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vivia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壓歲錢養成計劃 創造未來幸福價值

2011年02月08日
公開
49

壓歲錢養成計劃 創造未來幸福價值 錯誤的金錢觀讓「月光族」、「卡債族」乃至於「啃老族」紛紛出籠,造成許多社會問題,該怎麼建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台北富邦銀行協理許耀旂建議,過年時透過給孩子壓歲錢來進行機會教育就是個不錯的方法! 這幾年各種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層出不窮,年輕人從沒有存錢概念到負債累累,最後甚至則變成不想賺錢、不懂得感恩,若認真分析大多與「錢」脫離不了關係。許耀旂認為,父母若沒有從小培養孩子正確金錢觀、好的理財習慣,長大後就無法滿足自己的人生規劃,最後得靠爸媽出面收拾爛攤子的機會就大很多! 許耀旂指出,每年這個時候透過壓歲錢讓孩子建立兼具「家庭責任」與「風險管理」的理財觀,長大後不僅孩子懂得金錢的價值、能夠自己理財,對家庭也會有責任觀念,就不會造成父母經濟上的負擔。 開設兒童理財帳戶 培養孩童正確金錢觀 許多父母在孩子出生時第一個動作就是「投保」,許耀旂強調,保險主要是防止「生命風險」(生、老、病、死),但事實上「生活風險」(求學、成家、立業、退休)更重要,足以影響孩子一輩子!而值得慶幸的是,從台北富邦銀行開辦兒童理財帳戶十二年的經驗來看,目前有十六萬五千多戶,平均每個兒童理財帳戶餘額約有新臺幣三十萬元左右,現在越來越多父母重視孩子的金錢教育,許耀旂說,根據行內資料統計,兒童理財帳戶中,零至五歲的孩子就占了三成左右,這也透露出另一個好現象,那就是現代父母的理財觀念很正確,知道利用時間換取複利效應,當孩子還小時就開始幫孩子存錢,未來壓力才能減輕許多! 父母親理財觀念正確,但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許耀旂強調「透過兒童理財帳戶是最方便、最直接的做法,而開設理財帳戶最好的時機,就是孩子過年拿到紅包的時候!」與其讓孩子把這筆錢拿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全數花在娛樂面,不如教導孩子「錢該怎麼用」,一部分犒賞自己,但大部分可以存起來,理財教育的第一步就是「儲蓄」。 育有兩子的許耀旂以自身為例,當孩子三、五歲比較懂事後,可以開始告訴他們「過年為什麼有紅包?」、「紅包裡面的錢有什麼用?該怎麼用?」等到國小時則透過買鞋子、甚至是畢業旅行,來鼓勵孩子以存錢達到目標。 鼓勵儲蓄 讓孩子從小養成家庭責任與認識風險管理 許耀旂說,許多父母鼓勵孩子儲蓄,卻忽略了「錢該怎麼給」的重要性,例行性的過年給紅包、生日給紅包、平日給零用錢,而孩子想買東西又另外給錢,又或者是父母太隨意就給孩子錢,幫忙家事也給錢,這些都是不對的方法。 「小孩子懂得什麼是『錢』以後,該怎麼給就很重要,要設計讓孩子來主動爭取,更要包含家庭責任養成與執行力的獎勵;而孩子的錢該怎麼用?父母也要鼓勵孩子自我管理,教導資產負債管理,甚至是認識機會成本與風險成本」許耀旂如是解釋。 許耀旂舉例,孩子平日幫忙摺衣服、拖地、洗碗這些歸屬於「家庭責任」內的範圍,是孩子受到父母照顧所當應盡的「義務」,也就是「不能給錢的」,但如果哥哥幫弟弟洗澡、或是教弟弟功課,那麼,額外做的這些就可以給予「獎金獎勵」,不是所有幫的忙都能夠換取金錢。 許耀旂表示,父母在建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時,一定要共同參與,比方孩子要換鞋子,先共同討論「要換哪一雙,需要多少錢」,可以採取「你出一半、父母幫忙出一半」的方法鼓勵,新臺幣壹仟元的鞋子,孩子要自行籌措新臺幣伍佰元,那麼,他就必須去想想看要額外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買得到新鞋,自然對於物品會格外珍惜。 透過這種方式,父母可以也了解「孩子為什麼想要那個東西?有多想要?」更能讓孩子了解「自己到底有多想要這個東西?」、「想花錢先得付出」的道理,進而能夠體會金錢取得不易,還能夠促進親子關係,了解彼此的想法。 「機會成本」與「風險成本」認識 只要父母有心,一個過年的紅包就能慢慢建立孩子的理財觀。許耀旂說,他自己就曾利用過年紅包帶孩子認識許多觀念,教他們什麼是「機會成本」、「風險成本」。他舉例,跟國小的兒子談「錢的機會成本」時,他就以錢可以拿去讀書、學到知識、提升自己能力,也可以拿去買房子、以後有租金收入,又或者是放在銀行存款領取固定利息等,分析每一種機會成本可能產生的利與弊;而錢的風險方面,他也曾以「假設現在新臺幣壹仟元可以買五顆籃球,但十年後可能只能買三顆籃球」為例,帶出物價上漲、通貨膨脹的觀念,告訴孩子錢還是要用心打理,錢才不會變”薄” ! 許耀旂指出,帶孩子去銀行存錢時,可以藉機告訴他們錢為什麼要放在銀行(當然也可以借給別人,但須承擔借款收不回的風險),銀行存款利息從哪裡來(銀行把大眾的存款拿去借給別人,所以可以分部分利息給存款戶),定存和活存有什麼不一樣,銀行有哪些理財商品,為什麼投資要分散放在定存、基金等不同商品。 讓孩子了解,一樣是定存,為什麼有些銀行利率較高? 為什麼天期較長利率較高? 為什麼有些外幣利率較高? 而帶著孩子投資基金時,不僅談到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基金外,還可以告訴他們什麼是時間複利、效果有多驚人……等。 許耀旂認為,父母不光是鼓勵孩子存錢,給錢也要給得有教育性,更要隨時進行機會教育,透過彼此互動,灌輸孩子正確的理財觀念,讓孩子懂得錢的價值與意義,讓他們長大後能掌控錢、而不是被錢所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