讓寶寶的第一年更特別! 一般人想到禮俗,就會產生刻板印象,覺得那是一些老舊不堪的規定,其實如果回到原點來看,禮俗不僅一點也不生硬,而且還含有古老的情感,十分令人感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寶寶出生後的滿月、四月日、度晬、孤齒、剃胎髮等五項傳統習俗,讓寶寶成長的第一年,充滿多采多姿的豐富回憶! 1. 做滿月 ★ 日期:嬰兒出生滿一個月。 ★ 準備用品:紅龜粿、紅桃、禮燭、油飯、米糕。 ★ 頭尾必備品:帽子(加金帽徽)、鞋子、襪子、衣服、尿布、包巾、棉被、揹巾、金飾、嬰兒車、紅龜粿、紅桃、禮燭。 嬰兒出生滿一個月叫滿月,滿月時做的慶賀叫「做滿月」、「彌月之喜」。一般要準備油飯和雞酒祭拜神佛祖先,外婆家也要送給外孫各種賀禮,除了送紅龜粿、紅桃、 禮燭,也要「送頭尾」,意指嬰兒從頭到腳所穿戴的全部衣物,包括帽子、鞋子、襪子、衣服、包巾、尿布、棉被、嬰兒車、揹巾,如果下一胎想生男孩就不必送揹巾,因為“巾”與千“金”同音,送揹巾表示下一胎將生女千金之意,在衣服、帽子上都必須繡上金萬字、金帽徽,表示是外婆送的,也有保平安的用意。 另外,因為親朋好友也會送禮,所以要有油飯、米糕等答禮,現代人大部分是回贈蛋糕,也有請吃滿月筵席。 2. 做四月日(收涎) ★ 日期:寶寶出生後四個月。 ★ 準備用品:牲禮、紅龜、酥餅。 ★ 頭尾必備品:帽子(金帽徽)、鞋子、帽子、衣服、褲子。 孕婦生產後四個月要準備牲禮、紅龜、酥餅向神佛、祖先供奉,而娘家也要和做滿月時一樣「送頭尾」,特別要送褲子以表示寶寶要快快開始學走路,親友也可以隨意送禮,產婦以紅桃或酒宴為謝禮,就叫「做四月日」。 做四月日最有意思的就是「收涎」,意思是替嬰兒解決流口水的毛病,方法是用12個或是24個酥餅穿上紅線或黑線,掛在嬰兒胸前,由母親抱著,並請長輩或親友取酥餅,在嬰兒口唇做揩抹狀,然後唸吉祥話「收離離,招小弟」,讓你母親明年生男孩,收涎收利,讓你明年招小弟。希望藉眾人之力,共同祈求嬰兒不再流口水,來年再添丁。 3. 孤齒 ★ 日期:寶寶滿九個月 ★ 準備用品:米、水 一般寶寶七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九個月就開始長牙齒,就是俗稱的「七坐、八爬、九發牙」,如果只長一顆牙齒,稱為「孤齒」,這時就要請姑姑將米加水煮,做成 「米水」給小朋友泡牛奶喝。 4. 度晬,抓周 ★ 日期:寶寶出生滿一周歲。 ★ 準備用品:米篩、書、印章、筆墨、算盤(計算機)、錢幣、雞腿、豬肉、尺 (斧)、蔥、芹菜、蒜、稻草、刀劍、聽筒等。 ★ 頭尾必備品:帽子(金帽徽)、鞋子、襪子、衣服、褲子、學步車、紅龜粿。 孩子出生滿一周歲,台灣話叫做「度晬」,「晬」是周年的意思,滿周歲時,也要祭拜神明祖先,外婆也要送頭尾和紅龜糕來祝賀,這就叫度晬。周歲這天,最重要的儀式就是選才,又稱為「抓周」,等於是中國式的性向測驗,在祭拜後,就在神壇前準備一個米篩,裡面放12-14件物品-書、印章、筆墨、算盤(計算機)、錢幣、雞腿、豬肉、尺(斧)、蔥、芹菜、蒜、稻草、刀劍、聽筒等,再讓嬰兒坐在米篩中央,使他任意抓取,用以預測將來之命運或會選擇的行業。 5. 剃胎髮 ★ 日期:出生12月或24月,取意12孝或24孝 ★ 準備用品:石頭、銅板(零錢)、紅雞蛋一個、紅鴨蛋一個、蔥少許。 通常在出生滿12日或24日為小寶寶剃胎髮之後,在洗頭時,在水裡放一顆石頭,表示小寶寶的頭快點變硬,再用鴨蛋滾過身體,雞蛋滾過臉上,是希望小寶寶長得既壯又漂亮,將來好的姻緣來結合,就是俗語的「鴨卵身、雞卵面、卡好的姻緣來相提」;另外,銅錢可以為小寶寶帶財氣及好運到;“蔥”和“聰”同音,除了表示可使小孩頭腦聰明之外,還可使頭髮濃密;洗澡時,用石頭在嬰兒胸部輕點三下,希望小寶寶長大後膽子較大,就是俗稱的「做膽」,但要選擇圓形的石頭,以後小寶寶的性情才會圓滑。 這些傳統的儀式,蘊含著父母、長輩對孩子的期望與感情,至於真正的效果,實在很少人會去斤斤計較,然而父母對小孩的愛與傳統情懷,卻在此產生溫暖與生命延續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