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MI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陽明山自然山徑 感受生命成長的節奏

2006年07月03日
公開
9

》陽明山自然山徑 感受生命成長的節奏 2006/02/23 【記者張嘉倫�報導】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9357 擁抱陽明山自然觀察,七條路線是以人車分道系統設計出的動線。(記者黃德雄�報導) 或許覺得,對陽明山已經很熟悉了,但是,請再仔細想想,嘗試過四季、甚至每個月,持續上山,感受陽明山不同季節、各個月份的美麗?持續觀察自然生命成長的節奏嗎?陽明山國家公園7條短距離的自然觀察路線,邀請民眾每個月上山貼近大自然。 這項持續一年的自然觀察活動,在路線設計上是以自導式觀察為概念,所以每條觀察具有生物種類豐富的特色,步道也不長,最短的為1.5公里、最長只有5公里,基本上以人車分道的步道系統為主,方便民眾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山,並按照手冊的指引,花更多時間觀察大自然四季變化。 路線一:冷擎線 約2公里 冷水坑-冷擎步道-擎天崗草原-服務站 擎天崗草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最受歡迎的遊憩區。(記者黃德雄�報導) 這條路線屬於擎天崗步道系統,是冷水坑到擎天崗車道的人車分道步道,穿越七星山、七股山到擎天崗的窪地,短短2公里路,林相茂密、豐富,步行起來非常涼爽,全程步行約70分鐘。 冷水坑是七星山與七股山間南側的谷地,冒出攝氏40度的「溫」泉,溫度要比一般溫泉來得低,當地人就稱為冷水坑。這條步道在菁山吊橋前可先繞到旁邊的小山頭,有觀景平台能夠眺望牛奶湖及遠方的七股山、七星山。 牛奶湖,是冷水坑最具代表性的地景,這窪乳白色黏稠的硫磺沈澱的礦泉,是因為冷水坑泉源附近的岩質,受到地熱的熱液換質作用,呈現黏土化,形成黃白色的中性碳酸氫鹽泉。 冷擎步道沿途以紅楠為主要的植物樹種,墨點櫻桃、野鴨樁等伴生其中,經過柳杉林後,就到達這個區域的高點,舊軍事碉堡在就旁邊,觀景平台上還可眺望冷水坑及擎天崗的草原景色。 路線二:書屋線 約5公里 遊客中心-人車分道-中興路-陽明書屋-陽明公園-公車總站 陽明公園旁幽靜小路,可直通陽明書屋。(記者黃德雄�報導) 書屋線以遊客中心為起點,往下走陽金公路人車分道的步道系統,這段步道的平面與垂直空間變化相當多,充足光線使得植物種類多,秋天時可以看到造林的楓香,轉黃、再變紅,柳杉與相思樹也是造林的樹種。 從中興路下到陽明書屋到陽明公園就一段道路,種有許多金毛杜鵑、平戶杜鵑,及台灣山櫻花,春天也條幽靜又繽紛的小徑。這這條書屋線,鳥況也很不錯,經常可看到一群群長尾山娘 (台灣藍鵲)飛過林梢。 路線三:遊冷線 約3公里 遊客中心-七星公園下方步道-冷水坑站 遊客中心到冷水坑步道,沿線多半在森林的底層,從遊客中心出發後,走陽金公路的人車分道的步道到苗圃,這裡同時往七星山主峰、東峰及七星公園方向的步道。 像是走在綠色隧道內,這段步道蓊蓊鬱鬱,前段坡度稍陡,後段就比較好走些,沿途傾聽五色鳥如敲木魚般的鳴聲,找出松鼠啃食樹木的天然雕刻作品,成熟森林常出現的樹種-杜英,在步道上尋找杜英轉紅的葉片。森林底層還可找到蕨類植物,包括筆筒樹(台灣樹蕨)及像穿草裙女郎的向鬼沙欏。 路線四:冷絹線 約2.5公里 冷水坑站-人車分道-菁山自然中心-絹絲亭-絹絲瀑布入口 從冷水坑到絹絲瀑布一段,屬於擎天崗系的步道,林相較為原始而且豐富,從蕨類、蔓藤、喬木到灌木都有,沿途還有機會觀賞到原產於中國的獼猴桃,還有樹抱石的景觀,遠眺竹篙山。 而絹絲瀑布步道沿線,經過外雙溪上游,水氣豐富,沿林相閉鬱,走來十分清涼,每年的春秋季節正是遊絹絲瀑布最好的季節。 路線五:龍鳳谷線 約1.5公里 龍鳳谷站-山頭公園-硫磺谷-解說亭-龍鳳谷站 龍鳳谷、硫磺谷遊憩區,是陽明山國家公園西南側的火山地質及溫泉遊憩區。位於紗帽山西側的溪谷中,龍鳳谷現在還留有清人郁永河採硫磺的遺址,可看到火成岩、硫氣孔等地熱現像。遊客中心也設置在此地。從龍鳳谷越過山頭公園,就可抵達硫磺谷。 硫磺谷位於中正山南麓的草原側,谷地約有一公里長,白煙彌漫、熱氣騰騰,是北投溫泉的源頭,這裡有涼京、解說亭,還可看到人工溫泉與自然溫泉並存的現像。 路線六:金包里線 約3公里 上磺溪停車場-許顏橋-憨丙厝地-水源地-山豬豐-許顏橋-上磺溪停車場 這條路線是金包里大道,也是魚路古道的精華路段,魚路古道是一條從金山經擎天崗(嶺頭)到士林芝山岩一帶的越嶺捷徑,先民將金山的魚獲漏夜挑送到台北販買,是非常重要的古道系統。 從上礦溪停車場開始,沿途經過大油坑噴氣孔,經過許顏橋到憨丙厝地,這是早期魚路古道的雜貨店,然後經過水源地、山豬豐厝地及番坑瀑布,人文與自然景觀豐富,有溪流、瀑布、石橋、古厝及草原。 路線七:竹子湖線 約2公里 竹子湖站-陽金公路人車分道-吳寓停車場-頂湖-竹子湖停車場 這條路線是竹子湖旁的人車分道系統,起點景色秀麗,可以遠眺台北市及遠處高山,一進入步道便是幽靜的山林小徑,沿途植物相豐富,從孟宗竹林、箭竹林、墨點櫻桃、楓香、柳杉林到筆欏子皆可見,還可深入竹子湖區,體驗樸實的農村生態

布洛灣踏青搶鮮報

2006年04月30日
公開
9

桃花源古道 布洛灣踏青搶鮮報 「布洛灣」在那裡?在花蓮,是一個群山環抱的美麗景點,一個最接近星星的地方,喜愛大自然的人,一定要親自來感受。布洛灣從前是太魯閣族部落,意指「回音」,近幾年才較有知名度。距太魯閣口約9公里,於中橫公路180公里處,從立霧溪畔旁叉路蜿蜒上行2公里即可抵達。 ★清翠山嶺包圍 啁啾蟬鳴相隨 這裡的感覺非常遺世獨立,台地完全被清翠的山嶺包圍,時間在這裡緩了下來,天空燕群啁啾聲與蟬鳴是悅耳的背景音樂,天氣乍晴,飄著幾躲白雲,世居此處的原住民似乎像是生活在桃花源裡。 幾年前,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決定重新整建布洛灣,除了下台地維持原本的解說、導覽功能與野百合美景,上台地部分,則重新建起16棟小木屋,提供24間雙人套房與8間大型家庭套房,並在經公開甄選招標後由立德旅館事業OT經營管理,以「布洛灣山月邨」名義,正式對外營業。 山月邨,除了住房區中央的青青草坪,在一幢幢仿日式木屋後方,還舖有一條繞過山邊竹林的步道。 ★原民原味相伴 處處別出心裁 除了自然勝景,「邨長」鄭明岡源源不絕的點子是讓這裡更多采多姿的因素。除了不時邀請素人藝術家從事石雕與木雕,並雇用當地能歌善舞的原住民當服務生兼晚會表演。另外,別出心裁在晚上9點切斷電源開關,漆黑的夜空中星光分外燦爛,令觀星者感動不已。 布洛灣的生態資源相當豐富,可看到許多季風雨林的植物,如茄苳、大香葉樹、大葉楠、雀榕、山棕等。動物資源也相當多元,適合賞鳥、賞蝶、觀察飛鼠、台灣獼猴等生態休憩活動。 鄭明岡指出,山月邨的員工都是太魯閣族,因此,不管食宿或休閒,都洋溢濃濃的太魯閣族風,由於山豬常往山下覓食,他也認為山豬最能象徵原住民生存環境,因此,他請原住民木雕家林正章雕了大批山豬置放邨內各角落,如今山月邨已擁有30多隻木雕山豬,正門入口以4隻山豬組成的藝術景觀迎賓入園,也祝福大家「豬四如意」。此外,大廳也有各種原住民木雕作品,連廁所都以木雕品間隔,如「射雕英雄」、「百發百中」、「箭無虛發」等木雕作品,充滿原味。 ★百合花季踏青 走訪昔日步道 天氣回暖,布洛灣野百合花紛紛鑽出大地,一支支拉長了莖桿,挺立在布洛灣山谷的草原中迎風招展。百合花季,將可看到數萬株搖曳生姿的台灣百合,一起開放在布洛灣台地的山谷中。春暖花開時節,適合出外旅遊踏青。 花蓮太魯閣布洛灣的百合花因為數量集中,沿著布洛灣山谷生長,帶點日式情調,景色迷人。布洛灣環型劇場經過整修,也在百合花季活動中開幕。 太魯閣布洛灣附近有一條砂卡礑步道,當地的砂卡噹箭筍特別香甜,早為饕客所喜愛;山月村將配合箭筍的產期,提供砂卡礑箭筍與太魯閣族美食,供遊客品嘗,遊人可走訪這條美麗的步道。 野百合花開的相關景點,還有東北角和北海岸國家風景區的百合花也都陸續開花,台東太麻里金針山也有百合花,蘭嶼也有少數地區可看到原生野百合。百合花最盛的季節在4月。 http://www.leaderhotel.com/blw/abo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