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虫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寶寶日記

2007年02月10日
公開
26

昨天晚上虫虫妹最後一餐是晚上9點的時候~~ 不知道是喝少的關係~~半夜3點多虫虫妹就半夢半醒了 虫媽打敗了周公~努力的起床...泡牛奶給虫虫妹喝 虫虫妹這陣子的食量變小了~~~都只喝100CC左右而已 喝完牛奶的虫虫妹才又安穩的睡著~~~ 但...虫媽被虫虫妹吵醒後就一直睡睡醒醒了 只要有點小小的聲音就會起來看看~~~ 不知道會不會腦筋衰弱... 早上外公就打電話叫虫媽起床囉~~~ 原來今天虫媽堂哥的小孩滿月了~~要去看小朋友哦 開著外公的新車車~~帶虫虫妹出門去... 虫媽堂哥家還有個小哥哥~~小哥哥的玩具可真多丫 虫虫妹一看到玩具..就乖乖的了~~給我玩具其於免談 是虫虫妹當時的寫照... 虫媽堂哥家多了一個小妹妹~~所以虫虫妹升格當姐姐囉 小妹妹的食量可真得不小~~才剛滿月就喝120CC的牛奶了 虫虫妹現在只想玩...連剛滿月的小妹妹都喝贏她咧 回來後虫虫妹就要開始即定的行程~~~ 抱給外祖父.祖母看~~~抱給姑姑們看... 姑姑們昨天還幫虫虫妹買了件中國風的衣服 之前虫媽就想要買件給虫虫妹過年穿...應應景... 但都沒有時間出去看..想不到姑姑就幫虫虫妹買好了 是個粉紅色..加金色圖案的中國服~~穿新衣要淑女一點 虫虫妹穿起來可真可愛咧~~~ 中午虫媽要幫虫虫妹煮粥...笨笨的虫媽用錯方法了 煮起來一大鍋...虫虫妹只吃了一點點~~~ 害虫媽被虫爸唸了一噸...不是故意的丫~~~ 今天和虫虫妹窩在家裡....真是件幸福的事丫~~ Copyright 2002, BabyHome | 隱私權政策

寶寶長牙需知

2007年02月05日
公開
54

※長牙是嬰兒生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通常過程很順利,但有些嬰兒長牙時可能會出現一些症狀如發燒、拉肚子、脫水現象、流口水、皮膚起疹及腸胃不適等。所以當嬰兒長第一顆牙的時候,父母親是既欣喜又擔憂。 寶寶長牙的居家護理 1. 多數的嬰兒在幼兒4個月-1歲間會萌發第一顆乳牙,但2-16個月開始長牙均是常見現象。 2. 早產兒的萌芽較晚。 3. 寶寶長牙時常伴隨不安、急躁、失去食慾或夜間哭鬧,通常會喜歡咬玩具,手指,口水特別多,甚至為清理喉嚨而咳嗽。 4. 長牙的局部區域,牙齦會腫脹,顏色較為藍紫色,這些症狀在長第一顆牙時最不舒服。 5. 減輕長牙帶來的不舒服,需常換圍兜,保持乾燥,避免皮膚起疹子,還要轉移其注意力。輕輕搖晃及擁抱他,或者拿固齒器讓他咬,都可以有效減輕不適的症狀。 6. 在長第一顆牙後就不可以使用固齒器,以防咬破後內部液體流出,應改用乾淨的冰毛巾之類的物品替代。 嬰兒牙床若有特別紅腫、局部發燙甚至化膿,則是感染徵兆,需及早就醫。 寶寶長牙的訊息: 一:口水成「災」 寶寶長牙時期也正逢學習咀嚼動作的時候,唾腺也逐漸開始發育,在吞嚥動作不成熟的情況下會使分泌唾液的量大於吞下去的量,再加上寶寶長牙所造成組織腫脹的疼痛感,會促使唾液分泌產生潤滑作用以降低牙痛不適感,因此這時期的寶寶常會有口水流不停的現象,家長便要注意勤加幫寶寶擦拭,也可以圍上圍兜,避免口水蔓延周圍的皮膚造成濕疹的情形。口水流多時也要記得替寶寶補充適當的水分。 二:牙床疼痛導致情緒及食慾問題 當牙齒要突破牙肉長出時,會因腫脹而感到疼痛,尤其在長第一顆牙時會最為明顯,因此寶寶容易哭鬧、睡眠中斷、情緒不安急躁、胃口降低,甚至抵抗力較弱而容易遭受感染。爸比媽咪可以用紗布沾冰水,幫寶寶擦拭、按摩紅腫的牙肉,以減輕他的不適,或是利用玩具分散他的注意力;胃口不佳時則可以準備一些如布丁、優格等較冰涼、容易入口的食物。不過最重要的是父母要給予適當的關懷,多安撫寶寶的情緒,溫暖的呵護會是最好的良方。 三:亂咬東西 許多家長可能會發現長牙的寶寶突然變得很愛亂咬東西,拿在手上的東西經常往嘴裡送,為考量到衛生及安全的問題,爸爸媽媽可以替寶寶準備固齒器或是相似功能的玩具,也可以利用較硬的蔬果讓寶寶囓咬,但是要特別注意是否有噎到的可能性,家長最好在一旁照護。而平常一些容易被寶寶誤食吞入的小東西,如鈕釦、堅果類果仁、銅板、小珠子、螺絲釘等等,都要安置在抽屜、高處等寶寶不易伸手拿到的地方,避免因哽到而窒息的情況發生。 發燒,也是長牙惹的禍?! 其實長牙和發燒並沒有直接的關聯,主要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免疫力開始下降,一般來說會較容易感染,而長牙時期的寶寶因為磨牙緣故常會亂咬東西,如果接觸的東西較不衛生便有可能因而感染生病,才會產生發燒或是腹瀉的現象。因此當寶寶出現發燒的情況應儘快就醫,而不是歸咎於長牙而忽略它。 寶寶長牙也會拉肚子?! 換個角度來看,這個時期的幼兒因為好奇心強,喜歡抓了東西就往嘴裡塞,再加上副食品的嘗試和增加,使得寶寶容易發生腹瀉的情形,此外,也由於唾液腺的發達,所以容易導致口水不停的直流。而六個月後的幼兒,因來自母親的抗體功能減弱,漸漸失去保護,進而容易受病菌感染後造成發燒,這些現象,常與「長牙」重疊,所以往往會被認為與「長牙」有關。 長牙時抵抗力會較弱嗎? 有些小孩長牙時很不舒服,最主要是因即將長出的牙齒,其周圍有大量的液體及壓力而造成牙床腫脹不適。除了有輕微發燒、拉肚子、口水多等現象之外,嬰兒因牙床不舒服而易哭鬧,影響正常睡眠以及胃口不佳、抵抗力因而減弱,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處理不適症狀的方式 對於長牙之不適,可依症狀給予適當的處置。對於牙床的腫脹可給予橡皮製成之玩具,讓嬰兒拿到口中咬,具有按摩牙床的功用,此外還有一種內裝有水的塑膠玩具 (Teething Ring),將此種玩具置於冰箱內冷卻後再給予嬰兒咬,可達到按摩及冰敷腫脹牙床的雙重功效,有助於症狀的緩解。另一種方式為用紗布沾冰水擦拭腫脹的牙床。注意適量水份的補充,必要時依醫師指示給予不含阿斯匹靈類之鎮痛解熱劑。如症狀持續24小時以上,嬰兒就應帶給小兒科醫師檢查看,是否是上呼吸道感染等其他疾病。 長牙的順序 寶寶一般在6至8個月時就會開始長出乳牙,但有時還是因人而異,不需因較晚或較早而感到憂心;另外長牙雖然也有先後順序可循,但同樣也有不一定的情況發生,只要寶寶的牙齒發育正常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你可以參考下列長牙的階段: 1.上下排中乳門齒---四至六個月左右 2.上下排側乳門齒---六至八個月左右 3.上下4顆前乳臼齒---一歲左右 4.上下4顆乳犬齒---一歲半左右 5.上下四顆後乳臼齒---二歲左右 如果寶寶遲至一歲半都還未長牙,就有可能是異常現象,應儘快帶寶寶就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乳牙的萌發 乳牙總共有20顆,將口腔分為上下左右四個區域,每一區域有5顆牙,亦即正中門齒、側門齒、大齒、第一臼齒、第二臼齒。一般第一顆乳牙大約是在4個月至1歲間會長出來,如超過13個月仍未長牙就應帶給牙醫檢查。 從6歲開始 乳齒開始鬆動脫落 換生恆齒 最早長出來的是第一大臼齒 因為大部分都在6歲時長出 所以俗稱為"六歲臼齒"或"六歲牙"其他恆齒也按照順序繼乳齒的脫落而長出 到13∼14歲時完成恆齒的生長 19∼30歲之間 上下智齒長出 32顆永久齒就完全長齊了[但也有人終身不長智齒] 通常超過1歲仍未長出第一顆乳牙,稱為「乳牙晚出」。 「乳牙晚出」常見的原因是患了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不全、骨化不全症候群、維生素D缺乏、染色體疾病或腦下垂體疾病等。不過,通常這些寶寶除了牙齒之外,還會出現其他臨床現象。 所以,如果您的寶寶發育、發展正常,沒有特別的疾病,即使長牙晚些也不必擔心。 建議您: 平時讓寶寶多曬曬太陽,以促進鈣的吸收。還可以讓寶寶吃些較硬的食品,如餅乾、小薄餅,以刺激牙床而利於出牙。 此外,您可以帶寶寶到健兒門診做健康檢查,許多先天和後天影響牙齒發育的問題都可以跟醫師討論。 如果超過1歲半寶寶還是沒長牙,可以考慮照X光片,以明確牙床內有無牙胚,如果有牙胚,遲早會出牙,如果沒有牙胚,就要考慮無牙畸形的問題了。 也有極少數嬰兒一出生或出生數天內口腔中(尤其是下牙床)就長了白白的牙齒,這就是所謂的出生牙或新生牙,也就是俗稱的「鬼牙」。其實這大部份是「早產」的乳牙,亦即尚未發育完全就長出來了,所以這種牙齒往往在牙床上搖搖欲墜。發生這種情形時家長不必驚慌,只要將嬰兒帶去給牙醫檢查即可。如果出生牙或新生牙造成餵奶的不便(會弄傷舌頭或媽媽的奶頭),或擔心牙齒被嬰兒吸入時就必須將這顆牙拔掉,並且要有心理準備將來乳牙會缺牙。 乳牙健康TIPS 1.乳牙保護從孕期開始。 在乳牙釉質的鈣化期,即懷孕4個月到嬰兒出生後第一年,孕媽咪要注意補鈣,並拒絕吸煙或遠離二手煙。醫學研究表明,孕媽咪經常吸煙或被動吸煙,會導致胎寶寶頜面部或口腔發育畸形,引發出很多牙齒問題和牙周疾病。此外,孕期一定要慎用藥物。很多藥物對胎寶寶的口腔和牙齒發育有害。 2.盡量採取母乳餵養。 寶寶有力吸吮母乳的動作,有利於頜面正常發育。人工餵養如果人造奶嘴使用不當,極易造成面部和牙頜異常,必須人工餵養時,應選擇模仿乳頭仿真設計的奶嘴。盡早訓練寶寶使用杯子和碗筷進食,避免形成對奶瓶的依賴性。此外,母乳還可抑制細菌在牙齒上繁殖,防止牙齒腐爛。 3.媽咪應積極治療齲齒。 媽咪患齲齒,寶寶也易患齲齒。因為,齲齒是細菌感染,媽咪可能會通過給寶寶餵飯、餵水感染他們。 4.避免不正確的哺乳姿勢。 人工餵養時,寶寶吃奶的姿勢、奶瓶的位置、奶嘴孔大小,都對牙齒發育影響很大。媽咪一定要注意採取正確姿勢,使寶寶吮吸時下頜前伸運動近似於吮吸母乳,不影響下頜骨正常發育,避免引起寶寶牙頜畸形。 5.控制寶寶吃糖。 斷奶後,每天飲食中要有五穀雜糧、牛奶及奶製品及蔬菜和水果,牛奶中盡量不加糖;多喝白開水,少喝糖分高的飲料。為寶寶提供有一定硬度的食物練習咀嚼,如蘋果、小紅蘿蔔、黃瓜、玉米等。尤其是新鮮水果,咀嚼時間越長,唾液分泌越多,增多的唾液會把牙齒清洗乾淨,同時增強咀嚼功能。 6.定期檢查,有問題及早治療。 避免寶寶經常做吮指、吮唇、吐舌等動作。尤其是4歲以後,一定要徹底糾正吸吮安撫奶嘴的習慣。寶寶出現小乳牙早失時,趕快帶到牙科做牙齒間隙保持,不然會影響恆牙的發育和萌出,出現反頜、牙列擁擠、牙齒錯位等情況,也應及早去口腔科,積極配合醫生治療,盡快矯正過來。總之,要經常檢查寶寶的牙齒,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盡早上醫院治療。 不管是長牙時期或是乳牙時期,口腔及牙齒的清潔保健也是奠定恆齒發展的基礎,因此在乳牙尚未萌發前,家長可在餵食完畢之後,以紗布或棉花棒等用溫開水沾濕,幫寶寶清潔口腔;而當寶寶乳齒開始萌出之後,便可以開始幫寶寶刷牙,等到孩子成長至2~3歲時,便可以開始教導他獨立刷牙,但由於其手部動作還不太靈活,家長起先可以從旁協助或是幫他再刷一遍,以免無法徹底刷淨口腔內的食物殘渣而造成蛀牙的情形。

回家看虫虫妹

2007年01月31日
公開
2

今天晚上約了虫爸回家吃飯~~~ 下班後就直接開著車子回去看虫虫妹囉 回到家時~虫虫妹剛好在喝奶奶... 結果..一看到有人來了~就開心的咧~ 連牛奶都不喝了...只想要和人家玩~害的外婆牛奶沒有餵完 虫虫妹最後還剩下30CC沒喝完.. 虫媽接過來餵的時候~虫虫妹就變成搖頭妹了~ 最愛回家看虫虫妺了~~看到那愛玩愛笑的樣子~ 不管心情多麼糟糕都會通通忘記~~ 最近每個人一見到虫虫妹的第一句話~就是搖丫搖丫搖 而虫虫妹已經把搖丫搖..變成了習慣了... 不管何時何地..連睡覺.喝牛奶的時候都會搖個幾下.. 讓人家又氣又好笑的~~拿回來的頑皮豹早已經沒電了 虫虫妹這個太陽能的搖搖機還真持久丫.. 這陣子..虫虫妹吃貝康纖維8種榖類米精吃得還不錯~ 昨天晚上還特地又去給虫虫妹買了一盒~ 貝康米精不管是加在牛奶內或是用果泥+米精給虫虫妹吃 她的接受度都還蠻高的~~希望她可以一直接受下去~ 愛吃的虫虫妹除了喝牛奶外..其它的副食品都愛吃~~ 但都吃不多..現在只要看到人家吃東西.. 眼睛就會發亮...嘴巴就開開的.. 還會搶食物咧~~但真得要餵她的時候 又只吃個幾口而已~~真愛吊人家胃口丫... 虫虫妹平常都8點就上床了~昨天看那想睡又不能睡的表情 恍神的樣子..真是好笑.. 買東西回來時已經快9點了~虫虫妹一上床沒多久也就夢周公 等虫虫妹睡著時~虫爸和虫媽才安心的回家去~

易過敏食物總彙

2007年01月26日
公開
50

●易過敏食物:最好一歲或一歲半之後再給予 -水果類:柑橘類(柳橙、橘子、葡萄柚等)、草莓、奇異果、芒果、蕃茄、香蕉、哈密瓜、椰子 -蔬菜類:玉米、竹筍、茄子、芋頭、香菇、芹菜、芥菜、殘留農藥的蔬菜 -豆類:大豆、黃豆(豆腐、豆漿、豆花、豆乾、豆奶等)、碗豆 -奶類:牛奶、羊奶、乳製品(奶油、布丁、冰淇淋、優酪乳、乳酪、起司等) -蛋類:蛋白、蛋製品(蛋糕、沙拉、美乃滋等);(蛋黃可於八個月後,由少量開始給予) -五穀類:小麥(麵粉製品、麵條)、蕎麥、全麥、麥粉、烘培類食品、芝麻 -堅果類:花生及花生製品(花生醬、花生油等) 、杏仁、核桃、腰果、胡桃、栗子等 -肉類:豬肉、牛肉 -海鮮:有殼海鮮(蝦、龍蝦、螃蟹、蛤蜊、蚌、貝類等)、鱈魚、鮭魚、不新鮮的魚 -含咖啡因類:巧克力、咖啡、可可、茶、可樂 -其他:肉桂、芥末、酵母、醬油、人工食品添加物(人工色素、防腐劑等)、含酒精飲料或食物 PS. 1.可能造成過敏的食物,可能以不同的名字出現在包裝上,常見的包括: -小麥粉:粗麥粉、細麥粉 -蛋白:白蛋白 -乳製品:乳清蛋白、酪蛋白、酪蛋白酸鈉 2.仔細閱讀食品包裝上的標示,才知道吃進的東西是什麼: -可可亞粉、含奶油的食物、肉汁及一些醬汁都含有牛奶 -麵條與各種形狀的義大利麵中都含有小麥,有時還有雞蛋 -罐頭湯可能含有小麥和乳製品 -大部分的麵包都含有乳製品 -人造奶油通常含有乳清蛋白 -熱狗、冷盤切片、『非乳製品』點心含有酪蛋白酸鈉 ●較不易過敏食物: -水果類:蘋果、梨子、葡萄、芭樂、水蜜桃、木瓜、棗子、酪梨、小紅莓、杏桃 -蔬菜類:胡蘿蔔、南瓜、地瓜、地瓜葉、青江菜、空心菜、高麗菜、莧菜、花椰菜、萵苣、蘆筍、甜菜 -五穀類:米 -肉類:雞肉、火雞、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