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有安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敏感的小寶貝

2006年04月11日
公開
17

今早在聽唐詩CD,有安又高興的背起了"相思",還記得作者是王維。我發現只要不要去打擾他,有安都可以背得很好,只要有人注視他他就會分心,亂講一通.... 之前看唐詩書本時,看到"遊子吟"的部份,他問我「為什麼那個人哭哭呢?」我就以圖片中的情形跟他解釋:「他哭哭是因為他要離開家出遠門了,以前交通工具不發達,沒有飛機火車汽車等,出一趟門通常要很久才會回來,圖中的媽媽幫孩子縫補衣服,孩子心想要很久以後才會見到媽媽就難過的哭了。」 以上這段話我跟有安說過2或3遍吧!今天他一翻到這頁圖片,說道「有針吔!媽媽在幫孩子"織"衣服,他要出去很遠的地方」說著說著,眼眶就泛紅,嘴角也往下撇。我知道是因為他想到如果有一天他要離開媽媽他會很傷心。 我為了要營造離別哀傷的氛圍,加深他的愁緒,故意也哭喪著臉說「那你離開媽媽去念書工作你會不會難過」他馬上哭倒在我身上說會,我也附和著說「媽媽也會好想你小寶貝」。 其實我現在還沒那麼深的感觸,只是有安從小就很敏感脆弱,還記得他5.6個月時就很能判別我們的表情,那時脾氣上來罵他一句,他整個人就征住了。我本來沒多生氣,可是看他那表情又忍不住要嚇他,所以我會再多念他幾句,每多罵一句他的表情就變化一次,愈來愈委屈愈來愈難過,最後哭倒在桌上時,我覺得好有成就感啊!我真是個超變態的老媽........ ps.因為我婆婆常幫有安"織"毛衣,所以他記得"織"這個字

完全惡媽守則

2006年04月05日
公開
14

完全惡媽守則∼柯志恩談母職心體驗 1.絕對冷靜 惟有冷靜才能讓妳的大腦保持正常運作,千萬不要被孩子的哭聲或尖叫聲而失去妳的定力。不被孩子的情緒所左右,讓妳的大腦保持正常運作,知道如何出招接招。 2.絕對優雅 任何時候,要保持優雅的氣質出外爬山,舉凡乾糧水壺由孩子自己背著,孩子是需要磨鍊的,未來才能走得遠。妳呢?就撐把傘優雅的走在後頭。 3. 絕不多做 任何事情,只要盡本份就成了,幫孩子多做,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往後會影響各層面的發展,千萬克制一點,不要手癢。 4.拒絕同情 千萬不要被孩子的淚水給軟化了,送到校門口,一個親吻,一個擁抱,轉身就可走了。只要妳的身影一消失,孩子的獨立就出來了。 5. 永不妥協 千萬不要被孩子的耍賴、哭鬧而妥協買下他們要的玩具,要語氣堅定的告誡他們,唯有好的表現,才值得獲得獎勵。 6.動口不動手 孩子寫得不好,做得不好,表示還有進步的空間,千萬不要因妳的動手,把他推向最好的層級,他會提前感受壓力和寂寞。 7.放手不縮手 孩子不是妳的所有物,妳可以給他們愛,但不能給他們妳的思想。 8.絕不介入 千萬別介入孩子間的戰爭,他們屬於同一世代,用的語言比你還貼近。不要因為妳的攪和而讓他們轉而爭寵,模糊吵架的焦點。 9.拒絕得獎 千萬不要和「模範母親」或「模範家庭」的獎有任何關連,它們都是表彰那些「含莘茹苦撫養孩子長大成人」的人,妳不需那麼偉大。 10拒絕完美. 完美代表標準高、壓力大、不犯錯、強出頭、健康差、不平衡,但郤不見「成就高」。

如何解決衝突

2006年04月05日
公開
28

如何解決衝突        陳秀芬老師演講 劉宗慧整理 衝突實例 人物:小皮(四歲)、小皮的媽媽;小華(四歲)、小華的奶奶,兩家互不相識 時間:週日午餐時間 場地:麥當勞遊戲間內 經過: 1. 在遊戲間內,有許多小朋友一起追逐玩耍,混亂間小皮打了小華的背部,造成小華大哭起來。 2. 接著小華跑去找奶奶,奶奶問他怎麼了?他說被人打了,好痛。奶奶一邊幫他揉揉背部,一邊說不痛、不痛。 3. 奶奶又問他是誰打的?小華指著斜對面的小皮,奶奶嘆了一口氣,又幫他揉揉背部,說不痛、不痛,只見小華還是照樣哭得很大聲。 4. 這時忽然聽到小皮的媽媽口氣很兇地問小皮:「是不是你打人的?」一邊問還一邊打小皮的屁股,小皮哭了。 5. 沒多久小皮的媽媽帶著小皮走了,只剩下小華在低聲啜泣。 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在我們身邊的人中間,彷彿也常常看到類似的經歷。我們看到兩個孩子吵架,甚至打起來了,其中被打的人很委屈地哭了,可是奶奶卻說:「不痛、不痛!」讓他一直哭個不停;而打人者的家長,只是打孩子出氣,然後又很沒面子似的拖著孩子離開現場,讓我們這些旁觀者留下一個疑團,到底事情解決了沒有? 問 題 的 歸 屬(Problem Ownership) 談到解決衝突這個主題,必須要先釐清問題屬誰?誰需要出面來解決問題? 我們知道,通常打人的孩子不覺得有什麼問題,他搶到玩具很得意,哪裡會覺得有問題。他沒有問題意識,所以他並未擁有問題;擁有問題的人顯然是被打者,因為他哭了、受了委屈,感到心理不平衡,所以他覺得有問題,他必須出面解決這問題。這不像我們一般所想的那麼簡單,以為打人的小孩有問題,他應該出面解決。 由上面這個衝突的例子,我們來看可能會有三種反應,因此就有不同的問題歸屬: 1. 小皮和小華都覺得無所謂,他們在一起打打鬧鬧地很平常,那就無問題歸屬可言。 2. 被打的小華覺得有問題,他哭得很傷心,那他要學習出面解決他的問題。 3. 第三者─可能是其他的小孩或大人─覺得有問題,想要伸張正義、主持公道。例如,小華的奶奶看到孫子被欺負了,很不忍心,出面處理;或是小皮的媽媽看到兒子打人,老毛病又犯了,出面主持公道。 有時候我們看到孩子們玩笑開得太過火,如拿掉別人的椅子,害別人跌倒;或罵不好聽的話,如「大便、屁股…」等,我們也會制止孩子這種行為,因為我們覺得有問題,這就是第三者的問題歸屬。小女一年級時,學校放學後,有兩位小學生久等不到父母來接,在地下道入口處玩耍推擠,沒想到發生意外,其中有一位被推下樓梯,當場死亡。如果在場有其他家長發揮「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及時勸阻,也許可以避免這種不幸。所以第三者遇到問題時,的確有義務要介入,以免事態擴大。只是第三者介入要有智慧,不可以用濫罵或打架的方式,以免轉變成另外兩個人的衝突。 解 決 衝 突 的 方 式 分清楚問題的歸屬之後,我們就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如何正確地解決衝突。 一、行 動 ○ 面對問題,自己解決。 ╳ 坐著哭或跑去告狀。 在行動方面,我們鼓勵孩子自己面對問題,自己解決,也就是教導孩子去應付各式各樣的狀況,遠比我們幫他處理好。因為我們無法永遠陪在孩子身邊,做他的仲裁者,他遲早要學習面對問題,自己解決。 同時,我們不鼓勵孩子告狀、或坐著哭等人來幫忙。愛告狀的孩子通常人際關係較差,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較不受歡迎,這種情況在成人的社會也一樣。除非孩子已經在行動上有所處理了,情況依舊無法改善,此時請求大人幫忙,大人就必須介入。畢竟不是所有事情孩子都可以處理,有時連大人出面可能都無法解決。 所以,原則上是由大人先教導孩子解決衝突的方式,若孩子自行處理無效,大人再出面了解狀況。我家有個小故事,可以補充說明:小女五歲時,全家一起到她的乾爹、乾媽家玩,他們家充滿了高級的古董及家具,什麼都不能碰,實在讓他們姊弟很無聊,沒多久,兩個人就打起架來了,姊姊被弟弟打,哭著跟在場的乾媽告狀,乾媽說:「你去跟媽媽講。」結果女兒真的跑來跟我說弟弟打她。我揉一揉她被打的部位,安慰她一下,然後跟她說:「媽媽沒有打你,是弟弟打你,你應該要去跟弟弟說才對!」她想了一想,也對,就又跑去跟弟弟理論去了。因為女兒已經學過如何處理衝突,所以她跟弟弟說:「我不是給人家打的,你這樣打我,我很痛耶!」只是這樣陳述,也不用弟弟道歉,她就覺得好過多了。 二、表達感覺 ○ 你打到我的手,我好痛喔! ╳ 以牙還牙,打回去。 知道被打的人應該面對問題,自己解決後,首先要義正嚴詞的告訴打人者,你打到我的哪一個地方,我產生什麼後果。譬如說:「你剛剛打到了我的手臂,我好痛喔!手臂都紅起來了。」或者是:「你用腳踢到了我的背部,我很痛耶!」單純的表達自己受到了什麼傷害,有何感覺,簡單明瞭,三歲的孩子都能說出來。切忌使用報復的手段,讓打人者嚐嚐被打的滋味,兩人打來打去,沒完沒了。 三、表達思想 ○ 我不是給人打的。 ╳ 你是個壞小孩,亂打人。 表達完了感覺,如果覺得還不夠,可以再加上表達思想,嚴肅的跟打人者說:「我不是給人打的。」或是:「手是用來工作的,不是用來打人的。」以及「腳是用來走路的,不是用來踢人的。」這樣的表達思想方式,屬於真理的表達,沒有指控的意味,適用於任何人。反之,如果用罵人的方式,說:「你是壞小孩,亂打人!」這樣的表達方式會增加對立和衝突,應該避免。我們大人也要小心,不要亂罵人,以免發生孩子打架,大人也吵架的狀況。 接下來,我舉一個真實的例子,來說明父母應該如何教導孩子,解決衝突。小女三歲時,我被邀請去幼稚園的班上觀察她的上課狀況,我站在門外,隔著單面鏡看她在教室裡的情形,那時剛好是團體時間,大家圍坐在地上一圈,聽老師說故事,沒想到我的女兒被旁邊的大男生推擠了好幾下,當場委屈地掉下眼淚來,老師沒看到這種狀況,所以沒有任何處理,我身在門外,實在非常心疼。中午放學回家後,我問她早上發生的事,她說旁邊的男生Ben(化名)推她,所以她才哭了。我告訴女兒,Ben推妳,妳應該趕快跟他說:「我不是給人家推的。」沒想到,女兒拒絕這樣說。我勸了她好久,她都不肯說。我仔細想想,女兒不說的原因可能是:害怕對方、害羞、或不熟悉英語的表達。因此,我決定跟她來個角色扮演的遊戲,我扮演小女Mimi,她扮演Ben,Ben推了Mimi一下,Mimi義正嚴詞的跟Ben說:「I am not for pushing.」然後Ben很不好意思的說:「I am sorry.」表演完了,女兒仍然興致勃勃地要求再來一次,就這樣,我們玩了好多次,她也聽到我說了好多次I am not for pushing.後來我要求角色交換,女兒演她自己,我演Ben,結果女兒可以很自在地把這句話說出來,以後在學校碰到同樣狀況,她就知道如何處理了。 幾天以後,我和幼稚園老師進行親師座談會,老師解釋這個男孩Ben的自制力很差,常常欺負人,因此要不要把他的位置換掉?我想了一想,說不必了,因為躲避不是辦法,讓女兒在這個幼稚園的小環境,就學習如何面對問題,將來她進入社會,才有適應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果,女兒果真適應得很好,Ben再也不會隨便欺負她了。 最後,如果你的衝突對象不是經常會碰到的人,「保持距離」也是一種避免衝突的辦法,讓孩子在環境上盡量避開可能發生的衝突。例如在公園或遊樂場裡,避開說髒話或暴力傾向的孩子,以免自己的孩子模仿或被欺負,同時適當的機會教育,教導孩子不宜的行為有哪些?哪些人不受歡迎?孩子自然會有自己的判斷。 小皮和小華的衝突解決之道 從這個衝突實例中,我們看到問題的歸屬有三個:第一個是小華,他被打得很痛,傷心的哭了,所以他可以義正嚴詞的對小皮說:「你打到我的背部,我很痛。我不是給人家打的。」第二個是小華的奶奶,她看到小華被打了,應該要安慰小華說:「好痛喔!是不是?奶奶幫你揉一揉。」然後再鼓勵小華自己去跟小皮談一談,若小華不敢去,就陪著小華去跟小皮說;第三個是小皮的媽媽,她意識到自己孩子打人了,應該要讓小皮去跟小華道歉,並且強調:「如果你再打人,除了道歉之外,我們必須馬上回家,因為你沒辦法跟小朋友好好玩。」 三 種 衝 突 處 理 狀 況 狀況一、自己的孩子打人 大人應先了解前因後果,讓孩子有申訴的機會,或許別人使用言語暴力刺激他,或者他有什麼委屈,要讓他先講出來,安慰處理過後,才帶他向對方道歉。如果孩子不願意說對不起,表示他還有不服氣的地方,試著講道理說服他,如果他還是堅持不肯道歉,就必須使出父母的法寶—拿走他的權利,使他有所損失,讓他自己衡量要道歉還是要權利。例如,孩子很喜歡在麥當勞玩,但他在那裡打人,又不肯道歉,我們就可以說:「如果你不去說對不起,我們就必須離開這裡了,因為你沒辦法好好跟小朋友玩。」或者更嚴重一點的說:「我們從此以後不再來麥當勞了。」看準孩子重視的是什麼,跟孩子鬥智,當孩子知道你是認真的,而且衡量過損失之後,比較會傾向道歉。 有些孩子的自制力及吸收經驗能力較差,會在行為上一犯再犯,例如一、二歲的孩子咬人,告訴過他不可以,他也知道不可以,但是如果別人拿走了他的玩具,他無法表達時,仍然會用咬人的方式。所以孩子一方面需要學習自制能力;一方面需要學習怎麼解決問題。這些都需要時間,不是一、二次教導就學會的。我們要不斷孩子教導什麼是對的,還要他付出一點代價。久而久之,他漸漸會改變。 如果孩子固執犯錯,老是在打人後,無所謂的說一句:「對不起。」沒有一點誠意,這時我們必須教導孩子如何說對不起。請孩子眼睛看著對方,語氣溫柔的說:「對不起,請你原諒我!」如果你覺得這樣還不夠,再加上警告:以後再犯這個錯誤的話,將會有何後果(拿走他的一些權利),然後確實執行。 最後我們可以強調:「你是好孩子,不做這樣的事。」肯定孩子良善的本質,但是打人是不對的行為,勸勉他不做這樣的事。 狀況二、自己的孩子被打 第一時間要處理的是給孩子同理心,讓他知道大人了解他的感受。如果孩子被打,哭著找奶奶說:「好痛、好痛。」奶奶卻回答說:「不痛、不痛。」孩子會感到不被了解,只有哭得更大聲。嬰兒時期的哭聲,代表他發出訊號說他哪裡不舒服;孩童時期的哭聲,則是需要人了解他的問題,需要得到安慰,所以我們必須站在孩子的立場,先去了解他的感受,說:「你被別人打了,很痛也很生氣,是不是呢?讓我來幫你揉一揉。」察看傷處,減輕傷痛感之後,再帶領孩子面對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 請注意,當被打者向打人者表達自身的感覺及思想的時候,不必要求對方道歉,只需表達自己即可。因為每個人的生活背景、家庭、教育方式都不同,我們沒辦法要求別人有同樣的回應。但是,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打人,我們應該勸導他去跟別人道歉。或許有的孩子會覺得這樣不公平,為什麼我打人要跟他道歉,他打人就不必跟我道歉?其實,簡單的跟孩子說明,他不道歉是他的事,這是不對的行為。這個社會上有人搶劫、殺人、說謊,我們不必因為別人做錯事,也要跟著做。 尊重別人的親權 我年輕尚未有孩子之前,曾經犯過一個錯誤,要求別人的小孩道歉,結果卻造成大人之間的爭吵。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多年前,我與親戚一起用餐,一個五歲的小男孩打翻麵碗,湯汁留出來,弄濕了他爸爸的整條褲管和我的衣角,我擦好了衣服,就對孩子說:「你弄髒了爸爸的褲子,要跟爸爸說對不起。」小男生不說話,頭低低的,我正想進一步勸說,卻聽到他媽媽說話了:「你不要勉強他,他又不是故意的。」我覺得他媽媽的說法不對,做錯事就要道歉,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後來我跟他媽媽就吵起來了,我們各有各的道理,相持不下。事後,我回想爭執的經過,雖然我站在「理」上,卻少了「情」。每個人的家庭都有不同的管教方式,我顯然侵犯了別人的親權,也許他媽媽了解孩子害羞,需要私下處理,不在公共場合給他難堪,所以我不應該越界去管別人的孩子,尤其是他父母在場的時候。 學習饒恕的功課 當孩子受到欺負,心裡十分委屈時,縱使別人立刻道歉,卻仍會有不肯接受道歉的情況發生,這時就是學習饒恕的最佳時機。首先要安慰孩子,給他同理心,讓他知道我們了解他的感受;其次讓他直接和打人者溝通,表達「我不是給人家打的」以及「你打我,我很痛耶!」等等,說出內心積存的委屈,然後再慢慢消化內心的怒氣。 真實例子:教會一位姊妹帶著不到四歲的強強(化名),到會友家參加小孩子的聚會。他們跟著許多人一起進門,強強看見小浪(化名)拿起主人家的火車正要玩,強強就說:「等一下,你應該問阿姨可不可以玩?」小浪不服氣,忽然間打了強強一個耳光,大家在旁看了都很意外。小浪的媽媽把他帶走,私下教導一番,再回來向強強道歉,但是強強說:「我不要原諒你。」強強不僅耳光痛,還有心裡的委屈和羞辱,無法立即原諒對方。回家後,強強的媽媽對他說:「當我們不能原諒別人時,心裡會很不快樂,以後也不想跟對方玩或說話。上帝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和睦相處,如果你不肯原諒別人,只有撒但最高興!」強強聽進去媽媽說的話,打電話跟小浪和好。沒想到,下週日在教會主日學教室遇到小浪時,強強忽然又想起打耳光的羞辱,不肯進教室。媽媽為孩子禱告,並再一次解釋饒恕的意義,孩子終於放下心結,走進了教室,而且也願意跟小浪一起玩了。之後,強強的媽媽告訴我們,強強常常帶玩具去跟小浪玩,心中再無芥蒂,兩人也成為好朋友。這不是一件極美好的事嗎?! 狀況三、別人的孩子打架 如果是在公共場所,看到兩個孩子打架,我們可以介入說:「不要打架。」如果是在幼稚園裡,或是小朋友的聚會裡,雙方的家長都不在,我們可以請兩個孩子坐下來,給他們機會分別講出真實狀況。大人在旁傾聽,偶爾轉述事實(例如:「某某說你剛剛先打他的,是不是呢?」不作仲裁,不加任何判斷,只作協調。因為我們大人往往只看到事情的一部分,沒看到全部,若因此加以仲裁,會產生委屈與冤枉。若讓孩子們自己說,兩個人都心知肚明誰在說真話,誰在說謊話。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談清楚,引導理虧的孩子道歉,若雙方都有錯,兩個人都必須就自己不對的地方向對方道歉,重歸於好。 孩子們的衝突狀況很多,我們不見得遇到任何事情都能處理,但是把握住原則,就事論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見招拆招就對了!其實當父母沒有那麼難的,不是嗎?

第一次做荷葉餅,在家吃北京鴨捲

2006年03月26日
公開
14

今天決定要來吃北京烤鴨,吔...可是沒烤鴨,哈哈,我可早想好了,用超市買的鴨胸烤來用,也是烤鴨啊!有了鴨肉,有了早就買好的北京烤鴨醬(甜麵醬),有了蔥絲,今天還準備了黃瓜來增加點蔬菜量,剩下荷葉餅要來考驗我了。 昨天也是上網查了好久的資料,還是老話一句,各家配方皆不同,但至少做法沒差太多,我也是維持我一貫的"鐵齒"反正就是不跟著別人家的配方做,自己來試一試。 我用了300g左右的麵粉Type65,這應該算是低筋麵粉吧!在家樂福只看過Type45,我想可能是因為外國人大部份都是做蛋糕,所以需要的大都是低筋麵粉,不像中國人做很多不同的麵食需要不同的麵粉。 我是在Satoriz有機食品店買的麵粉,那兒從Type65、Type85、Type110、Type170都有,也是因為在Satoriz看到高達Type170的才知道,原來以前買的都是低筋啊! 一開始我以為應該用高筋的麵粉,因為做起來的東西要有點彈性有點咬勁才對!可是看了很多都說只要低筋或中筋的麵粉即可,可是用熱水燙麵又有使其含有嚼勁的意謂,所以有看沒有懂。 荷葉餅做法:(燙麵麵團可做蔥油餅、烙餅、韭菜盒子等) 低筋麵粉Type65 300g 熱水 為麵粉量的1/3 (我加了很多早已超過1/3) 鹽 少許 麵粉過篩,中間挖洞加入熱水(超過80度即可,我用的幾乎是沸水),先用工具攪拌別用手會燙傷,等溫度略降,用手掌使勁的搓揉10分鐘,放盆中醒麵30分鐘(如有蓋子加蓋如無用濕毛巾擰乾覆蓋)。 將麵團分割成適當大小(我沒秤重工具也沒經驗所以就先試試大一點的麵團),將二個同等大小的麵團稍用手掌壓扁,其中一個麵團一面刷上油後將另一個疊上,然後灑些手粉開始撖開,本來我想做如春捲般可以把鴨肉四面捲起,可是成品太硬,後來就做小一點的麵皮,比手掌長略短些,可以單把鴨肉捲起。 我發現用煎的較香,但的確不可煎太久否則皮會乾硬捲時會烈開,有人說在揉麵團時要加入些許豬油或沙拉油,煎時就不用在鍋底抹油且較不乾。 我今天沒加油下去揉,一開始煎的有點太乾,我想是煎太久了,後來就較注意火侯,發現用小火然後麵皮開始鼓起就可以翻面,煎烤的時間不需很久。後來的成品就柔軟許多。也許下次來試用蒸的,但可以想像的是皮一定不香不好吃。 之前跟alan一家人去吃北京烤鴨,他們的荷葉餅也是用蒸的,可是小小圓圓的無法引起食慾,反正大家的焦點應該在烤鴨身上而不是餅皮。 北京鴨捲: 拿起一塊荷葉餅,抹上甜麵醬,放上鴨胸片、蔥絲、小黃瓜條,捲起即成。 二塊鴨胸烤好後切成0.2cm薄片。今天的鴨胸,我烤得太久烤太乾了,我用270度(最高溫)烤了1個多小時,下次應該用270度烤35~45分鐘左右就好了,然後拿出來讓他利用餘熱把內部給弄熟。 今天的鴨捲好吃,可是大功臣是我買的北京鴨醬,抹上它吃任何東西都可以說好吃吧!哈哈

到國英店,碰上CPE 遊行

2006年03月23日
公開
15

一點多跟Patricia在公園分手,因為我決定要去國英店吃午餐,否則回到家又不知道要吃啥又要花時間煮午餐....... 今天客人好多都客滿了,後來俊輝還來用餐呢!好久沒看到他了不知道最近過得如何,還說要記得跟他要他家裡新的電話號碼,竟又忘了..... 用完餐後一直在跟有安奮戰,我希望他睡,我們大人就可以聊天,否則他在旁一直拉著人問東問西,缠著人家陪他玩的。可是他一點兒都不想睡,我覺得我不想逼他想尊重他的意願,可是他又話太多,再加上回程我想去La hall買些蔬菜,他現在不睡到時侯在公車上一定睡著,那就不方便下車去買菜了。 而且國英認為我的教養方式太放任了,她認為小孩子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要大人給予決策,大人的態度要堅決,我在很二難的情況下,火大了就打他的小腳責問他為什麼不聽話,因為我很清楚,不讓他哭一下,不累他是不會睡的。就這樣有安窩在椅子上哭二聲就......睡著了....... 還好有安有睡覺,因為回家時碰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因為新出爐的法案CPE,有關於社會新鮮人的聘任制度改成二內年可無條件解聘,讓所有在校生群起抗議,因為他們即將步出社會,這對他們的權益來說是很大的損失。 所以我們沒有電車可坐,牽著有安的小手,我們就一路說話的走到Dr.Martin的41路公車總站,等了十幾分覺得情況不對,平常那兒常有公車在休息可是今天一輛都沒,旁邊的小姐跟一位新來的乘客互相詢問後就直接走了。雖然我們前面仍舊有很多人在等公車,可是我心裡就閃過有一次在Prefecture那兒等公車的倩況~~有一天交通管制,公車沒有繞到總站就直接往車站開來~~所以我想走到Prefecture去碰碰運氣吧!後來在車站等了大概20分左右終於等到公車了。還好仍舊有公車。 因為之前有跟Bertrand提過,如果我們有到La hall去買菜的話,我就會讓有安到麥當勞去玩一下,屆時他下班再到麥當勞去接我們。 老兄他跟同事們暢飲了4杯啤酒後才到,那時我正站在櫃台前要點餐,因為覺得快餓死了,混然不覺已經8點半了...... 今天算非常盡興,跟Patricia出去玩,到國英店吃飯聊天,牽著有安小手走了長長的路,到La hall買東西,到麥當勞玩....難得一天內做了那麼多的事啊! Ps. 真是覺得感動,有安跟我沒電車坐,一路走到Prefecture他沒有喊一聲累沒有哭鬧或要我抱,真的太感動了。 Ps. 今天在麥當勞遇到二位Madame帶著一位小女孩在玩,那位女孩很乖巧又很活潑,有安跟她玩得非常開心,他們臨走前我請有安去問那位女孩的媽媽現在幾點了,有安走了過去在那位媽媽的臉上給了個大親吻,回來卻跟我說「她說了」......@_@....她說了什麼啊!你根本沒問啊!你只是去親了人家一下,根本就沒問人家現在幾點了........太搞笑..... Ps. 點餐前我帶有安去洗手,然後我要上廁所,我跟有安說乖乖的站著(在廁所內)等媽媽上完廁所出來,豈知一出來竟看不到有安,推開廁所門也找不到,當時真有那麼一點點心慌,心裡只想著應該是Bertrand來了跟有安躲了起來。就在我廁所內外跑了二趟後,有安從柱子後出現了,原來他跑去看兒童餐贈品,這可惡的傢伙,以後就像他爸說的,要把他跟我一起關在廁所內,不讓他有機會亂跑了。

蘿蔔糕超級成功!

2006年03月22日
公開
16

星期一做的蘿蔔糕本來還怕不成功的,沒想到這二天吃一吃,愈吃覺得愈好吃,該不會蘿蔔糕也流行越陳越香啊! 昨天早上煎了些起來當早餐,其他切片放冰箱,那時只覺得味道還不錯,沒失敗,可是不知道算不算得上是"非常好吃"。 今天中午再煎來吃,才覺得其實我的第一個蘿蔔糕算是相當相當成功的,試著給自己評分一下,滿分5顆星........ 成品:★★★★ 成品美觀,不易碎,但不會死硬。 香味:★★★ 本來以為沒啥香味的,但今天細聞下還蠻香的,而且蘿蔔糕本來就沒有多香啊!所以給自己3顆星。 口感:★★★★☆ 吃起來軟綿卻有彈性。 調味:★★★ 用了香菇肉燥怕太鹹所以沒有再調味,想說屆時會再沾醬料的。所以味道淡是當初就有考量到的。而沾了我的最愛"味全的水餃醬汁"只能說配合的完美無缺啊!因為水餃醬汁有點太鹹了,不像一般的醬油膏是"鹹甜鹹甜"的,所以真是剛剛好啊! 其實我覺得我謙虛的毛病又犯了,不要再謙虛下去了.........說真的,我做的真的不比外面賣的差,甚至可以說比有些店家都好吃呢!只是下次再做時我一定會再加東加西的,到時不知道又會變成如何了! 很奇怪,每次我嘗試一樣新東西,第一次做總是非常成功,可是再來就不一定了,加加減減的老毛病就是希望能讓味道更極致,但有時就是失敗的下場..... 註: 這次在做蘿蔔糕時我真的感觸良多啊!以前真的想吃到要死都不會起而行,而這次從台灣回來後,好像有了覺悟,再撐也沒有用了,近期不可能回台灣了(我是指Bertrand回台灣去工作)。因為年初Bertrand放棄去台灣的機會選擇留在這邊,而我從頭到尾只跟他說我支持他的決定,因為工作是他在做的,所以現在再來後悔都沒用了。想哭..........

第一次做蘿蔔糕

2006年03月20日
公開
14

昨天特地去中國超市買了粘米粉,打算今天來做蘿蔔糕,本來早上要動手的,一直拖到下午睡完午覺都5點多了才開始。 昨晚上網找資料到半夜2點,收集了一堆做蘿蔔糕的食譜,真是眼花瞭亂啊!各家材料及做法皆有所不同,算了,反正我從不是個照食譜做菜的人.....只是各家配方真的差太多,所以今天能不能成功真是要看幸不幸運了。 今日作法: 粘米粉(在來米粉)--泰國製14oz 400克一包 蘿蔔--中型二條(家裡只剩二條)刨絲 蝦米--量米杯半杯,泡水後切末 香菇肉燥--昨天做的香菇肉燥拿來用(本來只想加蝦米或乾脆就做台式蘿蔔糕) 1. 先將粘米粉調同份量的水,一包400克的粘米粉約5杯量米杯,可是5杯水卻約有850ml的水量,所以我猶豫了很久到底該加多少水。最後決定只加400ml左右的水(各家食譜都不同,有人用量米杯,用人用重量計...."等量"到底是指那種???).........另外,我最後還是加了一湯匙的玉米粉下去試試看。 2. 用少許油爆香蝦米,加入(昨天做的)香菇肉燥三大匙,再加蘿蔔絲下去炒悶出水,我另外加了半碗昨天泡香菇的水(捨不得倒掉)及大概2杯的水。我覺得法國的蘿蔔可能含水量比較少,悶不出太多水來。 3. 把火校小,將調好的在來米漿徐徐倒入鍋中與餡料拌均。 4. 開中火把米漿翻炒到有點糊了,時間不需太久。 5. 倒入抹好油的容器,入大同電鍋蒸一個半小時。 心得: 1. 一開始我倒3杯水在外鍋大概40分就跳起來了,可是裡面還沒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的太厚了),我再加了3杯的水,可能忘了按開關,過了30分再去看竟還是一樣,我就再加了3杯左右的水,所以我從6:15到7:45分總共蒸了1個半小時,而各家食譜幾乎只要40-60分鐘。 2. 要不是因為還沒煮飯需要用到大同電鍋,否則我可能再繼續蒸下去,蒸到筷子拔出來沒有粉漿才可以。 3. 目前蘿蔔糕還放在微波爐裡(要先吃晚餐了)明天早上再看看裡面有沒有熟吧!

春至--Giéres的迎春園遊會

2006年03月18日
公開
22

入住Giéres已到了第4年,今天第一次參加他們的園遊會(其實我也沒去,是Bertrand帶著有安去的),5點多Bertrand才帶有安去逛逛,我還是在家裡發呆。大概快6點Bertrand打電話上來問我要不要去跟他們會合,我想還是去吧!那今天也算全家出遊。 動作超慢的我才出門,老公兒子就回來了,還好在我們的甜言蜜語下,有安還願意再去一次園遊會。其實他們會那麼快回來是有原因的,原來有人假扮蜘蛛人,其恐怖的造型嚇壞了好多小朋友,有安也是其中之一,拉著爸爸要趕快回家.... 等我們走下山坡時發現大家開始離場了,原來是小丑及巴西熱舞的姑娘們要去遊行,大家都尾隨在後。Bertrand本來還不太想跟的,我是已經梳妝打扮出來了,才不想馬上就回家去。還好隊伍行進的很慢我們很快就趕上了,跟在後面走也算感受點嘉年華會的熱鬧氣息。 繞了一個大圈,回到市鎮廳前的廣場,早先的充氣遊樂設施已經收起來了,大家都聚集在一個大型小丑像前等待迎春的煙火表演。 煙火不怎麼樣,但我們只是一個小市鎮別太要求,重點是那個氣氛,大家扶老攜幼的出門走走,聽聽熱鬧的森巴鼓及舞蹈表演,走走路運動一下,嘿..還挺不錯的呢! 對了!早先Bertrand先帶有安去玩時,不知怎的贏了個小模型車,有安當寶似的揣在懷中,連手拿得痛了,也不要別人幫忙,真有毅力啊!應該說車子魅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