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糖果媽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觀音山林梢步道

2013年05月18日
公開
22

觀音山林梢步道不儘免費,重點是美景無價,很值得一遊喔∼ 林梢步道 地址:新北市五股區凌雲路三段130號觀音山遊客中心 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891/tony0891.html 林梢步道的入口位於觀音山遊客中心下方的生態園區,步道大致與凌雲路三段平行, 位於公路的下方處,前後分為兩段,步道終點為凌雲禪寺開山園。 生態園區,設有完善的停車場,交通便利,園區入口有一座聖公媽小廟。 園內有生態池及步道涼亭等設施,並設一座觀景平台,提供遊客登高望遠及賞鳥。 觀音山著名的賞鷹季要到四月份才開始,今天已可看見幾隻老鷹盤旋於牛港稜山與觀音山之間的天空。 沿著生態園區的石板步道走至盡頭,就看見新建的高架棧道穿進樹林,通過林間,前方變得燦明, 不一會兒,步道穿出林間,已在樹梢,右方下坡處的樹林皆在腳下,無所遮蔽,視野就整個開展起來, 遠眺林口台地,展望既廣又遠。 圖:林梢步道途中的觀景平台 沿途視野良好,而棧道既寬敞,又平緩,娃娃車或輪椅都可以輕鬆推著上路。途中有一座觀景平台, 並設有涼亭座椅供遊客休憩及眺覽風景。 前行約八、九分鐘,林梢步道與凌雲路三段相會,續沿著馬路旁的人行步道續行幾十公尺,即接第二段棧道。 第二段棧道與馬路有落差,設有垂直的之字形樓梯至下方的棧道(註1)。 第二段棧道依然平緩好走,悠遊漫行,約五、六分鐘,棧道再度與凌雲路三段相會,抵達終點凌雲禪寺開山園。 這裡的馬路旁也有一間小聖公媽廟,令人好奇,卻不知廟的由來。廟旁有一間福德宮。 開山園的楞嚴閣及開山院,都是凌雲禪寺在日治時期的建築,頗具特色,但未開放參觀。每次來到這裡, 都只能隔牆相望,用相機鏡頭遠遠取景而已。開山園,設有凌雲亭及石桌石椅等休憩設施,園內立有一尊觀音神像, 也有一間菩提達摩廟,凌雲亭旁有一尊日治時代的花山院法皇石佛,是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歷史遺跡。 圖:林梢步道 林梢步道全長大約七、八百公尺,來回約半個多小時即可走完。步道的起點及終點都有小公園, 而且毗鄰觀音山遊客中心。遊客中心旁亦有石雕公園及綠地,遊憩設施完備。 附近還有牛港稜登山步道及觀音山硬漢嶺步道,可以相互串連, 可隨個人興趣,走出不同的路線組合。 觀音山的步道一向多石階路,對體力弱的老年人或幼兒來說,登高爬上爬下較為吃力辛苦。 林梢步道的誕生,可使觀音山的步道系統更為多元化,更能兼顧各個不同年齡層遊客的需求,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北觀處)的這項作為,頗值得肯定。 觀音山林梢步道所在的凌雲路三段,我以前曾經多次開車經過,印象中只是一條尋常的山區馬路而已。 而北觀處稍用心思,加上創意,便能營造出這麼一條令人驚艷的林梢步道。 這樣的山區公路在台灣各鄉鎮的山區隨處可見,各縣市觀光旅遊規劃單位,可以此為借鏡或參考, 而不必感慨地方缺乏殊麗風景。登山或休閒步道未必非要開闢於奇山麗水或高崖絕瀑之上, 不標新以立異,不誇奇以為功,選擇民眾易於親近,樂於造訪的地點,即使是公路旁的雜林綠地, 也可以創造出一條既有政績,而又得人心的自然生態步道。 這是我造訪觀音山林梢步道特別的感想。

別逼孩子學孔融

2013年05月10日
公開
21

《親子天下》最近做了一個有趣的調查,孩子的頭號「民怨」是什麼?結果答案是「不公平」:明明是我的,為什麼要讓給弟妹? 不公平是我們在研究上看到孩子叛逆最主要的原因,連動物都會「不平則鳴」。我曾看過一個孩子把分給他的蛋糕全部塞進嘴裡,吃相很難看,我就跟他說:「分給你的都是你的,不要一次全塞進嘴裡,小心噎到。」他用力把蛋糕嚥下去後,說:「老師,你不知道,不放進我的嘴裡就不是我的。」盤子裡有根雞腿,他塞不進嘴,就吐點口水抹在雞腿上,這樣別人就不敢吃了。我找他母親談時,他母親理直氣壯的說:「我要教他學孔融呀!」 孔融讓梨是兄友弟恭的美談,但這是例外,不是常態,若是常態就不會上歷史課本了。不公平是很多不幸的發生原因,父母可想一想,弟弟平常被人讓慣了,出了社會,誰要讓他?所以孩子若願意讓,父母要褒揚他,他若不願意,不可以強迫他,一強迫就不公平了。 孩子叛逆的第二個原因是父母不能以身作則,常常說一套做一套,自己在看電視,卻叫孩子去做功課。孩子說:「我們丟掉東西會被罵,大人丟掉東西卻不會,」我朋友的孩子也說:「我打破碗要挨打,爸爸打破碗,不但沒事,我還得替他掃碎片。」 第三個理由是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失去了尊敬的地位,父母做了不該做的事被孩子看到了,以後孩子會不服管教。他們最常講的一句話就是:「你憑什麼管我。」 其實要孩子不叛逆並不難,只要永遠維持在孩子心目中尊敬的地位就可以了。倒是孩子學大人說髒話時要馬上糾正,三歲以下的孩子說髒話,不必打罵,只要擺出生氣面孔,告訴他,你不喜歡這樣,然後走開,他下次就不敢了。發展心理學家發現孩子會故意壓抑自己的欲望去討好大人,他們其實非常在乎父母的愛,我們常看到剛被罵完的孩子,一邊哭,一邊要母親抱他親他,因為他要確定母親還愛他,結果鼻涕眼淚都糊在媽媽的臉上了。 至於為何不能如某專家建議的,要等三十分鐘才去禁止孩子說髒話?那是因為事過境遷,失去「時效性」後,處罰無效。從動物實驗中得知,去除一個行為所用的懲罰電擊是要馬上跟隨行為出現才會有效,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立即處理。 孩子犯錯時,無論年齡大小,一定要詳細解釋理由,說清楚為什麼不可以,這個理由最後會內化成他的行為準則,也就是他的品德。說髒話不只是「別人以為你在罵他」而是說髒話會讓人看不起你,認為你沒有教養。我們常低估孩子的能力,認為他反正聽不懂,其實理由是很重要的,他只有認同不做的理由,以後才會不做。 這份調查給了父母一個反思的機會,請蹲下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事情,你會發現,孩子雖小,他做事還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請給他機會表達他的看法,也給你自己機會去了解你的孩子。

為人父母的我們 真的要警惕呀

2013年05月09日
公開
16

為人父母的我們 真的要警惕呀 最近報導,有個留美碩士回國找工作時嫌東嫌西, 一直以為自己條件好,工作會自動送上門。 四年了,一直沒有找到工作, 跟他同時回國交往九年的女朋友最近卻升到了副總經理, 要跟他分手,於是他開車撞她, 而且兩度掉頭再撞,一定要置她於死地。 這個案子最令人吃驚的是, 兇手竟然把過錯怪到養育他的父母身上, 認為是父母沒做好榜樣, 提供優渥的生活使他失去奮鬥的意志。 警察逮捕他時,從他車上搜出一封信, 上面寫著:「我最大問題是一直沒有辦法自立, 32歲連自己都沒有辦法養活,這個家比人家差, 你們做父母的責任很大,我們都還在讀書, 你們就不努力工作了,子女有樣學樣, 變得懶散、不積極,你們根本不應該買房子給我與弟弟, 讓我們太早就不學會努力工作、、、」 先不說碩士生寫出來的文詞不通, 孩子把自己好吃懶做的責任怪到父母頭上時? 讓我們做父母的大吃一驚,心生警惕, 要馬上檢討自己是否有豎立壞的榜樣。 ~幼兒養成好習慣最重要~ 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 孩子最早從父母身上學到基本的待人接物方式, 所以父母的確必須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教養得好; 但是除了以身作則之外, 還要立下教養的規矩並且徹底執行才行。 因為人都是好逸惡勞,好習慣不從小養成, 長大了不容易,而壞習慣更是養成了很難改。 從動物實驗中得知,一個習慣即使是戒掉了, 還會三不五時再出現,只是強度沒有以前厲害, 這叫「自然回復」, 所以幼兒教育最重要在良好習慣的養成, 而不是送去上什麼才藝班。 說話算話管教有威信 一個孩子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需要有大人在旁, 當好行為出現時,獎勵他,壞行為出現時,糾正他。 管教孩子是越小的時候越容易,只要建立好規矩, 以後不用操心,就像一棵樹,一開始長直了, 以後便往上長成良林,一開始長歪了,以後不易扳正。 小孩子可以用口頭斥責, 偶爾講不聽時可以適度用手打他兩下屁股, 教養孩子不能完全依書本,因為每個孩子不同, 最基本的原則是令出必行,不要給孩子討價還價的空間; 也就是商鞅變法時的第一個法則「民無信不立」。 治國如此,帶小孩也是一樣, 父母親說話算數,以後管教起來才有威信。 好家教擅用Time out技巧 孩子吵鬧講不聽時可以「Time out」暫停所有活動, 把他抱到房間關上房門; 在外面餐廳用餐,便抱到車上,放在兒童椅中, 把門關上,然後數數。 每增加一歲,暫停活動的時間加一分鐘, 所以如果是五歲的孩子暫停時間可以五分鐘, 然後再打開門,跟他說理。 孩子需學會尊敬父母 最近我連續看到好幾次小孩跟父母講話用頂撞、 不禮貌的態度,而父母都表現得無可奈何, 有時還會自嘲:「說還好啦,我的女兒至少還跟我說話, 某某的女兒除了要錢,不然不跟父母說話。」 我很驚訝,也很憂心,如果還未成年, 尚受父母撫育時,講話口氣就如此不尊敬, 以後長大,還會將父母放在眼裡嗎? 父母扮演好監督保護責任 目前有個很錯誤的觀念,以為跟孩子做朋友才是好父母, 其實朋友是平輩,可以沒大沒小, 父母是長輩,不可以如此放肆。 最近美國有位家庭醫生Leonard Sax寫了一本書 《Why Gender Matters》, 他說透過學校送到診所來做過動兒評估的兒童, 竟然大部分不是先天性血清張素不足所造成的過動。 他呼籲父母要認清自己是監督保護的角色, 是孩子的監護人,不是他的朋友。 最近研究也發現,不論父母用什麼管教方式, 只要花時間跟孩子在一起, 這個孩子的行為都會發展良好, 人格也會正常成長。 在這個價值混亂的時代, 父母的確要拿出榜樣、以身作則, 花時間在孩子身上,把他教養好, 不要栽培他念到了碩士卻一事無成, 反過頭來埋怨父母害了他。 本文作者/洪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