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寶寶爬爬搬搬趣味競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場賽事!熱烈報名中~

欣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test

2004年08月27日
公開
6

景期: 電話中有些事情沒有辦法說得清楚 我想藉由書寫來表達會比較適宜 跟你談話結束大約已經晚上十一點多 直到現在是凌晨的四點六分 我輾轉無法成眠 我想還是把心裡的話說出來比較好 談話中你提及媽媽「以為」景富跟我的家人在高雄很熟 也常常跟我的家人相處 我也已經和你解釋過 我和他從開始談感情至他退伍前都是處於分隔兩地的狀態 所以對於這件「媽媽自己想像的事」 我早已背負著「原罪」 你提到-有事就說出來 你也提到-為什麼婚前比較常回家 針對這兩個問題我想先跟你分享我的心路歷程 有事就說出來: 是的!一開始我正是如此 我覺得景富的媽媽也就是我的媽媽 就是自己的親人阿!有什麼不能講的?! 所以我毫不設防地天南地北什麼都聊也什麼都跟媽分享 就這樣...她知道了我大學的學費是靠就學貸款的事 我從不認為這是一件丟臉的事情 景富在尚未跟我交往的時候便知道此事 所以我也就在聊天中讓媽知道   當時她也沒說什麼 後來,媽在我面前羞辱我的父母 說他們不負責任,只把我養到高中畢業, 我嫁過來,即使賺錢前也是屬於雷家的....所以是雷家供我唸大學 試問:若是環境許可,哪一個父母會故意如此? 我不知道在你的女性同學或是女性的同事朋友中 有多少人能接受這種的邏輯或觀念? 這是第一次,讓我知道原來不是什麼事都可以說 為此,我也被景富責罵:幹麻讓媽知道! 第二次... 我印象更是深刻 除夕夜是星期一,我在前一個星期三在很不愉快的氣氛中離職 景富也同意我先回家散散心…之後初二就可以不用回去也不用跟人家塞車 也說好在除夕的前一天就會回去樹林 沒有想到媽媽會這麼的生氣 氣到要罵三字經…氣到要規定你們兄弟拿錢 所以結婚的第一個年我是在屈辱和辱罵中以待罪之身的姿態度過 我和景富一直到現在都不知道到底我們犯了什麼錯? 這就是有話實說的結果… 從此我們知道…有話要有技巧的說! 有時回去也會找話題跟媽聊天 但是往往都會不知道媽媽會往哪邊想 之前有時一個小感冒,聊天時候談到 媽就開始緊張起來: 你們一定是房子風水不好! 不然就是睡的方向不對!   你們要去觀音廟拜拜啦!(又是一個會關係緊張的新話題)   有時候真的只是在聊天   但媽往往都會往不好或是負面的地方想   不然就是一定要照她的意見做   到後來真的有很多事情我們知道她會緊張或是會胡思亂想的   就不會跟她說   景富也覺得不要說比較好 也是不希望媽操太多不必要的心   我們的聊天也常常觸礁   某次聊到我媽送晨欣一個遊戲床讓她可以在裡面玩   媽媽只說:「哼!弄得整個房子都是小孩的東西幹麻?」   我:無言以對   說實話諸如此類的對話讓我跟媽講話都是繃緊神經   我們都不知道一個看似沒什麼的話題她會怎麼解讀? 她又會把它想到哪裡去? 有了小孩 教養觀念的不同有增加許多觸礁的機會 包括一開始吃中藥、餵母奶、飲食烹調方式、餐具 在每一次的對談當中 我們無不恐懼會不會有觸犯到媽的禁忌 或是又有哪一句話讓她有不愉快的聯想 你問我:「壓力真的有這麼大嗎?」 我也誠實的告訴你這就是我的壓力,我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要觸礁!? 媽媽很在意錢的事情 她也在婚後向景富抱怨 我沒有帶嫁妝 我想,如果媽很在意,她應該在婚前說 而且我的父母也沒有收聘金 12萬在結婚時全部拿給景富了 她也在景富面前說我沒有賺錢房子還掛我的名字 當時,我仍在安親班上班,不僅有收入 而且買房子標起來的那個會是我的名字我的薪水付的會錢 所以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媽會這樣說? 我賺的錢一樣貢獻在我和景富的家 即使是現在在家照顧欣 我是放棄了當主管的機會而非我沒有能力賺錢才待在家裡 我一樣是為了這個家在努力 媽對景富說的這些話也都成為我們婚姻中爭吵的端點 對你提的第二個問題 為什麼不常回去 在我上述的心情下 我想也已經稍微說明了 除了談話的緊張  加上媽媽每次都緊迫盯人   不斷談及要常回來   說實在   她越說我們的壓力就越大   就像是繩子拉得越緊讓人無法喘息   電話中和你問到媽媽回新營的事   沒有別的意思   我只是覺得這是將心比心   每個人可忍受的臨界點不同   你是媽媽的孩子   當然也會覺得媽媽被說「住太久」是委屈了   媽曾經多次在我的面前辱罵我的父母   若是易地而處你的心境又會是如何?   會不會也覺得有委屈呢?   若是你從到一個地方 從進去到到離開都一直處在   隨時要被罵的恐懼中   將心比心你會不會真心的喜歡去呢?   是的!你們可以因為「媳婦」的身分規範要求我回去   但要讓人「真心喜歡」是無法用武力強迫的      從一開始我什麼都願意和媽分享也常常回去   到現在的相處模式   我想經過許許多多的事情   試著探究「為什麼」   會比一味的責怪有意義   有些事情真的是要結過婚的人才能夠體會   所以或許有些是你會怪我或怪景富   我可以理解   我也不奢求   當有一天你面臨到的時候你或許能夠體會      我面對媽媽心中的壓力不是現在的你可以想像的   我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那時甚至還沒訂婚,景富也還在當兵)   就曾為了跟媽的相處   到輔導室求助   當時醫生診斷是「自律神經失調」原因是「承受某種過大的壓力」   為此我整整接受了一學期的輔導及協談   在當時我就知道   我的婚姻中會有嚴重的婆媳問題   在做完月子後我也試著找婚姻諮詢及宇宙光的協談專線      媽媽的生活重心一直是孩子   這也是之所以她的失落感會這麼大   我覺得你和景富應該多鼓勵她培養一些嗜好和興趣   這才是根本之道   也會讓她的人生有一些新的視野    也有一些可以跟孩子分享的事情 若是媽的人生快樂與否   取決於孩子回去的次數   豈不自苦?      我的父母也都在最近開始學習新的事物   一個學油畫一個學瑜珈   我們很少有機會聚首   但是我們珍惜相聚的時光   分享彼此的生活心情   努力使自己的生活過得更精采   當我和我弟都離家的時候   我發現他們就像是又回到條戀愛的年紀   老伴老伴 少年夫妻老來伴   夫妻是陪伴自己終其一生的伴阿!      結婚後就是夫妻都脫離原生的家庭   共組一個小家庭   小家庭的生活模式是由夫妻倆個共同創造出來的   而非按造任何一方原來的生活模式   就像是爸媽結婚   他們的生活模式和習慣也一定和新營的阿公阿媽都不同是一樣的道理  假日是我們兩個人的感情加溫時間 我們習慣去採買逛街一起陪小孩 開車出玩、逛書店、隨心情決定 到朋友家或有朋友來 或是好好的補眠 這都是不一定的 我們需要星期六日的私人空間 讓心情休息 談談心分享彼此的心情 這些都不是在一到五喧擾忙綠的時間可以做的事 你要我們「報告」回去的理由 說真的很困難 歸納起來的話只能說我們需要自己的空間吧! 有些事情真的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景富在高雄唸書的時候受我父母照顧 媽媽可以極度不平衡「哼!幹麻跟老婆娘家這麼好?」 也可以換個心態「多一個家庭在疼惜我的孩子」   怎麼想就決定了自己的人生快樂與否   沒有人可以幫忙   若是媽媽仍然習慣總是往負面的方向想事情   即使我們常回去   縱使我們住在一起   她也不會快樂的   這正是所謂境由心生 不管選在什麼時間我每一次回高雄媽媽沒有一次是高興的 但是將心比心我是半年才回家一次 她真的要不高興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辦 這一次景富的假是臨時調過來的 假之前已經排好而且不是在這個星期是在中秋節 因為系統上線加上我們自己考量覺得避開塞車才決定移過來的 至於你和媽相不相信也只有隨你們 景富只對我說「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   我相信你們公司的假即使是事先排定   也應該是可以移的吧!   媽問我們這個星期要不要回去時 我們心裡確實是沒有要回去 當時安排的是要去婚紗店拍寶寶寫真   但也尚未安排高雄的行程   後來也因為攝影師的時間排不到而調度   我想你們要不要相信也就不是我能決定的了   同樣是愛~有很多的表達方式:   可以選擇成為一雙緊緊握住鳥兒的手,   讓鳥兒想要掙扎掙脫;   也可以選擇成為一片的蔚藍讓鳥兒展翅翱翔 我很慶幸 我的父母選擇了後者 他們給我整片的蔚藍 讓我自由的來去飛翔 有快樂可以分享 有憂傷可以分擔 我知道 我享有的是一份 寬 廣 深 沉的愛 為什麼景富和我娘家處得好 因為我的父母尊重我們都已經是成家長大的「成人」 而且每對夫妻有每對夫妻自己的生活模式 他們只會從旁給予意見 從不會影響亦不會干涉我們的決定 從未對景富說過重話 提及爸媽也十分尊重 聊天的時候任何的話題都不會觸到禁忌 在愉快的氣氛下相處愉快是自然的 並不是我拿著刀子脅迫他跟我娘家的人要好 相處愉快是事實 但在景富心中 當然是自己的爸媽比較親 媽媽的想像,真的是她多慮了! 我只能說 小家庭和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 必須有智慧也必須努力付出 同時也是三方面都需要努力的 並且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態 有時候調整了心態 放過的不是別人 而是放過自己! 我們都在人生的路上學習 或有缺失或有過錯 我們都願意往好的方向修正 寫了這麼長的信 謝謝你的耐心把它看完 或許有些地方仍然是你所不能諒解的 我也不強求 至少我鼓起勇氣說出了我心裡「真實」的話 這是我第一次很真實的覺得和你是一家人 (你哥目前為止還沒有用氣跟你說這些話) 有些話是不需要讓媽媽知道的 我想你應該會有這個默契! 我只是想告訴你 我曾經如何付出我的真心 換來的卻是羞辱和傷心 這需要多少的時間來復原 又需要多少的時間才能讓我再次嘗試去努力 在我有足夠的能量和勇氣之前 請容我在平靜表面下療傷吧! 慧敏於93/8/28早晨6:52 大嫂: 我還沒如此稱呼你吧!我爸媽私底下叫我應叫你一聲大嫂,但我會覺得很怪,就如同要我叫景富為哥哥, 我也會覺得很奇怪.請你包涵!! 我列以下幾點說明我的看法: 1.提及媽媽以為景富跟我的家人在高雄很熟=>就是因為沒有[溝通],所以才會自己以為. 2.就學貸款=>我覺得是因為[觀念問題],我媽認為扶養一個小孩就應提供就學的環境,而不需負擔錢的問題.再者這我媽會認為這會 是我哥的負債,出發點也是基於疼愛孩子的出發點.有時我媽也會說這並不是你的錯,更不是你父母的錯,因為有誰願意 在經濟情況穩許下,讓自己的小孩負擔.羞辱到你的父母,我覺得是我媽的不對,我媽是心直口快,只是言語措詞不當. 3.除夕夜回家=>我媽是氣說,應當先回家,再回娘家.而且是除夕夜當天才從娘家回到婆家,她會認為你們較重視娘家.我想這只要把你工作 與交通問題說清楚即可.所以還是[溝通問題]. 4.房子風水,小孩教養=>[觀念問題]+[溝通問題]即可慢慢化解!!我媽也常誇你把晨欣帶的很健康! 5.哼!弄得整個房子都是小孩的東西幹麻?=>她會認為太花錢!因為我哥是[超極端]節省的人. 6.媽媽很在意錢的事情=>錢當然在意,因為我媽賺錢是很辛苦的,時常週一做到週六晚上有班就加.有時星期天要加班又怕你們回來見不到 你們.其實我媽也時常常說我哥負擔太重了,乾脆每個月不要跟我們兄弟拿錢!!況且我媽也出錢讓你們買房子. 7.鼓勵媽媽培養一些嗜好和興趣=>你問我哥,可能嗎??學油畫,學瑜珈?? 8.媽媽每次都緊迫盯人不斷談及要常回來=>你們可以要回來的前幾天打個電話回來即可,不需每個禮拜打.你不覺得你們一回來菜總是比較 豐盛! 結論:1.要多相處,多了解,多溝通=>要的是時間!! 2.我哥應在適當的時候要做公正的排解.不要當[啞巴]!! 景期: 非常感謝你的回信, 讓我覺得很溫暖, 因為你可以很理性冷靜的分析, 也讓我覺得有被同理的感覺。 你條列的事項中有些事情我仍需再次贅言 雖然只是一些小事,不過我習慣解釋清楚,你可以聽過就好: 1. 當年我是在除夕知的錢一天就回去了,而不是除夕當天 2. 哼!弄得整個房子都是小孩的東西幹麻?=>她會認為太花錢!因為我哥是[超極端]節省的人. 不過東西是我媽媽送的,並沒有花到景富的錢 所以媽媽這句話聽在我心裡,會覺得她好像很不屑我娘家送的東西 另外,有了小孩之後,景富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超級端節省的人嚕! 3. 買房子的錢,自始至終,都說很清楚是跟媽媽借的錢,也一定會還媽媽 4. 當然,若是媽暫時不跟我們拿錢,我們會非常感激她 5. 鼓勵媽培養一些興趣,我知道很難,不過,如果真心希望她好,我覺得為人子女是必須去努力的。我娘家的媽媽是我鼓勵了三年後,才踏出第一步。不一定要學什麼高深的東西,公園裡很多阿公阿媽跳土風舞那都是平易近人也通俗的活動。 至於許多的觀念問題,一開始我也覺得是溝通問題。單純的相信只要好好跟媽溝通解釋就會ok了。實際上卻是很難做到。後來我覺得是認知問題。因為認知不同所以很多事情是溝不通的。有時小孩的養育觀念不同,我會告訴她醫生怎麼說,媽只冷冷的說一句「哼!聽醫生的?」聽到這句話,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溝通下去,只乖乖閉嘴。喝母奶的事也一樣,世界衛生組織建議至少哺育母乃至兩歲或兩歲以上是最好的。媽卻一再要我斷奶,只因為她「覺得」這樣比較好,有時一再的反覆唸,怎麼解釋她也聽不進去。我想是有太多諸如此類的事情無法溝通(也很難溝得通)所以後來才會放棄溝通,很多事不要讓她知道就沒事了!或許是鴕鳥心態,不過這卻是你哥選擇的方式。我以前常常跟他說要主動跟媽溝通或是事先講,不過我怎麼說,他就是不敢,我也一直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他會這麼害怕? 就像是你覺得要鼓勵媽有新興趣很難一樣,景富也覺得要跟媽溝通很難,所以他選擇當啞巴,或是事到臨頭才告知,最後陷我於不義。對於他這點,我也覺得很失望,只要談到這些事,我們夫妻就陷入爭吵。反正只要touch到有關媽的話題,家裡就被低氣壓攏罩。除此之外,我們沒有什麼其他可以爭吵的事情,只要不提到這些我們總是甜蜜夫妻。這些也幾乎成為我們的婚姻問題。 Sorry! 跟你吐了這麼多的苦水! 即使是一家人也有溝不通的時候,即使是因為認知相差太多而無法溝通也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心態吧! 我大學唸的是Speech Communication也就是人際溝通,只可惜沒有任何一門課有教教我們如何跟婆婆溝通。 我覺得我和媽之間缺乏的不在於相處的時間多或少,而在於雙方都需要:一顆更柔軟的心。 就像是我拿鍋子回家,媽媽可以往不好的方面想,覺得我是不是嫌家裡的餐具如何如何。但她也可以想:雖然跟我的方式不同,但為了孫子的健康,衛生一點也沒關係。 而我自己的確也常為了媽的一些話受傷,或許你們覺得那只是嘮叨,但我常會覺得他是針對我在罵我,其實若我可以換個角度想,她只是關心沒有惡意。 若是雙方都能夠調整心態,把許多瑣碎的事情往正面想,多一分的體諒和寬容,相處時就能夠有愉快的氣氛,若是相處起來愉快,我們也會比較喜歡回家。 反之亦然,若是雙方常常用負面的思考方式,相處起來總是摩擦不斷,那麼相處時間越多只會製造更多摩擦罷了。君不見許多住在一起的婆媳,到最後都是以相敬如「兵」的模式收場。所以我一直覺得相處的質勝於量,即使是愛情也是如此。 其實說老實話,媽只要不要一直管一些小事情,我們就不會這麼害怕,諸如:我們小倆口睡覺的方向(是我們在睡不是她在睡阿)、餵母奶(是吸我的奶不是吸媽的阿)、煮稀飯用瓦斯還是用電鍋(電費單價比瓦斯還要高,而且這樣到底有差幾塊錢?少買一瓶飲料就賺回來了)….諸如此類的瑣事…不勝枚舉。雖然知道她是好意,但是大小瑣事,事事都要持續不斷的高度關切,這樣的方式,常常讓我覺得快要窒息。 說了這麼多的「實話」希望你不會生氣,因為你的回信所以我願意讓你看見真實的我。有沒有稱呼我大嫂,我並不在意,論年紀,你還長我兩歲,你大可以直接叫我慧敏就好,我甚至比你大表妹還小,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實在是太早踏入婚姻,許多的事情對我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壓力。在我的高中、大學同學、知心好友裡面,鮮少人是已婚的身份。不過我知道,無論如何這是我選擇的人生,我必須去面對這樣的難題。 身為六年七班所謂的新新人類,我們的觀念和傳統有很大差距。我認為我簽下的是一紙結婚證書,我的誓言是我願意和我的伴侶相知相守,互相扶持走人生的路。結婚證書並不是賣身契,對於所謂「嫁到某人家,從此生為某家人,死為某家鬼」這種觀念,對六七年級的女生來說只是一種貶低女性的傳統包袱,或是肥皂劇中的古早時代劇情罷了。今天當我願意去面對這些難題時,是因為我愛景富,而非在意這些傳統的價值批判。 景期,我想說的是:一紙結婚證書並不能使我們成為一家人。唯有體諒、寬容、接納和一顆真心才能夠使我們成為「真正的親人」。 我知道,很多事真的不關你的事,卻老是害你掃到颱風尾,也向你說聲抱歉!不過也正因你是媽傾吐心聲的聽眾,所以你才是能夠影響她的關鍵人,若是你能夠在她抱怨或是說一些話的同時,引導她往正面的方向思考,或是給她一些新的觀點,我想對媽來說會是最有幫助的。也因為你的身分是旁觀的第三者,你說的話媽也比較能聽得進去。同樣的話若是由我們來說,大概只會讓她更生氣而已。 至於景富應該要成為婆媳間的潤滑劑,而不是當個逃避的悶葫蘆,這個我 已經不知道跟他溝通過幾百次,我的父母也一再教他一些技巧,奈何他總 是因為害怕不敢跟媽說話,有時候他比我還更像是小媳婦兒,提到這個我 常是為之氣結,只能說這是他自己要學的功課。 結論嘛!我和媽都要調整心態,景富要學習試著調解,若是你也幫幫忙, 這樣就可以皆大歡喜,從此大家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這是個「一家大同」的理想,目前還是處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的階段。(這是景富回家後加入的搞笑版結論) 已經很晚了…這封信也打了一整天從早上就開始寫,都是利用晨欣小憩或 玩耍時斷斷續續寫的,有些詞不達意的部分也就請你見諒了! 慧敏 於93/9/3 晚間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