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vicky

日期

#Tag

1~2歲孩子如廁建立

2007年05月29日
公開
24

何時進行幼兒如廁訓練是較好的時機,對許多父母來說是個問題,即使多數父母了解孩子太小可能不適宜訓練,但往往在長輩等不及、親友過度關心或是托兒所要求下,迫使父母早早訓練寶寶開始學習如廁。 訓練時機因人而異 通常一歲半到二歲左右是大多數幼兒學習如廁的較佳時間,太晚訓練,孩子得花較久的時間才能完成,太早訓練,等於期望才學會走路的學步兒就能自己意識到尿意或便意,然後忍住再趕緊搖搖晃晃的走到浴室廁所或大人事先指定的地方,坐到馬桶上,最後才能尿尿或便便,整個過程真是難為這些小人兒。 孩子太早訓練可能導致壓力過大、亂發脾氣、尿濕褲子、大便弄髒衣物或地板、憋尿或憋大便、尿不出來或大不出來,這些行為又形成父母的壓力,更迫使父母採取強硬的態度。 對孩子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表,依寶寶個別情況而定,父母應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是否達到可訓練的狀態,在發展完成之際,寶寶也已準備就緒,才是訓練的最佳時機。 在評估孩子是否已到達進行如廁訓練的時機,可從孩子的幾項能力發展狀況而定,有: 1.膀胱控制能力: 尿布可以保持乾燥超過2小時;可從孩子的面部表情或肢體動作看出他想尿尿、大便,例如想尿尿會拉褲子、身體會打顫,想大便時臉部揪成一團、臉部可能因身體用力而脹紅。 2.生理發展: 會模仿大人坐馬桶的樣子,在自己的小馬桶上坐一段時間;有能力在屋子裡來回走動,表示可以自己走到廁所去;在孩子的協調能力部分,已經可以輕易地撿起地上的東西,就表示可以自己穿脫褲子了。 3.心智發展: 了解言語的概念及意義,會說出想尿尿、大便的字眼,或是在尿尿、大便在褲子後,會告訴大人,顯現出不舒服的樣子。當您發現孩子已經具備以上的能力,您就可以開始著手為孩子進行如廁的訓練了。 訓練的方法 家長訓練孩子如廁的方法包括: 1.脫掉尿布: 替孩子準備小馬桶,告訴他這是他的小馬桶,並放置在固定的地點。念個相關的故事書或唱歌給孩子聽,引領他了解上廁所這件事。另外,為孩子多準備一些鬆緊帶的寬鬆褲子,引導孩子學會自己把褲子往上、往下拉。 2.讓孩子了解尿尿、大便的意義: 孩子喜歡模仿大人的舉動,當大人上廁所時,可以讓孩子看到大人是坐在馬桶上上廁所,孩子可以坐在小馬桶尿尿,並讓他試著脫掉褲子,坐在小馬桶上,體會坐馬桶的感覺,但不要強迫他馬上尿尿或大便。等孩子有尿意或便意的時候,再帶著孩子到廁所尿尿或大便,最後再讓孩子觀察馬桶內的大便,了解這是他的一部分,再沖掉大便,利用這樣的過程讓孩子了解尿尿、大便的意義。 3.觀察孩子尿尿的時間點: 準備流質飲料(牛奶、果汁等)讓孩子喝,記錄孩子喝完飲料多久後會尿尿,讓孩子再喝一次流質飲料,接著在時間點前五分鐘主動帶孩子去廁所,如果孩子順利在馬桶內尿尿,立即稱讚他,建立他的成就感,讓他覺得在馬桶上如廁的感覺很好,並不斷反覆練習這樣的步驟。 4.訓練時間減少外出: 在訓練孩子如廁的這段時期,減少帶孩子外出,以免在外到處找廁所增加孩子的挫折感,影響學習成效。也盡量避免再讓孩子包上尿布,混淆孩子的學習。 能獎不能罰 家長秉持的態度關係著如廁訓練的成果,每個孩子的進度都不同,先後可能差上一年之久,父母支持的態度是很重要的。在如廁訓練的過程中,如果發生孩子缺乏興趣或拒絕,先暫且作罷,耐心的等到孩子自己準備好,而嘲笑或責罵只會使如廁訓練時間拉長且效果不佳,請尊重以孩子為導向的如廁訓練,孩子多半很驕傲自己會上廁所,不要給孩子壓力,也不要給自己壓力,相信你的孩子可以順利擺脫尿布階段,養成自行上廁所的習慣。 《摘自巧連智月刊寶寶版 2003年4月號》

孩子的規律與生活 (有0-7歲孩子的必看)

2007年05月17日
公開
27

0-7歲孩子的學習是透過身體的模仿, 而非語言的理解,我們可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教他們讀書、寫字,教任何我們想要他們做的事, 因為孩子愛我們,他們會盡最大可能滿足我們的要求,滿足我們要他們做的事, 但這些學習成果都是假象,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如果讓孩子自由、順性的發展,讓他們做自己,他們就會一直遊戲、遊戲、再遊戲。 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只要有東西,就可以一直玩,我們不需要給孩子精緻的玩具, 越精緻、昂貴的玩具對孩子而言越是沒有用的玩具,因為這一類玩具多有固定的玩法,玩法有限,孩子很快就玩溺了, 接著他們就會開始拆解玩具,拆了之後就裝不回去,然後玩具就壞了。 孩子的意識發展是跟著周圍的環境走的,不管是在室內或室外,不是頭腦或智力來做決定,孩子一入校園, 看到一根棍子便玩起棍子,把棍子當馬騎;接著看到石頭,放下棍子撿起石頭玩,最後也忘了他還在玩棍子……, 所以,一直是環境在引導孩子,環境抓住孩子,環境中有任何東西吸引他們,他們的焦點就跟著轉移。 我們要了解,孩子是透過「做中學」的,他們做任何事會本能地不斷反覆, 例如:小嬰兒要站起來,試了一次又一次,跌倒了再爬起來。孩子的學習,都是透過不斷練習才成功的。 小嬰兒出生時,他們的身體看起來似乎已經發展完整,但事實上仍然有許多未完成的, 孩子的眼睛要到8歲才會發展完成,肝要到12歲才發展完成,其他像腎或許多器官還要更大才會發展完成, 身體發展健康與否就決定在生命的頭7年,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幫助孩子有最大發展的可能。 另一方面,如何發展孩子健康的感官也很重要,孩子出生時,感官便向世界開展, 孩子如何經驗這個世界,與他的感官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鼓勵父母在家裡可以預備這些玩具給孩子: 1.去樹林、公園或海邊玩時,搜集東西給孩子,例如:石頭、木頭、貝殼等,把這些大自然的素材給孩子,他們就會很自然的去玩。 2.娃娃:不給孩子硬的、塑膠的娃娃,要給孩子柔軟、溫暖、沒有表情的娃娃,沒有表情的娃娃給孩子想像的空間。 3.舊衣服:一些不穿的舊衣服,可以讓孩子拿來玩。 在紐西蘭,有些人家裡很漂亮,有很好的沙發、很漂亮的裝飾、很好的裝璜,還有美麗的房間, 但是這樣就沒有地方給孩子玩,因為要保持美麗。 但是實際上,孩子是需要遊戲的,而且特別需要在大人腳邊玩,不要一直說:「你去,你去房間玩。」 孩子離開大人就不會真正的玩,他們喜歡在大人的身邊遊戲。 我曾經在一個孩子房間裡看到,地毯是一個圖案、床單是一個圖案、窗帘、牆壁各有不同的圖案, 如此一來,我們如何期待孩子可以安定、安靜、和平的睡覺? 台灣是世界上有名的塑膠城市,我們要避免這樣的東西給孩子,免得孩子無法有好的感覺、好的看見, 如果形體是很不自然的,例如:誇張的表情、失真的玩具,孩子吸收到的就是不自然、不細緻的印象。 在紐西蘭,我告訴朋友們,在台灣有些幼稚園裡都是塑膠草皮、塑膠樹、塑膠玩具…,他們都覺得難以置信。   童年很短暫,需要自由的發展,多帶孩子到戶外動一動、跳一跳是好的。 現代孩子多住在高樓,出門就坐車或摩托車,很少有走路的機會,有的話也只有走幾步路, 我每天都走路到學校,走路回家,走路做很多事,透過自己的身體完成很多事情。 在世界各國,今天和過去的經驗很不一樣,我們可以清楚看到20年前、20年後孩子的能力差別非常非常大, 我們要正視這些狀況,才能幫助孩子。我們要讓孩子有光著腳在草地上行走的經驗,感受土地、露水…; 我們要讓孩子有爬樹的經驗,這是與人工的爬梯不同的,因為爬梯有一定的形狀,不是正方形就是長方形,爬樹更具挑戰性,因為每棵樹都不一樣。 我小時候的家,房子外面有圍籬,圍籬頂端尖尖的,我非常喜歡走在圍籬尖端,在上面練習平衡,一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那平衡的感覺。 人要成為一個平衡的人,必須要先得到身體的平衡,如果身體不能平衡,內在其實是很難平衡的。 在台灣,週一至週五大家都很忙,到了週末就想放鬆、休息,所以帶孩子去公園、去露營、接近大自然成為很多人最後才會想做的事。 我要再一次慎重的提醒父母:0-7歲的孩子需要充分的動、爬、跳,如果他們可以充分地動、爬、跳,他們就能更自由的進入語言表達、思想表達。 我們希望孩子可以成為一個成熟且思想自由的人,不是讓孩子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而是要讓孩子有很多動、爬、跳的機會,更重要的是大人要陪著孩子一起去做,這些生活上的改變是非常值得的! 問題一:老師剛提到孩子會一遍又一遍的要求聽同一個故事,可是我的孩子都對我說:「媽媽,講別的,不要每次都講這個。」她已經4歲了,這是正常的現象嗎?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有的孩子要更多一點,有的要更少一點。我曾經跟一位家長做入學前的面談,我告訴家長,學校裡同一個故事要重覆聽三週,這個媽媽說:「不行,我的孩子一個晚上就要聽6個故事了。」 最後,這個媽媽讓孩子來上學了。一年結束後,媽媽告訴我:「我們現在一個晚上只要一個故事就夠了。」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已進入學校的節奏裡。 重覆說同一個故事是要讓孩子可以消化,真正吸收整個故事,當然有些孩子會更快消化,所以,不需要將這件事情看得那麼嚴重。 問題二:如果已經講完一個故事,孩子又要求另一個故事,是否要迎合孩子呢?     一個晚上給孩子一個故事是很好的原則。常常孩子要求一個又一個故事是因為還不想睡,想引起大人的注意,父母這時候只需要給孩子溫暖的擁抱,告訴孩子夢裡的小天使已經在等他,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期待明天的故事。 問題三:我的孩子現年4歲,另外我還有一個小嬰兒,可是4歲的孩子表現出急欲認知的渴望, 例如:看到桌上的醬油瓶,就會指著字問我:「媽媽,這是不是醬油?」以前有給孩子學英文,可是現在沒有了,畫畫時,她會在房子上畫門牌,寫號碼,也會寫英文,孩子有強烈的認知欲望,我該如何面對較恰當? 從典型的情況來看,老大出生時,只有一個孩子,所以,整個世界就是天堂, 因為父母都愛他,所有的注意力都在他身上,當老二出生時,不管父母如何照顧老大,老大仍會覺得被推出天堂,所以,不管老大做的任何事無非只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要父母關心。 每個孩子都需要特別的時間單獨和大人在一起,也許是父母,也許是祖父母,如此他才會感受到大人是和他在一起的,如果有2∼3個孩子一起和 大人花長時間在一起,孩子仍然不會感受到父母是和他在一起的。不僅人智學如此討論,心理學亦如此, 所以,「品質時間」很重要,並不是要很長的時間,重要的是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一天10分鐘就夠了,這段時間裡,是一對一,不受任何干擾的,即使是電話鈴響,當然,我們也不能告訴孩子:「現在就是你的品質時間。」 一個孩子很容易,也不急,如果有二、三個孩子時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為每個孩子都需要有單獨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但是夫妻只有二個。 比較容易的方式是孩子睡覺時間不同,小的孩子比較早睡,大一點的孩子比較晚睡,然後一個一個輪流陪伴,但是,說易行難。或者有些孩子早起,那父母就早起,總之,找出一週的時間表,努力從中找出10分鐘給孩子。 品質時間要每天規律,不要有時早上,有時晚上;也不要今天十點,明天八點,如此沒有規律,孩子會不知道他可以做什麼。 規律生活的建立也需要一段時間,剛開始品質時間時,孩子會很興奮,他可能會叫、會鬧,主要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慢慢的孩子的身體就會感受到這個規律,知道這個時間可以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然後,不好的行為、吵鬧就會消失。 知易行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些父母一開始很熱,我們都可以看到孩子很快樂,可是有時我們的生活很容易受到影響,例如:去爺爺奶奶家或是某人生病,然後就忘了品質時間,最後就漸漸不做了,等到孩子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又變得攻擊,問題又出現時,才又想起品質時間。不過,只要再重新開始做就好了,但是一定要去做,特別是有好幾個孩子的家庭更需要。 我有一些經驗,在有好多個孩子的家庭裡,常常中間的孩子最容易被忽略,大的孩子會被要求去做一些事情,而小的孩子因為還小也會倍受重視,除非中間的孩子偶爾也能做做壞事或大叫一下,否則很容易受到忽略,特別是安靜的中間孩子最需要品質時間。 品質時間要做什麼隨孩子的需求而定,也許一個孩子想要父母為他讀故事;另一個孩子想要父母陪他玩玩具;另一個孩子只想和父母說說話,享受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 我有一個孫女,每天,我都和她一起洗澡,我孫女就會在這時候玩玩她的小鴨鴨,這段時間就是我和孫女的品質時間。品質時間重要的不是時間的長短,而是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感覺。

研究顯示幼童看電視有害智力發展

2007年05月08日
公開
26

(中央社記者章君宇多倫多七日專電)兒童花太多時間看電視、光碟及玩電腦遊戲已屢見不鮮,最近一項研究更顯示,連嬰兒也無法避免螢光幕的荼毒。 在研究過一千多個家庭後,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才三個月大的嬰兒有百分之四十及兩歲以下的幼童有百分之九十,經常看電視、光碟。研究發現,嬰兒及幼童每天約花一個半小時看電視及光碟。研究人員認為,此一情況將有損嬰兒及幼童的智力發展。 研究報告作者之一的西雅圖兒童醫院小兒科醫師克里斯塔吉斯表示,一些以嬰兒為觀眾的電視節目及電腦遊戲如「愛因斯坦寶貝」及「有頭腦的寶貝」均聲稱有助於嬰兒智力發展,但事實卻不然。 克里斯塔吉斯指出,嬰兒電視節目有助幼童智力發展的說法,完全沒有科學根據。克里斯塔吉斯也是「客廳裡的大象:讓電視對你的孩子有用」一書的作者之一。 克里斯塔吉斯指出,至今唯一可以確定,且有證據可資證明的是,兩歲以下幼童看大量電視會對日後的注意力集中,智力發展等方面有害。 克里斯塔吉斯表示,即使如芝麻街之類,一般認為對幼童認識數字及英文字母有助益的電視節目,也與幼童成長過程中,語言發展過慢有關。 芝麻街係為三歲以下幼童設計的節目,但克里斯塔吉斯表示,此一節目並不適合這樣幼齡的兒童,但許多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均以為讓幼齡子女收看這樣的節目,有助於他們日後的發展。 這項研究報告刊載於「幼年暨青春醫療資料庫」期刊,研究人員電話訪問了一千零九名子女年齡在兩個月至兩歲的父母。 研究發現,平均而言,幼童若在九個月大時開始看電視,他們每天平均收看時間為四十分鐘。若在三個月大時開始看電視,他們平均每天收看時間為一小時不到。若在兩歲時開始看電視,平均每天收看時間為一小時半。 研究也發現,父母讓幼童收看的電視,半數與幼童教育有關,另一半則為非教育、兒童光碟、及幼兒成長節目。 克里斯塔吉斯表示,父母讓幼童看電視有其道理。因為百分之二十九的父母認為電視有教育性並對兒童大腦發展有益;百分之二十三的父母認為讓幼兒收看電視不但是一種享受,而且還可以使他們放鬆;百分之二十一父母表示,讓幼兒看電視,可以使家長空出手來做家事。96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