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aQua~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Hukuoka (Japan)

2007年12月16日
公開
5

一夜沒睡,清晨7:30,博士班全體就趕到中央洞坐船到日本。 因為何教授是九洲產業大學的客座教授,一到之後,就去九洲產業大學參訪。 整個設計學院的建築有點像台灣的實踐大學,只是建築工法細緻很多。建築物也是專門為設計而規劃。學校內也設有自己的美術館,這次展的的William Morris的作品,都是真跡原作呢! 之後到日本教授黑江克彥家共進晚餐。他與他的夫人是一對很親切、幽默、活潑、好客的人。只能用夫唱婦隨來形容,我想那是夫妻關係最棒的展現。他們的家是獨棟的房子,室內的客室是小而精緻的且溫暖的。相較於他們家,我自己的家就冷很多。 還好,這次的行程中認識一個從Pratt 畢業的韓國女生YoungMi,他的感覺真的有Pratt畢業的風格。這次的行程因為有他而溝通順利很多。旅行的情況比原本的想像好很多。 離開韓文的世界,來到"有點中文"的日本,我的心情特別開心。很多店招阿、說明阿、菜單阿都能懂一些。反而是韓國人就有點傷腦筋了。 第一次到日本是剛從紐約回國時順道去的,那時對紐約還念念不捨,而對台北音象模糊,所以覺得日本很台灣,沒什麼稀奇。 第二次是因為工作,從早忙到晚,累得沒時間看日本。 這一次,從韓國到台灣,反而覺得日本變清楚了,而且還有點在回家半路的感覺。 只是,那高速遊艇實在太顛了,我回到釜山幾乎面無血色,整個胃快翻過來,本想家人來可以一起從釜山到日本玩。自己親身體驗一次之後,發現還是乖乖坐飛機吧! 想看照片嗎?

北美館 海洋堂與御宅族文化 展覽

2007年11月30日
公開
36

今天早上,是我跟Q弟獨處的時間,沒有阿姨,就我跟Q弟。 帶著Q弟出門真是很享受的事情,他連看到TAXI都大叫TAXI,雀躍不已。進入展場他也很配合的對展出的模型驚嘆不已,好像很感動,連我都覺得自嘆不如。 台北美術館這次辦的 海洋堂與御宅族文化 展覽 吸引大批學生來看展,B1還特闢一個書籍禮品區,販售漫畫及公仔,等紀念品。還有一整排的扭蛋機,Q弟看大家轉,他也要轉,跟我說:「媽媽,給我一百塊!」我本想給他十塊錢,轉來玩玩沒關係,結果真的是一百塊ㄟ。跟他說之後買糖果給他,他才放棄不轉,只是糖果花了我150元,也沒省到。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 以下是北美館對這次展覽的介紹: 本館舉辦「欲望與消費-海洋堂與御宅族文化」展,以日本造形集團「海洋堂」40年來的發展歷程為主軸,展出三千件大中小型模型,在回顧其歷史的同時,對現代日本御宅族文化和次文化的特質、內涵與根源,以及模型文化與美學涉及的當代藝術、慾望與消費文化領域進行更進一步的探究。 在1980年代日本出現了所謂的「御宅族」,是被日本戰後爆發性發展的次文化(包括電影及電視、卡通、漫畫)豢養欲望的世代」,其搖身在今日成為文化推手,透過不斷開發、提供滿足人們慾望的內容與商品,使得慾望與消費的構造愈發壯大! 而譽為模型界的玩家收藏等級的日本海洋堂造形集團,發跡於1964年。1970年代首開組裝模型的風氣。1980年代起將卡通、漫畫與電影中的角色逐一立體化,為模型製作帶來革命性的發展。1990年代後半,開拓大量生產、價格低廉的「食玩」風潮。2003年與日本知名當代藝術家村上隆合作製作之等身大人形玩偶,被公認是「海洋堂」模型製作的極致表現。海洋堂對造形文化不斷推出各種啟蒙活動,製作上以精緻質感著稱,不僅受到模型收藏家的推崇,40年來對於日本特有的造型文化有重要的貢獻。 2004年「海洋堂」成立四十週年,原名「海洋堂的軌跡(The Chronicles of KAIYODO)」展自2004年起巡迴日本十一個縣市美術館。本館為日本海外巡迴第一站,是台灣難得一見的跨領域模型藝術展覽。透過本展展出,針對台灣目前所提出的文化創意產業遠景與政策,比照日本的動漫與模型公仔產業的驚人產值,對於群眾次文化及當代藝術創作領域的影響力,期能引起大眾迴響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