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小多多的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FW:我家寶寶好小氣?

2010年01月22日
公開
19

奇蜜父母學習中心 -- 專題企劃文章 我家寶寶好小氣? (學前教育雜誌編輯部) 3歲的萱萱是大家眼中的小氣鬼,只要是她的東西,從吃的、用的,到玩具,別人一律不准碰,就算有別的小朋友來家裡做客,她也不破例,弄得媽媽好尷尬:「怎麼會生個這麼小氣的孩子?」 「分享」在成人的眼中是個美好的品德,但是在兩三歲孩子的觀念裡,卻是有違「常理」,要尚處於「自我中心」的孩子,出自於內心、主動的與人分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您也有類似這樣的孩子,也別太在意,這是發展中正常的過程,孩子們可以透過父母的教導,學習到「分享」這個利他的社會行為。 自我為主,分享太難 2∼3歲的幼兒就會開始學習「分享」行為,但仍無法完全遵守,基本上他們仍是以「自我」為中心,也就是說:他們無法想像別人是怎麼想的。如果別的孩子也想吃或玩,成人通常動之以情,要孩子分享玩具或糖果。但通常勸說無效,因為孩子還無法產生所謂「觀點取代」,還不能站在別人的觀點看事情,自然無法讓孩子自動拿出他手中的東西。 也有研究指出,家庭型態會影響孩子的「分享」行為。在獨生子女與擁有手足的家庭的研究中發現:家中孩子人數的不同,會造成父母在教導孩子分享時有所差別。 「分享」不見得是天性,但透過後天的學習,孩子仍能學到分享;研究調查也推論:獨生子女從小習慣獨自擁有全部的東西,比較不容易學到「分享」。反之,有其他兄弟姊妹的孩子,玩具就是哥哥或姊姊給的,因此父母教導孩子「分享」,是重要的職責之一。 有所分享,有所不讓 讓幼兒「分享」的確比較困難,而孩子堅持不肯相讓,會讓場面很難收拾。幸好,孩子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比較「慷慨大方」,例如:4歲的哥哥會把已經坐不下的高腳椅讓給2歲的妹妹,而5歲的女兒也會在媽媽的鼓勵下,把小時候的衣物送給阿姨剛出生的小妹妹。 您會發現孩子會因為對物品情感不同而在分享事物上有所差異,例如:哥哥肯把樂高借給弟弟玩,可是他心愛的恐龍模型,別人只能用眼晴看。安安願意請別人吃棉花糖,但是自己睡覺時抱的絨布玩具可就不准碰。 5 Tips 讓孩子懂得分享 Tips 1:提供生活中「分享」的模範 在《少年小樹之歌》(小知堂出版)這本書中,作者的奶奶告訴他:「當你發現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給任何你遇見的人。」也許父母要教導孩子「分享」,就從自身做起吧!和孩子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你的快樂、你的感動,甚至你的辛勞! Tips 2:鼓勵「分享」,但不要勉強 雖然「分享」是件美好的事,但如果是被迫而非心甘情願,那麼孩子也無法享受與人「分享」後的那份快樂,也失去「分享」的意義。父母希望孩子「分享」,但也應尊重孩子的自主權,東西畢竟是他的,他有權給或不給。 Tips 3:讓孩子自行發展出遊戲規則 「孔融讓梨」是眾所週知的故事,但父母如果以倫常輩份要求「大要讓小的,小的要禮讓大的」,恐怕就會有「清官難斷家務事」之虞。成人介入孩子之間因

FW:易感、易怒--敏感的孩子

2010年01月15日
公開
35

易感、易怒--敏感的孩子 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 「哇!我的積木被弄壞了啦!哇~~~」 「不哭,再拼一拼就好了呀!弟弟,快跟姊姊說對不起!」「姊姊不要哭了!弟弟都說對不起了!不~許~哭~!聽到沒!」 「哇~~~哇~~~」姊姊還是哭不停,怎麼會這樣?   有些孩子,特別容易感動、特別容易緊張、特別容易被激怒。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情緒,通常都會很明顯、甚至是唯恐無人不知:哭會哭的很大聲、很久,也會笑的很大聲、很瘋狂,連肢體動作的表現,都顯的特別誇張。對這樣一個情緒敏感的孩子來說,希望他忍耐、隱藏想哭、想笑的情緒,反而會造成更多壓力;我們必須找出其他的方式,幫他、並教他紓解情緒,才是正面又健康的! 易感的孩子   有些孩子,看到流浪漢,或是身體殘缺的人,或是在電視上看到災難畫面,都會產生不安的恐懼感。因為,他除了對這些受傷的人同情,也會擔心自己或身旁的人會遭遇同樣的事情。我們可以以積極、肯定的態度跟他保證,這樣的情況並不會發生在他身上,家裡的每一個人也都會盡力的保護他、照顧他;而其他人也會好好照顧自己。並且,也跟孩子說明這些受傷的人,都有相關單位的人在照顧;我們也可以用我們的方式幫忙,例如是捐獻玩具或金錢。通常讓孩子覺得自己可以做些什麼事情,可以幫助他們更積極的看待事情。甚至,如果家裡有虔誠的宗教信仰,不妨也可以用信仰的精神寄託,作為抒發情緒的方法。 易怒的孩子   有些孩子,只要輕輕的碰一下、或是小小的不舒服,就會驚天動地的大哭大叫。而通常,我們在面對孩子比較負面的情緒時,都會習慣要求孩子趕快停止;但其實,不管多小的孩子,都跟我們一樣,會有生氣,都會有難過的情緒;而我們也應該知道,當這些情緒被壓抑住時,會有多麼難過!所以,當孩子表現憤怒難過,在不過度傷害他人的情況下,適度的發洩是允許的。而且,也唯有將情緒宣洩出來,也才有可能真正解決事情。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更積極的教孩子如何緩和生氣的心情。待孩子稍微冷靜下來後,引領他說出心裡的感覺;並且告訴孩子,下次感覺氣憤時,可以先將眼睛閉上、或將耳朵捂起來、或也可以將雙手環抱胸前;然後默數。為的是能阻絕外來的刺激,以避免在憤怒的情緒下,有傷害自己或別人的動作出現;學會讓自己沉靜下來,才能夠好好說、好好想。   每個孩子的性情都大不相同,可是都會有需也宣洩的管道。不哭不鬧的孩子,並不表示真的無所謂。而大哭大鬧的孩子,也不表示是故意搗蛋。我們應該要同理並且接受孩子的情緒,才能夠看見並且舒緩他們心中的恐懼與憤怒。孩子都是敏感的,只是表現的方式不一樣罷了。所以,我們是應該用心、細心的解讀孩子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以更健康、更開朗的身心發展下去。

小孩為何常問為什麼?

2010年01月08日
公開
6

小孩為何常問為什麼? 【大紀元12月23日訊】(大紀元吳宇凡編譯報導)小孩自呱呱墜地後,認識這個新的世界最快的方法就是問「為什麼?」這已成了小孩每天說最多的話。常有父母親不堪其擾而回應小孩:「不為什麼!」科學家表示,小孩常常會問「為什麼?」並不是為了要惹惱父母親,他們只是想要獲得正確答案。 密西根大學研究員伯藍地.佛萊茲(Brandy Frazier)表示,「自小孩開始問為什麼起,為了能獲得正確答案,他們也會問自己相同的問題。小孩學習新的事物要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積極。」 幼兒求知慾強 能分辨因果關係 1900年對小孩行為發展的研究,已經瞭解到小孩只知道兩個事件發生時間先後的關係,直到七、八歲才能分辨事件的因果關係。而最新的研究卻指出,早在三歲的時候,小孩就已能分辨事件的因果關係了。 佛萊茲為了要瞭解小孩對於不同問題的反應,和他的同事檢視了六個二到四歲小孩每天和父母、兄弟姐妹或是訪客之間的對話內容後,總共約發現了3100個與因果關係相關的內容。 研究員分析了這些問題的內容,如「媽媽,為什麼我的肚子這麼大?」「為什麼不把燈一直開著呢?」和「蛇沒有耳朵,是如何聽到聲音的呢?」佛萊茲說,「小孩似乎對於他們有興趣的事物,有一定程度的求知慾。」 未獲得滿意答覆 持續提問機率高 研究的另一部份則是以實驗室為基礎,包含了四十二位年齡三歲到五歲左右的學前兒童。研究人員使用玩具、故事書和影片來激發小孩的興趣,由此來觀察小孩的說話內容。此研究項目設計了可引發小孩提問的情況。例如,在小孩面前描述一本故事書的內容,原本應該將牛奶加入榖片,但故事卻描述小孩把柳橙汁倒入榖片中。 研究人員對小孩測試的項目分別提出了正確的解釋和答非所問的回應:例如,當小孩問及柳丁汁故事的情節,「他為什麼那樣做?」時,大人會提出「他以為那是牛奶。」或是答非所問的回答:「我喜歡將牛奶加穀物中。」兩種答覆。 結果發現,小孩對於正確解釋和答非所問有著截然不同的反應方式。將近三成的機率,小孩獲得一個正確解釋的答案後,會點頭表示同意,或是說「喔!」。對於答非所問的解釋,超過了二成的機率,小孩會重複再問原來的問題。而只有百分之一的小孩,獲得正確答案後還會再問相同的問題。 小孩的問題千奇百怪,但是他們無非是想要從這些問題中獲得合理的答案,父母親可在回應他們的問題後,繼續引導小孩思考其他的問題,除了能增進親子間的互動,也更能激發小孩的創造和思考能力。 孩子自小便對這個世界充滿疑惑與好奇,渴望探索這個世界,在面對孩子千奇百怪的提問時,即便無法有問必答,也可以盡量利用正面的方式來引導孩子。(JOHN MACDOUGALL/AFP/Getty Images)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9/12/23/n2763812.htm

FW:小小孩學大小孩,言行不當怎麼辦?

2010年01月01日
公開
9

小小孩學大小孩,言行不當怎麼辦? 作者:陳佩雯  出處:親子天下 年幼的孩子模仿成人或大小孩不當的言行,父母可以怎麼引導和改善 Q:幼兒會模仿大小孩不當的行為或語言,該如何引導與改善? A:年幼的孩子是透過模仿而學習、成長,模仿的行為從嬰兒時期就會出現。除了年紀較大的孩童,成人也是幼兒模仿學習的對象,家長不必過於擔憂,當孩子出現模仿現象,代表即將展開同儕的社交行為。 不論兒童或成人,正、負向的行為及言語會同時存在,而觀摩學習是孩子成長的必要歷程,因此不論孩子模仿的是正面或負面的言語、行為,家長都不宜強制禁止。想讓孩子了解什麼是正向的模仿,父母要先了解孩子的模仿動機,才能引導他認知什麼該學、什麼不該學,奠定孩子未來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般三至六歲孩子會模仿大小孩有幾個原因:一是英雄崇拜的心態,視大孩子為學習的典範,想成為和大哥哥、大姊姊一樣的人。二是仰慕的心態,因為喜歡對方,想取悅他成為自己的玩伴。三是尋求保護的心態,大哥哥、大姊姊的能力比我好、長得比我高,所以能保護我不受欺負。四是單純的進行模仿遊戲,認為模仿很好玩,可從中獲得愉悅感。 幼童有模仿的動機及需求,家長的禁止只會引起孩子的反抗癖;且一直告訴孩子「不可以」,孩子的思考也容易僵固。最好的方法是引導孩子認知:這些不當的行為及語言會為他帶來什麼影響。例如姊姊說髒話,在學校可能會被老師糾正,也可能傷害朋友、失去友誼,學習這些不好聽的話對他並沒有好處。長久下來,孩子自己就能明白什麼該學,也會逐漸產生利他行為。 如果是手足之間的模仿,家長也要同時關照較大孩子的心情。為什麼他在家裡會出現負面的行為,有可能是把學校的不愉快情緒帶回家,也可能是覺得父母對他的關愛都轉移到弟弟、妹妹身上。了解大孩子在外的夥伴關係及心情變化,才能在家庭中幫孩子營造正向的觀摩學習環境。(友緣基金會執行長廖清碧)

FW:孩子打架,好壞媽媽兩版本

2009年12月17日
公開
9

孩子打架,好壞媽媽兩版本 2005 / 9 / 23 文/Mark(心理學博士)   孩子之間打打鬧鬧,這本是正常現象,一般情況下大人最好不必干預。讓孩子在相互磨合中,促進瞭解,互相配合,而成為好玩伴。當然有時他們之間的衝突太大,自己無法解決時,老師或父母就應出面交涉,使孩子的火氣降下來,或暫時分開,或遊戲重新開始。不要打罵自己的孩子,更不可打罵別人的孩子,因這既影響孩子又傷害大人自己。 兩個孩子一個叫王平,另一個叫張輝,都是三歲,剛來上小班。幼兒園的林老師說,兩個孩子的個性都比較強、好動、不太聽話。王平個兒矮小點,頑皮些;張輝則高大點,老實些。平時他們在一起玩愛打打鬧鬧,有事老師馬上擺平,然後兩人玩得挺開心。 幼兒園放學後,許多小朋友還不願馬上回家,想在遊樂場多玩一會兒,父母 們也只好在旁邊等著。突然滑梯上,王平和張輝吵起來了,「我先到!」「我先到!」而且兩人還推推攮攮起來,誰也不讓誰先滑。別看王平個兒小,真把張輝推在一邊,自己一溜就先滑下來了。張輝那肯服輸,緊隨其後滑下來,一下把他撞落到地上。王平被撞疼後,哇哇哭叫著,爬起來,扭轉身就打張輝。張輝自然就和王平對打起來。 ★壞媽媽版本: 王平的媽媽看到兒子被人欺負,心裡氣不打一處來,衝上前去把張輝拉開,「你這孩子,太不像話,把人家撞傷了,還要打人,真沒教養!」張輝被嚇一跳,「是王平先推我。」 「看不出,這麼小,你真厲害,打了人還搶嘴。」張輝的媽媽看到一個大人數落她的孩子,好不心疼,「嘿,你這個人,怎麼跟孩子一般見識。」「你沒長眼吶,我的孩子被撞成這樣,還要打人。」「你他媽的是什麼好東西,玩不來就別來玩。」「…… 」 雙方的父母 越吵越烈,誰也不饒誰,一個伸手,一個跺腳,兩個孩子嚇得站在一邊發呆。此時幾位老師迅速趕到現場平息了事態。兩位媽媽還在慪氣,可兩個小傢伙又一起爬上了滑梯。 ★好媽媽版本: 雙方父母 應從理解孩子的情感出發,來處理兩個孩子之間的糾紛。作為王平的媽媽,看到兒子被撞疼了,兒子的心裡自然不好受,他會氣憤,他想報復,且立即動手,這是孩子的自衛心理,一定要明白兒子的這種感受。母親要支援孩子的這種想法,但要制止孩子攻擊別人。應把自己的孩子拉到一邊,安慰他說「兒子,那孩子把你撞痛了,你現在很生氣,對嗎?媽媽知道你的感受,那孩子撞了你,當然不對,但你打了別人,人家也會痛的。」如果孩子得到安慰,心裡平衡了,他就不會計較要如何去報復別人,且會原諒別人的過失。而張輝的母親知道兒子撞了別人後,首先是讓他知道自己撞人是不對的,儘管別人先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但不能傷害人,若是無意的,也要帶孩子向對方道歉。「媽媽知道是別人先推你不對,可是你接著追人,把人家撞了,那就是你的不是了。快去給人家賠禮道歉,和好了,你們還是好朋友。」這樣孩子心服口服,他會高高興興地向人道歉。 ★好媽媽教程: 正確理解孩子的情緒對處理孩子之間的問題非常重要,父母 既不能過分呵護,也不能過分管制。過分呵護容易讓孩子滋生嬌氣,依靠大人的勢力,欺負或攻擊別的孩子;一旦攻擊性人格形成,不但不易與他人相處,而且常常會滋事惹禍,將給個人和家庭帶來很多麻煩。為什麼也不能過分管制呢?因孩子受到委屈後,他要發洩受氣的情緒,這是人正常的要求,大人可以控制自己,但天真無邪的孩子則不會,他要反擊別人。若父母 強行壓制他,會造成對他心理的傷害,尤其是對他人格的損傷。他不被尊重會變得缺乏自信,他不能實行自我護衛權利,就變得懦弱膽怯。這對他今後健康成長造成的傷害不言而喻。 現在的父母過分呵護自己的小王子小公主,生怕孩子吃了虧,為一點點小事而不惜臉面與他人大打出手。實際上父母 為了子女反目為仇,而孩子們又像好朋友一樣在一起玩耍。可見,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而父母 的心理實在有點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