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duen

日期

#Tag

其實,我也很想專心一點

2009年04月05日
公開
3

其實,我也很想專心一點 【源於張老師月刊電子報 97.12.16】 楊文麗陪親子找回專注力 重點應該是協助孩子用適性且自主的方式去學習,讓孩子樂在學習,而不是要學多多,畢竟當孩子對學習缺乏熱情時,也就不用去談什麼專注力了。 三點五十分。台北市一所公立國中門口。陽光燦爛。 「哇啊∼」電動柵門裡突然爆出一陣喧嘩,忍不住好奇往校內張望,原來不遠處的操場上正進行運動競賽。幾隊高壯的人馬擋住了場內賽事,卻見場外擁擠圍觀的學生們,揮拳扭腰地奮力叫喊加油,也有的相互推擠、放聲嘻笑……;喧囂的聲浪,被陣陣秋風襲捲騰空,在光塵中燦燦作響。 說是鬧聲轟轟,定眼瞧,仍然可以看到人群裡有幾名學生,渾然無覺於眼前的廝殺吶喊,像離了魂似地探頭探腦,四處窺望;一股無聲的騷動,正張牙舞爪地在他們的短衣短褲裡鼓譟著,急欲竄出。 「怎麼連上體育課也會這麼不專心呀?」才想著,楊文麗老師霍地在眼前出現。 學太多會分心,休息夠了就收心 「下午剛輔導一個孩子,你看喔,那麼大塊頭的國中生,畏畏縮縮站在我面前,說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什麼。哎,不過是書讀得不好,怎麼就一點自信都沒有了。」楊文麗忍不住跟我們說起她對當前孩子的憂慮。 目前是台北市多所國中小學特聘心理輔導老師的楊文麗,這些年,最為人知的,則在於孩子專注力上的輔導與訓練。 「現在的孩子真的普遍都有注意力缺乏的問題嗎?」想著多年來,許多報章媒體總不斷地來回報導、學者專家們也討論得沸沸揚揚的議題,忍不住想問個究竟。 「應該這麼說,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一直都存在著,只不過,這幾年國內也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了。」楊文麗頓了一下,簡單地快語回答,「不過,在我看來,台灣小孩注意力不足的問題,很多都是因為『學太多』!」 赫,多令人驚愕的說法。「我說真的,你看,台灣的小孩,幾乎都是早上七點左右就出門,卻要到晚上七、八點才回到家。是不是?」不等我們點頭回應,楊文麗兀自分析著,「為什麼要這麼晚才能回家?因為放學後,還要去上才藝班,補這個補那個的;別以為回到家就沒事了,書包裡還有一大堆功課要趕。時間全花在學習上,哪還有空檔休息?」「大腦就像一部機器,運作一段時間後,就需要好好地休息、保養,可是像台灣的小孩一直在學東學西,不停地使用大腦,卻沒有足夠的時間休息,注意力怎麼可能集中!……還有,如果是被動地配合大人的安排,而沒有主動學習的意願與熱情,也是產生不了好的學習效果。」 說著說著,她忍不住對照起自己曾經待過好幾年的德國。在那裡,早上明明才看到一群群學生蹦蹦跳跳地走向上學的路,彷彿沒過幾個小時,滿街卻又見到四處奔跑、嘻鬧、玩耍的孩子。「他們上課的時間只有台灣的一半,幾乎中午過後沒多久就下學了,少了功課的負擔,孩子們就會在公園、住家附近,盡情地玩耍。像他們,充分的休息,也紓解了課業的壓力,自然就能走更遠的路。」 做什麼?怎麼做?停下來,想一想! 這幾年,楊文麗持續在張老師基金會開辦一季一期的「兒童專注力與潛能開發訓練」課程。嫻熟行為治療的她,自然將所長運用在課堂上,尤其是建立孩子們有效的行為、方法和技巧。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多是因為不會運用思考和控制行為。所以,我們會先教家長要不時地從旁提醒:你現在要做什麼?你覺得應該怎麼做?哪件事應該先做?」慢慢地,當這些技巧被內化後,自然成為孩子的行為模式。她提到,「有個媽媽,家住在基隆,每次要出門,她就會手忙腳亂,忙著準備自己要帶的東西,還要幫小孩找他的東西。上到第四堂課時,她興奮地跑來跟我說,她兒子現在出門前,會自己喃喃唸著:你現在要做什麼?要帶什麼?要先拿什麼?然後就看到他跑來跑去,一邊唸一邊把要帶的東西準備好。她說:『厚,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輕鬆過!』」 此外,楊文麗也運用信號卡來約束孩子的行為,降低分心的頻率。「當注意力開始渙散的時候,孩子的行為就可能『出岔』;所以,信號卡的作用就是警告他們『停下來,想一想』。」說著,她帶我們去想像操作情境:一群小朋友正在整理書包,老師突然舉起信號牌,大家便都停止整理的動作,回過頭仔細翻翻書包,看看剛剛到底放了什麼東西進去,順便想一下,還有什麼沒有放的。 「不要小看這個動作,當信號卡內化成孩子的行為模式,這對孩子以後檢查考卷、專心閱讀,甚至做實驗、安排計畫,都有很大的影響和幫助。」透過這些行為治療,楊文麗帶領著家長一步步訓練孩子從解決問題的思考,到自我控制、自我引導,甚至是自己設定計畫目標,「你會發現,當學習的阻礙變少了,孩子的注意力自然也跟上來,這時候連自信心也都會跟著增加喔。」說到這裡,楊文麗的臉上浮現一抹得意的神采。 哇!這麼多。寫不完,乾脆就拖拖拖 為期三個月的課程後,參與訓練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明顯的進步,而楊文麗卻也從中發現,除了行為不當,其實孩子還有心理壓力的一塊。 「有一次,我和小專家們討論為什麼功課寫那麼久還寫不完呢?」楊文麗沉吟了一下,說起一次課堂上的發現。 她總是喊上課的孩子們是「專家」,她認為不該把孩子當成問題本身,而是要去誘發他們成為自己的專家,去發掘問題、思考解決。 這時,有人就說,「題目那麼多,一直寫一直寫也寫不完呀。」「這樣啊,那我們該怎麼幫忙呢?」正當小專家們絞盡腦汁,拚命思索時,「我知道!」有個孩子叫了起來,「把紙折起來呀!」他示範著把一張紙折了再折,最後只露出一道題目來。 「原來,功課寫那麼久,不一定是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也可能是焦慮眼前這麼多功課,『寫不完啦』,乾脆就拖拖拖。所以,把紙折起來或是把題目遮住,當孩子的目光一次只要面對一道問題時,焦慮便會降低,也就可以心平氣和地寫下去,然後,不知不覺就寫完了。」「好笑的是,常常是這些『專家』在教我們怎麼做。」談到這些課堂上的「驚喜」,楊文麗有所感地笑了起來。 複雜的因素,從大人先改變做起 十年前,剛從德國回來的楊文麗,立刻被教育部延攬到家庭教育中心工作,因為職務關係,有一段時間她碰觸到許多不同的家庭問題;也因此,帶這個課,她看到的,不只是孩子的問題,還有許多屬於家長、家庭的問題。 「很多父母會焦慮、無助地跟我說:『老師,怎麼辦,我的孩子有問題!』可是,我也經常看到,很多孩子的問題往往都是大人們造成的……」就像父母會煩惱孩子無法專心寫功課,「可是,你知道嗎,有多少家長明明自己一直在看電視,卻要求孩子必須乖乖待在房間裡寫功課。」「還有,家裡弄得亂七八糟的,桌上也是一大堆東西,教孩子怎麼可能專心得起來……」楊文麗細細闡述許多造成孩子注意力不足的導因,其中包括了讀書情境的營造、父母的態度和陪伴,甚至還涉及教材的生動度,老師上課夠不夠活潑、精采,以及屬於社會層面的家庭支持系統缺乏等。 「一些弱勢家庭,父母每天都必須工作到三更半夜,孩子連晚餐都沒著落了,更不用說有誰來關心他有沒有專心寫功課;當缺乏家庭支持系統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問題根本就不用談。」楊文麗忍不住嘆起氣來,從她的語氣中,可以感受到那混雜著厚重、複雜的無奈心情,之於大人們的,也之於台灣社會的。 站在專業的角度,楊文麗忍不住強調,「每個人都有他善長的學習方式,例如有的孩子能過目不忘,有的聽力極佳,而有的則是透過操作過程來學習……。教育的重點應該是協助孩子用適性且自主的方式去學習,讓孩子樂在學習,而不是要學多多,畢竟當孩子對學習缺乏熱情時,也就不用去談什麼專注力了。」 《楊文麗小檔案》 德國曼哈姆大學心理學碩士。專長於兒童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親職議題、家庭議題、心理諮詢、壓力調適等。

考試沒教的事》第一課:同理心

2009年03月31日
公開
5

97 年8.9月聯合報連載 土石流毀家園「教他們搬家啊」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教孩子關懷自己以外的生命,培養同理心,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這一代的年輕學子面對的世界是他們父母不曾面對的新面貌:少子化之下,孤獨長大,獨立面對全球化的競爭、工作品種不斷變換、物質欲望高漲;知識以光速傳送與增長、夢想空間無限延伸。 但他們準備好了嗎? 現代家庭提供孩子優渥的物質環境,學校教他們應付升學競爭,但還有更多重要的事,是課本沒教、安親班不上,更是考試考不出來的。 本報採訪專家學者,為讀者整理出下一世代該具備卻沒有學好的七門功課: ◎同理心 ◎生活能力 ◎表達與應對 ◎挫折容忍力 ◎感情功課 ◎永續學習能力 ◎當錢的主人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反正你快死」 黃春明心痛「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 家說給 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你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是該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嘉義一位 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沒鞋的小妹 「再買就好啦」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 在你我身邊 「所以我們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 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有一頓沒一頓 富小孩不解 資優生「祖辰」在周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體會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 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教導孩子的心理戰

2009年03月23日
公開
10

孩子為什麼都管不了?行為問題一而再,再而三?怎樣才能讓孩子安定下來? 怎樣我才能有平靜的心情? 許多的家長因為孩子的行為問題,感到心力交悴,沮喪到極點,孩子到底要怎麼教? 管教方式,觀念傳達,故然重要,但是心理戰打的不好,孩子的行為只會每況愈下,那如何與ADHD的孩子打心理戰呢? 這裡有幾個小建議: 1、忘性要佳,不要算舊帳,眼光要新。 ADHD的孩子,常常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而且有些錯誤,常犯了又犯,所以大人難免怒火攻心。這是因為大人,覺得孩子犯了N百次了,到底什麼時候,這個行為才會消失,但有可能孩子的頻率有在下降,但因為大人早就長久的不耐煩了,希望所有的錯誤,立刻不在出現,一但出現就怒上加怒。難怪家長會心力交悴。 防止心力交悴的方式:只處理孩子,當下的問題。不要在往回算,指責也有技巧。 如:一個孩子很喜歡吐口水,照成班上很大的困擾。三天二頭就被告狀,家長在接獲通知時,要處罰可以怎麼說呢? 因為你吐口水,所以你回來按約定你要罰坐30分鐘,現在就去。 當成單次危規處理,可以避免許多情緒,如果說法變成 你「又」吐口水了… 「又」,就會帶出非常多的情緒,而且會因為一次又一次的累積,導致情緒崩解的狀況。一但這個字出來,一方面,家長會因情緒使然,很難對焦處理事情,而會將焦點模糊,對ADHD的孩子而言,這是一個不好的管教方式,孩子會被弄得很亂,聰明的孩子,可能也會有機會脫逃行責。 另外,「又」會加重孩子的負向情緒,而讓孩子形成標籤化作用,甚至讓孩子選擇自我放逐,這樣容易行為就每況愈下。 智慧小語:舊事以過,凡事都變成新的了。 2、幽默為宜,但不是譏諷 孩子走在馬路上,號稱自己是車子,怎麼辦? 大吼大叫,很快自己能量又被耗損了 換成「車子喔!車子要載人,那你背我前進」不一定就能把孩子抓回來。 而不是很快的就跟孩子針鋒相對了起來。 不要譏諷,譏諷會讓孩子抓狂 有次有個家長,因為孩子作業寫了一天,沒寫完,東漏西漏,感到挫折 孩子也很挫折,孩子就抱怨,你都不知道我很有壓力耶 家長說,誰沒有壓力啊!垃圾桶才沒有壓力吧! 這句話一出,家長戰爭,就此引爆 結果,作業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弄得親子關係,更加的僵持,快成冰了。 很多親子衝突的緊張,都是從言語的不小心來的,所以說話,心態上,絕對不要用耶愉的,不然就會使關係,惡化下去。 智慧小語:舌頭雖是百體中最小的,卻能點燃地獄之火。 3、和顏悅色 不管發生什麼事,你永遠要比孩子悠哉,是讓他覺得對他有損失,對你沒影響 如果你氣的半死,保證孩子會測你到最後,最後一定是二敗俱傷,而且家長還會怕小孩,變得很歇斯底理。 換個方式吧! 如果孩子在捷運上,亂跑、亂叫,坐在椅上,到處碰人。 最好的方式, 1、出門時,警告他:如果影響別人,就回家(下車罰坐)。影響別人的定義:亂跑、亂叫、弄人… 2、上捷運,提醒他「影響別人,就回家(下車罰坐)」 3、開始不安分,抓住他的手,看著他的眼,確認他有在看你,「影響別人,就下車,坐好(站好)」 4、孩子不懂得什麼叫坐好,就幫他調整姿勢,具體指導「身體面對前面,腳放下,手擺在腿上」 5、預防觀:找事個孩子做,跟他聊天、給他玩手機、跟他說故事… 6、孩子違規,若是不易控制的,一、二次就下車,下車孩子會認份下來,安靜一下,就可上車。若是故意的,就立刻下車,堅定處理,一定要讓孩子有付上代價的感覺,坐椅子休息個五分鐘,但通常故意的孩子,在面臨處罰的遵守度也會比較低,家長一定要平靜又堅定的處理,甚至抓住孩子,表現你的決心 4、永遠假設孩子沒有惡意 孩子出事時,回來可以先假設孩子沒惡意,用探詢的方式來處理。 指責的家長,會教出計較的孩子。給孩子先申訴的機會,聽聽孩子怎麼說,雖然孩子在校闖禍,家長和對方家長道歉,很沮喪,但還是要壓下自己的情緒。 問問孩子,發生什麼事?如孩子在校把別人的便當,要從樓上往下丟。 乍看這是不良行為,但是…一問之下,起因是: 孩子正在吃飯,對方先把假蟑螂,放到孩子的飯盒中,這樣孩子的生氣就可以知道為何呢? 若是換成大人,大人遇到孩子惡作劇,還能和顏悅色嗎?不找就把孩子抓起來打了! 所以,孩子生氣不是沒有原因的,更何況ADHD的孩子EQ本來就待加強,因為這樣處罰孩子,其實是要三思的,如果你是老師,那先懲罰對方,並小罰ADHD的孩子,我覺得是可以有警惕作用,甚至跟本就不該罰,讓孩子做個椅子,冷靜一下,甚至是安撫孩子就算了。 如果你是接到通知的家長,如果老師罰過了,就不要罰了。老師沒罰過,那也不要罰,反而要同理孩子的憤怒,在開導他處理方式。 總之,洞析孩子犯錯的理由,並用愛及包容以對是很重要的,否則就會失去孩子的信任。 5、一罪不二罰 如果一個過錯,學校老師罰過了,那家長不該在給予處罰,除非問題是很嚴重的事(如將人綁進廁所,關對方在廁所中),又是累犯的狀況,也許可以給予重罰,讓孩子警惕。 不然,原則上,老師罰過的,家長回來甚至可能連說都不要說了,就只要提一下就好,讓孩子知道你知道這件事,他也被老師罰了,所以不再處罰,不然這些孩子往往會面臨在校、在家都一再處罰的困境,問題行為也容易,不斷惡化。 6、少說不良行為,給予孩子正向觀感 孩子的行為問題雖多,但是相信孩子一天二十四小時,沒有闖禍的時間,絕對比有闖禍的時間多,就算每日吐人口水,吐口水是瞬間的事,但是沒吐口水的時間一定是比較多的。 雖然不蹤容孩子的錯誤,錯了按規定處理,但是除了犯錯-處罰外,最好還是要讚美,多於處罰,不要只用放大鏡看孩子的錯,卻把孩子的好行為當理所當然,這樣孩子的負向行為只會愈來愈多,因為你開口閉口都在說他的負向行為。 孩子雖然常吐人口水,但也不要常說,你就是這樣,每次都去吐人口水。因為這樣只是強調了「吐口水」這三個字,卻沒有辦法讓孩子有其他的替代行為,進到腦袋。而且反覆的指責,會讓孩子的耳朵關起來,多讚美孩子,少指責孩子,永遠都是不二法門。 7、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一次處理一、二個重要行為就好,其他若沒有到極誇張,可以五、六次,簡單提醒,未必要處罰,可是之前以列入處理的目標行為,也要累計處理,不能放過。 幫孩子找理由,讓他被誇讚。如請他幫忙做事情,或是孩子到處跑,請他幫你顧東西,或是保護你。這招對小ADHD很有效,然後孩子很努力的盡心幫忙時,大大的誇讚他。 孩子上課坐不住,請他幫忙拿著教具,請他擦黑板,請他當示範,總之給他動一動的機會,也給他被注意的機會,孩子有的很聰明,聰明到不用上課也會,孩子上課就會更亂,那找機會叫孩子上來解題吧!一開始是給機會,後來是變成行為好的小增強。 結語: 看好孩子,孩子就給你好看;心想就會事成,你用哪樣的語言,跟孩子說話,孩子就會變成你話中的那個樣子。 家長自己要先放輕鬆,不然孩子也會感受到那份緊張、焦慮,反而孩子的行為,只會往下走,因為孩子的焦慮是會表現在行為上的。家長要先感到快樂,才能教養快樂的孩子

紅蘿蔔荼

2009年03月17日
公開
44

mimi聽人說的 方法蠻簡便.試試看,因為我現在有點老花 --------------------------------------------- 現在是 全家都喝, 反正 紅蘿蔔好便宜 四季都有 做法..紅蘿蔔削薄片 越薄越好..大太陽下曬個 3天 曬到沒水分 手捏會脆..可用杯子輾粹.如家有研磨機 也可研磨成粉 早晚飯前 一小茶匙 泡200cc熱水 當茶喝.. ps 萬一老覺得曬不乾, 可用小火炒約 5-10分鐘 等 冷卻後 就會很乾.. (炒3分鐘關火等冷卻..看可不可以再炒..) (成功秘訣--選連續的好天氣 再做.. 千萬別用菜刀切片..) 大熱天 太陽下曬個 2天如果 又乾又脆, 可以直接輾脆.. 如果 不夠脆 可以 小火炒ㄧ下 .. 翻炒時發現有些烤焦 就 關火--等冷卻..手捏看看會不會脆 會脆 就 可以輾壓 裝密封罐了.. ps別炒黑了..一點點黑無仿 可別 一遍黑...表示太晚關火. 只有冷卻後 水氣跑走才會脆..有熱氣 是不會脆的.. 不是炒越久越好喔. 喝茶湯即可. 渣渣可不吃..如果用研磨的 渣渣就喝的下補充纖維質 ,粉不錯 保眼又保肝.. 2條中型紅蘿蔔 可做出 約25杯的份量 夠 2人一週的茶飲. 我從剛開始 試做 2條, 到現在 一次做 12條份量 省的常常看老天爺臉色..找陽光... 可把薄片放在大型洗衣網內 鋪平曬 ( 選網眼最小的, 底下我用紙板 當底 . 撐衣架 避免 蚊蟲靠近 , 曬外面 晚上要收回屋子, 免的露水 又沾濕.. )..10元店有賣 60*60cm大小 ,防蟲防塵 好提易取.一個網子曬1-2條. 給孩子喝 可加些 蜂蜜..更營養好喝.. 純正蜂蜜 好市多 COSTCO 量販店有..ㄧ大桶600元.很不錯 或者百貨公司 外國進口的 但很小罐很貴.. ps 紅蘿蔔茶..沒有紅蘿蔔汁的味道 像紅茶 因而 孩子的接受度很高 很喜歡ㄛ. 討厭紅蘿蔔的孩子 也能接受. 忙碌或沒空間日曬的 可以採下面快速做法 紅蘿蔔薄片用烤箱很容易烤焦..可用微波爐 採快速製作法 書上教的如下-- 不過我崇尚自然 家頂樓方便日曬 沒用微波爐做過.沒什經驗可參考 需自行實驗看看. 兩者效果是依樣的. 紅蘿蔔薄片放入盤子裡,再放進微波爐 加熱30分鐘 在這段時間內 必須時時打開微波爐的門(翻動時間自行實驗) 用筷子去翻動紅蘿蔔薄片. 30分鐘到 取出紅蘿蔔再放入鍋子內 弱火炒 15-30分鐘 等冷卻後 再 輾壓粹..就好了 請用密封罐保存. 書上說的--把紅蘿蔔製成茶葉狀態充泡開水飲用的話 就可以在不破壞它所含有的營養素下 完整的吸收它的養分. 能止癢消腫減胖, 對嚴重性皮膚炎 飲用一兩個月有明顯改善效果. 能改善視力退化,老花眼.近視 眼睛疲勞 等 眼睛狀況.讓眼明亮 雖能短期就改善 但如改善後就停用 一段時間後又會視力漸模糊 需持之以恆飲用.. 很好喝 長期飲用不會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