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aQu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男人天性希望被尊重,女人天性希望被愛

2008年04月17日
公開
51

新聞報導,一位先生怕外遇對象找老婆攤牌,總是坐立難安,只要家裡電話一響,「恐慌症」就發作,為了避開偷腥的風險,愈來愈多人選擇不越過道德底線的精神外遇,然而,「心靈出軌」真的比「肉體出軌」不著痕跡,能享受愛的歡愉且不影響婚姻嗎? 在科技公司上班的傑夫,最近公司來了個穿著清涼的年輕女同事,傑夫對她相當欣賞,但僅止於精神上的幻想,沒有付諸行動,單身女同事雖然也欣賞傑夫,但並不知道自己成了傑夫的幻想對象。可能因心理作祟,回家後傑夫常挑剔太太,太太覺得莫名其妙,直到有天太太與這位單身女同事電話談天,才恍然大悟,先生對這位同事精神外遇。 除了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精神外遇,近些年透過網路展開的外遇故事,更是無奇不有,年齡、職業、收入變得不太重要,能否在網路交談時,讓對方有「相見恨晚」、「知音難覓」的感覺,才是網路戀情成功關鍵,這和網路上可隱匿身分「培養感情」也有絕對關係,不過這類沒有進一步親密接觸的網路戀情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成功率並不高。 精神外遇攀升工作環境隱藏誘因 曾多次輔導婚姻關係,目前在教會相關團體工作的作家江兒說,現在雙薪家庭多,別說男性會精神外遇,女性在辦公室也可能成為被獵豔對象,因此,他也聽過太太精神外遇的個案。不過,以他的輔導經驗比較起來,還是男士精神外遇的例子較多,這可能和男士比較是「視覺性動物」有關。 江兒解釋,男士重「眼目情慾」,常見的精神外遇例子發生在辦公室,男士先對漂亮的女生有興趣,其次是身材好,再來是比較有機會肢體碰觸的對象。現在很多上班族女性打扮時髦、性感,很容易引發男士的幻想。 為了解悶、尋求更豐富的情感「亞偷情」暗地裡快速成長 最近在網路上有種名詞叫做「亞偷情」,意思是當事人的情感多次出軌,身體卻因各種原因沒有真正交合在一起,屬於「無性外遇」,也可說是「精神外遇」。亞偷情這種無性外遇,包括互相有親密的話語、小動作,甚至是牽手、親吻、愛撫,很多環節都已實施,只差最後「入港」而已。 對兩性關係多有研究的作家吳娟瑜表示,亞偷情這個名詞是中國大陸記者創造出來的。因為中國大陸幅員廣闊,現在電子郵件、msn等科技使人方便聯繫,結果就出現很多網路戀情,可能彼此都已有婚姻關係,卻藉由電子郵件、msn等方式發展出親密關係。兩人距離遠,不會有肉體接觸,但心靈距離卻很近,如果有機會讓兩人碰面,要發展成實質的肉體關係相當容易,所以也算是一種出軌。 為何會發展亞偷情?中國大陸一本《新世紀週刊》曾做調查,問到「為什麼要和婚外密友保持亞偷情關係」時,49.07%的男性說,「婚姻幸福,但想尋求更豐富的情感生活。」給出同樣答案的女性比例稍微少些,約是43.28%。另外,有約兩成的受訪女性說,「婚姻不幸福,為了彌補情感生活的不足才發展無性外遇」,但又不願背負道德罪惡感,所以堅持不發展性關係。 就因為沒有性關係,亞偷情的女性,24.42%的人覺得亞偷情「好像沒有什麼不道德」,16.6%的女性打算「可能在適當的時候讓伴侶知道自己亞偷情」。另外有12.99%的女性覺得「這樣做太正常了」,10.81%的人「很想讓婚姻伴侶知道,並發展為共同朋友」。 吳娟瑜說,她遇到的故事太多是發展亞偷情的。正如上面調查,很多當事人婚姻很幸福,只是想要尋求更豐富的情感生活。「解悶」這個答案聽起來不負責,卻是很多當事人發展亞偷情的原因! 面對伴侶心靈出軌直接戳破是最下策 像前述傑夫的例子,他太太一直不解,先生為何最近對她百般挑剔?後來一次打電話給先生,竟是女同事接聽,兩人聊了一會,太太在言語中找出端倪,發現女同事欣賞傑夫,再對照傑夫反常行為後頓悟,原來傑夫也對女同事有幻想,進而向江兒求助。 江兒對傑夫太太說,與其戳破傑夫的精神外遇,倒不如以行動來斬斷傑夫的精神外遇。他當時這麼建議傑夫太太: 1. 要多肯定傑夫:男人天性希望被尊重,女人天性希望被愛。因此,察覺傑夫精神外遇時,江兒勸告傑夫太太平時多用言語鼓勵傑夫,讓傑夫有很好的自我形象。很多職業婦女工作能力強,往往會不自覺地忽略或踐踏先生的自尊。也許太太無意,但先生可能因此需要在外面獲得滿足。 2. 要更愛傑夫,說更露骨的是要「滿足傑夫的性需求」:聖經裡會教導男女雙方,在婚後就不能主張自己的身體,因為夫妻是合而為一的。他碰過很多男士精神外遇的原因是另一半不能滿足性需求。常常是先生生理上沒有正常發洩,不自覺產生怒氣,再加上有環境提供性幻想對象,就產生精神外遇情節。江兒常常會問輔導對象的性關係,也會勸夫婦要多以對方的立場來想。 3. 不要讓小孩知道父親精神外遇的事:當傑夫太太來向江兒求助時,江兒提醒她,不要讓小孩知道父親精神外遇的事情。因為外遇對子女有相當惡劣的影響,可能讓小孩未來對婚姻不信任。江兒分享曾看過的書說,「給子女最好的禮物不是金錢,不是父母的成功,而是父母彼此的相愛」。 傑夫的精神外遇,隨著他太太的行動挽救,加上被暗戀的女同事離職,最後不到半年,這場可能會威脅婚姻的外遇嘎然而止。江兒當時還安慰傑夫太太說,要感謝上天,傑夫還好是精神外遇,如果還牽涉到肉體關係,事件更加複雜。 江兒說,會出現精神外遇,常常是夫妻一方感到被忽略或缺少愛,因而在外尋求安慰替代。要阻止伴侶精神外遇,一定要以行動來化解,直接戳破可能是最下策。

關愛學生的方式

2008年04月12日
公開
9

司徒賢達教授在商業週刊談及互動式教學,我十分同意他的觀點。如下: 關注學生最簡單的原則,是用心傾聽學生的發言並適切予以回饋,而這也是個案式教學或任合形式「參予者為中心的學習」的基本精神,其理由如下: 第一、教育的重點不在灌輸知識,而在啟發思想。閱讀或聽聞別人意見之後,學生心中會萌生若干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若不及時鼓勵,可能一瞬即逝。因此,鼓勵(甚至要求)學生完整的講出想法,是協助其提升思想深度與水平的不二法門。而常有表達想法的機會,也是鼓勵學生努力求知的誘因。換言之,所有個案、文章,都只是讓學生思考與討論的「工具」。在教室中,教師角色則是鼓勵學生不斷思考、表達與討論,並針對學生的觀點,做進一步的激發與補強,或是陷入僵局或偏離主題的討論,適時予以引導與整合。 第二,對於學生講得有道理的部分,應予以肯定,所謂肯定也不必大力稱讚或是以"加分"來獎勵,只要教師能用心傾聽,歸納出學生的發言重點以及主要貢獻,即是最大的肯定。有些教師即使運用個案教學,但是卻未能讓學生有機會完整地表達意見,自己也未能專心傾聽學生的想法,其實已經失去參與式教學的核心意義。 第三,對學生講得未盡合理之處,則應給予適當的挑戰,以鼓勵學生想得更完整、更深入,或更正確。因為學無止盡,學生意見即使相當成熟,也不表示已無成長空間,因此教師應協助其自行反省,精益求精。 學校教育的理想,是塑造學生成為重視知識、學習、有自己的思想、表達能力、能整合各方意見、有自信心與反省能力的人。 這樣的畢業生、不僅合乎社會對於高等教育的期望,本身的事業也有機會成功。答道這樣的理想,互動式的教學,當然遠優於傳統的單向式授課。

"德育"第一名

2008年04月09日
公開
8

原文: 黑 水 溝 裡 見 彩 虹 二年前,一個畢業很久的學姐告訴我, 以前 她 放 學 後 , 會 到 學 校 旁 的 茄 冬 溪 , 腳 泡 在溪 裡 ,邊 消 暑 邊 看 書 。 我 去 找 那 條 溪 , 發 現 竟 是 我 每 天 路過 的 那 條 黑 水 溝 。 我想把它恢復成過 去 的 樣 貌 , 就 找 幾 個 同 學 , 開 始 撿 垃 圾 、 種 花 草 , 學 校 老 師 建 議 我組 志 工 隊 , 找 更 多 同 學 一 起 做 。 沒 想 到 竟 有 二 百 多 個 同 學 報 名 , 成 為 學 校 最 大 的 社團 。 人多 好 辦 事 , 我 們 分 成 好 幾 個 小 隊 , 有 人 打 掃 、 有 人 監 控 水 質 , 居 民 也 被 我 們 感 染 ,我 們 掃 街 就 會 來 幫 忙 。 我 們 的 夢 想 越 來 越 多 , 還 協 助 學 校 打 掃 垃 圾 場 和 做 垃 圾 分 類, 也 去 育 幼 院 帶 小 朋 友 玩 。 由 於 這 條 黑 水 溝 , 我 獲 得 兩 屆 志 工 獎 和 救 國 團 的青 年 獎 章 , 也 成 為 學 校 風 雲 人 物 , 我 寫 校 刊 的 專 欄 、 兼 當 午 休 播 音 員 , 還 有 學 弟 妹要 我 的 簽 名 照 。 也 許 我 太 出 風 頭 , 偶 爾 會 聽 到 有 人 背 後 說 閒 話 , 有 一 天 老 師 還 發 現, 一 件 志 工 背 心 被 人 吐 痰 扔 在 垃 圾 桶 裡 。 我 把 背 心 帶 回 家 , 邊 洗 邊 哭 。 後來 有 一 天 下 雨 , 本 來 不 用 作 垃 圾 分 類 ,我 卻 看 到 一 個 學 弟 , 獨 自 在 垃 圾 場 分 垃 圾 ,我 很 感動 , 才 知 道 志 工 隊 不 該 只 是 帶 人 做 好 事 , 最 重 要 的是 把 人 人 都 有 的 善 心 誘 發出 來 。 雖 然 茄 苳 溪 很 小 , 整 治 起 來 卻 很 難 , 清 理乾 淨 了 又 有 人 倒 垃 圾。 如 今 我 剩 下 一 個 多 月 就 要 畢業 了 , 它 還 是 一 條 黑 水 溝 , 不 過 它 帶 給 我 豐 富 的 高中生 活 。 它 雖 然 黑 , 但 只 要 願 意 踏 下 去 ,濺 起 來 的 卻 是 彩 虹 。 政人均子--Samgim謝政均 他,大學新鮮人 他,只看過18年的世界 這是他得過的獎: 國家青年獎章(王建民也為得主)歷年來年紀最小得主 保德信青少年志工菁英獎第七屆傑出志工獎得主 第五屆奉獻獎得主 武陵高中特別貢獻獎得主 武陵高中2007年度風雲人物 2006年度風雲人物 高中三年,德育第一名畢業 國中三年,德育第一名畢業 熱愛生命模範生 這是他做過的事: BE劇團現任公關長 全國最大高中志工隊-武陵志工隊 創社總隊長 現任督導 富邦文教基金會青少年發聲獎 第八屆青少年志工菁英獎桃園頒 獎典禮 2008BE劇團公演 音樂會 18th民風盃決賽 多場社團社慶主持人 武陵高中成年禮學生代表 總編輯 2007扶輪青年領袖營3500地區輔導長 藍翼新聞傳播社22th幹部 武陵高中午間DJ 人間衛視實習記者 校刊專欄筆者(武青文藝 薪訊) 這是專訪過他的媒體: 壹週刊 中視 大愛 自由時報 聯合報 中國時報 人間福報 國語日報 蘋果日報 世界日報 講義雜誌 勝利之光月刊 樂活月刊 漢聲電台 中央廣播電台 快樂聯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