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欣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正確退燒 完全守則 (轉載)

2005年03月16日
公開
7

正確退燒 完全守則 (轉載) 【中時電子報 】 丁綺文(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你看過漫畫表現發燒的方式嗎?通常都是畫著平躺在床的人,額頭上敷著一個冰袋。沒錯,人們使用冰袋冰枕退燒實行幾個世紀以上,已經是被人普遍接受的方式。但是最近在網路上流傳,發燒不應該睡冰枕,引起大家相當的困惑和疑問。 冰枕確實可以「幫助」退燒,關鍵在於使用時機是否正確,要掌握時機,首先必須瞭解發燒的原理。 人體腦部有體溫調節中心,正常的時候設定在37℃左右,當我們因為運動或悶熱,使體溫超過設定溫度時就會流汗、喜歡沖涼,因為這樣能散熱,我們才覺得舒服。同理,當天氣冷時,我們會加衣保暖,甚至發抖,藉肌肉收縮產熱。這些反應由大腦調控,以維持體溫穩定在控溫中心所設定的溫度,所以說人類屬於恆溫動物。 發燒是指體溫上升超過38℃以上,怎麼來的?是因為生病的時候,免疫系統為了抵抗病原,釋放出稱為「熱素」的東西。熱素是白血球的召集指令,可以引來更多的白血球去作戰,同時它也會影響控溫中心的設定溫度,如果設定成39℃,那麼體溫就會上升到39℃才會穩住,這段從正常體溫向上到設定溫度的過程,稱為「上升期」。 ★要散熱 應先吃藥退燒 在上升期使用冰枕或酒精擦澡,是不能退燒的,因為腦部控溫中心設定成39℃,局部散熱只會增加負擔,干擾體溫調控的運作,身體還要消耗能量,直到達成設定溫度為止。因此,退燒的關鍵對象在腦的深部,不在表淺的皮膚,重點是要把設定溫度調整回來,所以病人應該先吃退燒藥。 兒童不容易餵藥,可以使用退燒塞劑。藥物能夠阻抗發炎反應,降低熱素的作用,讓異常的控溫系統回復正常,這時候就會進入發燒的「下降期」。病人會有發汗,覺得很熱,想要減少衣服。在下降期當中,使用冰枕或者溫水擦拭效果很好,可以幫助散熱,讓體溫回歸正常,病人感覺輕鬆舒適。 ★蓋棉被能退燒? 錯誤觀念 瞭解發燒的全部過程,還可以釐清一般常見的退燒迷思。比方說,發燒是否要蓋棉被,悶出一身汗來退燒呢?錯!因為只要設定溫度沒改變,即使勉強出汗,也不能回到正常溫度,反而會造成悶熱,使體溫快速上升,造成頭痛頭昏,相當不舒服。兒童更不能如此,往往會令其煩躁不安、胡言亂語。 同樣道理,發燒的時候,加減衣物也需視時機而定。在體溫上升期覺得畏寒,可以加穿透氣的長袖長褲。吃過退燒藥之後,設定溫度調回正常,進入體溫下降期,不妨減少衣物,有利散熱。 發燒是普遍的經驗,尤其兒童因為腦部發育尚未成熟,控溫較差,更容易急速飆燒或失溫,常常令家長驚慌失措,明白發燒的原理,就能掌握時機,做出正確的處置。

陪孩子玩遊戲您會“嫌”麻煩嗎?

2005年03月12日
公開
44

來源:星辰線上  自從有了寶寶,您的生活充滿了快樂、幸福,但同時也有了許多責任,您要賺更多的錢養育寶寶,給寶寶提供好的物質環境;孩子生病了,那個時候就更心煩了……    生活方面的事會讓您心煩,陪孩子玩遊戲您會“嫌”麻煩嗎?下面這些場景您可能經歷過,您是怎麼認為的呢?      您帶孩子去樓下花園玩球,您本想陪他好好地玩,教他一點“本事”,可是他盡把球亂扔。剛開始您還沒有覺得煩,時間一長,您盡“揀”球了,您就覺得很“煩”;      您帶孩子去沙灘上玩沙子,您本想讓他學習如何使用工具,可他還不讓您教他怎麼玩,結果弄得到處“髒”兮兮的,您很心“煩”;      您想培養孩子從小會幫助人的意識,您讓他來幫您剝豆子,可他盡幫倒忙把豆子弄得到處都是,您又覺得“麻煩”了;      ……      ★當您陪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您“嫌”麻煩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哪些?      A、孩子太小,教他玩什麼、學什麼也是費工夫,教起來太麻煩,等他上幼稚園以後老師再教他就會了。有的東西,孩子大點兒自然也就會了,何必現在教,太麻煩了!      B、有的時候孩子喜歡的東西太髒,比如沙子,幫他打掃衛生太麻煩,所以不喜歡給他玩這類的遊戲;      C、本來想在遊戲過程中滲透一些教育內容,可孩子專注力太差,一會兒一個花樣,也不知道他到底想怎麼玩,看著他“瞎”玩真心煩。      D、有的遊戲太容易讓孩子興奮,比如一些運動遊戲。怕他得多動症,所以不能給孩子玩。      對於以上說法,您是否也有同感?如果您的想法和以上所列舉的想法有相似之處,您也一樣可以發現您的問題。      ★您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1)如果您的想法和A類型父母相似      您可能是一位逃避困難的父母。不要覺得很多能力隨孩子的成長自然就會擁有,孩子很多優秀的能力和素質是需要父母幫助孩子建立並完善的。孩子小,但並不表示孩子不需要教育和幫助,您需要知道的是——無論孩子多大,您對孩子的教育都是責無旁貸的,不要把您的責任推卸給任何人或任何機構。不要認為教育孩子是一種“麻煩”,您試著去做做,您會發現孩子是充滿智慧的。      (2)如果您的想法和B類型父母相似      您可能對孩子的生活環境要求太高了。孩子對周圍事物的探索是沒有乾淨和髒的區別的,我們要教會孩子的是事物或玩具不乾淨的時候怎麼處理,手或衣服被弄髒了怎麼辦,而不是限制孩子的行動,這樣會制約孩子對事物的認知和探索水平。      (3)如果您的想法和C類型父母相似      在這裏要提醒您,陪孩子玩要有絕對的耐心,還要注意掌握引導孩子參與遊戲的方法。其次,我們教孩子學會一些技巧或某些動作,不能太過追求結果,而忽略了遊戲給孩子帶來的快樂感受。所以,這類父母需要的是如何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感受快樂,然後才是掌握一定的動作、融進一定的教育指標目的。      (4)如果您的想法和D型父母相似      這裏要明確地告訴您,只要遊戲安排合理和科學,任何遊戲都不會讓孩子得多動症。孩子在運動型遊戲中表現出特別的興奮是正常的,這是孩子身體發展的需要。父母需要把握好的就是在什麼時段給孩子玩遊戲,每次玩多長時間,而不是限制孩子的需求。      ★孩子為什麼喜歡玩遊戲?      孩子喜歡玩遊戲,是因為“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遊戲是孩子主動、自發、自願的活動,它不能有任何強迫、催促或限制。再次,孩子參與遊戲的目的主要是“玩”,從玩中獲得“快樂”,而不是遊戲以外的東西(比如您手中的獎品、提高能力等)。      所以,無論孩子參與何種活動,您不要首先就判斷“活動有什麼教育目的、會不會弄髒孩子的衣服”等,才決定讓不讓孩子參與,更不要因為考慮到活動目的就限制孩子的活動手段或方式,因為這個目的是父母的而不是孩子的,我們要尊重孩子參與遊戲的目的和原因。您應該在保證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考慮——孩子是否真的喜歡這個活動,在這個活動中他是否表現得興趣高昂、心情愉快。      孩子的身體運動能力和智力正在處於發展中,那些能夠讓孩子體驗到掌握感和控制感的遊戲或活動,能夠讓孩子形成積極的學習意識、體驗健康的生活方式,並且能積極地參與到與他人的社會交往當中。相反,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和充滿壓力的環境,會對寶寶的身心健康不利。寶寶只有通過各類形式的遊戲,才會逐漸增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所以在陪伴孩子活動時,首先要求父母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不要用所謂的書本的、測試的、專家的標準來要求孩子達到什麼程度。創設讓孩子感到快樂、輕鬆的環境和遊戲是最重要的,這樣您就不會覺得陪孩子玩是“麻煩”了。      ★致父母的話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需要特別的耐心。您關注的不應是教育效果是否“立竿見影”,更應該關注是否給予了孩子快樂?      只有在快樂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才是“真正健康”的孩子,只是擁有“真正的健康”,孩子才能獲得智力的發展……

晚間親子遊戲

2005年03月11日
公開
56

現代的孩子擁有愈來愈多的玩具,但是玩伴卻愈來愈少。雖然有人呵護,卻缺乏與人分享的喜悅。這種狀態常會造成幼兒身心的挫折。而家庭是幼兒最有安全感的地方,幼兒對周遭事物因好奇而產生接觸與模仿,再由模仿中累積經驗,而產生自我的創作。 所以家庭應該是幼兒學習生活的起點,忙碌了一天的父母,更應該留點時間給孩子,電視卡通固然很多,益智玩具也還不錯,但缺乏與孩子互動,將會對幼兒往後的學習造成不良影響;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需要一種更真實、更愉悅的互動管道,那麼,家長究竟要透過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兼顧這兩者的需求和表達呢?專家建議,做一些晚間親子遊戲可以有效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及互動。 ■遊戲一:拿玩具 適合年齡:7∼11個月 遊戲目的:訓練孩子的運動能力。 遊戲方法:讓孩子俯臥在軟墊上,兩肘展開撐住身體上半身,爸爸可以把玩具放在孩子前面吸引他的注意,使他產生想要與人分享的願望。然後,媽媽可以拉直孩子雙臂,讓他的身體向前行,快拿到玩具時,再向後拉孩子的雙腿,使他的身體成平趴式後退。如此動作重複進行。 ■遊戲二 :認識身體 適合年齡:1∼1.5歲 遊戲目的:增加幼兒認知能力。 遊戲方法:家長當老鷹,老鷹要咬孩子的身體部位,孩子必須將該部位遮起來,例如:老鷹咬耳朵,孩子用手將耳朵遮住。 ■遊戲三:搖搖船  適合年齡:1∼2.5歲 遊戲目的:強化孩子的平衡能力。 遊戲方法:孩子躺在薄被中,爸爸媽媽各抓住被子的兩角,左右搖晃,每次20下或者用薄被橫捲住孩子的身體,媽媽輕推孩子的身體,讓他來回滾動10U,再拉住被子的一邊,讓孩子側滾出來,如此動作反覆進行。 ■遊戲四:雙人滾翻 適合年齡:1∼2.5歲 遊戲目的:增加幼兒觸覺神經的發展。 遊戲方法:家長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並抱在一起滾動,或家長可以趴在床上,將雙腳伸直當障礙物,孩子自行側滾到家長身邊,再滾過家長的身體。可角色互換,讓家長輕滾過孩子的身體。 ■遊戲五:打鬥 適合年齡:1∼3歲 遊戲目的:培養孩子敏捷性及協調性。 遊戲方法:利用各種動物的角色的攻擊行為和孩子產生互動。如螃蟹剪刀夾肚臍、鬥牛刺屁股、鴨子咬小腳等。 ■遊戲六:打電話 適合年齡:1.5∼3歲 遊戲目的:幫孩子訓練數的概念。 遊戲方法:電話是孩子非常喜歡的「玩具」,用它來玩遊戲,不只是能幫助孩子學習語言。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每隻動物的「電話號碼」,叫他「打電話」給小動物們。然後媽媽假扮各種動物,跟孩子在電話上聊天。剛開始先讓孩子撥1位數或2位數的「電話號碼」,以後隨著孩子能力的增強,可以逐漸擴大數字的範圍。 ■遊戲七:過橋 適合年齡:2∼3歲 遊戲目的:提供家長紓解背部的壓力,是培養幼兒平衡的好方法。 遊戲方法:家長趴在床上雙腳伸直當獨木橋,請孩子雙手張開,踩在家長的背上行走。 ■遊戲八:舉一反三 適合年齡:2∼3歲 遊戲目的:幫孩子從感官上建立數學進位概念。 遊戲方法:對孩子而言,要讓他知道「同樣的數位」這個概念是非常困難的,3歲的孩子雖然已經有了初步的數位概念,但對這一概念仍難以理解。媽媽可以用實物示範,比如:「媽媽有3個果凍,寶寶也有3個果凍,媽媽和寶寶都有3個,我們有一樣多的,都是3。」然後,再將具體的舉例轉變為抽象的數字,只告訴他:「這是3,那也是3,兩個相同的都是3。」這樣,孩子才能慢慢理解。   ■遊戲九:馬鈴薯拼圖 適合年齡:2∼3歲 遊戲目的:訓練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遊戲方法:大人小孩先洗洗手。將一顆馬鈴薯以菜刀不規則的隨意切三刀,當然不要平行切三刀;然後將第二顆切四刀。兩顆分別用容器散裝著。請大人、孩子把它們拼回原形,看誰拼得快。 ■遊戲十:比力氣 適合年齡:2∼4歲 遊戲目的:增加孩子肌肉操作技巧。 遊戲方法:家長和孩子手掌、腳掌互推、雙手互拉、互踩雙腳、互碰臀部或者家長和孩子坐著背靠背互推。 ■遊戲十一:玩故事 適合年齡:2.5∼6歲 遊戲目的:訓練孩子的想像能力和表演能力。 遊戲方法:翻開故事書找到一個有趣的故事,家長邊講邊給孩子表演故事情節,可以客串幾個角色;如果孩子稍微大一點,可以讓孩子扮演角色,甚至鼓勵他也客串幾個角色。 ■遊戲十二:開火車  適合年齡:3∼6歲 遊戲目的:訓練孩子的語言能力。 遊戲方法:大人在前扮開火車,孩子拉著大人的雙手或衣服在後,用腳尖碎步兒走。大人可以在途中不時地報站名,孩子重複。然後,在讓孩子轉換大人的角色,孩子報站名,大人重復。 ■遊戲十三:踩影子 適合年齡:3∼6歲 遊戲目的:訓練孩子動作的協調性,發展他們靈活應變的能力。 遊戲方法:晚飯後散步時,路燈下影子的變化這一現象本身就令孩子感興趣。這時候,家長在前面跑,讓孩子在後面踩影子,注意可以跑斜線。然後再交替,孩子跑,家長來踩孩子的影子。 其實,遊戲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可以從中得到啟發,發掘孩子最微小的能量,發現孩子最細小的不足。不過,家長也不一定要刻意照個這些步驟玩遊戲,遊戲是體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的。只要跟孩子在一起,相信你就一定能夠得到啟發,找到你與孩子之間最好的情感交流與增進方式。 文章轉載*聰明寶寶雜誌*

沒時間紀錄

2005年03月09日
公開
44

這個月開始正式當起保母 自己用很正式的工作心態來面對 於是也就跟上班一樣忙錄 小寶也還在適應有同伴的生活 雖然喜歡有伴 但是也有吃醋的感覺 酸溜溜的唷! 尤其是我在講故事給愛聆姊姊聽的時候最明顯 小寶會故意搶書 若是沒有得逞就會在一邊哭鬧發脾氣 想要引起媽媽的注意和陪伴 或許是還在適應也還在調適 小寶變得黏上加黏 尤其是睡覺的時候...媽咪只要一離開 小寶就驚醒了 就這樣 不斷的哄-睡著-離開-驚醒-哄-睡著-離開-驚醒-哄-睡著-離開-驚醒.... 一定要等我跟她一起睡 才能進入熟睡的階段 媽咪完全沒有辦法利用小寶睡覺的時間 剛剛拖完地已經是一點半的事情了 更別提可以記錄小寶的點點滴滴 看著小寶熟睡的臉蛋 心裡有很多的捨不得 捨不得小寶幾乎天天睡不好 當外面還有很多家事等著做的時候 對於小寶這樣得黏法 心裡既無奈又生氣 但是平心靜氣想一想 卻又覺得這也是孩子正常的情緒反映 應該要多陪陪她 總之現在的媽咪時間真的更不夠用了 想要紀錄小寶成長的點滴幾乎沒有辦法趕得上~ 三月份開始小寶學會畫畫 這是跟愛聆姊姊學的唷! 小寶會用蠟筆和彩色筆塗鴉 常常指著筆要畫畫 看著她乖乖的坐在桌子前面畫畫 覺得好欣慰 我的小寶長大了!! 最近也很愛漂亮 一天到碗都要擦乳液 今天還偷偷搬椅子到櫃子上偷拿乳液 媽咪發現的時候 已經自己塗得滿臉都白花花的 真的很可愛又很好笑!! 一歲半的小寶 已經聽得懂媽咪講的一些簡單的生活用語和句子 諸如:坐好 站起來 把某物拿給某人 換尿布 洗手 躺好睡覺... 跟媽咪也有一定的默契 親愛的女兒~ 雖然媽咪不一定可以每天幫你寫日記 不過還好還好 媽咪的愛還是可以天天陪伴你成長! 雖然媽咪多了一個姊姊要照顧 你還是媽咪最愛的寶貝 媽咪希望你可以趕快調適好有姊姊的生活 愛聆姊姊很乖很聽話 會陪你一起玩 一起畫畫 一起辦家家酒 你也要跟姊姊一樣很棒 好不好? 媽咪好愛好愛你^^

過動兒

2005年02月24日
公開
55

過動兒 謝閺碧 壹、前言 欣賞他們的優點,忽略他們的缺點,是對待過動兒最好的方式! 貳、何謂過動兒 過動兒被有系統的研究是近三十年來的事,醫學界一再更換修正其名稱,表示它的世界還有許多未知及待進一步探索的領域。 過動兒的學名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兒童(Children with Attend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根據統計:美國4∼18歲的孩子中,約3%∼5%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男童發生率遠較女童為高;而台灣也接近這個比例。換句話說,在台灣六百萬個孩子當中,約有二、三十萬個過動兒。 醫界目前認為過動兒是細微腦部功能障礙所引起,但是環境壓力和環境因素會影響過動兒的表現。至於為什麼會有過動症:遺傳傾向、產程缺氧、胎內感染、黃疸過高、頭部損傷等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參、過動兒的行為特徵 一、幼兒期特徵 (以下症狀在七歲以前發生,至少出現六項以上,並持續六個月以上) (一)注意力不足 1.常常不注意細節,做功課或其他功課時常粗心大意 2.做事或玩耍無法持續專注 3.常常"有聽沒有到"(有聽到但沒有反應) 4.常常無法照著指示去做,且無法完成功課或一樣該做的小事(非不想做或聽不懂指令) 5.做事時沒有組織調理 6.常逃避或討厭需要專心去做的事(如學校功課) 7.常忘記每天該做的事 8.很容易因外界無關刺激而分心 9.常常搞丟東西(如作業本或玩具) (二)過動 1.常常不安的玩弄手和腳,或是在座位上侷促不安 2.在教室經常離座,或是在應該坐著的場合坐不住 3.很難安靜、專注的玩遊戲,或是從事休閒活動(頑皮的小孩對有興趣的事可以專注很久,與過動兒不同。) 4.在不適當的場合跑來跑去,或爬上爬下 5.話很多 6.不停的動,停不下來 (三)衝動 1.常在問題未問完搶答 2.在遊戲或全體活動時,很難耐著性子排隊或輪流活動 3.在別人談話或遊戲中常插嘴或打斷別人 二、成長後的行為特徵 (一)知能不平衡和知覺上的問題 有不少過動兒由於知能的不平衡及知覺困難,智商雖不低,但外表看來仍好像無法學習似的。 (二)手眼協調上的障礙 過動兒過半數手眼協調都不好,大肌肉運動上還算勝任,但碰到細微要求較正確的活動時,就會出現不知如何是好的窘狀。 (三)學習上的障礙 注意力渙散,致使學業趕不上,學業成績也因而無法達到應有的水準。 (四)反抗性特別強 過動兒常無法依照父母或老師的指示行為,所以讓人有強悍、頑固、好反抗、情緒激動、容易生氣、講不聽的毛病。 (五)協調性不佳 由於協調性不佳,常受到其他小朋友的討厭和排斥。 (六)反社會行為 多動兒經常不依循團體的規則和行為,他們在控制自己方面有嚴重困難。 (七)對自己的評價較低 過動兒對自己信心不足,又常被批評,所以有自我分劣等的感覺。 (八)其他特徵 對改變的反應遲鈍,個性上也缺乏彈性,常顯得固執不能變通。 肆、過動兒的診斷 過動兒的這三大特徵輕重有別,環境的影響,父母老師處理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每個過動兒在不同年齡,不同環境的行為表現亦有不同。任何懷疑過動兒的兒童,還是應該請有經驗的醫師診斷才是。 一、併發症:過動兒除了上述的三大特徵外,常會合併其他的障礙。 二、行為規範障礙:過動兒在家中常成為父母互相指責爭吵的根源;在學校由於缺乏紀律,學習態度差,又常合併學習障礙,功課不佳,與同學相處困難,故常受老師冷落,同學排擠。即使有心努力,也常難獲讚美。所以常常會有自尊心低落,自暴自棄,進而放棄學習,從事一些偏差叛逆、違紀犯錯的行為,藉以吸引別人注意。雖然過動兒隨著年齡的增長,活動度會慢慢降低,但是到了青春期約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有行為規範障礙。若有行為規範障礙通常過動兒的預後較差,成年之後的成就亦較低。而家庭環境是過動兒的行為規範障礙發生與否的主因。 三、學習障礙:大部分過動兒的智商和正常的兒童是相同的。可以有資優也會有智障。但是約有五分之二常見有閱讀障礙及算術學習障礙。由於過動兒注意力差,不專心,加上學習障礙,所以某些功課常會明顯的落後。 四、情緒障礙:過動兒的生活中可以說充滿挫折,生氣自己的不專心,坐不住,功課不如人,與家人,師長、同學的關係不佳。即使有心改善,但是仍會不自主的重犯。所以通常他們的自尊心較低,嚴重的就會有情緒障礙,以憂鬱或焦慮不安為主。 伍、過動兒的治療 過動兒的治療過程,是一個費時費力的耐性考驗。除了定期的門診診治之外,通常需要家庭來執行有效的管教及配合許多治療措施。目前過動兒的治療多採藥物控制,行為管理,心理治療,人際訓練,飲食療法等各方面多管齊下,互相配合。藥物治療目前以 Ritalin 為最被廣泛使用。可使近八成的過動兒活動度降低,注意力提高,衝動控制改善,功課明顯變好。其副作用是會抑制食慾對生長有一點影響。 大部分的過動兒到了青少年期,都不需要藥物治療了。但藥物治療只是幫助過動兒較易與一般兒童一樣學習而已,只吃藥沒有其他治療的配合是沒有效的。行為治療是治療過動兒中最重要的一環,方法道理十分簡單,但是卻是需要家庭、老師、醫師互相配合,方法一致且持續,加上無數的耐心與時間,才能發揮效果。至於飲食療法,在有些學者認為某些食物藥物,會使過動兒病情加重,杜絕這類飲食,過動兒的行為則明顯改善很多。 陸、過動兒的輔導原則 一、盡量少說「不」或「不要」,應明確的告訴他該做什麼、怎麼做。 二、對他說話時聲音盡量放低、放慢、少做手勢、平心靜氣的講。 三、請他做事時,要一件做完,再交代下一件事。 四、除了用語言外,也要配合動作或圖表幫助孩子瞭解其所要做的事。 五、養成規律化的日常生活。 六、選擇活動量不高、不調皮搗蛋的孩子為玩伴。 七、做功課時避免視聽方面的刺激。 八、用行動治療的方法,多予鼓勵。 柒、過動兒的教養原則 家長和老師必須了解到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因為孩子在生理上的缺陷,造成腦部在發育的過程中,自我控制出了問題。所以家長當知道孩子是過動兒的時候,經常問的一件事就是: “那麼我該怎麼辦? “ 我想這的確是一個令人相當煩惱的問題。我想當確定孩子是個過動兒的時候,我建議家長先去思考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心情。孩子的行為和學習與父母親的教養態度有很大的關係。因此以下提供一些教養過動兒的基本原則,來協助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 一、運用即時的回饋 通常人類行為的形成是經由一個刺激引起一個反應。如果伴隨一個增強物的效果,如此容易造成反應模式的建立。過動兒比起一般孩子對於他們的行為或活動需要更即時的回饋。父母給孩子的回饋要專一清楚,並且盡量就在行為發生之後。這樣對過動兒在發展出好行為,以及維持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很大的幫助。給孩子的回饋包括讚美,鼓勵或是身體上的擁抱。或是可以給他獎賞。 父母要記得把觀察到的好行為,用口語的方式表達出來。或是利用計點,代幣或標籤等方式,有系統的修飾孩子行為模式。我們要知道行為的改變絕非一朝一夕,他必須經由不斷的修正而逐漸養成行為的習慣。不管給予孩子的回饋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我們越能提供孩子即時的回饋,對過動兒的問題行為越有效。而即時的回饋就像是增強物一樣,可以幫助過動兒發展和維持正面的好行為。 二、在處罰之前先訓練孩子的動機 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避免在一開始就用處罰的方式,來壓制我們不期望孩子的行為。記住在訓練孩子行為改變計劃時,鼓勵正面行為優先於處罰負面的行為。要注意的是處罰盡量是輕微,而並不是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並且只是針對某一個特別的負面行為。 然而什麼是正面行為或是負面必須重新定義清楚,要根據孩子能夠理解的程度來告訴他,讓他很清楚的知道行為範圍的極限。鼓勵孩子養成正面的行為習慣和動機,比起負面的責難處罰更為有效。 三、運用頻繁的鼓勵 對於過動兒他們需要更多更頻繁的回饋和鼓勵。家長可以在孩子容易看得到的地方貼上標籤或大字報,提醒他要注意的事情。當孩子做到的話,別忘了給予他即時的讚美和獎賞。如果他不能完成的話,必要時給予適度的處罰。我們發現當孩子能夠得到父母親即時而且經常的鼓勵和獎賞之下對於過動兒的改變十分顯著。另外如果在限定的時間內要完成的功課太多,無妨幫助孩子分配成幾個小部份,然後逐一完成。這樣小孩也比較能夠接受。 四、要有一致性 首先照顧者對孩子的要求必須時間一致。也就是說對孩子的規定,不能因為時間或情境的急迫而改變對孩子的要求和期待。所以對孩子作行為改變訓練的時候,不要因為孩子沒有產生即時的改變或配合,就輕易的失去信心而放棄。我們要了解行為改變的修飾,就好像是吃藥一樣,要有一定的時間來到藥物作用的效果。同樣的當嘗試一個新行為改變的計劃時,至少也要實施一兩星期才能決定這樣是否有效。其次情境要一致。要訓練過動兒知道這些原則和後果,儘可能的在家施行的原則依舊適用在家裡以外。其三,父母親在管教孩子的態度必須一致。但絕不可以一方在處罰孩子,而另一方在旁反對甚至還扯後腿。否則這樣會造成孩子的比較和價值判斷的混淆,造成無所適從。另外對父母的信任感也會大打折扣。 五、運用更大鼓勵 通常過動兒對獎賞和事情的後果他們的敏感度比較低,所以我們必須用更強而有力的獎賞鼓勵,來刺激他的動機,遵守規矩和表現良好。獎賞的方式並不見得只有口頭的獎賞鼓勵,還可以包括身體的擁抱,擁有特權,點心飲料或實質的獎賞等。對一般的孩子而言,也許利用內在的鼓勵方式就可以刺激他的動機。所以當我們了解到過動兒在生理方面的缺陷時,我們就應該運用更大的或實值的鼓勵方法,來協助孩子達到和維持正面的好行為。 六、採取一個包容的觀點 照顧者要有一個體認,那就是過動兒是一個身體有缺陷的人,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父母複製品。 生活中保持一個幽默感和包容的態度來看這個世界,會讓自己比較快樂一點。讓自己和孩子的不當行為保持一個適當的心理距離。讓自己恢復理性和保持冷靜,避免把自己的不舒服遷怒在孩子身上。 即時的肯定孩子的正面行為,有助於增強他自我功能的形成。如此無形中建立孩子的自尊和肯定自己的價值,這對於過動兒的人際互動有很大的幫忙。 七、學習原諒 學習去原諒別人的誤解。有些人常常因為過動兒的不當行為,而責怪他的父母為什麼沒好好教孩子。所以要去原諒別人,否則只有自己生悶氣和自己過不去。讓別人也能了解對過動兒有所認識。所以老師和家人都一樣,都要有學習原諒的觀點,來帶孩子和面對自我。 去學習原諒自己也是很重要的事。當她知道孩子是一個過動兒的時候,她常常會深深的自責,心裡伴隨強烈的罪惡感。所以原諒自己,要取代的是自己可以很真誠的去評估自己孩子的問題,找出可以讓自己或孩子可以改進的地方。並且承諾自己努力要把它完成。原諒別人和自己。接納別人和自己不一樣的地方。唯有接納和包容,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有更寬廣和彈性舒適的空間。 八、找出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照顧者可以嘗試以下的步驟。首先在問題產生之前,先停下來想一想。和孩子複習在家中談好的行為規則,是提醒孩子如果他能夠遵守約定的話,那他就能夠有什麼好的獎賞或點數,或者他能夠擁有某些特權。然後再提醒孩子,如果他不能遵守約定的話,他會遭到怎樣的處罰。必要時也可以利用暫時隔離法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別忘記一定要給孩子即時的回饋和鼓勵。 父母親可以試著檢討自己和孩子的互動過程中,有那些原則作的很好?有那些執行上有困難?試著和別人討論,慢慢的修正最合適孩子模式。或許會發現生活中孩子相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讓自己生命隨緣生活隨意。 捌、結語 總而言之,有無接受規則的治療,家庭是否和諧,過動的嚴重程度,及有無合併行為規範障礙,這四個因素是決定過動兒預後的主要因素。而過動兒到了成年期,隨著活動度的降低,腦部發展、神經生理的逐漸成熟,加上學習經驗的回饋影響,四分之三的過動兒能和一般人過著正常的生活,只是更換工作、交通違規、離婚的機率較高,殘存的過動症痕跡仍然依稀可見。不過過動兒在現今多變的社會,找出適合自己性向的工作也不是難事。過動兒的教養是一條與毅力、耐心拔河的漫漫長路。但過動兒並不是一無是處,只會製造麻煩。過動兒一般十分熱心,沒有心機、很少存心害人、喜怒立刻形於色、不會做作。 台北教育學院 / 許天威所長指導 案例: 國強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五官四肢都屬正常,功課也不錯,不過有「活動過多」的行為特徵,每天除了睡覺時間外,其他時候沒見他休息過一會兒,上課時坐立不安,到處走動,完全無視於班規,在家則東摸西摸弄,爬上爬下,也不怕危險,為此,學校老師及國強父母均傷透了腦筋,真不知該如何來輔導國強。 分析: 一般而言,小男生的調皮搗蛋,活潑好動是極為自然的事,大人們通常也不以為意。但若是一個孩子的活動,常常缺乏明顯的目標,只是隨便亂動或難以自制的盲動,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再不然就是情緒上容易激動,往往一點小挫折就大發脾氣,哭鬧不休,這時做父母的就應注意了。因為一個「過動兒」往往就具備了好勝、注意力不集中及衝動等數項常見的特性。像個案中國強的情形,可能就是一個「過動兒」的例子,也可能帶著些「情緒困擾」,心神不安。 處置: (1) 接納孩子:過動兒的產生有部分是由於難查原因的腦部受傷的生理因素,使得他腦子裡某些部分功能缺陷,此外環境因素,如父母管教態度不一致,家庭氣氛不和諧等,也可能造成。因此,父母應了解這種孩子的好動乃是不由自主的,並非故意的搗蛋或不聽話,同時能耐心的容忍孩子的好動,並給予適當的約束,這樣才不致於造成親子間的誤解,終於附帶產生情緒的不穩定。 (2) 讓孩子有適當的活動時間:由於這類孩子情不自禁地活動過多,因此父母師長不妨安排些可加指導的活動,藉以順應他過多的活動特性,以減少他其他方面的搗蛋,同時亦可藉此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3) 協助孩子集中注意力:過動兒的注意力相當短暫,常常無法靜心學習,因此往往由於他的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而使學習發生困難,並遭受老師、父母的指責、處罰,造成他情緒上焦慮及憂鬱,甚至出現反社會行為。所以,如何減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過動兒分心,及如何培養他的注意力,是父母極須注意的事。切記──這類孩子的書房、書桌佈置愈簡單愈好,玩具也不可擺在書房內,使他能在清靜的環境下做功課,以免其他事物分了心,不過專心讀書的時間不必急著要求他維持太久。 (4) 請腦神經科醫師協助:為了幫助學齡期的過動兒專心學習,專功腦功能失常的醫師常會藉藥物來控制腦傷者的過多活動,但無論如何,父母的瞭解和關心,可以使藥物更加有效。 參考書目 李慧美(民84)。《幼兒衛生保健(下)》。台北: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文德(民83)。《學習困難兒童指導手冊》。台北:遠流出版社。 馮觀富、王大延、陳東陞、業貞屏、陸雅青、熊曣著(民85)。《兒童偏差行為的輔導與治療》。台北:心理出版社。

肝病知識

2005年02月17日
公開
53

肝病知識 肝癌 其實是可以預防的 台灣有將近三百萬的B型肝炎帶原者、30萬C型肝炎患者,去年有超過一萬人死於肝病。 從國父孫中山、畫家楊三郎、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到與肝癌奮戰六年的大學生林芳如,肝病儼然成了「國病」。 然而這些不幸,有一半都是可以事先預防而避免的…。 ------------------------------------------------------------------------------------------------------- 全台灣大約每六個人就有一人,體內潛伏肝炎病毒,其中300萬名是B型肝炎帶原者,30萬名C型肝炎患者。這些人如果不追蹤治療,有一部份的人可能會在中年以後變成肝硬化、肝癌。 糟糕的是,B肝帶原者有三分之二,也就是兩百多萬人,C肝患者有90%(27萬人),並不知道自己身陷險境,直到肝痛求診,已經來不及了。 細雨霏霏的週六上午,計程車客人要趕赴喪禮,「肝癌,滿倒楣的,」她說。司機馬上叫起來:「我哥哥明天下午出殯,也是肝癌,啊,沒效啦,六個月就死了。」 但是研究與防治肝炎的學者專家說,肝癌其實是可以先下手為強、事先預防的,做好肝炎篩檢與持續追蹤檢查,「倒楣」、「三到六個月就死」之類的感嘆可以逐漸減少。 經過多年努力研究、防治與對新生兒注射疫苖,過去16年來一直都是台灣民眾死因第一名的肝癌,今年降為第二名,就是鼓舞人心的明證。 下一世代,台灣人將不再活在肝癌的陰影下,因為目前14歲以下的兒童都接種B型肝炎疫苗,使得他們B型肝炎的帶原比率只有2∼3%,而B型肝炎正是肝癌的主兇。一想到自己推動的「削減顧客計劃」B型肝炎防治能夠奏效,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陳定信感到相當振奮。 台灣去年死於肝病約為一萬六百人,相當於鐵達尼號罹難乘客人數的七倍。其中半數是肝癌,另外一半是慢性肝炎與肝硬化。 其實,「每年因肝病去世的這一萬多人中,有很多人是無辜枉死的,」許金川說。 多數人不知道,即使肝臟已經有一個7∼8公分的腫瘤,照樣可以爬山、游泳,一點異狀也看不出來。 「一有症狀,儘早就醫」對多數疾病來說或許是正確的,但是對肝病而言,卻不盡然。因為等到出現症狀,肝臟的腫瘤通常都已經長成10公分以上,像木瓜一樣大,往往為時已晚。這也就是為什麼多數肝癌病人求醫時,只剩3∼6個月生命的原因。 中華民國歷史上,死於肝癌最有名的人物是國父孫中山。民國13年國父抱病由南京北上到天津開會,身體發冷發熱,腹部陣痛,這些都是肝癌末期的症狀,同年年底到北平協和醫院開刀,證實果然是肝硬化與末期肝癌,隔年就與世長辭。國父從發現症狀到辭世只有三個月而已。 不只國父,肝癌還奪走副總統陳誠、台灣省議會第一任議長黃朝琴、前國民黨副祕書長鄭心雄、前民進黨籍國代李宗藩、畫家楊三郎、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惕吾、歌手薛岳等人的生命。台北市長陳水扁的父親也是因為肝癌去世。稱肝病為「國病」並不為過。 預防先從了解起 預防肝癌就要從了解肝臟開始。肝臟有兩大特色: 第一,只有肝表面的包膜(就像剝開橘子可以看到一層白色薄膜)才有神經,肝臟其他部位因為沒有神經,所以除非肝癌侵犯到外層的包膜,否則再大的腫瘤也不會痛。 第二,肝臟只要剩正常的五分之一大小,就可以維持正常功能。也就是說等到肝臟被破壞了80%時,才會產生肝功能失調的症狀,例如食慾不振、黃疸等。所以肝炎、肝硬化、肝癌除非是很嚴重或是到了末期,否則不會痛、也沒有症狀。 三年前因肝癌去世的林芳如,大學二年級時有一天上體育課,被同學撞到腹部,疼痛不已到醫院檢查,才發現原本應該是柔軟的腹部已經是硬的,肝臟內一個13公分的腫瘤破裂。在此之前,她是一個懷抱著美夢,活潑又健康的少女,絲毫不覺身體有任何異樣,在和肝癌奮戰了六年後,寫下了《我不能死,因為我還沒有找到我的遺囑》一書後,她還是離開了,去世那年才25歲。 如果在還沒症狀之前就發現肝癌,則治癒率相當高,有50%的人可以活10年以上也就相當於完全治癒。 前監察院長黃尊秋在一次健康檢查的腹部超音波中,發現肝臟有一個類似腫瘤的水泡,經過酒精注射治療後,去年以手術切除。現在他臉色紅潤,每天照常運動、爬山,腳力還勝過年輕人。手術後一年來,黃尊秋的肝臟已經再生了將近80%。 但是目前有機會能夠在「身體看起來還好好的」時候就發現罹患肝癌,因此救了一命的人,實在是少數。 這些不知情的人,往往就是最大的無辜受害者。他們從來不知道自己的肝臟躲著病毒,往往一躲就是20∼30年,在裡頭神不知鬼不覺地慢慢繁殖,等到時機成熟,一躍而成為肝癌。 要免於自己淪為肝癌的刀下俎,第一步就是要先確定自己是否為B型肝炎帶原者或已經罹患C型肝炎。 B行肝炎病毒是罪魁禍首 在台灣,B型肝炎病毒正是造成肝癌最主要的兇手(約佔80%),C型肝炎病毒則是第二號兇手(約佔10∼15%)。這些人罹患肝硬化或肝癌的機率是正常人的150倍。「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肝病的三部曲,」台大許金川說。罹患慢性肝炎,接下來可能的變化是肝硬化,然後是肝癌。這是肝病發展的典型模式。但是,目前也已知道並不是每個感染的人都會照這樣的發展。至於誰容易發展成肝硬化、肝癌,科學家們正加緊研究中。 什麼人容易感染B型肝炎?母親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生產的過程透過胎盤或產道,把病毒傳染給嬰兒的機率相當高。所以,嬰兒很可能在出生兩三個月後變成B型肝炎帶原者,而且終身帶原,B型肝炎因此能夠一代傳一代,綿延不絕。至於最早的B型肝炎感染源從何來?開啟台灣肝炎研究的和信醫院榮譽院長宋瑞樓,也尚未解開謎題。 這些出生就感染B型肝炎病毒的人,和正常小孩一樣健康地成長,由於病毒的潛伏期長,往往直到青壯年,正擔負家庭與社會的重責大任,才發病轉變成肝硬化或肝癌。 根據研究成年男性帶原者,如果母親也是帶原者,那麼會有一半的機率死於肝臟疾病,女性則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死於肝臟疾病。 為什麼一出生就已經感染,卻要等到成人才發病呢?台大內科教授陳定信對於這個現象有一精闢的比喻。因為幼兒的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分不出什麼是外來的,什麼是自己的,所以會把早早就侵入的肝炎病毒當成自己人。等到長大成人,免疫系統健全時,才驚覺原來定居在肝細胞數十年的病毒竟然是個敵人,於是展開砲火攻擊,從家裡看到窗外有壞人,就放一門大砲,連房子也打掉了,於是就發生肝細胞壞死,也就是肝炎。 這正是B型肝炎病毒陰險,令人恨得牙癢之處。B型肝炎病毒並不直接破壞肝細胞,而是躲在肝細胞裡。人類免疫系統中有一種「細胞毒性T細胞」,為了消滅B型肝炎病毒,不得不連肝細胞一起摧毀。最無辜的當然是肝臟,警察跑到家裡來抓小偷,雖然小偷被打到,但房子也沒了。忠厚、老實的肝臟,就這樣任B型肝炎病毒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負。 在台灣,每五個成人就有一個是B型肝炎帶原者(美國是千分之一),除了媽媽傳染給孩子之外,經常輸血或打針的人,也比較容易感染B型肝炎。 台灣人特有的打針文化也是肝癌的幫兇。在醫界,大家都知道,病人來看病,如果不為他打一針,可能這個病人就再也不來了。過去醫療環境不佳,打針針頭甚至沒換,只用酒精棉擦一下就重複給下一個病人使用。B型肝炎病毒因此針針相傳。 C型肝炎針針相傳 針針相傳的不止B型肝炎病毒,也包括C型和D型肝炎病毒。根據衛生署委託的研究發現,台灣西部有某些村的村民C型肝炎罹患率高達44%以上。後來才發現因為民眾經常前往打點滴的診所和藥房,為了省錢,整套注射器具很少更換,而引起全村的大感染。 山地部落沒有醫護人員,醫療環境不佳,醫療器具、針頭消毒不完全,C型肝炎的感染率也較高。 因為C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的量很少,所以不易經由母親的胎盤或產道傳染給嬰兒,必須透過輸血或注射直接感染。台灣在民國81年開始對捐血血液篩檢C型肝炎病毒,在此之前曾經輸過血的人約有15∼20%的人可能感染C型肝炎病毒。 前不久才喜獲麟兒的東帝士集團董事長陳由豪,就是在年輕時因為腎病住院打針,而感染了C型肝炎,從此展開和C型肝炎的長期抗戰。在27年後終於大獲全勝,把C型肝炎病毒轟出去。 毅成建設總經理王啟元的妻子胡慕潔就沒有這麼幸運。她每年都做全身健康檢查,肝功能都正常,然而健康檢查項目中並未包括C型肝炎的篩檢。所以她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早在六歲那年就因為燙傷住院感染了C型肝炎。去年,她因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去世,才46歲。不論識與不識者,看到照片上高雅甜美笑盈盈的胡慕潔就這樣枉死,莫不感到悵然,遑論她的家人。 如果已經有B型肝炎帶原或是C型肝炎的人怎麼辦?中研院院士陳定信說,帶原者的情況很複雜,從沒病(健康帶原者)到有病,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因此一定要檢查。了解肝臟現在的狀況──只是發炎?或是已經硬化?還是長出腫瘤?若是發炎,則必須視情況接受治療。  肝臟好不好,檢查才知道 肝臟沒有神經,多數的肝病病人不會感到疼痛,也沒有其他症狀,所以肝臟好不好要靠檢查才知道。定期檢查就像是保全系統的監測一樣重要。 看過太多肝癌病人一來求醫就是末期,一家人哭哭啼啼,許金川相當感慨地說,悲劇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定期監測肝臟狀況。 但是,一般人抱持的態度多半是「我不會那麼倒楣吧!」就好像生活在台北的人都知道小偷很多,但是反正自己不曾遭小偷,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以保全系統監控,可以把小偷作案機率減到最低,」許金川比喻。 藥學系畢業的李先生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雖然有醫學知識,但是27歲的他,仗恃年輕力壯,自信健康不會有大問題,所以並沒有定期追蹤。只是拗不過女友的要求,參加「肝炎防治基金會」所舉辦的篩檢,卻意外發現血中「α胎兒蛋白數值」很高(肝癌的可能徵兆之一),緊接著進一步的血管攝影與電腦斷層檢查,確定是兩公分的肝癌。在去年4月手術後,除了身上多了刀疤外,一切如常。家人在他的鼓吹下,都做了檢查,結果發現全家都是B型肝炎帶原者,所幸目前肝臟檢查都正常。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沒有肝病 定期追蹤腫瘤的蛛絲馬跡固然重要,方法也要正確,才能在肝癌小如花生米時,用酒精注射、栓塞餓死或是手術割除。 B型肝炎帶原者、C型肝炎、慢性肝炎(肝臟酵素GOT、GPT檢測值連續半年不正常)、肝硬化、家族中有人罹患肝癌者,都是肝癌的危險群。這些人應該每半年追蹤一次肝臟的狀況。 此外,到醫院定期檢查要記得兩件事: 1.找肝膽或腸胃專科醫師。現在醫學分工很細,不是每個醫生都懂得肝病,所以一定要找專科醫師。 2.檢查項目最好要包括三項:肝功能檢查、血中α胎兒蛋白、腹部超音波。 這三項檢查到底可以檢查出什麼? 一、肝功能檢查 肝功能檢查可以看出肝臟是否正在發炎,但是不能及早顯示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更不能檢驗出是否感染各種肝炎病毒。 肝功能檢查,是指抽血檢查肝細胞內的酵素(即GOT、GPT)。正常值會因各家醫院的標準值而有異,不過一般都在40單位以下。 這兩個數據只能代表抽血那時之前,肝細胞有沒有發炎、壞死。肝細胞若壞死,這些原先存在於肝細胞內的酵素,就會跑到血液中,因此檢測值就會升高。 宋瑞樓認為,GOT、GPT更應該稱為肝細胞壞死指數才對。GOT、GPT並不能做為肝功能好壞的唯一指標。 在醫院門診裡,很多病人一聽到癌症末期,最無法接受的是「我每年做肝功能檢查都正常,怎麼會?」但「即使是已經罹患肝硬化或是肝癌,這些檢查還是可能正常,所以只有肝功能檢查是不夠的,」許金川說。 「如果還有明天」演唱者歌手薛岳,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在台灣檢查時他的肝功能正常。不久到大陸演唱,腹痛求醫,卻已經是肝癌末期了。 目前全民健保提供40歲以上的人所做的健康檢查,雖然包括肝功能檢查,但是並不能檢驗出是否有B型與C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等肝病。很多人卻不了解這一點,以為肝功能檢查正常,就可以安心。宋瑞樓和陳定信曾經努力爭取把B型肝炎抗原檢查包括在健保的健康檢查項目內,可惜未被採納。 要徹底篩檢出早期的肝癌,除了肝功能檢查外,還要再做血中α胎兒蛋白與腹部超音波檢查才可以。 二、血中α胎兒蛋白(AFP) 抽血檢查血中α胎兒蛋白,也是在早期就抓出肝癌的好方法之一,正常值小於20ng/ml(每個檢驗單位的正常值會略有差異)。 α胎兒蛋白只在胎兒時期分泌,出生後就消失。但是肝癌病人不知道為什麼又開啟這種分泌功能,所以α胎兒蛋白值會升高。如果血中α胎兒蛋白無緣無故超過400ng/ml以上時,約有95%可以確定是肝癌。不過約三分之一的小型肝癌病人,α胎兒蛋白值正常,所以也不能只靠它來診斷肝癌,必須再加上腹部超音波,才能早期診斷。 三、腹部超音波 超音波檢查不痛,時間又短,就像是醫生的第二個聽診器,可以透視肝臟和其他腹部器官。肝硬化與肝癌都可以藉由腹部超音波檢查出來。 約一公分大小的肝癌就可以藉由超音波檢查出來。一般來說,肝癌從一公分長到三公分,最快約需4∼6個月左右。所以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沒看到肝癌的話,4∼6個月後再照一次,肝癌應該還在三公分以下,治療的效果應該不錯。這是肝癌危險群必須4∼6個月做一次超音波檢查的原因。 台灣人的頭號敵人──肝癌,在醫生眼中其實也不是完全束手無措,只要在還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時,就先逮住它,加以制裁,就有痊癒的機會。 所以,愛肝的第一步不是去買「顧肝」的藥吃,而是去篩檢,了解它是否正在受苦?肝炎病毒是否欺負它?只要定期檢查,及早緝兇,肝癌不會是絕症。 諮詢單位: *肝病防治基金會:電話02-23825234 網站 http://www.liver.mc.ntu.edu.tw *德桃癌症關懷基金會:電話 02-87731261網站 http://www.cancercaring.org.tw * 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電話 02-28757629網站 http://www.vghtpe.gov.tw/~tcfund * 台灣癌症基金會:電話 02-23968006網站 http://www.fcf.org.t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ommon Health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康健雜誌版權所有

兒童發燒問答集

2005年02月15日
公開
46

兒童發燒問答集 制訂單位: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台灣兒科醫學會 制訂日期:二OO五年一月十九日 註:本兒童發燒問答集的內容,是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及台灣兒科醫學會,根據專家意見及現有醫學證據所做出的綜合建議。此建議應根據日後更多的研究發現加以修改,且不應引用這些條文作為糾紛審議之依據。 [體溫的測量] 1.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體溫的測量? 答: 無論身體產熱增加或散熱不良,都會使體溫上升,例如喝很多熱水、運動、泡三溫暖、長時間曬太陽、穿太多衣服等。如果要確定有沒有生病發燒,就必須避免這些因素,並靜坐休息15至30分鐘後再量體溫。 2. 跟傳統的水銀體溫計比起來,電子體溫計有什麼好處?測得準不準? 答: 如果定期校正,電子體溫計測到的體溫跟水銀體溫計沒什麼兩樣。但水銀體溫計不適合一般家庭使用,主要是因為水銀體溫計有意外破裂而導致水銀中毒並污染環境的危險。台灣相關主管單位已經決定未來將逐步禁止水銀體溫計,以減少意外傷害及環境污染。 3. 用體溫計量體溫需要量多久? 答: 一般電子體溫計約在啟動1分鐘後會發出嗶聲,那時候就可以判讀體溫。至於將逐漸被淘汰的水銀體溫計,專家建議口溫至少量2至5分鐘,腋溫量3至10分鐘,肛溫量1至3分鐘。 4. 摸小孩的皮膚看有沒有發燒的方法準不準? 答: 摸皮膚判斷有沒有發燒的方法很不準確,所以當小孩生病的時候,一定要用體溫計才能正確判斷小孩有沒有發燒。根據國外的研究,母親用手只能正確判斷74%有發燒的小孩,而護理人員的正確判斷率則只有42%。 5. 量體溫的方法有好多種,到底哪一種比較準? 答: 量體溫的方法包括肛溫、口溫、腋溫、背溫、耳溫、額溫等,其中以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必要時可取代肛溫,但必須注意三個月以下嬰兒的耳溫常不準確,所以不建議使用。口溫平均比肛溫低0.5℃,腋溫平均比肛溫低0.8℃,而且這兩種方法比較容易受到皮膚黏膜血管收縮等因素的影響而偏低。一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肛溫與耳溫,可考慮量腋溫或背溫。用額溫槍或紅外線測量皮膚表面,常有嚴重低估真正體溫的現象,所以不建議常規使用。 6. 量肛溫正確的作法為何? 答: 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體溫計,以冷水沖淨(勿用熱水),在末端擦上少許凡士林等潤滑劑。最好的姿勢是讓幼兒腹部朝下俯臥,並將小孩放於成人的大腿或床上,用一手扶著幼兒臀部上方的下背部,另一手將體溫計伸入距離肛門口深度約0.5至1英吋(約1.5至2.5公分)處,不要過度深入。電子體溫計需靜置約1分鐘發出嗶聲即可判讀,其他體溫計需靜置1至3分鐘後判讀。 7. 量口溫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 5歲以上兒童才可以用這種方法量體溫,但禁止使用水銀口溫計以免發生口溫計破裂吞食水銀及玻璃割傷的意外。測量前15至30分鐘內不宜飲用熱水或冷水,以免導致測量誤差。量的時候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體溫計,然後以冷水沖淨(勿用熱水)。打開電子體溫計開關,將感應端置於兒童舌頭下方,靜置約1分鐘,體溫計發出嗶聲後即可判讀。 8. 量耳溫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 只適用於三個月以上嬰兒,量的時候必須注意耳溫槍在耳朵裡面的角度必須正確,過多耳垢則會干擾測量。中耳炎或其他中耳異常者量耳溫會有誤差,應該用其他方法量體溫。耳溫槍必須定期校正以免失去準確性。量的時候將耳溫槍感應端置入外耳道,按壓啟動鈕即可在幾秒內判讀數據。當兩耳量出來之溫度不同時,以較高溫度為準。 [發燒的意義] 1. 體溫高到幾度以上才算發燒? 答: 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 ≥ 38℃,介於37.5OC與38℃之間的體溫可能正常也可能是低度發燒,必須參考前後測量的體溫與其他症狀判斷是否有發燒現象。 2. 人為什麼會發燒? 答: 人體腦部下視丘的地方有個體溫調節中樞,在這裡會設定一個體溫定位點,平時不生病的時候體溫都設在37℃左右。人體因為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的時候,發炎反應所製造的一些小分子會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於是人體會進行很多生理反應而使體溫上升。有另一種情形是身體並沒有發炎、體溫定位點也沒有上升,但因為身體熱量太多來不及散熱而使體溫上升,這種情形稱為體溫過高(hyperthermia),例如在炎熱的環境下穿太多衣服、把嬰兒包得太緊、運動、洗三溫暖、中暑 (heat stroke)等。 3. 小孩發燒時為什麼會手腳冰冷? 答: 發炎反應導致腦部下視丘體溫定位點上升的時候,腦部所認定的正常體溫會超過38℃。如果當時體溫並未達到設定的標準,病人會覺得冷,而且可能不自主地出現肌肉顫抖以增加熱量,並讓四肢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喪失,所以會出現手腳冰冷現象。 4. 發燒對人體有沒有什麼好處? 答: 很多研究顯示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也有研究顯示退燒藥會壓抑免疫反應,所以在動物實驗中用大量退燒藥反而會增加敗血症的死亡率。人類生病的時候發燒,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目的在加強我們對於疾病的抵抗力。 5. 發燒對人體有沒有什麼壞處? 答: 發燒的時候需要產生多餘的熱量,所以會增加氧氣消耗量、二氧化碳製造量與心臟輸出量,這些對於健康兒童的影響很有限,但患有嚴重心臟病、嚴重貧血、慢性肺病、糖尿病與先天代謝異常的兒童,則可能無法承受這些多餘的負擔。此外,有些兒童因為體質因素,在3個月至6歲間可能因為發燒而導致熱性痙攣。 6. 發燒會不會把腦子燒壞? 答: 41℃以下的發燒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極度高燒有時會使意識出現程度不等的異常,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高燒本身會對神經組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一般口語傳說發燒把小孩腦子燒壞的事例,都是因為那些小孩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症狀表現之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感染病症。 7. 使用退燒藥以後如果還有發燒現象,是否表示醫師所開的退燒藥沒有效? 答: 一些民眾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就表示醫師開的藥沒有效,所以會去找其他醫師,造成醫療的浪費。事實上,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沒有特效藥,其中有些病毒感染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甚至更久。如果發燒不退,必須持續就醫尋找有無其他特殊病因,而非怪罪開的退燒藥無效。 [退燒的方法] 1. 既然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那麼是否都不要退燒? 答: 如果體溫上升的原因不是發炎性疾病,則這種高體溫對人體並沒有幫助,隨時都可予以退燒,例如衣服穿太多、中暑之類的體溫過高。至於發炎反應引起的發燒,如果體溫並未太高也沒有引起特殊不舒服的時候,並不需要積極退燒,尤其當體溫還沒超過39℃以上的時候。專家建議下列情形較易併發發燒引起的不適,所以當體溫超過38℃以上就可考慮退燒: A. 慢性肺病、成人型呼吸窘迫症候群 B. 併發心臟衰竭之心臟病或發紺性心臟病 C. 慢性貧血 D. 糖尿病與其他代謝異常 E. 過去曾經有單純發燒引起抽搐的熱性痙攣或癲癇患者 F. 其他因為發燒而有不適症狀 2. 冰枕、散熱貼片、退燒藥等各種退燒法中,哪一種效果比較好? 答: 過去曾經被使用的酒精擦澡,因為酒精快速揮發散熱會引起表層血管急速收縮,反而有礙散熱,所以不應作為退燒之用,其他退燒法可分為物理退燒法(包括冰枕、低溫毯、貼於皮膚表面的散熱貼片)與化學退燒法(包括口服、肛門塞劑、注射之退燒藥)兩種。冰枕等物理退燒法只能加速散熱,並不會矯正發炎反應所引起腦部體溫定位點的異常上升現象,所以發炎性疾病不應使用冰枕等物理退燒法,而應使用可以矯正腦部體溫定位點的退燒藥。此觀念對於代謝異常、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貧血等患者特別重要,因為冰枕等物理退燒法違背腦部體溫定位點上升的事實,會大幅增加發燒生理反應所需進行的代謝作用,反而讓身體承受更多代謝負擔而有危險。衣服穿太多、中暑等體溫過高的情形,腦部體溫定位點正常而只是產熱與散熱失調,此時才可使用物理退燒法。 3. 打點滴或喝很多水有沒有退燒效果? 答: 打點滴或喝水只會增加體內水分,對於發炎性疾病引起的發燒並無退燒效果。退燒時人體必須流汗以散發體內多餘的熱量,所以如果發燒與退燒過程反覆太多次,容易因為大量流汗而導致脫水,此時才需要特別注意水分、電解質的適度補充。 4. 有沒有哪些退燒藥是小孩不可使用的? 答: 兒童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可能會傷害肝臟與腦部,而導致所謂的雷氏症候群,所以阿斯匹靈不可以在18歲以下兒童當作退燒藥使用。阿斯匹靈的主要化學構造是水楊酸,所以含有水楊酸成分的其他退燒藥也不應使用於18歲以下兒童,包括各種含有水楊酸成分的口服或注射用退燒藥。目前台灣地區所上市的注射型退燒藥,主要成分都是水楊酸,都不應使用於18歲以下兒童。此外,屬於pyrazolone衍生物的dipyrone 、phenylbutazone等退燒藥,可能引起致命的白血球低下症,所有年齡都禁止使用。 5. 小孩用哪一種成分的退燒藥比較好? 答: 目前台灣地區兒童可用的退燒藥包括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異丁苯乙酸(ibuprofen)、diclofenac等,這些藥物的作用時間與退燒效果都很類似,其主要差異是可能引起的副作用種類。使用這些退燒藥都必須小心用量,任何一種退燒藥過量都不安全。 6. 口服跟塞肛門的退燒藥有沒有什麼差別? 答: 口服藥物與塞肛門藥物的作用時間與退燒效果並沒有明顯差別,但建議兒童應優先使用口服製劑。如果有嚴重嘔吐、小孩拒絕吃藥等情形時,才考慮使用肛門塞劑。有些人認為體溫要達到某個標準以上才可以使用口服或塞肛門的退燒藥,這種看法並沒有理論根據。 7. 使用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作為退燒藥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 乙醯氨基酚的兒童建議用量為每次每公斤10-15毫克,每4-6小時使用一次。目前台灣地區常用的乙醯氨基酚兒童劑型包括糖漿、口服錠劑等,兒童劑型與成人劑型的藥量差異極大,使用時必須注意標示並避免過量。一旦過量可能引發產生肝衰竭,其最低單一中毒劑量為每公斤120-150毫克。此外,長期使用這種藥物有發生腎臟傷害的可能。本劑沒有腸胃、凝血與壓抑免疫反應等副作用,所以建議下列病患優先考慮使用本藥: A. 凝血功能異常與其他出血傾向 B. 消化性潰瘍或胃腸出血等上消化道疾病 C. 開刀或因其他原因身上有明顯傷口的病人 D. 嚴重感染症 8. 使用異丁苯乙酸(ibuprofen)作為退燒藥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 異丁苯乙酸(ibuprofen)的兒童建議用量為每次每公斤5-10毫克,每6-8小時使用一次。這種藥物屬於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國內常用的劑型為口服糖漿,可能的副作用包括胃部不適、上消化道出血、減少腎臟血流、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等。因為本劑具有壓抑免疫反應的特性,所以建議優先用於幼年型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其他感染症則不建議優先使用,也不宜用於脫水與持續嘔吐兒童。 9. 使用diclofenac作為退燒藥時,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 Diclofenac也屬於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國內常用的劑型為塞劑,可能的副作用與注意事項跟異丁苯乙酸(ibuprofen)一樣,但是此藥在兒童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尚待更進一步確認,所以不建議優先使用。 10. 可不可以輪流使用兩種以上退燒藥? 答: 醫學上未曾仔細評估混合使用兩種以上退燒藥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所以不建議常規使用。但顧及少數發炎嚴重者,使用一種退燒藥的效果可能有限,所以在不違反本建議所列的各種退燒原則下,可考慮於特殊情形下輪流使用兩種退燒藥,但原則上不建議一次同時給予兩種以上退燒藥。 11. 蠶豆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se缺乏)患者使用退燒藥,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 蠶豆症患者如果接觸具有高度氧化作用的藥物,可能引起紅血球破壞而導致溶血性貧血。如果依照正確建議劑量使用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與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都不會有明顯溶血性貧血的危險。但如果因為罹患風濕性疾病需要使用高劑量非類固醇發炎抑制劑的時候,則有導致溶血的可能,例如使用每公斤每天80毫克的阿斯匹靈治療川崎病。 12. 使用退燒藥以後如果還有發燒現象,是否表示醫師所開的退燒藥沒有效? 答: 一些民眾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就表示醫師開的藥沒有效,所以會去找其他醫師,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事實上,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沒有特效藥,其中有些病毒感染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甚至更久。如果發燒不退,必須持續就醫尋找有無其他特殊病因,而非怪退燒藥無效。 ************************************************************************* 健康的叮嚀:打破發燒的迷思 記者會文稿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台灣兒科醫學會 日期:二OO五年一月十九日 傳統上,大家總認為發燒是件壞事。一旦發燒不退,有些民眾會到處換醫師看,形成醫療資源的浪費。近年醫學界對於發燒的研究,才發現我們對於發燒居然有那麼多錯誤觀念。人們生病會發燒這件事,其實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一旦對病人的發燒做出不適當的處置,有時反而有幫倒忙的危險。台灣兒科醫學會與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基於維護國人健康的立場,特地召集國內相關專家制訂兒童發燒處置的建議,並以問答的方式表達出一些民眾可以依循的準則。 迷思之一: 發燒都是有害的,燒太久可能把腦子燒壞。 我們的叮嚀: 很多研究顯示適度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也有研究顯示動物用大量退燒藥反而會增加敗血症的死亡率。人類生病的時候發燒,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41℃以下的發燒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高燒本身會對神經組織造成永久性的傷害。一般口語傳說發燒把小孩腦子燒壞的事例,都是因為那些小孩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一種症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感染病症。 迷思之二: 生病發燒的時候,睡冰枕會有退燒效果。 我們的叮嚀: 人體因為感染等各種疾病出現發炎反應的時候,白血球製造的一些小分子會作用在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於是人體會進行很多生理反應使體溫上升。這就好比說發燒的時候,我們的腦子會認為38℃以上才是正常體溫,冰枕等物理退燒法違背腦部的設定而讓熱量流失,就好比把熱水器溫度設在100℃,一面插電加溫,一面卻一直丟冰塊進去,不但讓病人有寒冷的不適感覺,也會增加無謂的能量消耗。對於代謝疾病、慢性心肺疾病、慢性貧血等患者而言,他們無法應付突增的能量需求,可能導致代謝機制崩潰或心肺衰竭,這類病人發燒時使用冰枕的危險性更高。 迷思之三: 高燒不退的話必須打點滴才會退燒。 我們的叮嚀: 反覆發燒與退燒的過程中,病人需要流很多汗散熱,所以身體容易缺乏水分,打點滴頂多只有補充水分的效果,對於發炎性疾病引起的發燒並無退燒效果。發燒病患任意打點滴,不但不會有治療效果,也可能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 迷思之四: 使用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表示醫師開的退燒藥沒效。 我們的叮嚀: 一些民眾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就表示醫師開的藥沒有效,所以會去找其他醫師,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事實上,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常見的呼吸道或腸胃道病毒感染大多沒有特效藥,其中有些病毒感染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甚至更久。如果發燒不退,必須持續就醫尋找有無其他特殊病因,而非怪退燒藥無效。

想到公婆想跳樓 (轉貼)

2005年02月04日
公開
51

沒生兒子 想到公婆想跳樓 記者陳于媯�台中報導 02/04 04:13 台中市一名育有兩名女兒的30餘歲婦人,因生不出兒子,老是被婆婆碎碎念,最近想到過年要回婆家,更是痛苦難當,曾經帶著稚齡的女兒想跳樓,她昨天向精神科醫師游文治求助時,一再要游文治看看她是不是快瘋了。 游文治說,過年要團圓的習俗,對於許多無法和公婆相處的媳婦而言,是莫大壓力,他昨天在門診一連看到3名婦人都是因為沒生兒子,害怕團圓時要直接面對重男輕女的公婆,丈夫又不能發揮足夠的支持力量,以致徬徨失措。 這名神情憔悴的婦人哭訴說,她和公婆很不投緣,雖然公婆住鄉下,她住台中,但是連生兩個女兒後,婆婆就頻頻打電話要丈夫轉告她「肚皮爭氣點」。 婦人覺得很委曲,有時覺得是女兒害她這麼苦,所以常會故意冷落女兒,挑剔女兒。 她說,女兒受盡她的精神虐待,她常常懷疑自己快瘋了,不配當個母親。 她說,丈夫最近堅持要回老家過年,她想到將與婆婆朝夕相處就擔心,前幾天還牽著女兒的小手站在陽台邊緣想跳下去,就不用回婆家了。 巧合的是,在她之後,另兩名年輕婦人也是因為沒生兒子,公婆擔心無人繼承香火,頻頻嘮叨,她們念及回婆家過年就頭痛、失眠,心中像堵著一塊大石頭,於是向精神科求診。 游文治說,過年是考驗親情的關鍵時刻,有些相處不睦的親人平日距離遙遠,磨擦少,一旦距離拉近,磨擦增多,很容易引爆火藥庫,對情緒比較敏感脆弱的人而言,是難以承受的。 游文治說,加上過年團圓要準備年菜、分擔家務,準備紅包和壓歲錢等,壓力紛至沓來,會使事態更加惡化。 游文治希望做丈夫以及兒子的人,這時應該扮演家庭潤滑劑的角色,居間溝通協調,萬一太太實在不想回婆家過年,實在不必過度勉強。

孩子為什麼要人抱?

2005年01月12日
公開
46

「淑琴和公婆同住,平日當淑琴忙著做家事的時候,公婆蠻能夠主動的照料孩子,但是,老人家似乎愛孫心切,只要孩子一哭,就急忙把他抱在懷襄,孩子往往動不動就哭,做什麼事都吵著要人幫忙。淑琴非常擔心公婆的舉動會阻礙了孩子的發展,使孩子養成依賴的性格。」 擁抱能減低適應焦慮 許多研究顯示,母親擁抱初生嬰兒,是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第一步。嬰兒從母親的子宮初到人世,新的環境、新的生存條件,難免有不適的無助之感。把他擁入懷裏,讓他體驗溫暖的肌膚接觸,聆聽熟悉的心臟跳動,自然能減低他適應新世界的焦慮,感受到親人對他的歡迎。等他漸漸長大,就會用各種方式傳達需要被抱的訊息。 孩子為什麼要人抱? 通常,孩子要人抱,不外下列幾點原因 情感性依附的需要 新生兒身心方面的能力有限,需要仰賴父母的照顧才能夠生存。在這種依存的關係中,嬰兒逐漸發展出對父母親的情感依附。到了六個月大開始認人的時候,嬰兒更會因為看到陌生人就焦慮,父母離開就哭鬧,這些都是情感性依附的表現,也是很自然的現象。如果我們了解幼兒有這方面的需要,便會接納他、抱抱他,減低他的焦慮。等到這段時間(六個月至一、兩歲間)過去後,此種依附的需要便會逐漸減低。 工具性依附的需要 嬰幼兒在學會爬行、走路以前,都需要藉助父母或家中其他成員的擁抱,來移動身體、擴展生活的空間。這方面的需要,在孩子能夠爬行、走路之後,就逐漸消失。 制約習慣的反應 許多父母在剛開始帶孩子的時候,常是聽到孩子哭就把他擁入懷裏,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學習到:不舒服、有需要時就哭;哭了以後就期待著被抱。如果沒有人抱,使哭鬧不休。 事實上,哭是嬰兒藉以表示他餓了、尿濕了、想睡,或是想要親近家人的一種本能。他哭了,我們就該去抱他,觀察他、了解他哭的原因,不要因為怕給他過度的疼愛,而不肯抱他。如果我們對於寶寶的呼喚(哭)不加理會,恐怕幼小的心靈會有挫折感,影響日後對這個美好世界的信心 抱多了不好嗎? 「抱」既是孩子的必然需要,而愛孩子的父母也願意滿足孩子的需要。但是,孩子抱多了真的不好嗎? 孩子需求抱的時間愈長,照顧者所耗費的精力、體力就愈多,往往使得照顧者疲憊不堪,也耽誤了許多該做的事。從另一方面看,孩子被抱多了,自然失去許多練習動作的時間和機會,因而會影響到動作精進的程度。 雖然,孩子抱多了,難免會影響到他的發展,但是,並不會構成太大的問題。因為孩子天生都有一種本能,也就是在某一個行為發展的階段,他的行為動機會非常強烈。譬如說,在孩子學爬的階段,會有很高的爬行慾望:在不會自己穿衣服的時候,會很想自己學穿。因此,我們要能掌握到孩子成長的脈動,抓住每一種行為發展的關鍵階段。換句話說,在他想要學走的時候,放手讓他走:在他想學著自己吃飯的時候,讓他自己來:這樣,孩子自然可以適度地發展。 至於「抱」是不是「依賴個性」的罪魁禍首呢?「抱孩子」這件事,並不是導致「依賴個性」的直接因素,抱孩子的態度不當,以及沒有培養孩子獨處的經驗和能力,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抱」 ,就夠了嗎? 從表面看來,抱孩子不過是把孩子抱在懷裹而已,事實上,「抱」的態度還關係到孩子制約習慣的養成。有幾種常見的「抱」的態度是值得商榷的: 應付型 有的人抱孩子常常是「純」抱孩子,也就是兩手抱著孩子、眼睛卻盯看電視或是與人交談,很少注意、關切到孩子真正的需要,或與孩子有任何溝通。這種態度,使得「抱」這件事成為大人的負擔,孩子的需求也得不到真正的滿足,枉費了「抱」的功能。 全天候型 有的家長在孩子哭鬧或有異樣反應的時候,就立刻放下其他工作來抱孩子。這種處理態度往往使得孩子沒有機會學習面對和等待 面對遭遇不適的小小挫折感和等待媽媽把事情做到一個段落。 控制型 這種態度多發生在孩子開始學爬或學走,對周遭事物充滿探索興趣的階段。為了避免亂爬、亂摸,有的家長索性把孩子抱在懷裏,以避免處理善後,但是卻因而限制了幼兒四處探索的機會。這種處理方式,往往會錯過孩子行為發展的關鍵時刻,阻礙了發展學習獨立的基本能力。 怎樣幫助孩子不依賴?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安絲渥(Mary Ainsworth)曾做過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哭了之後立即收到反應的嬰兒,一歲以後還會哭鬧的比率比較低。依據安絲渥的看法,母親對嬰兒的需求愈是敏感,嬰兒就愈有安全感,不但能和媽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而且敢於外出探索,逐漸脫離依賴。另一項個案研究則發現,兩個在兩、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甲嬰兒的父母對他的哭鬧不煩不亂,仍然跟他說話,逗他玩。乙嬰兒的父親則極少花時間陪小孩,母親又是只要他一哭就把他抱在懷裏是來走去,很少跟他說話,或是陪著他玩。等到一歲左右,甲嬰兒只要在父母身邊不遠,大部分時間都能快快樂樂地自己玩:乙嬰兒卻仍然時常哭鬧,要求大人抱。如此看來,很可能是甲嬰兒的父母由於帶孩子的過程中不煩不亂,能享受樂趣,因此,對於孩子的需求及成長的脈動皆較為敏感,較能適時擴展孩子的行為能力,使得他逐步在不被抱的情況下也能有安全感,能自得其樂。乙嬰兒則沒有學到這樣的能力,仍然得倚賴較原始的方式--被抱才覺得安全、快樂。 培養孩子獨處的經驗和能力也是幫助孩子養成不依賴個性的必備條件。孩子有許多經驗的取得必須在獨自面對並經歷各種嘗試錯誤的過程中才會有真正的收穫。讓小嬰兒獨處,聽來似乎不可思議,但是,這並不是意指丟下他一人,讓他真正的「獨處」,而是在餵完奶、換好尿片後,把他安排在母親工作的房間裏,讓他自己玩。剛開始,孩子可能玩玩自己的手:注視著周圍某一件物體,慢慢地,可能需要為他準備合適的玩具。只要他專注於自己的活動,我們都不須去打擾他。萬一他遭遇到什麼挫折,也盡量讓他自己面對;如果他開始吵鬧,而我們手邊的事情還沒有完成,可以先和他說話,用聲音安慰他,等我們把事情做到告一個段落之後再去抱他,一方面讓他知道媽媽對他的需求並不是毫無反應,但也讓他知道我們有需要料理的事情,他必須學習等待。可是,只要我們忙完了,一定要過去抱抱他,好好陪他玩一下,使他對等待有信心。 如果爺爺、奶奶愛孫心切,常給予孩子過度的保護,不妨和顏悅色地和他們溝通。若是屢試不得結果,只要珍惜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刻,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步鼓勵、培養其獨立探索的能力及興趣,便不需太過憂慮。 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刻 總之,受孩子、抱孩子並不需要「三思而後行」,只要運用父母親天生的敏感來抓住他成長的脈動,掌握住各種行為能力發展的關鍵期,並且在生活中給他等待和安全獨處的機會,他自然會慢慢遠離童稚的倚賴,養成健康獨立的個性。那麼,在孩子年幼時,和他相處的每一刻就是千金難買的溫馨。 本文摘自:信誼基金出版社-育兒錦囊集(生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