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小皮的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去阿姨家

2007年11月11日
公開
14

其實今天去的是小皮爸的阿姨家啦~~ (就是小皮的姨婆嚕) 從念書時代開始, 獨自在台北求學的老公就很受阿姨的照顧 我們婚後更是三不五時就被阿姨叫去吃飯 還打包一堆回家, 有吃又有拿的 這是小皮出生後第一次到阿姨家 還有2個姑姑 + 姑爹在那裡等著要看他 小的那位姑姑肚子裡可是已經有個豬妹妹了呢 到了阿姨家, 大家都很開心的一下就湧上來要抱 可是把怕生的小皮嚇壞了 這位小皮同學有怪癖, 碰到陌生人一定要先看上好一陣子研究研究之後 如果這位陌生人要跟他玩, 小皮才會搭理他, 否則就是馬上大哭~~ (這點我已經在樓下管理員阿伯身上實驗很多次 阿伯很喜歡小皮, 每天我帶他下樓,阿伯都想跟小皮玩 沒想到小皮馬上就哭臉... 直到快半年過去, 小皮才比較會跟他小小的微笑) 幸好後來過了一會, 小皮就比較好點了 乖乖吃了午餐後, 開始可以讓姨婆和大姑姑抱一下 就這樣玩了大半天, 我們到傍晚才回家 回家後馬上趕著弄小皮的晚餐 + 打掃 + 我們的晚餐 馬不停蹄的搞到七點多才勉強坐下休息 我跟老公都累死了~~ 小皮應該更是累 (早上沒睡, 下午在阿姨家只睡半小時) 果不其然過一下子就開始歡...鬧..., 我跟老公決定8點半就送他上床去睡覺, 以換得我們倆也早點休息 至少可以兩人一起虛脫的躺在沙發上看個電視 沒想到到了半夜, 小皮好像睡不好還是怎樣 (白天玩太兇?!) 眼睛閉著亂哭亂叫亂動的, 都不肯好好睡 我只好抱著哄半天才放下睡著 (明明自己已經睏的要命地還要哄小皮 >.< ) 唉...下回不讓他玩成這樣了啦, 累死我們大人了~~~

轉載: 該不該喝牛奶?!

2007年11月05日
公開
47

轉載自BBH 旺旺的媽咪網站 http://www.babyhome.com.tw/bb/263820 該不該喝牛奶?! 媽媽在懷你的時候,看了七田真最新胎教的書,書中提到牛奶絕對不是良性脂肪,若孕婦每天喝5瓶.十瓶牛奶,胎兒的大腦就會充滿惡性脂肪. 由於媽媽的胎教作的很成功,因為你幾乎都照媽媽的交代出生,性格上也是,但是在成長過程媽媽還是要好好教養,不然也是會改變的! 後來你出生3個月後,看了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丹瑪醫師也提到嬰兒在斷奶後就不該再喝牛奶的原因.但媽媽並非讓你完全不碰牛奶,因為你吃的點心裡面也含有牛奶成份,只是媽媽認為偶爾吃吃就好 幾年前,媽媽的一個長輩說他看過隔壁鄰居如何養雞之後,就再也不吃雞了.若你問媽媽為何還給你吃雞呢?答案是:不管動物還是植物(蔬菜水果),商人的作法都是一樣,莫可奈何,我們生長在這個年代~ 關於牛奶媽媽還看過一些其他報導如下: 轉貼自http://www.lapislazuli.org/TradCh/magazine/200708/20070804.html 癌症發病率為零∣新谷弘實(Shinya Hiromi)醫生的建議 朱嵐 被譽為全美最好的胃腸內視鏡外科醫生的新谷弘實醫生,在世界上首創了用大腸內視鏡檢查和切除腫塊。一般病人因著他的這項發明不需再做開腹大手術就可切除腫塊。 他在美國和日本執業以來,已進行了近三十萬例的胃腸內視鏡檢查和九萬例以上的腫塊切除。在行醫過程中,他深刻地體會到現代醫學的立足點「治療」並不能帶來真正意義上的痊癒,唯有通過健康的飲食、正常的作息和常抱感恩歡喜心才能在「未病」的階段保持健康、充分發揮人體的免疫康復功能。他自己身體力行,自十九歲那年得流行性感冒後不曾再就醫,同時也竭力向患者推薦養生之道,從醫近四十年還未開過一張﹁死亡證明書﹂。他所看的癌症病人的﹁癌症復發率﹂為零,而他更希望的是從﹁預防醫學﹂著手,使﹁癌症發病率﹂為零。 在分析生病的原因時,新谷醫生提到:在日常生活的層次上現代社會除了煙、酒等個人不良嗜好以外,還有食物添加劑、農藥、內服藥、精神上的壓力、環境污染、電磁波等帶來的各種傷害。每個人的身體本來都是相當敏感的,但是如果長期抽煙喝酒、飲用咖啡紅茶、吃含添加劑及化學調味品的食物,或又加上長期服用藥物,身體對外界介入物的反應會越來越遲鈍。所以更要了解有時雖無反應,但身體內部所受的傷害一樣是非常嚴重的,不能因為很多的反應發生在體內,則﹁眼不見為淨﹂而放任自流。健康與否並不應該是醫生和體檢告訴你的,而是自己要不斷地和自己的身體交流,要有﹁健康是自己創造和維持﹂的觀念,日常飲食、生活習慣和思考方式將決定真正意義上的健康和康復。 同時他也談到,雖然常有人提到近百年來醫學的發展,但是病人不減反增,就是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提醒我們要對人類的文化和行為作出反省。因為我們無止境的欲望和貪求,更因為我們無視生命版圖的原則和真理,傲慢地侵害其他的物種和環境,所以越來越多的人生病。生病也許就是我們為這些所作所為必須付出的代價。 他也從醫生的角度特別提到了通過無數臨床實例得到的一些結論,以喚起人們的注意。﹁肉食﹂和﹁牛奶﹂是其中的兩項。 肉食 肉類不含食物纖維,卻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膽固醇。如果長期食用,腸壁會越來越厚,因為缺乏食物纖維造成大便量很少,為了排出這些少量的大便,腸需要比平時更多的蠕動才可以排便,由此造成腸壁運作過多變得更厚。腸壁越來越厚以後,腸的內腔就越來越小,腸的內壓也越來越高,腸周圍的脂肪層也越來越厚,對腸壁造成更大的壓力。由於腸內的壓力不斷增高,粘膜就會被從內推向外,形成被稱為「憩室」的袋狀突出物,通便因此也更困難,宿便也更多地停滯在腸內。宿便常常粘在腸壁上,那裏若有「憩室」就會進入其中,更難排出。「憩室」和宿便都會發出毒素,造成那一部分的細胞發生異變、形成腫塊,進而發展成腫瘤癌症。 關於肉食,另一個是以體溫為參考。豬牛的體溫大約是 38.5∼40 度,雞的體溫更高至 41.5 度,都比我們人體溫度高。它們進入體溫較低的人體後,變成很難流動的油脂,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在血管中停留或阻塞,形成﹁血液污染﹂。 牛奶 牛奶可算是對消化最不好的食物。牛奶所含的蛋白質的 80%是一種叫﹁酪蛋白﹂(CASEIN)的成分,進入胃以後馬上變硬,很難消化。現在市場上售賣的牛奶大多又經過﹁脂質均等化﹂(HOMOGENIZE)。在其﹁均等化﹂(即攪拌)的過程中,牛奶因混入空氣更使乳脂肪變成﹁超酸化脂質﹂,對人體極其有害。 牛奶和乳製品都很有可能帶來各種過敏的問題。最新的過敏研究報告也證實母親懷孕時喝牛奶的話,孩子很容易有過敏性的體質。 ﹁喝牛奶可預防骨質疏鬆症﹂更是極大的誤解。人體100CC血液中的鈣的濃度一般為 9∼10 毫克,喝了牛奶後,血中鈣的濃度急劇上升,所以有人以為喝牛奶補鈣,但是真正的情況並不是如此。身體探測到血中鈣的濃度增高後,為了維持正常數值,身體就將﹁剩餘﹂的鈣從腎臟排出。也就是說,有人為了補鈣而喝牛奶,喝了以後反而造成身體鈣質的流失。每天大量消費牛奶的世界四大乳酪國,美國、瑞典、丹麥和芬蘭都有很多骨關節骨折和骨質疏鬆症病例的原因就在於此。 更何況奶類原是為剛出生的小動物而有的食物。在自然界中沒有一種動物長大以後還喝奶。而人類不僅成人之後喝,還喝不同種的動物的奶,製造過程中更將其酸化再喝,怎麼看都違背自然的常理。 新谷弘實醫生鼓勵所有的人都將健康看做是個人的責任,注重日常的飲食作息、常懷感恩歡喜心、不依賴醫生、藥物,即使從現在這一刻開始也一定為時不晚。人體的細胞約有 60 兆個,更新速度雖因部位而異,但大約每 120 天都會全部更新。所以只要有決心開始並堅持正確的飲食、作息、思考方式,四個月後你的身心就會有極大的改善,堅持不懈的話,更將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整體健康和康復。 自覺健康的人在「今晚的烤肉」和「十年後的健康」之中通常會選擇前者,但了解了生病的真相和健康的原理之後,請一定放棄「今晚的烤肉」,選擇「十年後的健康」!! (新谷弘實醫生的網址:http://www.drshinya.com) 壹蘋果網路 http://pda.atnext.com/isilo/TaiwanNext/327/10090616.cfm?src=1 四 十 五 歲 取 得 安 寧 療 護 博 士的趙可士 , 她 成 為 國 內 安 寧 療 護 的 推 手 , 趙 可 式 四 十 歲 出 國 留 學 , 主 修 腫 瘤 護 理 和 臨 終 照 顧 , 她 常 熱 情 傳 遞 一 些 保 健 的 知 識 , 比 如 : 水 果 應 該 在 餐 前 吃 ( 水 果 消 化 快 , 若 與 其 他 食 物 混 和 容 易 發 酵 , 影 響 消 化 ) 、 不 能 再 喝 牛 奶 及 乳 製 品 ( 因 為 乳 牛 多 施 打 荷 爾 蒙 , 藥 劑 會 通 過 牛 奶 進 入 人 體 ) 、 吃 幾 餐 就 要 排 幾 次 ( 若 無 法 做 到 , 代 表 水 、 纖 維 或 運 動 量 不 足 ) … 。

轉載: 我的承諾:愛不愛 都支持你

2007年10月29日
公開
61

轉貼自我的前同事Vicki小姐的新聞台 風與海的對話 寫的非常犀利, 驚嘆~ **************************************************** 我的承諾:愛不愛 都支持你 前幾年身邊的朋友趕流行似地趕著結婚: 交往多年被逼個交待, 相親後迅速結成連理, 先有後婚補手續, … 結婚理由沒什麼好說, 對我而言就是一場場昂貴但不能不吃的餐點, 開心地為新人祝福, 緬懷著我們過去的點滴, 當然也免不了為自己截然一身有一絲感嘆. 這二年高峰改為生孩子, 每場5人以上的聚會幾乎都會有嬰兒、懷孕、月子中心、褓母…的相關話題被提起, 每次我都由衷地感謝這些朋友為減緩台灣社會老齡化儘一份心力. 正當我決心努力改變自己總是單身一人走來走去的慣性時, 郤越來越多人跟我訴苦著結婚中的種種不愉快-- 從大學交往到博士班畢業,婚後不到半年就鬧到二家家長都出面讚成分手; 按著算命師的預言,從眾多追求者中精挑細選,交往半年就結婚,郤在未滿月時就來訴苦,說要預約我家當成逃家據點; 雙方都工作於專業領域,郎才女貎到令人難以相信,婚後從生活習慣到家庭觀念都不合到極致,半年後只好離婚終結; 旁人以為她挑到一個金龜婿,她郤與婆家上演芭樂到極點的婆媳不合鄉土劇,鬧到她跟老公說:離婚的話,兒子的媽還是能活著,不然我很快就會得憂鬱症自殺了. 我當然知道, 許多狀況,總以為自己一定是意外地幸運的那一個, 碰到時才知有多難處理: 溫柔的女友,婚後一定會是個好媳婦, 誰知老媽老嫌她不會煮東西,見到長輩不會叫人,每次打電話都不聊二句就掛掉,家裏整理不夠乾淨就算了還每餐吃外頭. 老婆嫌自己打呼聲大,老愛浪費錢在改車,花太多時間打電動, 每次想儘辦法不跟我回家,說親戚很多總認不得壓力很大(都不見面怎麼認得了) 對褓母百般挑剔,也不願意讓我媽幫忙帶. 體貼的男友,婚後一定是百分百的老公, 誰知婆婆老覺得我沒把老公照顧好(我又不是結婚來照顧她兒子的) 生病,吃外頭,睡不好,家裏不夠乾淨都是我的錯, 每次放假都問何時回婆家,(我幹麻不回家當我媽的寶貝女兒,要去婆家當台傭?) 過年一定得待婆家,想在娘家坐月子也被罵, 寵我兒子寵得我都不能教,每次都說:你老公也是這樣長大的. 老公每次只會敷衍我和他媽, 叫他去跟他媽溝通,還把電話拿給我叫我講, 兒子哭就叫我快去哄他,兒子生病永遠是我請假衝急診. 假日叫他幫忙打掃,只會說他想休息(奇怪,我照樣上班顧小孩就不必休息?) 我能想像被婚姻壓得喘不過氣的感覺, 但你們是否還記得單身一個人,假日除了睡覺沒有目標沒人在乎的孤單, 麻煩回憶一下,然後把那句:給我吞回去. 單身一個人頂多問題比較單純, 但絕對不比較容易: 雖然不必處理婆媳問題,郤得面對社會親人不斷加諸相親、逼婚的壓力, 雖然不必為老婆的敗家負責,但賺錢時沒人可以分享,失業時沒人可以支持, 雖然不必跟另一半協調年度旅遊的時間地點,但絕美風景也沒人分享, 我們一個人吃飯、旅行、生病自己流淚煮熱開水… 這些事對我而言,是不知不覺養成的生存本能, 郤也漸成改變不了的無奈. 你的老婆,老公,兒子,婆婆難搞,但那是你們選擇後的綜合結果, 沒人逼你一定得結婚生子, 你也不必一副當年全都是不得已. 不然當時信誓旦旦地勸我要快戀愛結婚的人,是蒸發到太空了嗎? 我當然能體會你們哭訴時的傷心, 也一定儘力不分青紅皂白地挺你們到底, 這是當朋友的我,該儘的義務與責任, 但也請你們理智一點地不要否定以前的選擇. 當年你愛得要死的男/女人, 現在把他罵得豬狗不如, 你罵的到底是當年的自己沒長眼, 還是現在自己也變得猙獰? 明明在我們眼中,他一直都是這麼幼稚又無理取鬧, 若不是你愛他,我們也犯不著跟這種人交際. 你郤希望我們同仇敵愾地一起痛罵他, 過陣子你們重修舊好,我們全都白當壞人? 他/她 你們曾許下諾言相守一生 不論貧病富貴, 請尊重當年的自己 也珍惜我們當日繳交禮金時的真誠祝福. 你們結婚時,都至少成年多年,受過高等教育, 沒人可以逼你們結婚, 沒人矇騙你們上禮堂, 沒人假懷孕逼你認孩子, 沒人連合算命師或催眠師誆你認不清事實, …… 若你在婚前沒協調好一些義務、責任、觀念, 請認真地考慮努力協調與放棄之間的取捨. 若是習慣與便利的磨合, 請給彼此時間適應. 不必逼我回答: 他/她 這樣是不是很過份、 我是不是該離婚、 他/她的誰這樣是不是很不該、 怎麼會結婚後什麼都不一樣了… 這類我們從不知(也不該)回答是或不是的問題. 身為旁人的我們, 當然真的希望你們能幸福美滿, 不論我們多不喜歡你們的另一半, 不論我們的感情狀況有多少問題, 不論我們多懷念以前單身一起鬼混的日子. 有多少委屈心酸, 我都願意聽你哭訴, 但是 愛不愛 都是你的選擇, 我願意支持你的選擇 就像當時我無議異地支持你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