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O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O弟成長紀錄(2y)

2008年12月29日
公開
14

O弟已經滿2歲囉...他的口頭禪就是"馬麻勒?" "把拔勒?" "哥哥勒?"..已經會自己嘰嘰咕咕說個不停了, 但弟弟好像比較缺乏安全感... - 14.5公斤(成長率93%)/身高94.8公分(成長率超過100%)/頭圍50公分(成長率85%) - 已經戒掉安撫奶嘴囉... - 只要是馬麻送他去保母家一定大哭. - 眼睛愈來愈大, 每個人見他都說像混血兒, 但鼻子跟媽咪一樣塌啦. - 現在很愛跑跳蹦, 也常常模仿哥哥跳街舞(就是手碰地,腳抬高或跨在沙發上). - 跟哥哥一樣, 對交通工具很有興趣, 常蹲在別人車旁, 盯著輪胎看. - 現在很愛看巧虎或波波的DVD, 有時各看1次還不夠. - 已經會說整句(約7-8個字), 但有些字發音還不太清楚. - 在家騎三輪車一定要堅持和每個人說"掰掰", 如果不跟他回應, 他會一直大聲的對你喊到我們回應[掰掰]才罷休. - 對白開水沒啥興趣, 對酸性飲料也不太愛, 比較喜歡甜甜的果汁. - 假日只要知道要全家出門, 進了電梯, 一定要把拔馬麻牽他的手. - 早上睡醒, 下午午覺後, 和晚上睡前, 一天共喝三次奶(平均240cc/次, 早上已經喝到300cc). - 晚上睡覺, 除了拿小被還會喊"牽牽"(要馬麻或把拔牽他的手入睡)... - 很多物件他都會自己歸位, 比哥哥有秩序多了. - 最近超愛重複唸 "把拔勒?" "馬麻勒?" "哥哥勒?", 常常要回答他好幾遍, 他才滿意... - 這小子會自問自答 (例: "把拔勒?",然後自答"把拔出去"; "馬麻勒?",自答"馬麻在這", 把所有認識的人都套入問答題...真可愛!)

分離焦慮

2007年11月08日
公開
41

O弟開始有分離焦慮了, 最近只要離開他身旁, 他就一直哭著找人...如下是擷取的文章... 如何陪伴孩子走過分離焦慮 採訪撰文�實習記者黃怡珍、陳怡帆、林姿吟 諮詢�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 林惠雅 教養孩子的路上,有苦、有歡樂。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會有一段時間,容易因為和媽咪分離產生焦慮的感覺,這種親密的情感連結,你是否也同樣感同身受?你家的寶寶無法離開你的身邊嗎?如何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呢?聽聽專家怎麼說吧! PART 1 認識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什麼?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林惠雅教授指出,孩子在某一段特定的時間裡,她和特定的對象分開的時候,會有焦慮的感覺,從孩子的哭鬧等等外在抗議行為可以看出。例如,七個月大的強強和媽咪分離時,他可能會哭;而第一次上幼兒園的依依可能在媽咪離開時,而哭著並哀求不要把她留在園裡。這些反應都可能反映出嬰兒或孩子有分離焦慮。 她進一步解釋,特定的對象指的就是孩子的主要照顧者,過去我們常常會認為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是媽咪,隨著社會變遷之後所產生的變化,現代社會中,孩子的主要照顧者也有可能會是爸爸、阿媽、阿公,或是保母。 分離焦慮出現的年齡和發生的原因? 從學者Bowlby依附理論的觀點來看,約在寶寶6~8個月至18~24個月的期間,大約處於特定依附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嬰兒與某個特定的對象分離時,會開始出現明顯的不舒服的表情和抗議的行為。由於嬰兒8~9個月左右開始能爬,他們會想要跟在主要照顧者後面、靠近主要照顧者,他們變得有點害怕陌生人,這些嬰兒已形成他們的依附關係了。 林惠雅教授說明,這個階段有個特色,即特定對象是寶寶的安全堡壘。換句話說,一方面,寶寶以特定對象作為他的安全堡壘並去探索週遭的環境;另一方面,因為寶寶和特定對象有強烈的情感連結存在,所以當他要跟特定對象分離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焦慮感。 認識「安全堡壘」 嬰兒將主要照顧者當成一個堡壘,由此出發去探索環境,需要情緒支持時,他們則會來此尋找。例如,有安全依附的嬰兒安安跟著母親去鄰居家時,只要他偶爾回頭仍可看到母親坐在沙發椅上,他就會很放心地到客廳偏遠的角落去探索了。但是當母親因到浴室去而消失不見時,安安就會擔心並且不願再去探索了。 「每個小孩都會有分離焦慮嗎?」依據學者Bowlby依附理論的觀點,一般小孩都會有。林惠雅教授說,只是,每個孩子的分離焦慮、或是因分離焦慮而表現的抗議行為,會因為個人的特質或氣質而有個別差異。例如,有些孩子在面對新的人事物時,會比較能接受,有些孩子則比較退縮,對於比較退縮的孩子而言,其分離焦慮可能會強一些。還有,有的孩子反應強度很強,因此其哭鬧的抗議行為就會比較強烈。 PART 2 孩子好黏,怎麼辦? 林惠雅教授指出,一般來說,寶寶會在出現分離焦慮是比較短暫、不明顯的。所以,媽咪可以不用太過於焦慮。不過,有兩種情況可能是媽咪較會感受到小孩的分離焦慮,一個是寶寶給保母帶的情形,另一個是小孩進入幼稚園的階段。 【結語】 事實上,寶寶的分離焦慮也代表了親子之間的親密關係,那種難分難捨的真情流露感,是很珍貴的!只要家長做好妥善的處理,陪伴孩子走過他們分離焦慮的這段期間,孩子可以順利度過此時期所帶來的焦慮與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