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桂媽咪~

日期

#Tag

~女人的好朋友(每月身體保養)~

2005年11月15日
公開
33

經期飲食DIY 4撇步,健康好自在 1. 不刻意吃甜食,但可以選擇含鐵質及天然糖分較高的食物,如葡萄乾、紅 棗、龍眼乾、枸杞子來代替高甜度的食物,不但可以舒緩經痛,同時還能補 血,如八寶粥、桂圓茶。 2. 攝取「低卡蔬菜餐」有助於降低雌性素的量,減少前列腺素的分泌,降低血 中雌性素的濃度,增加血液中鎂的含量,有助調整月經及鎮靜神經的作用, 降低經痛痛苦度與縮短經痛期天數。 3. 定時定量,少量多餐,可避免血糖變化太大,減少心跳加速,頭暈、疲勞、 情緒不穩定等症狀。於兩餐之間吃一些核桃、腰果等堅果類,可提供必須脂 肪酸、維生素B群與維生素E等營養素,有助減少血管收縮,減緩痛經。 4. 研究發現,補充營養素有助舒緩經前症候群(2),包括:補充1200毫克的鈣 片三個月有助改善經前症候群的症狀(3)。高劑量的維他命B6有助消除水份 滯留、情緒不穩、乳房脹痛、想吃甜食及疲勞等症狀;維他命E可能影響內 分泌系統、減輕乳房不適、焦慮及沮喪等症狀(4);麻油、月見草油或亞麻 仁油可提供人體無法自已製造的脂肪酸GLA(γ -Linolenic acid),是維持 皮膚健康濕潤的必需脂肪酸,有助於抑制發炎反應(5)並改善經前症候群 (2)。 月經來潮前的飲食 月經前一周的體質易化熱,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避免燥熱與冰冷刺激及熱補的食物,如麻油、薑母鴨、羊肉爐、高麗蔘等。可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增加蔬菜水果與水份攝取,以保持排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 月經期間怎麼吃? 月經期約為5-7天,前幾天經血量會較多或會出現血塊、下腹悶痛等情況,「麻油」及「薑片」有活絡血路的功用;豬肝、豬腰含有豐富的鐵質有助補血,因此,整個經期都可吃適量的「麻油薑片炒豬肝」、「麻油炒豬腰」、「麻油雞」或「紅糖薑湯」,可幫助子宮收縮,將經血排乾淨的作用。對體質較燥熱或有皮膚過敏、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的人就不適合吃上述這些較為熱性的食物,可改用「薑片魚湯」、「菠菜豬肝湯」或「豬血湯」。 月經結束後重補血養氣 經期會損失一部分血液,需多補充含蛋白質及維生素B群、鈣、鎂、鐵等營養素的食物,以改善失血蒼白、酸痛疲累,如肉、豆類、肝臟、蛋、牛奶、黑芝麻、菠菜、紫菜、葡萄等。

~10種遊戲克服感覺統合障礙 ~

2005年11月08日
公開
46

10種遊戲克服感覺統合障礙 資料來源�育兒生活雜誌 台灣社會高度都市化的結果,剝奪小朋友「玩」的空間及機會,進而使不少小孩都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困擾。所幸,要增進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並不難,只要花點時間,陪寶寶玩點小遊戲,很容易就可以達到目的,而且邊玩,還可以邊促進親子關係喔! 您的寶寶很「龜毛」,不喜歡別人碰觸?還是個性孤僻,很難交到朋友?抑或是平衡感很差,經常跌倒?那麼您得提高警覺,趕緊動手開發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否則待寶寶長大後,想後悔,可來不及囉! Part1.感覺統合啟蒙 營造和諧人生 臨床上有些潔癖的媽媽,經常讓寶寶處於極完美的環境,寶寶不能在地上爬、身上不容許一點小污垢、不准旁人抱等,這些看似對寶寶有益的環境,反而是造成寶寶感覺統合失調的主因。親愛的媽咪,偶爾讓寶寶接觸一些「不太完美」的事物吧!玩些無傷大雅的小豆子、小砂子,反而可以創造出感覺很「完美」的寶寶! 何謂感覺統合? 爸比、媽咪來上課囉!身為現代寶寶的家長,您不能不知道什麼是感覺統合,否則擔誤寶寶啟蒙的黃金時期,可就糟了!何謂感覺統合?適健復健科診所職能治療組長張旭鎧說明,感覺統合就是神經發展的過程。簡單來說,即人類受到感官刺激,經由大腦統合,最後做出反應的歷程。其發展程序包含:聽覺、前庭覺、本體感覺、觸覺及視覺等部分。 千萬不要小看感覺統合的重要性!倘若寶寶這項能力發展不全,可能會在集中注意力、組織、自制力、學業學習、抽象思考、身體與大腦的單側專業化,與理解等能力,及自尊心、自信心等出現障礙,並影響往後的課業成就及人際發展。為了讓家長有更深一層的認知,將各種感覺失調可能造成的影響列於下: 1.聽覺 聽力對寶寶有重要的影響力!倘若寶寶的聽覺發展不完全,可能影響大腦的接受能力,進而影響孩子的語言發展及注意力等。舉例來說,當您叫喚寶寶,但寶寶卻時常沒反應,就有可能是聽覺受損。 2.前庭覺 前庭主宰人類的身體平衡感,與重力安全感,如果前庭不夠敏銳,可能會影響身體的感覺、身體雙側協調及手眼協調,進而產生容易暈車,或是為了滿足大腦的需求,不斷地跳躍,卻不會感到疲累等反應。 3.本體感覺 本體感覺影響人的肌肉張力及姿勢,與人的動作計劃能力有絕對的關係。缺乏時,孩子可能會懶的動,例如坐著時,會用手支撐頭部;爬樓梯時,會有執行困難,不知該先抬那隻腳等。 4.觸覺 觸覺發展主要是藉由吸吮、吃等,母嬰親情及觸覺快感,來獲得滿足。寶寶如果觸覺發展有困難,可能會在活動度、注意力、情緒穩定上出現困難,呈現的表徵有:挑剔衣服、不喜歡人碰觸、不敢接近人群等。有些嚴重的寶寶可能會產生觸覺防禦,假設您輕碰,寶寶也會覺得痛而反抗。 5.視覺、嗅覺、味覺 喜歡用聞的來辨識東西、對味道有特別的偏好的孩子。 感覺統合發展重點 「七坐八爬」是耳熟能詳的幼兒發展階段口訣,而「八爬」正是感覺統合發展的重點。許多家長擔心寶寶在地上爬會弄髒身體或受傷,所以直接省略這個步驟,但您可能不知道,爬對寶寶手腳的觸覺刺激很有幫助。 張旭鎧表示,人的大腦會針對爬行時所接收到的刺激,做整體的比較、整理,進而促進腦部的發展。所以聰明的父母,在寶寶不斷學習新事物的同時,應給予其充份的刺激,給其大腦足夠的學習機會,才能培養出聰明的寶寶! 至於家長何時才會發現寶寶有問題?大體來說,從寶寶八個月至一歲起,是其大動作發展的主要階段;到了三歲起,主要發展重點則為轉為精細動作、小肌肉及認知等。而一般父母大約會在寶寶二歲左右,與其他寶寶接觸較頻繁時,才會發現寶寶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 感覺統合失調 原因大剖析 寶寶為什麼會感覺統合失調,張旭鎧分析原因有二:一為遺傳,二為環境。首先來談遺傳因素,先天性的輕微腦部受傷,也可能造成感覺統合失調。所幸,人類的神經具有可塑性,所以70%的患者,可經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來改善。 其次,現代父母較為繁忙,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小朋友,但為了安全因素又必須將小孩侷限於一處,使其失去探索世界的先機,進而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此外,不少新生代的父母對小孩過度保護,也是原因之一。家長因擔心小孩在地上爬會割傷,爬高、倒吊會跌倒、摔傷,其實只要環境許可,且確定在安全範圍,就不需刻意阻止小孩玩,讓小朋友自由發揮,反而才是對的喔!要知道小孩也有玩的權力! Part2.玩出好人緣 來玩遊囉!想訓練寶寶,玩遊戲是最好的方式!從遊戲中悄悄地訓練各種技巧,寶寶反而會樂在其中,想培養感覺統合能力,一點都不難,只要運用身邊一些垂手可得的小工具,六個月後,就可以明顯看出成效! 1.擺盪遊戲:(0∼1歲起) 從寶寶出生起,就得開始訓練寶寶的感覺統合能力!只要由家裡的長輩將孩子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就可以達到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應、增加肌肉張力的效果。等到寶寶一歲大左右,就可以找一條大毛巾,並將孩子置於毛巾中間,由爸爸、媽媽各拉住毛巾的一邊,輕輕搖晃。 2.丟接球:(1∼3歲起) 寶寶一歲時,可將直徑約20公分的橡皮球,放在孩子的面前,並鼓勵孩子主動伸手拿球;待寶寶二歲後,就可以玩進階遊戲,即使用20∼30公分的橡皮球,然後與孩子間隔約2公尺,分別坐於地上,用滾球的方式與寶寶玩傳球遊戲。寶寶三歲就可以完高階遊戲,將您與寶寶的距離拉長至3∼5公尺,並改以彈跳的方式傳球。如此一來,可以改善寶寶的手眼、雙側,及視覺追蹤的協調性。 3.地面探險:(1∼2歲起) 僅需不同材質的拼裝地毯,就可以提供寶寶觸覺及本體覺刺激,有助於改善其動作計劃能力。玩法很簡單,寶寶一歲時,就可以在家裡佈置各式不同材質的地毯,讓寶寶在地毯上爬或走,或從事任何遊戲,讓寶貝接受不同材質的刺激。等到寶寶二歲起,媽咪就可以做難度稍高的設計,將地毯高度任意變化,讓寶寶在不同高度的地毯上,從事各種遊戲。 4.鏡子遊戲:(2歲起) 從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玩模仿遊戲。藉由孩子模仿父母動作的過程中,可藉機讓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及區辨左右方向,這對寶寶的觀察,與動作計劃能力有長足的進步。不過,一開始不要太難,應從一隻手開始,再進展到全身,以免動作太複雜,寶寶一時記不清,而產生挫折。 5.疊積木:(2∼3歲起) 自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精細動作訓練,工具是約5公分立方的積木,讓寶寶嚐試用一手或兩手將積木疊高即可。待寶寶長大些,到了三歲,就必須換小一些的積木,約3公分立方來訓練,讓寶寶試著使用積木,進行疊高或創作遊戲,有助於改善手眼協調,並可順道訓練寶寶的創造力,及注意力,一舉數得。 6.跳格子:(3歲起) 現代都市寸土寸金,孩子遊戲的空間大大縮減,想玩跳格子遊戲,似乎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不過,也有變通的方式,不能在戶外玩,換個地點在家裡也可行,只要運用家裡的拼圖地墊,就可以享受童年。玩法很容易,將每塊地墊放置於地,並固定,注意喔!每塊的間距需為20∼30公分,然後就可以讓寶寶用跳的方式踩地墊,很有趣吧!這對baby的空間概念訓練,及本體覺刺激,都相當有幫助,不妨多進行。 7.打鼓遊戲:(3歲起) 使用最簡單的工具──手,也可以玩出興味!在不同材質上拍打,然後請孩子模仿。遊戲進行時,可配合節奏,先在某一器材上連續拍打一次或二次,接著再換拍另一項材質製品。有順序地進行,可一併訓練寶寶的記憶力、動作計劃能力,此外,因使用的材質不同,也可增加寶寶的觸覺刺激。 8.沙箱:(3歲起) 動手製作沙箱或豆豆箱,並不如想像中困難,裝放家電用品的小箱子就很好用。為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可發揮美術創造力,將空箱子的外表好好裝飾一番,愈有想像力愈佳,或者可讓寶寶自由發揮,自己試著替箱子穿衣服。準備完成後,在小箱子中,藏放筆、鑰匙、小豆子等,讓小朋友閉著眼睛,以手找出東西,並猜猜看是什麼?在尋找及觸摸的過程中,可增加寶寶的觸覺刺激,增進觸辨覺能力,及注意力。 9.黏土創作:(3歲起) 讓寶寶親自動手,製作屬於自己的小玩意。買一包黏土,含各種色,讓寶寶發揮觀察力及想像力,用黏士捏製動物,或其他感興趣的小東西。製作時需靈活運用手部動作,對寶寶的觀察力、精細動作及雙側協調,都有不錯的幫助。 10.手指畫:(4歲起) 寶寶的手偶爾弄髒了,先不要急著罵人,其實這也是訓練寶寶觸覺刺激的一種方式。找一天晴朗的好天氣,不管身上的顏料有多難洗,盡情地和寶寶一起玩一場色彩遊戲。拿些水彩顏料,沾在手指上,就這樣輕鬆地畫一幅美麗的畫作吧!除了觸覺刺激外,空間概念及注意力也一併訓練完成,絕對值得。

∼成長記錄∼

2005年11月08日
公開
30

今天給兒子看迪士尼∼∼ 兒子之前看到要做動作的那一段, 都不太會作, 今天兒子居然可以跟著影片裡面的動作, 把一首歌跳完, 真是厲害, 但是還是有一個動作不太會作, 就是彎下腰的動作, 下次要在好好兒子。 兒子現在比較會作的是「握緊拳頭、張開拳頭」、 還有手指謠裏面的幾首童謠、 還有「我們都是好朋友」、再來就是這個囉!! 應該在多多訓練兒子肢體的動作, 還有感覺統合的東西, 下面可以給爸媽參考的∼∼ ★丟接球:(1∼3歲起) 寶寶二歲,就可以玩遊戲,即使用20∼30公分的橡皮球,然後與孩子間隔約2公尺,分別坐於地上,用滾球的方式與寶寶玩傳球遊戲。 寶寶三歲就可以完高階遊戲,將您與寶寶的距離拉長至3∼5公尺,並改以彈跳的方式傳球。如此一來,可以改善寶寶的手眼、雙側,及視覺追蹤的協調性。 ★鏡子遊戲:(2歲起) 從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玩模仿遊戲。藉由孩子模仿父母動作的過程中,可藉機讓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及區辨左右方向,這對寶寶的觀察,與動作計劃能力有長足的進步。不過,一開始不要太難,應從一隻手開始,再進展到全身,以免動作太複雜,寶寶一時記不清,而產生挫折。 ★疊積木:(2∼3歲起) 自寶寶二歲起,就可以開始著手進行精細動作訓練,工具是約5公分立方的積木,讓寶寶嚐試用一手或兩手將積木疊高即可。 待寶寶長大些,到了三歲,就必須換小一些的積木,約3公分立方來訓練,讓寶寶試著使用積木,進行疊高或創作遊戲,有助於改善手眼協調,並可順道訓練寶寶的創造力,及注意力,一舉數得。

~作父母的第一步:說話~

2005年11月08日
公開
44

★作父母的第一步:說話★ 如果希望孩子長大成人後做個思維清晰的成功人士, 父母從小就應該要對他們進行語言環境的薰陶。 人們通常都明白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個學習的過程。 但是人們在家庭教育這件事情上卻存在一種顯而易見的誤解: 認為教孩子是無師自通的事情。 這是很不正常的,也是極為有害的, 因為為人父母實際上是一件「活到老,學到老」的藝術, 特別是希望作一個合格父母的人,更應該下一番功夫。 單說一件人人都認為輕而易舉的事: 怎樣和孩子說話,其中的學問就不少, 甚至可以說做父母的第一步就是學會怎樣得體地說話。 作為父母, 你知道對孩子說話的方式會影響他習慣、思維和說話的方式嗎? 研究證明,父母說話的方式對孩子的習慣、 思維和說話方式產生著很大的影響。 孩子學會說話基本是透過模仿父母, 而孩子的思維則是透過聽到其他人表達的觀念而逐漸形成的。 因此,父母的語言對孩子的影響是很重要的, 孩子越小,這種作用越大, 這一點,父母務必引起足夠重視。 父母應該怎樣對孩子說話? 教育學專家提醒人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使用完整的句子 盡量對孩子說完整的句子, 而且盡量不要使用代詞, 而要使用表示具體事物的名詞, 例如說「把它撿起來。」不如說「孩子,把書從地上撿起來。」; 把「餓了嗎?」變成「孩子,你餓嗎?」這樣做, 孩子就可能聽到更多的詞語, 他們就會逐漸地學會使用這些詞語, 加上經常重複,孩子很快就學會使用了。 可是調查資料表明, 很多父母總是習慣使用單詞或短句來替代向孩子說的話, 於是孩子也就模仿父母重複著同樣的語言, 這對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啟發是不利的。 當然, 使用單獨詞句的階段是孩子學習語言必須經過的階段, 但並不意味著父母要說大量短句或省略句子。 人們通常有這樣的誤解, 認為對孩子說長句子或完整的句子, 孩子會聽不懂。 實際上,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 最新科學證明,孩子的聽覺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很強的, 只是他們有一種嘴巴不說心裡明瞭的情況: 很多內容孩子都是可以聽明白的,只是無法用語言來回應對方。 (2)增加與孩子語言交談的次數 語言的訓練確實影響思維的發展。 心理學家發現: 在學齡前期, 讓兩個孩子接受不同的交流形式和不同的學習刺激, 他們就產生了不同的智力和言語能力。 例如,孩子的詞彙量是由和他交談的次數所決定的。 交談的次數越多,孩子掌握的詞彙也會越多, 如果你經常與孩子交談,到二歲時,他就能掌握豐富的詞彙; 二歲半時,他就可以進行正常交談了。 一個好的「言語模式」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重要方式。 另一方面, 讚揚孩子為學習所付出的努力, 並溫和地糾正孩子的言語錯誤, 會對孩子的語言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所以如果父母因為事務太忙而無暇與孩子交流, 或自己經常說一些不符合語法規範的話, 並且對幫助孩子發展語言又不感興趣, 那麼往往會使孩子在掌握語言技巧方面會面臨較大的困難。 因此, 如果父母長期堅持對孩子說完整的句子, 孩子一旦學會說話的時候, 就會很快說出完整的甚至長的句子來。 父母應該充份地盡早意識到這一點, 並且對孩子進行有效訓練。 研究證明, 就憑這一點, 就可以有效地開發孩子的潛能和智力。 (3)重複重要的詞語 當父母和孩子一起學習詞語的時候, 重複是很重要的。 孩子使用的詞語越多, 學會閱讀就越容易。 如果父母向孩子說很多詞語, 你就會很快發現孩子使用大量的單詞。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且最重要的老師, 你是孩子首先選擇的模仿對象, 你的思維和說話方式影響著孩子至深。 在很大程度上,孩子的未來發展就由父母的啟蒙而定。 許多父母都知道鍛鍊可以使孩子的身體健康, 也知道孩子的潛能和智力是開發的重點, 可是苦於找不到最有效的方法。 其實有一樣﹁得來全不費功夫﹂的辦法: 向孩子說完整的話。 這就是一種鍛鍊孩子大腦的好方法, 可以使大腦機敏和增加創造力。 這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步驟, 父母千萬不要小看這一點。 道理何在呢? 我們知道, 任何說話都是經過思考的, 可是思考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 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語言進行觀察。 單詞組織在一起的方式, 實際上是如何把我們的觀念放進一個位置的最佳方式。 因此,教會孩子說話,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研究證明,孩子的思維能力是否優秀,與他們小時候所接受的語言薰陶息息相關。如果期望孩子長大成人後做個精明和思維清晰的思想家,父母從小就應該對他們進行語言環境的薰陶。 所以年輕父母要改變上一代留下的習慣。開發孩子潛能和智力要從練習說話開始,對自己的孩子說話不能再圖簡單省事。 (4)孩子「說真話」培養正義感 我經常對朋友們說:「孩子比成人離真理近。」我的意思是說:「孩子天生是不會撒謊的,但是前提是孩子處於一個他能說話的環境中,這樣他長大以後才能成為一個具有正義感的人。」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一個能保護和培養孩子說真話的環境,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養成說真話的好習慣,長大後必定會成為一個很正派、很真誠的人,會受到人們歡迎和尊敬。因為只有一個說真話,相信別人的人,對生活有信心,才會問心無愧地面對各種事情,也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和理解。 怎樣教孩子說真話呢? 作為父母,一定先要自己說真話,為孩子做出榜樣,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不撒謊不作假,有一說一,說到做到,要讓孩子看到爸爸媽媽是怎樣做的,並要讓孩子懂得為什麼不能撒謊說假話。有些父母在孩子不高興的時候,或是在自己很高興的時候,常常會「哄」孩子,給孩子開空頭支票,許下種種並不準備兌現的諾言,這樣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留下「爸爸媽媽說話不算數」的壞印象,從而使家庭教育有失去基礎的危險,因為不被孩子信任的父母,是沒法教好孩子的。 只有孩子說真話,父母才能知道他們究竟在想什麼,從而才能適時地給孩子以鼓勵、引導、幫助和勸阻、匡正。要是孩子說假話成了習慣,孩子的行為就會變成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很容易走上犯錯誤、做壞事甚至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為人父母者,一定要教育孩子不撒謊,說真話。 實際上孩子如果連父母都信不過,天下還有誰值得信賴? 既然父母是孩子最信得過的人,孩子聽到什麼事情或是想到什麼東西,都統統會告訴爸爸媽媽。這時,不要管孩子說的是什麼,父母都要認真、耐心地聽完,就是有些地方說錯了,甚至使父母不愉快,父母也不要吹鬍子瞪眼發牌氣,而要親切地跟孩子交談討論,說自己的心裡話,而不要應付、含糊帶過。如果孩子因為說真話在外面吃了虧,父母應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難題,明確表示支持孩子講真話,鼓勵孩子做一個真誠的人。總之,不論在何時何地都要鼓勵孩子說真話。 (5) 不要「逼」孩子說假話 有些些父母對孩子期望值過高,稍有不滿意,即加以訓斥。 這簡直是把孩子「逼上」滿口謊言的岐路上去! 在遭到父母無理教訓的情況下,孩子為了躲避訓斥,往往會把一些真實的東西隱藏起來,而以假話、假情況、假消息應付父母,報喜不報憂。所以,父母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適當,即使孩子確實因自己的原因出了差錯,比如學習成績不好、和人打架、亂花錢、不守紀律等,父母也要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道理,而不能以泰山壓頂的方式粗暴地逼迫孩子,因為﹁高壓﹂只會帶來虛假。 人的一生都是在真與假的鬥爭中渡過的,做父母的要認真引導孩子從小說真話,一步步養成說真話的好習慣。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就會變成很大的精神力量,變成一種做人的宗旨。這樣的孩子將來才會有出息、才是最有希望的。 話不得體壞處多 責備孩子要講究方法,並且和鼓勵結合起來,要講究和孩子談話的語氣和態度。 研究證明,父母與孩子說話的方式,會深深影響孩子從周圍環境中學習的方法和內容。美國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和教育學教授羅伯特•赫斯博士認為:「家庭語言環境可以直接影響孩子的思維能力。」 例如,當母親正打電話時,孩子在旁邊吵鬧,不同的母親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第一個母親可能會粗暴地對孩子大喊:「別吵啦!」於是孩子被嚇得往後退。 第二個母親則可能會這樣對孩子說:「我現在正在打電話,請安靜幾分鐘。」孩子乖乖地在旁邊聽母親打電話。 很顯然,不同的方式會引起不同的後果:第一個母親的孩子學會了對粗魯命令的服從,產生了對母親的恐懼;而第二個母親的孩子則學會了理解和遵守兩個原則,即必須在他人打電話時保持安靜,必須與他人合作。 赫斯博士認為,如果僅僅要求孩子「別吵啦」的單一命令,不太可能使孩子把他的行為與正在發生的事情聯繫起來。相反,一個比較複雜的口頭請求則能鼓勵孩子去思考自己的行為,並將其行為與周圍的人和事進行聯繫。因此,第二個母親的孩子在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就會以更成熟的方式去應對。 實驗證明,良好的語言交流能較好地幫助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當孩子想說什麼但是找不到合適的詞語去表達時,父母應該積極提示,讓孩子盡快掌握更多的詞彙。孩子一旦發現自己能夠與父母或其他人進行有效的交流,他們是會感到很高興的,須知,孩子的心情愉悅對大腦的發育是很有利的。在嬰幼兒時期,如果對孩子經常發怒,就會嚴重影響孩子智力的正常發展,後果是很嚴重的。孩子之所以發怒,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不能成功地與父母或褓母進行有效的交流,缺乏表達自己需要的語言能力。因此,對孩子說話,要盡量避免使用否定性評價等。 父母失誤的、不恰當的語言會對孩子影響至深,其要點如下: (1)命令句 命令句是指那種把孩子當成工具,不管孩子是不是可以接受,一律都以命令性的方式。不少父母不懂得教育規律和兒童心理特點,只知嚴厲。在中國有嚴父慈母的說法,父親有一個代稱叫做「家嚴」。研究表明,父母一昧專橫,小孩子還不知錯在哪裡,長此以往,孩子會逐漸形成膽小、畏懼、壓抑、內向等個性特徵,這些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都是不利的。 (2)模糊話 模糊話就是不明確的話,讓孩子聽清楚父母到底是贊成還是反對。父母對孩子說話應該是非分明。比如帶孩子見熟人或親友,他們一般都會逗逗孩子,鼓勵孩子。 比如說:「這孩子多聰明,就是有點瘦,你們多給他營養嘛。」有的父母這樣回答說:「我們這孩子真挑食,這不吃那不吃,真拿他沒辦法。」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實際上是對孩子挑食現象的肯定,起的作用是暗示、強化。不要小看孩子,他們可以聽出很多語言表面沒有的意義。 (3)玩笑話 不正經的,讓人不好琢磨的話就是玩笑話。 比如有的父母在給別人介紹自己的孩子時說:「這是我家的小皇帝。」這本來可能是一句開玩笑的話,本身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可是日子久了,孩子就會順父母的意,逐漸形成任性、粗野、懶惰、不講道理、好吃懶做等不良習性。 (4)反話 正話反說,這本來是很有意思的,常常是幽默或者智慧的表現,可是孩子一般都沒有這樣的理解能力,聽不懂父母的反話,因此,對孩子說話,一般都應該正話正說,不要在這個時候對孩子含蓄。

~心靈小品--獨處靜下來~

2005年11月07日
公開
43

獨獨處靜下來 獨處,是一門美麗的自修, 跟你自己的天才在一起,為你的天賦工作,你才能真正品味出你自己獨創的品質。 每個人必然有他專屬的、了不起的一個意義,錯過自己意義的人,也就錯過了生命。 靜下來,在不同的心靈頻率裡,會提昇你向來慣性的思考領域,真的,你會變聰明,更敏銳,而且更能給出你的瞭解。 在許多次的靜下來,你會聞到來自內心的微妙香氣,你將散發出不同的磁場與質感。你會重新看世界、世界也會重新對待你。 人可以比較嗎?每個人都是獨創的。 如果能往自己的心智層面去發展,你將不會被耗損在無用的雜事裡。 往自己的心智發展,就是去精煉自己的思維、純化自己能量的心靈通路。 奧修說----如果你因為去做某一件事,感到越來越平和、越來越寧靜,有一種優雅被顯現出來,那就是你該走的路,跟你自己的天才在一起,為你的天賦工作,你才能真正品味出你自己獨創的品質。 如果上帝要透過我們來做些什麼,每個人必然有他專屬的、了不起的一個意義,錯過自己意義的人,也就錯過了生命,因為自己是枯燥的,所以要找個人來陪伴你給出的是愛?還是你的寂寞? 因為寂寞的相伴,最後一定要曲終人散,起點必要成為終點。 你有你的方式可以經驗你自己,或許是設計程式、或學習武術、或寫詩,不管你做什麼,只要你感到那投入所帶來的滿足、快樂,那麼那滿足與快樂,就是你自生的、不是外來的、沒有人可以帶走的。你有了能量豐沛你自己,於是你可以與人分享更多。 不能獨處的人的愛是暴力的。 如果一個人是空虛的,他每日的工作就是去填補自己的空洞,每個人都成了那拖著蹣跚步履的掠奪者,在人群交會的網絡中,掠奪友誼、掠奪愛情、掠奪名聲、掠奪金錢。 你看過有的人吃相很暴力-怎麼吃都停不下來 你看過有的人工作方式很暴力-不停的勞役自己或訛詐員工 你看過有的人對待自己的方式很暴力-做自己感到痛苦的事。 如果本質空掉了,再如何痛苦自己或奴役別人,我們的雙手終究還是盛不到東西。人不會得到心中本來就不存在的--因為起點必是那終點。 請不要害怕跟自己在一起,自己真的沒有那麼可怕的,只是我們都還不太習慣而已。 試試看不要攀附別人排遣憂慮焦急,感覺自己再深一點,做一些事情、或不做一些事情。靜下來,在不同的心靈頻率裡,會提昇你向來慣性的思考領域,真的,你會變聰明,更敏銳,而且更能給出你的瞭解。 在許多次的靜下來,你會聞到來自內心的微妙香氣,你將散發出不同的磁場與質感。你會重新看世界、世界也會重新對待你。 它或許不是每一次都是容易的,但卻是你值得時時刻刻深入的。 在深靜的獨處裡,終有一天,你將點化你自己 不同的心靈頻率裡,會提昇你向來慣性的思考領域,真的,你會變聰明,更敏銳,而且更能給出你的瞭解。 在許多次的靜下來,你會聞到來自內心的微妙香氣,你將散發出不同的磁場與質感。你會重新看世界、世界也會重新對待你。 它或許不是每一次都是容易的,但卻是你值得時時刻刻深入的。

~讓寶寶從小有自信的28個方法 ~

2005年11月02日
公開
51

讓寶寶從小有自信的28個方法 1 認真對待寶寶的要求。 經常忽視寶寶的需要,會讓他因不被重視而失去信心。 當他在電話裡滿懷期望地提出:「媽媽,牛奶。」你在外面 一時不能滿足他,告訴他具體時間:「回到家,媽媽給你拿,好嗎?」 2 給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週末帶寶寶出遊,徵求他的意見,但不要問:「你想去哪裡?」 而是這樣問:「你想去動物園還是水族館?」給他選擇的範圍, 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會增添對自己的信心。 3 不要嘲笑寶寶說錯的話 寶寶剛學說話,發音不準確的時候。不要嘲笑他,也不要當時 刻意強調,換個時間再教他。在寶寶語言學習期,你的嘲笑會使 他喪失學語言的信心和興趣。 4 認真對待寶寶的提問 寶寶提出問題,耐心傾聽,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實告訴他。 讓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打消他對別人的敬畏心理, 從而增加自信。 5 用商量的口氣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把報紙拿給媽媽,好嗎?」讓孩子知道,被人需要是 提高他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6 給寶寶一個展示作品的空間 讓寶寶在家中最醒目的牆面上張貼他的塗鴉之作;在櫃子 上為寶寶做個陳列架,陳列他的小製作。榮譽感最能 激發孩子的自信心。 7 給寶寶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域 給寶寶一個房間,沒有條件的,可以給他房間的一部分, 讓他有一個自由玩耍、不受束縛的小天地。因為擁有自己的 「領域」,讓他心中充滿自信。 8 媽媽的寬容是培養寶寶自信的土壤 不要總是因為孩子房間裡或者桌面上很亂而責備寶寶,而是 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並且跟他一起做。 9 不要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不對寶寶說:「妹妹已經會數數了,你還不會,你可真笨!」 哪怕他真的比別的孩子差。總是拿比他強的孩子來和他比較, 最能挫敗孩子的自信。 10 讓寶寶偶爾幫幫忙 帶寶寶去超市,把待付款交到他手裡,讓他交給收銀員。他還 不會算賬,但至少讓他知道錢能買東西。逐漸讓孩子自己掌握 零用錢,會增加他生活的自信心。 11 讓寶寶選擇自己的衣服 給寶寶購買衣物,讓孩子自己挑選顏色和款式。也許他選的 顏色你並不喜歡,但不要否定他的眼光。孩子的意見被尊重 是他自信的開始。 12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卡通節目 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卡通節目,和他討論喜歡的人物和台詞, 對他的觀點表示感興趣。平等的相處和交流是給他自信的階梯。 13 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讓寶寶獨立清洗自己的杯子、小手帕,哪怕洗不乾淨。孩子的 自信來自於每件小事中你對他的認可。 14 鼓勵寶寶表演 當寶寶表演講故事和唱歌的時候,給他打拍子,表示應和。 鍛鍊他敢於從容登台表演,就是鍛鍊他的自信心。 15 讓寶寶多和同齡人玩耍 讓寶寶接近陌生小朋友,積極鼓勵他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培養他的社交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他的自信心。 16 幫助寶寶擬訂詳細計劃,並提醒他執行 比如幫寶寶制訂練琴計劃,制訂計劃時和他協商時間。執行時 提醒他:「寶寶,我們現在該練琴了,對吧?」讓他養成按計劃 做事情的習慣。做事胸有成竹,做人才能充滿自信。 17 寶寶玩可樂瓶、鞋盒等各種廢棄物,不要制止他 孩子喜歡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你制止他的興趣,也就 挫了他探索的信心。 18 孩子在玩遊戲的時候遇到困難,讓孩子自己解決 孩子在拼七巧板時遇到困難,要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 這些困難。實在想不出辦法時,你可以側面指點。戰勝困難 可以讓他自信倍增。 19 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要具體表揚 和孩子相處時,經常尋找值得讚許的具體理由,用讚許的 語言鼓勵他,但不要空洞地表揚孩子。可以說:「寶寶知道 自己小便了,有進步了。」不要說:「寶寶你真聰明,媽媽 好喜歡你。」具體的稱讚給他自信,空洞的表揚會讓他自大。 20 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承諾 本來並不想帶他去麥當勞,卻隨口答應他去,承諾了卻不去 實現。你的失信讓他失去自信,也失去對你的信任。 21 幫助寶寶發揮個性中積極的方面,讓他成為有個性的人 寶寶是急性子,就鍛鍊他做事的速度;是慢性子,就鍛鍊他 的條理性。強迫他改變個性會讓你對他失去信心,更讓他失去自信。 22 教他從小認可自己的長相 比如告訴他雖然他不是大眼睛,但小眼睛只要有神就很好看。 很多不自信往往源於對自己相貌的不認可。 23 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支持他自己夢想做的事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才幹和能力,他才會更有自信。 24 盡量讓寶寶在生活中脫離依賴 上幼兒園要準時,爭取讓鬧鐘叫醒他而不是媽媽一遍遍呼喚。 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沒有依靠的處境中充滿自信。 25 讓寶寶從小多接近大自然 帶寶寶旅遊時多給他講述所遇到的動物、植物、地理、典故等 各種知識。見多識廣才能自信倍增。 26不用辱罵來懲罰孩子的過錯 辱罵不僅打擊孩子的自信,還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27 寶寶遭遇挫折 用緩和的語氣同他一起分析這次經歷,下次就不會有 同樣的錯誤。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28 父母遵循合理的行為標準,做受人尊敬的人;父母在 社會中不受人尊重,最損傷孩子的自信心。

訓練寶寶自己睡!

2005年11月02日
公開
61

訓練寶寶自己睡! 一天天長大的小寶寶,該不該繼續與爸媽同睡?會不會影響將來孩子的獨立?這對爸媽而言是個很難決定的問題。尤當寶寶在這個階段,常常會有不安全感,也會對自己心裡幻想的事物感到恐懼、或有夢魘與夜驚的睡眠問題;甚至不想、或不敢與爸媽分開…這些狀況,總是讓寶寶在睡前磨姑許久或哭鬧不休,這時爸媽就更不捨讓他一人獨睡了! 雖然培養寶寶的獨立,是成長過程中重要的發展目標;但這與孩子有沒有獨睡,其實並沒有非常密切的關係。或許爸媽應該思考的方向,是要多加了解孩子為何恐懼、為何焦慮,為何不想與爸媽分開?然後再來討論是否讓孩子自己睡的問題。 讓寶寶聽見您帶有保證性的聲音 要讓寶寶自己睡,首先要在生活中建立寶寶的安全感。即使是4-6個月的寶寶,就已經開始對周圍環境的互動有所回應,也就從這時候開始,對父母的離去或獨自一人產生緊張的情緒;例如,當寶寶獨自留在房間或嬰兒床上,會大聲的哭喊表現他的抗議與恐慌;這時,無論爸媽身在家裡的哪一處,都要讓寶寶聽見你帶有保證的聲音,讓他清楚知道你就在附近,沒有丟下他不管;而對於寶寶的情緒反應也要有相當的敏感度,隨時對做回應,讓他明白是可以完完全全相信你的。這樣的安全感,可以給寶寶自己睡的勇氣和信心。 為寶寶尋找娃娃朋友 2-3歲的小小孩,是真正可以開始學習自己睡的階段;但這年齡的寶寶有時會無來由地對某些事物感到害怕,或許是看到電視、看到故事書、或聽到別人說的話、甚至是自己幻想出來的角色。再加上深處黑黑的房間,更加深了對黑暗的恐懼,不敢自己睡。這時爸媽該怎麼處理呢? 建議爸媽可以為寶寶尋找娃娃朋友,跟他說這些朋友都會愛護寶寶,保護寶寶,如果有壞蛋惡魔跑進來,娃娃朋友是會奮力保護他的;同時,為他的房間留盞小燈,開著房門;當碰到作惡夢驚醒,不要將他帶到大人的房間,陪寶寶留在自己的房間內平靜下來,幫寶寶明白自己的房間其實是最安全的。娃娃就是克服寶寶獨睡的最佳伙伴了。 晚安儀式 有時,鬧起情緒來,想讓小寶寶很平和、很甘心的去睡覺,簡直不可能。該怎麼讓寶寶睡前不需弄得像打仗呢?首先,要將睡眠的時間確立成為一種常規,之後,爸媽可以想想是不是可以有些安詳、平靜的就寢儀式來幫助睡眠。例如:說故事、聽輕音樂、跟娃娃說晚安、跟寵物說晚安、跟爸媽說晚安。這樣的儀式,將讓寶寶有更多的安全感,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覺得他做的事是固定可預期的。輕鬆舒緩的氛圍,容易引起寶寶想睡覺的心情。 爸媽克服自己的擔心 或許你早已經為寶寶準備好屬於他自己的小床,只是還不習慣跟自己的寶寶分開睡,總是自己替寶寶擔許多心。但同睡一張床其實是很容易降低睡眠品質的;因此,跟您的另一半討論一下,試著讓寶寶自己睡吧。先給寶寶信心,相信他能在夜裡有好眠。只要你有所準備,即使孩子自己睡時,臨時出現狀況也就能有應對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