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喬&喬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研究顯示幼童看電視有害智力發展

2007年05月08日
公開
12

研究顯示幼童看電視有害智力發展 更新日期:2007/05/08 10:25 (中央社記者章君宇多倫多七日專電)兒童花太多時間看電視、光碟及玩電腦遊戲已屢見不鮮,最近一項研究更顯示,連嬰兒也無法避免螢光幕的荼毒。 在研究過一千多個家庭後,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才三個月大的嬰兒有百分之四十及兩歲以下的幼童有百分之九十,經常看電視、光碟。研究發現,嬰兒及幼童每天約花一個半小時看電視及光碟。研究人員認為,此一情況將有損嬰兒及幼童的智力發展。 研究報告作者之一的西雅圖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克里斯塔吉斯表示,一些以嬰兒為觀眾的電視節目及電腦遊戲如「愛因斯坦寶貝」及「有頭腦的寶貝」均聲稱有助於嬰兒智力發展,但事實卻不然。 克里斯塔吉斯指出,嬰兒電視節目有助幼童智力發展的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克里斯塔吉斯也是「客廳裡的大象:讓電視對你的孩子有用」一書的作者之一。 克里斯塔吉斯指出,至今唯一可以確定,且有證據可資證明的是,兩歲以下幼童看大量電視會對日後的注意力集中,智力發展等方面有害。 克里斯塔吉斯表示,即使如芝麻街之類,一般認為對幼童認識數字及英文字母有助益的電視節目,也與幼童成長過程中,語言發展過慢有關。 芝麻街係為三歲以下幼童設計的節目,但克里斯塔吉斯表示,此一節目並不適合這樣幼齡的兒童,但許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均以為讓幼齡子女收看這樣的節目,有助於他們日後的發展。 這項研究報告刊載於「幼年暨青春醫療資料庫」期刊,研究人員電話訪問了一千零九名子女年齡在兩個月至兩歲的父母。 研究發現,平均而言,幼童若在九個月大時開始看電視,他們每天平均收看時間為四十分鐘。若在三個月大時開始看電視,他們平均每天收看時間為一小時不到。若在兩歲時開始看電視,平均每天收看時間為一小時半。 研究也發現,父母讓幼童收看的電視,半數與幼童教育有關,另一半則為非教育、兒童光碟、及幼兒成長節目。 克里斯塔吉斯表示,父母讓幼童看電視有其道理。因為百分之二十九的父母認為電視有教育性並對兒童大腦發展有益;百分之二十三的父母認為讓幼兒收看電視不但是一種享受,而且還可以使他們放鬆;百分之二十一父母表示,讓幼兒看電視,可以使家長空出手來做家事。960507

育兒不可以失去原則

2007年04月27日
公開
9

早上跟大姐聊天 大姐說下週要去雪山 準備要帶小艾艾一起去 但是小艾要上學呀~怎麼去呢? 大姐說:請假就好了~只是幼稚園而已 以前我會同意這樣的說法 現在我卻有不同看法了 為什麼呢? 兩星期前幫喬喬買了一個新的安全座椅 好不容易使出絕招 讓喬喬願意乖乖的坐上去 喬喬也終於同意這個原則:坐車就要坐在自己的寶座~才可以出門唷 所以要出門喬喬也會主動說要坐坐 但是不到幾天~大人就自己打破這個原則@@ 就上星期六爲了要去夢時代吃午餐 車子裡擠了喬爸 我 老爸 小姑 二姐 楷楷 緯緯 跟喬喬 所以不得不拿掉安全座椅-->這件事情偶而發生 但這樣大人已經失去了原則了 要如何教小孩遵守原則?? 果然~從那天起要威脅利誘喬喬再坐上去 變的非常困難 硬把她塞進去 她就會哭天搶地 哭到讓人覺得耳膜快震破 同時不斷扭動 根本沒辦法扣上安全帶@@ 軟硬兼施都沒辦法~ 讓我非常後悔 以後那麼多人我寧願請部分家人搭計程車 或是大家一起搭計程車 再不然就是不要去 話說回來 小艾在嘉義上學 只是為了大阿姨想帶她去雪山 就隨便請假 往後是不是她自己想請假就要幫她請假 或者再也不能對她說出"因為你要上學~"的這句話 因為她會回答"請假就好啦" 為什麼大人想做什麼就可以呢? 當小孩子了解到大人可以常常失去原則時 那~他們也會覺得自己就可以不用遵守了

簡單換得天地闊—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的簡單法則

2007年04月27日
公開
6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大姐~喬喬親愛的大阿姨 貼給大家欣賞~報紙上還有照片的 2007.04.27  中國時報 簡單換得天地闊—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的簡單法則 採訪/鄭秋美 任何一個空間,只要能用一個空間解決就不要變成兩個空間,這,就是簡單。 微風梳髮的午後,姚仁祿先生的「大小創意齋」在綠意團繞之下,一派悠然,難以想像數步之遙就是極度繁忙的北市建國北路。門上大象一對,門把烏龜一尊,令初次來訪的賓客有些遲疑,這實在不像是一個辦公室。入得門內更是令人吃驚,室外明亮,室內寬敞,一眼就能「看穿」整個空間,有動線流暢的流理台和吧台,有現代感十足的投射式大鐘,還有氣質古樸卻有多重用途的老木箱。「當初租這個辦公環境,就是憑直覺!」在繁雜的生活當中,選擇越來越多,人們感到越來越無措,這時候「簡單」成為美好生活的法則。姚仁祿說「就是因為有太多的可能性,所以要憑直覺!」憑直覺並不是不做判斷,而是綜合過去的生活經驗和理解,在下決定的時刻,心裡所浮現的念頭就是直覺。 直覺是一種自信 「我做設計是這樣,寫文章也是一樣…」簡單法則第一條就是要「減少」、要「割捨」,可是要減少什麼、增加什麼,往往又會讓人陷入選擇的泥淖,姚仁祿直言「我們為什麼會覺得選擇太多不知道該怎麼選,說穿了就是自信不足!」因為知道得太多,反而更沒有自信,老是覺得那個很好,這個也很棒,三心二意,什麼都想要,結果只是浪費時間、浪費空間、再加浪費資源。 簡單能賣 簡單有理 從設計者的角度,姚仁祿認為在未來「簡單」勢必成為一個重要的哲學,他舉出《簡單的法則》作者前田約翰應邀擔任飛利浦公司顧問的經驗,即使舉世知名的大型企業也開始投注大量的精神去研究「簡單」這兩個字該如何應用在組織管理、銷售策略和產品設計上!「我相信『簡單』正是工業化的大量給予之後,製造端(賣方)開始沈澱和過濾的一種法則」,姚仁祿一再強調,簡單就是簡化和單純。 以MP3播放器為例,造型簡潔的iPod上市之後,旋即成為MP3的名流,即使售價比同類商品高出許多,仍然成為時尚玩家的首選。站在使用端(買方)的角度,總是喜歡物超所值,但是所謂的旗艦型或者超值全配,不過是一種迷思! 「你以為買到賺到,其實當中有很多功能,我們從來就用不著!」姚仁祿笑著說,大部分的附加功能只是在販售的那一刻,讓消費者覺得「很划算」而已,大部分的人都喜歡多要一點兒,抱持「反正是多給的,不要白不要!」的心態,比如時下幾乎人手一部的數位相機,除了拍照之外,通常還有很多功能,像是大頭貼、復古化……但是實際上會去使用的機率卻是微乎其微!現在起,大聲說「我只要一個」,姚仁祿的建議就是要你確認自己最需求的功能,簡明又直接! 對於如何在居家或工作環境經營「簡單」,姚仁祿分成三個部分來審視:第一個是空間、第二個是物品、第三個是使用! 多隔多壅塞 少隔多自在 「任何一個空間,只要能用一個空間解決就不要變成兩個空間」,在姚仁祿的「大小創意齋」裡,除了洗手間以外,其他全部打成一個大空間,「除去家具的擺設,其實我什麼也沒做!」身為頂尖的設計工作者,姚仁祿觀察到很多人都喜歡「隔間」,要有廚房、工房、書房、還要客房,在仁祿眼中這些都是多餘的,反而會越切割越狹窄,越狹窄當然就越不舒服,何況做隔間的花費很驚人,單單是空調就得花不少錢。 「在同一個地方就可以做很多事!」就拿辦公室裡的一張長型辦公桌來說,所有同仁都可以在那裡開會、聊八卦,也可以享用餐點或接待賓客,「只要感覺舒服,那就對了。」工作人員顯然也對這樣的活動空間感覺到很自在。仁祿也針對居家空間提出建議「誰說家裡一定要有客廳、飯廳、這個廳、那個廳……各種廳,那些都是19世紀的舊觀念了,現代很多家庭越來越小,或者根本是一個人住,並不需要那麼多隔間,為什麼不打成一大間就好?」 2007.04.27  中國時報 姚仁祿的減少練習題 鄭秋美 至於物品,不管是居家空間或是辦公環境,姚仁祿的習慣是每隔一陣子就會試著把一些東西送給別人;物品太多無疑是製造雜亂的元凶,定期或不定期的出清,空間就會顯得清爽。「不是建議大家不要買東西,因為購物有的時候是一種Relax!」仁祿深諳「熱愛血拚」是人的天性,為了維持簡單的空間,要你別再買東西了,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每到一個臨近飽和的階段,就試著把一些可以送出去的東西送給友人或者捐贈給有需求的單位,不僅能做好個人公關,做功德,更可以讓自己放下負擔,獲得更多空間。 中國人說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不也是一樣的道理!而「送出」這個行為的前提就是「割捨」,正好符合前田約翰「簡單的法則」當中第一條:減少。 關於「減少」,姚仁祿想起當年「被迫丟掉」的學習經驗,「我學設計的時候,老師要我拿掉一個東西,我只好乖乖拿掉,老師又逼著再拿掉一個、再一個……可是既然畫在設計圖上就是我的心血結晶,其實什麼不想拿…」最後老師竟然要他想辦法連柱子都不要,這時候姚仁祿才會真正去思考新的角度,激發出新的想法,這何嘗不是「減少等於獲得」? 別讓空間來定義生活 大多數的家庭都有一個大客廳,可是你想過這個大客廳被運用到的機率和時間長度有多少嗎? 姚仁祿舉了最近一個實例,他說:「前陣子我幫人重新規畫空間,我把她最重要的空間改成廚房和飯廳一大間,因為原來她得躲在廚房裡忙,家人卻在外面看電視,每當這個時候,家人之間的交流就斷掉了,她一家人可以相處的時光就是在等待吃飯的那個片段,如果可以把做飯、聊天、看電視,統統集合在一起,不是更有意思、更有意義?」 姚仁祿也引用Apple現任首席執行長兼創辦人之一Steve Jobs的談話,他說Apple在設計新產品的時候Always redefines everything…(重新定義)重新定義的關鍵就在於「你想怎麼做」而不是「本來就該怎麼做」! 簡單換得開闊 「我們老是把自己塞滿,把日子過得太急,時間抓得太精,實體空間壓得太擠,就像一個塞得滿滿的抽屜,裡面的拿不出來,外面的又放不進去……」姚老師以淺顯的例子說明,不論是個人的心胸、居家的環境、或者生活的空間,試試以簡單為法,以簡單為師,自然能感覺開闊。不過,仁祿也提醒:所謂簡單不是叫人偷懶或少做事,而是學習用一種「單純」的哲學,來面對複雜的世界,避免掉入漩渦,讓事情「有解決之道」。 部落格也有簡單法則 近年來「部落格」大行其道,姚仁祿也成為極受網友崇敬的Blogger,說起經營部落格的歷程,竟也是一段「簡單進行曲」,從長篇大論進化到言簡意賅…「我其實是花了一番功夫去『強迫』自己控制內文的長短:螢幕的卷軸以下拉一次為限,這一頁看完、再往下一頁就全部看完了,你不能要求大家要看很久,看很長,只要他留下深刻印象那就夠了!」在字體上,姚仁祿只用16.5的字級,挺大的字體,遠看近看都不會不舒服! (姚仁祿的部落格http://web.mac.com/ericyao) 大姐的部落格http://blog.yam.com/user/chiume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