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stone118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故宮兒童研習營 1st

2008年10月29日
公開
10

● 第一次去上課,拿捏時間變成第一要務。 十二點到校接小孩,去校門口快餐店點東西吃中飯。12:33 結帳,12:41 到檳榔路口接邦佑。四個男生一路上還真的是很吵;若邦佑媽媽下週一起去,她得坐在前座,四個小孩在後面顯得很擠,不過應該還可以忍受得了。 一點二十就到故宮,這個時間故宮內的停車場還很空,很好停車。不過從停車場到至善園是對角位置,若下週來要讓小孩先在至善園玩一會兒,那得先在門口停車,玩完了再開車進停車場。 兩點整,主辦人霍先生先招集家長們(只有兩位爸爸,其他都是媽媽。算了一下,一共有二十六個家長在座,看來大概只有我是一人帶了四個小孩來赴會,其他都是一大一小來的)做課程簡報,放了些前一梯次的活動照片。每週會發給小孩的參考資料(比如今天發的是新石器文化簡介、新石器時代器物飾紋的圖案資料)「其實是給各位大人看的,免得小孩回家問問題,你們也不知道答案」。真是體貼。 :D 霍先生說2009年起這個兒童研習營每年會辦四梯,將有不同於今年的主題內容,時間則都會改在禮拜六,「以便更多家庭可以報名參加」。不過在座這些已經排除各種困難因素報名參加週三營隊的人可不這麼想;我們這些人的共同點是:怕放假人多,於是當場就開始<連署>希望故宮繼續在週三下午辦活動。 :D 每一次的課程都有兒童 DIY 的部份,這應該是重頭戲。開放家長參與的第六次和第八次課,聽說一次是因為有<很難拼的拼圖>、需要家長幫忙;一次是讓小孩動手在清明上河圖的複製圖板上做彈珠軌道,最後可以拼成一長條、讓彈珠滾著玩兒。 兩點半開始小孩上課,家長都被趕到教室門外。我則利用時間去一趟榮總。再回到故宮時正好四點;雖然之前耗掉了半個小時給家長簡報,課程還是很準時地在四點一刻左右結束。小孩們今天做的是在陶板上畫圖,下禮拜可拿到燒製後的成品。 四個小孩玩玩鬧鬧,過了四點半才終於發車往新店回程。四點三刻與另兩位媽媽聯絡好送小孩的地點,五點二十回到新店。 08/10/31 Fri 10:21am 簡記 ● 10/29-12/17,每個禮拜三下午 14:10-16:10,共八週。 要載我兒子、楊誠及六班另一小孩及他弟弟,一共四個小孩去。 2008年「文字的奇幻之旅」兒童研習營 http://www.npm.gov.tw/zh-tw/learning/education/education_04.htm?docno=74 ●08/10/3 Fri note

早上

2008年10月24日
公開
7

● 已經好幾天都是早上五點過後,甚至到六點才起床了,這樣多睡一點覺,脾氣的確變好了點。 大概從上週下半開始,我默默<立志>至少陪我兒子寫二十一個工作天的功課,就當是個 commitment 吧,人們不是說:養成良好習慣,至少要陪二十一天嗎?那我就來給它試試。 結果因為上週家裡多了個人,我脾氣本來就不好了;加上身體因素、精神困頓,所以每次陪寫功課都是在罵聲中結束。我脾氣之不好、對自己小孩之沒耐性,真是讓旁觀的靈魂(我是說我那抽離出去的自我啦)都覺得驚歎啊。 脾氣壞?至少我知道只要精神好一點,這個罩門就可以被大量補救。於是就開始螞蟻攻勢,每天慢慢多睡一點覺,總之就是個〔在工作和個人興趣的夾縫中求生存--不,只是求一點睡眠而已--〕的小小過程啦。睡到今天早上六點起床為止,咦,忽然好像身心靈得到了一個暗號似的,自己覺得:嗯,好像今天睡得蠻夠的喔。 半夜起來過,看了一下昨晚小孩寫的作業。還是有出於極度的粗心大意(漏寫題目或漏寫字)及嚴重的懶惰散漫(同樣的錯想也不想就繼續再犯�造句盡量短�老師叫他畫文章裡的好句子而他老兄還是只畫「好語詞」)而造成的疏失或錯誤,不過我已經沒什麼氣了。彈性疲乏乎? 六點一刻,小孩自己也醒了。十分鐘之後,我開始溫和地請他過來跟我一起研究一下他的作業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從粗心的數學開始;這張數卷昨晚我隨便看了一眼就知道最好不要再看下去以免又火山爆發,故請他拿回去自己真正動用一下「做完題目以後要檢查」的能力。幸好小傢伙的確算是挺認真地檢查了,所以早上看到的版本只剩下一個粗心之錯。(我該慶幸嗎?這小孩還真有一點自我檢查的能力!) 然後是國卷,有一大題顯然他並沒思考題目到底是要求做什麼。四道題目,寫出「放下手中的東西」之類的短語,旁邊一個空格,我猜是要學生依樣寫出語句結構相同但內容不同的短語。小孩寫的卻是內容完全不類似、只有字數相同的短語。我簡單解釋了一下每個短語的詞性結構後,他就可以自己重寫訂正了。 接著再跟他講一遍ㄥ與ㄅㄆㄇㄈ四個子音連在一起時就發ㄥ的音,各舉幾個字為例以加強記憶;然後告訴他:這就是「規則」,如果你把規則都在腦子裡想一想,就不會每次都錯或每次都忘記;人之所以要整理出規則就是這樣幫助自己省時省力呀。(不然到底要把豐寫成ㄈㄨㄥ、碰寫成ㄆㄨㄥ幾次啊?看得我都煩了∼) 最後是只畫了<好語詞>卻沒畫<好句子>的閱讀測驗。老媽難得具有美德地溫和耐心地解釋了一下句子的構成元素、句子的表意功能;語詞當然是重要元素,但有沒有利用語詞的各種組合來適當地傳達意思,才是句子是否為佳構的條件。「你現在不用重新畫佳句啦,不過下次再出這本閱讀測驗功課的時候,麻煩你再把老師叫你補佳句的這四篇都再畫一次。」我說。 小孩吃軟不吃硬,好好跟他講,他好像每一點都很通,也能很柔順地接受意見。不然我想不是被罵得腦袋一片空白、就是一點也不想聽話;那才真是大人小孩都白花力氣。 最後小孩說:媽,你今天跟前幾天很不一樣ㄝ,脾氣真好啊。 我悻悻然故意輕描淡寫回答:欸呀,我睡飽了脾氣就變好了啊。 好吧好吧,一切追求不用罵人、母子和氣為上。那麼就算少讀點東西、少發點呆,都把時間用來睡覺,也真是太值得了吧。 2008/10/24 Fri 12:17 noon ●

愚勇的縫工課

2008年10月22日
公開
23

● 五年級綜合課有一個單元叫「生活高手」,設計的內容我蠻喜歡的,包括鼓勵小孩動手清洗�維修小家電及整燙衣服;動手做縫工;反省及調整自己的假日生活型態;和透過動手操作的活動來練習團隊合作。 時間有限,我又沒法弄一堆電扇或檯燈到學校讓他們實際清洗什麼的,所以就決定讓他們做縫工。我勸服小孩的理由是「各位男同學,以後你們找到有人願意幫你們縫縫補補的機會越來越小,如果自己不會縫,真的很可憐」。 有人小小聲說:衣服破了就扔掉買新的呀。他這意見未獲迴響與認同,倒是有兩三人吐槽說:要買新的也要有錢呀。 所以意外發現至少這一班的學生還蠻實際蠻簡樸的,不僅每個男生都接受了我上述的說詞,甚至幾乎全班都沒什麼奢侈浪費�何不食肉糜的念頭與習慣。看來不景氣、工作難找、錢難賺的<概念>,大概已經在一般大眾心裡牢牢生根了,連小孩也不例外。 禮拜一宣布禮拜三要帶針線剪刀及廢布。禮拜二放學時跟他們導師談好調課,讓禮拜三的課可以連上兩節,小孩們才能有較長的時間完整地做一次縫工。 禮拜三早上第二節上課前我到學校時,好厲害的小孩們在完全無關的一間教室找到我,說是班上三十個人裡面有一半什麼東西都沒帶,所以導師派她們來問我今天還要不要照常進行?去她們教室跟導師稍微討論一下,他說他那邊有針,而我早上出門前帶了兩件舊T恤和兩條舊毛巾,廢布應該也夠,所以打鐵趁熱、還是今天玩吧。 開始上課以後才發現我還真是有夠愚勇,畢竟自己現在也是只有偶爾才動針線的非專業人士,課本上雖然有平針縫、回針縫的圖示,及如何製作一個收口小袋子的步驟指導;但我連用口語來解釋剪布、穿針、線打結等動作的能力都幾乎不具備(呃,實際操作跟開口解釋,果然有距離),幸虧完全沒有縫針能力的小孩大概不到五個,所以就算我說明得有點坑坑疤疤,大概八成以上的學生都還是看來蠻有經驗地自己就開始動手了。 有幾個女生男生一開始一直問的反而是<老師,布到底要怎麼剪?>這問題把我給問得傻眼了,課本不就是說剪一塊長方型的布嗎?這樣也要問?害我只好說:把布直線剪開就是了啊!幸好一面回答一面看到我提供給他們的廢布,或好些人直接拿來用的學校發的抹布,都是兩邊三邊甚至四邊都已經收了布邊的,就順便<好像聽起來專業一點了>地說,已經收了布邊的那一邊可以保留,從另一邊下刀剪。 反正一陣亂,我真沒預想到這樣的畫面:我得幫好些人剪布、打結、下第一針。做這些事時只能暗自慶幸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縫工,要是再難一點的我豈不是要馬腳畢露,窘態盡現?! :D 但好的是一小陣亂完了以後,看到男生跟男生聚在一圈、女生跟女生聚在一圈,各個小縫紉師拿著針線專心地縫了起來;男生看起來都頗有架勢,女生看起來則是小節很細膩(比較像在繡花),實在是賞心悅目啊。 此時突然有點小感動,想到這些男生女生,將來有一天可能都會自己沉穩著耐下性子,端詳他那脫線的衣擺或掉落的鈕扣,想辦法自己拿針線來修補,而不會一直喊著:我不會、沒辦法、你幫我......。這種未來場景可真美呀。 班上有一男一女兩個應該是有點學習障礙的學生,一直沒動靜。最後發現他們實在沒辦法將<聽到的指令>或<課本上的圖示>直接轉化為動作,只好一個一個動作實際示範,我縫一針、再讓他們縫一針,邊動作邊說明,他們才能將資訊內化或轉化成操作步驟。特殊教育確實需要特別處理,沒有專業也要有耐心有時間;不一步一步帶著走,有些孩子就是沒辦法吸收與執行呀。 這班有兩個資優班男生,風格也是大不同。其中一個先在布上畫了設計圖才開始沿著畫好的線練習平針縫,一付興味盎然的樣子;投入度很高,縫針也細緻整齊,但是線縫到底時不會打結,跑來叫我示範。另外一個把他的抹布剪掉一小角再縫回去,大約只花了十分鐘,接下來兩節課全都好整以暇坐在那裡看他的少年小說,對同學在做什麼一點也不關心、不參與。既然他至少是會剪布、會穿針引線還會打結的,那我也就隨他去了吧。 08/10/23 Thu 3am 記 ●

小山步道

2008年10月19日
公開
37

● 上週以來天天嗜睡,每天睡眠時間大概從六小時延長到七八個小時。這樣大致算下來,我雖然看似不需太長睡眠時間,原本其實也有很基本的六小時睡眠量,算是挺正常的;睡到七八小時,看起來就更正常了。 所以少眠跟普遍的焦慮或神經興奮是脫不了關係的,少焦慮少興奮一點,當然可以啥都不管只求好睡。何況天氣轉涼,正是睡覺天;也難怪一沒課或放假,就總想早上睡個回籠覺,下午還要再心滿意足地睡睡午覺。懶得很幸福哪。 這個週日就是如此,禮拜六傍晚送了小寶爸上飛機,結束了他老人家八天放假回台的亂哄哄日子,禮拜天就哪也不想去只想睡覺。下午睡醒已經四點(現在好有「職業道德」喔,會在應該去接小孩放學的時間自動睡醒,哈哈),打開電腦隨便混混時間就四點半啦,再不趕快出門活動一下,天就要黑了。 於是帶著小孩去「爬山」,就是最近的家門口那條步道啦。我們以前只走一小半、到六層樓高的那片平地;那裡有兩個羽球場地。今天則再往上走,本以為是條可以通向大香山(現在我大略知道「大香山」這個地方要從能仁家商那邊的登山口上去,會比較接近目標)的步道,沒想到十分鐘不到就走完了<全程>,出口那一端是新坡一街再上去的一個叫涵煙翠的社區。以前曾有一位翻譯同仁與她的兩條狗兒住在這個社區,我曾去過她家一次,對這社區還有點印象。 逛來逛去時遇到一位中年阿伯,他是在山區自己墾地種菜的人之一,請教了一下從高大芒草間看來行跡稀少的小道可不可以通往獅頭山還是大香山?大概是因為我自己都搞不清這附近什麼山叫什麼名字,所以阿伯的回答我也聽不太懂。 (幸好次日就看到掛出新的一幅新店市的獨特活動通告布條--10/25 光復節早上七點半在能仁家商集合,有個大香山健行活動;我打算那天帶小孩去參加,把這些步道搞熟一點。畢竟我們在能仁家商週邊走過三個不同的步道登山口,已經算是比較熟的區域了,也許藉著健行活動之便,可以把這塊小山區的四通八達步道弄得更清楚。) 因為家門口這條步道實在太短了,上山十分鐘,下山就隨便慢慢晃,跟山上有人養和沒人養的狗玩一玩、到處停下來看看風景、從山腰看看我們家這社區的兩棟樓,等等,很悠閒。從出門<運動>到回家,總共才花了不到四十分鐘。 2008/10/24 Fri 11:26am 補記 ●

小孩作業記一下

2008年10月15日
公開
34

● (跟 didi 聊小孩的作文與造句作業) 其實是我喜歡看我兒子那些無厘頭好玩造句啦,他那種自由度還真令我羨慕,至少我小時候不知為何還蠻能自發性就抓住<教忠教孝得高分>的要義,每次有造句作業恐怕除了自己囉唆愛寫的性格以外、還不脫<嗯,這樣一定可以讓老師看了很佩服,給我高分>的心機或競爭意味。但我兒子就亂放鬆的,那些心機一點都沒遺傳到他身上。 像昨天有個字詞功課(這個每週都出一張,這種作業我覺得還頗有一點難度ㄝ,不知是否現在都流行這樣),以<主>字為幹(即老師挑一個該課生字),自行查出四個有主這個偏旁的字並各找出語詞及釋義,還要寫出含主這個字的兩個成語;並挑選幾個以這五個字所衍生的語詞來組合造句或寫一段話;最後為所造的句子或短文畫一幅插圖。 我覺得難是因為小子每次查的成語我都沒看過(汗)(誰叫我有很好的成語辭典唉),而且他查出來的語詞我有些還真是聽也沒聽過,例如「注心」是專心的意思?!結果造了個句子:「你為了炷香竟然這麼注心?」(我也不知道炷香就是燒香、也可引申為手上拿香拜拜的動作) 圖則畫了一個人在土地廟上香,香把他頭髮前緣燒起來了,另一人站在他背後提醒他頭髮著火啦,土地公小小的臉則從廟裡探出頭來驚訝關心;畫面左側四分之一則畫了消防車的車屁股,正在向著火的頭髮噴水救火。 這畫好好玩,因為明顯是繼時性的漫畫性格,因為炷香者先畫出來,然後他一邊口語向我編這個故事,一邊就繼續把提醒的朋友、消防車、土地公等元素畫上去。 記得前幾週老師頭一次(還是第二次?我忘了)出這個作業時,指定的課本生字是「兌」,那次兒子就小發脾氣抱怨找不到字,最後他查到了說、脫、悅,我幫他作弊了一個閱。那次我就覺得難,因為連我一位資深的優秀的翻譯姐姐都曾突發奇想問過我們、誰有興趣來編這種「偏旁辭典」,專門把不同部首但偏旁相同的字列在一起。 叫識字不多的小孩用傳統詞典來這樣查字,很難,真的很難。 不過兒子只有那一次抱怨,之後幾次包括昨天,都是自行完成該項作業,再也沒來求過救。而且我覺得他還特別喜歡這個作業。 咦,這次抄到的他老兄的造句還是不夠奔放啦,下次我要是再看到好玩的,再來跟你一起笑,呵呵∼∼∼ 2008/10/15 Wed 5am ●

劉半農與她�它

2008年10月14日
公開
41

刘半农与「她」字   报章上有文说,刘半农於一九二三年创造了“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这是不确切的。“她”字确实是刘半农首创,但是第一次出现在他一九二○年写的一首诗中。   刘半农原名复,一八九一年生於江苏省江阴县,一九三四年谢世。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新诗人、杂文家和著名的语言学家。刘半农在新文化运动中,写了大量的诗歌,内容多是反封建的,形式上着力模仿民 歌,后结集出版诗集《扬鞭集》。同时,刘半农又采集了不少民歌,编为《瓦釜集》。他的名字以「半农」自诩,表明他眼光向下,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另外,他还精心研究语言学,并有不少语言著述,在中国现代语言史上 卓有成就。他创造的「她」就影响深远。   一九二○年九月,正在英国伦敦的刘半农,写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著名情诗,首次创造了“她”,并第一次将“她”字入诗。原诗是: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目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目光。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漫漫流,水底鱼儿慢慢游。啊,燕子,你说些什麽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后来,语言学家赵元任将这首诗谱成乐曲,至今还激励着海外游子眷恋祖国的情怀。   关於“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歌曲,还有一段趣闻。一天,刘半农到赵元任家小坐饮茶,适逢不少青年学生也在赵家小聚。在场的学生见到刘半农,简直难以相信眼前这个矮身驱、方头颅、憨态可掬的土老头子,竟然会 是创作出美妙歌词的作者!待刘半农离去后,青年学生们写下了这样一首打油诗:   教我如何不想他,请来共饮一杯茶。   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在早年的白话文中,用“他”作第三人称代词,通用於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一九一九年前后,有些文学作品用“伊”专指女性。鉴於这种混乱,刘半农创造了“她”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而用“它”代称事物。开 始时虽遭到一些守旧者的攻击,但很快流传开来,广泛使用。这在当时的文化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鲁迅在回忆刘半农时说:“他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譬如吧,‘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如丧考‘妣’,恨不得‘ 食肉寝皮’,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   刘半农一九二四年到法国留学,专攻语言学,著有《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一九二六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一九三四年在北京病逝后,葬於香山碧云寺东侧风景秀丽的玉皇顶。 来源:[ 辣椒城]

烏龍家庭小事記

2008年10月12日
公開
35

● 烏龍家庭的小孩正好屬龍,國慶日前一晚的母子玩耍對話有一段是這樣: 媽:你是說你是像木須龍那種小龍嗎? 小孩:哪是啊,木須龍才這麼小欸(手比出三十公分的寬度),我是馬力三千匹、扭力一千多、極速幾萬公里的小飛龍啦,不過我只能載重三十公斤,因為我還小嘛,才三十六公斤重,不像我們那些幾千公斤重的大龍。所以載不動你這匹老馬,抱歉啦∼。不過我們那些大龍可是開得很慢喔,因為他們體積太大風阻太強,而且年紀也很老了。 媽:...... 小孩:對了,昨天我一不小心把木須龍給一口吃掉了。 媽:欸唷,你怎麼這麼殘忍啊。 小孩:就跟你說我是不小心的啊,誰叫牠實在太小了。 ● 烏龍爸好不容易回台灣一趟,他老人家最喜歡的親子休閒活動就是去新店溪畔騎腳踏車。這天硬ㄠ了媽媽也一起陪父子倆人去騎車;媽媽滿腦子心事在苦思明天又要教課該教啥好,心不在焉拼命推脫不成,只好阿沙力地答應:好吧,你們騎腳踏車,我騎摩托車。 後來發現摩托車可從小車道繞進停車場,直接停到碧潭出租腳踏車的地方旁邊,這下好像再也沒藉口偷懶不騎腳踏車了,就一家租了三輛腳踏車,大中午的(租車時間:11:48∼13:01,兩大一小三輛捷安特,費用一百八十元),在沒幾個人捨午餐就運動的溪邊自行車道,輕輕鬆鬆地騎呀騎。 沒想到烏龍爸爸實在有夠道地,興高采烈地快速搶在頭裡,說時遲那時快、媽媽只見這個爸爸往前一撲、整個人摔倒被壓在腳踏車下面的畫面......(這是報應嗎?前不久媽媽才炫耀似地誇獎爸爸曾經勇武快速地阻止了腳踏車騎士撞上兩歲的兒子、並害得腳踏車騎士差點向後滑下座椅。沒想到這個爸爸自己是反其道而行,向前摔了個狗吃屎;這是媽媽生平僅見這個爸爸意外搞笑受傷的實況)。 我趕快騎上去問:你是怎麼啦?怎麼會摔成這樣? 原來烏龍爸爸忘了現在流行的腳踏車變速檔(通通都是做在把手上)不需要「拉離合器」,所以在快速衝刺並想要換檔時,他老兄一面轉動把手換檔器、一面狠狠地拉了煞車...... 結果左膝摔出兩個破洞,左下巴擦出一大片傷痕(嗯,看來可以藉機留鬍子了),說時遲那時快的當下馬上用手撐住地面以免傷勢更難看的兩個手掌,倒只還有一些點狀淤血,都沒破皮。今天偷懶的媽媽身上正好一片面紙手帕什麼的通通都沒帶,只好一家三口騎回租車處,借用他們必有的急救箱來至少用雙氧水消個毒。好在<出事地點>才離租車處不到一公里。 媽媽實在很想笑,又不能太不給家人面子。於是烏龍爸爸自己一個人繼續搞笑,說:哇,好不容易回台灣一次,馬上就被老婆打傷......。 :D 幸好媽媽是個處理小意外時冷靜到沒表情的,所以一干旁觀人等或小孩之類,通通一起覺得<真是小事一樁>。只是傷口面積不小,用掉了人家半小瓶雙氧水,有點過意不去。 ● 原來勾引小孩讀點<故事類型的書>--壹本改編本的世界名著,只要媽媽認真聽一下唸書的小孩在唸什麼內容(並且真的被這個媽媽也沒看過的狄更斯小說《古董店》的情節與描述給吸引住了),就能激勵小孩進入狀況,開始對故事情節產生興趣。然後還興致勃勃地在閱讀心得作業本上的插圖指定欄裡畫了插圖;最後甚至寫了開學以來最長的一篇真正的讀書心得(才六十字,不過已經比前兩三次的「一句了結」來得好多啦)。 媽媽覺得鬆了一口氣。原來「隨時提醒自己要多看看少爺的聯絡簿和書包裡有哪些作業本課本」這件事,換算成實際行動(除了關心小孩讀的那本書的「真正內容」以外,還包括小孩自動跑來媽媽電腦桌邊的木頭工作桌寫功課,寫完一樣就給媽媽檢查一下,媽媽也逼使自己努力認真眼到心到地「檢查」,等等)以後,還挺有樂趣、也挺<不難做到>的。 hew ∼∼。 2008/10/13 Mon 4:26am ●

轉貼:部落客也有十誡

2008年10月11日
公開
28

● 好啦,我承認我轉貼的目的除了是對於這部落客十誡的<中文翻譯>表達喜歡之意,也是提醒自己:真的可以每周休一日,不碰網路(可碰電腦)。 :D 至於我最喜歡的一條,當然就是 正直重於部落格。這算是做人基本道理。:) 2008/10/11 Sat 8:32am ●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151354 部落客也有十誡 不搞偶像、周休一日… •聯合新聞網 2008/09/30 福音聯盟( Evangelical Alliance)在倫敦公布基督徒部落客十誡,因為他們注意到宗教部落格,很快也像其他部落格一樣,充滿筆戰、嘲諷,該聯盟希望基督徒在耕耘部落格時也能有所節制。 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依照基督教聖經記載,十誡是上帝在西奈山上給予摩西,當做以色列人的約法。基督徒部落客的十誡則取其精神而成。例如原十誡為「不可(用上帝)製造和敬拜偶像」,部落客十誡改為「不可用部落格製造偶像」;原十誡為「不可妄稱上帝名字」,部落客十誡為「不可妄用部落格匿名之便行罪」;另外也如十誡中有安息日一樣,部落客每周要休息一天,更不可利用網路傳布姦淫思想。    福音聯盟在1846年成立,係由分屬基督教不同派別的教會、團體和個人組成的聯合組織。原來,英國聖公會及其他教會的代表多次舉行會議,意在抵制英國聖公會中的牛津運動,他們終於在1846年召開國際宗教界領袖會議,會上決定成立國際聯合組織,歐洲和美洲50多個會派共派代表800名出席福音聯盟成立大會。此後,國際會議每隔幾年舉行一次。 他們也告訴部落客不要剽竊別人的內容。過去幾年因網路發達,每個人都可利用部落格發意見,盜用內容也變得容易了。 福音聯盟執行董事克里許•甘地亞說,原十誡刻在石碑上,網路十誡則發表在虛擬世界中,因為要與網友達成溝通,在網路世界發表十誡,就是網路時代的藝術。 萬靈教堂資深助理主教馬克•梅奈爾表示,網路是人類溝通史上的最新革命,每次革新都是新的挑戰。他也說基督徒傳福音,不只在現實世界,在網路世界也一樣。 【聯合報╱編譯高國珍�報導】 ●

雙峰山

2008年10月10日
公開
36

● 這是 dated as 9/26 號的照片。本來記成是颱風過後去雙峰戡災時拍的,看了日期才摸摸鼻子得知根本應該是颱風前的那個禮拜五的傍晚。 天色很颱風,詭譎多彩,在一個也是回學校逛逛的今年畢業的女生的提醒下,趕快拿出手機來拍。 漂亮的山     後來發現學校車道旁那個波浪牆可不是好站的;攬翠樓女兒牆更是難啊,要站穩獵景果然需要一點不怕高的勇氣呵呵。上面那張就是站在女兒牆上拍的,幸好高度也才半層樓,就算心裡怕怕一失足、也不會摔得太慘。 :D 這則是站在小孩們最喜歡拿來當平衡木走、順便招來任何路過的師長小罵幾句催人跳下來的波浪牆上拍的。 開學以後發現雙峰自然科蔣老師的部落格又開張了(升上二年級剛開學沒多久我就逛了逛他的部落格,那時還問他怎麼很久沒更新,他那張一貫不太會表情的臉酷笑地回答:部落格不是壞很久了嗎?---問題是我哪知啊! :D ),所以還蠻愛看這位酷派仁弟的文章的。有一天發現他這個新版(?)部落格的第一篇文章有兩張出奇的彩虹照片,實在是拍得好啊,所以借用來豐富一下版面。他的文章在三樓轉角:http://163.20.45.7/plog/index.php?op=Default&Date=200709&blogId=63 彩虹山.蔣老師大作 彩虹谷.蔣老師大作 2008/10/10 Fri 9:12am (這是一個天空非常典型國慶藍的藍藍的秋天) ●

國慶日

2008年10月10日
公開
31

● 我實在是太遲鈍了,好像完全忘記今天是舉國歡騰大家都放假的國慶日,竟然還不怕死地找這個日子去淡水玩。 感想: 一、台北市真是南北差異太大了,南區整天晴時多雲,北區我看至少下了半天的雨吧? 二、淡水的觀光價值真是遠勝新店啊,光看看淡水捷運站的人山人海、和新店捷運站就算在國定假日時人潮也沒比上班日多幾隻,就立見分曉。碧潭要加油喔,不是光靠一點景觀整治工程就能有生機或商機的啦。 三、紅毛城真的太遠了,我這個笨媽媽不知道要怎麼轉乘公車(好啦,我承認我是亂找藉口啦,想當年我兒子兩歲的時候我就帶他坐捷運到淡水玩過,那次不僅坐公車到漁人碼頭,還連當時新開闢的漁人碼頭藍色觀光船都坐過了欸。難道我竟然得了七年之內速發的老人癡呆症嗎?哼,當然是沒有啊)。想了半天,要在 10/26 紅毛城英國特展結束之前真的去看展,恐怕還非得找個非假日開車去才比較符合懶人習性。這樣看起來,下禮拜三 10/15 的下午就是最佳時機啦。只不過這樣一來註定還是無法趁淡水遊之便順道拜訪曼曼阿姨與小j 小弟。 〔不然再下一個週三,10/22,應該也行。咦,10/22 好像還是我大學母校的校慶?!---只不過昨晚睡夢中好像聽到我先生說這次回台灣只能停留一個禮拜,為了表示我們對爸爸還是很尊重的,所以最好還是邀請他 10/15 那天一家三口一起去玩淡水吧〕 四、7-11 簡易雨衣漲價了,變成 35 元一件ㄝ。記得我最早開始買過這種東西時,好像一件才十五元的樣子。 五、Mister Donuts 真好玩,好吃的甜甜圈每個才三十元,難喝的冰紅茶卻要價一杯五十。 六、小燕同學真可憐,明天禮拜六還是有整天的課要教,光用想的我都替她覺得好累喔。下午是她畫畫工作的時間(真是非常優美的工作品德,每天不畫一下她會覺得全身不對勁的喔)、也是關渡竹圍淡水天下雨的時間,所以就簡單電話問候一下,千萬不麻煩她跑來跑去或接待我和我小孩了。 七、早上十點就想好今天可以去淡水,但還是懶洋洋地睡了一小時午覺、醒來後還逼小孩完成這個連假裡好像總有十項之多的功課的其中兩樣(昨晚做了上網查陳逢顯資料和另一個什麼作業我忘了,好像昨晚做的都是補做的而不是新開的作業。唉∼,作業好多喔),才出門去搭捷運。然後還在捷運站等電梯和抗議施工搞掉了十幾二十分鐘。最後好不容易坐著硬板凳抵達淡水站時,都已經三點五十分了。 八、脾氣壞?真是自找麻煩。騎個小摩出門,先是跟一個汽車駕駛人互相不對盤,又一肚子不適地發現高架橋下停滿滿、只得去停捷運停車場;然後發洩生氣時踢了一腳被施工人匡郎巨響丟在電梯間的鐵桿害得自己腳痛得要死。最後實在覺得自己活該,就跟小孩 confess:藉故因為別人的問題而自己在這邊發脾氣,實在是笨蛋的行為。 九、「大部份擠捷運的人都以看見空位時趕快坐下為車程中的最大戰略目標,只有你拿了我的手機站在這邊興高彩烈玩賽車,所以當然不可能有人讓位給你嘛,因為你顯然比其他人都有力得多啊。」結果在總車程六十分鐘的回程裡面我們母子站了兵困馬乏(但他老兄卻是龍飛鳳舞)的四十分鐘。好累呀。 十、國慶日真的是不錯啦,尤其出門時瞥了一眼電視畫面,哈!介壽路(我是說慨答格藍大道啦)竟然又出現了滿滿站著人、排出中華民國萬歲還是什麼古典字樣的場面。這好像是我高中時代的回憶?! :D 報告完畢∼ 2008/10/11 Sat 5:58am ●

Hemi 去吃藥

2008年10月09日
公開
32

● 接了小孩後先去中正路寵物店,想買個不同牌子的幼貓貓食。老闆說幼貓得吃幼貓食物到一歲半,那我們豈不是還有一年多? 又買了一包寫著十公升、回家秤是九公斤的「薰衣草」貓砂,因為我說我家小貓過動、太皮,老闆說薰衣草貓砂可以給小貓鎮定一點的氣質啦。唉,反正我本來就很喜歡薰衣草。所以換了一種粉紅色包裝也是 1.5Kg 的貓乾糧(340),貓砂則是 350。估計貓砂可以用 12週,while 1.5 Kg 的貓乾糧可以吃上四週。如此養一隻貓的每天食�用品成本至少是 16.1 元。跟養狗差不多。 然後去景美動物醫院;跟醫生說小貓肚子有寄生蟲,形容了一下蟲狀,醫生有點沒好氣地說可能是迴蟲吧。就拿了一顆藥,掐成六小半(功夫真好,藥丸沒被他捏碎),當場按住小貓嘴巴,示範了一下怎麼把藥投入位置要正好的咽喉部位。這個跟餵狗吃藥是一樣的手勢啦,只是狗嘴巴大,要是不想吞藥還可以塞進牠喉嚨裡。貓嘴巴這麼小,嗯,明早餵時可得看看情況。 結果大概是精神不濟變得特笨,醫生說「一天吃兩次。所以吃三天再過三天以後再帶來打針」。我偏偏只能理解到三天而已,就問他那禮拜天你們不開門怎麼辦?醫生更加不耐煩地說:『吃三天再過三天!所以你一個禮拜以後再來也可以!』我一陣圈圈叉叉臉色綠綠黑黑,乖乖再把貓裝進背包裡回家了事。不過大概是只有一顆藥、加上只是幫貓剪個趾甲,所以今天沒收錢。 美好的是,出門前才跟 lili 說我們這附近都沒有能治肚子痛的臭豆腐。不過又到景美夜市去吃那攤紅燒臭豆腐(他們有很好的辣椒可以愛加多少就加多少,所以反而比打著麻辣招牌又貴又不見得辣的那種來得更好吃),還加一碗麵線,把餓了大半天的我給馬上提振了精神,而且肚子也真的不痛了。真是不賴。 ^_^ 08/10/10 Fri 7:30am 記 對了,今天貓重 1.9 公斤,比四週前重了 450g。那估計牠來我家時大概只有六百多公克。 ● 除了打預防針,貓砂、貓食也都沒了,得補貨。 還有,領養時醫生說小貓健康檢查的情況不錯,「應該」沒有寄生蟲。這兩個多月來小貓從沒出過我家大門,但昨天(10/7 禮拜二)牠卻嘔吐--倒是第一次有這情形--,且發現嘔吐物中有一條很細長、捲成半圈的寄生蟲。當然是覺得很恶心啦,不過顯然時間點還正好,這樣可以順便去除除蟲。(不知若餵小貓吃藥丸,會不會像我家狗那麼好整) 唉,誰叫我家養這麼多種寵物,光是寵物吃的用的看病的支出就不少了啊。養寵物果然是得有錢才閒得起來的一件事。 08/10/8 Wed 11:15pm note ● 2008/9/11 Thu note ●

傷腦筋

2008年10月09日
公開
34

● 小孩上禮拜四被導師禁止上兩節資優班數理課的其中一節(午休和下午第一節,共兩節),原因是作業做得太爛、叫小孩要訂正的通通沒訂正。 今天更慘,兩節課都被禁足,所以下午第一節打鐘以後我走路經過他們班教室時還看到我兒子坐在教室裡。然後經過他們班另三個資優生上課的教室時,過動的那個小孩跳到門口跟我打招呼說再見,我才想起怪不得剛剛看到我兒子坐在教室裡時覺得有點怪怪的。 跑去跟資優班教數理課的那位老師聊一下,她也覺得班導師禁足小孩不讓他來上課有點頭痛,說是我兒子腦筋有趣,讓數理課上起來很不無聊,他沒來上課實在太可惜。我們兩個是初步認為,小孩沒把功課當一回事、不認真執行,當然是應該處罰;可是老叫他不准來上課也不行啊,可以請導師用其他的下課時間或午休(禮拜一禮拜二的午休就可用啊)叫小孩補寫或罰寫吧。 後來下午接小孩時也遇到洪老師,她也是一付憂愁表情說你小孩這樣粗線條亂寫功課又始終忘記該訂正該補寫的,要怎麼辦啊。我說昨天的聯絡簿寫了一條<格二要訂正>,可是我怎麼問小孩他都一付不知道格二是什麼的樣子,所以我沒法盯他完成啊。〔昨晚小孩的確有在老師指定可以打電話給她的時間打去問了功課,不過問的是另一項他不知是何意思的功課;等我發現還有這個「格二」我們也不懂其義的時候,已經過了可以打給老師的時間啦〕 老師一聽又是媽媽加小孩一起造成的脫線行為,就又露出無奈的哀矜表情(幸好還是很和氣,沒像獸醫那麼不耐煩啦)。這下我也說不出口、想請她「用別的時間處罰小孩,不要剝奪他去上課的機會」的要求了,真是的。再找時間溝通吧。 回到家一看,那傳說中神秘難解的「格二」,竟然是兩次國語小考用的本子;那我那個天兵的心不在焉的兒子,一次考65、一次考43,可以想見有多少要訂正要罰寫的吧!昨天被處罰待在教室,只訂正罰寫完其中一次(晚上我叫他再重新罰寫一次),43 分的那篇滿江紅、老師是留給他回家後繼續寫。 唉!才不過一次考個兩三課國語的語詞而已欸,就考成這樣,真是很爛啦。 傷腦筋。男生女生本來「細緻度」的先天差異就很大,我兒子更不是那種天生就帶有細膩或自苦氣質的完美主義型男孩;現在的他跟當年九歲十歲的我,學習風格實在相差太大,我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能怎麼幫助他啊。 再觀察一陣吧,看看我的<榮譽感帶出來的責任感>策略,到底幾時�或到底能不能真的有效。 08/10/10 Fri 7:57am 記 ●

夭折雜貨店老闆回憶錄

2008年10月05日
公開
17

● 為慶祝我們畢業的小學今年歡度九十週年慶而舉行的年度例行同學聚餐,昨天下午進行了五個半小時才完全散去。 先講昨天的自曝其短好了。 :D 因為我太準時,中午十二點就到陳甄的店門口了,堂堂變成第一名。只好晃來晃去,非常有小時候去她家玩那種晃來晃去的感覺啊。也因此意外見到多年沒見過的陳爸爸陳媽媽,他們和兩個女兒及主要員工坐在一桌吃中飯。 兩位老人看起來簡直跟我小時候的印象一模一樣,陳媽媽更(不知與財力是否有關)臉上一點皺紋都沒有,除了白髮以外、看來實在比兩個正活在忙碌工作的中年的女兒還年輕。難道老人是老到某一年齡之後,其容貌就可以保持三十年?!這樣看來我們這些中年人是要感到對未來三十年充滿慶幸之情嗎?! 因為看到他們,我想起我小時候的<雜貨店老闆情結>。小時陳甄家還開了一家雜貨店,我猜陳伯伯是天生的生意好手,應該最初是從雜貨店起家、然後很有眼光膽識地開了活魚店吧?活魚數吃在當時應該是非常有創意的料理方式吧? 總之,起源的雜貨店應該是很有感情,所以還一直開了很多年。那時候我們應該是中年級,因為我忽然有了個夢想:想開雜貨店(更小時住在新店,我就對我家巷子那家蘭亭雜貨店很感興趣了,所以也算有跡可循或夢想的確有延續好幾年啦),特別是想開一家像我們上學途中會經過一條竹林小路口的那家更小的雜貨店那種,門口會掛好多<抽>的遊戲的那種店。 關於抽遊戲,欸實在不知它到底叫什麼?我覺得大部份人應該都玩過,就是一排排紙籤貼在底下,付個幾毛錢可抽一張,看你的小紙頭上有沒有印著什麼好運;好運的獎品則貼掛在那張紙板的上半截。我有一陣子對抽這個還挺瘋狂的。 我的念頭是,我要存錢買好幾個那種抽的遊戲,自己來當老闆賺錢。連一組遊戲幾塊錢我都問好了,因為這樣才能設定存錢目標。 可是零用錢存得非常慢,我又常常在放學途中到陳甄家的雜貨店逛一圈,慢慢就發現看似粗線條的陳伯陳媽會把一些銅板零錢放在一個筒子裡,那個筒子則好像是隨手到處放。 有一天起了歹念,想說我拿幾個銅板應該不會被發現,這樣可以加快我存錢買抽遊戲的速度;就笨手笨腳地偷了一些銅板。後來可能有偷第二次吧?因為記得不是第一次就被抓到。 不過笨賊還是很快就被抓到了啊,陳伯陳媽很溫和地開導教訓我,問我幹麼需要錢?(我忘了有沒有回答)他們也沒責罵或處罰我,而且搞不好都沒跟我爸媽講。 發生了這麼丟臉敗德又灰頭土臉的插曲,也沒折殺我想當老闆的心願,我還是堅持存夠了錢,<進貨>了幾組抽遊戲,好像就在竹林小路搬了張板凳,在放學時間當起老闆來了。 跟我同年或比較年幼的,都很守秩序,付錢抽獎了事;我正在沾沾自喜努力算錢時(真是抱歉,石頭小姐,現在回憶起來,就知道你不擅算錢的本領、在不到十歲的時候就已經有清清楚楚的線索了呀),忽然來了一群呼嘯而過的高年級男生;其中帶頭的是我家樓下鄰居,他是頑皮惡劣專門以出花招整女生而聞名、只靠著功課好而從來沒被處罰與教訓的那種人。這群<大小孩>每人七手八腳地各扯幾張籤,我還來不及看清楚他們就紛紛說我抽中這個、抽中那個,把所有大獎通通扯下來,就再度揚長而去;因為人數太多,我這個中年級小女生根本無從追起討起,不要說沒收到幾張紙籤的錢、連<獎項>都損失了一大半。這時才知當個做小生意的老闆最怕惡客臨門,真是一把血淚都只能往肚子裡吞呀。 所以呢我那當雜貨店老闆的<雄心壯志>,真是出師不利,才第一攤就來個血本無歸。不過是不是應該慶幸血本無歸,讓我從此含恨斷了開雜貨店的人生第一個大夢呢?畢竟像我這種算錢一級不靈的,要是真開雜貨店或做起生意來,難保不會年年重複上演血本無歸的戲碼呀。 隔了幾十年回想起這些事,果然有著隔了水星大氣層一般的模糊喜趣,很多細節、時序、前後因果關係,都不是那麼確定,述說起來時實在不知道我是在回憶童年還是在創作情節;這就是<回憶>這種事的樂趣吧。 大家在聚餐的「瑞士廳」裡聊到五點,剩下還在聊的八個同學多少都有點兵睏馬乏時,我突然把上面這一段講給他們聽。大家多少都露出非常驚訝的表情,因為我小時候一向以品學兼優著稱,真沒想到也不過是個當過小賊的傢伙而已。 :D 陳甄也很善良地一起開我玩笑,但,我確信當時她就知道我的<犯行>,也許這麼多年來她也跟我一樣正常地把這事兒遺忘了,但我相信<看到她父母>既會引發我的回憶,則我的遠距離的誠實自嘲應該也會喚起她的回憶才對。 對我們這類蠻有道德潔癖(正好還在聊天的四個女生中有三個屬於道德潔癖型)的中年女生來說,活到這把年紀時,回想起小時候所犯下的、那時候其實一般來說我們覺得「絕對不能忍受的道德瑕疵」的錯誤,到底是會對小時候的義正嚴辭感到比較親切?還是對現在比較寬容的義正嚴辭感到比較自在? 這個可以留給未來我總有一天會不再發懶而開始書寫的小說情節去自行演化編織。 :) 08/10/5 Sun 8:51a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