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緊急公告:因突發資料庫異常事件,故4/8~4/26資料損毀,如會員於上述區間曾於討論區發文回應,煩請重新發布,造成您的困擾敬請見諒

柚子媽咪

喜歡簡單的人事物~更喜歡小朋友歡樂的笑聲~^^

喜歡簡單的人事物~更喜歡小朋友歡樂的笑聲~^^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兒子沒有說話

2008年02月21日
公開
10

兒子沒有說話 ◎袁瓊瓊 我有時候認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能夠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相信他的能力,然後站在一旁,看他成長,並且欣賞。 身為父母應該像園丁,給樹木澆水,除蟲之後,就看他生長。 我們不會規定玫瑰要變成茶花。但是很多父母常常想把香蕉種成蘋果。 早上看到資優生燒炭自殺的新聞。很小的孩子,才 15 歲。 買報紙的地方是 7-11,兩個店員都很年輕,看上去頂多二十出頭。我問他們:「你們小孩子能不能了解他為什麼會自殺?」 兩個人跟我說了滿多的。 報紙上登了很多人的意見,家長的,醫生的,專家的。奇怪的就是沒有人去問其他的,玩《曙光 Online》的孩子,尤其是只有15歲的孩子的意見。 要知道這個 15 歲的男孩為什麼會自殺,不是應該跟他同年齡同背景同喜好的孩子最能懂嗎? 我家小孩也玩線上遊戲。看到這個消息,三個人共同意見是: 1.一定會有大官要來禁止線上遊戲了。 2.很多作父母的作師長的,對孩子玩線上遊戲一定管制更嚴了。 3.玩線上遊戲成為小孩學壞或自殺的入口。好像是因為沈迷線上遊戲,才導致孩子們的負面傾向。導致他脫離現實,反社會.....等等等等。 我不玩線上遊戲。不過說實話,我有親戚玩線上麻將。看她打麻將時跟那些不熟識的網友互動的不亦樂乎,寒暄招呼打屁調情飛來飛去。她說她每天都要去摸上幾圈,偶而無法節制時會玩上十幾個鐘頭。阿麻將就不是線上遊戲?一定是小朋友玩的才叫做上遊戲?我親戚因為和我一樣老人家,所以沒有人去把她電腦鎖起來。不然我猜她大半也會燒炭自殺。 她今年八十七歲,腰腿骨都不大方便了,玩線上麻將是她唯一的人際關係,是她的生趣。 線上遊戲對一個15歲的孩子,最大意義可能不是「玩」,而其實只是人際互動而已。 我跟小兒子聊天,他說線上遊戲:「有時好玩,有時不好玩。」那好不好玩是取決於難易度嗎?取決於打死幾個怪獸拿到多少寶物嗎?他說不是。朋友在的時候好玩,不在的時候不好玩。 現在人際關係的互動,其實已經與過去完全不同了。 如果一昧認定走出門去才交得到朋友,未免狹隘。某方面來說,大人世界裡 MSN,雅虎通,Skype,不也一樣是網路交友嗎?為什麼要認定孩子們在線上遊戲裡交到的就不是朋友呢? 要認真說起來,線上遊戲裡交到的朋友,可能比 MSN,Skype 或雅虎通裡交到的更可靠呢。 線上遊戲是這樣一種東西,所有玩家進入虛擬世界中,使用各自挑選的身份。在這身份背後,可能是 15 歲的小孩子,可能是 87 歲老人家。都無礙。重點是進入線上遊戲世界之後共同建立出的生死交情。 在這虛擬世界裡,有一個狀態是現實世界不能相比也無法想像的。 在虛擬世界裡出現的都是「真」人。 由於使用的是虛假的身份,在線上遊戲裡,一個人往往會直接了當的暴露他的本質。 當然有大的裝小,小的裝老,男裝女,女裝男,或是恐龍裝美女,美女裝帥哥的情形。不過選擇角色這件事的微妙處就在於,會做的選擇,往往透露出我們本質的某個部分。 參與遊戲之後,會結交同伴。就算在虛擬世界,獨行俠也是難以成事的。我們在現實世界,有時候要幫助人,會心有餘力不足。遊戲世界裡簡單多了。我們在現實世界,有時候要陷害人,會左顧忌右害怕。遊戲世界裡簡單多了。在遊戲世界裡,大家呈露的,極大部分是本性。在遊戲裡會為你兩肋插刀的人,通常在現實社會,他會做同樣選擇,雖然未必能做到。而會陷害你的人,現實世界裡,就算外表觀之似人君,給他機會,他下手不會留情的。 因為無須負責,沒有人知道你是誰。惹了再大的事,消失便是。換個帳號再上來,不用二十年,兩分鐘之後就又是一條英雄好漢。 在無須負?d,匿名,隨時可以消失隱藏,隨時可以重來的這個虛擬世界裡,唯一需要負責的,只是自己的良心而已。 所以,一個人本性如何,在玩線上遊戲時,看的最清楚。 跟小孩聊時,他們說到一件事讓我震動。 兒子說他們在遊戲裡要攻城,必須跟陌生人結盟,幾場戰役下來,誰忠誠誰可靠就看出來了。這些線上朋友,後來就培養了生死交情,有一次相約見面。見到本人的時候,真是不可思議,有小學生,有老頭,有上班族,也有檳榔辣妹。但是因為是同好,互通一下線上的暱稱,立刻就熟起來。他們在相處時,看到的是「真」人,是那在攻城掠地時呈現自己本質的「真」人。一群人,在不相干的人看來,可能是怪異的集合吧,但是他們很快進入狀況,毫無隔閡的開始交流。 兒子說:「談到後來,你根本就不覺得他是老頭子,覺得他就是遊戲裡那個角色。」 我聽了覺得真是天人的場合。所有人是直心見性,以「本我」相交。他們越過了皮相表面,直接看到了人的內在。 看到林志翔在《曙光 Online 》上是「囤墾團團長」的位置,可以想見他手底下一定不少人馬。會有這種威望,坐到這位置,我相信困難度與現實社會並無不同。不同處只是現實世界裡不會有人去信服一個 15 歲少年。在林志翔,想必他自己也覺得他帶領的那些團員是他必須負責的。跟王永慶覺得要對他的員工負責的心理並無二致。一個鎖電腦的動作,不僅只是阻隔了他上網,其實也等於摧毀他在網路上建立的人生。 聽7-11店員講,電視新聞上說,他雖然以榜首進入羅東高工,其實想念另一所學校。15歲的「囤墾團團長」,連選擇自己未來的路的權力都沒有。家裡說他「沈迷」網路遊戲,考完基測後玩得更凶。家裡沒有理解到,他在放棄念自己想念的學校之後,唯一紓解的管道就是線上遊戲。母親說:「以前也曾經鎖過電腦,都沒出事。」我從這話裡聽到的是,這是個一直被約束的孩子,他想做的任何事,如果不是大人認可的,基本上都有隨時被中止的風險。 他這一生裡,究竟退讓過多少事情,我們不知道。他書念的不錯。或可推知他其實盡到他身為子女或學生的本分。但是,依然必須在生活裡退讓。 林志翔遺書裡寫:「我的人生已經快過不下去了,現在最後的依靠又失去了,除了死,我別無選擇。」 我兒子說:「看到遺書的時候,我只有一個想法。他一定在心裡給自己設了底線,告訴自己,如果這條底線也被越過,那我就不?﹞F。」 對於這15歲男孩,如果還可以玩《曙光 Online 》,那麼生活多麼無奈,他就可以忍受下去。但是家裡鎖住了電腦。沒有人知道那是把他逼到了沒有退路之處。 大約十年前吧,台灣有個植物人,昏睡七年之後醒來了。當時是很大的新聞。但是後續的情況,知道的就很少了。 這男孩念大學的時候出了車禍,就此成了植物人。當時在班上有個要好的女友。 昏迷之後,這女孩天天來看他,一年過去了,男孩沒醒來。母親於是勸那女孩放棄自己的兒子,因為他可能永遠也不會醒來。 但是女孩子離開之後,六年,男孩醒來了。 由於肢體萎縮,雖然醒來了,如同半殘廢,必須坐輪椅。母親給他弄了個刻圖章的小店讓他維生。這時候,當年的女朋友回來了。依然愛他,願意和他在一起。可是現在的男孩是個靠刻印章維生的半殘廢,而女方大學畢業,在外商公司工作。母親強力阻攔,不讓兩個人在一起。終於拆散了兩人。女孩再度離開。 母親告訴兒子,她是為他好。女方條件和他太懸殊,兩個人在一起不可能幸福。她怕女方有一天會拋棄他,她不忍心讓兒子受那種打擊,所以為了保護他,才勸女方離開。 兒子沒有說話。 但是當天晚上就上吊自殺了。 家裡把?q腦鎖住的時候,林志翔也沒有做任何表示。 母親作主的時候,兒子沒有說話。 他只是把廁所門縫用報紙塞住,燒炭自殺。 我有時候認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能夠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相信他的能力,然後站在一旁,看他成長,並且欣賞。 身為父母應該像園丁,給樹木澆水,除蟲之後,就看他生長。 我們不會規定玫瑰要變成茶花。但是?#92;多父母常常想把香蕉種成蘋果。

如何閱讀給小小孩聽

2008年02月20日
公開
9

【好文分享】如何閱讀給小小孩聽 有許多爸爸媽媽會懷疑孩子這麼小, 書常常還沒翻了兩三頁,就又去拿別本書, 這樣的親子共讀到底有沒有效? 其實由於孩子愈小,專注力愈差,也很容易分心, 為小小孩讀圖畫書,有一個基本原則是可以確定的, 就是得順著孩子的性唸! 孩子興致高,就多念幾遍,興致低,不念也沒關係。 另外,我們提供一些小小的Tips, 讓您的親子共讀更有趣 1.說話速度放慢.咬字清楚自然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看聽及模仿別人說話,也是學習說話的方式,因此,放慢你的說話速度,咬字清楚,對小孩的語言學習及理解有很大的助益。 2.變化音調音量,加入聲音表情 在唸故事書時,我們還可以在音調上面加一點變化,或配合不同的(動物)主角,模仿動物的叫聲,使平面的書「立體化」起來,這樣書中的人事物就活起來了。 3.聲音和臉部表情,增加閱讀的樂趣 書上有許多配合有趣動作的好笑狀聲詞。念的時候,音調可以有高低、大小、長短的不同,臉部表情也可以跟著變化。………不妨把它誇張的念出來。 4.善用圖畫書,增進親子關係 給幼兒看的圖畫書,雖然字很少,可是爸爸媽媽要用自己的聲音和語言,把故事講給孩子聽。 還有一點很重要,不管孩子有什麼反應或疑問,大人都要積極的回應他。跟他一起笑,把他摟緊一點,親他一下,跟他說:「你好棒!」從對話中,幫助你們心靈相契合,增進親子感情,心裡充滿幸福的感覺。 5.依據圖畫內容,增加點不同的元素 有一種說故事的方法,就是每次看孩子當時的狀況,加點不同的元素進去。你可以講到哪裡,就跟隨圖畫問孩子問題。問的時候,別忘記看著孩子,並且回應孩子的答案。 採自信誼基金會

家有生氣小恐龍

2008年02月20日
公開
9

家有生氣小恐龍 作者:提利•羅伯埃克特/著,菲力浦•古森斯/繪 原文作者:Thierry Robberecht,Philippe Goossens 譯者:簡伊婕 出版社:大穎文化 內容簡介top 本書為荷蘭文繪本書,親子生活情緒題材。(本書譯自英文版)   「不行,我說不行就是不行!」這是親子相處時,大人很容易對孩子說的一句話!這句話充滿了管教與制止的意味,但換個角度看,誰說孩子不能用他的方式,來表達不高興、不滿,以及討厭被限制的感覺呢?   本書從一個孩子的觀點來詮釋他的生氣怒火、他的生氣情緒,以及他一連串的微妙心情變化與轉折。故事一開始,是孩子又被媽媽教訓了,孩子因而感到身體裡有一股生氣的能量,有一團熊熊燃燒的火好像要噴出來一樣。孩子於是變成了一隻噴火的恐龍,他開始到處搞破壞,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把所有玩具都弄壞……   恐龍開始噴出許多惡毒的話來發洩生氣的怒火,完全沒辦法冷靜思考,反正,恐龍本來就不會思考!   恐龍開始六親不認,連以前最喜歡的泰迪熊、玩具通通都不喜歡了,反正,恐龍本來就沒有朋友!   恐龍也不接受安撫,爸媽想抱他也沒辦法,因為,恐龍是很大隻、很強壯的動物,要抱,可沒那麼容易!   恐龍也不吃硬的,爸媽這下也生氣地大聲罵他,不過他根本聽不進去,反正,恐龍本來就聽不懂人話!   小恐龍覺得很傷心、很無助,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於是他開始用力哭,他的生氣怒火終於被平息、澆熄了!他又變回那個討人喜歡的小男孩了。大人問他,到底為什麼要那麼那麼生氣呢?男孩這會兒也忘了自己是為了什麼而生氣,他只知道,自己一定是有很好很好的理由,他才會變成那樣,才會變成一隻恐龍的!   孩子也是人,也有權利表達情緒,表達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本書作者藉著孩子的「他我」投射,也就是一隻生氣、到處搗亂的小恐龍,來表達孩子期待自己生氣時的所作所為都能夠被理解。而父母呢?或許除了給予孩子適當管教之外,也應該充分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也有表達生氣情緒的權利與方式。畢竟,快樂時手舞足蹈,生氣時宣洩情緒也是很自然的,不是嗎?   不過,這不代表父母就應任由孩子耍賴任性喔!請記得,父母管教孩子時,孩子因而生氣發怒,不是因為他痛恨父母或不再愛父母,而其實只是在表達他不高興被限制、被禁止的情緒罷了!孩子氣生完,情緒就煙消雲散了,往後,孩子心裡就會慢慢知道父母的要求、規矩是什麼了!這之後,不管孩子成長過程中,要變身幾次恐龍或怪獸,父母或許就比較能用同理心去了解,甚至見怪不怪了!

換個角度

2008年02月20日
公開
8

換個角度 故事發生在物質缺乏的花蓮鄉下,小孩子很少有機會吃糖,見到糖果餅乾都非常餓鬼」,偏偏大人給糖時,都要我們小孩「公家吃」,我非孔融,公家吃是一件痛苦的事,尤其是在計較大小多少的時候。那時候常吃一種圓圓的,中間有個洞的餅,就是拜拜遊行時掛在謝將軍上那種。姊姊大我三歲,我常常被迫和她分一個這樣的餅。因為我年紀小,大的要讓小的,所以祖母說:「姊姊你來分,弟弟先選。」等姊姊小心地把餅分成兩半以後,我就要更小心地選出比較大的那半來。好不容易選好了,我和姊各持半邊餅,她捨不得馬上吃,捧在手上,非常寶貝貝而且心滿意足的樣子。 看在眼裡,我突然覺得自己「受騙」了,一定是她拿到比較大的那半,年紀小嘛,撒賴一下,就可以把餅換回來。真換回來開始吃了,我兩三下就把餅吃光,再看老姊,她還慢條斯理細細品嘗,又甜又香的樣子。生性就不是當宰相的料,肚裡連條小舢舨都容不下,嫉妒懷疑一發作,心裡想:「一定是我原來那塊比較大」。每次分餅,用盡所有策略,到頭來還是覺得姊姊的餅比我大?長大後,類似情況層出不窮;坐火車,我和鄰座各拿一份相同的中國時報,瞄來瞄去總在他的報紙上看到比較有趣的消息;當兵,我自己覺得是大學同學中最「歹命」的一個,比去金門的還苦。 馬克吐溫幫我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湯姆歷險記裡,湯姆的姨媽他去刷籬笆;大太陽下刷籬笆,多苦的差事!湯姆本來嘟著嘴做吃屎狀,刷得不甘不願,後來靈機一動,把自己當作是正在創作偉大壁畫的藝術家,擺出全神投入的樣子。果不其然,才幾分鐘就吸引了一位跟我有同樣毛病的小朋友,他認為湯姆的刷牆工作,比他正在吃的蘋果有趣多了,就用蘋果去換了刷牆的「權利」,用這個方法,湯姆不但在一個下午內把牆刷完,口裡還多了一些彈珠和玩具。 原來問題不在餅的大小,而在怎麼樣把餅吃得那麼香。 換個角度,隨時隨地皆能得心應手。

各種氣質寶寶帶養的技巧

2008年02月20日
公開
13

【好文分享】各種氣質寶寶帶養的技巧    當嬰兒呱呱墜地時,就帶著獨一無二的反應方式來到這個世界,有的是磨娘精、有的是上帝送給父母愛的禮物,無論其個性如何,都有適合寶寶的教養方式,父母要清楚自己寶寶的氣質,才能幫助寶寶愉快的成長。    當一群媽媽聚在一起七嘴八舌的訴說家中寶寶的生活狀況時,有的媽媽會興高采烈的訴說她的寶寶好吃又好睡、輕輕一逗就笑,好帶得不得了;有的媽媽則憂心忡忡的表示家中寶寶吃睡不正常、生活日夜顛倒,讓照顧父母筋疲力盡,不知道該怎麼辦?看到別人家的小孩那麼聽話、好帶,許多孩子難帶的媽媽一方面會心理不平衡,另一方面會在心理打個大問號,為什麼自己的小孩會和別人的差那麼多?難道是小孩出了什麼問題?一連串的問號媽媽們可能猜測、尋找良久都得不到答案,事實上,每個寶寶在生下來那一剎那,就已經帶著獨特的氣質來到這個世界,有的氣質表現會讓父母覺得孩子很磨人,有的氣質表現則會讓父母覺得很窩心,其實寶寶的氣質無所謂的好或壞,每一種氣質的表現都有其優點,父母只要了解寶寶是屬於哪一種氣質,給予適合寶寶氣質的教養方式,每一個孩子都會是上帝給的愛的禮物。   1.九大氣質評估的項目 氣質是指寶寶天生對外在或內在的刺2具有的獨特反應方式,這種天生反應方式包括在行為、情緒上,都有個別差異,了解寶寶的氣質,不但可讓父母找出合適寶寶的教養方式,也有助於親子關係建立。評估氣的項目共有九項,包括活動量、規律性、趨避性、適應度、反應強度、反應閾、情緒本質、注意力分散度及堅持度。 (1)活動量 指的孩子全天的動中,動作的多少、節奏的快慢、幅度的大小等。孩子先天上活動量是不同的,活動量大的孩子沒有一刻停止活動,甚至連洗澡也將水潑的到處都是,睡覺時也是滿床翻動;而活動小的孩子,總是安安靜靜的,顯得相當乖巧。   (2)規律性 指的是孩子生理上的機能,像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醒、一天睡幾個小時;像什麼時候該餵他、食量多少、大小便是否規律等,有些孩子天生在這些方面就相當規律,有孩子就很亂。   (3)趨避性 對新的人或物、新的情境或食物,第一次見到或接觸的時候,所表現出來是接受或退縮的態度。例如:給孩子一種新的食物,有會哭鬧的躲避,想盡辦法將食物推開,有的則高高興興的吃了起床;看到陌生人,有的孩子笑咪咪,有的孩子會躲起來甚至哇哇大,哭這些都是孩子的趨避反應。   (4)適應性 對新的人、物或環境適應的難易程度或所需要時間的長短。例如,介紹孩子一種新的食物,孩子可能第一次不接受,但試了三次他就接受了,但有的孩子試了十幾次仍然無法接受,只好先暫停,隔一陣子再試試看。   (5)情緒本質 是指快樂、友善、和悅等正面情緒和不快樂、不友善、不和悅等負面情緒之間的比例。情緒本質比較高的孩子,表示他的情緒通常比較正向,容易被別人接受。   (6)反應強度 指的是對外界或內在刺激的反應程度,亦即喜、怒、哀、樂、需求和意思表達的強度。反應強度高的孩子,高興的時候不但笑得很大聲,還要加上肢體動作來表現他的高興,哭鬧起來當然得很大聲,還要加上肢體動作來表現他的高興時只微微一笑,生氣是只是臉色小小轉變一下,讓人搞不清楚他是生氣還是高興。   (7)反應閾 指的是引起小孩某種反應所需的刺激量。包括在視覺、味覺、聽覺、嗅覺、觸覺、社會覺(即察言觀色的能力)等方面的刺激。反應閾低,表示只要一點點的刺激,孩子就會有反應,像有的嬰兒對光線很敏感,只要有一點點光線,他就會醒來;像有的孩子察言觀色的反應閾比較高,父母都舉起手來要打人了,他才恍然大悟已經惹大人生氣了。   (8)注意力分散度 做一件事情時,周圍的風吹草動,如聲音、燈光等,是不是很快會干擾到孩子,讓他分心,就是所謂的注意力分散度。分散度高的孩子比較容易分心。   (9)堅持度 指一個人正在做或正想做某件事,卻遭到外來的阻礙時,克服這阻礙而持續下去的程度。堅持度高的孩子,要一樣東西非要到不可,就算連哄帶騙、轉移他的注意力,都無法改變他的心意;堅持度低的孩子,只要稍微轉移他的注意力就可以了。   2.影響氣質的因素   雖說一個人的氣質是在出生的那一刻就跟隨著他來到這個世界,但除了大部份的先天因素外,後天的環境及教養方式也可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台北市婦幼醫院小兒心智科主任鄒國蘇指出,一般來說,氣質是先天帶來的,因此,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可以仔細觀察自己的寶寶,看看他在上述九個氣質評量項度中呈現出怎麼樣的特性。但是,孩子一出生,父母就開始「帶」他,也開始影響到孩子對周遭事物及環境的反應,而我們要用氣質量表測孩子的氣質,起碼也要等孩子四、五個月大,所以是很難測得所謂絕對先天的、百分之百的氣質。而影響一個人氣質的先天與後天因素抱括以下幾項: (1)產前因素 有實驗證明,懷孕的婦女若是比較焦慮,生出「難帶養型」孩子的比率較高。也就是說,孕婦的情緒會影響孩子的氣質表現。   (2)遺傳 某方面的氣質表現,比如活動量,也有些遺傳上的因素,像常見活動量大的孩子,他的奶奶也常說:「他老爸小時候就跟他一樣,老是動個不停」。   (3)年齡 隨著年齡的增加。孩子腦部的成熟度也會增加,氣質也會改變。比如反應閾,年紀愈大,因為受到訓練或是腦部成熟度的關係,孩子的靈敏度會愈來愈好。不過氣質測驗出來的結果是跟同年齡的孩子來比較,所以小時候活動量較大的孩子,七、八歲時可能仍然是活動量較大的孩子。   (4)認知發展 孩子透過學習與教導,慢慢的會知道這樣發脾氣是不應該的,那樣的堅持大人可能不能接受,會自己慢慢改變行為反應方式。   (5)情緒發展 孩子的情緒發展愈來愈穩定的時候,對他整個的氣質表現也會有影響,因為當一個倩緒不好的時候,反應閾會比較低,比較容易生氣,反應強度也會比較高。   (6)其他 包括父母、老師的教導、鼓勵,以及社會環境的影響,都會讓孩子的氣質表現有所改變。例如,愛動的孩子就會動得更厲害;若父母覺得孩子動不好,會時常管管他,那孩子可能就會改善一點。因此,愈小的孩子愈接近先天的氣質表現,孩子愈大,受到父母教養方式、社會環境等的影響愈大,氣質只能做個小小的參考。   3.你的孩子是那一類型的小孩   根據氣質的九大評估要項,一般將孩子分成好養型、慢吞吞型、難養型(俗稱磨娘精)、中間偏易型以及中間偏難型五個種類。不過,信誼基金會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張召雅表示,各種類型小孩都有其長處,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孩子絕對不會故意要表現一些父母不喜歡的態度,父母一定要了解這一點,不要受孩子負面的影響,更要幫助孩子,使他將來不要因這樣的氣質受到不好的影響。 (1)好養型的孩子 生活規律、常常笑咪咪、不易生氣、專心度高、對事物參與度高、個性好等形容詞都可用在好養型的孩子身上,張召雅表示,基本上好養型的孩子非常的好帶,寶寶吃睡正常且可以一覺到天亮,面對這樣的寶,父母通常較輕鬆,也不必操什麼心,這種寶寶讓父母覺得當父母是一種享受,小孩就像是上帝送給父母的愛的禮物。   (2)慢吞吞的孩子 個性內向、害羞、退縮、適應慢、做事容易遲疑、謹慎、較注意別人的眼光等待質,是屬於慢吞吞型的小孩,這種小孩介於好養型和難養型的寶寶好,所以過一陣子父母就會覺得漸入佳境,不會像難養型的孩子一直讓父母覺得難帶。   (3)難養型的孩子 難養型的孩子俗稱磨娘精,生到這種寶寶的父母,常常會被小孩弄得精疲力盡,這種小孩活動量大、神經質、常常愛吃不吃、愛睡不睡,生活作息日夜顛倒,行為能力和自發能力都較弱,張召雅說,難養型的小孩對大人來說是一種操練,也可說是上帝送給父母的功課,若要找一句話來形容,可說難養型的孩子是愛的磨刀石。   4.各種氣質類型孩子的帶養法及注意事項   以一個人成長的階段來看,嬰兒階段(零到三歲)是先天氣質較明顯的階段,雖然現在醫院兒童心智科會有氣質量表,讓家長可藉由評量大致知道自己孩子的類型,但是台大兒童心理衛生中心蔡文哲醫師表示,氣質量表並不是那麼重畏,他也不鼓勵家長以氣質量表替小孩分類,蔡文哲認為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很長,不需要使用量表,自平常的觀察中就可大致知道自己小孩的特質都是孩子的一部份。   信誼基金會教學發展中心主任張召雅也指出,以動物來比喻,一個屬於獅子性恪的小孩,父母就應順他的 毛,不要碰他的牙,也就是所謂的因才施教。張召雅表示,例如婦女在經期時常莫名其妙生氣、哭泣,很難控制,嬰兒與生俱來的氣質就如同婦女經期般是無法控制的,沒有哪一類型皂孩子是最好的,父母只要依照孩子的性格給予適當的教養,孩子都可以快樂的成長。 (1)好養型   基本上這類型的孩子,父母是可以享帶孩子的快樂的,這類孩子通常都相當乖巧,生活也較平順。好養型孩子又有兩種,一種特長很強,會比較受注意;另一種沒什麼特長,不過基本上也沒有能力不足的現象,不用大人操心,相對的也較少受大人注意。張召雅表示,好養型孩子雖然父母帶養起來較輕鬆,但因孩子成長中一直很順暢,面對挫折的能力相對減弱,也因不會發出訊息,比較容易被父母忽略他會有其他的需求;另外,這種小孩的好處是會替別人著想,不過有時因太替別人著想,反而會犧牲自己的權益。此如當有人搶好養型小孩玩具時,他會就讓別人拿去,不會保障自己的權益,遇到這種情形父母要多加注意,小孩可以保有其與人分享的特性,但父母也要適時教導孩子不要太委屈自己。   張召雅建議,面對好養型的孩子,因其個性比較溫和,父母可以適度安排具有挑戰性的事讓小孩參與,比如旅行或是探險性的經驗,可增加這類孩子的自信心。   (2)慢吞吞型   這類型的孩子因個性內向、適應力較慢,雖然在一般生活作息上;帶給父母的煩惱不會太多,但是因為他對事情的態度是謹慎的,而且很注意別人的目光,有時候會讓父母覺得小孩比較笨或是反應比較慢。蔡文哲醫師表示,慢吞吞型的孩子通常情緒負擔會比較重,父母愈急著要小孩完成某件事,小孩就會愈緊張,會發生反效果。蔡文哲認為,這類型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較充裕的時間去適應任何事情及環境,也需要父母不斷的給予鼓勵,以增加他的信心。   慢吞吞型的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並不好,需要以漸進的方式去適應。比如要送這類小孩去上幼稚園,如果家長在開學當天才帶小孩去幼稚園,小孩會因無法適應新的環境而大哭大鬧,甚至拒絕入圍上課;蔡文哲表示,針對這種小孩,家長可以在小孩從幼稚園旁邊經過;過一陣子再帶小孩到幼稚園內走一走、看一看;再來,讓小孩先與他的班級老師打打招呼,讓小孩在自然而然中熟悉環境,等到要正式上學的那一天,小孩就不會排斥進入這個環境了。   慢吞吞型的孩子因為較安掙、害羞,有時父母較難發現他的問題,這點父母也要多加注意。蔡文哲說,尤其現在小家庭居多,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也不少,父母在沒有其他孩子可比較的情況下,更不會察覺這類孩子的問題,這時父母就要多與老師溝通,或是由親朋好友口中多了解自己小孩的個性,給予孩子適當的幫助。   (3)難養型   一般父母碰到難養型的孩子挫折感都會很大,有時甚至會出現無力感,不知道該怎麼帶小孩才好,面對這種磨人的小孩,張召雅提出下面幾點看法給父母,希望父母們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待及帶養這類小孩,對小孩和父母自己都會有幫助。 (一)人是獨特的:   父母要清楚的認知難養型孩子就是與一般孩子不一樣,也和父母自己不一樣,父母不能因為自己是兔子性格的,就認為烏龜性格的孩子不好。   (二)人是不完美的、父母也是不完美的:   先天的氣質不是寶寶自己要的,其實更有的氣質特性是遺傳自家族成員中的某一個,父母若先有這個想法會對寶寶有較大忍耐力。在孩子安全無虞的情況下可讓孩子多發揮自己的特長,此如,活動量大的孩子就多讓他活動,不要讓他老是悶在家裡不能大量活動;不過要是孩子的行為有安全上的問題或是太離譜了,父母就應該表示生氣、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是不好的。   不過,父母生氣也要有技巧,因為小孩會模仿父母的行為,若是父母生氣的表現不理性,對小孩會造成不良示範,不但無法糾正孩子的行為,還會加深小孩對某種不好行為的印象。   (三)人是可以改變的:   零到三歲的時期外在的人與環境對寶寶的影響很大,學前階段是父母改變小孩的最佳良機,家長對小孩的影響相當大,且不論是保母或是幼稚園,家長的選擇空間都較大,家長可以好好利用這段時期。若是不能改變小孩,張召雅建議父母就改變自己去適應小孩。   5.爸爸媽媽注意事項 (一)生氣的技巧   難養型的小孩惹父母生氣是難免的,若是父母不斷的對小孩發脾氣是於事無補的,反而會破壞親子關係,其實對小孩生氣也是有技巧的,下面就教教爸爸媽媽們幾招生氣的技巧,讓家庭氣氛更和諧: (1) 父母先列出自己最不喜歡的教養方式,比如,像摔東西、打人或是說我不要你了,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將自己不喜歡的教養方式加諸到孩子身上。 (2) 預告對方自己生氣了。當小孩惹你生氣時,父母可以告訴小孩媽媽很生氣,讓小孩清楚知道大人生氣了。 (3) 抽離現場。父母生氣的時可以先留話給小孩說,現在媽媽在生氣,我要靜一靜、想一想,然後離開現場,等心平氣和後再和孩子談。 (4) 情緒降溫。父母可利用整理東西、打掃或洗澡等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自己生氣的情緒穩定下來。 (5) 留給孩子回頭是岸的空間。父母生氣歸生生氣,孩子還是需要幫助的,父母在生氣的當時可能沒辦法給孩子什麼好的建議,可是一定要先告訴孩子待會再幫助他,不要讓事情沒有解決,就這樣過去了。   (二)父母須知   雖說嬰兒依照氣質九個評估項度可以大約分出幾個類型,不過父母帶養的難易程度,除了與寶寶先天的個性有關外,與寶寶誕生在那一類的家庭也有很大的關係。像好養型的孩子若生在權威性的家庭,小孩的自主性可能被減弱,而好動的小孩若生在父母都好動的家庭,父母就不會覺得難帶,反之,若好動寶寶碰上安靜父母,父母可能會不太適應。   所以建議父母在帶小孩時不要逞強,不要以為自己是萬能的,有問題的時候可以尋求他助,包括醫療院所的兒童心理衛生專科醫生、民間機構的諮詢專線,或是多看一些相關的書,讓自己多一些思考的方向。蔡文哲醫師表示,有些碰到問題的父母會排斥帶小孩去看醫生,認為去看醫生是件很嚴重的事,其實父母在帶養小孩時只有自己個人的觀點,碰到問題時往往轉不出來,此時若能聽聽專家的意見,對父母來說會有幫助,父母也可以比較安心。

親子營10:30(美勞主教)

2008年02月19日
公開
10

上完課.冠媽哭了~~**,因為..冠媽找到一份喜歡的工作了, 這是冠媽最後一次幫小星星們上課,媽咪心中好不捨~! (媽咪不敢看冠媽,因為媽咪怕會跟的著~哭出來~) 但是還是要祝福冠媽~家庭美滿,工作順心~^^ 手指搖~翔翔媽媽 一跟手指頭 變ㄚ變ㄚ變成毛毛蟲 兩跟手指頭 變ㄚ變ㄚ變成小白兔 三跟手指頭 變ㄚ變ㄚ變成小花貓 四跟手指頭 變ㄚ變ㄚ變成大白鵝 五跟手指頭 變ㄚ變ㄚ變成大恐龍 自然科學~冠媽 1.小蛋糕+蠟燭~熄燈唱生日快樂歌......(蛋糕留到點心時間享用) 2.介紹燈籠:蠟燭燈籠和燈泡燈籠~兩者都有照明功能 3.介紹燈泡燈籠如何發光:說明電池有正極和負極,電能轉變為光+熱(看一看、摸一摸),讓小朋友和媽咪合作將電線的一端連接電池正極另一端連接電池負極,觀察燈泡是否發亮? 4.介紹蠟燭燃燒產生燭火:簡單說明蠟燭結構,(並簡略帶過點燃蠟燭燭芯開始燃燒,然後蠟燭漸漸熔化成蠟燭油;蠟燭油會順著燭芯上升,受熱變為蒸氣,著火成火燄。) 5.簡單介紹光和影 實驗一~光被不透明物體或透明物體遮到,才會形成清楚的影子呢? 實驗二~觀察影子的顏色,影子有顏色嗎? (Claudia會準備一些不同顏色的物體並操作給小朋友看) 實驗三~光的方向及高度改變時,影子的位置和長短也跟著改變嗎?......日晷的原理 實驗四~影子會不會被甩掉? (請小朋友動一動,跳一跳,左閃右閃 ...) 6.另類皮影戲~如何讓影子變大變小? 小薑餅人喜歡喝牛奶~喝完牛奶就會變的又高又大~ 美勞~柚子媽咪 燈籠~^^

乾眼症

2008年02月14日
公開
18

乾眼症可以根治嗎? 【張朝凱 醫師 / 諾貝爾眼科雷射機構】 乾眼症病因 治療乾眼症主要是「找出病因,對症下藥」,看是那一層的淚液膜出了問題,針對問題加以治療。但是淚液膜的三層市是環環相扣,任一層有問題,整個淚液膜都會受到影響。 若是油脂層的問題,可能需要改變生活及飲食、注重眼瞼的清潔及眼瞼炎的治療。 如果是水液層分泌不足,則可熱敷按摩眼睛刺激淚液分泌,補充人工淚液及減少淚水排除。 若是黏液層的問題,需針對結膜發炎及病變積極治療,並補充維生素 A 眼膏。 乾眼症治療 乾眼症的治療除了針對病因治療外,點用人工淚液也是有效的治療,另外以下有幾個新的研究方向可以減緩乾眼症: 1) 是避免淚水的蒸發: 研究顯示正常眼睛蒸發的淚液佔所產生淚液的百分之八左右,而在乾眼症中,因淚液分泌減少,淚液所蒸發的比例佔到一半甚至四分之三,所以如何減少淚液的蒸發對乾眼症患者尤為重要。電腦終端機的使用者常抱怨眼睛疲勞乾澀,與眨眼次數少,眼球滋潤不足及平視或仰視螢幕造成眼球曝露的面積增加有關。另一方面,淚液之蒸發與環境溫度有關,溫度太高及冷氣房內濕度太低都會加速淚液蒸發。為了減少淚液的蒸發可以由戴特殊設計可以保濕的眼鏡,刻意的眨眼及改善環境的濕度著手。 2) 是新的人工淚液的研究發展: 新的研究顯示發現淚液層最裡面由結膜杯狀細胞所分泌的「黏液素層」,對維持整個淚液層的完整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新的人工淚液著眼於維持淚液在眼睛表面的穩定性,而不是僅僅補充一定的淚液量而已 。 3) 是角膜上皮的保護: 角膜上皮與乾眼症有相互的影響,雖然乾眼症是因淚水分泌少,蒸發快或成份不正常所引起,但也會因角膜上皮的病症而加重。同時,乾眼症也會影響角膜上皮的功能,加重其病症。所以如何維持完整健康的角膜上皮對乾眼症的治療有助益。研究中的角膜「上皮生長因子」,可以維持正常角膜上皮及加速傷口復原,強化角膜上皮細胞。另外,維生素 A 對於某些乾眼症引起的角質化有舒緩的作用。 4) 是免疫治療法: 某些乾眼症是由於免疫功能異常,造成免疫細胞淋巴球跑到淚腺及結膜中,破壞原先的組織構造,造成乾眼。給予這些患者免疫改善治劑如環孢素、干擾素等,可能會比只點人工淚液更有效。 5) 刺激淚液的分泌: 有些人嘗試用藥物或按摩熱敷。針炙等方法來增加淚液的分泌,不過成效仍未確定。 乾眼症是個慢性病,不易根治,若不好好追蹤檢查,厲害的話可能導致角膜病變影響視力。隨著基礎研究的進展,我們對乾眼症有更新的認識,也發展出更有效的治療方式。雖然有許多研究只是在初步實驗階段,效果未知也還不能運用在臨床上,基本上乾眼症只要能好好改善環境,改善用眼睛的習慣,遵照醫師指示用藥治療,還是可以控制的很好。 人工淚液是不是萬靈丹? 近年來由於資訊事業蓬勃發展,國人使用電腦的機會日趨頻繁,但也因此造成專心注視電腦螢幕的時間增加,容易使眨眼次數降低,眼球表面蒸發速率增快,更容易使乾眼症患者病情加劇。當然近年來由於大家經常處於有空調系統的低濕度密閉空間,亦容易使乾眼症患者病情變壞。 基本上乾眼症的治療是以人工淚液來替代分泌不足的淚水,人工淚液有很多廠牌,不需醫師的處方也買的到,因此廣受大家喜愛。但是人工淚液點太多有害嗎?是一般人所關心的話題。 理想的人工淚液首先要具有微鹼性的酸鹼值,才不會對眼睛造成刺激,其次,濃稠度要與健康的淚液相當,最好是比淚水的張力略低,再者,要含有特殊高分子聚合物,方可維持類淚膜一定厚度,潤滑眼球,使水份均勻分佈於眼睛表面,最後,必須為無菌且不含防腐劑或是次刺激性較小的防腐劑。 人工淚液的內容物除了水份之外,最主要的兩種成份為多分子聚合物及防腐劑,前者其作用於保濕、潤滑,滋養角膜,而後者在少數使用者會引起異物感或過敏 ,所以現在也有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人工淚液一般來說並無害,但若有以下三種情形則必須注意 (第一種) 是隱形眼鏡戴用者,因為防腐劑會被隱形眼鏡吸收,累積濃度後會造成毒性,傷害眼睛,故戴隱形眼鏡時,不要點藥水,不然就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第二種) 是乾眼症合併有脂質及黏液缺乏時,需一併治療,否則只會愈點愈乾。 (第三種) 情形是第一次使用人工淚液時產生異物感,可能是角膜乾涸,表面有傷口的原因,但若連續使用一週後仍有異物感,則可考慮換另一種廠牌來解決問題 。

媽媽八個堅持

2008年02月13日
公開
11

媽媽八個堅持 - 別讓孩子成小霸王 專家認為,無論你的管教有多「寬鬆」,又或採用哪種教子方法,某些原則媽媽必須對孩子有所堅持,絕不能退讓。以下網羅了八種日常生活常見的情景,大家平日又做到多少? 堅持1﹕入屋要叫人,食飯要叫人。  所謂「入屋叫人,入廟拜神」,以前隨父母探訪親友,入屋時例必要和長輩逐個打招呼,以表尊敬,不過現在很多人都不拘泥這習俗....家長雖不至要求子女按長幼次序逐個「叫人」,但入門一聲招呼或吃飯前一聲:「吃飯喇!」還是必須.....看到誰先便叫誰,一大班親友時,一句:『Hello,大家好!』已足夠。 堅持2﹕讓座給公公婆婆。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地鐵或巴士時,遇到長者或有需要人士,父母要教導子女主動讓座給他們。「本來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可能受到大氣氛影響,以前會這樣做的人反而變了少數,做起來總覺得尷尷尬尬,大人自己也會內心掙扎一輪,更加不會教導自己小朋友。」 堅持3﹕勿讓孩子做「大帝」。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聘請家庭傭工,照顧小朋友的責任亦落在他們身上,不過父母要留心,勿讓子女隨意差使傭人。「有時拿一件東西、掉一件垃圾,小朋友也要姐姐幫他們,家長應要求子女懂得自我照顧,而非養成:『屋企奉旨有個人畀我使。』的心態,形成依賴性格。此外,亦要讓子女明白,家中傭人是到來「幫」屋企,因此吩咐傭人做事,要記緊說一聲:『唔該!』」 堅持4﹕孩子牙擦擦,要罵!  剛剛懂得說話的孩子,每當表現得「牙尖嘴利」,甚至乎會罵大人時,很多父母都會用「精靈得意」、「口齒伶俐」來形容,一副甚為欣賞的樣子。譚博士:「但從小朋友成長角度來看,這可能是沒禮貌的表現,父母切記勿得意忘形,要立刻制止他們。」相反,假如小朋友看到大人很開心、拍手掌的話,變相鼓勵了他們,日後要糾正這行為就很難了。 堅持5﹕自己的事自己做  很多父母都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但每次吩咐子女要自己執拾

破解幼稚園老師的魔法

2008年02月13日
公開
24

破解幼稚園老師的魔法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在幼稚園和在家簡直判若兩人?在幼稚園裏,他大方、得體、講衛生、懂得尊重小朋友,但是一旦回到家裏,他又變成了登基三年的小皇帝,太獨、太懶、太沒耐性、太不聽話。幼稚園老師究竟有什麽魔法?她們遇到我們經常遇到的教育難題時會怎麽處理呢?   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是天生的兩面派:他們在幼稚園的時候就能做到物歸原處、輪流 玩玩具或者排隊領蘋果,但是在家卻是東西四處亂扔、玩具不許別人碰、連一秒鐘的耐性都沒有……   其實,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把孩子在家的行爲當作前提,把他在幼稚園的表現看成轉變的話,我們就可以欣慰地告訴自己:“我的孩子已經進步很多了!”“他能夠和小朋友合作了。”“看來他完全能夠很好地適應家以外的環境和生活。”當然,欣慰過後我們還是要想辦法,讓我們的“1/2好寶寶”成長爲“全天候好寶寶”。   那麽,孩子們爲什麽在幼稚園那麽懂事?是迫于老師的威嚴,還是這些接觸過無數小搗蛋鬼的老師,確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在家裏經常遇到的頭疼事,在幼稚園老師那裏會怎麽解決吧。希望她們的經驗可以幫助你培養出一個“家庭裝好寶寶”。   頭疼問題1 只要有小朋友碰我兒子的玩具,他就會大發脾氣。   老師的魔法   ●允許他藏起最喜歡的那一個。當孩子們發現自己不能控制局勢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採取極端行爲。所以我們應該爲他保留最後一塊領地,使他有必要的安全感。比如,在小朋友到來之前,我們完全可以讓孩子選擇幾件他最喜歡的玩具藏起來不讓別人見到。這樣,就讓他有了些許控制權,以至於他可以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跟小朋友分享玩具。   ●示範給他一個姿態。當我的班上有兩個孩子因爲一件玩具起爭執的時候,我都會告訴他們說:“事實上,這是我的玩具,我讓你們一起玩是因爲我喜歡這樣,看到你們能夠一起玩兒我很高興。”所以,如果是媽媽的話,可以在買回家的玩具裏面爲自己留下幾個,並且告訴孩子:“這個是媽媽的遙控汽車。”然後,當有小夥伴來玩的時候,你就可以把“你的”這輛車給他們,並且告訴自己的孩子,你看到他們玩你的玩具時,心裏有多麽高興。   ●編織一個關於分享的故事。不要小看故事的影響力,想一想我們至今還記得的《小紅帽》《木偶奇遇記》《狼來了》和《等明天》,你就會感受到童話的巨大威力。所以,你可以利用玩耍的時間給孩子編織一些關於“分享”和“朋友”的小故事。比如,你可以利用畫有小人的圖書、兩個布娃娃或者是天線寶寶的玩偶—如果你的孩子是天線寶寶的超級Fans,這一招就更靈了。你給他看當娃娃甲不給娃娃乙玩玩具時,娃娃乙很難過,但是當娃娃甲和娃娃乙一起玩,或者兩個娃娃交換玩具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日子久了,“大家一起玩更開心”的觀念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他了。   頭疼問題2 我女兒在看書的時候總是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老師的魔法   ●選對時間很重要。孩子情緒的好壞對於她的注意力影響很大,所以應該選擇在她心緒最平靜時進行閱讀,比如午睡起來以後或者晚上臨睡前。如果你剛把她從幼稚園接回家就希望她能夠安安靜靜看一本書,以便爲你爭取出準備晚餐的時間的話,那是肯定不可能的。   ●使閱讀變得有趣。就像我們喜歡看真實生動的電視劇一樣,孩子們也喜歡那些真實可感的故事。所以如果你僅僅是讓她自己坐在那裏看書的話,她肯定會覺得乏味。而如果你能夠記住故事情節,然後通過你們之間的語言把它講述出來,或者是通過捏著鼻子學小女孩、啞著嗓子裝老奶奶的技巧,都可以讓孩子覺得這是很有趣的事情。   ●選擇適合她的讀物。不要照搬那些網上搜索到的書單,你應該爲孩子篩選出真正適合她的一部分。好的兒童讀物的基本要求是,配圖精美、色彩明快、內容有趣,在此基礎上,你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愛好和認知水平,給她提供那些對她來說既不會太艱深也不會太幼稚的讀物。   頭疼問題3 我的孩子永遠是“我現在就要……”怎麽能讓他更有耐心?   老師的魔法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個辦法適合兩三歲的孩子,因爲在這個年齡段裏,他們的注意力範圍是有限的,這一點可以爲我們所利用。一個兩歲的孩子往往覺得自己要求的事情必須現在就去做,但是當你給他一個玩具、一塊餅乾或者唱一首他最喜歡的歌時,他就會把剛才刻不容緩的要求抛到九霄雲外。   ●幫助孩子感知時間。如果孩子到了三四歲,你就不可能輕易讓他忘記自己的要求了,你可以嘗試幫助他建立時間長度的概念。當你跟他說:“我們一個小時以後才能去公園”時,他並不能感知到底是多長時間,你可以把這段時間分解成幾個連續的段落:“洗衣機10分鐘以後才會停,媽媽需要再拿出10分鐘來晾衣服。然後我們用5分鐘走到車站,坐30分鐘的車就可以到公園了。”這樣他就會知道接下來的時間裏有多少事情需要做,他也就知道自己的期待什麽時候能得到滿足。你還可以通過畫條狀時間表的方式,讓他直觀地看到每件事情的時間長度。   ●幫助他打發等待時間。“等待”對孩子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應該讓他明白,不是他的每個要求都可以馬上如願。你要不停地強化:“對不起,寶寶,你必須等到明天才能去迪斯尼。”他就會慢慢接受這個事實。而當孩子等待的時刻終於到來的時候,你不要忘記誇讚他:“你耐心地等了這麽長時間,真棒!”   頭疼問題4 當我們說“該吃飯了,等會兒再玩兒”時,女兒總是大發脾氣。   老師的魔法:   ●要適當進行警告。由於學齡前的兒童時間觀念不強,所以需要我們在他們的小腦袋瓜裏放個計時器之類的東西。比如通過做一些遊戲:你和女兒一起在紙板上畫出連續的數位標記,然後告訴她這是吃飯時間的倒計時:“媽媽每分鐘指一個數位,等數位到零的時候,就該做什麽了?”“該吃飯了!”她接下茬的時候,就是感興趣的時候。   ●來點兒競爭。小孩子的好勝心都很強,他們喜歡參加並且贏得比賽,那麽爲我們就不妨來個將計就計,不時地給他們製造一些競爭氣氛。比如跟他說:“來,我數20下,看你能不能在我數完之前把玩具全部放到箱子裏,然後去衛生間洗乾淨小手到飯桌邊坐好。”   ●搞搞新花樣兒。很多時候,我們可以把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孩子也就樂在其中了。比如說,孩子不想關掉電視去洗澡,你可以引誘他說:“你能學大花貓的樣子爬到浴室麽?”或者“讓我們像青蛙一樣跳過去好不好?”最好每次都來點兒新鮮的,比如學大象、學鴨子,學小狗。   頭疼問題5 我的女兒在公共場合太黏人。   老師的魔法   ●笨鳥先飛。當幼稚園組織集體活動的時候,我們都會建議那些有害羞寶寶的家庭最好比別的家庭提前一些到達,這樣可以讓孩子有充裕的時間適應陌生環境。在熙熙攘攘的人群到來之前,孩子很可能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小夥伴,不會再同時遭遇“人生”與“地不熟”的困境了。這一招同樣可以用在孩子參加其他社會活動的時候。   ●讓他集中注意力在某件事情上。你的孩子可能從下車開始就抱住你的腿不放,不要急著甩開他。你領他到他最喜歡的活動區域,然後你自己也參與進去,因爲當他看到你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他才可以安心地投入到玩耍當中。當你發現他已經和小朋友們打成一片之後,你再悄悄地退出。   ●不要強迫他。尊重孩子的情感和個性,如果強迫他投入到使他感到恐懼的環境中,只能愈發加重他的膽怯。所以,如果你觀察發現孩子確實是那種可以從旁觀當中獲得樂趣的人,那麽就讓他保持這種狀態吧。我們希望他和大家一起玩,也是爲了讓他快樂。   頭疼問題6 我讓孩子收拾好玩具和衣服的時候,他總是說:“我不會!”   老師的魔法   ●爲孩子創造便利環境。幼稚園專門訂做的那種兒童型的座椅、衣架和衣櫃會讓孩子感覺更自如,這是孩子在幼稚園比較勤快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家裏最好也能創造一個便於孩子使用的操作環境,比如把他的衣服放在衣櫃最下面的兩個抽屜,在衣帽架下方爲孩子釘一個很容易就能夠到的挂衣鈎,同時最好給他的夾克縫製一個比較大孔的扣袢。   ●讓收拾變得很有趣。我們並不是真的希望孩子能夠把家裏收拾乾淨,只是希望讓他從小養成好習慣,所以不妨把收拾房間當成一次遊戲。用不著昂貴的收納箱,完全可以用那些孩子喝空的奶粉桶當作容器,分別盛放他的小汽車、拼圖、卡片、膠泥,並且讓他爲每個桶畫一個小圖當作標誌。讓他把收拾玩具當作玩耍,他就很樂於參與了。   ●你收拾屋子的時候請哼著小曲。你應該讓孩子看到做家務是一件輕鬆快樂的事情,吹著口哨或者哼著小曲都可以,只要不是愁眉苦臉。   ●激勵措施。畫一個彩色的任務表,裏面填上他每天應該完成的任務,每當他完成一項就在上面粘一個卡通不乾膠貼畫。小孩子都是爭強好勝的完美主義者,他們會爲了爭取五彩斑斕而努力工作的。

燈籠的由來

2008年02月12日
公開
6

一、燈籠的由來     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宇中、客廳裡,處處都有燈籠。仔細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後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後。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徵,吳敦厚說,他以前做新娘燈(即宮燈)就代表婚禮喜慶;竹篾燈則告示這是喪葬場合;傘燈(字姓燈),因「燈」與「丁」語音相同,意味著人丁興旺。所以,過去每家都有字姓燈,懸掛在屋簷下和客廳中。今天迎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燈籠最讓人遐思、期盼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了。   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於漢朝初年,唐開元年間,為了慶祝國泰民安,乃紮結花燈,藉著閃爍不定的燈光,象徵「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時,更於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支;永樂朝在午門大立虌山燈柱,又在華門外設「燈市」,使得北平尚有「燈市口」街道。    民國後,花燈之舉雖仍在,但平淡了許多,幸虧如今因著中國熱,燈籠又逐漸在居家裝飾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燈籠的材料,有的由紙、竹子,變成布、塑膠、鐵線,而且燈籠的形狀和顏色與傳統也大不相同。傳統中寺廟是以黃色為主,個人則以白底為主,如今全亂了,燈籠的大小、顏色全以個人喜好變化,無所謂一定的象徵意義啦! 二、燈籠的意義     除了照明以外,燈籠還有其他意義。每年正月私塾(古代的學校)開學時,家長會為子女準備一盞燈籠,由老師點亮,象徵學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稱為「開燈」。後來就由此演變成元宵節提燈籠的習俗。由於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祈求生子。到了日據時代,愛國志士們在燈籠上繪製民間故事,教導子孫認識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傳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