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code
號外!BabyRun運動會!比賽場次已公布,快來查看寶貝的比賽場次吧!

蕾媽咪

他的寶貝

日期

#Tag

另一雙眼睛—窗道雄詩選

2006年02月24日
公開
27

編譯/ 米雅 你認識窗.道雄嗎? 窗.道雄,是第一位獲得國際安徒生兒童文學獎的日本詩人,他所寫的詩和童謠更是伴隨著無數的日本人長大。在台灣,即使大家不知道窗.道雄何許人也,當一唱起:「大象、大象,你的鼻子怎麼那麼長?……」沒有人不跟著哼兩句的。沒錯,窗.道雄就是這首「大象」的作者。 窗.道雄本名石田道雄,一九○九年出生於日本山口縣德山市,十歲與家人移居台北二十四年。二十五歲時初試啼聲,童詩童謠作品受北原白秋青睞,從此展開詩人生涯。在國際舞台上,他的作品被視為「兒童文學界」的重要資產。但不止小孩,許許多多的大人也被他的詩激勵、安慰與提醒,證明了一件事:真正的文學就是感人的文學,既 能吸引小孩,也能豐富成人的心靈! 詩人米雅沉浸窗.道雄的詩多年,本書中她將引領我們閱讀窗.道雄的詩,閱讀兒童的心靈世界;隨著時而幽默詼諧、時而悠然深遠的文字,你會看見窗.道雄用怎樣的眼睛關照自己、他人和萬物。這本書雖然不是一套教育的方法,卻是一個起點,可以引領你回頭想想,什麼是身為一個人最基本的需要、快樂、反省與意義。相信你會在窗. 道雄的詩裡被震撼,除了能給自己童年以來仍未編織好的夢一個清清楚楚的答案,也能找到通往孩童心靈的鑰匙。 這,就是我們希望帶給您的溫暖禮物。

和孩子一起成長

2006年02月23日
公開
42

似乎總在妳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妳就當了媽媽。但是一當了媽媽,妳就會忽然不一樣起來, 妳不再是被寵愛的女兒、嬌滴滴的太太,妳會忽然變成了「媽媽」。 一當了媽媽,妳忽然變得不嫌煩、不怕累,妳心甘情願的要為他擋風擋雨,妳會了解什麼是責 任,妳會忽然有了「捨我其誰」 的擔當。 有了孩子,妳會忽然有了許多疑問。孩子是獨一無二的,時間是一去不回頭的,漫不經心的妳 ,會忽然變得好學不倦、慎思明辨起來。妳再也不瀟灑的說什麼「讀書不求甚解」了! 有了孩子,笨手笨腳的妳,忽然會摺紙,又會剪貼,會編兒歌,又會玩遊戲了;有了孩子,妳 可以理直氣壯去做許多妳小時候沒有機會做的事。妳可以看卡通影片、看漫畫書、吃棉花糖, 可以花錢買那些個可愛的玩具,可以去兒童樂園坐太空飛輪,可以去看山看海、玩水玩沙。 有了孩子,妳會忽然有勇氣去做妳從來不敢做的事。跟著孩子,旱鴨子也下水了,忘了害怕,忘了不好意思,別人只當妳是個為孩子水裡來火裡去的媽媽,他們看到的是媽媽頭上的光輝。 時間是這麼留不住,孩子一下就長大了。在他得每天背著書包上學前,在這個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時期,請和他攜手同行,給他幸福;也給妳自己幸福。 (作者為信誼基金會執行長,節錄自「小太陽Family雜誌」創刊號)

2歲─又好氣又惹人愛憐的年齡

2006年02月16日
公開
21

典型的兩歲孩子是個溫和、友善的小人兒,和幾個月前的他比較起來,好相處多了,原因之一是,現在的生活對他來說,比以前容易多了。現在,他對自己的動作要比前幾個月有把握,他能穩當地走路、跑步、爬上爬下,在肢體動作方面,已較能運用得怡然自得了。他也比以前會說話了。由於他比較會用語言來表達需求,且兩歲孩子本來就是一個較輕鬆自在、要求不多的年紀,因此,他不再像以前那樣說也說不通了,而孩子也覺得他的需要很容易獲得滿足。 在情緒方面,兩歲孩子似乎比較平靜、穩定。他不像先前那麼強烈地感受憤怒和失望,也不再表現得很火爆。他經常是快樂的、喜歡別人的。同時,別人也發覺到他是一個討人喜歡的好夥伴。 但是當孩子成長到2歲半時,他又會面臨另一個突破期,在突破期,小孩的內心不那麼平穩,容易讓父母會有『可怕的兩歲半』的感覺,其實,這正式所謂『成長的交織』,年幼時,任何一個良好的穩定期,都需要先突破穩定,進入不穩定,然後才能達到比較高層次、較成熟的穩定期。若父母都能了解這個道理,相信在對待孩子上會更有耐心及技巧。 使生活愉快的三個技巧 良好的技巧能幫助您的兩歲孩子渡過這關鍵的成長階段,而『隱惡揚善』這個原則,幾乎可以使任何人做我們想要他做的任何事。以下事幾個有效的技巧,能幫助父母在教養及日常相處上更順心。

抽身的美學

2006年02月08日
公開
11

關於上班族「抽身的美學」 轉職前,要先離職。 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這一句話:「抽身的漂亮與否會顯露一個人的人品。」 離職的時候,最能看出一個人的責任感。離職時如果希望自己經手的工作能不留下半點污點的誠意,包含了對他人的同理心,及對工作的一種尊重,最重要的是,保留自己的好名聲。想想看,接手你工作的人如果覺得什麼都不清不楚,對你的評價有多差? 職場其實比你想像的要小,尤其在同一行業中轉職,耳語很快就傳到新任雇主那裡。如果你離職時無法處理的漂亮乾淨,難保不會對下一個工作造成影響。所以,無論你對這個環境產生多大的不滿,離開時交接清楚,是作為一個員工的基本美學。 人際關係也好,每天的工作態度也好,只要觀察最後退出、劃上句點的處理方式,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本性,包括這個人的責任感,細心與否,同理心……..。 為什麼要談「抽身的美學」呢?因為「抽身」時,意味著結束一種既有的關係,處理的不謹慎,很容易引起別人的不滿。二方終結關係時,除了在實質上許多相互牽連的事物,必須被迫作一個清楚的劃分之外,也會引起周圍的人的情感波動。包括你的上司、合作夥伴甚至部屬,不但工作的互動必須被迫變化,情緒上也有影響。我認為離職者「抽身的美學」,包括「維護舊有夥伴的形象」,無論你有多麼不滿,在這一階段不要去否定曾經和你一起共事的人;同時,你必須展現關懷的態度,盡量替他人著想。工作方面你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做人的基本禮節。 更何況,你在公司一天,就仍然領公司的薪水,於情於理都該好好處理。離職前,一定要把東西交代清楚,盡量給公司足夠的時間,找到可以交接的人,並把事情交接清楚再離開。雖然你已經提出辭呈,既然還在領公司的薪水,還是要在剩下的時間,把工作做到最好,千萬不要影響公司其他同事的情緒。 請記住,職場是一個口耳相傳的環境,「留一點給別人探聽」,絕對是上班族生存的重要項目。 我建議,在還沒有跟主管談過之前,先不要放出你要離職的風聲。因為一旦公司的同事知道你要離職時,即使公司想留你都很難。這樣做無疑會減少自己的機會。 離職時,最令公司氣憤的行為不外是「帶走公司的資料或資源,特別是客戶」。如果你這樣做,無疑會給公司留下極大的惡感,將來reference check 時,怎能期待有人替您說好話呢?所以離職前的惡劣行為,無疑給未來的求職路上,留下一枚未知的炸彈。 雖然,對許多上班族而言,「離職前的最後一段美好演出」,也許是違背自己的想法,特別是你對公司心存不滿時,其實心情上不好處理。不過,只要你想想你目前還在領公司薪水,而且周圍的人又可能對你的未來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你不妨和自己真正的心情挑戰一下!學習「為了自己,扮演一個漂亮離職的角色!」