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哲哲和安安的媽咪

日期

#Tag

快樂瑪麗安w5親子文章

2009年09月25日
公開
38

Dear Parents: 本週主題為Fall,教導孩子認識四季中的秋天,老師帶孩子們到公園去觀察樹葉的顏色,並且撿集樹葉回來做美勞. *本週六為PTA親師會,由於人潮眾多,請家長自備口罩戴上入內.孩子請於9:30到校,請記得攜帶水壺.活動於10點在舞台前開始,預計11:30結束(J3/J3A 11:40結束) 各班DEMO教室 教學觀摩時間10:20-10:50 Class J1 J2 J2A J3 J3A Demo Room Fancy kitchen B1 R2 J2A J3 J3A 各班親師會討論教室 親師溝通時間11:00-11:30 Class J1 J2 J2A J3 J3A J3/J3A 中文劉老師座談(11:20-11:40) Discussion Room J1 B1 R2 J2A J3 J3A 2F J2 *給新生家長的話:對於孩子而言,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這麼多家長在旁邊,難免都會緊張怯場,或是希望在家長身邊,不願意參與活動,這是很正常的現象,請家長放鬆心情,鼓勵並陪同孩子一起參與.謝謝您的配合! ★重要提醒: (1) 9/29(二) J1/J2/J2A校外教學 請於9:00到校用點心,9:30準時出發 (2) 10/30(五) Halloween Parade 萬聖節遊行 ★Weekly rule: Put your shoes on nicely.穿鞋要坐在椅子上好好穿喔! ★Speak English correctly 英語正確語句教學 ╳ This put where? ○ Where does this go? ★本週的Helpers(J3/J3A的孩子將輪流接受指派的任務,培養責任感) *Office Helpers(櫃台小幫手):J3 Anderson. j3a Annie *Fancy Kitchen Helpers(用餐區桌面及餐袋櫃管理):J3 Wilson. J3a Louis *Reading Train Helpers(閱讀區管理): J3 Sara 榮譽榜 Good Manners 常規禮儀小天使 Best Effort 學業進步獎 Best English 英文學習好榜樣 J1 Gavin/Sophia Mori/Tommy (寶貝們終於開始做早操囉!) Cherry J2 Mina Reese Adrian J2A - Andrew - J3 J3最近上課表現都很好喔!尤其在Writing方面,老師大力讚揚! Sara Hsin Anderson J3A Patrick Alen Jeffrey ※隨信附上親子文章 快樂瑪麗安 內湖校TD Sarita

下了決定就微笑面對

2009年09月25日
公開
19

下了決定就微笑面對 師尾喜代子◎著 小愛最討厭的就是運動會了。原因是她每次賽跑的時候總是最後一名。不擅長跑步又跑得很慢的小愛,每次在運動會到來之前總是會在心中祈禱著:「希望雨下大一點,這樣運動會就會停止舉辦。那就太好了!」不過,這個願望從來沒有實現過,運動會那天早上,等待著他的永遠都是個大晴天。而媽媽也總是滿臉笑容地對他說:「小愛,運動會要加油喔!」然後邊送他出門。無奈的小愛只好一邊唉聲嘆氣,一邊不情不願地到學校參加運動會。 今年,小愛也像往常一樣祈禱運動會當天下雨。結果到了那天太陽依舊高照。很快地就輪到小愛上場跑步了。在預備聲後,信號槍響,賽跑開始了,小愛拼命地向前跑。即使如此,他還是距離其他人越來越遠。用盡全身力氣努力奔跑的結果,仍然是最後一名。 那一天,小愛回家之後,對媽媽說了這樣一句話:「什麼運動會嘛!討厭死了!反正一定是最後一名,我再也不想跑了!」一臉疲倦,心情糟透了……。小愛已經完全喪失努力的意願了。 聽到小愛說出這樣的話,媽媽嚇了一跳,臉上露出有點驚訝的表情。不過了解小愛的媽媽,馬上露出微笑,對小愛說:「小愛,有人第一名就會有人最後一名。有人很擅長賽跑、有人很會唸書、也有人很會畫畫……每個人擅長的事都不一樣。不過,要是因為跑不好或者跑最後一名,覺得很討厭就要放棄練習跑步,那就會永遠都是最後一名,豈不是更難受。如果一件事在開始要做的時候就心不甘情不願,一定會有不好的結果,然後只會讓你越來越排斥那件事。既然決定要試試看,不如用盡全力去做,不要先想結果,心情會比較好,而且說不定會突然變得很會跑步喔!」 媽媽一邊說著,一邊放了一面鏡子在小愛的面前。 「你看,你覺得現在的表情怎麼樣?我喜歡看你笑笑的。滿臉笑容的小愛最可愛了。」小愛這才發現自己看起來真的不好看。於是她看著媽媽的笑臉也一起微笑了起來,忽然間整個心情都變好了。 看著媽媽的笑臉,小愛用力地點了點頭。不知怎麼地,心中湧起一股明年賽跑一定能更進步的感覺。他突然開始期待下次運動會快點來了。 ★孩子們的自卑感,一定要靠父母親來為他們消除 有些孩子很有運動細胞,天生就是運動專家,樣樣運動都難不倒他們。但是也有的孩子彷彿就少那麼一點天份,運動對他們來說,簡直像是酷刑一般,視為畏途。 像小愛這樣的孩子,在運動會結束後最要緊的事是處理好他們的失落情緒。因為「賽跑」的結果已經對孩子造成心理負擔了。賽跑的結果並不等同於努力的結果,拼了命地跑常常不一定會有相同的報償。 「腳程的快慢」可以用來誇獎孩子,卻不能拿來斥責孩子。因為天生的條件得要放在一起考量才行。所以當孩子無法釋懷失敗,父母應該要試著體會孩子的失落感,對他說說關於天生條件的這個事實才對。這時對孩子講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或許會有所幫助。 在這篇故事當中,母親靠著接納與笑容的力量陪孩子一起度過情緒低潮。笑容裡蘊藏著不可思議的撫慰心靈力量。而孩子的自卑感就必須要靠父母的支持來為他們消除。

快樂瑪麗安w4親子文章

2009年09月18日
公開
18

Dear Parents: 本週主題為My body,教導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並透過美勞創作,讓寶貝更了解身體的部位聯結.本週二的八.九月的birthday party,壽星共有17位呢!孩子接受大家的祝福,並快樂的享用生日蛋糕! *目前為防治H1N1疫情,學校每日量體溫及消毒手部,環境每日消毒.孩子如有咳嗽症狀必須戴上口罩,請家長幫孩子準備口罩放書包備用.體溫超過38度請在家休息.請家長接送時於門口等待不要入內,謝謝您的配合! ★重要提醒: (1) 9/22(二) J3/J3A校外教學-至善園 請於9:00到校用點心,9:30準時出發 (2) PTA為9月26日星期六上午10點舉行,歡迎家長參加. ★Weekly rule: 1.Wash your hands properly. 2. Put on your mask all the time when you are sick. ★Speak English correctly 英語正確語句教學 ╳ Me first. ○ I am first 榮譽榜 Good Manners 常規禮儀小天使 Best Effort 學業進步獎 Best English 英文學習好榜樣 J1 Melody Jacky/Enzo (Improved) Ferris J2 Benjamin Ethan Annie J2A - Andrew Jacqueline J3 J3本週都表現很棒喔!每個孩子在班上的獎勵小花都會前進一格 Ethan Sara Wilson J3A Claire Joseph Austin *ps.給家長的小叮嚀:沒有在名單上的小朋友並不是表現不好喔!每週老師會依照班上孩子的進步狀況給予鼓勵,並在朝會上口頭獎勵班上一週的整體表現,雖然獎牌沒有那麼多,但如果大家表現都很棒,那麼在班上的獎勵制度上都會升級喔!老師也會盡量讓每位孩子都有機會上台! ※隨信附上親子文章及菜單 ※本週五是睡袋.室內鞋及牙刷帶回的日子,請將牙刷更新(請在牙刷上及其他衣物袋上註明姓名,以防物品掉出遺失,謝謝!) 快樂瑪麗安 內湖校TD Sarita

什麼時候可以打孩子,什麼時候絕不能打?

2009年09月13日
公開
29

什麼時候可以打孩子,什麼時候絕不能打? 6種情況下不能打孩子   如今,信奉「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長」理念的人應該不在少數,持這種觀念的人肯定會反對打孩子,甚至認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無能,是不會用科學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種表現。的確,在以下很多情況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1.孩子犯錯誤,是因為父母事先沒有告訴孩子不能這樣做,或者父母沒有把話講清楚。   2.孩子所犯的錯誤,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媽媽自己都不知道這方面的事情應該怎麼做,沒有很好地在這方面以身作則時,不要急著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這方面的錯誤,清楚地知道遇到這種事情該怎麼做時,再去懲罰也不遲。   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因為這時打孩子往往只是發洩自己的憤怒,懲罰時往往會失去分寸,會忽視孩子犯錯誤的原因,也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為什麼要打他,很容易失手打傷孩子。應等自己怒氣平息了,頭腦清醒了,再實施懲罰。   4.孩子生理與心理具有以下特殊情況者不能打:行為亢奮有神經障礙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過情感傷害的孩子。   5.不到3歲的孩子不要打。   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3歲的孩子處於遊戲期階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強烈,同時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發展,自我統一性開始出現,而3歲前的孩子,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或者只是剛剛發展。 即使是有的孩子過於頑皮,體罰他的時間也只能提前到1歲半,對於1歲半以內的嬰兒是絕對不能進行體罰的。 因為在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在這一階段體罰孩子,會影響他們做出正常的生理與心理反應,導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在1∼3歲的階段,孩子處在自主性與羞怯和疑慮之間搖擺的階段。兒童迅速學會走、爬、推、拉和交談等許許多多的技能,學會了如何抓握和放開。 他們不僅把這些能力應用於物體,而且還應用於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換句話說,兒童現在能「隨心所欲」地決定做還是不做某些事情。 父母必須按照社會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兒童行為的任務,而又不能傷害兒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如果父母使用體罰,兒童就會感到疑慮而體驗到羞怯。   育兒小貼士:在孩子3歲前的這一年齡階段,面對孩子的無理吵鬧,面對孩子幫倒忙,父母往往是最頭疼的,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體罰他們。怎麼辦?您不妨採用以下辦法來教育犯了錯誤的孩子: 1 冷處理。當孩子無理吵鬧時,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給孩子以積極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條件反射。 2 自然後果法。對於喜歡亂碰東西的孩子,在不造成肉體傷害的情況下,可以讓他碰一碰煮熱的食物,讓他直接體會到其中的危害。 3 用生氣的表情告訴孩子他的行為不對。你可以把自己的憤怒寫到臉上去,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學會看大人的臉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憤怒表情,很多孩子會停止自己的錯誤行為。 4 講明道理。給孩子講明一些簡單的道理,說清楚這樣做會給他帶來的直接傷害。比如,你亂碰開水瓶,會被燙著的,到時候會像打針一樣痛的。 6. 6歲以後要盡量少打,12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盡量減少體罰,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6歲以後,多數孩子已經進入學校了,獨立自主意識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越來越強,開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著憑借自己的能力、勤奮,不斷帶來各種成就。 這時體罰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喪失成長所必須的成功體驗,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養成消極、自卑的人格;而且在這一時期進行體罰,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體罰,在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進入青春期後,兒童在肢體運動、認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漸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統一的自我。他們強烈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獨特的個體,具有認識自我、表達自我、張揚自我的強烈要求。 如果這時體罰孩子,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還會產生某種報復與逆反心理; 而且,隨著知識的增多,他們會清楚知道父母的這種做法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是一種違反法律的錯誤行為,因而會對父母產生不良印象,認為他們不遵守法律。 4種情況下可以打孩子   在中國,父母打孩子,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採訪現在的父母時發現:儘管有少數人不打孩子,但多數還是打的。 如果你認為「不打不成才」,「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等觀點是有道理的,如果你經常不能通過積極的鼓勵,也不能通過講道理讓孩子遵守規則,那麼你可能認為在以下情況下,父母或許可以通過 「打」的方式,給孩子以威嚇,使其改邪歸正。   1.如果孩子喜歡觸摸一些危險物,喜歡到一些不安全的場所,但由於孩子年齡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為的嚴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裡人又沒有足夠時間看住孩子時。比如:有很多孩子喜歡撥弄電源插頭、開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時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將會發生不堪設想的後果。   2.當孩子某些作為、習慣、心理傾向,長大後有可能發展為違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為時。比如:從家裡偷過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有很多小男孩喜歡打人欺負比他弱的孩子,並以此為樂。   3.過於自私、自我中心傾向嚴重,心中絲毫沒有他人的位置。   有些從小被寵慣了的孩子,從來不願意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東西,不懂得要關心他人,長此以往,進學校後很難與同學相處,走上社會後,無法適應社會。對於流露出這種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時幫他們糾正。   4.父母或老師已多次提醒他有規則存在,但他仍然故意犯規時,或者犯規後還絲毫不認錯,下次還想再犯時,可以打孩子。簡單地說,屢教不改時,可以打他。   特別提醒:孩子不能亂打筆者雖然主張在有些情況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殘酷、虐待性地責打孩子,或者沒頭沒腦地亂打一氣,逮住哪裡打哪裡,不管是頭部還是臉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絕不允許拍打孩子的頭、眼睛和耳朵。在實施體罰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及時懲罰,不能倒算帳。要堅持隨錯隨罰的原則,這樣孩子所做的錯事就能與懲罰帶來的不愉快建立起聯結。這樣,他以後再做這些錯事時,會立刻想到懲罰帶來的不愉快體驗。   2.講明道理,告訴孩子下次應該怎麼做。懲罰時,要告訴孩子為什麼打他。打只能阻止錯誤行為再次出現,但它本身不能帶來正確行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錯誤以及造成的危害時,才不會再犯。由於孩子年齡小,即使這次真心說「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應該如何做? 因此,父母有必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告訴他正確的做法。而且,還要考慮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給他的建議是否容易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孩子儘管小,但有自己的臉面,尤其是在小夥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後的。一旦別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像大人一樣覺得這是奇恥大辱。   4.不能經常打孩子。俗語道:「常罵不驚,常打不怕。」孩子要是經常挨打,由於「久經沙場,千錘百煉」,就會變得「軟硬不吃,刀槍不入」。記住,體罰絕對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 資料來自 瑞麗女性網

Albert's academic report, J2 class, T-Jordan week 1-3

2009年09月11日
公開
16

Class Participation 1.Participates in class activities: Excelling 2.Follows instructions promptly: Excelling 3.Listens when others speak: Excelling 4.Albe to focus and maintain eye contact: Excelling 5.Is able to complete set tasks: Excelling 6.Demonstrates leadership, takes on responsibilities: Excelling Social/Emotioinal Development 1.Knows and Practices school routines and rules: Excelling 2.Appears happy and cooperative at school: Excelling 3.Plays with others, shares and takes turns: Excelling 4.Is able to calmly ask for help when needed: Excelling 5.Postive attitude towards learning and classmates: Excelling 6.Shows overall maturity: Excelling Cognitive Development 1.Classifies objects by comparing likeness and differences: Excelling 2.Demonstrates concentration, attention skills: Excelling 3.Follows 2-3 part instructions: Excelling 4.Demonstrates spatial awareness: Excelling 5.Demonstrates one to one correspondence: Excelling 6.Demonstrates problem solving abilities: Excelling English/Language Arts 1.Recognizes and recalls main idea of story: Excelling 2.Users a variety of words to express feelings and ideas: Excelling 3.Learns new vocabulary and phrases quickly: Excelling 4.Recognizes own name, peers' names, common words: Excelling 5.Matches sounds to letters or phonemes: Excelling Health and Physical Development 1.Knows and practives safety rules: Excelling 2.Demonstrates hand-eye coordination: Above average 3.Demonstrates pencil control, correct grip: Excelling 4.Likes to join in physical activites: Above average 5.Albe to jump, hop, skip, gallop crawl, run: Above average 5.Knows and practices good daily health habits: Above average Additional Comments: Albert continues to excel at everything in school.He always has great manners and listens very well. Parent's Comments:

快樂瑪麗安wk3親子文章

2009年09月11日
公開
46

Dear Parents: 本週主題為Who I am?教導孩子認識自己,並能介紹自己.前幾天看到J3的老師讓孩子分別躺在紙上,幫孩子描繪他們的形體,之後孩子們都很開心得為自己畫上頭髮五官及衣服. 目前為防治H1N1疫情,學校每日量體溫及消毒手部,孩子如有咳嗽症狀必須戴上口罩,請家長幫孩子準備口罩放書包備用.體溫超過38度請在家休息.請家長接送時於門口等待不要入內,謝謝您的配合! 另外,雙向基金會每年會有ULETS英文檢定考試,由於J3/J3A孩子年紀還小,請家長先行評估孩子的狀況再參加,如有疑問請洽教學部. ★重要提醒: (1) 9/15 (Tue) 8月及9月聯合Birthday Party (2) PTA為9月26日星期六上午10點舉行,歡迎家長參加 榮譽榜 Good Manners 常規禮儀小天使 Best Effort 學業進步獎 Best English 英文學習好榜樣 J1 Melody Tommy (Improved) Gavin J2 Catherine Medeline Yatong J2A Wendy Mavis Jacqueline J3 - Anderson/Hsin Yolanda J3A Vivi Jungle Michelle *ps.給家長的小叮嚀:沒有在名單上的小朋友並不是表現不好喔!每週老師會依照班上孩子的進步狀況給予鼓勵,並在朝會上口頭獎勵班上一週的整體表現,雖然獎牌沒有那麼多,但如果大家表現都很棒,那麼在班上的獎勵制度上都會升級喔!老師也會盡量讓每位孩子都有機會上台! ※隨信附上親子文章 快樂瑪麗安 內湖校TD Sarita

好家教,讓孩子懂得感恩

2009年09月11日
公開
25

好家教,讓孩子懂得感恩 文╱黃美湄 學前教育雜誌主筆 天空落水,你可曾感謝老天滋潤大地? 夏日冬陽,你是否滿心歡喜接受它的溫暖? 讀一本好書,嗅得到作者畫者及印刷師傅的徹夜守候? 吃好米、喝好水,是哪些人為這一切付出心血? 天地之大,值得感恩的人與事,數說不盡,但是,下一代的孩子,從何感動、從何學起? 感恩不只是表面上的禮貌,學會把謝謝掛在嘴上而已。如何打心眼裡體會及欣賞別人所做的事、一個舉動、一個善念……,表達內心的真誠,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養分。這個養分得從爸媽身上散播出去,從一個家的沃土開始萌發。 前往動物園的捷運線上,一位年輕媽咪帶著一個約莫5歲的小女孩,小女孩不時向窗外張望,經過萬芳醫院站,上來了一位老爺爺,看起來有點步履不穩,小女孩沒等媽咪開口就將起身把座位讓給爺爺,爺爺笑了笑坐下,小女孩挨著媽咪低聲地說:「老爺爺跟我笑耶!」媽咪摟著小女孩:「對呀!老爺爺覺得你很懂事,他用微笑跟你說謝謝呢!」 小女孩很幸福,有個懂得回應的媽咪,不像總怕孩子吃虧的爸媽,看到孩子把得手的位子讓人,就責怪孩子笨,還警告等一下活該跌倒。 「感恩」這兩個字,比「謝謝」來得更深入,在牛津字典上,它的含意是:樂於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出來,回饋他人。是一份施與受的互動關係。社會環境的改變,讓孩子漸漸失去了珍貴的學習機會。康寧護專幼保科講師呂素美指出:「當孩子無法瞭解大人的辛苦付出,自然就無法產生感恩心。」 許多媽媽習慣等孩子睡了,或家人上班上學才做家事。如果你也是這麼做,那可得改變一下囉!有些事要在孩子和家人面前做,尤其是小小孩需要看到具體的行動,在孩子面前做更有意義。如果時間安排上必需等孩子睡了才做,也要讓孩子知道,等一下媽媽還要做些什麼,或為什麼要做,例如跟小小孩說:「媽媽要把衣服洗乾淨,這樣明天姊姊上學才有乾淨的運動服穿。」 付出關心,孩子耳濡目染 孝順親長是平常生活裡讓孩子體會感恩的根本做法。平常沒有和長輩住一起,打電話請安是最具體的表現;帶孩子探望長輩時,主動做家事,並且告訴孩子:「阿公阿媽年紀大了自己煮飯、打掃都很辛苦,平常我們都沒有幫到忙,所以回來時要多盡點力。」這樣一來,孩子看到了行動,也瞭解了背後的意義。 親人間養成隨時體察彼此的付出,孩子也學會想要盡一份心力。有一年除夕,呂素美發完兒子的壓歲錢後,繼續整理要給其他親友小孩的紅包袋,兒子看到了,問媽媽為什麼還在準備,於是她一一告訴孩子這些是要給誰的,孩子聽完之後,把原先收好的紅包袋拿出來,跟她說:「媽媽!那我這個給你。」當然,做媽媽的還是讓孩子安心地保有自己的壓歲錢,但也領受了孩子的心意。 讓心變柔軟,孩子就更堅強 如何引導學齡前的孩子感恩 從小的生活紀律和生活的鍛鍊很重要,baby階段就能跟著家中的儀式學習,從具體的動作、言語去感受;2歲掌握喜歡當小幫手的年紀,在舉手之勞中,讓孩子學到責任,不會對別人的付出與服務感到理所當然。例如:把衣服分類,自己收拾碗筷。 2、3歲開始能學習關心別人的喜好。孩子吃東西的時候,提醒孩子「爸爸也很喜歡喔!」或是炒菜時,不要只顧著準備孩子喜歡吃的菜餚,即使孩子不愛吃,也讓他知道,這是爺爺喜歡吃的。」好吃的東西,孩子埋頭吃完了,別跟他說:「不要讓姊姊知道。」而是「姊姊也很喜歡耶」,問問他怎麼辦。 中班以後的社會能力發展達到能瞭解別人的意圖,動機,例如:積木弄垮,知道對方是故意或不小心,雖然會哭和生氣,但學習接受別人的道歉,而道歉的人也學習體貼對方的感受。此外,中班的孩子也能學習看事情背後的原因與心意,看到對方的好。例如:阿媽來家裡玩,要挪出一個房間給阿媽住;如果孩子抱怨阿媽來我們就要擠在一起,這時就該引導孩子:「阿媽太想你,所以就來看你囉!」 如何引導上小學的孩子感恩 進入學校以後,孩子已經發展到具體運思期,能夠體認自己做什麼事,會產生什麼後果。例如:當上學爬不起來,或拖拖拉拉,爸爸送孩子上學要冒著飛車和自己遲到的危險。這時要讓孩子知道,上學是他自己的責任,應該要感激爸爸帶他,而不是理所當然享受一切。孩子學會感恩現在擁有的東西,才不會老覺得欠缺,不能滿足。 教導時機也很重要。在正向情緒之下才有學習效果,例如:孩子表現不好時(考試考不好,或做錯事),爸媽一面打罵孩子,一面訴說自己辛辛苦苦為了誰,這時,因為打罵帶來的是負向情緒,孩子也就無從體會爸媽的辛勞與付出,留下的多半是身上的痛、內心的憤怒、羞愧或不服。善用教導的情境還可效法國外常見的讓孩子跟到爸媽上班的場所參觀,這樣的過程,可以讓孩子具體看到爸媽上班時的行為,而不只是看著爸媽拎著筆記型電腦或工具箱出門,晚上又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