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雙寶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遊♥新加坡動物園&夜間動物園

2005年08月18日
公開
10

稍事休息後,前往第一個景點--新加坡動物園 這次雖然沒有事先規劃行程 但重點還是親子遊,要逛雙寶喜歡的景點囉 看一下旅遊介紹,要搭捷運轉公車 算一算,我們四個人搭計程車也貴不了多少 決定搭計程車算了 上車以後,計程車司機還會做景點介紹,也算是請個專屬導遊 雙寶上計程車以後,還發覺到司機坐的位子不一樣唷 車子是靠左邊開車,跟我們台灣不一樣耶 這點對雙寶來說真是很新奇 到了動物園,買了套票,看看雨好像越下越大 決定先坐遊園車逛一逛再說 這個動物園號稱是全世界第二好玩的動物園 (不知第一好玩是哪裡的動物園?) 這裡的動物體型感覺都小一號 長頸鹿、河馬的體型都不算大 只是採開放式設計,感覺上跟遊客距離比較近 有次我們走著走著,發覺袋鼠就在旅客步道上唷! 不過千千雖然躡手躡腳靠過去,牠還是一溜煙就跳走了 我們也看到海獅和海牛的餵食秀 只可惜沒算準時間,沒有騎到大象 這動物園樹木很多,而且因為剛下過雨 所以散步起來覺得特別舒服 雙寶則在遊樂區玩得很高興 然後在門口的肯德基吃點雞塊墊墊肚子後 我們就轉往旁邊的夜間動物園(Night Safari) 先排隊等搭遊園車,排隊排了約半個小時 盛盛排得很不耐煩,直說是要讓他的腿排斷掉了 好不容易終於坐上遊園車看動物 千千挺有興趣的,很專心在找動物在哪裡? 盛盛則是一會喊癢、一會喊想睡的 只好繞完一圈就出園搭計程車回旅館 不知是因為一路上都聽到大家說英語的刺激 雙寶在車上竟然用英文對話起來 把他們知道的英文單字硬湊成句子 二個就胡亂對話,自己還笑得很開心 在Suntec City又吃了點東西後回旅館 回到旅館,雙寶竟然精神又來了 直嚷著要泡澡,反正不是自己付水費 就放了滿滿浴缸讓他們玩水 旅館還有準備洗澡玩具,剛好趁他們的玩興 泡過澡,果然很好睡,一沾床就睡著了 千還睡得打呼呢!看來真的累了! ----------------------------------------------- 看更多照片(陸續增加中)→Go 跟袋鼠的近身接觸唷海牛吃飽換我們吃囉

文--陪孩子一起成長

2005年08月17日
公開
32

第 1 篇-自主學習,師長不缺席 陪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來信,告訴我他學分已修滿,可以早一學期畢業以減輕我的負擔。看到兒子的貼心,心中很高興,也很驚訝時光的飛逝,豈如「如白駒之過隙」而已,才一眨眼,這個當年讓我每天憂心的孩子已經成年了。 養育孩子的辛苦非個中人無以知曉,我記得有一天孩子下課回家,鼻青臉腫,制服的釦子都被扯掉了,我問他為什麼,他說隔壁班有個高個子的學生站在廁所門口不讓他上廁所,要他從胯下爬過去,他說:「媽媽,你不是說韓信也是這樣,可是他後來做了大將軍嗎?我本來想爬就爬,可是地太髒,我怕把衣服弄髒了,你就得用手洗,不能丟到洗衣機裡,我想你沒有這個時間。他看我不肯爬就開始動手打我,我想還不還手都是被他打,但是還手是痛一時,不還手,我會痛一世,所以就跟他打起來了。」 好個「還手,痛一時;不還手,痛一世」。人一定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才不會被自己看不起,如果該還手而不還手,以後會一輩子後悔,覺得自己太窩囊,所以寧可現在痛一時,也不要被自己看不起,窩囊一世。很奇怪的是,從此校園中沒有人再欺負我兒子,有的人欽佩他的勇氣,有的人認為他連最大的都敢打,自己就不必惹麻煩了,結果他反而相安無事到小學畢業。 另一件事是他還在美國念小學時,我們住在同一條街的媽媽們組成「共載」(car-pool),輪流接送孩子參加課後的活動。有一天輪到我開車,兒子的好友吉米在車上突然說:「週末我媽要給我開生日派對,只准我請六個人,艾倫說你是中國人,叫我不要請你。」艾倫是他姐姐,不喜歡有色人種。我從後視鏡觀看我兒子的反應,只見他眼中泛著淚水,卻很堅決的說:「我生日也不請你。」孩子還小,有關種族之事尚不能領會,所以我想最好的方式是也舉辦一個派對,讓他也有同學玩,於是我挪出時間邀請他同學的媽媽帶著孩子一起來家中包餛飩。餛飩簡易,可炸、可煮,而且有請媽媽,就不是與吉米打對台,解決了一個危機。 孩子成長過程中,點點滴滴,都要父母操心,難怪我朋友在猶太教堂結婚時,長老告訴他,做父母的第一個戒律就是要自己帶孩子。只有自己帶,才能在第一時間知道孩子的情緒出了問題,馬上尋找補助之法。不過做父母的並不需要廿四小時跟在孩子身邊,因為跟太緊反而會驅離孩子,而最好的關心是無聲的關懷,適時的給予指導,做榜樣給他看。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是有道理的,時間過去就不復返,成長也不能逆轉,能夠陪伴孩子一起成長,其實是上天給我們一個再成長的機會,在孩子成長的同時,我們也學會從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找回赤子之心。 人老時,很多記憶都褪色,但是對一個媽媽來說,孩子的笑容是烙在腦海中,永不褪去的。當一個人老到眼睛也看不見,耳朵也聽不見時,唯一留下的便是記憶,如果這記憶是美好的,那麼他一生沒有白過。但願天下的父母都能把握孩子成長的短暫時期,營造一生最美好的回憶。 (資料來源:洪蘭--理應外合-講理就好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