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蓁 女馬

日期

#Tag

轉貼--你的世界不是全世界

2006年11月10日
公開
44

荳芽在南部跟外公、外婆住了一個星期,回來以後, 她跟我說:「媽咪,好奇怪喔!阿姨幫我洗澡都不幫我擦乾身體 …… 」 「都沒擦就穿衣服嗎?」我也覺得很奇怪。 「有呀!有擦,可是她都用濕濕的毛巾擰乾擦, 沒有像妳用乾的大浴巾幫我擦 …… 這樣還是有點濕濕的呀、沒擦乾。」 這樣我就明白了。 「阿姨的習慣跟媽咪有點不一樣,她覺得用濕毛巾擦就可以了, 妳一直都跟媽咪在一起,所以妳的習慣跟我一樣, 這沒什麼好奇怪的呀!只是習慣不一樣而已。」 「只用濕毛巾擦完就穿衣服,不舒服。」 荳芽說:「阿姨不會覺得不舒服嗎?」 「我想阿姨應該覺得還好吧? 妳又不是阿姨,妳的感覺不一定會是阿姨的感覺呀。」 我一再一再地跟荳芽說,不要用妳自己的習慣去套別人的, 妳認為好的,別人不一定也認為好。尊重別人的生活型態,比什麼都重要。 荳芽肯定是把我說過的話謹記在心了。 有一天,我要她跟我一起吃五穀雜糧飯時, 她回我:「媽咪,我不喜歡吃這種黑飯。」 我說:「吃這種飯對身體才好,而且我覺得其實還滿好吃的呀!」 荳芽很氣定神閒地回我說:「媽咪,我是小朋友,妳認為好的,我不一定會覺得好。」 我嚼著其實有點難吃的黑飯,一時無法再強要求荳芽也跟我一起吃。 幾天之後,我的一位朋友轉述荳芽跟她的對話給我聽 …… 朋友說荳芽去她家時,很愛吃她們家的餅乾, 她開玩笑地跟荳芽說:「妳把我家的餅乾都吃光了,那妳要拿妳家的餅乾來給我吃喔!」 荳芽回說:「阿姨,我家的餅乾很難吃,我跟蝴蝶都不愛吃,妳應該也不會喜歡吃的。」 我的朋友很疑惑。問荳芽:「為什麼妳家的餅乾都這麼難吃哪?」 「因為我媽媽都喜歡買有機的,沒味道!很難吃!」 我因為堅持我認為好的、健康的、有益的吃食習慣, 讓荳芽喪失了吃好吃餅乾的權利。 想想一個小孩沒了吃零食的樂趣,還真是可憐呢! 後來,我不那麼堅持荳芽要跟我一起吃黑飯、黑麵包了。 偶爾一次吧!荳芽也願意嚐嚐媽媽口中這「對身體很好的黑抹抹的東西」。 我們之所以選擇過這樣的生活型態,大都是因為我們自己覺得這樣很好。 可是,這個「好」對每個人的定義可能就有點不一樣了。 有的人覺得要「健康、有益身心才算好」, 有的人就覺得要「好吃、有樂趣才算好」。 說到底都是每個人的自由選擇,實在很難說什麼就是好、什麼就一定不好。 給自己多一點嘗試的機會,看看別人不一樣的生活型態。 不要老是以為自己的世界就是全世界,或許才有活得快樂一點的可能。 荳芽跟我一起讀《兩姊妹和她們的客人》,讀得很開心。 她覺得這書裡看起來過得有點不那麼健康的兩姊妹很像她。 「在一個小島上住著一對姊妹。她們在島上過著快樂的生活 …… 有一天,表弟來她們家作客 …… 表弟說:『這樣子要怎麼生活啊!沒關係,妳們等著看吧,我會幫妳們的忙的! 我會幫妳們把這裡整理、整理!』於是,表弟把水龍頭修好、然後修好走廊上的燈 …… 」 荳芽很不以為然地皺皺鼻子,哼一聲:「雞婆!」 一直看到表弟把動物趕出屋外、要兩姊妹運動、吃五穀雜糧麥片時,荳芽已經忍不住了。 「這個表弟很沒禮貌ㄋㄟ,他是去人家家裡作客ㄋㄟ,怎麼好像要把人家的家變成他家呀!」 是了。這就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議題 ── 去作客時, 如果主人的生活型態跟你很不一樣,怎麼辦? 我想這是很多小朋友從小就該學的功課。 荳芽還是回我那句老話:「你認為好的,別人不一定覺得好!」 「嗯!很棒!媽咪再教妳一句話,叫『客隨主便』。 意思是作客人的不要太計較一定要怎樣怎樣,主人怎麼吃、怎麼過,我們就跟著。 這樣妳也可以看看別人是怎麼過生活的呀!除了妳自己的世界,妳還會看到別人的世界喔!」

我最愛的蓁妹∼生日快樂唷 ^^

2006年11月09日
公開
42

一直以為跟媽咪這個名詞無緣的我 在經歷了2年無數個月的失望中,意外的等到了小蓁 原本已經放棄了,要去做輸卵管攝影 卻因為卡到有可能受孕了而改期(還好∼因為那時真得有小蓁了) 也已經約好要做腹腔鏡了(結果當月小蓁就來報到了,免了媽咪肚皮上的3個洞) 所以我逢人就說,小蓁一定是個貼心的好寶寶 ^_________^ 懷孕中期,因為不穏定所以跟公司辦了留停,休息了1個月 也因為小蓁一直過小,讓我後期一直擔心受怕,還猛喝雞精 =..= 待產時,還因為子宫頸不開,在醫院病床上躺了3天2夜∼∼(生不如死呀) 不過這一切的一切,在小蓁瓜瓜落地時,都不算什麼了 因為是足月生的,所以她足足有3310公克∼∼是個健康的女寶寶 ps…..醜醜的小妹妹出來了 因為小蓁沒有黃膽∼∼所以3天後小蓁就跟著媽咪一起出院囉 ^^ ps….做月子期間,我們母女倆第一張合照唷 ^^ ps….滿月時剃頭 ps….剛剃完時一付鬱卒的樣子 ps….第一張笑開懷的照片 ps….頭還抬不大起來 ps….快學會翻身了 ps….完美的抬頭 ps….吞髮夾事件(頭上這支) ps….可以用靠著東西坐著 ps….慢慢在學爬 ps….自己努力坐起來 ps…努力學站 ps…因為好奇,從床上摔到地板 ps…會開我的手機亂打電話 =..= ps…會爬床頭櫃 >"

換尿布的好方法

2006年11月07日
公開
44

〔轉貼)給天下媽咪~~怎樣給正確給寶寶換尿布 當寶寶七、八個月大開始,換尿布就成了一場追逐大戰。因為寶寶開始會爬、愛動,所以想讓他們乖乖躺著,自己又不被胡亂揮舞的無影腳踢中,可需要先學會幾招秘訣哦! 文�劉繼珩  採訪諮詢�台安醫院婦幼衛教組組長張保美  寶寶天真可愛的模樣,總是讓人又愛又憐,但是當他(她)嚎啕大哭、面有難色,透露著「該換尿布」的表情出現時,相信許多爸爸、媽媽的心中都有一股恐懼,深怕等一下「你閃我抓」的換尿布戲碼又要上演,不小心還有可能被小手、小腳襲擊,一場尿布大戰打下來,搞得父母、寶寶都身心俱疲。 幫寶寶換尿布的正確姿勢  面對動來動去的寶寶,要如何才能讓他(她)乖乖地換尿布呢?台安醫院婦幼衛教組組長張保美表示,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抓住寶寶的腳!但是「抓」當然不是亂抓,而是有訣竅的。  首先抓住寶寶的腳踝,將中指放在寶寶兩腳中間,用食指和無名指輕輕夾住寶寶的腳踝;一定有很多媽媽會擔心,自己的力量會不會弄痛了寶寶,所以在力道的控制上,只要輕握住即可。注意不需要出太多力氣,寶寶就能完全在掌控之中,不管他(她)再怎麼扭動,媽媽還是很容易控制。不過張保美組長提醒媽媽,在抬起寶寶小屁股的時候,有一點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把寶寶的屁股抬得太高,因為這樣的動作很容易壓迫到寶寶的胃,而造成吐奶或溢奶的情況。 男寶寶、女寶寶怎麼換尿布?  很多人以為換尿布的方式,就只有一套,而且男女適用、大小通吃。其實不然,因為男寶寶和女寶寶的身體構造不同,換尿布的方式自然有所不同,因此要注意的小地方也不一樣。接下來就來看看男寶寶、女寶寶所專屬的換尿布方式吧! 幫男寶寶換尿布 步驟1:許多媽媽可能都有在幫男寶寶換尿布時,一打開尿布,就剛好被寶寶的尿尿噴個正著的經驗,為了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可以將打開的尿布,稍微在陰莖處停留幾秒鐘,覆蓋一下再拿開。 步驟2:用紙巾將糞便清理、擦拭乾淨,再用柔軟的毛巾用溫水沾濕,在男寶寶的小肚子、小屁股、大腿、睪丸、陰莖及外陰莖部分仔細擦拭。 步驟3:舉起男寶寶的雙腿,將肛門、小屁股再擦拭一次,換上乾淨的尿布就大功告成了! 專家小叮嚀:在替男寶寶換尿布的時候,往往容易忽略一些不起眼的細節。張保美組長表示,男寶寶必須特別注意死角的清潔,像是鼠蹊部、睪丸的地方;尤其睪丸的部分一定要將摺疊、皺摺處翻開,將藏在裡面的污垢清洗乾淨,否則長期處在不清潔、潮濕的狀態下,會讓寶寶的皮膚受到極大傷害,而成為細菌的溫床! 幫女寶寶換尿布 步驟1:打開尿布,用紙巾將糞便清理、擦拭乾淨,再用柔軟的毛巾用溫水沾濕,在女寶寶的小肚子、小屁股、大腿、外陰部仔細擦拭。 步驟2:清洗完畢之後,立即用毛巾把小屁股包起來,以免著涼。 步驟3:舉起女寶寶的雙腿,將肛門、小屁股再擦拭一次,換上乾淨的尿布就大功告成了! 專家小叮嚀:替女寶寶清潔陰部的方式必須特別注意。張保美組長強調,幫女寶寶擦拭陰部時,一定要由前往後,也就是從外陰部往肛門擦洗,防止肛門內的細菌進入陰道。肛門的部分清理乾淨之後,再用溫水清洗是最理想的方式。如果純粹用擦拭的方式,不管怎麼擦,細菌還是會殘留在皮膚上。 換完記得用清水沖洗 錯誤示範 (X)很多人對於換尿布的印象都是把髒的尿布打開,接著把寶寶的屁股一擦,再換上新的尿布就完成了,但是這樣的方式,並沒有真正乾淨,還有許多殘留物質會附著在寶寶的屁股上,因此張保美組長建議,應該盡可能在擦拭之後,再用溫水清洗寶寶的屁股。 正確示範 (O)如果在家中換尿布,就可以先在旁邊準備一盆溫水,用小毛巾將寶寶的屁股擦乾淨,並保持其皮膚乾燥。 張保美組長表示,清潔過後並不需要特別撲灑痱子粉,因為讓小屁股的皮膚保持乾燥,才是最重要的!假使遇到非不得已的時候,再使用濕紙巾擦拭,而在選用濕紙巾時,記得要慎重考量、了解濕紙巾是否含有太多的化學物質、香料,才不會讓寶寶的小屁股受到傷害。 保持皮膚乾燥有一套  想讓寶寶的小屁股保持乾爽,最佳方式就是勤換尿布!張保美組長建議,只要發現寶寶的尿布濕了,最好馬上更換,不然寶寶的屁股和肚子都浸泡在潮濕的尿布中,對於連角質層都還沒有生長好,皮膚比大人更細緻的寶寶來說,可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傷害,特別是當皮膚碰到潮濕的環境,是很容易造成黴菌、細菌感染的! 錯誤示範 (X)勤換尿布之外,維持小屁股的乾燥,當然還要配合「擦乾」的動作。但是所謂的「擦」乾,絕對不是用擦的,而是用拭乾的方式。由於寶寶的皮膚很細嫩,一直重複摩擦的動作,會使皮膚受到傷害,對寶寶非常不利。 正確示範 (O)張保美組長提供了正確的拭乾步驟,先將毛巾或紙巾輕輕貼上寶寶的屁股,再輕輕用手壓乾,將水分吸收,這樣不僅能達到乾爽的效果,寶寶柔嫩的小屁股也不會慘遭蹂躪! 不愉快的經驗易造成排斥  打開尿布,意味著濕黏的不適感即將解除,照理說寶寶都會很高興才對,但是為什麼有的寶寶一要換尿布,就一直哭鬧呢?張保美組長推斷極有可能是因為曾經有過不好的換尿布經驗,使得寶寶感到不高興、害怕,因而有不願意換尿布的行為。 錯誤示範 (X)寶寶對於爸媽講話的口氣、表情其實都會有感覺,如果爸媽在換尿布時,採取不耐煩的口氣,或是大力的動作,寶寶就會產生害怕的感覺,而對換尿布產生排斥感。張保美組長表示,爸媽在幫寶寶換尿布時,應該用輕鬆的心情面對,不要過於神經緊繃、緊張;切忌面部表情不耐煩,或是嘀咕「討厭,怎麼又大便了!」這類的話語。雖然我們不確定寶寶接收的程度有多少,但是這種負面的經驗一定會影響他(她)對換尿布這件事的感覺和認知,造成寶寶對換尿布的負面印象。 對話增添換尿布的樂趣  換尿布也是一種親子互動的關係,雖然時間很短暫,但是一天要換好幾次,跟寶寶的接觸非常多,所以千萬不能把它看做是一件麻煩事,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讓寶寶感受到妳(你)的愛,產生信心之後,才不會害怕換尿布。 正確示範 (O)張保美組長建議,爸媽在換尿布時,不妨跟寶寶對話,比方說:「我們要來換尿布囉!要讓小屁股很舒服哦!」,或是摸摸寶寶的屁股說:「哇!你看,好漂亮的小屁股喔!」當寶寶從爸媽愉快的口氣和音調中,得知換尿布不是件羞愧的事,也不是會被拒絕的事,自然就不會排斥了! 臍帶未脫落怎麼換尿布?  臍帶尚未脫落前,會有一些出血的現象,所以尿布必須盡量在肚臍下方,不要包住臍帶,才能讓它盡快乾燥。小屁股清潔乾淨之後,臍帶也要記得清潔哦!現在大多用酒精清潔,用棉花棒沾適量酒精,在肚臍周圍用棉花棒輾一圈,一天約可清理三至四次。 貼心小叮嚀-換尿布的三要 (一)固定寶寶雙腳的姿勢要正確。 (二)保持小屁股的乾爽要確實。 (三)避免小屁股抬太高要注意。  由於現在寶寶的紙尿布比較貴,所以有時候即使紙尿布的尿濕顯示已經有點印子了,卻會聽到爸媽說:「剛剛才換的,不用再換了吧」,當大人們覺得只有一點點濕,可以不用更換的同時,對寶寶的小屁股來說,已經處於潮濕且不舒服的狀態了。因此,建議爸爸媽媽應立即為寶寶更換尿布,讓小寶貝的屁屁常保清爽乾淨。

醫療險觀念

2006年11月04日
公開
56

醫療險觀念 分類:財經保險2006/09/18 22:29買醫療險究竟是買來生病時可以賺錢獲利?還是用以承擔健保給付之後所剩下來的自負額之風險? 若您有能力承擔那健保給付後所剩餘的自負額,就以買保險之目的而言,您並不需要浪費錢買醫療險,就如您不需要為了一個50元的馬 克杯或是一部5萬元的手提電腦來投保個產物保險一般。 而若您沒有能力承擔健保給付後所剩下的自負額之時,恐怕您也無力承擔台灣昂貴的醫療險保費了,尤其是那終身醫療與重大疾病險更是 昂貴到極度不合理的地步!即便是第一年繳得起,也不代表第二年以後的20年都繳得起。 其實,您若有能力購買台灣那昂貴的醫療險,您就有能力去承擔健保給付後的自負額! 而且,每個個人或每個家庭,每年的保險費之預算都極其有限,風險之種類何其多?若是每一種風險都要買保險來承擔,那雖然每一種風 險都有得理賠,但卻也都只賠一點點,因為您已將有限的保費預算分散到每一種保險上面去了,那請問,賠那一點點的理賠金真的能夠解 決您的問題嗎?買保險究竟是要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還是買心安的呢?還是買來給業務員賺佣金或達成考核的呢? 台灣的投保觀念積非成是已久,請大家冷靜的思考您買保險的目的何在? 業務人員希望你買終身醫療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其保費較高所以佣金較高。 相同保額的情況下終身醫療的保費比定期醫療的貴上個3-6倍;反之,相同保費的情況下,終身醫療的理賠金也就比定期醫療的理賠金 少個3-6倍,醫院住的是病人,絕對不是老人,現在尚年輕時身上所承擔的責任較為重大,若不擔心現在,反而去擔心75歲以後的事 情,似乎有點不切實際,一個國家的老人福利、健保制度...等福利政策勢必將會愈趨進步,甚至是否會活到75歲以後尚是未知數, 而75歲之後,兒孫都已滿堂,責任已經了卻,又何需擔心?除非您的錢太多可以毫無限制的花在保費上面,否則購買終身醫療實非明智 之舉。 終身醫療除了保費高、保障低之外,固定的契約條款也將使得當一切狀況有所改變之時,卻被契約綁死無法變動,一個人、家庭的所有經 濟、健康、...等,甚至國家健保制度、...等制度都不斷的在改變,保單條款當然也就是必須要調整,但是終身醫療卻讓你失去調 整的機會,除非再花更多錢再買新的保單,但這是很不聰明的。 繳費20年終身保障的保險依保險理論而言就必須擁有保單之現金價值,但是台灣的終身醫療卻沒有現金價值,實在不算合理,況且,終 身醫療的保費較貴,較容易增加繳費的壓力,也就容易使保單斷保,損失一切的權利。某家保險公司的終身醫療有現金價值,是因為其保 單中包含壽險條款在內,保費也較貴。 而最最最重要的就是通貨膨脹的影響,終身醫療的保費貴,一般人便無法購買較高並且足夠的保險額度,現在都已經不敷使用,更何況是 繳費期滿20年後,甚至是75歲的數十年之後,試想,經20年甚至30年、40年後,醫療費用將勢必越貴,可是理賠金將相對嚴重 貶值而喪失任何價值,75歲之後雖然繼續有理賠,但是此理賠金卻無法達到實際之保障作用,花了錢又無法產生作用,請問花這保費又 是何必?試想,20年後、30年後、40年後住院領個1000台幣或是2000台幣?夠用嗎? 雖然許多業務人員會批評定期醫療在每五年會增加些許保費,但是因為通膨之故,消費者是不會感到繳費之壓力的,就如同現在吃一個肉 圓要價30元,一點都不覺得貴,但是若在20年前一個肉圓要價30元可就如同搶劫一般囉!某家保險公司推出平準繳費的定期醫療, 其實這是終身醫療的變相保單,將保費平準化之後也就是讓消費者在現在就去承擔未來的保費,萬一活不到那時候就會平白損失超繳之保 費。 又有人會批評定期醫療必須繳一輩子,其實這反而是一種優點,因為繳一輩子就是活到何時繳費到何時,所以不會超繳過多的保費,終身 醫療只是將一輩子的總繳保費濃縮在前20內讓客戶平均分攤完而已,但是年紀越大的保險費用是越高,我又不一定會活到105歲,何 必現在就去承擔未來不一定活得到的醫療保險費用?現在的保障都還不足額就想到未來75歲之後?未免太怪! 定期醫療因是每年一約,所以可以任意調整高低來符合不同時期之不同需求,而且現在的定期醫療都是無條件保證續約到75歲了,過去 的只到65歲,難保以後不會改變成為可以續保到終身。 重點是:每個家庭所能夠花費在保險費用上的錢都很有限的,若是什麼醫療險、意外險、都要買,雖然不論發生什麼保險事故都會賠,但 是卻也都只賠一點點,如此便喪失保險填補損失之意義,花了錢就是要能夠解決保險的問題,但是若花了錢卻無法解決保險的問題,試問 又何必花錢呢?不如把錢存下來用以投資保本型或是保證獲利型的投資工具(保險以外的投資工具,保險不能算是投資工具),等75歲 以後便無須擔心沒錢看病,甚至是將自己的壽險保額買到很高很高,有個幾千萬元計的壽險保障,又何需擔心孩兒不孝?現在把錢用去買 終身醫療,致使壽險卻只有一點點的保額,等到年老,子孫將會盤算你的身價是多少,若像現在國人平均壽險保額只有55.5萬,那子 孫們會有多麼的孝順?可想而知! 買保險是要挑重點式的購買,而不是任由保險業務人員亂亂掰的,何謂完整的保單?真是荒謬到極點,怎麼可能將保險搞到完整,除非你 有花不完的錢可以買保險,既然錢都是很有限的,請現在即刻思考什麼保險事故是你最無力承擔的? 買壽險是創造自己身價與創造被利用價值最實際也是最合理的""投資""。 醫療險?買個防癌保險、實支實付型醫療及一點點定額的住院醫療險就夠了,意外傷殘死亡險買個300萬或是500萬,終身醫療、重 大疾病、失能保險....名稱很好聽但是......實際狀況卻有點遭。 選購國內保險公司之健康保險與傷害保險,通常需要購買一份壽險主契約,方可搭配其他之健康保險與傷害保險,(若以健康保險或傷害 保險為主約之方式出單者不在此限,保險法並未規定必須以壽險商品為主契約)。此時,客戶務必挑選最便宜之壽險商品為主契約來搭配 健康險與傷害險,千萬不要選購含有生存保險在內之儲蓄養老保險或是有退還保費、或增值保額之類型的壽險商品。部分保險公司還特別 規定有最低出單保費限制,此類公司之商品較不適合搭配規劃。 健康保險包含:防癌保險、定期或終身之住院醫療保險(日額型及實支實付型)、重大疾病險、疾病失能保險、...等。 傷害保險包含:意外死亡、意外傷殘、重大燒燙傷、意外失能保險、意外住院醫療...等。 (意外險之成立定義必須具備如下四大要素:1.來自外力。2.來自直接。3.來自不可預料。4.來自不可抗力) 可以考慮購買之商品:防癌保險、"完整的"意外死亡、傷殘、住院醫療保險、定期住院醫療日額。 絕對不可購買之商品:重大疾病保險(理賠條件太嚴苛保費又太貴)、"終身"醫療保險、失能保險(認定差異大糾紛多)。 若要選購住院日額請務必選購"定期"之商品,千萬不可因為"繳費20年保障終身之愚蠢話術而購買將因通貨膨脹而失去效用之終身醫 療保險" 推薦終身醫療保險的業務人員只有兩種:1.不懂保險理財正確知識者。2.因為終身醫療比較好賺。 終身醫療保險缺點如下: 1.保費較貴故保障較低。(醫院是住病人;不是住老人,現在永遠比未來75歲之後來得重要。) 2.終身醫療之住院日額保險理賠金將因通貨膨脹而喪失"貨物購買力"。試想:20年後住院一天所需要的費用和今天會一樣嗎? 3.保單契約內容將因終身醫療之條款所綁死,較不利於個人可能因為在不同時期將有不同需求之不同規劃調整。 雖然定期醫療只保障到75歲:但是1.是否活到75歲還不知道,但是現在永遠比未來重要。2.未來的健保制度勢必更加注重老人醫 療問題。個人認為目前定期醫療條款可續保到75歲已經足夠,未來勢必因為平均壽命之延長而延長續保年限。 雖然定期醫療會每五年增加保費一次:但是因為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之故,每五年增加的保費在帳面上雖然增加,但是卻不會導致消費者增 加實際的負擔,例如若在20年前吃一個肉圓必須花費30元,消費者必定感到昂貴,但是現今吃一個肉元花費30元是否感到昂貴?當 然不會,所以每五年的調整保費當然也部會對客戶造成負擔。只是帳面上的錯誤感覺罷了!我小時候還聽過所謂的"百萬富翁",現在擁 有百萬者應該已不敢自稱"富翁"囉! 而且現在的定期醫療皆可保證續約。 購買保險之重要觀念分享: 1.購買醫療險是彌補健保給付的不足而非想利用住院賺錢。 2.若消費者之經濟能力能夠輕鬆負擔醫療行為時健保給付後之自付額,其實,並不需要購買醫療保險。 3.生病並不一定可以住院。沒有住院,領不到住院日額。 4.醫療保險若理賠率過高將導致保險公司成本增加也將會調漲保費致使惡性循環,故請共同愛護醫療險資源。 5.每個人或每個家庭在每年可支付保險費用的開銷規劃上,都有一定的上限,在保費如此有限的情況下,若是因為不智的保險觀念而購 買了所謂"完整"的醫療保險,雖然通通都賠,但是卻也通通都只陪一點點,如此便無法解決真正迫切的問題。購買保險應當以智慧來判 斷規劃。保險首重一個家庭的主要"生財器具"其個人之壽險保額才正確。 6.花錢買保險就是要解決問題,若花了錢買保險卻無法真正解決保險的問題,那不如將保費節省下來作為其他更經濟的用途。就好像花 錢吃飯就是要吃得飽,若是花了錢又吃不飽的感覺如何呢? 7.規劃保險應該重視受益人之實際需求,而不是滿足要保人不切實際的想法。 8."一家之主"之壽險保額未能足夠之前,任何的儲蓄保險將會是未來更大的危機。 9.買保險不是在買廣告,廣告做得越好越大的公司,其商品往往越遭。 10.業務人員只有兩種,一種是站在客戶的立場,一種是站在保險公司的立場。 許多人說買醫療險是為了"薪資的補償",因為住院沒有辦法工作仍然需要花費,所以需要一筆保險金來補償薪資的損失。若是此論點沒 有錯誤的話,那麼,大家是否想過.... 現在談談,人會生病沒錯,但是生病不見得就一定會住院,生病後醫療行為產生的健保自負額不見得就無力承擔,....,但是請問大 家,人會生病...那人會不會死呢?答案是非常肯定的!生病不見得要75歲以後,死亡一樣不見得要75歲以後才會發生,若在責任 上未完成之前就駕鶴西歸,那請問...身故者的薪資補償有誰想過?到時候雙薪變單薪,單薪變沒薪,這時候醫療險能做多少薪資補償 嗎?完全不夠! 假設您的配偶的月收入是50000元,一年工作12個月,距退休還能工作30年,不算年終獎金或分紅與加薪,您的配偶可以為您的 家庭賺進1800萬元的必要生活費用,但若是..忽然身故永遠不能再工作賺錢了,那這1800萬的薪資補償呢?有誰想過?誰來處 理? 社會由一個個的家庭所組成,家庭又有其組成,若以一般夫妻外加兩個孩子的家庭而論,不是雙薪就是單薪,基本開銷可能有房貸、車貸 、房租、大樓管理費、教育費、交通費、水電費、瓦斯費、伙食費、娛樂費、....等甚至還有奉養(兩邊)雙親的費用,一堆的費用 。 請問這筆薪資補償誰來承擔? 可能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自己或自己的老公不會死,頂多生病,所以壽險不重要,只要買醫療險即可,住院一天領個一、二千元新台幣就 感覺像是"賺到"一樣的心滿意足,重點是...生病還不一定能夠住院ㄌㄟ! 老公死掉時領個3000萬元或是老公生病住院時一天領個3000元,在萬一發生狀況的那天,何者對家庭有較大的幫助?再者,住院 一天花費3000元和老公死後要承擔所有一切的家庭開銷,何者是較無力承擔的風險呢?難道老公死後,房租、房貸、車貸、學費、停 車費、奶粉錢、尿布錢、養育年邁雙親的錢、...等一切開銷都可以全免嗎?雙薪家庭變成單薪家庭,單薪家庭變成無薪家庭,死個爸 爸也失去媽媽,因為媽媽要去上班賺錢養小孩,所以小孩因為失去爸爸也失去了媽媽,所以天底下所有的爸爸都不能死,但是可能不會死 嗎? 不重視個人壽險的男人是大男主義的自私鬼。不重視、不懂得要求、爭取或是忽略自己老公之個人壽險保額的婦女,就是不懂得愛惜自己 、珍惜自己、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傻女人! 買醫療險的原義是要補貼勞健保等社會保險的不足,但是現在都被扭曲成為買醫療險可以"賺錢"!真是病態的投保觀念! 若某種風險是可以有能力承擔的,此種風險難道還需要花費許多甚至超過風險程度的保費來承擔嗎?(許多消費者花了一堆錢買了一輩子 的醫療險,保險費遠遠高出生病時領回的保險金數倍之多。) 我有一個在音樂界的好朋友的父親,他非常的富有,他的休閒娛樂叫做打獵,就是開著頂級四百萬元的英國休旅車帶著真槍實彈到山上去 打獵,他平日的代步工具是BMW745,這樣的客戶難道承擔不起生病或是住院的花費嗎?這樣的客戶還需要規劃醫療險嗎?我個人認 為是不用的!這樣的客戶你讓他買醫療險根本就是在浪費客戶的錢,而且還根本沒有解決此客戶的根本問題! 我有一個客戶,她自己一個人,每個月的零用錢是50萬元新台幣(然後還整天跟我哭窮,說她好窮,讓我聽了好想去撞牆死了算了), 何謂零用錢大家應該知道吧!就是可以拿來隨便亂花掉的錢,她的老公已經是個植物人躺在病床上,她有足夠的能力來提供最好的醫療品 質給她那已成植物人的老公,這些醫療費用完全不會造成他任何的負擔,這樣的客戶你還要幫他規劃什麼醫療險?這根本不是它的需求。 她的需求是資產的保全與遺贈稅物的規劃,但問題是...國內的任何保險公司的任何商品根本就做不到! 當然的,不是所有客戶都是如此富有,但是,我認為購買醫療險的真正意義是在彌補勞健保的不足,而且當勞健保補貼損失之後所產生的 自負額,此自負額還讓客戶無力承擔的情況下,此客戶才有購買醫療險的必要,否則此客戶僅有的保費就應該節省下來另外規劃其他更無 力承擔的風險上面才對。 在實行上的困難點,在依風險規劃評估之後,因為國內的壽險保費太過於昂貴,所以根本即便是以定期壽險來規劃,都仍舊無法購買到足 額的壽險保障,所以,請考慮以適當的境外保單來規劃壽險,因為其保費比台灣的各家各種壽險商品便宜到3-7倍的情況下,可以讓消 費者以更少的錢買到更高的保障。 當規劃足額的壽險保障之後,若還有餘力才來規劃其他健康保險,如此才是較合理正確的規劃方式。 雖然絕大多數的保險從業人員都無法認同此一觀念,但是消費者有自己決定的權益,觀念錯誤將導致投保錯誤的保險,發生無力承擔的保 險事故時,一切的後悔都已經來不及。 國內一般保險業務員都是在幫客戶規劃了"完整"的醫療險之後,才將剩下的一點點預算來規劃比國外貴了3-7倍的壽險,這樣的本末 倒置下的狀況,造就了台灣平均壽險保額的每況愈下,造成的家庭與社會問題將會愈加嚴重,這樣的社會成本,將會由全國2300萬人 民共同承擔。 下面有兩個狀況讓大家選擇: 條件如下:您的月收入假設是6萬元,您貸款購買了一台百萬名車,貸款金額剛好是100萬,每月還款金額是3萬。以下發生兩個狀況 讓您想想哪個是您比較無力承擔的風險。(條件只是假設使比喻方便) A狀況:您的愛車給賤人A到,修理保險桿需要花費3萬元。 B狀況:您的愛車給賤人偷走,每月3萬的貸款還是得繼續繳。 請回答...........以上兩狀況在沒有購買汽車產物保險的情況下,哪個風險是您較無力承擔的風險? 請問此狀況發生時,您覺得是購買車碰車的保險重要,還是購買失竊險較為重要? A狀況就如人身保險項目中的醫療險,B狀況就如人身保險項目中的人壽險。 若沒有買醫療險的時候,最糟糕的情況下都還有勞健保等社會保險的補貼,多多少少還不至於多慘。但是在沒有購買人壽保險的情況下, 當一家之主(印鈔機)身故之時,請問,妻小還需不需要繼續過生活?房租、房貸、車貸、學費、奶粉錢、尿布錢、保險費...... .等的資金來源從何而來?難道從醫療險來嗎? 一個家庭每年能夠花費的保險費都相當有限,但若是每一種風險都要顧及每一種保險都要買齊全,那就是什麼風險發生時都賠得到,但是 卻也都只能陪一點點,因為你的保費都極其的有限。 這樣的方式來規劃保險雖可稱之為完整的保險,但卻是最危險的保險! 買保險,是用來彌補萬一風險發生時無力承擔的危險,但是風險種類何其多,哪有那麼多錢應付每一種保險都要買到齊全?所以,我們應 該要將極為有限的保險費用花在我們最無力承擔的風險上面。 每一個消費者其最無力承擔的風險都不太相同,但是絕大多數的家庭都因為規劃方式錯誤導致一個人的平均壽險保額低於50萬元新台幣 ,請問,當一家之主因疾病身故之時,領到50萬元新台幣的身故保險金,能夠填補一家之主身故時的經濟損失嗎? 要談風險?先談談繳費的風險吧,收入的風險、開銷的風險、一家之主身故後的經濟風險....等,都是繳費的風險,台灣的保險必須 每年固定的時間繳交固定的保費,請問此風險如何規劃?保險因沒能力繳費而失效時,一切都是空談! 美西人壽的萬能壽險有許多特色,無法完全說盡,但是至少因為其完全彈性的繳費方式可以規劃您收入、開銷..等經濟的風險。再者其 保費比台灣的任何公司的任何定期壽險、終身壽險、投資型保單..等都來得便宜3-7倍,所以可以用更少的保費買到更高的保障! 保險的專業來自務實的觀念!而非來自數字背得多或是證照拿得多..... 假若您的客戶是數十億或是上百億身價的企業家,您還要幫他規劃醫療險嗎?您的醫療險能滿足他的需求嗎?唯獨壽險能幫他創造現金來 繳交遺贈稅,但問題是...台灣30家保險公司各家的最高保額上限為何? 其實,並不是醫療險不重要;而是醫療險並沒有像台灣保險業30萬保險業務人員所講的那樣重要。 其實有很多人,是根本完全不需要購買醫療險的。 由於台灣的壽險過度昂貴,根本無法推廣,導致台灣保險業30萬保險業務員進而過度誇大渲染鼓吹醫療險的重要性,台灣現在保險觀念 的誤謬與本末倒置就是這樣來的。 過度重視醫療險,導致壽險嚴重被忽視,現在台灣平均壽險保額的嚴重低落便是一個慘痛的代價,其中所有的社會成本將由我們大家共同 承擔。 老話一句,如果沒有買醫療險,好歹有健保,但是如果沒有足額的壽險保障,那當一個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撐者身故時,該家庭將會承受無 比大的經濟壓力與生活的痛苦。 健保雖無法完整,但是如果我有能力承擔健保給付之後的自負額,那我又何必額外每年花費幾萬元來購買醫療險呢?此舉無非只是錦上添 花無多大實質的意義。商業保險只是用來彌補社會保險的不足,但是現在卻被搞成用來住院賺錢的工具。 每個家庭的保費預算都極其有限,如果過度強調醫療險的重要性而忽略壽險的重要,那這樣的規劃方式就有失偏頗,並且將客戶的全家的 風險帶入最高的境地。 許多業務員會說:可是...消費者大多認為醫療險很重要,唉!其實,這樣的結果只不過是積非成是的下場,就是台灣這30萬保險業 務員一天到晚對客戶的洗腦與催眠所導致。 如果一個保險從業人員沒有用盡心思導正客戶的錯誤觀念,反而銷售錯誤的商品以滿足客戶錯誤的觀念,這樣無非是假業務之便行禍國殃 民之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