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清清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院子

2010年07月06日
公開
16

家裡的院子 一直是孩子們玩耍的好地方 是老爺沈浸在書中的好地方 (有時,老爺在客廳看書、看電視,像茉莉花的香味,會輕輕柔柔的飄進客廳的每個角落) 是我一邊做菜、一邊欣賞蟲鳴鳥叫的好地方 清澈的藍天、雪白的雲層、和煦的陽光 有時,孩子們喜歡把餐點拿出來外面吃 有時,只是單純的追逐玩耍 孩子們從遠處跑來,老爺會像演偶像劇式的把孩子們高高舉起,孩子們都玩的很high。喔,我也跟老爺說想要這樣「飛」,結果當然是飛不動。@@ 很俗氣的種了些可食植物,還選了季節性的向日葵(包裝上會有寫適合生長的季節,怎麼照顧) 兩個人很認真的在播種 悠哉、悠哉的Lucas 「差一腳」的Lucas Lucas拿著他學校種植的豆類植物,也要來湊熱鬧 這是向日葵的小苗 這是青江菜的,很像雜草一樣,不用怎麼照顧,就一直長出來,本來可以更多的,但上次園丁來沒跟他交代,很多青江菜被當雜草拔掉了。 這兩個小傢伙在忙些什麼呢? 到處撿拾樹葉,後來又拿起樹枝,我詢問小花,她說要生火啊。(恩,不知道哪裡來的靈感,要鑽木取火,小花腦袋瓜總有這些好玩的遊戲) 每天在院子漫步、玩耍是孩子們喜歡做的事 每天在院子讚揚鳥語花香是老爺常做的事 每天在院子幫新開出來的花朵照相、期待西洋梨的成熟是我愛做的事 這是我們一家人最喜愛的院子

去kim家玩

2010年06月15日
公開
17

前幾天跟kim閒聊時,她說她們家養了鴨子 想邀請我們一家子去看鴨子 ㄟ 她落落長講了很久,我實在不確定她家養了鴨,直到她邀請我們,我整個人「嚇一跳」,很認真的問她「養鴨子?」 (書到用時方恨少,年少不努力,現在聽得很辛苦@@) 她超nice的,因為我不會開車 老爺在時間上也不能配合(我們3點多放學、就直接去她家) 所以 她來接我 而她高堂老母幫她接她的孩子們(真的是高堂,78歲了,汗顏∼∼) 其實這是她母親的家 她的房子還正在全新翻修 她母親居住的是平房,但空間也不小呢,就連現在孩子們睡的閣樓,也是可以放上三間單人床的空間都還算空。這是戶外,那更是大的不像話了。 池塘上回來時,好像沒養魚,這回多了很多魚群在池塘悠游自在,好不熱鬧。 只要有超大的戶外空間,基本配備都是超大彈跳床,孩子們最愛在這玩耍了,不過後來連Jonathan還有kim的大兒子也來玩,kim會很nice的請她的孩子們讓Lucas玩,但孩子們還是忍不住跳大力點,我實在很怕Lucas「彈出來」,好說歹說,才讓他們「分批」玩彈跳床。 這是孩子們養的鴨子,每個人都有一隻屬於自己的鴨子呢(kim有三個寶貝,老二、老三是雙胞胎男孩,跟小花同班唷) 雙胞胎之一找小花看看他的綁樹床,還教小花怎麼睡在上面,然後自己拉繩索就會盪來盪去,小花看了看也沒試,又跑去別邊玩了(小花完全分不出雙胞胎的差異性,去年聖誕節,小花給雙胞胎之一聖誕卡,我問小花「你既然分辨不出來誰是誰,那為什麼卡片你只寫給一個人?」小花聳聳肩,她也不知道為什麼) 孩子們玩得都很開心,我很訝異這邊的大朋友都很照顧小小孩,而且對小小孩很nice,還很會逗Lucas開心,很配合演出些「被槍打到」、「give five」這類的事情。(Bear也是,只要看到Lucas,總要逗的Lucas笑呵呵,才會再去忙「自己的事」) 覺得我們很幸運,都遇到很nice的人們。 這又是另外一個室內「溫室」,專門養小小鴨,從鴨蛋開始孵起呢。 這是kim大兒子做的戰略地圖,拿著一些小兵,兩人開始玩起自訂的遊戲。前進範圍以自己的手腕到手肘為範圍,哥哥說「這樣不公平耶,你的手比我長」兩個孩子笑成一團,然後繼續他們的遊戲。 kim弄了些胡蘿蔔屑,Lucas很興奮的幫忙拿著,然後一起去餵小鴨。 吃飯其間忘了照相,kim很認真準備了晚餐,水煮胡蘿蔔、四季豆搭配烤馬鈴薯、pudding(uk很多東西都稱為「布丁」,這個做出來比較像是麵包一類的)、還有烤雞肉。煮飯期間,我問她「媽媽一個人住這裡的時候,會不會危險?我看這裡好像有老人專門居住的地方……」kim說她不喜歡她媽媽去那種老人公寓,所以之前沒有同住,她也是會多關心媽媽的生活。 吃完飯,kim拿著一堆飼料,要孩子們餵魚囉 小花跟Lucas在幫kim家的狗梳毛;還有雙胞胎一時興起,小池裝了些水,就開始玩起水來了。 在照客廳這些擺飾時,雙胞胎之一(因為我也分不清,只好這樣寫囉@@)看我在照相,直說「這裡、這裡也要、這裡還要」,而且照完還要看一下照片呢。 kim在另一區也有專門的溫室(栽種蔬菜),戶外也種了很多的蔬果,照顧這些蔬果,篩土(將土壤全部過篩,再來當作栽培蔬果的土)、、整理大草坪、養小鴨……,真是不簡單。 很nice、很熱情的一家人,孩子們意猶未盡,直說他們家實在太好玩了。

比利時:布魯塞爾、原子模型Atomium

2010年06月14日
公開
36

這次的旅遊原本想安排去參觀靠近北邊的鐘乳石洞 看網路上簡介這可是米其林旅遊三顆星必遊之處 但老爺詢問了比利時的同事群 大家都不大建議 一來是開車路途遙遠(從市區開到那就要兩個小時,來回四小時,萬一我們還得要當天回uk,那可能會為了看那個景點整天拉車了) 二是接近山區(帶著孩子會很辛苦) 所以 我們決定看完布魯塞爾比較著名的景點、再前往「原子模型」逛一逛 孩子們專注的在玩wii 市區公園(自從在滑鐵盧買了那把劍,Lucas跟那把劍簡直形影不離) 皇家畫廊聖休伯特Royal Galleries of Saint-Hubert 我們決定挑選這家在地的知名巧克力(我買了一盒專屬牛奶口味的,很好吃呢;至於送人的是選「各種」口味,那就得要愛吃巧克力的人才能下評論了) 聖˙米歇爾大教堂或新約說的「聖米迦勒」(St. Michael and St. Gudula Cathedral)哥德式建築,教堂裝飾一樣金碧輝煌,支撐大廳原頂為12使徒雕像。 彩繪玻璃有別於巴黎的教堂,整個窗戶就是一個完整的彩繪故事。 聖Gudula(維基有幅圖畫,是聖Gudula拿著燈,要去消滅魔鬼,然後有惡魔試圖吹熄燈火) 聖米歇爾(St. Michael )刺巨龍 亞當和夏娃被逐出天堂 這些都是藏有聖物或是歷代教堂使用物品 一經過公園,孩子們玩興就來,對他們而言,這才是最好玩的地方吧 原子模型Atomium,這是布魯塞爾為了世界博覽會而完成的建築物 這個應該是小花照的吧,一直吵著要玩相機,只好讓她拿著照相,兄弟倆倒是很配合的做了些怪表情,讓小花努力拍。 最高處直接坐電梯就可以到達,俯瞰全景;其餘的球體皆可相連,可能要搭超長手扶梯或走路才會到達另一個球體,而且有時後他們封閉某些路線,當你決定要往另一個球體前進,就沒有退路啦。(不能說走到一半,不想走要往回走,有些都是單行道,就是你只能不斷的前進,然後才能再順著球體規劃道路下來) 圖片中左下角是「歐洲小人國」 超長手扶梯,中間還有設計些展覽可以參觀 原子模型館留念 在休息站,孩子們對扭蛋很感興趣,我倒是對一堆人在免稅商店購物(一大箱、一大箱的扛酒)比較訝異。 回家途中,陽光從雲層中灑下來,路旁盡是花木扶疏,馳騁在高速公路上,心情也很愉快。哥哥倒是很興奮的說「媽媽,我去了好多地方,回去show and tell 時,我有好多可以跟同學講了」

比利時:滑鐵盧Waterloo、布魯塞爾Brussel

2010年06月13日
公開
15

左下角的是蛋糕式的麵包,一開始我還問土司機呢?因為我聞到陣陣麵包香,後來才發現,是旅館自己做的麵包,但我們用餐的地方,並沒有提供烤土司機。 豐富的早餐、悠閒的用餐 入口處留念 在道路上看到馬車行駛,想著他們是否也是騎乘到布魯日,為當地的觀光客來趟馬車之旅。 很多車後面都綁著腳踏車,看起來很壯觀。比利時真的是腳踏車的天堂,超級完善的規劃道路,空氣乾淨、腳踏車可以馳騁到任何一地(只要有路,真的都有專屬腳踏車的道路),綠地很多,看著國土比台灣小的比利時,卻維護的比台灣更好的天然景觀,心裡除了長嘆、還有一陣陣的辛酸。(比利時是歐洲國家裡面,經濟狀況最為穩定的國家) 這就是拿破崙被打敗的地方「滑鐵盧」Waterloo,獅子Lion's Mound和整座山的建立,都是象徵著盟軍的勝利(由英國威靈頓公爵領導),該設計者為英國皇家建築師設計,獅子腳下的圓球象徵全球性的勝利。(有一則說法獅吼那一面、朝向法國) 爬到山丘上的確有點累,但上去後只以欄杆式的遮蔽,卻讓我窮緊張,很怕小孩「滾下去」,根本無心欣賞俯眺的美景。後來回展覽館看歷史照片,這座小山丘竟也可以爬滿人潮。 走下去又牽著Lucas,頓時覺得路途漫漫長。 放一座大砲供遊客照相,著實吸引許多孩子 等待看滑鐵盧之役的影片,看到這看板上有著各處簡介,進去看影片時Lucas不耐久坐,而且還連看兩部,他都快要「黑白花」了(台語)。 這是用餐地點的擺設,生意太好,等的時間比吃飯時間還多吧,還好餐點還ok。 接著又看附近的蠟像館、戰場模擬館 要孩子們選一幅他們喜愛的大幅看板 接著乘坐小巴士,一窺當時戰爭之地的地形。 這裡禁止開發,保留了當時戰爭的地形。大約1公里長的路,有些遊客走完全程,還好我們是坐車觀賞。一大片的平原,卻有著深淺不同的綠色著墨,無怪乎畫家總是能用同一色調,調出濃淡合宜的大自然。 行經馬路,看到左手邊的腳踏車道,還有右手邊的競選標誌,老爺說比利時的同事們也抱怨著主政者,而明天就是他們大選的日子。 五十週年紀念公園的凱旋門(紀念獨立50週年) 布魯塞爾市區,我們飯店竟然就在這旁邊 飯店Hotel Novotel Brussels Centre Tour Noire 對於飯店肥皂、洗髮精的固定方式,水龍頭的放置模式,我都大為驚呼,結果被老爺笑沒見過世面。 布魯塞爾廣場Grand Place,1998年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法國作家雨果就曾讚此「最美麗的廣場」,共產黨的馬克斯、恩格斯也曾居住於此。 後方的大建築物,即為布魯塞爾的市政廳,1998年列為世界遺址。左右兩翼不同人、不同年代建造,所以兩翼不對稱。(老爺的比利時同事說,後面增建的設計師,等增建好發現左右兩翼竟然不對稱,因此自殺) 市政廳最高處有座米歇爾(天使長)征服巨龍的雕像。 市政廳城牆上的雕像象徵正義、賢明、和平、法律、制度、力量。 Everard t'Serclaes為比利時14世紀的反對貴族的英雄……,據說撫摸這銅像能夠帶來好運氣(由左而右),上方小天使爲生子的幸運象徵,下方老鼠代表金錢運。 其實廣場上的這些建築物都各有歷史,且最上面的雕像也各有故事,無奈只能看到名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還是「湊湊熱鬧」就好。 蕾絲 巧克力 會照這張,是因為我家竟也有一張一樣圖畫的銅版製品(有設計者簽名),當初老爺買下只是單純喜歡,沒想到在比利時也能瞧見。 看到這位街頭藝人,覺得很酷,趕緊來照相,不過一般都是隨意丟零錢,這位老兄「門口也沒寫價錢」,等我們靠近要投錢時,竟然自己說要多少啦。左邊是真人、右邊是假的。 在比利時,什麼圖案、形狀都可以是巧克力。 尿尿小童 正版的在這,沒想到尿尿小童這麼小耶。 ㄟ 孩子們很愛搞怪 有兩則說法,一則是Duke Gottfried公爵領軍對抗外敵,就在軍隊落敗之際,公爵將自己的兒子放在搖籃裡掛在樹下,用來激勵軍隊士氣,最後得以擊敗了敵軍,凱旋而歸。另外一則是小孩半夜起來尿尿,看到一條燃燒中的引信,小孩靈機一動用灑尿把引信熄滅解救受困的人,因而在原地做個石雕像永遠保留。 尿尿小童第一次穿上衣服,是比利時人為了慶祝比利時從法國人戰火中重生,爾後各國官員、使節來訪,都會贈衣,目前有7百多件衣服,收藏於市區博物館(國王之家)。 小男孩忽然牽起哥哥的手,怎麼也不放開,他的家人連聲呼喚,他才依依不捨的跟哥哥說bye-bye。 簡直是孩子的樂園 國王之家,建築物歷經多次變遷,曾為國家監獄、稅收局,本為國王居住所設計,卻從來沒有國王居住於此過。現為市區的博物館,收藏陶瓷藝術品、尿尿小童衣物也收藏於此。 這是著名的海鮮街,看大家都很殷情的跟Lucas玩,其實是在「拉客」啦,要我們去他們餐廳吃,老爺說「等到哪一家沒拉客,我們就可以進去吃了」,所以,我很認真的看哪一家沒有在拉客。 結果,老爺早知道要去哪一家吃,厚∼∼∼。這家餐廳Aux Armes De Bruxeles老爺比利時的同事已經帶他來吃過很多次了,那位比利時的副總覺得這家餐廳很好吃呢。 沒有預定,還好有位子,隔壁的一對老夫妻猛對著Lucas微笑,連有個吃飽的老太太,都跑來找Lucas聊(講很小聲,根本聽不到)。整個餐廳就我們一家有帶小孩,希望別壞了別人的用餐氣氛。(餐廳清一色都是男服務生喔) 麵包,比在法國吃的時候口感軟多了,有點像法國麵包的口感。 現搾果汁、氣泡ice tea 鴨肉淋磨菇醬(喔,為什麼不是鴨腿肉啊) 他們還多準備了2份的磨菇醬、柳澄醬 這是老爺單點的菜,像是炸蝦球口感,,偏偏孩子們吃鴨肉和薯條就差不多了,這個蝦球沒人捧場,我們還點了兩份。 老爺的牛排 柳橙口味的鴨胸 吃飽之後,又去他們的精品街逛逛,不過時間已晚店門多已關閉。 皇家畫廊聖休伯特Royal Galleries of Saint-Hubert,老爺說這是他們的精品街,美輪美奐的櫥窗,我只專注在巧克力身上。 我不愛吃巧克力的,但還是得買幾盒送人,看著巧克力這麼美,沒買一盒給自己,好像對不起這些精美的巧克力。我們決定買家只有在比利時才買的到的巧克力(連鎖店的就不買了,那機場就買的到) 這個人只靠著手打大盆,就可以打出優美的旋律,孩子們聽了可開心呢 準備回飯店休息,看到一整列整齊有秩序排列的腳踏車,真是讓人折服,來比利時,到處都可以租腳踏車旅遊唷。

比利時:布魯日Brugge( 中世紀的睡美人)

2010年06月12日
公開
19

有別於表妹遠從台灣來uk旅遊 功課真的做的很多 哪裡玩、怎麼換車都研究的很透徹 我們是這星期還在考慮要去哪裡玩 然後到了星期五飯店才訂好、火車票買好 星期六開車前往Eurotunnel 去比利時玩囉 一開始什麼車種都已經先分類,按照順序準備進入火車內。如果是那種大貨車的,就沒室內車廂了,必須40分鐘左右都待在自己車上。 車廂有上下兩排,每小列裡大概停三台車,然後就自動關門、開門。 到法國邊境了,我們再北上前往比利時。 今天造訪的是布魯日,布魯日Brugge荷語就是橋的意思,多達50座橋遍佈其中;布魯日從羅馬居民、奧地利統治、法國佔領、滑鐵盧之役後英國移民區逐漸形成(因為生活費比英國便宜,所以滑鐵盧之役後,英國人開始移居於此),因運河發達,在中古世紀一度成為經濟重鎮,當然也吸引了許多藝術家、銀行家……居住。但隨著泥沙淤積,運河功用不再,遂退出了歐洲重鎮的舞台,貧瘠的布魯日在工業革命的時代也無財力參與改變,因而保有了她舊有的樣貌。 19世紀Georges Rodenbach的小說《死寂之城布魯日》Bruges la Morte,負面的描述布魯日,卻讓看過小說的人都想來親眼目睹布魯日,旅遊生機與活力因而開始。 2000年布魯日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02年為歐洲文化之都 正版Steve、Q版Steve 清幽的運河,老爺趕緊要孩子們來照相。 傳說「布魯日熊」是這個地區最早的居民,所以布魯日城市的徽標以熊為市徽。 在這裡可以選擇走路、坐馬車、坐船逛布魯日 象徵城市自治的布魯日鐘樓 廣場旁的露天咖啡亦是人潮眾多 老爺說這家店是德國很有名做咕咕鐘的 店內簡直是展示天堂,展示品都極為可愛,有放在聖誕節上面的飾品、專門擺設用的飾品、造型蠟燭、咕咕鐘、木頭的各式娃娃兵、聖誕老公公 這個放在櫥窗的船型鐘飾,原木製作模樣精緻,價錢好像要數萬台幣。我在想如果可以像台北sogo那個咕咕鐘(就是大門上面會唱歌的那一個啦),玩偶可以跑進跑出,就更佳吸引人了。 比利時著名的巧克力和蕾絲編織 市政廳Town Hall,上面的都是歷史人物、英雄、伯爵、公爵等等。除了人物刻畫精緻,連人物下面也有徽章抑或各式動物等。這種尖型的建築模式,讓我想到在法國的巴黎聖母院,當時的教堂好像都是這種很雷同的風格。 聖血教堂(聖血聖殿)Heilig-Bloedbasiliek,下部是12世紀的羅馬式建築、上半部是新哥德式建築,內有聖血遺物,供人瞻仰。傳說有個伯爵在十字軍東征後,將幾滴耶穌的聖血從聖地帶回於此,所以每年布魯日都會舉行聖血日大遊行。(基督升天日,人們會抬著盛著聖血的聖盒遊行,還有約1千5百名布魯日人重演聖盒的歷史故事。) 準備乘船遊布魯日 照片中有一棟被包起來整修的建築物,就是聖母教堂(裡面有米開朗基羅的雕塑藝術品創作「聖母與子像」) 這裡的天鵝、鴨子多不勝數,遠看雪白似的都是這些天鵝的羽毛。 這裡有很多地方都可以搭乘船隻遊湖 貝居安修女會Prinselijk Begijnhof Ten Wijngaerde,1776是指修建的年份,最早以前是給貝居安修女住(但非真修女,因為真修女是誓言終生不離修道院),而後被本篤會修女(真修女)取代居住於此。 看到可以室內用餐的,趕緊準備進去吃飯,無奈都已客滿,只好找對門的餐廳來享用。 這個餐廳叫莫札特餐廳,巴臺上的就是莫札特。害我一直在想,莫札特該不會也跟這家店有淵源吧? 孩子們點了義大利麵還滿好吃的,照例也點了ice tea,原本以為會像在法國時的口味(水蜜桃口感的茶,茶味不濃卻有水蜜桃的芳香),但這裡的ice tea是氣泡茶,孩子們不愛喝氣泡口味的。中間一大「盆」,真的是大盆子一樣的淡菜,這是比利時的特產,我看幾乎人人都點上一「盆」,還好我的雞肉來的時候不是乾澀得胸雞,而是烤過的雞腿,味道也不錯唷。 景色宜人 準備吃軟糖的Lucas 很訝異還有賣一堆女巫、恐龍、騎士的,騎士做的很漂亮,但感覺是石膏作品,只好不捨得說「再見」了。 今日剛好遇到跳蚤市場,很好奇的看看有沒有什麼新鮮事。在鎮上走著隨時都可以看到運河,也有很多的橋樑,但小路很多,也很容易迷路。 右上角是我們經過一家巧克力店,門口竟然做了一個栩栩如生的龍(中國龍),不過怎麼都照不起來,只有龍頭看得出樣子。 聖約薩爾瓦托爾大教堂sint salvatorskathedraal,參觀的時候,正值他們在做禮拜,只得把莊重肅穆一面拍下來,速速離場。 撫慰人心的 冰淇淋 贊德廣場('t Zand) 雕像各有意涵代表了四座歷史名城。 這個阿伯賺錢功力很好,推著這台車,拿著卡式的有孔紙卡,只要把不同的紙放入然後手搖握把,就會彈奏出音樂,遊客們都還滿愛的,所以我們也跟阿伯照張相。 早上的天氣比較陰暗,過午之後反而豔洋高照,再照市政廳留念。布魯日除了這些建築物,也有很現代化的精品店,巧妙的融入在整個懷舊的氣氛中。 這是我們的飯店Gasthof Groenhove 一共2大床一小床(兩個房間),使用空間還滿大的,出乎我意料之外。 左下角幫我們介紹菜色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老闆,因為菜單都是荷文,我們看不懂請他介紹,他介紹到什麼動物(牛肉、豬肉、雞肉……)就會有聲音、有動作表演,逗的我們哈哈大笑,連薯條菜單沒有,他也說要變給我們。 義大利麵、燉牛肉、薯條 我正猶豫不決要點雞肉還是魚,他說魚肉很棒,好吧!我試試看,但當菜色(右上角圖)一來時,我一邊吃、一邊唉「這個魚肉也跟薯泥結合得太好了吧,完全找不到魚,只有薯泥味」,過沒多久,我的主餐才來(左圖),這下子誤會大了,呵呵。不過加了一堆cheese這種吃起來很容易飽足感,當下覺得,應該還是點雞肉就好。 這家有趣的店 接著我們走去看碉堡,運河波光粼粼,旁邊盡是綠蔭盎然,相互成趣。 背影 城門渺無人煙,時空彷彿都凍結在這一瞬間。

野餐

2010年06月04日
公開
26

公司原本是5月底要舉辦的活動(老爺來之後,今年初起,每個月都有不同活動可玩),但由於天氣不佳,改到這星期五才舉辦野餐。 這張是「插撥」。某天Lucas在吃巧克力,等我發現的時候,整個就是一個慘字,因為客廳、廚房的地毯都是巧克力糊,當然沙發也大片面積(還好當初是買皮的,不是買布料的),地毯實在很難清理乾淨,當下很生氣的要開罵,看到Lucas吃的滿臉的模樣,忍不住想笑出來,後來就幫他拍了幾張照片,但實在沒照出當天他一臉巧克力裝無辜的神情。當Lucas發現沒事了,當然要再繼續吃他的香蕉囉。 ……………(野餐)…………… 在公園等待大夥到來同時,哥哥、姊姊都已經跟爸爸在玩飛盤,只有Lucas在旁觀望 豔洋高照,這已經是傍晚5、6點了呢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三個孩子玩開來了,很愛玩飛盤呢 「看我的厲害」 這是公園的迷宮,比較適合小花以下的年紀玩,因為高度不高,也沒啥難度可言,但孩子們就是愛在這裡追逐。 Lucas一邊在迷宮奔跑、卻一定要手拿著飛盤,怎麼玩都可以就是飛盤不讓其他人動。(有別的飛盤也不要) 小花玩得很開心,到處指揮比她年紀小的孩子,滿足當「姊姊」的「權威」。 下星期一放假,公司來的人不多,但大家還是玩飛盤、打球、踢球樣樣來。 野餐,公司提供食物,吃飽喝足,兩個小的一直為了飛盤爭執不休,只好趕緊帶著孩子們速速回家。

巴黎:奧賽美術館Musee d'Orsay

2010年06月02日
公開
22

今日的行程 就是逛奧賽美術館 早上經過廣場時,總要和艾菲爾再來合照 奧賽美術館原本跟其他著名景點(艾菲爾鐵塔、亞歷山大三世橋、里昂火車站及Le Train Blue )一樣,都是為了1900年的世界博覽會而建造,當時一共鋪設15條鐵軌,奧賽是火車站,為了要讓旅客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在當時大廳的裝潢,內部與外部都是極為繁華的裝飾。車站宛如藝術宮殿,後經時代變遷,而改為今日的美術館,Musee d'Orsay成為法國近代藝術的美術館。 搭船前往,到奧賽時看到排隊人潮,真覺得不知道又要等多久,還好奧賽排隊分三區,一區是「青壯」區、一區是「老弱婦孺」區、一區是「團體」,我們在老弱婦孺區排隊就快多了。 奧賽美術館裡不能照相,但聽著導覽解說各種美術作品,與藝術創作僅僅只有不到一公尺的距離,看著畫布、油畫的線條筆觸、粉蠟筆的塗彩,這種感覺絕對是看書時感受不到的震撼力。 大幅的畫作,近看時只能看到許多的色彩搭配,但遠看時卻是整幅完整的畫作呈現;有些畫作甚至在遠方的人物表現,一樣是栩栩如生。 為此我們買了一本奧賽美術館的參觀指南,裡面有3百幅插圖(雕塑、繪畫、攝影、裝飾),裡面詳細的描述了展覽品的位置、創作源由,我們以此為地圖,聽著解說,看了許多我們熟悉的畫家,像是雷諾瓦、馬內、梵谷、高更、馬賽……等等的藝術創作者。 這是奧賽美術館的餐館,當初是車站旅館的餐廳,這飯店用時光、季節為主題而做的藍色繪畫裝飾;一樣金碧輝煌,坐下來休息就是一件非常愉悅的事情。 優雅別緻 我們點了套餐形式,不過這只有麵包、主餐、飲料、甜點而已,裡面最好吃的是那個巧克力蛋糕(可以選各種派,我不愛吃派,要換兒童餐的冰淇淋還不行唷)當然也可以單點,我就看到很多老外還是點了那個tartar。 用餐完畢,等我們要再逛美術館時,竟然發現入口處大家都在排隊,等著進來用餐。哇,時間沒算好,可真要花很多時間在排隊這件事情上面呢。 逛完美術館,著實令我訝異,孩子們會去欣賞、噗吃吃笑著畫作、喜歡畫作,看完畫心裡沒有疲憊感,反而覺得非常愉悅,原來看畫也是一件這麼棒的事情。 如果說來巴黎,哪裡是必遊景點,我一定會說「羅浮宮」、「奧賽美術館」,當然要用餐愉快也可以到Le Train Blue 休息,用各種感官來享受法國菜的美味。 ps回到uk,有一天在電視上竟然看到影集Doctor Who,裡面剛好講到梵谷,梵谷的畫作、房間陳設這些場景都有(梵谷《房間的一景》),看了竟然莫名的感動、興奮,然後主角帶著梵谷穿越時間來到Musee d'Orsay ,梵谷所有的畫作都在影集前呈現,那種熟悉感就像是故鄉的照片放在影片上一樣,只能說Musee d'Orsay 的影響也太深遠了吧。

巴黎 :(三)Le Train Blue

2010年06月01日
公開
38

從羅浮宮搭船回飯店已經是晚上6點半了,稍作整裝,即刻搭乘地鐵前往Le Train Blue用餐 用餐時間訂於晚上7點半 從飯店搭計程車要花超過1小時時間(會塞車) 但做地鐵只需20分鐘 所以我們決定搭地鐵囉 決定在這家用餐,是老爺的主意,他覺得料理屬王那家店是地點好,但餐飲或裝潢都ok而已,這家Le Train Blue就是bling bling的好氣氛,料理不錯囉。 即便是晚上7點半,陽光還是整個灑進我們的桌面,這時照相用不用閃光燈都很難抉擇,好像怎麼照相都不對,然後我像個十足的觀光客,拿起相機開始拍內部陳設裝潢。 小朋友人人都有著色本,小花畫完,就要合照 這是菜單,我選了Tasting Menu Le Train Blue位於里昂火車站裡面,Le Train Blue和亞歷山大三世橋一樣,都是為了當時的世界博覽會而進行大規模的市政建設的產物。這裡保留了1900年最為引人入勝之風格。 Le Train Blue金碧輝煌,有大型雕塑和大型油畫,大廳屋頂有三位畫家的作品,這個時期的風格雷同,正因如此所以他們才能和諧的完成這一項巨大的裝飾。 開幕時還由當時的法國總統親自為之揭幕,而許多名人都是這裡的常客(如:可可香奈兒)而導演盧貝松的《尼基塔》、馬克.若里維的《獨一無二的女孩們》都曾在這裡取景。 一開始就先點飲料,小孩點了果汁,我們大人竟然來了香檳、白酒,不過香檳好喝,才喝沒幾口,我就整個臉都漲紅了。 這個麵包好硬喔,而且超級有嚼勁,孩子們還是愛吃比較軟一點的麵包。 前菜,鬆餅、cream、鮭魚,鮭魚醃製的,吃起來還滿順口,而cream大概是特別打發調味的。 左邊那一團紫色的我也吃不出是什麼東西,但大概是某種蔬菜下去醃製而成(現在寫blog,覺得當時應該問服務生才是),中間的像是鵝肝醬的口感,其實滿對我們的胃口。 蘆筍、鱈魚,蘆筍煮的比較爛(我們好像比較愛吃清脆的),鱈魚就是新鮮好吃,再加上他們特調的白醬。 還有一個主菜牛排,但被老爺拿去吃了(我不吃牛),現在才想起來,忘記照相,連孩子們點的兒童餐都沒照到。孩子們點鴨肉、豬肉,鴨肉是那種鴨胸肉,肉質細嫩,小花說很好吃,豬肉是烤豬肉,服務生會把豬肉特意從超大塊豬肉身上耙下,再擺盤放到盤子裡,孩子們的配菜當然就是薯條一堆放在旁邊。當天的我,連老爺點了什麼主菜我都不知,渾然忘我的享受在餐廳的一切。 這麼模糊的照片,實在是照相好難照,我們坐的位子靠窗,陽光直射,反而讓我怎麼照,都覺得「光、影」分明。 服務生拿甜點來,下面冰淇淋似的冰沙,再淋上香檳,視覺享受很讚,也覺得這甜點很特別,吃起來當然好吃啊。 有圖為證,已經8、9點了,天還是這麼亮 吃完餐點,在等待甜點的同時,桌上又多了一瓶萊姆酒,我們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到底是誰點的酒啊? 這是孩子們的甜點,冰淇淋上面是硬的棉花糖 我的甜點,上面都是cream或者像是慕斯一類的,下面一個是酒、一個是草莓,另外最右手邊是整個冰淇淋再配上棉花糖,我不是很愛吃甜食的人,不過這個甜點好吃唷,不會過甜,而cream和酒或是草莓都搭配得宜,真的會意猶未盡呢。 這是老爺的甜點 rum baba,老爺很訝異的看著服務生為他服務,將蛋糕主體切成兩半,然後再將萊姆酒倒入。服務生說剩下的酒愛喝多少、就可以喝多少(每回開酒,都是全新的酒來使用)。我跟老爺都笑傻了,這麼多怎麼喝,我耍賴的問著老爺「這個酒可以外帶嗎?我可以帶回去做菜啊」問了好幾次,老爺說「厚,當然不行」^^ 喔,服務生說菜單有時都會更新,但這個rum baba 是開館一百多年來都一直有的菜單唷。 這是幫我們服務的服務生,一開始都說英文,搞半天原來他也會說中文,這下子就輕鬆許多,因為他還可以幫我們解釋許多東西呢。幫他照相,其實是要照他正在調理的那道菜tartar,生的碎牛肉再加上全蛋、蔥,攪拌以後再放回餐盤,老爺說這個吃一點很美味(因為是生的,勢必要非常新鮮才可以),當主菜就很像狗罐頭西莎了。(但我看很多人都點此當主菜耶) 等著我的咖啡,天已漸漸暗了,拿著相機不開閃光燈,反而有更好的效果。 咖啡來了,真的是咖啡,他們法國人好像都喜歡喝這種原味的,好苦唷,我只吃了旁邊的餅乾,剩下的就請老爺幫我「吃苦」了。 里昂火車站 招牌 我們在等地鐵時,被告知沒車了,所以要改換到別的地方等地鐵,出來時發現路竟然被圍起來,好特別唷。不過深夜的地鐵,又沒有人潮時,感覺有點恐怖。 回到飯店後,巧遇艾菲爾鐵塔整點的bling bling時間,趕緊捕捉這畫面。回到飯店竟然是晚上11點了,真的是最操的一天啦。 ps回來uk後,跟老爺同事聊天,講起Le Train Blue,才知這餐廳是米其林3顆星的餐廳。我一聽到3顆星,回來看了照片後,跟老爺說「這次在Le Train Blue用餐,這些照片我不是很滿意,可以再去吃一次嗎?」老爺笑著看著我,都不知道要說我什麼了。

巴黎:(一)聖禮拜堂La Sainte - Chapelle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

2010年05月31日
公開
20

早起出遊好像是我們一家固定的模式 今天一早決定來遊塞納河Seine 每天經過廣場,都還是要跟Eiffel Tower合影留念 在賽納河畔,有許多的選擇模式,你可以選擇「觀光行程」會有導遊介紹景點,然後繞湖一圈,亦或悠閒的用餐或者像我們今日這樣,單純的將船當成搭乘工具。孩子們對於能夠坐船都相當興奮呢。 塞納河為法國第二大河,旅遊的觀光船隻正好繞著西岱島一圈,而眾多景點都可以藉由船隻的航行到達,我們決定欣賞沿途景致,再逛聖母院。 賽納河橋樑眾多,以俄皇尼古拉二世贈與的亞歷山大三世橋最為壯觀。照片中閃耀著金色光芒的就是亞歷山大山三世橋,最為折服的是連橋墩下也都有雕塑藝術作品。 下船以後,繞來繞去,不知道聖母院跑到哪啦。 看到一堆人排隊,我們想那大概就是聖母院,於是傻呼呼的排了一個小時,只為了「安檢」,方才進去。 這是聖母瑪麗亞,我想應該就是聖母院了吧。 買了門票進去,還得再花錢買簡介,方知這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原來這是「聖禮拜堂」La Sainte-Chapelle,跟聖母院一樣都在「西岱島」上,這個聖禮拜堂以前是只有皇族才能夠進來的,裡面藏有「聖物」;耶穌受難的22件聖物,包括荊冠與受難十字架殘片,據說荊冠購買的價格比興建這所教堂的費用還高出許多。這裡的雕塑、彩繪玻璃都是描述耶穌的故事。 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們終於找到聖母院。 餵鳥仍是孩子最愛做的事情之一 排隊仍是必須做的事情,後來才發現要「爬」上高樓才需排隊(環顧巴黎的最佳景點之一),如果只要參觀大廳,無須排隊即可入內。 這座大教堂是為了聖母瑪麗亞而建的,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文學家雨果寫的鐘樓怪人(或「巴黎聖母院」)就是以此為背景;民族女英雄貞德打勝戰後卻遭出賣,火刑處死,多年後聖母院予以平反,在院內有貞德雕像,因而稱「聖女貞德」。 縱橫交錯的穹頂(三角拱利用支柱而非牆壁去承受重量) 內部玫瑰窗與牆面的雕刻,都是在描述關於耶穌的故事 教堂建造工地模型 為人稱頌的建築,每個建築物都是這麼的精雕細琢。老爺的說法,歐洲這一類的大教堂都相當宏偉壯觀,之前參觀的米蘭大教堂也是如此震懾。 劉姥姥進大觀園,逛完聖母院,一定要在後院的橋頭那兒買一下「貝蒂」冰淇淋,這是頗有名氣的冰淇淋店。吃起來其實滿像冰沙的口感,有多種不同的口味選擇,後來我們逛了一下附近的巷子,像這一類的冰淇淋店多不勝數。 美的讓人摒息之聖母院 從早上9點出門,到逛完聖母院已是下午2點多,身軀疲憊,想回飯店小憩,老爺說羅浮宮就在這附近,去看看吧,於是我們又乘船前往羅浮宮。

巴黎 :(二)羅浮宮Louver Museum

2010年05月31日
公開
26

走整天的感覺,真的是連大人都受不了,老爺還得扛著娃娃車上下樓梯,孩子們走到哇哇叫,不過既然到羅浮宮,就進去逛一逛吧。原本只打算先買票,明天再來逛一整天,但得知明天休館(星期二公休喔),真的是拼了命的努力逛,就從我們都熟悉的開始逛吧。 羅浮宮是世界三大博物館之一,原本是軍事防禦用途,後來成為輝煌的皇宮,從弗朗索瓦一世開始蒐集藝術品,後來的法國國王都承襲此傳統,充實了羅浮宮的藝術收藏,之後法國政府大規模整建,現在的正門是玻璃金字塔,設計者正是華人貝聿銘。 《作戰的鬥士》(Guerrier combattant) 這是希臘末期的傑出雕塑,也是極少數還有原作簽名的唷。一開始以為是丟鉛球之類的競技,後來看羅浮宮的解說,才知道這雕像常被冠以角斗士的名稱,英文解說以角鬥士來說明,而中文解說「角鬥士是誤謬,因為古希臘並無此項運動,只能得知可能正在進行一場競賽,而且正處於防禦狀態,手舉高的部分也許是拿著盾牌……。」 我很驚訝,在羅浮宮可以這麼親近藝術,而且還可以拍照,看到許多以前只有在圖片上才能欣賞的作品,頓時覺得羅浮宮真是值得一遊的好地方。 人山人海 這群人都在看什麼呢? 《蒙娜麗莎》(Mona Lisa) 隔著玻璃看蒙娜麗莎,既親近又遙遠,這麼熟悉的畫作我竟也親眼目睹了,但沒有辦法「左右來回仔細端看」,隔著玻璃易看不到細膩的構圖美感,在畫作前面永遠都有仰慕的人潮。 有此一說:不論你從哪個角度看蒙娜麗莎,永遠都覺得她在對你微笑。 (羅浮宮三寶:蒙娜麗莎、勝利女神、維納斯。) 羅浮宮裡面只有一個「美」字,從各式展品到天花板都是藝術。 《7月28日:自由引導人民(1830年7月28日)》 右邊可透過煙霧看到聖母院,女子象徵共和國、戴貌者象徵資產階級、最左由穿著可顯示為製造工人。圖中女子裸身、露體毛(腋毛)在當時社會顯的刺眼,因為當時喜歡的是理想化的人物。 孩子們在參觀法國藝術品時,常常噗吃吃的笑著,因為很多創作都是全裸上陣,他們很訝異「隱私處」竟然也可以是藝術。怕孩子們沒事做,我要孩子們找尋附近的雕塑,選擇他們喜歡的一幅,我再幫他們合照。Lucas和小花對於這幾位低頭俯視的裸男特別感興趣,一直呵呵的笑著,哥哥倒是選了很威嚴的雕像。 維納斯 塔尼斯(埃及古代城市)的斯芬克斯像 看了一些較為著名的藝術作品後,大家都真的沒辦法再逛下去了,只得打道回府,在飯店換裝後,坐著地鐵前往Le Train Blue

巴黎:(一)凡爾賽宮Versailles、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

2010年05月30日
公開
22

我們的旅遊行程,真的是隨心所欲,一早問了櫃臺,他們說假日的凡爾賽宮有噴泉表演,所以決定今日前往凡爾賽宮。 出發前,當然要吃吃法國甜點馬卡龍啊,Lucas總是很enjoy食物的美味。 這是凡爾賽宮的正門,凡爾賽宮是路易十四建造,有著奢華富麗的美還有充滿想像的的雕塑建築藝術,法國人覺得凡爾賽宮的花園,是世界最美的花園之一唷。 這張照片應該是Jonathan拍的,自從有小孩後,夫妻倆幾乎都沒有一起合照,本來老爺是要哥哥幫忙拍,但電燈泡們都會自動到齊。 金光閃閃的皇宮,其實是最近他們又再補修的,所以我們去看的時候,可以看到部分的金黃色炫耀奪目,還有些是原本黯淡的模樣。 我們先要去花園,回頭來照皇宮外觀的景致,皇宮內部還有花園要買票方能進入,人潮絡繹不絕。 這個花園的廣場,好多立體雕塑、噴泉,每個作品都是巧奪天工。 一定要照相、攝影得兄妹檔。 從這個平台花園往下看,柳暗花明又一村,下面整個是遼闊的花園還有運河,當然建築的人物雕塑也遍佈其中。 連噴泉都是金光摺摺 外套的功用→披風 外套的功用→帽子 難得可以見人的照片 「好美的景色」 「對啊,連我的頭髮都忍不住飄揚起來了」 樹叢都被修剪的很可愛 看似迷宮的樹林中 巧遇冰淇淋 當然要與冰淇淋談一場美麗的戀愛 藏匿在樹林間的噴泉,一樣精巧細膩 這張照片是小花還是我照的啊?怎麼後面的景色都沒照到。 漫步 隨處可見的各式噴泉 運河(可以划船,但要自己划,我們已經沒體力逛花園啦,等遊園車來大概還要15分鐘,我們決定往回走) 陽光灑進綠蔭盎然的樹林間,悠閒的欣賞沿途的風景,是件很享受的事。 花園的正中央廣場 藝術作品真的看到目不暇給 一早來已經先買要進去看皇宮的票,現在要去看皇宮內部時,看到這麼多人潮排隊買票,只覺得還是要早點出門,這樣才會省下更多排隊的時間。 有些房子的外觀就還沒「整修」好,顏色明顯的看起來黯淡。 慢慢欣賞皇宮內部陳設 這個照片,可是天花板呢,皇宮內的天花板,幾乎都是這般富麗堂皇。 由窗戶往外探去,就可以窺見剛剛所見的花園,凡爾賽宮的窗面很多,房間內更顯的明亮。 這全是天花板的華麗裝飾 川流不息的人潮 天花板 看到美麗的甜食,即便不想吃,也想湊個熱鬧;在凡爾賽宮晃了超過4、5個小時,體力不支的婦孺團,決定先回飯店小憩。

巴黎:(二)凡爾賽宮Versailles、艾菲爾鐵塔Eiffel Tower

2010年05月30日
公開
20

晚上我們步行前往艾菲爾鐵塔(法文艾菲爾鐵塔反過來念耶 La Tour Eiffel) 前往艾菲爾鐵塔的途中,經過戰神廣場,這個地方是最適合仰望、觀賞整個艾菲爾鐵塔。 艾菲爾鐵塔是在1885年時,巴黎舉辦世界博覽會而建造的,是當時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 登上艾菲爾鐵塔最高層,感覺挺恐怖的,因為電梯都是透明的,緩慢的上升,往外看可以看到地面建築物逐漸縮小,自己離地面越來越遠,心臟整個都快跳出來了。倒是Lucas很興奮的一直往外望,然後說「媽媽,我們在艾菲爾鐵塔裡耶」他的大膽出乎我意料之外。 大約7、8點時上艾菲爾鐵塔,巴黎的天空九點以後才夜暮低垂,幸運的我們看到了白日高雅的巴黎、夜晚萬種風情的巴黎。老爺說「常出差來巴黎,來艾菲爾鐵塔也數次,當時的願望就是能帶著老婆一起來,現在願望成真了」so sweet,沒想到我也可以成為「願望」……。 塞納河與戰神廣場,當然還可以看見很多地標,像是凱旋門、協和廣場……,夜晚站在高處俯視巴黎,夜晚比白日更美。 哥哥趕緊站在最高的鐵塔內,與夜色巴黎照相,不過當天的風也是挺大的,即便有圍柵欄,我還是覺得挺可怕的。 從艾菲爾鐵塔下來,都已經是晚上10點半以後了,商店都關門,夜晚的艾菲爾鐵塔仍閃耀著光芒,在每個整點時刻還會bling bling呢。 在艾菲爾鐵塔下照相,有個小台階,很多遊客都在此照相,我們幫某對遊客夫妻照相後,全家也在這照相,結果照出來只有Lucas俏皮模樣可以看,其他人從俯腳往上照,硬生生的多了很多下巴、大鼻孔。 夜晚的塞納河,可以悠哉的在船上用餐,欣賞周遭的景色。(已經快晚上11點了,趕緊走回飯店) bling bling 亮的艾菲爾鐵塔(真的是一閃、一閃亮晶晶) 回程途中,經過咖啡店,老爺說「很多拍攝場景都是在這裡取景,像是friends(六人行)就是坐在這裡悠閒喝著咖啡,看著艾菲爾鐵塔」不論什麼時候,這三家咖啡店永遠高朋滿座,有機會也該愜意的坐在這裡品味一下巴黎的咖啡、巴黎的艾菲爾鐵塔。

法國巴黎: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香榭麗舍 Champs Elysees

2010年05月29日
公開
20

「沒準備」好像是這次旅遊的代名詞 搞不清狀況 好像是我常有的事 老爺在上班之餘 還要辦簽證、訂火車票、旅館 出發前交代我 找一下巴黎行程 看怎麼走才好 (老爺自己不是才說∼∼熟到怎麼走都沒問題) 上網查詢巴黎必遊景點 稍微看了一下歷史簡介 然後 打包細軟 一早5點就從家裡開車出發 搭乘 Eurotunnel,意外的我們訂到可以快速通關的火車票(當然票價比較貴囉,時段不同價錢也都不一樣),當然也有VIP級的貴賓室,拿了一堆食物,趕著上火車囉。 這是Eurotunnel的內部,每家車子都要把車票卡在照後鏡那裡唷。 拿起早餐,開始大快朵頤 這是小孩專有的保冷袋,裡面還真的都是孩子愛吃的東西(主餐可以孩子們自己選) 我吃、我吃、我吃吃吃 到達巴黎市區了,從uk家裡到這裡大概要開車4個多小時吧。 圖1:經過凱旋門 圖2:我們的Radisson 飯店 圖3:在飯店門口就可以看到艾菲爾鐵塔唷 圖4:飯店正門 飯店大廳,很有中日式風格,可以聞到檀香、牆面是金色、黑色基調。 這是我們房間的設施,這裡沒四人房,我們只好訂2間雙人房。 甜食的巴黎(我覺得台北的甜點也都很美麗、又好吃) 這裡的房子都限建,不能比凱旋門高,而且所有的道路都是圍著圓環成放射狀排列 抵達凱旋門 遊客如織,好心的路人幫我們一家照相,還滿多遊客都會互相幫對方家庭照相呢。 凱旋門還可以走到樓上觀看,不過並不適合我們這一團。 香榭麗舍 凱旋門為紀念拿破崙凱旋而歸,象徵著光榮、勝利而建造,每個浮雕都是一場戰役的象徵。 這個是無名戰士墓,長年燃著不滅的火焰。 香榭麗舍大道。跟我想像的很不一樣,我原本以為會像是拉斯維加斯那種用金錢堆出來的奢華城鎮,但好像就是精品街駐足於此,再加上一些商業辦公、餐館。 Lucas正在學各種超人姿勢,手放在地上的是蜘蛛人,爬起來平放的是x-man……. 建築的美,隨處可見 LV的櫥窗,那個手拿著氣球的女孩,會往上飄然後再下來唷。巴黎的櫥窗果然很美、即便是巷弄間的商店擺設就是很有美感。 也只有這家精品要大排長龍,跟不用錢一樣;既然不用錢我也要去排隊,不能免俗,朝聖之後就要帶些「紀念品」回家啊。 這是電影料理鼠王店的場景,老爺說這家還不錯,但我們進到裡面還沒位子呢,要等一個多小時,我們只好放棄。 孩子一回到飯店,就吵著要游泳,但這沒有小孩游泳池,只得老爺帶著兩小輪流在游泳池「晃來晃去」 本來預計在飯店用餐,但飯店得要晚上7點才開始營業,我們只好外出覓食。 找了一家店可以在這個5、6點時就吃晚餐 這個看起來很恐怖的湯,其實是洋蔥湯,上面放麵包、起士 我的鴨肉和薯泥 杯盤狼藉(所以剩下的菜,不想照了),老爺說「來法國這麼多次,要吃到難吃的還真不容易,今天我們就遇到了」早知道就去吃麥當勞,便宜又合胃口(雖然是垃圾食物)。或者該說我們期望比較高,這頓飯就是可以吃,但不算美味。 拖著疲憊的身軀,回飯店休息了。 ps來巴黎以後,我們一直在巷弄間行走,街道很髒亂,所謂的垃圾桶只有一紙塑膠袋放在上頭(不像台北還有垃圾桶的美觀考量),還可以看到處處狗屎、聞到尿騷味,連地鐵也是尿騷味,真的不可置信。老爺說「外來人口太多了」,不知道是不是如此,路上也很多像是中東人士再乞討,反倒是黑人們很努力的在推銷商品,很多工程也正在進行(6月底好像是國慶),我還以為巴黎人都很散漫,看來也不盡然,也是努力工作著。 老爺回uk開會時,遇到法國同事們,還笑著問她們「為什麼你們國家這麼多狗屎啊?」同事們啞然而笑。(Jonathan法文老師說∼法國有專門清潔狗屎的清潔人員。我心想「那到底有多少狗屎啊」)

公園

2010年05月22日
公開
24

隨著陽光露臉次數增加,孩子們只要有時間,多半都喜歡待在院子玩耍,然後把他們的「家當」都搬出來玩;天氣很好,帶著孩子們悠閒的到公園走一走。 鎮上的公園很大、遊樂設施也多,舉凡兒童的遊戲器具(設計的連哥哥這麼大的都適合玩)、室內外相連接的游泳池(有滑水道)、一望無際的草地(很多時候,都會在此踢足球)……。 小花和Lucas玩耍的地方,遊樂設施都是比較適合這麼幼稚園、低年級的小孩,哥哥早已跑到另一頭去玩得滿身大汗。 我從鎮上回到公園,要去遊樂器區找孩子們(遊戲區在遙遠的另一頭),這是公園的左邊 公園的右邊 公園中間有個大池塘,裡面鴨鳥成群、總類繁多,孩子們最愛在裡面餵食這些愛吃又很會飛的鴨子。 走了一段路,才到遊戲區 後方的建築物,就是游泳池,還有一些室內的韻律、健身教室一類的。 最愛的事情 盪鞦韆(還分大孩子、小孩子專用呢,當然有3、4處都有盪鞦韆) 公園餵鴨時間,做個完美的結束,孩子們才願意回家。 回家後,院子另一頭鄰居正在辦party,音樂震耳欲聾,孩子們在這一頭卻是很興奮,隨著音樂起舞。 high到不行 小花手上正拿著麥克風高聲歌唱呢 (另一天)這兩個人拿著這桶子,問我東西要放哪裡,我問是什麼,他們竟然回我「螞蟻啊,媽媽,我們可以養螞蟻當寵物嗎?」真是∼∼夠了,螞蟻給我放在院子裡就好啦。

倫敦行

2010年05月21日
公開
22

今天要去辦申根簽證 老爺決定帶著全家大小出動 順便舉行倫敦一日遊 (當然,孩子們今天請假囉) 一大早就從家裡「趕、趕、趕」的跑去倫敦辦簽證 舟車勞頓 趕到大使館 結果服務人員竟然說「每天一早只有限額60名,所以星期一一早7點多來,才有機會」 喔,我們是辦比利時簽證,如果是其他歐洲國家得要一個月以前預約。 算了,去麥當勞悠哉的吃完早餐,決定要到倫敦眼逛逛。 等待火車時間,非得要做些事才行,拿著相機對孩子們拍照,挺好的。星期六日我們買全家的火車票,大概不到30英鎊,今天星期五在上班時刻(十點以前),我們一家子竟然花了90英鎊坐火車。 還沒看到倫敦眼(全世界最大的摩天輪),步行看到有創作藝術,當然要照相留念,後來發現整條街上很多大象模型的創作圖案。 Jonathan旁的是南非總統 這是一家餐館,比較好奇的是國字好像跟旁邊的文字或販售內容都沒啥相關,觀光景點當然這一類的餐館很多。 悠閒的走著 這是星期五一早的人潮嗎?好像假日一般,好天氣大家都出遊了。 倫敦眼 遊河 (看地圖猜這是西敏寺、大笨鍾) 整條路上,很多這樣創作大象 廣場 追逐餵食動物,一直是我家孩子們最愛的活動之一。 鴨子特寫,完全不怕人 鴨子會為了食物不斷的靠近小花、Lucas,兩個又怕又愛,拿著哥哥從法國帶回來的麵包,樂在其中的餵食鴨子們。 在這裡,也有很多表演者,不論是靜止不動的蜘蛛人亦或是魔術師、街舞……,只要覺得自己有才藝,想show想賺錢,就可以來這裡「卡位」喔。 太陽很大,我的內心都在os「好想撐傘喔」,看到那些「阿豆啊」都很enjoy陽光,或坐或臥的在陽光下悠閒的看書、聊天,我只好很無奈的努力遮陽。 這相片是我躺在老爺腿上拍的,往上看陽光從茂密的綠蔭中奔灑下來,如果可以來杯咖啡、自在的窩著,那就更棒了。 今日只有努力擦防曬,臉都還紅咚咚,真的要小心雀斑啊。(喔,我很懶散的在看路人、看魔術師表演啦) 到此一遊 這個很有趣,你投錢他就會努力踩腳踏車,旁邊的小隻變色龍也會跟著騎腳踏車唷。 本來沒有要跟唐老鴨照相,不過他們很聰明,看到孩子就猛招手,我家孩子就情不自禁的靠過去了。 看到米老鼠,我趕緊喊我家的孩子們「沒零錢了,不要再靠近啦」 這是我覺得滿有創意的表演,看到臉了嗎? 好不容易走到倫敦眼,一堆人等著坐摩天輪,相機又沒電。我們決定下回再來坐摩天輪好了。 結果,沿路逛回去,想去倫敦鐵橋看看,還沒走到那裡,大家都哇哇叫啦,距離實在有點遠,我又穿著新鞋,果然起水泡,痛啊。老爺很無力的看著我們「婦孺團」,只好打道回府。

Emily's Birthday Party

2010年05月15日
公開
30

由於火山灰之故 等回到uk 已經錯過哥哥的生日party 小花的眼看就要來不及 找了一天配合老爺出差回來 剛好可以趕上小花的party 時間在下午四點到6點半喔 但這裡現在都9點以後才天黑的 首先 我們家門口綁上氣球 表示今天在我家開party唷 這樣也方便家長們找到地方 準備了一堆kitty系列的東西,我看uk幾次party都是這樣搞,很不環保、也不怎麼健康,但入境隨俗了,果然還是要有點鋪張,才有辦party的感覺。 我們請了魔術師,據公司同事說很有名,但一看到白髮蒼蒼、有點擔心(這樣是歧視嗎?)還好魔術師帶活動滿有一套的,但我比較偏愛中年人或年輕人,如果還要再請魔術師……。這個年紀的孩子,其實還滿好哄的,有活動玩,都很開心。 中場休息吃party food、生日蛋糕唷。(我做2個蛋糕,草莓慕斯蛋糕、提拉米蘇)這些孩子多數都跟我家孩子愛吃的不一樣,熱狗、雞塊都不愛吃耶,倒是洋玉片一類的食物很愛,還有壽司只有吃過的孩子敢吃,水果竟然是喜歡酸酸甜甜的草莓,反而超甜的黑葡萄乏人問津。鮮奶土司孩子們的接受度就很高了,總之 沒浪費什麼食物,小花好友之一Rebecca要回家前,還特地要了一大塊「提拉米蘇帶回家」。 哥哥很棒幫忙招呼小客人、小花也因人數眾多,把位子讓給同學們坐,Lucas這回也乖乖的帶著食物到其他地方坐著吃,沒有吵著要一個位子。 公主花 生日快樂 魔術師又帶了一些活動 照一下這個happy birthday (老爺正在努力吹氣球) 活動結束,孩子們圍著老爺要氣球,厚∼吹這個真的很累人 哥哥才一說要不要玩躲貓貓,所有的孩子都往二樓臥室衝(這是我最不樂見的,很多孩子都會躲在衣櫃內,惡夢一場),後來趕緊請孩子們全下來到樓下玩耍。 曲終人散,小花迫不及待要開始拆禮物了(到時還要寫謝卡,所以我還得在旁邊當「記錄」啦) ps 1、這次送小孩子們的回禮,男生有日本製小車、女生有超cute的女生人型吊飾玩偶,另外加些糖果、貼紙一類的。小花放學後回家說她的好友之一沒來,但也想要有party bag,因為看到別的同學也拿到很可愛的娃娃吊飾呢。 2、在party之前,其實買了一個大的充氣桶,可以直接吹氣球,無奈不會使用(超怕ㄅㄧ尢ˋ的),等要退貨時,才發現使用很簡單,然後當然不給退啦。好吧,只好留著孩子表現好時,就可以送氣球。 3、小花一共請了16位小朋友,沒來的三位竟然是「粉絲」(就是喜歡小花的)還有另外兩位mini好友(都跟家人出遊了),果然還是要早點發邀請卡才是上策。 這次發邀請卡前,也有某位小男生已經先拿邀請卡給小花,小花竟然說「我不參加他的party,我也不想邀請他來」為了這個小男生,我已經「求情」過很多次(因為聖誕節卡片也是小男生寫給小花,小花堅持不寫給對方),姑娘堅持己見,我只好作罷。 另外有2位同學也想參加,小花竟回他們「明年我生日再邀請你們喔」(我說∼∼那我們在寫卡片邀請這兩位同學,好嗎?姑娘回我「我已經發卡片了,不要再發,我告訴他們明年會邀請他們,就這樣了」。)在家裡辦party也是姑娘堅持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