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柚子媽咪

喜歡簡單的人事物~更喜歡小朋友歡樂的笑聲~^^

喜歡簡單的人事物~更喜歡小朋友歡樂的笑聲~^^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華德福教育

2008年04月15日
公開
56

下午送完蛋糕後就直接載芹去千里目,今天和一位同樣在等候的媽媽聊天,聊到教育的話題時她提到萬華德福這個教育機構,大力讚賞它們的教育精神,並說很適合學齡前的小朋友∼像芹和凱凱這麼大的孩子! 謝謝她的分享,我聽完後覺得蠻心動的,也想進一步多了解,自己要再找時間上網查資料才行囉∼∼ 以下是剛剛從網路上找到的一些資料: 華德福幼稚園  在幼兒換牙之前﹝6.7歲左右﹞,是一個發展階段,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因此幼稚園的地位就像家一樣,老師的角色就好比母親一樣,和小學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一﹞幼兒教育理念  在史代納的七年發展論裡,幼兒期是人生發展的第一階段,從發展來看:幼兒是由操作中學習,由行動逐漸喚醒思考及想像的能力。由不同的生理發展順序,主張教育首先要由四肢做起﹝重視運動及活動﹞,接著是與胸腔有關﹝重視感情﹞,最後才是頭部﹝重視智能與認知﹞,也就是「意志→情感→思考﹝willing→felling→thinking﹞」的教育重點。所以幼兒階段重視意志力的培養。華德福老師的「兩大教育座右銘」:「規律與重複」及「模仿與典範」。 ﹝1﹞華德福教育的自然精神:規律與重複   史代納說:「規律是健康之柱」,人類、大自然都在規律中演進,配合大自然的規律是促使幼兒生理與心理健康成長的要件,孩子經由「規律與重複」會獲得完全的保護、愛、安全及和諧。因此,幼兒教育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幫助孩子建立生命韻律感。從人類的歷史文化、四季的變化、白天與夜晚的重複交替,我們可以發現其中充滿著節奏,不斷重複而產生秩序,人類生活在其中,深深受其影響。   生命的韻律節奏就好像我們每天固定重複做的是,如果韻律、節奏被破壞,我們的健康、身體狀況,就會受到干擾。而9~~10歲前的孩子,其內在節奏較不穩定,因此,從幼兒階段起需要給小孩規律的生活作息,幫助孩子漸漸健康平穩地進入生命的韻律節奏,同時也要從生活中讓孩子感覺到大自然的韻律節奏,感覺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份,使生命節奏符合這世界的韻律。  很多教育概念都指出「重複」對孩子的重要,重複與規律可以讓孩子的內在產生一種秩序,建立安全、信任感,也提供時間讓孩子可以重複模仿和練習。 ﹝2﹞「模仿」與「典範」  幼兒具有很強的想像能力及模仿能力,這階段的孩子具有夢幻特質;具有很強的能力去編織「想像」的世界,一根樹枝可能就是他們的一把劍、一支槍或一艘船。因此必須給孩子一個開放的想像空間,這種想像力可以幫助小朋友未來理解事情、體會事情的方式,進入世界的能力,因此在幼兒階段不要急著將孩子夢幻世界喚醒,逼著他們去了解科學、物理、化學等原理。   好的想像力可以幫助小朋友未來面對現實的基礎及有靈感的思考方式。幼兒是透過「模仿」來學習的,同時經由感官來認識世界,他們的感官對所有圍繞著他的聲音、顏色和形狀開放,因此,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環境」和「典範」提供經驗和模仿是華德福幼稚園很強調的部分。成人的任務是創造一個重複的、愉快的、親切如家的工作氣氛,孩子很快地融入其中。成人只要能多層面並且韻律般地重複自己的工作,孩子就能按其發展時間與步伐去找到他所要的東西,實現他的模仿。 TOP    回家的方向 ﹝二﹞環境  華德福幼稚園提供一個讓孩子感受到快樂、支持的教育及能健康成長發展的環境。環境的設計特別重視感官的教育,史代納的建築哲學被稱為「有機建築」。這樣的環境包括了硬體設備、心理的氛圍及生活在其中的人。  首先建築材料、地板、牆壁、家具要有良好的視覺與觸覺感受,用柔和的氣氛、聲音、顏色、材質來對待幼兒敏感的感受力,主張多用大自然素材。進到華德福幼稚園內,就會感受到一個像「家」的環境,溫暖、和諧的色彩及氣氛。原木的家具、地板,淡粉色的牆面,同色系的布簾,主張提供自然材質做成的玩具,可供進行〝創造力和想像力〞的遊戲。如:取材森林中木塊磨成的積木、由老師和家長自製的娃娃和玩偶,以及針線、貝殼、石頭、松果、水彩、蠟筆…等等。  此外,教室的一角佈置有「季節桌」,顯示對季節之重視,配合大自然的規律變化,佈置著當季季節的顏色、花果或孩子從散步中拾回的小東西,也佈置著相關節慶的重要代表物,讓孩子從中體會「大自然」與「節日」。  每間教室都像一個家,會有一個廚房,有大人使用的廚具,供老師準備餐點的地方,小朋友也可以幫助。班級採混齡方式,就像一個家庭團體,不同年齡的孩子互相模仿,可以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TOP    回家的方向 ﹝三﹞作息  華德福幼稚園的作息安排相當重視韻律節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它也像人的呼氣和吸氣一樣,具韻律節奏,活動在動靜交替中和諧地進行著。 ﹝1﹞自由遊戲時間  每天早上小朋友約7:30起開始陸續入園,入園後大約有一個小時的自由活動,這段時間,孩子隨著自己的喜好即興遊戲,他們會在角落中聚成小團體,有的小小孩喜歡獨自玩或由大小孩帶入遊戲,有的孩子會在老師身旁參與老師的工作,或是在老師身旁參與老師的工作,或是在老師身旁坐一會兒再開始投入遊戲。 ﹝2﹞晨圈  用來結束前面的自由活動,遊戲時段接近尾聲時,老師自己先動手整理收拾,藉此引導孩子模仿一起收拾。接著小孩上洗手間去洗手,先盥洗好的小孩可幫忙準備早餐、佈置餐桌、餐具,用早餐之前大家先圍成圓圈進行團體活動,晨圈中可能進行唱遊、慶生、手指遊戲、說故事或輪舞的活動。所謂「輪舞」是一種結合語言、詩歌、舞蹈的韻律遊戲,有時會配合季節來設計不同主題的活動。 ﹝3﹞餐點  幼稚園的早點是師生共同準備的,每天食譜不通,但每週固定周幾吃什麼,強調自然健康的有機食物;自烤的蜂蜜麵包、黃米粥、水果麥片、小麥片、粗麵包、兒童茶和當季的水果。 ﹝4﹞戶外活動  用完點心之後,有一段戶外自由遊戲時間,有時大家到附近公園散步、玩捉迷藏遊戲,有時在教室外的沙坑玩沙或在花圃種植花木等等,藉以培養孩子與自然的關係。 ﹝5﹞童話故事時間  11:30回到教室後,在放學之前,有的老師會用笛子或豎琴,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老師要說故事了」。老師不是拿一本書來念給孩子聽,而是將故事早已背下來,用很自然的方式講給孩子聽。  除了每日作息強調節奏和韻律的生活結構,每週也有它的節奏:例如,安排不同主題形式的活動,週一是畫畫的日子、周二是園藝、周三是捏塑、周四做麵包、周五是優律斯美律動。至於每一季的變化,也會從教室的佈置和季節桌的改變,明顯的感覺出來,再加上節慶和生日慶祝會中,孩子可以體會到一年的意義,充滿韻律節奏的作息及課程安排,促進了孩子身心平衡、健全成長。  華德福教育關心0~~12歲孩子之成長,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一個青少年能成為一個自主自立的人,這是一個邁向自由的教育歷程,而「自由」的意義就是一個人能夠認識他自己的內心世界,而且是有自主性活動、社會性的人。   「培養完美的生命目標,以及開展一個成為自由人的各種能力,使人類共享美好生活」是華德福教育努力的崇高理想。 TOP    回家的方向 n 華德福學校課程的啟示  不同於一般正規教育的課程設計,史代納教育依照孩子的發展及精神需求﹝情緒面﹞,不強調競爭、分數和太早認知讀寫之灌輸,而完全尊重一個個體的發展,視其為一個全人,除了學業之外,也關心情感的部分。史代納教育與一般教育最大的不同應是發展和諧、均衡的人格,同時,魯道夫•史代納所構思的教育是能啟發個人對世界更廣博的了解,並且能喚醒個人的所有潛能,使成為獨一無二的個體。 ﹝1﹞課程設計是基於「完全課程」觀念以及重視人與「萬物」的關係。  所有的研究課題都相當重視人與「萬物」的關係,孩子所學的不是死的知識,設法引起對該課題的了解與共鳴。不同年齡有不同的課程主題,就「自然科學」主題來說:9歲以前,自然科學是一種藝術﹝此時孩子是萬物有靈論﹞。9歲開始,自然科學課程重點則放在「園藝與農藝」,研究泥土、榖物農耕、家畜、建築等。10歲的課程由「家居環境」開始,研究該地的動植物,部落聚集等人文地理。同一個主題,例如「動物與人類」也會從不同的面向來讓孩子深入認識﹝神話、童話故事﹞。這種依發展而設計課程引導孩子進入自然科學﹝或其他科目﹞之做法,值得太早分科、知識異化傳授下的教育來深思。 ﹝2﹞語文教育的啟示  語文是一種溝通的工具,近年來全球的語文教育開始反思:分科導向的語文學習,並不是很好的學習方式,容易造成對語文的疏離,倡導語文應是以整體來看待且是屬於生活的,透過經驗來使用語文以學會語文,而不該分割成片段來學習。華德福學校裡,語文課程除了本國語之外,還會有二種外國語,語文學習通常是由具體的圖畫進入抽象的語文符號。   透過文學素材﹝童話、兒歌、詩﹞的欣賞,遊戲化的活動以及生動的音樂﹝律動﹞、戲劇、美術等藝術活動來進行學習。不急著太早做讀、寫的訓練,而是透過肢體活動來體會字母的直線、弧線及圓圈造型。藉由繪畫、塗鴉來學習字母的形狀。學習外語如果能深入了解不同氣候、人文下所產生的文化背景,有助於地球上各種族文化間彼此的關懷與尊重,那麼很多的國家間的民族戰爭與衝突就可以避免。 ﹝3﹞回歸人性本質的人格教育  誠如胡寶林教授所言:「華德福學校的教育獨樹一格,既不右、又不左,和反權威教育的英國夏山學校﹝Summerhill School﹞同是反傳統的前衛教育,但華德福學校的教育理念並非反權威,卻又是比正規傳統的制式教育更傳統,所謂「更傳統」及是教師以現代開放親和的教育方法對學生要求某些重要的傳統價值觀;如勤奮、向上、立志、感恩、虔誠和家庭歸屬感,這些良好的傳統美德在注重成績和放任道德行為的正規教育中已難彰顯,而且身教言教的教師也不多得。」  台灣目前的青少年犯罪問題,很多認為與偏重學科分數的教育有關。在台灣,很遺憾的是許多家長及學校對孩子的期望大多只關注在考試及文憑,所以情意教育就靠邊站了。在美國有部分的州認為華德福教育可以重建家庭倫理及社會道德,因此願以公費補助他們辦學。或許我們也可以從中小學的課程發展做一些努力,讓孩子感受到有情有意的學習氣氛和溫暖信任的家庭關係。 結語  雖然目前台灣教育界對華德福教育仍陌生,但華德福教育的許多哲學與東方的道德價值有異曲同工之妙,譬如,重視家庭責任和報恩的美德、強調社會人際關係和諧、應對進退的合宜及共同合作的工作倫理。另外,還有對古聖先賢的師法及尊崇及遵循宇宙和自然法則的人生哲學等。  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統一編輯的教材、固定的教學進度的教育,很難讓學生保有對學習的興趣、發展自主的統整性思考能力及同儕互動的合作學習關係。但極端的反傳統和反權威德教育把教育的責任全交給正在發展及成熟中的孩子也可能是很危險的!  再多再好的教學方式或教育理念都必須落實在本土的學校教育裡,而且教育是百年大計,很難在短期內可以評估其成效的,尤其是對整體社會的影響更難快速奏效。所以,由教育工作者和家長自身願意去反省及改變,便顯得急迫而重要。

花蓮出遊記

2008年04月13日
公開
4

9日晚上得知.秀鳳ㄚ姨來到新竹,所以也要跟我們一去回花蓮喔!(大伯婆的大女兒) 10日早上7:13分的火車,坐到花蓮約11:00,共四小時, 媽咪想~柚子應該會在車上睡著, 想不到~精神百倍~,還在車上唱歌+跳舞=整車廂人哈哈笑 到了花蓮伯婆好開心喔!(聽說已經興奮的好幾天了~^^) 伯婆跟天師ㄚ媽是妯娌,但是兩個人的感情就像親姐妹一樣, 二ㄚ姨跟秀鳳ㄚ姨,兩人也很投緣,聊不完~ 二ㄚ姨原本想要買地,最後改變成買店面跟秀鳳ㄚ姨投資事業, 中午~秀鳳ㄚ姨帶大家去~沒有招牌~的餐廳吃有機輕食, 柚子吵著要吃~綠豆湯~,所以秀鳳ㄚ姨帶我們去買~新埔燒仙草+綠豆湯~(二ㄚ姨還跟老闆娘聊起客家話喔!) 下午就在家裡休息聊天~^^ 11日早上10點秀鳳ㄚ姨就說要帶我到處逛逛再出泡湯~^^ 先到慈濟的靜思堂,地方好大喔!也見到了~證嚴法師~的第一大弟子,還教柚子玩~秤~^^ 兆豐農場買冰淇淋吃~^^ 讚炭工房買~ㄛ咪ㄚㄍㄟ~媽咪買了炭皂給爸比洗臉~ 到滿妹豬腳吃中餐,滿妹豬腳有名是因為滿妹ㄚ婆很會罵人,可惜ㄚ婆已經做~仙~了,不然..還真想見見本人ㄋ~!^^ 最後是~泡湯~,真的好便宜~每人只要一百元,柚子玩的好開心喔!在澡堂裡又唱又跳還把~憫農詩~也背起來了~^^ 老闆是建築設計師,很客氣,聽說才營業四個月而已,房價也很優惠喔! 兩人房2100元四人房3000元~ 空間大又舒適 ~ 晚餐吃~金元寶水餃~^^ 回到家也晚上7:30分了~休息囉!(伯婆家住花蓮市區中,走路不到五分鐘就有~麥當勞ㄝ!) 12日早上原本秀鳳ㄚ姨邀約7:00去~美崙山~爬山,媽咪跟二ㄚ姨賴床到9:00才起床~^^ 秀鳳ㄚ姨很注重養身,看到二ㄚ姨+媽咪的身材=搖頭 說~不健康@@太胖了! 於是到秀鳳ㄚ姨家學養身~媽咪36歲身體年齡38歲老了兩歲(小胖~**) 二ㄚ姨40多歲身體年齡63歲(嚴重肥胖~@@) 媽咪告訴秀鳳ㄚ姨要買花蓮~(曾記)己拔~^^ 秀鳳ㄚ姨說:不健康的食品,不可以買~@@,正常新鮮的麻薯只能放三天,花蓮賣的可放一個月~ 所以拿~金門貢糖給媽咪~就是不帶媽咪去買麻薯啦!~@@ 後記:天師ㄚ媽一直希望柚子可以跳舞給大伯婆看,但是柚子都說沒有~音樂~就是不跳~**.怪乖...在火車上也沒有音樂ㄚ?~@@

正視學前教育

2008年04月08日
公開
43

正視學前教育的地位──學前教育問題初診 簡楚瑛�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教系教授兼系主任   幼兒教育一直是教育改革中主要議題之一,譬如民國七十二年教育部成立「改革學制研究小組」,該小組曾對幼兒教育之發展提出近程、中程、長程之實施方案;民國八十三年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議題中也將幼兒教育列為主要革新領域之一。從各首長的施政方針或是上述重大改革議題來看,看似幼教的發展極受重視,但若回顧過去有關幼兒教育的實際發展情形,將會發現其實幼教一直是政客們做秀時的一項點綴式的政見而已。婦女以及幼兒一直是社會中的弱勢團體,在掌控教育經費支配權或是教育發展方向上一直爭取不到應得的機會與地位,致使至今幼教發展仍未能走上正常的軌道。本文擬在提學前教育問題所在之前,先闡述其重要性所在。 一、學前教育重要性淺析 1.從社會變遷角度看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由於社會現代化的變遷,使得家庭組織結構與婦女所扮演的角色等型態亦隨之改變。在家庭組織結構方面,大家庭已逐漸為小家庭所取代,同時單親家庭與破碎家庭亦有日趨增加的趨勢,在加上家庭計畫的推行,一個家庭中多數只有一、二個小孩。此種變遷對小孩所產生的影響是難以獲得較多的關懷,以及發展過程中所需的各種「社會情境脈絡」的關係與情境。許多人會質疑,以前幼兒多數未上幼稚園不是也發展的很好?事實上,傳統大家庭結構中,有許多的關係存在,同時,這些關係的各個角色都扮演著教導或互動的角色;而且,傳統家庭結構中,生活與教育是結合在一起的。反觀現代小家庭結構,只有親子間的關係,有的或只再加入同袍的關係,其單純的程度,實已無法提供 Vygotsky 所強調的社會脈絡的學習情境。   在現代的社會裏,婦女所扮演的角色由單純化趨向複雜化。女性已由原本「男主外、女主內」傳統角色,轉變為負擔家庭經濟的成員之一。婦女外出謀職加上前述家庭組織結構的改變,更造成幼兒的照顧與教育問題。由於父母大多無法親自照顧幼兒,只好到處設法找人照顧,若被雇用的對象經常變換,將會造成幼兒安全感與自尊心無法建立的危機,至於各種良好生活習慣、人際關係,以及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等能力的培養也都需要合乎水準的學前教育機構,協助現代的父母善盡其養育子女的責任。   目前,我國幼兒之就學率,依民國八十年六月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調查資料顯示:四歲幼兒有百分之五十四、五歲有百分之八十五、六歲有百分之九十四接受幼兒教育者。由此可見,社會上對學前教育的需求情形。 2.從學前教育的影響力來看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早期探討學前教育效果的研究指出,學前教育對幼兒認知發展的影響力最多維持到三、四年級,這種發現曾引起教育界對學前教育重要性的質疑。直到Perry School等長期追蹤的研究出來之後,才有實証上證據,證明學前教育既深且廣的影響力。Perry School長期追蹤學前教育的效果,結果發現:有學前教育經驗者與無學前教育經驗者比較,前者較喜歡上學,願意花較多的時間去做功課,較有上大學的渴望、較少留級或是上特殊教育班、較少反社會性行為以及較少違規行為等教育效果,從Perry School長期追蹤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學前教育的影響力是在全人發展方面,而非唯智主義的發展。 3.從心理學觀點看學前教育的重要性   發展心理學裡有一重要的結論,即「個體早期的發展重於後期的發展,亦即早期的發展是後期發展的基礎」。此一結論說明了一個人的生理、情緒、社會行為、創造力及認知等各領域的發展在人生早期便已奠下了基礎。由此觀點來看,愈早期的教育就愈顯出其重要性,幼兒教育遂成為一切教育的基礎。   又根據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兒童早年的學習、進步最快,可塑性最大。美國芝加哥心理學家 Bloom 博士曾指出: 個人智力的成長,有百分之五十在四歲即已完成,從四歲至八歲又發展了百分之三十,其餘的百分之二十,乃是八歲以後所發展的。同時,後皮亞傑學派的研究指出:個人的能力會隨著不同的領域而改變,亦即不論人的年齡大小,只要在某一特定領域的既有知識相同,則每個人的知識建構歷程幾無結構性質上的差別。換言之,只要幼兒與成人某一特定領域具有對等的知識,那麼幼兒和成人皆可以相同的認知結構解決問題(譬如:公平分配的問題、權威概念的問題)。若仔細觀察、分析幼兒生活中所面臨的情境實與成人大同小異,譬如:現今社會均在強調建立公平、正義的社會,因此在徵稅時有著不同理念的主張,或是主張平等主義,或是仁慈主義或是績效主義。在幼兒的生活情境中也常面臨到公平、正義的事件,譬如:有五顆糖,二個人分時,怎麼分才算公平?成人如何處理這種問題將會深刻地影響幼兒未來處理類似問題的模式。類似上述的例子,在幼兒生活中俯拾即是。   許多有關嬰兒的味覺、視覺、聽覺、模仿能力等的實驗,給予我們一個嶄新的觀念與一個肯定的事實,那就是幼兒不是一個任憑擺佈,對四週毫無知覺、毫無感受的小動物。美國幼兒教育家Gallapher曾指出:「幼兒不是一個無助的小傢伙,……自始他就是一個學習者,抉擇性的刺激反應者;他所發展出來的反應類型,對兒童的後期及其成年期,有深遠的影響」。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提示了我們,幼兒學習的潛能以及重要性。 二、對學前教育重要性之質疑的原因分析   許多教育立法者,決策人員均認同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每當碰到處理教育問題時,學前教育的順位總是處於敬陪末座的地位,何以如此?筆者擬從「需求面」和「效果面」二個角度提出個人的看法。 1.需求方面予人欠缺「迫切性」的感覺:   當全球愛滋病患者急遽增加時,許多醫學上的相關研究經費大增,其原因即在愛滋病嚴重且急迫地威脅到人類的生命:目前教改呼聲中,重點多放在國中、小階段,何以十年前大家看到的是高等教育的發展,而現在則認同國中、小教育需改革的問題?其原因之一即在「迫切性」上。而學前教育目前尚未予一般人迫切需求的感覺。但就幼教人士而言,卻已感到其迫切性的問題。如前所述五歲幼兒有百分之八十五,六歲幼兒有百分之九十四已接受幼兒教育。目前由於政府介入學前教育太少,致使其品質良莠不齊,這表示,不管幼兒教育的權利與義務是否屬於父母,現在已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幼兒在接受著良莠不齊的學前教育。許多幼兒在劣質的學前教育品質下,其生命的特質──好奇心、主動性、探索性等已逐漸地被扼殺了,許多幼兒在入小學時即已是一位缺乏生命力的個體了,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感到心焦與心瘁的事情啊! 2.效果方面予人欠缺「立即性」、「明顯性」以及「價值性」的感覺:   一位醫生醫術的好壞常常可以「立即」地、「明顯」地看出來,因此醫生的「價值」性很容易定位。而學前教育之效果往往欠缺立即性以及明顯性,譬如前面引述之Perry School學校的研究是花了十五年以上的時間才追蹤出學前教育的長期效果。在唯智主義的教育體制中,很難體會「全人教育」的價值性所在。事實上,這次教改會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國中小階段,而不似過往只強調高等教育,主要原因依筆者看,是因為自九年國教以來,教育走向唯智主義多年後,症狀明顯化了,才受到大眾的注意,也才開始體會到中小學教育對整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性。   教育的歷程是一連續性的過程,沒有好的學前教育又如何能有好的初等教育?現今若不重視學前教育的價值性,保證十年、二十年後一定會看出它明顯性的後果,到時它可能將成為教育界的另一個必須「立即」處理的大瘤。 三、當前學前教育的問題及其癥結所在   當前學前教育問題極為繁雜,究其根結原因也相當盤根錯結般的複雜。但基本上筆者認為問題癥結在於對「學前教育」的「定位」問題。 所謂「定位」問題可分兩個層次來看,一個層次是指政府對學前教育政策上的定位;另一個層次是指實施學前教育之機構是否為學校,觀念上的定位。針對政府對學前教育政策上的定位問題而言,所需討論的是權利和義務的問題。究竟應該由誰來負擔幼兒教育的責任?換言之,學前教育經費該由誰來負擔?父母?政府?還是父母和政府共同負擔?分配負擔的比例是什麼?以八十三年度台灣省各級學校總預算經費、每年齡層平均預算數,與每生成本數分析情形來看(參表一),可以看出我國目前教育經費不平等的現象(如圖一所示),學生數最多的學前教育階段所得的教育經費最少,而學生數最少的高等教育階段,所得的教育經費最多。這樣的經費分配情形背後隱含著政府對學前教育政策上的定位觀點,是否合理、公平,此亟待各界人士從哲學與社會學層面上去剖析了! 表一 臺灣省各級學校八十三年度總預     算經費,年齡層平均預算、與每     生成本數分析表 ┌───┬───────┬─────────┬────┐ │項 目│ 總預算經費 │每年齡層平均預算數│每生成本│ ├───┼───────┼─────────┼────┤ │高 中│ 9,706,576千元│  3,235,525千元 │78,732元│ ├───┼───────┼─────────┼────┤ │高 職│13,319,972千元│  4,439,991千元 │99,349元│ ├───┼───────┼─────────┼────┤ │國 中│39,179,138千元│ 13,059,713千元 │44,022元│ ├───┼───────┼─────────┼────┤ │國 小│55,938,786千元│  9,323,131千元 │33,173元│ ├───┼───────┼─────────┼────┤ │幼稚園│  646,402千元│   215,467千元 │ 3,873元│ ├───┴───────┴─────────┴────┤ │備 註:                      │ │

培養孩子“就是愛讀書”的神奇魔力

2008年04月07日
公開
34

培養孩子“就是愛讀書”的神奇魔力! 李氏姐妹澳洲學校 督學暨親職作者 園長 李文漪 啟發孩子『狂熱的學習力』才是孩子迎向豐富人生的主要關鍵。如同啟動開關一樣,孩子的學習變得更主動了! 每一位家長都深愛著自己的子女,期望給他們最好的,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就如同我們自己一樣,需要不同的方式面對我們自己的人生,與其把我們自己認為最好的給他們,不如引導孩子啟動一項自我潛在的開關,開關一打開,孩子一生將會受用無窮,那項開關不是別的,就是孩子對於事物『狂熱的學習力』! 從事幼教十六年,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給予適當的學習方向的同時,發現有一種孩子,不論名次為何,總是能面對挫折、努力不懈,達到超越自己,令人讚嘆的優異表現,這股能量就是學習力的表現,培養孩子『狂熱的學習力』似乎是我們應該學習的重點。 如何啟動開關,讓孩子往後的學習得更快樂、更有自信呢? 6個家長可以實行的方向,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力! 1.給予正面的信賴和期待 如果想要孩子未來有什麼成就,第一步不預設孩子學習的界限,請相信孩子不管從事哪一行,都能夠做到最傑出的一面,先觀察孩子的特質,給於適當的引導方向,然後給予鼓勵,相信他一定可以做到最好,事實上證明,不論資質的好壞,如果孩子在一個充滿正面回應的環境,就可以產生旺盛的學習力,除了慎選學校之外,家長的輔助也是很重要的。 2.如何真正快樂的學習 快樂的學習如果這麼簡單的話,那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不會是打電動、看電視了,相對的,如果有方法使學習變得快樂,那就能實際運用在生活上面,達到真正快樂的學習。 以下是促使快樂學習的三項變因:學習動機、學習自由度、學習成就 美好的學習動機 讓孩子自主的喜歡上某樣事物,產生自我督促的學習動力,可以幫助孩子試著想想看如果學會這些東西會有什麼樣有趣或是好玩的地方,引發學習的動機。 增加學習自由度 不要強迫孩子做一項作業或達成什麼目標,盡量給予一個能自由學習的環境,讓孩子可以參與決定學習內容的機會。 提高學習成就 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知道自己每天都在進步,讓他們知道他們每天辛勤的努力都是值得驕傲和鼓勵的。 3.掌握學習的祕訣 並不是每天不停的努力或是不間斷的複習就能學得好的,必須有適當的引導和竅門,否則孩子在同樣的點付出太多努力卻無法見到效果,是會打擊孩子的信心的。這方面需要專業的知識,家長可多涉獵孩子遇到困難科目的文章或書籍,或是交給專業的教育機構,讓孩子在正確的學習方法上努力,這樣孩子就能信心生信心,不斷地努力,追求更高的優異表現。 4.有退有進的恰恰式學習 我們都知道恰恰舞常常有退一步踏進三恰恰的舞步,學習也是一樣,有時退一步,是前進三部的契機,學習並不是一直前進的,後退是為了複習和釐清過去模糊的觀念,重建失去的信心,唯有能確實掌握並且應用學過的知識,才是真正學到手,所以孩子遇到學習障礙時,不用太緊張,讓他從簡單或是熟悉的課程再來一次,給於鼓勵,孩子會更得心應手。 5.如何給於適當的學習壓力 先觀察孩子可以承受的壓力是多少?在從外在環境的壓力、孩子內在的壓力來看,外在的壓力來自學校、同學間,內在的壓力來自孩子對自己的自我要求,把孩子可以承受的壓力–外在的壓力–自我的壓力=父母能給的壓力。如果孩子的抗壓性很低,或是對自我要求很高或是外在環境的壓力很大,那家長就不需要再給孩子壓力,把焦點放在增加信心或是幫助學習竅門上,相反的,孩子生活在一個沒有壓力的環境、自我的要求也不高,那家長就要適當的督促孩子,所以仔細觀察自己的孩子是屬於那一類型,再給於適當的壓力是必要的。 6.有效的學習來自於真誠的溝通 孩子有自己的內心世界,他們才剛開始接觸這個社會,特質也和你不太一樣,他們無法和你站在同一個地方了解你的想法,所以千萬不要在孩子不了解的情況下命令或處罰孩子,這樣孩子會反射性的排斥你的想法,應該先問問他們,他們認為哪裡做錯了?所以才被處罰,決不是單向的指令和回應動作而已,只有孩子在了解為何要被處罰的情況下,孩子才能心悅誠服的接受處罰,並且誠心注意改正自己的行為。 在所有父母想要孩子做的事情當中都可以使用的方法: 1. 保持您的善意,敞開心胸,不單向的傳達指令,孩子不是你的複製品,孩子有自己的人生。 2. 停止命令的高壓口氣,改以先詢問孩子的想法,在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前進。 3. 換一個環境和時間點,讓孩子可以放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 利用孩子信賴的人溝通或是紙筆寫下互相的想法。 看尚未四歲的小小Fantine 瘋狂的樂學日誌「就是愛讀書!」 下週請繼續看「父母英文講不通,小孩英語如何教?」 延伸閱讀: 教出學習力/天下雜誌/呂宗昕

四~五歲的兒童教養

2008年04月07日
公開
54

如果有人問:“幼兒最吸引人的階段是什麽時候?”專家一定毫不猶豫地說:“4歲”。但是對一般的大人而言,這個年齡卻是最令他們頭痛了。與3歲或5歲的時候相比這下,4歲兒童最不溫順;由於他們正處於所謂“精力旺盛年齡”,身體的一切機能都生氣勃勃地向各方面開始發展。 家中有4歲兒的父母,有時被孩子煩得幾乎手足無措,甚至泄氣得不想理他們,這時候他們才深深體會到育兒工作實在不簡單;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父母親也必須經歷這一階段才能自我成長。 4歲兒的確是精力充沛,但並不像大人認爲那樣是反抗意識強烈,反而十分喜歡與人親近地接觸社交生活;只不過富有傲慢、自信和獨立的反抗意識而被人認爲喜歡反抗。 此外,4歲兒非常喜歡任何事都嘗試,不論是錘子、剪刀、秋千或三輪車,他都可以自如地玩耍或使用。例如常看見他披著花衣服模仿電視上的明星唱歌,或是和同伴玩扮家家酒。 他們在這時期成長的腳步非常快。如果他們稍加停留,用認真的眼光注視著某件事時,一定會發現一些新奇的玩意兒,接著便窮追不捨地發問:“這是什麽?怎麽會這樣?爲什麽呢?媽媽。”對4歲兒來說,這世界上的事對他們而言仍然多半是陌生的,爲了想瞭解,他們會不厭其煩地去追究。對幼兒這種窮追不捨的精神,大人常感吃不消。 4歲兒同時也有大方、自誇且喜歡吹牛的一些特點。如果談到他們有趣的話題,往往令大人自歎弗如。總之,4歲的幼兒已具有整個人格的縮影,日後會很巧妙地陸續表現出來。 迅速成長所導致的偏差和混亂,普遍地出現在4歲兒身上,希望大人以寬容的心來面對這些問題。 這階段的幼兒,家庭教育必須留意下列幾點: (1) 不要嫌煩 首先要父母接受幼兒這階段的多話現象。 語言的發達必須經過“聽與說”的階段才能完成,所以大人應爲小孩確立正確的說話典範,同時也要當幼兒忠實的聽衆。 尤其是不要抑制幼兒說話的欲望,父母對他們的話要表示關切,請多製造些愉快氣氛;而例如“羅唆!”“閉嘴!”等禁止小孩說話的態度是最不應該的。 如果家中有客人,大人耽心他們會影響談話時,可先告訴他:“等一下再聽你說好不好?”讓他養成等待的習慣。以上的說法並非要父母隨時陪在孩子身旁,只要每天抽出三四十分鐘耐心地陪他就夠了,其餘的時間媽媽可以一面工作一面應和說:“原來這樣呀!”並注意著他的眼睛,讓他知道你對他的話是有反應的。 這雖然只是非常簡單的反應,但已令孩子相當滿足了。 此外,在母親爲晚餐忙碌時,由父親代爲陪伴孩子也是個好方法,這時候父親不妨把外界有趣的見聞告訴幼兒,更能滿足小孩的好奇心以增進父子(女)間的情感。 (2) 內外的差異 話再多的4歲孩子,在外面就不能像在家裏那麽健談了。尤其是面對陌生環境時,這種傾向就更加明顯,這時候大人也許馬上急躁地說:“在家不是講得很好嗎?現在怎麽搞的?” 這種現象,與其說是孩子本身存在的語言問題,不如說是社會性的問題。只要讓他們習慣不同的人和環境,自然就可以慢慢克服這種障礙了。 (3) 不要在意孩子的粗話 4歲兒和同伴的社交生活一旦順利進行,粗話或令人不能接受的字眼就會經常脫口而出,這時候大人不要太在意;若因社會化禁止他們說粗話而干涉他們的交往,反而等於禁止了他們的生活。 當4歲兒第一次說粗話時,父母不妨對他說:“這句話不好聽,不應該這麽說哦!”然後教導他正確的說法;如果以後再聽到他說粗話就故意悶不吭聲,讓他以爲這種話無法與大人溝通,自然而然就會改掉了;如果大人因此大驚小怪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總之,幼兒是不斷在學習新辭彙的,只要家人使用正確的語言方法,粗話的新鮮感很容易就消失了,大人不用太在意。 1、 過渡與完成期 身心獨立、手腳靈活的4歲幼兒,大人可從他的生活習慣上看出成長、進步的狀況,這段時期即是所謂的“完成期”4歲幼兒有過於自信、難應付的傾向,但對於事物的嘗試很熱衷,只要父母細心地加以指導,就可以培養他的獨立性。 不管是已上了幼稚園、還是未上幼稚園的4歲兒,都要重點式地讓他處理自己的事。 (1) 飲食 能夠正確地使用筷子吃飯是5歲以後,4歲兒雖然還不太會拿筷子,但也要讓他經常使用,以漸漸學會正確的方法。 4歲兒的食欲相當旺盛,不過,在興奮、疲憊、運動過度、睡眠不足、生活不規律時,則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這時候不要勉強孩子一定要吃多少,他不想吃就作罷也無妨。 4歲兒通常和家人共同進食,但有時因爲過於熱衷說話或和兄姐吵架而中斷吃飯;當這種情形發生時,父母最好讓他獨處,不要讓他養成邊吃邊玩的習慣。 “你可以吃快點嗎”“不曉得待會兒的甜點是什麽?”“你幫媽媽把醋瓶子拿來好嗎?”像這樣給幼兒一點刺激也是預防不專心飲食的方法之一。如果一餐飯吃了三四十分鐘仍然沒吃完就把它收拾好;事後幼兒再叫肚子餓,也只能表示同情而不再給予正餐。這樣才能使他養成吃飯定時的習慣,不過點心還是要照常供應。 (2) 排泄 到了4歲左右,排泄的習慣會逐漸養成,而4歲半時他已能自行用衛生紙擦 屁股了,不再像以往由於熱衷遊戲而將大便拉在褲子裏;幼兒若在半夜上廁所,家長要從旁給予協助。 另外,幼兒到4歲的階段會慢慢對上廁所感到害羞,這時父母可以把握機會 教導他,不該在別人面前說出“我想尿尿”“我想大便”等不文雅的話。 (3) 脫衣服 這階段的幼兒對於脫衣服會顯出很高的興致,但若脫不好還會發脾氣。這時 候父母可以教導他們穿衣服的順序、襯衫和毛衣前後的區別、扣鈕扣的順序以及收拾換下來衣服的方法,如果一開始就讓他養成這種習慣,4歲兒就已經可以自己處理換衣服的問題了。另外,鈕扣如果不是太小的話,也要讓他養成自己扣鈕扣的習慣。 4歲兒對於穿襪子、戴手套、戴帽子、穿鞋子等小事都非常樂意學習;一般來說,幼兒在5歲以前已經可以分辨鞋子的左右了。 時常受到其他事物的吸引而中斷穿衣服是4歲兒的特徵,這時候別責怪他,應以幽默的口吻提醒他、讓他自己發現。還有一點要提醒的是,要教導孩子不能光著身體在人前到處亂跑。 (4) 清潔 儘管容易把衣服弄髒,但愛乾淨也是4歲兒特徵之一。在這個階段,像漱口、刷牙、洗臉、擦鼻涕、梳頭(但不太會拿梳子)等大致都能做好。就連一直到3歲都不太愛乾淨的幼兒,這時也會對髒的東西敏感起來。 父母在小孩不小心弄髒衣服時,請不要不聲罵:“髒死了!”只要指導他徹底 做到飯前或吃東西前洗手即可。 一般家庭可以安排在晚餐前讓幼兒洗澡,這樣飯後還可以讓小孩從事其他活動。洗澡時要教導孩子清洗每一個部位,若讓他自己一個洗,很可能只會洗固定的一個地方。 (5) 睡眠 一般而言,睡眠大約是11個小時,但個人差別很大,並沒硬性規定。有的小孩有午睡習慣,有的卻不愛午睡,即使強迫他上了床,他也會在床上玩或趁父母不注意時溜出去玩。 勉強孩子午睡,容易使孩子産生抗拒心理;除非孩子特別疲倦,否則就不用勉強他非睡不可。 另外,對黑暗懷有恐懼感的小孩大人最好在他入睡前留一盞小燈,或是大人在旁邊爲他念一段故事看著他入睡。有些小孩很容易因惡夢而驚醒,因此父母的臥室最好不要距離孩子的房間太遠。

三種父母 夏瑞紅

2008年04月03日
公開
16

很棒的短文與好朋友分享! 教育經-三種父母 夏瑞紅 (Embedded image moved to file: pic15864.gif)  雖然母子同樣都省了一句不說,但不說的理由卻不相同。兒子不說那一句是因 為,不說妳也知道; 而母親不說那一句卻是,說了你也不知道。  有天晚上兒子從學校宿舍打電話到報社給我。  「娘!(他有時愛這麼叫常被他調侃為「古人」的我)我要跟妳分享一件好棒的 事!」聽起來頗 興奮的樣子。但我正在忙,請他等我下班再說。  下班途中,我給他回 電話。他知道我還在捷運上後,就說:「我有很大的收穫 要跟妳分享 , 妳要仔細聽,下車再打!」  幹嘛?搞神秘啊!那天是他拍的短片在班上發表的日子,八成是片子得到讚賞 吧!我心裡這麼想, 覺得這高中小子真好玩,雖然未免太「小題大作」了點。  下車不久,他的 電話來了。  「今天我們班有三個同學在校抽煙被記過。」啊?這、這……這是哪門子「分 享」?老娘被兒子 嗆到學乖了,暫且按下不表,咬住舌頭、豎起耳朵,繼續給它聽下去。  「學校要他們和父母連絡。結果,妳知道嗎?三個同學的爸媽正好有三種不同的 反應。」  「喔?」  「J從小挨打,還曾離家出走在朋友家住了一段時間。她媽一聽,在電話裡破口 大罵,吼她: 『妳不要命了啊?』,所以J整天心神不寧,都在害怕、想像回家被打的情 景;U的爸爸很酷, 居然處罰最寶貝頭髮的U放學直接去剃光頭,以示懺悔,否則不准回家,結果U 超不爽,每節 下課都在跟同學談頭髮;而S的爸爸最神,他只是沉默了一下,然後平靜地 說,他知道了, 學校已經處理了就好了,爸爸媽媽不會再罵他,並要S放學早點回家,因為媽媽 今天會做飯。」  「嗯,然後呢?」  「然後,妳知道嗎?我看到三個同學裡面,被記過這件事難過、反省最深的,就 是S。然而, S的父母卻是花最小力氣的。」  「啊!有意思ㄋㄟˋ!那……,你為什麼高興咧?」  「啊?妳不覺得這是很寶貴、很寶貴的一課嗎?我很高興學到 教育 孩子的好方 法,十五年後 我也會這樣 教育我兒子!我一定會是一個很棒的爸爸!」  哈,現在變「十五年後」了喔?以前不是說十七歲就當爸爸最好嗎?我只貼著手 機猛點頭: 「喔喔,是啊!謝謝你喔!媽媽很喜歡你這個分享。」  「好啦!就醬,我要去晚點名了,Bye!」  呵呵,我走了一段路,才意識到自己在笑。小子說得很清楚,但他更清楚,他真 正要說的那一句 不必說出口,媽媽一定心知肚明。  那一句就是:「娘,看看人家是怎麼當爸媽的,妳要學著點啊!萬一哪天我也被 記過,妳可別 大驚小怪、白費力氣!」  臨睡前,媽媽給小子發了一則 簡訊:  「謝謝分享,好感動!無論如何,我相信他們對 孩子的愛,本質上沒有差 別。我願作慈悲智慧 的娘,但有時力不從心,請多多包涵!」  當然媽媽也「暗蓋」了一句沒寫,那一句就是:  「你以為S的父母花的是最小的力氣?哈哈,外行!等你當爸爸就知道,力氣最 大、內功最深的 父母,才有 辦法 若有似無地輕輕提起、放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