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之之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媽溫柔的呼喚刺激寶寶頭腦迅速發達

2006年07月13日
公開
15

媽溫柔的呼喚刺激寶寶頭腦迅速發達 啟發0歲幼兒的智能建立更親密的親子關係 摘錄自《讓寶寶更聰明的親密對話》 志村洋子◎著世茂出版社出版 別以為寶寶什麼都不懂,其實,寶寶超乎大人的想像,能敏感地察覺到媽媽說話時的態度;因此,當媽媽以舒暢的心情、緩慢的語調和愉快的表情對寶寶說話,就能刺激寶寶頭腦迅速發達,並讓日後的身心成長與人格發展良好。媽媽對還不能言語的寶寶說話這件事情,稱為「媽媽的呼喚」(Motherese),是美國的語言學者在1970年代所極力提倡的。 在離開寶寶前呼喚他一聲,他就會安心 寶寶還很小時,不管媽媽是否在他身邊,只要肚子餓、尿布濕了,他就會哭個不停;但五、六個月大時,只要看不到媽媽,他也會哭泣。這種現象表示寶寶已經認得自己的媽媽。對媽媽來說,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不過話又說回來,媽媽稍微離開就會哭泣,實在讓人傷腦筋。 正因為如此,媽媽在準備離開寶寶以前,最好告訴他離開的理由,例如「媽媽要去洗手間,你不要哭哦!」「或是「媽媽要去洗澡,你要乖乖的哦!」經妳一說,寶寶似乎聽懂妳的意思,就比較不會大吵大鬧。當你從洗手間或是浴室走出來時,不妨對寶寶說:「你看!媽媽不是很快就出來了嗎?」這樣一來,寶寶就會在頭腦裡把媽媽離開的事情以及媽媽說的話連在一起,以後他小小的心靈就會逐漸明白──「媽媽等一下就會回來了。」當他暫時看不到媽媽也不會感到害怕。 吭聲不響離開寶寶身邊,會使寶寶心生恐懼不安 當寶寶長到將近七、八個月大時,連媽媽以外的人也認得出來。以致看到了鄰居的伯伯、伯母等人都會怕生,而且他也開始懂得認識房子了,一旦進入他人的房子就會哭泣。到了這個階段,媽媽在離開寶寶之前最好是先「報告」去處,不宜從寶寶面前突然消失,那些媽媽總是默默地離開的嬰孩,即使到了三歲進入幼稚園時,仍然不肯離開媽媽。因為,在他小小的心靈深處會想著──「媽媽,會不會拋棄我呢?」「媽媽一走,可能就不會回來啦!」以致於感到非常不安。寶寶無論何時何地都希望──保護者不要虐待他,不要認為他是一種累贅,千萬別拋棄他,並且能夠時時保護他。 把寶寶交給保姆時,給他安心的呼喚及擁抱 女性婚後仍然工作已經變成天經地義的事,有相當多的媽媽在上班前會把寶寶交給托兒所,但是在把寶寶交給托兒所的那一瞬間,有些媽媽對寶寶流露出難以割捨的感情,久久不忍離去;也有一些媽媽非常的乾脆俐落,把寶寶交給保姆後,頭也不回的就趕著去上班。 對寶寶來說,這是處於跟最信賴的人以及最喜歡的人分離的狀態,所以把寶寶交給保姆時,媽媽的呼喚及一個寵愛的擁抱也就顯得格外的重要。只要每天早上跟寶寶擁抱,他就會產生一種被媽媽疼愛的感覺,能夠從容的跟媽媽道別,並且感到某種程度的安心。 早晨對寶寶打招呼將成為最好的教養 時常可聽到小學生及國中生的媽媽如此感嘆:「我的孩子不懂得跟別人打招呼…」凡是這種家庭的父母,在家中本來就極少跟對方打招呼,孩子最會學習父母,在嬰兒時期如果父母彼此打招呼的話,就是家長不叮嚀,孩子也會跟別人打招呼。 在早晨醒來時,不妨和顏悅色的對寶寶說一聲:「早安」如果你認為寶寶還小,跟他說什麼它都不會懂的話,那就錯了。對寶寶來說,早晨是他感到最為愉快的時段,即使你再忙碌張羅著家事,也要盡量克制自己慌亂的情緒,以優閒而柔和的聲調對他說話,媽媽的溫言婉語,最能讓寶寶喜悅,並促進頭腦迅速發達呢。 教寶寶說話時,也要讓他模仿動作 三個月大的寶寶,即使媽媽說:「向爸爸揮手說再見!」寶寶也不會模仿。不過到了七、八個月大時,寶寶就能夠發出各種聲音,對任何東西也會感到好奇,你必須巧妙的抓住這個機會,在對寶寶說話時最好也加上動作,例如對老公說「再見」時,如果也同時揮手的話,寶寶也會學你揮手,假如寶寶還無法做到,妳不妨把他的小手舉起來揮一揮,只要做到這種地步他就會記牢。 有時候媽媽抱著寶寶坐公車時,寶寶會對著隔壁的乘客微笑,碰到這種情況,大家都會覺得寶寶很可愛,往往會對寶寶說:「你要跟媽媽到哪裡啊?」但是很多媽媽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擺出那種「不能跟陌生人說話」的冷漠眼神,讓人感到非常掃興。因為妳的寶寶太可愛,所以別人才會想跟他說話,因此媽媽不妨代替寶寶回答說:「我們去買東西啊!叔叔再見。」寶寶就會從這種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溫情,以及彼此的關心中,學習做人的道理,如果媽媽採取那種「別理睬別人」的態度,將等於自己斷了寶寶學習的機會,所以為人父母者必須以更廣闊的心胸去面對這個世界,以作為寶寶的榜樣。

麻麻亂餵厚~~吐很慘~~

2006年07月13日
公開
10

吃完晚餐 拔拔好心的拿了一顆拉拉山水蜜桃給麻咪吃 才咬了兩口...猛一回頭..就看到靚靚含情麥麥的眼神 好像是在暗示我...麻麻只知自顧自的吃好料...沒顧到女兒 好吧...雖然這顆拉拉山水蜜桃很甜很好吃..我也只有牙一咬的忍了 趕緊把這只有咬兩口的拉拉山水蜜桃削皮磨泥送到靚的嘴裡 一顆大大的水蜜桃磨起來居然只有一滴滴泥和一滴滴果汁而已 還可真是滴滴皆辛苦啊... 但是呢...卻萬萬沒想到...這麼甜這麼可口的水蜜桃...靚居然不領情 還露出一副很酸吃的很勉強的樣子 厚...麻麻可是自己很想吃...硬咬著牙...讓給妳吃的吶 好不容易軟硬兼施的餵完了 看靚似乎不怎麼滿足..還有點餓的樣子...看看時間...離睡前那一餐還有一段時間 那就再給她吃個米餅吧 看靚吃著吃著..感覺似乎有點口渴..又餵水... 吃完後,靚又深情的看著手上的另一片米餅 我只好又給了她...她這次吃的有點勉強 好像有點太乾...怕她噎到...又給她喝水...然後...看她胸口急劇的動兩下 小嘴一開.....嘩拉拉....吐了一堆 本想...能吐多少...啊不就是水蜜桃泥和米餅 沒想到....連下午4點半的奶全吐出來了 天啊~~~有夠臭~~~~~快昏到了~~~ 麻咪強忍口裡的酸意~~忍住想吐的慾望~~~~趕緊放水~準備衣服給靚洗澡 ((這時毛拔出門企倒垃圾)) 厚~~真是超惡心的 原來牛奶加米精吐出來的味道這麼口怕 靚靚~~對不起厚~~~都是麻麻亂餵~~~~~害妳吐的這麼可憐~~~ 麻麻捨不得~~~對不起~~~~心疼吶 ~~~~麻麻下次不敢了

『病由醫師看退燒自己來』

2006年07月12日
公開
28

『病由醫師看退燒自己來』 大村鄉衛生所╱黃建成醫師 如果我告訴你,我的三個孩子從未沒有使用退燒藥(包括燒到四十度以上),你相信嗎?我連續看過數萬人次的民眾從未沒有為他們打過一劑退燒針,你相信嗎? 你大可相信的,因為我不喜歡幫人退燒!事實上,在疾病的治療過程中發燒是最不須要處理的,因為發燒不是病,它是生病時一種自然而健康的生理現象。會發燒,表示身體的免疫系統正常。發燒是身體出了狀況的警示,好比敵機來襲時防空警報響起一般。我們要治療的是病,是擊退敵機,那有想盡辦法消滅警報器的道理。 發燒的原因 我們的腦子裡有個叫「下視丘」的地方,專門負責調節人的體溫,讓體溫維持在一定的範圍。當這個體溫調節中樞受了某種影響就會發燒。可引起發燒的原因相當多,不過絕大多數是由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立克次體,黴菌…等)感染造成的。 病原體感染人體後,體內的免疫系統便會動員白血球與敵人作戰,並刺激淋巴球產生抗體配合消滅敵人。當病原體與白血球作戰後,其殘骸會釋出一種叫『熱原素』的東西,隨著血液循環到下視丘把體溫調高,人就發燒了!所以說,發燒是免疫功能正常下,人體對疾病的一種健康的反應。反之,如果免疫功能太差,例如有些早產兒、老年人與重病者,想燒也燒不起來。 會燒過頭嗎? 不會的!大多數民眾都以為發燒就應該馬上退燒,否則萬一燒過頭了,燒壞腦筋,怎麼辦?他們通常可以舉出例子加以証明。其實每個例子都是誤會!他們所舉的都是腦膜炎的個案。腦膜炎是病原體侵入腦部引起發炎的疾病,其主要症狀為頭痛、頸僵、嘔吐、高燒、昏迷等。好了之後,一部分人有癩癇或智障的後遺症。一般民眾不知道『腦膜炎』這個病,只曉得該病人曾經發高燒,就認定是它幹的,真是天大的冤枉!其實一個腦膜炎的患者,不管燒到多高,有沒有退燒藥,結果都是一樣的。試想,破壞腦組織的那些病原體,要治療疾病的話,應該努力消滅病原體才對,給退燒藥有什麼用呢?何況發燒有一定的生理極限,高溫到某個限度就會停下來,不會愈燒愈高的。持續高燒是因為病原體還沒被完全消滅之故,等病原體消滅了,燒自然就退了! 需不需要使用退燒藥? 發燒是人體生了病的警示,發燒的高度、形態與時間,都可提供醫師當作診斷與治療的參考。不當的退燒有時會隱蔽病情,影響診斷。譬如說合併腹痛的發燒,未經診斷前不給退燒藥(也叫作解熱鎮痛劑)已是醫界的共識。不過發燒引起種種的不適,到底需不需要給退燒藥應該視情況而定。在不是禁忌(不合併腹痛)的情形下,如果學生須要繼續上課的話,給顆退燒藥是恰當的。碰到講也講不通的家長給些退燒藥也是可以解釋得過去 的?如果是上班時間,我會考慮吃個退燒藥,否則發起燒來臉紅、心悸、四肢無力,如何面對病人呢?至於在家沒事的話,我只會多喝開水,多休息以待燒退。小孩子對發燒耐受力比大人好,有時燒到三十九度以上仍然若無其事,活蹦亂跳的。如此,為什麼要給退燒藥呢?我是不贊成一發燒給退燒藥的。本人初來大村衛生所上班,發現護理人員打完預防針後就例行發給退燒藥,覺得這樣相當不好,容易讓民眾以為發燒就想該馬上吃藥退燒。於是交待護理人員往後不用發給退燒藥,以教育民眾取代之。 打預防針(主要是三合一疫苗)引起的發燒通常兩三天就好了,根本不須要治療!榮民總醫院有項研究,把打三合一疫苗引起發燒的小孩子分成兩組,一組給退燒藥,一組不給退燒藥。結果發現不給退燒藥的這組其血清抗體濃度較高,可見發燒多少還是有驅動免疫方面的益處。 需要打退燒針嗎? 原則上是『能不打針盡量不打針,能不吃藥盡量不吃藥』。『退燒針』在先進國家早已被禁用!可能是國人太愛打針的關係吧!衛生署尚未明令禁止。許多開業醫也樂用不疲!然而純從醫學的觀點與教育的立場來看,打退燒針應該盡量避免的!除了針劑可能引起的種種併發問題之外,試想,有多少擔心焦慮的父母帶著小孩半夜求診,只為了本來他們可以自行處理的發燒呢?有多少發燒的病人或家屬在看完病後主動要求醫師為他們打一針呢?也許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也許有的醫師也一視同仁的對待自己的親人!不過我仍然深信,當個醫師的小孩,好處之一是針打得比別人少! 發燒要不要看醫生? 我建議發燒的病人還是趕快看醫生為宜,好讓醫師為您診斷並治療你的病。領了藥之後,除非有發燒以外的重要症狀,不則應該放心的把藥吃完再說,千萬不要只因為發燒而一再求診!有不少父母們,小孩吃了藥後燒還不退或退了又燒起來,以為該位醫師的處方沒效,以為該醫師的處方沒效,半夜三更又帶去看急診,甚至一連看了幾位醫師,真不值得如此!要知道,我們治療的是病,不是發燒啊!而疾病引起的發燒本來就是起起伏伏的,不管有沒有使用退燒藥都是這樣。等急性期過了之後,燒也就退了! 如何照顧發燒的病人? 前述提及,我的三個小孩從沒有使用過退燒藥,那麼我是怎麼照顧他們的呢?簡單的說,盡量讓病人舒服一點就是了!譬如說讓室內通風良好、多喝開水補充散失的水分、衣物不穿過多以舒適為宜、冬天用溫水,夏天用自來水擦澡、冰枕可使頭部、臉部涼快些,以上都是幫助病人的好方法。我常告訴年輕的媽媽『一個優秀的母親要學會孩子發燒時不使用退燒藥』。 結論 發燒不是病,它是疾病所引起的一種症狀罷了!我們看醫生的目的是要治療病,不是要治療發燒,退燒藥的使用,只不過是讓病人舒服一些而己。為了免於民眾因『發燒看病』所苦,衛生單位應該多多教育民眾正確的面對與處理發燒的常識。筆者看病時,是否要開給退燒藥常常由患者自己決定,發現不少年輕的媽媽都能接受不使用退燒藥的觀念,也因此減少了帶小孩子看醫生的次數。 筆者認為單純為退燒而打針應該被避免的,當民眾的醫療常識提昇之後,除非醫師認為給退燒藥對病人的健康有所幫助(少數案例如此),否則是否開給退燒藥應該由病人自己或家屬來決定。民眾也應該學會如何使用退燒藥以備不時之需,相信將來有一天『病由醫師看,退燒自己來』會成為為普偏的醫療常識。

寶寶長牙了 就該注意保養

2006年07月11日
公開
27

寶寶長牙了 就該注意保養 何文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萬芳院區小兒科醫師) 每個孩子的成長與發育,並不是都一模一樣;就拿長牙來說,個別差異就非常大。 基本上,乳牙在胚胎時期就開始形成,一直朝著口腔移動。寶寶出生後,大約6﹣8個月長出下顎中央的兩顆乳牙。20顆乳牙全部長出,可能要20﹣30個月。雖說6﹣8個月可能會長出第一顆乳牙,可是有些嬰兒卻到12個月以後才開始長牙,仍屬正常。 寶寶沒有牙齒,他的父母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鈣質。在健兒門診,就不難發現一些已經在吃鈣片的嬰兒。 其實,只要寶寶骨骼完整,活潑可愛、頭髮柔亮,就不缺鈣,而許多心急的家長認為該為孩子補鈣,其實,給嬰兒吃過多的鈣,不但沒有好處,往往還會造成便秘。 ★長牙齒的症狀 大部分嬰兒長牙齒並沒有症狀,可是在一般人,甚至是醫師的心目中,有些症狀可能和長牙齒有關。例如:咳嗽、流鼻水、流口水、情緒不穩、咬東西、睡眠困擾、胃口欠佳、腹瀉、發燒、小便氣味重、皮膚疹等。 以上所列舉的十一種症狀,其實都是嬰兒期常見的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症狀,醫學上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和長牙有關。寶寶長牙時期,也是胃腸道和上呼吸道最容易被各種病毒感染的時期,此時有任何症狀,就可能被認為是長牙所造成。 雖然寶寶在長牙期的種種症狀,不一定和長牙齒有關,病毒感染也沒有什麼特別治療方法。但寶寶長牙,又確實有些不舒服;目前醫學上對長牙症狀只有一些症狀療法,例如:給他咀嚼小冰塊;若有發燒,可吃適量的退熱鎮痛劑;至於食物,需要咀嚼的餅乾或蘋果都很不錯。 ★從乳牙開始 給他最佳保養 許多人以為,乳牙遲早要掉落,不如等恆齒長出來再保養。事實上,乳牙的保健十分重要,恆齒一直要到七歲以後才開始長,嬰幼兒時期的乳齒必須保持清潔,防止蛀牙。 嬰兒時期的牙齒很小,而且只有幾顆,用牙刷並不容易,母親可以用毛巾包著自己的手指頭,在他的小牙齒上擦一兩下,就可以達到清潔的效果了。大約兩歲的孩子就可以學習自己用小牙刷刷牙。許多孩子都很喜歡用奶瓶吃奶,尤其是含著奶瓶睡覺,這是造成蛀牙的主要原因,應該避免。 大約七到八歲間,孩子的恆齒開始長出。恆齒在乳齒的下面,長出時是對著乳齒往上推;假如乳齒蛀了,可能成為碎片,也可能早已完全掉下來,那麼傷口就會長滿,恆齒在裡面要長出來,就可能會迷路,長不對的地方,也可能會壓壞其他的牙齒。 因此,別輕易地忽視乳齒的保健!一旦發現寶寶的牙齒有洞洞,就應立刻找牙醫師治療,若等到牙齒已經被蛀得十分嚴重才找牙醫師想辦法,不但治療時可能會造成疼痛,說不定還得送到開刀房,在全身麻醉之下「救」牙齒呢! 長牙 別亂鈣 健康而飲食正常的寶寶,長牙齒和營養其實並沒有特別的相關性,一些寶寶牙齒長不出來可能是患了先天性疾病,包括副甲狀腺,骨化不全症候群,染色體疾病或腦下垂體疾病等疾病,當然還可以發現除了牙齒之外,種種的臨床現象。 家長只要按照健兒門診的時間表,帶他來做健康檢查,許多先天和後天影響牙齒發育的問題都可以跟醫師討論,大可不必在看不到寶寶長牙齒就給他吃鈣片。 http://bb4.babyhome.com.tw/UPLOAD4/74176/75033.16582710.51091.wma

永恒的齊達內,那一抹翩然離去的身影!

2006年07月11日
公開
7

那一抹翩然離去的身影,和那一片遍地飛濺的口水 當一項事業對你來說,只剩下享受的時候,你會忍受最後時光的任何不敬嗎? 與其受辱,不如就此離去。揮一揮手,不帶走一座獎杯。告別有很多種,伴著淚水是最悲情的,大團圓是最俗套的。齊達內選擇了最有個性的一種。 我想我完全理解齊祖那一刻的怒發沖冠,雖然他已幾乎沒有頭發。大師是不可辱的。你可以擊敗我,但你不可以戲弄我。想玩我?門都沒有。如果冠軍就可以不計一切代價、犧牲一切原則的話,那我甯可離開。也許我會缺少一座獎杯,但我留住了我對這片事業的最後理想。 若幹年後,人們可能會忘記意大利人奪冠的某些細節,但一定不會忘記馬特拉齊的那一地口水。當遊戲已經不再僅僅是遊戲,遊戲的精神可以變成爲取勝不擇一切手段的時候,馬特拉齊這個流氓一定不會缺乏擁趸。 我不喜歡意大利人的足球。雖然從純技術的角度,他們的腳法也算秀麗,他們的攻防也算流暢。但意大利的足球始終缺乏最真實的感動,缺乏足球本身的魅力。意大利人贏了,比他們奪取世界杯冠軍更早在全球奪冠的假球醜聞會一筆勾銷嗎?也許吧。畢竟,在這個低三下四講求實用主義和充滿面具的球場與世界中,追尋理想主義的腳步總是那樣的沈重與艱難。 看齊祖踢球是一種享受,我不是他的狂熱Fans,但我欣賞他。從一個男人的角度,他是我的某種標杆,深沈、真切,決不弄虛作假。從場上的優雅,到場下的低調,偶有怒吼狂躁,那是一種最真實的性情流露。 生活中遠不只有證明和正名。功利主義盡管甚囂塵上,但它仍不能幫我們獲得每一次過程的樂趣和快感。我們還是需要一點理想和追求。法國人是熱愛生活的,所以齊祖可以不在意結局。 齊祖翩然離去。有人說那是落寞的背影,誰不想在退役前再一次捧起金杯。但與其說是馬特拉齊逼走了他,還不如說齊祖是主動離開的。也許他看夠了這一屆世界杯上太多的假摔與功利主義,聽夠了來自亞平甯半島的足球黑幕。于是當陰險的口水襲來,齊祖決然離場,不再牽挂。 他的離去,不啻是對球場虛假精神的最後一次抗議。 他不屑這一座獎杯,因爲那畢竟只是一座獎杯,金光閃閃的背後,遠沒有真實生活的豐富多采。 有的人奪冠了,但他很快會被人們忘記。有的人沒有加冕,但人們傳誦他。 他不是天使與魔鬼的合體,他是一個最質樸的人。魔鬼與天使都是虛幻的,人才是最真切的。你不會爲天使和魔鬼感傷,但你會爲凡人流淚。 永恒的齊達內! 世界足壇自貝利、馬拉多納之後進入了群雄爭霸時期,已經無人能夠再領袖群倫,無人能夠再稱王。但這一段曆史即將在本屆世界杯決賽之後被改寫,如果法國最終奪得冠軍,那本場比賽將是第三代球王的加冕之戰,他就是——齊達內,一個當今足壇真正的王者! 如果說貝利和馬拉多納的天賦、神奇和豐功偉業,我們現在只能從當年的比賽錄像和資料中去追尋,只能從他們獲得的個人榮譽和獎杯中去緬懷,那麽齊達內則是一個展現在我們眼前的一個活生生的球王。他所擁有的球技、勇氣、榮譽、人品,當今足壇無人能及,簡直就是活化石。也許和貝利、馬拉多納的年少成名相比,齊達內的成就略顯大器晚成,但和貝利三個世界杯冠軍、馬拉多納一個世界杯冠軍、一個世界杯亞軍的個人成就相比,齊達內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說1958年和1970年是貝利的世界杯,1986年是馬拉多納的世界杯,那麽1998年和2006年就是齊達內的世界杯。 齊達內可以說獲得了一個球員所能獲得的一切榮譽,世界杯冠軍、歐洲杯冠軍、聯合會杯冠軍;意甲冠軍、西甲冠軍、歐洲冠軍杯、歐洲超級杯、豐田杯;98、00、03三次世界足球先生、98年歐洲金球獎,這些當今足壇無人能夠超越的成就都是他走上王者之路最好的佐證。如果說1998年世界杯讓他從凡人變成了神人,那麽2000年歐洲杯則讓他從人變成了神;如果說2002年世界杯又將他拉回了凡間,那麽2004年歐洲杯英法大戰補時階段梅開二度力挽狂瀾、2006年世界杯神奇的夕陽余晖讓他又重新走上神壇,直至加冕世界之王。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這位王者的部分經典時刻吧: 1989年5月20日初登職業聯賽。1989年5月20日,當時法甲戛納隊主教練讓•費爾南德斯,讓還未滿17歲的齊達內獲得了第一次在甲級聯賽踢球的機會。當時齊達內盡管只上場了短短的12分鍾,而且戛納最終也只是與南特隊戰成平手,但卻宣布了一代天驕的職業首演。齊達內的第一個職業聯賽進球等到2年之後才取得,巧合的是對手也是南特隊。   1994年8月17日第一次代表法國國家隊上場。歐州杯預選賽對陣捷克隊,齊達內在法國隊以0:2落後時被替換上場,並在15分鍾內分別用頭頂腳踢攻入2球 扳平比分。這場比賽是他的“成名之作”。   1998年7月12日法國世界杯決賽。在1998年7月12日這天,所有的法國人都拜倒在自己的新偶像腳下。決賽對陣衛冕冠軍巴西隊,齊達內在上半場就卻兩個完美的頭球幫助法國隊基本鎖定了勝局,齊達內成爲法國奪冠最大功臣。    2000年歐洲杯,作爲球隊領袖的齊達內帶領球隊一路過關斬將殺入決賽。法國隊決賽對陣意大利,意大利先進一球並領先到90分鍾以爲勝券在握的時候,法國隊的維爾托德補時階段的進球將比賽拖入加時,隨後在加時賽中特雷澤蓋金球制勝,極富戲劇性地奪得了冠軍,使法國隊成爲世界杯和歐洲杯的雙冠王。齊達內在2000年歐洲杯上出神入化、登峰造極的表演徹底征服了對手和球迷,榮獲那屆杯賽最佳球員的稱號。 2002年5月15日冠軍杯決賽上的夢幻一擊。齊達內效力的皇馬在決賽對陣勒沃庫森,在第44分鍾卡洛斯將球挑到中路,齊達內不等來球落地,門前17米處超越人類極限地擡高左腳淩空努射,皮球徑直飛入大門左上角,這一進球石破天驚,令人目瞪口呆,成爲歐洲冠軍聯賽曆史上的最偉大進球之一,也是載入皇馬史冊的夢幻進球。 2004年6月14日歐洲杯小組賽英法大戰。英格蘭先進一球並一直領先到補時階段,在大家以爲法國敗局已定的情況下,齊達內站了出來,兩分鍾內一個任意球一個點球,力挽狂瀾,反敗爲勝,第二天各大媒體都驚呼“上帝就是齊達內”。 2006年7月2日 德國世界杯半決賽。8年之後再次對陣衛冕冠軍巴西隊,齊達內首次在國家隊助攻亨利,再次氣走巴西,讓對手舊仇未報又添新恨,齊達內成爲了巴西隊名副其實的“劊子手”。 可以說齊達內18載的職業生涯充滿了神奇,作爲當今世界最好的中場球員,最具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足球藝術家,他那出類拔萃的足球意識、出神入化的腳法、如火純青的盤帶、手術般精准的傳球、無與倫比的組織能力給球迷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和享受,他不僅在踢足球,他更是在享受足球,不僅在享受足球給他帶來的榮耀,更是享受足球給他帶來的快樂。2002年韓日世界杯是他職業生涯最大的滑鐵盧,因爲開賽前在對韓國隊的熱身賽時受傷,等他第三場小組賽複出的時候,已經無法挽回法國隊作爲衛冕冠軍小組賽即被淘汰的命運,成爲他心中永遠的痛。02年這個夏天一度被認爲是他職業生涯的轉折點,在國家隊在世界杯上的慘敗和此後在皇馬幾個賽季的顆粒無收,狀態逐年下滑,正當人們以爲他已經江河日下,難複當年之勇的時候,齊達內在06年世界杯上完滿地向我們诠釋了什麽叫做“王者歸來”。小組賽只是熱身,淘汰賽開始發力,八分之一決賽齊達內開始恢複英雄本色,打入制勝一球,幫助法國隊3比1力克小組賽表現優異的西班牙;四分之一決賽重回巅峰,助攻亨利一球搞定驕傲的桑巴軍團;半決賽再接再厲,罰入點球終結了老友費戈的冠軍夢,再次率隊殺入決賽,和意大利重演6年前的巅峰對決。有句俗話:千萬別低估了一顆冠軍的心,用在齊達內身上是再恰當不過了。 作爲當今足壇極少數能夠將自己的精湛技藝融入球隊整體並爲球隊不斷帶來勝利的天才球員,也許他沒有貝利那麽多産,但他能夠讓身邊的隊員變得更好;也許他沒有馬拉多納那樣過五關斬六將、一人搞定一支球隊的鬼才,但他也不乏挽狂瀾于既倒的能力和魄力;他對足球的理解、對勝利的渴望更絲毫不遜于兩位前輩,因而他是當今足壇當之無愧的新的王者! 不光彩的勝利,遺憾的結局 輸了。雖然壓著對方打,奈何成王敗寇。開場一分鍾意大利的野蠻讓人感覺他們想先傷了對方關鍵人物再說。亨利下場治療時周圍的人都以爲他就上不了了。心跳急劇。然後又是對維埃拉的犯規。第三次就得了那個稍嫌勉強的點球,那是開場沒幾分鍾就野蠻犯規的綜合結果。可惜這導致了後來的一個絕對點球沒吹。裁判要找平衡。    綜觀全場,法國的組織,機會和射門都好過對手不少。意大利也擊中橫梁,角球的確是危險,但阻擋不了法國攻勢如潮。齊丹的頭球被布馮挽救後我就感覺不妙。場面占優光開花不結果往往很危險的。直到那個紅牌。無論他說了什麽,這個時候以頭撞人都是愚蠢的自殺行爲。TF1的解說員不斷歎息。是的,齊丹錯了,以一個不光彩的紅牌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那個挑動者呢?縱然不喜歡部分意迷總是瘋狂侮辱法國隊的行爲,不喜歡11對10時仍縮作一團場面都無法好看些的踢球風格,對其他意大利隊員的堅強防守和面對點球的冷靜還是要祝賀,唯獨這個人,給予堅決的鄙視。    在整個世界杯過程中真正用蓋子只用了一場加三分鍾的多豬,換人時大概指望蓋子和維爾托德重演那救世一幕。然而法國的支柱們都下了,齊丹,亨利,維埃拉,除了那個英勇的馬克萊萊。蓋子好容易替補上場沒等來禁區內的絕殺,等來的是那一下皮球的垂直運動和失敗的罪人頭銜。何等的悲哀。亨利此刻那樣的擁抱和安慰足見青梅竹馬之情。那一刻是感動的。那一刻,我們沒有齊丹。

閏七月買豬腳等三寶為娘家父母添福添壽

2006年07月10日
公開
20

閏七月買豬腳等三寶為娘家父母添福添壽 【中廣新聞網 】 每隔十八到十九年就會像今年一樣閏一次七月,按照民間習俗,鬼門一開就是兩個月,不過根據民間習俗,嫁出去的女兒,閏七月要買豬腳、龍眼和甘蔗等三寶給父母親,除了希望娘家的父母親一切平安之外,也有添福添壽之意。(彭清仁報導) 在農曆十二個月當中,七月是最受民眾忌諱的月份,不但諸事不宜,連結婚、入新居和買車,都儘可能避開農曆七月,而十八到十九年才閏一次的農曆七月,由於鬼門一開就是兩個月,一聽到雙鬼月,更是讓不少人心理怪怪的,而根據台灣民間的習俗,嫁出去的女兒,閏七月時一定要買豬腳、甘蔗和龍眼等三寶送給父母親,為娘家的父母親添福添壽,也有習俗是買豬腳、包紅包給父母親,嫁出去的女兒,如果到廟宇為娘家父母親祈福,可敬備鮮花素果和麵線、壽桃,代表著福祿壽,到天公廟的南斗星君和北斗星君神位前祭拜,按中國傳說,南斗星君能延壽,北斗星君則能賜福,當然也可利用父母的名義,放生或是做善事功德,一樣能替父母延壽。隨著工商社會的發達,農曆七月的禁忌未必每個人都信,但趁著買豬腳等三寶,在農曆七月來臨前回娘家看看父母親,略盡孝道和回報養育之恩,並沒有迷信與否的問題。 參考新聞

進步到一次可以吃半顆蘋果囉!!

2006年07月10日
公開
7

今天企接靚時 保母說靚應該可以開始吃果泥了 她今天試著餵靚喝甜桃汁一兩口 要我回去觀察是否會拉肚子 如果沒問題,再試著餵食其他的水果 ((我不好意思跟她說,其實我已經餵過靚好幾次蘋果汁和蘋果泥了 正在猶豫要不要委婉的據實以告的時候~~ 毛拔那個大嘴巴竟得意的說:我們早就有餵她吃過蘋果了...厚...大嘴巴)) 保母一聽就說..這樣啊..那妳們有沒有稀釋?? 這次就不讓毛拔搶著回答,我馬上接著說: 有啊~~~可是稀釋的她不喝,所以磨泥之後直接餵了 ((其實只有稀釋過一次,靚也沒有不喝啦~~是我自己試喝,覺得稀釋後亂噁心的就直接餵原汁)) 保母就沒再說什麼了... 回家的路上,我愈想愈覺得怪...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厚...想起來了 就是:為什麼我每次跟靚玩什麼遊戲、餵靚什麼東西多少的量、多久幫靚換尿布有的沒的 都不能坦然的告訴保母呢??為什麼我每次都要畏畏縮縮的呢?? 人家又不是不能溝通...人家也沒干涉妳...幹嘛怕她知道?? 怎麼感覺我不像靚的麻麻,反而像是會虐待她的保母似的... 唉..我的個性實在太... 回家後,又削了半顆蘋果,磨泥餵給靚吃 之前餵靚,她總是皺著眉吃((一副很酸的樣子)) 今天她卻是眉開眼笑的吃 吃了一口又一口 慢了還會催我 沒想到...三、二下半顆蘋果泥就清潔溜溜了 哈~靚又進步了~~~~ 但是後遺症是...睡前的牛奶就喝不完了 還剩下60cc留給毛拔喝.... 這樣餵會太多了嗎??對一個大人來說,一顆蘋果就要當一餐了((減肥時)) 才5個多月的小baby,半顆蘋果會不會太多 我想...餵半顆的事,就暫不告訴保母好了 她今天桃子汁才餵一兩口呢....而且還是稀釋過的.... 人家那麼小心翼翼的對靚..我卻把她當豬養...嘖嘖嘖...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