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昊昊ㄉ媽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轉載:養個「好情緒」孩子的三種方式

2007年04月18日
公開
30

增進自我覺察、調適情緒的技巧,不但有益於孩子交友和行為合宜,更能培養同理心和挫折耐受力,不會變成假面超人。 文�朱念文 康健 第043期 2002/06/01 出刊 回想小兒子出生後,五歲老大的反應:「我才知道小孩子也會嫉妒,」從事金融業的潘曉梅笑說。有天她聽到嬰兒哇哇大哭,衝到房間一看,小baby腿上被捏了一大塊瘀青,老大一臉無辜杵在旁邊。  潘曉梅氣得差點動手打人,老大也嚇得哭了,聽著兩個兒子的哭聲,潘曉梅才驚覺自己疏忽孩子的感受。老大只是氣弟弟可以有禮物,大家搶著抱,並不是真的想傷害弟弟。  學齡階段孩子的自我覺察能力逐漸增加,也能透過別人的反應,判斷自己行為是否合宜。由於生活圈擴大, 許多陌生情境產生的困窘、嫉妒、羨慕、寂寞、罪惡感等情緒,常會使孩子不知所措。  入學之後,孩子在團體裡會被期待更高的自我控制和合作能力,學習分享、解決衝突;體會別人的感受和期待。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高特曼認為,這正是培養孩子分辨和調節情緒技巧的最佳時機。  高特曼的追蹤研究發現,如果父母能適當疏導孩子情緒,將有助於孩子行為合宜,懂得自我鎮靜,集中注意力,更有助於人際關係和課業表現。 別怕鬧情緒  在我們的文化裡,情緒似乎常被貼上負面標籤,打入冷宮。台北榮總精神部臨床心理師呂俐安指出,父母較在意的仍是智力(IQ)表現,不太重視調節情緒的能力,多等到孩子出現自我中心、難搞、挫折耐受力不足等困擾時,才來求助。  有的孩子功課不好,最大的問題是出在人際關係弱,父母卻以為是孩子上課不專心。  令人擔憂的是,有些父母覺得自己小時候情緒被忽略也照樣長大,殊不知大環境已經改變,孩子必須面對更多的刺激和挑戰,圍堵、放任情緒可能引起更嚴重的問題。  培養情緒智力(EQ),不是要「消滅」孩子的負面情緒,而是要幫助他覺察、區辨自己及其他人的感受,學習運用這些訊息做出適當反應。  因此孩子鬧情緒時,父母要做的不是跟著發脾氣或只是制止孩子,而須處理鬧情緒的原因,避免同樣的模式一再上演。  例如手足嫉妒,孩子偷打弟弟、弄壞東西,如果父母光生氣處罰,孩子反而更認為自己不被愛、不受重視。  較好的處理方式是先帶開孩子,讓他平靜下來。讓他了解自己為什麼吃醋:「你是不是因為媽媽抱弟弟沒抱你,所以不高興?以後如果你有這種感覺可以跟媽媽講,媽媽會很謝謝你提醒我。」當孩子知道情緒可以更適當、有效地表達,就不會故意犯規想引起注意。  但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不是任孩子予取予求。  心理師呂俐安指出,有些父母太保護孩子,往往反應過度,如孩子跌倒了哭一下就急著安撫:「好痛好痛哦,都是地板不對害你滑倒。」孩子誤認自己的生活不該有不愉快,導致挫折耐受力低落,事情不順心就鬧情緒,難以適應家庭以外的人際互動。  即使孩子的情緒如山洪爆發,父母也不能兵敗如山倒,忘記先前的約束。明確告訴孩子,他必須遵守已訂下的行為規範,學習尊重自己和別人,你不會因為他鬧情緒答應他的要求。 以情養性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感性的情緒和理性的認知能力同樣重要,如果孩子常被情緒卡住,勢必影響其人格發展。若能使情緒透過合理有效的方式紓解,避免能量耗損在衝突、壓抑情感上,孩子將更容易專注發展其他潛能。  以下方式可協助家長更有效輔導孩子的情緒,成為他一生受用的資源。 ◆坦誠表現你的感受  在孩子前表現你的情緒,並和他討論是很重要的,例如「媽媽明天開會要上台報告,我覺得很緊張,我想要去外面走走。」  有情緒是人之常情,不要害怕在孩子前面表現出來,不管是正面或負面,孩子都能透過這些體驗累積更多同理心,有助於他面對更多元的人際關係。  人非聖賢,孩子如果做出讓你氣炸的事,要你心如止水不可能也不健康。但如果你真的怒不可遏,無法思考,最好暫時離開現場,告訴孩子等你比較平靜時再回來處理。 ◆注意孩子的細微情緒  不要等到孩子大吵大鬧才處理,留意低強度的情緒並給予回應,例如沮喪或憂慮。幫助孩子分辨和經歷這些情緒,讓他知道你深切關心他的生活。 ◆理解和接納  讓孩子知道你確實收到了他的情緒訊息。也許你想藉著忽略、否定安撫他,孩子卻會懷疑自己的反應是錯的,甚至不願意再告訴你。 ◆解釋負面情緒並非異常  讓孩子知道他不會因生氣、嫉妒、貪心的感受被譴責,但你要處理他不適當的行為。可以說:「我知道,小華不跟你玩讓你覺得寂寞,傷心。」接著再解釋:「但是你說他的壞話並不能解決難過,我們一起想想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建立情緒字彙  準備不同種類的情緒字彙包括挫折、罪惡感、忽略等,幫助孩子把一些無以名狀、害怕的感覺,轉換成明確的概念,讓他知道這只是生活中的一部份。孩子若學會以語言清晰表達感受,將有助於溝通和自我對話。 ◆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協助孩子釐清情緒的來源,鼓勵他找出可行的處理方式。如除了「感覺很差」之外,他還知道自己是因為姊姊不陪他玩所以寂寞,可以跟他討論解決之道:打電話請朋友到家裡玩?還是拜訪附近鄰居?有了經驗,下次他覺得寂寞時,也許就可以自己處理而不需要你的幫忙。 情緒遊戲  透過親子活動辨認、紓解情緒,可能比說道理更受歡迎。 ◆親子共讀  不管孩子多大,共讀書籍都是認識情緒的好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討論情緒的語彙,了解人們如何處理憤怒、恐懼及憂傷,更能夠讓父母談論一些他們難以啟齒的主題,如死亡、戰爭等。  目前台灣已出版不少適合共讀的繪本,父母可依據孩子的需求和年齡選擇。 ◆假裝遊戲  小朋友常喜歡以幻想解決困擾,宣洩日常的壓力。假裝遊戲有助於孩子探究被壓抑的情感,並讓父母有機會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憂慮,適時加以疏導。可以在孩子玩扮家家時觀察,或扮演另一個和孩子互動的角色。沒有哪一種劇本是正確的,容許孩子表現真正的情感。 ◆找情緒  親子一起外出購物或到公共場合時,請你的孩子找出不同的情緒表情。誰看起來很愉快?誰一臉無聊?有很害羞或很緊張的人嗎?

轉載:孩子上托兒所越早長大後越有攻擊性

2007年04月14日
公開
26

孩子上托兒所越早長大後越有攻擊性 北京新浪網 (2007-03-27 10:08)   小時候越早上托兒所的孩子長大後越容易在整個小學階段出現攻擊性行為,更不聽話,不論這個托兒所有多好,這是有關兒童護理的迄今為止最全面的一個研究所得出的結論。   本報綜合報導 美國最新一項研究發現,無論托兒所有多好,那些較早或較久待在托兒所的兒童在整個小學時期更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而且更不聽話。研究人員推測,托兒所缺少有經驗的育兒老師,老師們缺少時間解決孩子爭玩具、爭活動場地等問題都是影響因素。   該研究成果由美國國家兒童衛生及人類發展研究院作出,其研究報告發表在26日出版的醫學月刊《兒童發展》上。   這一針對1364名兒童,歷時十多年的兒童護理方面的研究比較了兒童從出生一個月大到四歲半所接受的護理的規模、類型和質量,並研究了直到兒童11歲前其情感和語言的發展。接受調查的小學教師們稱,那些待在托兒所時間較長的孩子即便在11歲時,也會出現『容易打群架』、『愛爭吵』等問題。   『我不得不遺憾地說,在美國,即便是高質量的護理也無法保証孩子情感發展過程中出現攻擊性強等問題。』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心理學教授傑伊•貝爾斯基說。   缺少有經驗老師   這一研究在英美兩國重新引發了一個被長久爭論的話題,即職業女性過早地把孩子送進托兒所實際上是在損害他們的健康。 同時,它也為那些指責政府為了降低福利補貼而迫使母親過早返回工作崗位的人提供了論據。   不過,有專家指出,這一研究本身是有爭議性的,因為影響兒童行為有眾多因哪裡─基因、父母的收入及所受教育、家庭生活等等,憑借這個結果去怪罪托兒所和警告那些為人父母者是錯誤的。   即便是參與這一研究的科學家也在如何表現這一研究結果方面存在分歧。 其中一個要求匿名的作者指責主要作者貝爾斯基『通過誇大負面影響在一個擁擠的劇院大喊「起火」了!』他與其他論文作者強調父母的教育質量『在預測兒童發展方面比兒童護理的類型、規模和質量更重要』。   貝爾斯基教授承認,對他來說,為何在托兒所長大的孩子更具有攻擊性是『兒童發展的一個謎團』。不過,他認為,托兒所缺少有經驗的育兒老師,老師們缺少時間解決孩子爭玩具、爭活動場地等問題都是影響因素。   針對來自醫學界的質疑,貝爾斯基教授反駁說,這些反對者『逃離這個資料就像發生了核彈爆炸一樣』,這是因為他們認同將孩子送到托兒所這種育兒形式。   英國研究相呼應:   三歲前上托兒所易致情感問題   本報綜合報導 在英國,劍橋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蘭姆近日公布的另一研究結果回應了美國國家兒童衛生及人類發展研究院的上述研究。蘭姆通過研究發現,早早送孩子上托兒所可能導致其長期出現情感問題。   蘭姆指出,孩子在三歲之前就被送到托兒所,長大後更容易有不良行為,處理壓力的能力更低。去年,蘭姆教授和同事在3000名幼兒中展開了研究,結果發現,入托前9個月兒童體內的應激激哪裡─皮質醇的水平是未入托的同齡孩子的兩倍。而且,上托兒所的幼兒年齡越小,壓力值就越大。   要善于給孩子解壓   蘭姆教授認為,社會上有輿論認為母親應當留在家中照看孩子,其實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真正途徑,父母應當做的是在送孩子上托兒所前和接孩子回家後為孩子『解壓』。   蘭姆教授說,托兒所老師經常無法幫助幼兒調節和轉移壓力,因為兒童護理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為了保持群體的和諧,讓不規矩行為減少到最少』,而這樣做會損害兒童的長期情感發展。   蘭姆說,家長傍晚把孩子接回家後應當通過創造以孩子為中心的友好氣氛、鼓勵孩子早睡等手段為孩子解壓。蘭姆提到,在孩子最初上托兒所的幾周,家長可以爭取到托兒所與孩子共渡難關。他指出,在德國,家長會連續多天陪孩子適應托兒所的新環境;而在英國,『通常是父母把孩子放下後,走得越快越好』。   『我們的孩子沒了真正的童年』   本報綜合報導 英國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許多英國家長對子女童年環境和遊戲方式的改變憂心忡忡,他們認為孩子們失去了自己小時候擁有的『真正的童年』。   研究人員調查了4000名10歲以下孩子的父母,讓他們列出現在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童年時的哪些樂趣。   超過一半的家長說,過去, 孩子們在課間喜歡玩傳統的遊戲如跳房子、板慄遊戲等,而現在的孩子一有空就玩電腦遊戲。接近半數的家長們說,他們記憶中的戶外遊戲,如捉迷藏、壘房子都被現在的一些高科技遊戲所取代。傳統的床頭故事也有所變化。有一半的家長表示,他們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在英國影響深遠的一些童話故事。   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項調查,英國兒童是發達國家中生活質量最低的。

8要訣輕鬆提升學習力

2007年04月05日
公開
24

8要訣輕鬆提升學習力 康健雜誌101期(2007/04) 文� 謝曉雲 與其費盡心力緊盯孩子的功課、拚命補習,還不如激發小朋友的學習熱情。 孩子不愛唸書,學習意願低落,是最讓父母頭痛的問題。 有些家長每天緊盯孩子功課,提供他們最好的學習資源──買教材、送去補習,甚至為小孩打理一切生活所需,但孩子依然不願意認真學習。 ●父母做太多,孩子沒責任心 經常輔導中輟生的少年保護官盧蘇偉認為,現在的孩子表現「幼齡化」,大學生還像小學生,例如開學前返校,爸媽還要開車子一路把他和行李送到宿舍門口,原因在父母呵護過度,不肯放手。「我們常講親職教育,談父母的教養責任,卻忽略了『子職教育』,孩子也有他的職責,就是學習去喜歡他應該做的事,喜歡他的責任。」 而且,父母急切地填塞知識給孩子,往往剝奪他們從探索中學到東西的樂趣。 台灣師大特教系教授洪儷瑜指出,以前的孩子也許學得不多,但有比較多機會可以自己慢慢摸索、體驗生活,因為親身經歷過,想忘都忘不了。但現在的孩子靠補習,被動接受重點和答案,想記都記不住,而且也失去了自己主動找答案的興趣。 此外,一直被動接受大人要求的學習,孩子也會疑惑,「我為什麼要學這個,又用不到!」親子教育專家柯志恩指出,如果父母不能陪孩子一起找到學習的意義,也會令他們提不起勁學習。 盧蘇偉認為,孩子應該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學習獨立,有些事父母應該讓他自己決定,例如做功課、準備考試、安排自己的時間、學習為課業負責。不然父母在小孩身邊又盯又唸,也無法讓他想要主動學習。 著名的幼教專家蒙特梭利曾說,成人對孩子發展最大的「干擾」,就是企圖以自己取代孩子,幫孩子行動。 ●要求太高,打擊自信 「為什麼孩子不喜歡寫作業、讀書、考試?因為他做這些事的時候,被罵的機會最多,」盧蘇偉說,如果和學習聯結的經驗都是不愉快,令孩子的學習意願跌落谷底。 一向很反對用分數衡量孩子學習成效的陽明大學教授洪蘭指出,現在社會很多成功的人學歷不是很高,或學業成績不是最頂尖的。她相信如果減少成績的束縛,學習過程能夠多一點快樂。 ●支持、鼓勵取代責備、擔心 父母可以怎麼做,讓對學習興趣缺缺的孩子轉而樂於學習? 首先,建立孩子的「自我概念」,也就是讓他覺得「自己是可以的」,有了這種「自我概念」,才會有動力,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所長柯志恩指出。 父母可以用具像的方式幫助小孩,例如答題時,五題裡面答錯了三題,鼓勵他還有進步的空間,讓他明白自己可以往上做得更好。 有一個父親在兒子小時候就經常罵他笨,一直到兒子上了國中,這個父親聽了柯志恩的演講之後,很後悔自己過去一直罵兒子笨,於是,他開始告訴兒子,「其實你並不笨」,沒想到兒子竟回答,「我還沒笨到你說我不笨,我就相信。」可見,過去父親的責罵深深影響這個孩子建立他的「自我概念」。 ●訂定合理可行的目標 父母應該理性評估孩子目前的能力在哪裡,然後將目標分成幾個階段,每次為孩子訂一個努力之後可以達到的目標,再慢慢往最終目標邁進。例如,你希望孩子從60分進步到80分,與其一下子要求他進步20分,他短時間內達不到,還不如先期待他每次進步5∼10分,孩子比較容易達到你的要求,藉由每次進步累積信心,持續提高學習的動力。 ●多信任,少擔心 父母一味焦慮、擔心並不能改善孩子的學習意願,反而可能選擇逃避面對爸媽施加在他身上的壓力。 證嚴法師常開導大家,「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氣,就要多多祝福,而不是擔心,如果父母常常擔心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給擔心掉了。」 因此,父母要做的是停止著急、擔心,放心參與及享受陪伴子女成長及學習的樂趣。 ●給孩子最大的鼓勵、肯定 例如孩子寫功課時,你對他說,你的字寫得真好!你怎麼辦到的?再寫一次給爸爸看好不好?孩子都希望自己表現很好,還可以讓爸媽看到,得到他們肯定的眼神和稱讚,學習自然變成一件孩子喜歡的事,盧蘇偉指出。 ●父母親身示範 洪蘭舉例說,住在美國西雅圖的8歲華裔女童鄒奇奇,小小年紀就讀了很多書,還出書《飛揚的手指》,被大家視為神童。女孩說從小父親就經常唸書給她聽,而父親唸書時流露出愉快的神情,讓她感受到讀書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因此她愛上閱讀。 ●優勢教育建立自信 每個孩子都有正反面、優缺點,糟糕的是,現在台灣的教育經常是「缺點教育」,親職專家游乾桂指出。像是孩子數學考不好,就一直被點出來,叫他要反省、要加強。但他說,「這個孩子數學不好,但也許中文或語言能力很好呢?這方面都沒有被大人肯定呀!」 游乾桂舉作家張曼娟推行「小學堂」時,幽默笑稱自己「一無是處,只有中文好」為例,「這就是優勢教育,」父母應該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優勢,加上父母的鼓勵,就能讓他向前。 ●培養積極正向思考 積極正向思考的孩子在碰到困難時,不容易被打倒,盧蘇偉指出,這牽涉到父母自己如何處理挫折,及面對子女遭遇挫折時的態度。 像孩子考試考差了,父母把它視為「上天最好的安排」,而不是災難,父母重視的是孩子準備應考時學到的東西,而非考試結果,就算沒考好、沒過關,但該讀的書都讀完了,也是很大的收穫。 他看許多壓力處理的研究,發現正向思考的能力和能否面對現實、管理壓力,及小時候的經驗有關。 他的兒子學鋼琴,每逢跳級考試,就會擔心考不過,但他總是跟兒子說,「根據過去經驗,每次你都能順利過關,所以這次也一定沒有問題。」不斷給孩子信心,就是要幫助訓練他正向思考,及培養調適壓力的能力。 但如果反過來,每逢這種情況,父母就數落孩子,「平常叫你準備你不聽,現在才擔心有什麼用,這樣你八成考不過了。」久而久之,孩子碰上壓力時,習慣用負面思考,還沒迎戰就先放棄。 ●終生學習才是目的 學習是終生的事,其實不必急於一時,重要在於孩子能一直保有對學習的熱情,這需要父母的寬容等待。 陪伴、鼓勵、寬容、放心、耐心及以身作則,是父母的角色,而以下幾個相反詞:責罵、催促、急切地替他們做、自己負面思考、輕言放棄,就請都避開吧。

品格時代的私房祕方

2006年08月10日
公開
28

品格時代的私房祕方  父母的生命價值決定了孩子主要的生命價值。而品格教育最核心的是,「不能用說的」,用生命能量展現出的,才是品格教育核心... 文�鄭一青 天下雜誌 第287期期 2003/11/15 出刊 父母可以做的事 以身作則  父母的生命價值決定了孩子主要的生命價值。而品格教育最核心的是,「不能用說的」,用生命能量展現出的,才是品格教育核心。  父母要能深刻體認,品格比考試成績、英文或電腦技能更重要,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協助孩子建立重要品格。不論是誠實正直或是慈愛負責,全家人一起培養品格、責任感、同情心和社會良知,自己帶著孩子一起投入公益和社區服務。 教育的目的,不是考試或找工作  認清教育是有一天能夠不教,是讓孩子能夠成為快樂和獨立的終身學習者。檢視孩子生活的時間平衡表,花多少時間去建立孩子的靈性和品格?要餵養孩子的三餐,更要餵養孩子的心靈、精神。 每天十五分鐘給孩子高品質的談話  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至少在相處的品質上,必須非常好。  中正高中校長丁亞雯建議,每天十五分鐘給孩子高品質的談話。高品質是沒有電視、沒有電話。譬如開車送孩子上下學的十五分鐘就是很好的時間。或者,孩子晚上讀書到九點鐘,切一盤水果、一杯牛奶,跟他談一談。剛開始不能太勉強,因為你問他有沒有問題,他一定會說沒有。也許你的孩子一個禮拜、兩個禮拜沒話講,等到他悶不住講出來,你要非常珍惜,要用同理心去聽。不過,要等到他跟你開口要意見時,你再提意見。 鼓勵孩子交朋友、參加社團  台大社會系教授馮燕看到,孩子將來一定是要與全世界競爭。但是她和先生不是讓孩子加強補習、加強英文和數學,而是培養孩子社交的能力,鼓勵他們交更多朋友、參加更多社團,全力支援他們辦社團活動。 喚醒孩子沉睡中愛的力量  在孩子一生的教育中,情感有很重要的作用。道德告訴人們應該怎麼做,理智告訴人們用什麼方法做,而情感則告訴人們願意怎樣做。孩子一生中,許多精采的故事,偉大的行為都是來自於情感,它是道德教育的基礎。 讓孩子具有深度生活的經驗和能力  「這是一個不缺乏知識,但缺乏意義的時代,」上善基金會人文教育實驗小組召集人陳健一說,品格教育是一段段生命的體驗,父母要能提供和帶領孩子體驗深度生活。 父母不要做的事 不要榨乾自己和孩子的時間  父母對小孩要求愈來愈多,往往榨乾自己和孩子的時間。在生活中排滿各種補習或才藝課程,結果反而因為太急切、太功利,不但無法協助孩子成功,反而磨光孩子對挫折的忍受力。 亞迦貝全人教育中心創辦人、臨床心理學家王金石發現,現代的父母總是怕孩子太閒、有空白,「很多心靈自我成長的能力,要在空白的時間才會發生。」  「品格包括你能不能欣賞美?或是你能不能在一件小事,或者在人與人的接觸當中感受到溫暖、關懷,」信誼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杏如說,「有的人說他好忙好忙,沒時間,你就會錯失很多東西。錯失當下,錯失一生。」 別用電視和電玩養孩子  改變自己和孩子的休閒習慣,台灣的孩子花在電視、打電動玩具的時間太多、太長。  親子教育專家鄭石岩指出,在虛擬環境長大的孩子,會產生虛擬的人格特質,包括很急躁、沒有耐心、挫折容忍力較差、適應現實的能力較差。 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孩子  這時很容易把情緒發洩在孩身上,也不要在孩子情緒低落或剛剛哭鬧後,開始教育或強迫他學什麼。 不要向孩子灌輸仇恨  即使社會存在著不公和不幸,但仇恨的教導,會吞噬孩子的心靈,使孩子永遠失去安寧。 不要期望孩子天生就具備大量美德  英國教育學家史賓塞認為,給孩子良善行為的標準是必要的,但不要太急於求表現。美好的道德品行隨著孩子的心智、經驗,以及心理的成長慢慢成形。要明白高尚的道德和高尚的智慧一樣,都要經過緩慢的過程才能夠達到。 永遠、永遠、永遠不要放棄孩子  美國學校中學校長馮凱茜強調,「永遠永遠給你的孩子沒有條件的愛,愛他們,不管你的孩子是肥胖、是高大或瘦小,是聰明或是愚笨。」  成人不放棄孩子,是孩子內在成長力量的來源。 給雙薪父母的貼心話 積極參與孩子的生命和生活  「要花時間,一定要花到某一個時間的量,就會有品質,」學前教育雜誌總編輯黃美湄表示。師大人類發展和家庭學系主任周麗端指出,父母可以放掉的是發號施令的身段。  從過去主宰者的形象,變成朋友,當孩子願意和你對談,而不是在外面找別人,這最重要,後面所有的互動和教育才可能發生。  「關心、了解孩子的生活和生命變化,包括交什麼朋友,看什麼書、電視,上什麼網站,」她建議,「在親子關係中,找到每個人要堅持的部份。」  師大人類發展和家庭學系主任周麗端表示,她堅持一定親手為孩子準備便當。她也在學習如何兼顧家庭和事業,不過,必須付出睡眠減少的代價。 給單親父母的貼心話 與孩子同住的一方  父母經濟甚至教養的重擔,都在同一人身上,經濟和時間的壓力,逼得單親父母喘不過氣,又必須同時扮演嚴父和慈母、黑臉和白臉。  「品格是社會性的一部分,一定要維持良好的社會互動,一定需要尋找外界的支援,」  周麗端則建議,包括街坊鄰居、兄弟姐妹、父母親戚,乃至各種民間團體或成長團體,都可以是單親家庭的支援體系,「要花更多時間了解孩子的心靈,不要走入偏激。」 與孩子分居的一方  不要放棄教養孩子的責任。利用網路、錄影、電話、書信,持續和孩子保持親密的親子關係。 西方管理融入東方家庭  勤美投顧總經理何美頤覺得用西方管理融入東方家庭的經營,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她建議現代年輕的父母: 一、尊重孩子的獨特性,聆聽他的內心世界。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的部份,是知道孩子的潛力在哪裡?  許多孩子有許多其他的天份,像有音樂和藝術天份的孩子,也應該找到適合他們發展的路,如果是有興趣的事情,如果做得再辛苦也會甘之如飴。 二、決策過程。讓孩子參與自己生活的決策。  先預設目標,由短期和中期目標開始。從簡單的選擇開始,循序漸進。讓孩子獨立,其實父母自己要先準備。從小給孩子選擇和自己做決定的能力,讓孩子了解選擇所代表的意義,而不要後悔。  從挑什麼顏色的衣服,到自己吃飯、自己選衣服,給孩子做決定的機會。讓孩子選擇自己的人生和志趣,但要協助孩子建立自我思惟的能力,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培養孩子責任感,逐步放寬尺度和空間。 三、解決問題的策略  從孩子所面對的問題,教導他們從小面對問題,研究對症下藥的方法和過程,但也不能完全不給孩子一點指引。要在孩子身邊,他們需要的時候,你就在那裡。 四、時間管理。平衡身心、平衡工作和娛樂。  協助孩子設定事情的優先順序,專注在最重要的事。學習有效率、有重點、有組織能力,讓孩子能夠認真讀書,也認真地玩,抒解課業的壓力。 五,自我管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自信心和自尊人  不要照顧得太好,需要的時候,父母可以支援。與孩子約法三章,不要嘮叨,讓孩子學習自律和自我管理,避免孩子過度依賴。 六、 擔家庭責任和家庭規範  請另一半和子女共同分擔家庭的責任,一家人共享權利和義務,協助父親建立和孩子的互動、了解和親子關係。一家人共同協商規範,共同遵守承諾,父母尤其不可言而無信,一定要說到做到。 七、理財觀念。善用財富,不要為財富所用。  讓孩子知道賺錢不容易,不亂花錢但也不吝嗇。可從壓歲錢和零用錢上教孩子如何用錢。  女兒和兒子小時候就訓練他們打工,到媽媽辦公室打工,幫忙影印或是洗杯子,他們也到慈濟做志工,也會將錢捐給慈濟。 八、情緒管理  要讓孩子一直保有單純的快樂,負面情緒是最大的敵人。  我的歡喜菩薩(HAPPY)是:H(Help, Health)自助助人、身心健康;A(Aware)能夠意識到自我壓力;P(Plan),能夠設定重點和先後順序;P(Prepare)有充分的準備;Y(Youth)年輕學習的心。 轉載於 http://www.lcenter.com.tw/trend/FamilyDetail.asp?no=53

轉貼:人的十二種感官發展

2006年07月04日
公開
25

∼讓我們攜手守護孩子的童年∼ 文/Marjorie Theyer 講演日期1997.地點:慈心托兒所 整理:慈心托兒所教師 「孩子的感官發展」是否朝向較健康的方式開展?這是七歲前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如果匱乏的話,孩子(將來的成人)就無法發揮他既有的能力。 平日大家已很清楚五種感官,教育哲學家Rudorf Steiner曾在多次演講中強調感官發展的重要性,因為他知道這個世紀之末,科技文明將帶來破壞力。其實關於每一種感官都有很多該學的地方,Steiner提出的十二種感官,每一種都有它獨特的人性特質。有好的一面 (如果我們容許它有足夠的自由去發展的話) 和壞的一面,以下我將試著引領各位經驗每一種感官的精神和美意,並把現代生活中一些阻礙孩子健康發展的事務透明化。 1. 觸 覺 (Sense of Touch) 當胎兒在媽媽子宮裡拳打腳踢時,是孩子第一次經驗到觸覺。誕生後,撫摸並吸吮著母奶則是觸覺的第一步。小小孩什麼都摸,最糟的是在紐西蘭或其它國家,我常常在超市看到一些孩子,想摸東摸西,啪一聲就被被父母打下去並拉走,一邊喝叱「不要碰」。其實,孩子是需要透過觸摸來學習的,而到底我們從觸摸可學到什麼? 我們經由觸碰可了解到相當多的事,甚至於更深層的信任。我們都有肉身,所以去碰觸別人,可以說是一種對較親密的人所做的親密行為。對小孩而言,如果我們不允許他們去碰觸,或不去擁抱他們的話,孩子們就無法學習這樣美麗的經驗。在孤兒院裏,一些孩子從來沒有機會被撫摸或擁抱,即使有餵食他們,但在缺乏任何溝通和交流的情況下,很快就會死去。 觸覺教導我們那裡是終點,那裡是起點。比如我觸摸一張桌子,從這端結束,同時也是從這端開始,這是直接且親密的,它影響到我們的內在深處。家裡有小小孩的朋友,與其告訴他們「不可以摸」,倒不如把東西放到他們無法碰到的地方,直到他們已有能力學習小心翼翼。 在華德福幼兒園(Waldorf Kindergarden)裡,我們試著提供自然材質的活動材料,因為它們不但自然 (如:貝殼,松果),而且事物本身具有其原來美麗獨特的形狀和紋路(不像塑膠物)。對年幼的孩子而言,十二歲以前,他們的組織器官還沒有發育完整,最好能提供孩子有機會感受到好的型態,和優質的材質,如讓孩子在室外爬樹撿樹葉,遠比從書上看到樹要真實和有感覺多了。 2. 生命的感覺 (Sense of Life) 這種感覺較難於了解,它對我們而言是無意識的,除非我們的身體覺得那裡不對勁,如你跌斷腿或是背痛,你才變得對自己的身體很有感覺,這種感覺會影響你的思想。比如當您生病時又必需參加考試,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通常我們的身體組織會和平共處,但有一句話說:「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穫。」,也就是說你學任何事多多少少都會帶來痛苦。所以有能力去修護,讓自己的身心使之再平衡,是很重要的發展課題。因此,培養生命感覺的能力,使你能找到自己內在空間的和諧是一件莫大的祝福。 3. 律動的感受 (Sense of Movement) 不用思考我們就可以移動,如果人需思考移動的所有細節才能移動的話,那將會令你動彈不得。我們能自由地移動是因為我們的無意識。當孩子一旦能站立、走路和跑步,它就讓孩子在空間裡自由地律動,所以讓這種感覺正向的發展,就是發展自由。剛開始是你想動的時候就可以自由地移動,慢慢地,就能轉移到自己的自由思想上。 4. 平衡/平靜的感覺(Sense of Balance/Equilbrium) 這種感覺也是無意識的,除非我們沒有能力,想一想那裡是維持你平衡的地方?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也許是腳、或是胃、或是頭。不管那裡都無所謂,只要有地方可平衡以免跌倒就好。對我們而言,內在深處有個地方可以休憩一下是很重要的平衡,如果找不到休憩的平衡點,我們就不可能放鬆和建構獨立的思想。當然對孩子而言,先讓他們發展肉體的平衡感是很重要的,接著才是培養內在的平衡。 以上四種感官(觸、生命的、律動的、平衡的感覺)我們稱它們「肉體」或「低層」的感官,對孩子而言是完全無意識的,它的發展期是介於出生至七歲之間。 5. 嗅 覺(Sense of Smell) 我們往往低估這個感官。事實上,我們有能力嗅出一千種不同的東西。對所有的感覺器官而言,嗅覺具有最短的距離(從鼻子至頭),我們無法關閉嗅覺,它也是唯一的我們先經驗後思考的感官。當我們聞到什麼,經常會聯想到或轉接到上一次某個時刻或某地某國我們聞過類似的味道。這個味道不是好的就是壤的,絕沒有介於中間不好不壤的氣味。如果是好的我們就吸入,如果壞的,我們就換不同的方式呼吸。其實,我們應該要多開發嗅覺,它甚至可發展至我們死去為止。但是我們都太懶惰了,在知覺經驗中,我們利用視覺多達百分之八十。我們的嗅覺根本上是非常流動地。當你今天聞到咖啡,事實上已跟兩天前聞的味道不是完全相同了,但是我們覺得一樣,是因為我們適應新東西的能力很快。發展出嗅覺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它將教我們分辨好壞,因為嗅覺的好壞是沒有中間值,讓孩子有機會去嗅自然的味道也是十分重要的,不管好的或是壤的都是幫助孩子發展這種能力。 6. 味 覺(Sense of Taste) 我們的身體是吸收外在的東西進來與身體內的體液混合,當我們嚐試食物,是混合唾液而吃下去,主要的味覺有四種—甜、酸、苦、鹹,在嘴裡的不同地方,感覺不同的味道。往往我們形容一個人穿衣服很有品味、有藝術品味、音樂品味等等,透過味覺,我們學習分辨。如果你餵食嬰孩以沖泡式的牛奶取代母奶、或者用罐子裡現成的濃縮食品,不是新鮮的東西,將會破壞孩子學習味覺分辨的能力,尤其像麥當勞這樣的速食文化,只會摧殘孩子的判斷力。 7. 視 覺 (Sense of Sight) 前面提過,我們感官知覺有百分之八十依賴視覺,通常只有盲人會發展其它的感官到相當的程度,一般人都有能力發展,但我們都太懶了。我們說:「百聞不如一見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不見得是真實的,反而會讓我們所看的誤導。當然我們也會被既有的觀念誤導,我們不該依賴視覺太多,而視覺所該涵蓋的能力是廣闊的內在視野。 8. 溫暖的感覺(Sense of Warmth) 根據我們的知覺,這種溫暖只在非常有限的範圍內才是人體真正舒服的感覺。像懷孕時,妳的身體為胎兒創造了舒適溫暖環境,小小孩的溫度很容易從頭腳散發出去,所以讓孩子的頭腳保持溫暖是很重要。當你覺得冷時,就會想辦法去取暖,如果你常常感到冷,就要不斷為自己設想「如何對外得到溫暖?」相對地,你就沒有能力慷慨地付出溫暖。當我們牽著孩子的手或去擁抱他們,這是人的溫暖,內在溫暖的交流,給予溫暖的能力就是愛。這種溫暖的感覺同時也要藉著視覺和聽覺合作才能完全地流露。 以上四種感覺(嗅、味、視、溫暖的感覺),我們是部分地有意識到,可稱呼它們為「心靈的」或「中層」感覺,它們發展的階段介於七歲至十四歲之間。 9. 聽 覺(Sense of Hearing) 這個感官體是最接近頭部的,同時它也被包裹地很好。在耳的深處有一根骨頭,叫「佩綢絲」骨,是身體裡最硬的骨頭,用來保護我們的聽覺。我們可以聽到最大變化和不同的聲音。當你聽到一種聲音,你會有什麼反應?通常我們會跟著聲音走,一直到聲音消失為止。而且,我們的聽覺是很有選擇性的。舉例來說:我曾住在火車軌道旁,當火車經過,桌上的茶杯甚至會震動。第一個禮拜,每一班火車經過我都聽得一清二楚,但過了第二個禮拜,我就沒有感覺有火車長嘯而過,因為耳朵自己會自動關合。聽覺是非常個別的,甚至在座的各位都同時有聽到我的演講,但聽到的內容卻不盡相同,因為我們都加了個別的思考和生命經驗在其中。如果你真有心想傾聽某人的談話,你必得先把自我擺一邊,這個感官跟以下的三種感官都是富於社會性的,所以當我們需要跟別人接觸時,要很有意識地察覺每一個溝通的情境。 10. 語言的感覺(Sense of Speech?/Word) 這種感覺跟我們說話的方式、表達的想法和清晰度有關。當今好多人喜歡講俚語,不再用恰當的話語。在遠古時候,有些話語是相當神聖的,只有教堂裡階層很高的教士可以使用。而今每個人都可自由說任何話,已經沒有什麼話特別神聖了。在基督教的聖經裡,曾經提到:「創世紀之始是始於文字,而文字是出自上帝的話,然後一切的創造物才開始」。你也可以從一個人的聲音判斷他的人格特質。所以當幼兒的老師和父母,愈具有一副音樂般的聲音是愈好,因為孩子是透過我們學習聽覺,而音樂般的美感是很重要。 11. 思想的感覺/概念(Sense of Thought/Concept) 人類經由思想而彼此溝通,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特質。當你試著想了解某人,必得先了解某人的思想,同時你也得先將自我的思想擺一邊。一場好的討論,是當你傾聽時先把自己的想法放下,反之亦然,否則那有可能演變成辯論,如果雙方都同時想表達的話,就沒人能真正地傾聽。 12. 自我的感覺(Sense of Ego) 這是一種自我的感覺,這種感覺唯有在你的自我遇見另一個自我時才會顯出來,除非你能真實的面對真正的自我,否則在與另一個自我交會時,往往會產生更深的矛盾和掙扎。我們無法分開語言、思想和自我的感覺,因此三者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它們也是無法分割的能力,我們將終生地發展它們。 以上四者感覺(聽、語言的、思想的、自我的感覺),我們稱它們為精神的或最高的感官,發展階段是從十四歲起一直不斷的延續下去。 (Marjorie Theyer亞洲地區華德福幼教師訓導師、塔如那學院幼教系負責人)

[轉貼]養育優質的小孩

2006年06月13日
公開
28

研究發現,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 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 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 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 。 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 2.教導他關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 ,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 要發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 。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 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 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等,多運動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 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 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意的讚美: 當孩子表現很好時, 不要只是說:「很好。」 讚美要具體一些, 說出細節,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更好, 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 不過,讚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成孩子錯誤的期待。 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用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 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現,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 。 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札特效應」,但是 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 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 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 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 ,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 情緒也較穩定。 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 9.用心聆聽: 沒有什麼比 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 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 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 。 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 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 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 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 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 「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 「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麼嚴重嗎?」 如果答案是No ,那麼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繫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 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 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 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 1.確認他的問題 。 2.讓他描述他想到解決方式 。 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 。 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 。 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助 。 12.給他表演的舞台: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 ? 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 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 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轉載---給讀經家長參考   劉子雈

2006年05月04日
公開
28

給讀經家長參考   劉子雈 讀經是一個學習聖賢腳步的教育,我們學習聖賢的思想,我們學說聖賢說的話,我們學做聖賢做的事,所以我們是在學習如何做聖賢。只要讀經,即使其成就未達聖賢的標準,至少亦是君子的人格!我們讀經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培養出一個才德兼備的君子。一個孩子與其有才無德,倒不如讓他成為一個有德無才者!所以,藉由讀經,我們期望能給孩子一個:有文化素養的(品德),能自主學習的(才能),能提昇孩子內心品質(健康)的良好教育! 1.父母是讀經教育的實踐者及擁護者。 親情是天生的,愛孩子的方法卻需要學習!如果父母不成長,千萬別怪孩子不長進,因為我們沒有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和榜樣!方法是需要學習,而榜樣是要靠實踐,有了這二個,孩子的學習自然有跡可循。所以,(如果家長沒有付出,那麼孩子的問題則不會減少!)而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全家人都有共識,至少至少要夫妻有共識∼∼!有共識,讀經教育之路才能長長久久! 2.教育的目標要清楚: 讀經真的有用嗎? 這是許多人談到讀經的第一個疑問。我們不能保證讀經一定成功,但是,學校的教育是否也能保證一定成功?有些人之所以想要回到體制內,只因為這樣做會比較安心,因為大家學的都一樣,即使只是話題,也不會差太遠。那怎麼辦呢?首先當然必需要肯定讀經,不要因為短視近利(因為眼前學校的成績),而忽略了讀經的千秋大業(“經典“是五千年精挑細選的文化精髓才能流傳至今的)!前面說過的,讀經是培養聖賢的教育,這條走起來,必定會比較孤獨,其最好的方法就是“老實讀經”,無論如何,一定讓聖賢的語言在孩們的心靈上札根。如果這一輩子只給你一本書,您要選哪一本?是國語課本?還是數學課本?是論語?還是老子?有人說過要選經濟學,但是經濟學如果裡面沒有道德秩序的話,這跟偷跟搶是沒什麼兩樣的。所以,天下溺,援之以道!這些道,就在我們這些經典當中!因此,我們還是要選擇讀經! 3.適度的計劃和目標(預定讀經進度及紀錄讀經日誌),讓學習的過程更有跡可循! 預定讀經的進度及紀錄讀經日誌,可以讓我們對於每天讀經的功課不敢怠惰,即使進度落後,也只要稍做修改,接下去讀就可以了,這樣也才不致於落到就此放棄的地步。而紀錄讀經日誌呢,會讓您孩子的成長有跡可循,循著這些學習的紀錄,在下一次的學習計劃中改進,去蕪存菁,給下一個學習階段更好更完善。 當讀經有了目標,是一件很好的事,但是希望不要有偶像式的學習(希望能像某人的孩子一樣好…),別人的孩子,有別人成長的背景和種種因素,而自己的小孩,則有自己的學習方式和空間,所謂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有不同!讀經每個人都會讀,但是怎麼讀,才會讓學習事半功倍,才不會造成反效果,這才是我們需要的方法,希望不要為了學別人,而使寬廣的教育空間變得狹隘。而且過度的計劃和目標也容易累垮,所謂的轟轟烈烈,最後必定是泡沫一場! 4.營造學習環境和氣氛,提高學習品質、協助孩子樂意讀經: 4-1輕鬆而不緊張。(如:音樂,笑話,故事。) 4-2加大比例創造印象。(道具,表情,音調,刺激注意力。) 4-3學習模式:操作及討論(把經典和生活融合起來) *最基本的功能:把背廣告詞變成背經! *更進一步的功能:把經典變成具有倫理道德的生活!(例如:兄弟吵架時,引導弟子規裡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給孩子知道,能夠這樣做,即是最高級的經典教育。) 5.在家複習: 落實每天至少讀五次的基本功課。 落實左手壓書,〔右手比字〕,抬頭挺胸,〔大聲讀經〕的基本精神。 隨著時間的累積,讀經量越來越多,關於要如何複習,只有大家互相交流方法,請大家來集思廣益。 結語: 我們必需嚴格的講:[所有的父母才是真正的教育專家!]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經典是生活化的,讀經教育帶給大家親子之間一個很好的互動機會,所以我們必需要認識讀經,了解讀經,並且善用讀經(有惡用讀經之例嗎?有,只為了會考而讀經者即是!)。所有的讀經家長與老師們,讀經班是一個拋磚引玉的工作,班上規定了許多讀經的次數及方法,不是回家讓家長趕快督促孩子讀完就算完成功課,而是經由陪讀的動作之下,增進親子間親蜜的互動,深入感受孩子心靈層面,掌握並引導孩子的學習態度,最後,把共同學習到的經典落實在多元化的生活之中,如此才能真正在讀經的過程中,將聖人的智慧札根於孩子的生命裡,同時也啟動了我們對生命的觸覺,重拾塵封已久的明德本性。 讀經的孩子是有福的,因為他比多數的小朋友更早接觸了最有價值的知識! 讀經的孩子是具有智慧的,因為他的生命早已受到了聖哲們的董陶! 最後,希望各位家長和老師們,都能在讀經的教育裡獲益良多,做個讀經的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