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A媽-Sandr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做出媽媽的味道

2009年04月21日
公開
42

下午小子被爸爸帶去游泳。 我跑去菜市場買菜。 其實今天天氣雖然好,可是起床一開信箱我就淚流滿面。 因為當初一起遛狗的朋友,狗狗變成小天使了。 想想我認識這隻狗小美也六年左右。 每年定期聚餐、聚會,還喝了每一對遛狗朋友的喜酒。 這是小美: 每次去他家,他都會撲上來撒嬌,如果我蹲著,他就把我撲倒。 想想現在他不在了,真的好難過。 再看看家裡那兩隻老狗。 有一天他們離開我的日子,我也會遇到。 我的情緒需要有個出口。 就做菜吧。 買了里肌肉,先用刀背拍打(左手要一邊幫肉抹水),把筋肉都打鬆。 接著找一個密封袋,放入醬油、糖、薑末、蒜末、酒、太白粉、胡椒粉或五香粉。 把拍打好的肉也一起放入袋子,幫它們按摩。 放入冰箱半個小時以上。 然後起油鍋,油不用太多,用半煎半炸的方式,將醃好的肉沾『地瓜粉』入鍋。 好了之後用餐巾紙吸一下油。 我吃了一口,好熟悉的味道。 這就是當初小學的時候,媽媽常做給我吃的味道。 我曾經跟媽媽討論過,為什麼這麼久沒做這道菜? 她說她忘記怎麼用了。 沒想到今天被我做出來?! 小子跟老爺回來之後,我已經差不多準備好了。 小子坐在椅子上大喊:『我肚子快餓死了!』 然後大口吃肉,配飯、配菜、配炒蛤蠣。 吃了一大碗。 把比也問,豬排是買的還是自己炸的? 當然是自己做的啊! 我看著他們幸福的吃著晚餐,情緒也好多了。 好好珍惜身邊的人、狗(我家)。 這是現在能做的。

再玩半天

2009年04月19日
公開
16

早上起來,小子還在睡,他太累了。 這時發生了一件很不尋常的事。 妗妗妹妹睡睡醒醒,讓人不禁懷疑, 是不是昨天在山上卡到髒東西? 因為她不曾這樣,一直黏著媽媽,然後昏昏睡睡的。 我跟姐都很擔心,我還想拿抹草香皂幫她洗一洗澡。 吃完早餐,妹妹的力氣就恢復了,原來是餓太久。 昨晚在山上沒吃東西,回家睡前也沒喝牛奶。 就這樣餓了一整晚,用睡覺來降低血醣的消耗。 吃完早餐就直奔玩具反斗城。 小魚要買『好人的劍』,可是後來都拿來打架。 被A爸拿去收在冰箱上面。 還有去對面的童書坊看看。 幫小子買了兩本書,現在只能一本一本買。 不用一套一套買了。 其實買套書有好處,因為套書會補足我們沒挑到的那一塊。 很多套書裡我覺得不喜歡的,小子都愛。 而且套書的價格比較便宜,適合我這種貪俗的人。 我姐買了一套『繪本樂園』44書+CD,我應該一年多前就買了吧? 她買6600,我買2990。真的是搥心肝耶!死要錢的賣書業務員。 我跟他說以後不管要買啥書,都要先打電話給周小姐:0920009680 姐還說他跟同事都覺得很便宜,好多人都買。 老師的錢最好騙了啦! 氣死我了! 回家吃完中餐,他們就回竹北了! 下午我跟小子又跑去逢甲夜市覓食。 那邊實在有太多美食有待開發了! 趁現在我還走的動,要多去吃。 這次鎖定的是竑媽推薦的熱狗。 還真的被我找到,兩支15元。 真的好好吃喔!難怪他的招牌敢寫說『吃了會流淚』。 在官之林大腸包小腸那條巷子進去的右邊喔! 把比還買到超好吃的麻辣鴨血。 逢甲夜市真的是個覓食的好地方。

細胞又死

2009年04月09日
公開
23

昨天操太累,早上去東海,中午沒睡覺,下午又被爸比帶去游泳。 游泳回來之後,小子累到極點,心靈變的很脆弱。 又哭又鬧的好像變了一個人。他從來不曾這樣扣扣灰。 吃飽後有比較好一點,八點多就帶他進去睡覺了。 滾來滾去到十點半還沒睡著。 我發了一頓脾氣。後來發現發脾氣也沒用。 調整好心情,就再一次進房間,哄他、寵他,給他安全感。 果然,小子沈穩的睡著在我的懷中。 我發現他嘴巴腫腫的,也有說他牙齒痛。 他說他撞倒牆壁。在下午還沒去游泳之前。 半夜體溫升高,到37.7。 一早起來,小子的嘴巴腫成這樣子!整個右臉幾乎都變形。 昨晚還一點點,早上竟然變這樣?! 真是嚇死我了。嘴唇翻起來也看不到小門牙,連牙齦都腫。 趕快帶他去看醫生。 醫生說應該只是單純的撞倒,大門牙後方的牙齦有血腫,喉嚨有發炎的跡象。 她問我們有沒有看到他怎麼撞的? 根本沒有,因為他不會哭,腫成這樣應該很痛吧?! 他也都沒有作聲,所以沒人知道他撞倒哪裡?什麼時候撞的? 還好小子表達能力還不錯啦,我大約知道他怎麼撞的了。 回家之後,又帶他去看牙醫。 牙醫說:『這樣的症狀算輕微,牙齒也沒問題。』 後來回家再看,果然已經消下去很多了。 唉∼下次撞倒要跟媽媽說,不要再裝惦惦了啦!

去金石堂像回家一樣

2009年03月31日
公開
50

中午,出門覓食。 走到愛買對面發現新開了一間牛肉麵,捧場一下。 老闆超眼熟的,我一直看他想不起來。 吃完麵,還蠻好吃的,可是太貴了。 一點麵、三塊肉(算大塊),要90元。 我跟小子根本吃不飽,還好今天新開幕,有招待小菜,份量還頗多。 付錢的時候,老闆自己跟我說(可能是我看他看的太入神): 抱歉,上次公司沒有好房子介紹給妳住。 吼!原來是當初上來找房子有遇過的仲介。 真不簡單ㄟ,中年轉業,離開房地產業,自己出來開店當老闆! 祝你成功啊! 繼續晃到嚮茶去買了一杯清茶,懷孕了卻怎麼也戒不掉茶葉茶。 本來還想到童裝店去拿昨天訂的鞋子。 可是他還沒開門。 我們就到金石堂去看書。 小子到金石堂像回家一樣,自己走到童書區,選定了就坐在地上看書。 一坐40分鐘(今天有偷偷計時),還會自己去上廁所(沒有知會我喔!自己去上完自己回來繼續看。)。 我看了半本小說。 今天看的是『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作者米其.艾爾邦的另一本作品『再給我一天』,這本書描寫的是有關母親和家庭的鬼故事。 還沒看完,不過看到中間,我已經在吸鼻子了。 自己身為一個母親,加上會想到自己的母親,米其.艾爾邦總是能寫到我內心身處的東西,讓我眼眶濕潤。 回家前,童裝店已經開了,他是專門賣金.安得森的童裝。 一般正品就打75折,有貴賓卡還再打95折。 這一段是專門打給我姐看的,其他人可以不用理會。 拿了小A的鞋子,再到菜市場買菜。 回家。 小子已經連續4天沒睡午覺了。 這兩天晚上八點多睡到早上八點半。 應該是已經長大,可以不用睡這麼多了。

轉貼 - - 孩子愛不愛讀書,家庭影響大

2009年03月30日
公開
62

首先感謝酷小拉媽咪的文章分享。 放在這裡讓更多人看看好文章。 陳小魚跟小子都是一早起床就坐在地上看書。 我跟我姐都覺得這項投資非常值得。 我上次有算了一下家裡的藏書量,童書有六百多本。(汗....) 小子最近在認字,用字卡先帶他唸過一遍,然後放在床上讓他用玩具鐵鎚,做聽--敲的動作。 把遊戲帶入學習,希望我的小子可以早點學會閱讀囉! ------------------------------------------------------------ 孩子愛不愛讀書,家庭影響大 作者:柯華葳 出處:親子天下 我孩提的時候,父親也常說些陳年往事給我們聽,印象深刻的是以前日治時代日本警察欺負台灣農夫的故事。我的父親生長於嘉義的鄉間,日治時代有些衣著筆挺、穿著靴子的日本警察會到家裡巡邏。那些警察態度很不友善,常強行將好不容易等到可以收成的鳳梨全數搜括一空。誰要敢抵抗,蠻橫霸道的警察便會踹他一腳。每每聽到這裡,我總會想像著日本警察腳下那雙黑亮與堅硬的長統靴的模樣。 等到我們長大了些,父親還教我們注音符號和英文字母。三個孩子圍著客廳的那張桌子蹲著,用過了期的報紙不斷練習書寫。 上了小學之後,媽媽開始買東方出版社的故事書讓我們讀。當時班上有個班級圖書區,由大家帶書到學校彼此交換。有幾次上床時間到了,我還捨不得放下手中看得正起勁的書,便躲到被窩裡繼續偷看,好幾次當場被父親抓到,他為了釜底抽薪不讓我躲在被窩看書,有天便親自到學校請求老師,不要再借書讓我回家讀了。當時老師到底有沒有履行父親的要求,我也忘了。 回想起小學高年級的生活,還真感謝瓊瑤的《幾度夕陽紅》、《窗外》等小說,讓我們有過這段無論上課還是下課,只要有機會便捧著課外讀物猛讀的歲月。 等上了中學之後,閱讀這條路上,還是那些學校視為「禁書」的課外讀物伴我們度過好些時光。記得有次上課時,只覺得怎麼身後的陽光不見了,原來是巡堂的修女站在我的身後。雖然手中的「禁書」沒被沒收,我也沒挨罵,不過自知理虧的我自然乖乖的把書收好。好玩的是,國文老師知道了我們常看些有的沒有的書,想說既然大家想「偷看」,乾脆化暗為明,藉機教導書中一些關於李商隱的詩詞與其他古辭。 到了高中時,媽媽幫我們訂的《讀者文摘》,至今還是家人如廁時的最佳讀物。沒想到這習慣一脈相傳傳到了年幼的小姪女身上,當初家人訓練她學習獨立上廁所的時候,她竟然搬了書進廁所,還布置好閱讀的環境,再坐到小馬桶上,有模有樣的一本接著一本的翻閱。關於這習慣,曾有專家建議,如廁閱讀不健康,至於認不認可,就請讀者自己斟酌了。 培養閱讀素養,家庭不能缺席 回憶自己成長過程的閱讀之路,家庭真是培養閱讀習慣與興趣最初、也最直接的場域。我們肯定學校閱讀政策、所提供之資源、教師的閱讀教學等不同面向對於學童的閱讀態度、行為和興趣影響很大。但是,培養閱讀素養不是、也不能單靠學校的努力。 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與習慣上,家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家庭裡有哪些環境因素與孩子閱讀素養的培養有關呢?研究指出,父母的社經地位、家中閱讀活動的頻率、家庭提供的資源、家長閱讀態度與興趣等等,都與引領孩子學習閱讀有關。 例如家中藏書量與學童閱讀成就便成正比,也就是說家裡不論是成人閱讀的書籍或兒童書,只要數量較多者,該家庭的孩童閱讀成就也比較好。不過這裡的書籍並不包括學業上必看的教科書。所以,送課外書給孩子當作禮物,是聰明父母的不二選擇。 再者,如果學齡前父母子女一起閱讀的活動頻率越高,包括親子一起「看書」、「說故事」、「玩文字遊戲」、「讀招牌或標籤」等,子女的閱讀成就就越好。當然,如果父母有著正面的閱讀態度,那麼子女的閱讀態度通常也很正面。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說,培養閱讀素養不僅是老師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而且在家庭的部分更重要,因為更需要從小做起。 不過,從PIRLS 2006的調查結果可見,與國際上其他國家相比,台灣四年級學生在學齡前和父母共同從事閱讀活動的比率並不高(請參見左圖),而這些閱讀活動包括有親子一起「看書」、「說故事」、「聊聊所讀的東西」等,其中不只「經常」共同閱讀的比率不高,就連「有時」共同閱讀的比率也沒過半(46%)。 如果孩子到了四年級,父母仍然經常與他們共同從事閱讀活動,如「子女唸書給我聽」、「和子女聊我們最近做的事情」、「和子女聊自行閱讀的東西」、「和子女討論課堂上閱讀的東西」、「和子女一同到圖書館或書店」,子女的閱讀成就也比較好。 此外,父母對於閱讀所持的態度越正面,如「我喜歡和別人談論書籍」、「我喜歡利用空餘時間閱讀」與「閱讀在我家是一項重要的活動」,子女的閱讀成就也比較好。 讀者或許發現了,PIRLS 2006問及親子共讀或是父母閱讀時,常關心的幾個閱讀行為是:「子女唸書給我聽」、「聊聊所讀的東西」、「和子女們聊我們最近做的事情」或「我喜歡和別人談論書籍」,這裡面都說到了「聊」閱讀、「談」閱讀。這和第一章所提的閱讀素養四「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以及閱讀素養五「能夠從閱讀獲得樂趣」相互呼應。 也就是說,當孩子在家庭裡獲得了聊書、談書的樂趣,更容易體會到閱讀是可以有不同觀點的,也更能理解「讀」樂樂與「眾」樂樂的箇中樂趣。 那麼家長該如何和孩子聊書和談書呢?不論是親子共讀或獨自閱讀,最簡單的方式便是,讀過了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家人在餐桌上、客廳裡都能聊聊書裡說些什麼。 接著試著以各章標題為問題,自問自答。如「這是我要讀的嗎?」「這是關鍵語詞嗎?」「我讀懂了嗎?」「作者想要說什麼呢?」「我讀不懂,怎麼辦?」 上面這些問題看似自言自語,卻也是一種自我監督。父母經常這樣問自己,為孩子做示範,一方面可以引發孩子的討論,建立家中的閱讀社群,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他們閱讀你正在看的書。如此一來,不僅親子之間多了些聊天的話題,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透過模仿,進而學習到如何進行閱讀的理解監督。 如果還不習慣和家人「聊」書,從現在起試試這個方法,相信一定可以體會到,原來書不只可以看,還可以「聊」,更棒的是,這將為家人編織出一段段難忘且珍貴的「閱讀」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