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HELEN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貼】尊重孩子失敗的權利

2007年05月16日
公開
11

生活中,父母常忍不住爲;孩子的錯誤和失敗擔心、著急,害怕孩子下次再犯,總是警告孩子:“你到底要這樣失敗多少次?”可父母是否想過,在給孩子“不許失敗”的壓力時,他的心理負擔會更重,情緒也會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不但不能夠從失敗的狀態中走出來,甚至可能更糟。孩子失敗了,但是他獲得了“痛苦的體驗”,將來就知道如何去避免,同時也有了挑戰困難的契機。孩子從失敗走向成功的過程,就是一個鍛煉自身,慢慢成熟的過程,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來。   我認識一對旅居加拿大的夫婦,前不久他們全家歸國小住,聊到教育孩子的話題時,他們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自從他們的兒子進了足球隊,夫婦倆便隨著他轉戰各地打比賽。這之中有捧回冠軍獎盃的輝煌,也有敗走麥城的沮喪,其中滋味,不親身經歷是無法體會的。兒子所在的足球隊有個傳統,就是比賽結束的時候,父母們站成一排,伸手跟跑過來的小隊員擊掌慶賀。在一次很重要的足球聯賽中,他們隊出人意料地輸給一個水平不高的對手,父母們都很難過。可一旦面對孩子們,剛才還在爲;輸掉比賽捶胸頓足的父母立刻笑容滿面地跟垂頭喪氣的小隊員擊掌慶賀:幹得好!   一場本該贏的比賽打成這個樣子還說幹得好?當朋友夫婦倆痛心疾首地向同隊一位父母表達惋惜之情時,那位加拿大父母聳聳肩說:“沒關係,他們還是孩子,從這場比賽可以學到更多東西。我很在乎孩子的成功,但我也尊重孩子失敗的權利。”   接受孩子的失敗,就給了他成功的機會。他們的兒子擔任責任重大的中後衛期間,有一次失誤導致全隊敗北。夫婦倆當時想:完了,教練再也不會用他了。誰知教練只是對那個球的處理作了技術上的提醒。一個月後的另一場比賽,兒子依然作爲;主力陣容出場,並且至今仍是這個位置的出色選手。   這位丈夫說:“很早我就注意到加拿大人對孩子不完美的寬容,比如,從來沒聽說父母因爲;孩子沒考到好成績而打他。有一次聽到鄰居上小學的兒子對他爸爸說,成績單拿回來了。正在修車的父親問,學得怎麽;樣?兒子說:‘c、c、c、b、b……’父親高興地說:‘很好!’我在旁邊聽了差點沒暈過去,那幾天我正爲;兒子有一門課得了b,破壞了全a記錄生他氣呢。我很佩服加拿大人能這麽;平和地接受孩子的平凡,心想一定是外國人對孩子不如中國人重視。後來我發現並不完全是這樣,兒子足球隊的教練要求每位隊員的飲食要營養豐富,不許吃油膩的食物。有個隊員的父母認定一家連鎖速食店的三明治特別符合要求,總是去那家買三明治。偏偏有一次比賽場所附近的好幾條街都沒有那家速食店,這位父親居然開車尋遍了近半個城的大街小巷,才拎著個那家速食店的三明治趕回來。他們對孩子同樣重視,不同的是他們能夠接受孩子的失敗……”   尊重成長中孩子失敗的權利是西方文化中極具人情味的一部分,我們很多父母一直沒有意識到這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往往不厭其煩地囑咐孩子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對孩子無益。孩子沒有生活的閱曆與經驗,還處在人生中最初摸索的階段,允許孩子失敗,就等於給了他鍛煉意志力、增加閱曆的機會。   父母不允許孩子失敗,是因爲;只看到了失敗帶來痛苦的一面,卻忽略了失敗的價值和意義。當我們因爲;孩子沒有達到要求動輒辱駡;時,別忘了孩子還在成長,他有權失敗。回首人生,誰不是在磕磕絆絆中走過來的?尊重孩子失敗的權利,就是對孩子終將成功的信任,而這種信任,將是孩子戰勝失敗的勇氣和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