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哲哲和安安的媽咪

日期

#Tag

快樂瑪麗安week2

2009年02月27日
公開
37

Dear Parents: 快樂瑪麗安首創歌唱語句學習法,將主題的內容編成歌曲讓孩子可以輕鬆快樂的學習!以下是本週的歌曲,依Level不同,歌詞都印在家長手冊(Learning Guide)裡,爸爸媽媽可請寶貝們唱給你們聽喔! J1 Table Manners 餐桌禮儀 You have to sit right at the table 吃飯時要坐在位置上坐好 Don’t put your arms or head on the table 不要把手肘和頭靠放在桌上 You have to say “thank you” or “please” 要記得說謝謝和請 And don’t talk with food in your mouth. 嘴巴有食物時不要開口說話 J2 Speak softly Speak softly, walk gently, 講話要輕聲細語,走路要輕聲慢步 Open the door lightly 打開門的時候要輕輕地 Speak softly, walk gently, Open the door lightly J3 Be a good boy ,be a good girl Put the toys away after playing 玩具玩完要放回 Flush the toilet after using it 上完廁所要記得沖水 Put the books back after reading 看完書要放回原位 Be polite and considerate 要有禮貌及體貼別人 Be a good boy, be a good girl 當個好男孩.好女孩 Everyone will like you then 所有的人都會喜歡你 Be polite and considerate要有禮貌及為別人著想 Everyone will like you then所有的人都會喜歡你 這兩週我們主題課程重點放在教導孩子建立正確的生活常規及禮儀,及培養生活自理能力訓練.訓練完成會將常規護照發回.本週起開始有HM homework及品格教育兩樣作業.下周主題為 “How is the weather?” ★近期活動及事項提醒: 1. 2/27(本週五)-睡袋日(請帶回清洗) 2. 3/3 (下周二)-J3/J3A Field Trip 中正紀念堂 3. 3/10(二)-J1/J2/J2A Field Trip 中正紀念堂

如何與孩子分享作品

2009年02月27日
公開
27

幼兒的藝術創作除了著重創作的過程外,作品完成後的分享也是非常重要,在分享的過程中孩子會借著作品為媒介學習語言的表達,同時透過作品內容的介紹,除了體會分享的意義外,我們更可了解到孩子更多的想法。 在分享的過程中,每一個孩子的表達方式及能力不一,當然孩子能很自然的用語言表達是最好的,但有些幼兒由於個性上較為內向或不習於以語言的方式表達,這時我們可先以詢問創作內容的方式開始,讓幼兒用最簡單的語句表達,當幼兒習於表達時,便能很自然的運用語言表達創作內容與感覺。 分享的方式及技巧有許多種不同的方法,以下是一般常見的分享方式~ 1. 團體的分享: 團體的分享,通常是在學校的課程中進行,由於班級的人數較多,較難讓所有幼生出來分享,因此在邀請幼生分享時,要注意到一些被動的孩子,鼓勵他們勇於出來表現,以達到人人皆有分享表現的機會。分享後老師的結語同樣是非常重要的,適當地針對作品的優點給予讚美,給予適當的建議,對幼兒的信心是一種鼓舞。 2. 幼兒與教師(家長)分享: 當孩子把作品完成後拿給我們看時,我們可以微笑的等待幼兒的說明與分享,並從討論作品的內容過程中以理解幼兒創作的思考及想法,達到分享與了解。 3. 如何讚美幼兒的作品: 當孩子與我們分享時,我們不適宜批評幼兒的作品,若有需調整的地方,可以用討論建議的方式。讚美與鼓勵可使孩子有更多創作的動力,但隨意的讚美,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敷衍,故言之有物,針對作品的優點作讚美,讓孩子感受到真正的鼓勵是非常重要的。 4. 如何把幼兒的創作記錄下來: 把幼兒作品的內容記錄下來,除很清楚了解孩子的創作思考外,更可從每次的記錄資料中,追蹤及了解學習成長的過程,當有需要這些記錄時,我們隨時可有資料可尋,並作適當的輔導。在記錄上我們只需運用鉛筆,把幼兒所說的故事寫在所畫的每一造形旁,我們從這些文字記錄中就可了解畫中的意義,如能把創作時幼兒的情緒及狀況記錄下來更是最好,當然日期的記錄更是日後追蹤的依據。 5. 如何與幼兒交談作品: a)幼兒作品內容的自我介紹。 b)詢問作品內容相關的細節及所表達的感情部份。 c)針對優點讚美並提供意見。

【親職文章分享】好玩具,好好玩!

2009年02月20日
公開
11

【親職文章分享】好玩具,好好玩! ──親子共玩讓玩具活起來 文�陳澤佩 玩,是每一個孩子與生俱來的能力,從兒童發展來說,孩子需要透過感官認識世界,需要透過具體操作的經驗和反覆練習來建構抽象的概念,因此,玩也是孩子最好、最自然的學習方式。只要選對了好玩具,在玩的過程中,孩子通常會主動地全心投入,與玩具或玩伴產生互動,讓自己的潛能得以充份發揮。 玩具真的永遠買不夠嗎? 有些父母,因為孩子著迷卡通人物,便一口氣買下了所有相關系列的產品,孩子雖然獲得當下的歡樂,但頂多一星期的鑑賞期,之後很容易就將這些玩具束之高閣。在信誼實驗托兒所的親師座談會中,我們也常聽到父母表示......家裡的玩具很多,可是玩具好像永遠買不夠,或者,我們家的玩具多到甚至連包裝都還沒打開,還可以轉送給別人。 我們探究原因後發現,很多父母給孩子買玩具是為了要幫孩子打發時間,期待孩子自己乖乖的玩玩具,讓父母自己看電視的時候能不受打擾;而有些父母給孩子買玩具是為了補償心理,因為自己不常陪伴在孩子身邊,多用玩具當作替代的角色。 回頭檢視這些玩具之所以乏人問津的真正癥結,你會發現主因多是少了親子共玩的動力,因為,對孩子來說,再多的玩具都抵不過你陪伴孩子一起玩的吸引力,即使有做不完的家務或忙不完的工作,請你務必留點時間給孩子,陪他玩一會兒。 陪玩的藝術 因著孩子的年齡、玩具的種類以及遊戲行為的不同,在陪伴孩子一起玩的過程中,提供你共玩的原則,讓親子玩得更盡興: ■一起遊戲,不要想扮演「教」孩子的角色:爸媽千萬不要想扮演「教」孩子如何玩的角色,只要一心想著自己是提供快樂經驗的人,抱著『玩』的心情,就可以和孩子輕鬆「玩」出樂趣。 ■反覆操作,不僅純熟也讓孩子有滿足感:孩子對於喜歡的遊戲或玩具通常都會反覆操作,提醒您可以從旁給予適度的引導,但不要過度指揮與干預孩子玩遊戲的方法和節奏。 ■支持孩子嘗試,感受成功的喜悅:在孩子努力嘗試的過程中,請給予支持,不要立刻幫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他成功時,也別忘了給予他最大的鼓勵。如果你無法將全部的時間陪伴孩子,或許可以先跟孩子一起研究說明書,協助孩子共同釐清組裝機器人的各步驟,接下來,他就可以自己把玩機器人;你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用積木搭建好火車軌道與停車場,再讓他用最心愛的車子穿梭其間,變換車道,而這無形中都增進了孩子的空間概念與邏輯思考的能力;亦或許你可以請孩子先設定主題是下午茶或是晚餐,等他煮好一桌子好菜,再邀請你一起來享用;或請他把洋娃娃和家佈置好,你們邊扮演邊聊天,除了可以滿足孩子的想像,相信孩子也會更自在地與你分享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陪孩子玩的不不二法門其實很簡單,就是跟著一起玩、一起享受。 文章轉載自∼信誼基金會 學前教育雜誌(2008.12)

管教之道—獎罰何從訂尺度

2009年02月13日
公開
13

管教之道—獎罰何從訂尺度 諺 語 有 道 : 「 棒 下 出 孝 子 」 。 可 是 現 代 社 會 上 又 常 聽 到 另 一 句 話 : 「 尊 重 孩 子 , 不 要 輕 易 傷 了 他 的 自 尊 心 」 。 那 麼 , 到 底 管 教 孩 子 應 該 怎 麼 樣 ? 幾 時 該 獎 勵 他 , 幾 時 該 懲 罰 他 呢 ? 還 有 該 怎 樣 獎 , 怎 樣 去 罰 呢 ? 這 些 問 題 有 沒 有 常 常 煩 擾 到 做 爸 媽 的 你 們 呢 ? 有 的 爸 爸 媽 媽 經 常 稱 讚 孩 子 一 些 好 的 行 為 , 比 如 說 他 「 很 乖 」 、 「 很 棒 」 , 可 是 因 為 你 們 的 稱 讚 實 在 太 籠 統 了 , 結 果 孩 子 就 不 知 道 該 保 持 哪 一些 好 的 行 為 。 但 是 如 果 你 們 的 稱 讚 來 得 具 體 一 點 , 比 如 說 : 「 謝 謝 你 幫 我 洗 碗 。 」 , 「 很 高 興 看 到 你 這 麼 用 心 讀 書 。 」 他 以 後 就 知 道 這 些 行 為 是 值 得 到 人 欣 賞 了 。 有 的 爸 媽 只 會 稱 讚 孩 子 的 成 績 , 可 是 有 多 少 個 孩 子 可 以 做 到 名 列 前 芧 呢 ? 如 果 他 成 績 不 夠 好 , 但 是 溫 書 很 用 功 , 也 是 一 些 良 好 的 讀 書 態 度 。 另 外 , 如 果 他 讀 書 不 好 , 但 是 很 關 心 別 人 , 也 是 一 些 可 取 的 品 格 。 只 要 爸 媽 細 心 一 點 , 你 們 會 看 到 孩 子 在 很 多 方 面 都 值 得 你 們 稱 讚 。 讚 他 怎 樣 去 做 比 讚 他 做 得 好 更 重 要 , 因 為 他 明 白 你 體 會 他 付 出 過 甚 麼 。 最 重 要 的 是 , 你 越 懂 得 欣 賞 你 的 孩 子 , 你 會 越 喜 歡 他 , 他 也 會 越 欣 賞 自 己 , 對 自 己 更 有 自 信 心 。 孩 子 有 好 的 行 為 , 爸 媽 要 稱 讚 他 ; 孩 子 有 不 好 的 行 為 , 尤 其 是 一 些 故 意 破 壞 和 傷 害 別 人 的 行 為 , 爸 媽 也 得 懲 罰 他 , 教 他 分 辨 是 非 黑 白 。 懲 罰 的 時 間 很 重 要 , 孩 子 做 錯 了 , 父 母 要 儘 量 即 時 罰 他 , 他 才 記 得 做 錯 事 的 後 果 是 甚 麼 。 同 時 不 要 跟 他 翻 舊 賬 , 否 則 他 會 混 淆 了 剛 才 犯 了 甚 麼 錯 。 懲 罰 的 地 點 也 很 重 要 , 私 底 下 罰 孩 子 能 教 他 覺 得 你 顧 全 他 的 顏 面 , 相 反 公 然 大 聲 或 在 老 師 朋 友 面 前 數 落 他 , 他 只 會 覺 得 你 傷 害 了 他 的 自 尊 多 過 覺 得 自 己 犯 了 錯 。 和 稱 讚 一 樣 懲 罰 時 的 說 話 要 清 楚 , 具 體 指 出 他 錯 在 那 裏 , 他 才 懂 得 怎 樣 去 改 。 記 著 不 要 過 份 體 罰 或 罵 得 孩 子 一 毛 不 值 , 否 則 , 孩 子 會 覺 得 你 不 愛 他 , 也 錯 誤 學 了你 的 方 法 去 對 待 其 他 人 。 爸 媽 獎 罰 分 明 和 適 當 , 孩 子 就 會 分 辨 行 為 的 好 壞 , 也 培 養 出 穩 定 健 康 的 情 緒 。 《 香 港 城 市 大 學 社 會 科 學 部 講 師 楊 林 綺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